收入类项目的分析内容微信是什么么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06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历年真题,)(四)
某农场拟于2006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000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年初择伐树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为每公顷12万元。
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万亩农田粮食作物从2007年起到择伐树木时止,每年将净增产360万公斤,每公斤粮食售价1.5元。假设银行贷款利率和财务基准收益率均为6%,社会折现率为10%,不存在价格扭曲现象。
问题: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农场2012年初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能否回收全部投资
2.在对本项目的评估论证中,某咨询工程师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农作物增产收入应看作是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计算本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分析本项目是否经济合理。
3.某咨询工程师认为流域内种植农作物的农户是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应对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你是否赞同其观点简述理由。
4.如果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案解析: 1.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财务基准收益率6%作为折现率,2012年……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答题:()评标委员会对咨询服务的评标,除评审咨询单位资历和以往咨询的经验外,更重视评审哪些因素
2.该咨询工作计划的完成时间为多少周为保证合同按期完成,应重点控制哪些关键工作
3.到第9周周末实际发生的咨询费用累计偏差是多少(列出计算过程)分析D、H、F工作的进度偏差。该咨询合同能否按期完成简述理由。
4.说明图2中a、b两点对应的△Q和△T的含义。答案解析:有,简答题:()咨询信息的采集除了委托单位提供外,还有哪些采集途径
2.如果当地2006年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下降到2500元/台,用价格弹性系数法预测当地2006年洗衣机的销售量。
3.以第三轮征询的专家意见为依据,按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影响洗衣机销售的5个主要因素的得分 (列出计算过程),并按分值排序。
4.为增加销售并改善经营业绩,该企业应如何调整竞争策略说明理由。答案解析:有,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历年真题热门试卷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工资收入多少_待遇_月薪,晒工资,曝工资 - 职友集(中国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
可信度:低
说明: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平均工资:&20000元/月,以上图表显示:最低工资20K-30K,最高工资。该数据根据企业近一年相关招聘职位发布的薪酬数据统计所得,可能因职位索引稳定性出现偏差,仅供参考。
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工资PK:企业 与 网友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3-5年
发布了 ,薪酬待遇:,工作经验:8-10年
该职位暂无网友提交薪酬,
职场小调查,帮助大家了解岗位情况: 该岗位在你公司需要经常加班吗?
按工作经验统计
*某些岗位的薪酬与工作经验并无直接关系,如销售类岗位。另有某些技术岗又与经验成正比关系。
同时,岗位薪酬也与公司盈利情况、岗位所在公司的重要程度等因素有关。
行业竞争力分析
*本行业竞争力数据仅代表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情况,并非全国数据。数据显示: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在“生活服务”行业工资最高,为¥20000;
相似岗位工资收入
其他地区项目需求分析师工资收入
数据来源:全国职位信息工资数据
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 工资、收入、待遇、月薪查询:职友集查工资频道提供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 工资收入、待遇、月薪的相关查询,还提供与 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 相似职位的待遇、工资收入、月薪查询,让你了解北京项目需求分析师 工资收入薪酬情况
版权声明:
此数据根据企业近一年发布的薪酬数据统计所得,可能因统计算法等因素出现偏差,仅供参考。 由职友集
统计开发并发布,保留所有权利,任何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给出来源并注明链接。
相似职位招聘
点击关注 >
1制定职业规划
2获取行业动态
3吸收职场经验
4提升职场技巧
5掌握升职秘诀
6玩遍职场趣闻
使用手机访问,非常方便当前位置: >
苏州新科教育:收入类项目纳税调整,当心陷入的误区
来源: 18:09:15
  对于纳税调整,很多财税人员对收入类项目的调整关注度不及对成本、费用类项目调整的关注度。而事实上,收入类项目的调整往往金额较大,为大家汇总了以下常见问题:  延迟确认会计收入。我们知道,纳税收入是在会计收入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计算得来的,而且主要调整项目已经在纳税申报表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列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在设计上是基于企业会计收入的确认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未通过相关机构的审计,会计收入的确认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企业很容易因未及时确认会计收入而造成少计纳税收入。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企业“预收账款”科目金额很大。对应合同、发货等情况,该预收账款应确认为会计收入,当然亦属于纳税收入。企业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延迟确认了会计收入,也忽略了该事项的纳税调整,事实上造成了少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结果。  视同销售不进行纳税调整。视同销售在会计上一般不确认“会计收入”,而视同销售收入却属于“纳税收入”,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由于视同销售种类比较多,企业在进行该收入类项目调整时,容易出现漏项。  条例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将产品交予客户试用,并在账务上作借记“销售费用”;将自产产品用作礼品送给他人或作为职工福利,并在账务上作借记“管理费用”。  上述事项,不仅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而且属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财政补贴收入不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国家政府部门(包含财政、科技部门、发改委、开发区管委会等等)给予企业的各种财政性补贴款项是否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计入哪个纳税年度的问题,很多企业存在错误的理解。不少企业认为,既然是国家财政性补贴,应当属于免税收入。但事实上,财政性补贴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是免税收入,也可能是不征税收入,还可能是应税收入。  财税[2009]87 号文规定:对企业在 2008 年1 月1 日至 2010 年12 月31 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具体包括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财政性补贴即属于征税收入(应税收入或免税收入),当且仅当有国务院、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 3个部门中的一个或多个部门明确下发文件确认为免税收入的,才属于免税收入,在计入会计收入的年度可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否则即属于应税收入,应当在取得财政补贴款项的当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例如财税[2008]1号文件规定的软件、集成电路增值税超过3%即征即退的增值税补贴就属于免税收入。  对于不征税收入,还应关注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财政性补贴属于不征税收入或是属于应税收入,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仅仅是时间性的差异,不征税收入并不能永久性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另外财税[2009]87号文还规定,企业将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运作。事实上,我们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扣除项目调整的分析、汇总后可得知,由于不满足税法对成本、费用扣除项目“真实性”、“合理性”及“相关性”的总体要求而进行的纳税调整金额,远远大于税法规定的比例扣除项目及政策性限制扣除项目的调整金额。  实际工作中,企业容易忽视的调整项目主要有:不合规票据列支成本、费用,不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无抬头”、“抬头名称不是本企业”、“抬头为个人”、“以前年度发票”,甚至“假发票”为依据列支成本、费用,这些费用违反了成本、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原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未实际发放工资不进行纳税调整。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工资必须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企业计提而未实际发放的工资不能够税前列支,应进行纳税调整。 成本归集、核算、分配不正确、不准确。企业所得税法对成本的结转遵从会计准则,企业可在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选择成本核算、成本结转方法,且不能随意改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产品成本的归集、核算、结转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就不符合税法的规定。成本结转金额违反真实性原则,应进行纳税调整。  列支明显不合理金额的费用不进行纳税调整。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否则应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明显不合理金额的“办公费用”。  列支与经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却不进行纳税调整。除税法明确规定外,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是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否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与企业经营不相关资产的折旧、代关联方支付的与企业经营不相关的费用。 福利费余额未用完,却依然在费用中列支。国税函[2009]98号文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根据上述文件,福利费有余额的企业,新发生的福利费支出,应当先冲减应付福利费余额,如果未冲减福利费余额而直接在费用中进行了列支,应当进行会计调整或直接进行纳税调整处理。  此外,企业还应当关注会议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劳务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对于会议费应当提供会议邀请函、会议纪要等支持性证据;对于劳务费列支应当申报个税,并附有签收单及身份证复印件。
申请免费试听效果如何?试听就知道
我要在线报名轻松选课网上报名
在线报名快速通道
只需要留下你的姓名、手机号、预约课程名称,专业老师稍后将联系你!
报名成功,请等待专业老师联系您
报名状态可在
课程:{title}
姓名:{name}
手机:{phone}
会计网VIP身份,你值得拥有!
会计网题库,练习、模拟、真题全都有!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除特别注明外,作品版权归会计网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