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品质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系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某大型商业建筑工程项目,主体建筑10层。在主体工程进行到第二层时,该层的100根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并拆模后,监理人员发现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疏松,怀疑其混凝土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18的等级),于是要求承包商出示有关混凝土质量的检验与试验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承包商向监理单位出示其对9根柱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18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了C30,即30MPa。假设查明发生的混凝土质量事故主要是由于业主提供的水泥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而且在业主采购及向承包商提供这批水泥时,均未向监理方咨询和提供有关信息,协助监理方掌握材料质量和信息。并且监理方与承包商都按规定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进行了进货抽样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确认其合格而接受。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及监理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业主向承包商提供了质量不合格的水泥,导致出现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业主应承担其质量责任,承担质量处理的一切费用并给承包商......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施工单位未经监理许可即进行筏形基础混凝土浇筑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在运进水泥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 2.问答题 不正确,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或疏忽影响了工程质量,总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3.问答题 承包方不按合同标准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检验与试验,应承担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返工处理的一切有关费用和工期损失责任。...... 4.问答题 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受理乙施工单位的支付申请,并签发付款凭证。
理由: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5.问答题 采取全部返工重做的处理决定,以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承包方应承担为此所付出的全部费用。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水泥品质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
  在传统上,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对混凝土的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因此混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如此的发展,造成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等等问题。尤其是早期开裂的现象日益普遍。其原因很复杂。涉及多方面,包括建筑设计、材料、管理。这些问题将另议。单从水泥来说,水泥细度、矿物组成、以及碱含量的增加,热水泥的出厂,都加剧了事态发展,是原材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原因。
  20年来,我国水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标准于1979年7月开始实施,第二次是1992年开始逐步实施,第三次,即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开始实施。各次修订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水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修订水泥标准的人的出发点当然是通过修订标准提高水泥的质量,但是由于缺乏和水泥的服务对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联系,以至于忽视了水泥的品质对提高混凝土质量(不能只看到强度更重要的是耐久性)的影响。这次修订水泥标准的结果是提高了水泥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迫使水泥厂以提高C3A和水泥细度来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水化热。这种变化的趋势虽然对混凝土提高早期强度有利,但却增加了混凝土的的温度收缩、干燥收缩。于是开裂成为必然。以下分别分析上述几个因素对混凝土抗裂性造成的影响。
  1 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
  众所周知,硅酸盐水泥主要的组成矿物有四种,它们的水化性质不同,在水泥中所占比例不同时影响对水泥整体的性质。C3A虽对早期强度贡献较大,但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热的数倍。因此C3A含量较大的早强水泥容易因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
  目前我国混凝土尤其是中等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由于C3A水化速度最快,对减水剂的吸附量也最大,它首先吸附了大量减水剂。因而C3A含量高的水泥一般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差。
  2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粉磨条件下,水泥磨得越细,其中的细颗粒越多。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强度,但是粒径在1&m以下的颗粒不到一天就完全水化,几乎对后期强度没有任何贡献。倒是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有贡献&&水化快的水泥颗粒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细颗粒容易水化充分,产生更多的易于干燥收缩的凝胶和其他水化物。粗颗粒的减少,减少了稳定体积的未水化颗粒,因而影响到混凝土的长期性能。我们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一般的设计寿命是60年,而有专家预测,由于超细水泥颗粒含量太多,50年后,我们的混凝土强度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0%。
我来说两句 ()
考试热门下载
热门考试新闻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MSN: civilcn#163.com E-mail: 手机: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
《》共收录有关水泥产品与混凝土应用方面的优秀论文64篇,内容涉及从混凝土角度评价水泥、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使用性能的技术措施、水泥质量投诉及其解决等方面的内容。全书视野开阔,信息丰富,参考性强。
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图书信息
书 名:《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
市场价:¥58元
作者:胡如进 王新颖 蔡成军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市日期:2007年10月
开 本:16开
页 数:376页
ISBN编号:978-7-122-01190-9
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水泥生产企业、科研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对从事混凝土生产、设计、工程施工应用的技术人员了解和选用产品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了解相关知识阅读参考。
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水泥工业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水泥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工程建设要求水泥产品不仅要满足于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而且要更加注重水泥应用于配制混凝土时的使用性能。近年来混凝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拌混凝土及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迅速,对水泥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泥企业也常收到用户在使用水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投诉,如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不好,混凝土的用水量偏高、凝结时间异常以及容易出现裂缝等,但水泥检测结果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也就是说,同样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在水泥的用量、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控制裂缝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作为水泥生产企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其产品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更要满足混凝土应用的需要。
在我国,水泥与混凝土分属于两个行业,水泥生产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技术及其进展不甚了解。水泥的性能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现代混凝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水泥产品以及如何生产,已是广大水泥工作者日益关心的问题。《水泥》杂志近几年刊登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对这些文章进行了精选、分类,并从其他期刊中精选少量文章,汇编了本书。其中选自《水泥》杂志的文章未标注出处,选自其他期刊的文章均标明。这些文章中不仅有对国内技术的介绍,也有关于国外水泥进展的综述,从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混凝土对水泥使用性能的要求,以及水泥生产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文章的作者既有水泥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又有混凝土行业的专家、权威和混凝土搅拌站及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因此,本书对水泥生产企业、科研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同时对混凝土行业的技术人员选用水泥产品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此,向本书所有被选录文章的作者、期刊和为本书提供帮助的同志致以谢意!读者在上述方面有新的科技成果,也希望及时在《水泥》杂志上发表介绍。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从混凝土角度谈水泥生产目录
第一部分 从混凝土角度评价水泥
优质水泥的评价 吴笑梅 樊粤明
现代混凝土需要什么样的水泥 廉慧珍 韩素芳
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品质特征的要求 周群 周堂贵
关于预拌混凝土所用水泥的看法 包先诚 冯云 赵云中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提出对水泥生产的建议 韩仁海 杨文科
关于我国水泥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思考 杨文科
从混凝土角度讨论道路水泥的矿物组成 王善拔 陈义兵
水泥生产工艺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 喇华璞
再说水泥生产和混凝土的匹配 喇华璞
硅酸盐水泥材料性能方面的新进展 乔龄山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其应用 乔龄山
第二部分 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和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兼论预拌混凝土的超缓凝及其预防 王善拔 贾怀锋
水泥质量波动对预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林永权
不同生产工艺的水泥配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吴笑梅 樊粤明 林东 陈东河 张艳铃
水泥粉磨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邓鹏翔 顾快
掺有不同石膏的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浩武 蔡永万
工业氟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陈小迅
混合材品种和成分对水泥使用性能的影响 苏延任
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胡如进
微膨胀型中热水泥在三峡二阶段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 史迅
第三部分 提高水泥使用性能的技术措施
专题一 综合性能:
优质水泥的生产技术 吴笑梅 樊粤明
高性能水泥研究进展与评述 张大康 汪澜
珠江水泥厂配料方案及其水泥特性的研究 吴笑梅 樊粤明 钟景裕 郑利强 盘世琛 林永权
混凝土第二掺和料及水泥厂发展掺和料产业的思考 林永权
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粉煤灰水泥的研制 林永权
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 胡如进 李琳 王善拔
适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其胶凝材料的最佳颗粒级配 赵东镐
影响道路水泥干缩率的因素及对 策侯坤
提高水泥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韦爱玲 王永域
专题二 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关于水泥与超塑化剂相适应性的几个问题 王善拔
用Marsh筒法研究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 吴笑梅 樊粤明 简运康
Marsh筒法量化评价水泥与减水剂流变学相容性的探讨 吴笑梅 文梓芸 樊粤明
超塑化剂与水泥相容性测定方法应用技术研究 徐海军 文梓芸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评价方法——胶砂扩展度法 胡凌 黄丰龄 廖晓军
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用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测试的比较 肖忠明 郭俊萍 席劲松 宋立春 陈萍 王文茹
水泥与多种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统计性研究 张大康
熟料烧成工艺条件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罗云峰 卢迪芬 樊粤明
水泥熟料中间体的析晶程度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罗云峰 樊粤明 卢迪芬 吴笑梅
熟料率值及矿物组成不同的水泥对高效减水剂吸附性能的研究 王强 王亚丽 张丽 兰明章 王子明 调整熟料中的C3A含量改善水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 赵凤英 刘文生
粉磨细度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 肖军仓 卜建军
磷石膏作缓凝剂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研究 谢燕 吴笑梅 樊粤明
混合材对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孙媛 孙振平
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熟料的助磨作用及与水泥熟料相容性问题的探讨 姚丕强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探讨 曹文奎
影响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几个因素浅析 文柏贞
水泥性能与减水剂相容性改善体会 张德英周彬
助磨剂组分与水泥超塑化剂适应性的初步探讨 兰明章 王建成 崔素萍 王亚丽
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李长太 钱觉时 贾兴文
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研究 周永辉 林东 罗云峰 秦中华
可溶碱对水泥/氨基磺酸盐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阎培渝 王悦
专题三 水泥及混凝土的需水性与流动性:
水泥颗粒分布和石膏匹配与用水量及凝结特性的关系 乔龄山
影响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因素 石小芳 徐俊鹏 唐名德 黄抢胜
熟料硫碱比对水泥浆流变性的影响 乔丽娜 宓振军 乔立军 杨克锐
改变原材料种类提高水泥的流变性能 刘圣忠 刘吉廷 王学实 程子敏
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相关性试验 张大康
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探讨 余柏新
辊压机粉磨工艺对水泥需水性和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李绍先 徐圣安
降低熟料标准稠度用水量的过程介绍 解风春
混合水泥密度对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 赵东镐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水泥品质与商品混凝土性能!
我的图书馆
水泥品质与商品混凝土性能!
[摘要]商品混凝土已在建筑业广泛的大量应用,从技术角度阐述水泥品质对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探究现代商品混凝土对水泥品质的诉求,合理的评论水泥品质对改善商品混凝土施工性能与耐久性性能所需研究与解决的矛盾。水泥品质应展示与商品混凝土技术共同发展携手并进的雄风。前言近年来,商品混凝土得到迅速发展,混凝土科学技术步伐得到不断推进。但混凝土这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业的大宗材料,受到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显示出受供应材料的制约,影响着商品混凝土性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心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这种进步是对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反映了人们更加务实的重视混凝土科技进步,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研究已得到建筑科学技术与混凝土科学技术界的认可。混凝土的破坏常常是由化学侵蚀或化学、物理和机械荷载的共同作用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及抗冻、抗渗、抗碳化性能与荷载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作为混凝土的最主要胶材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对混凝土性能起着比其它材料更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到水泥品质性能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对掌控商品混凝土性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 水泥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指标1.1 水泥的强度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水泥胶砂强度检验配比由水泥1:标准砂3:水胶比0.5(w/c)的试验取得。这是为克服本应用水泥浆试块形成和试验中存在一定难度与偏差大而采用的试验方法。水泥的强度来自水泥石中矿物,水泥硬化体强度增长分为C3S>C2S>C4AF>C3A;C3A矿物早期强度高,早期水化热大,但C3A对总的水泥强度增长中贡献应该是最小的。现代水泥生产中有适当降低C3A矿物含量的诉求。水泥强度除受四种矿物组成与水灰比的影响外,还与石膏掺入量、水泥颗粒、矿物料的掺入、拌和程度、拌和方式、养护条件等因素有关。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配制的强度等级与水泥强度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水泥强度波动大,造成混凝土强度波动大,这是屡见不鲜的。商混公司从经济合理性角度出发,设计配比的富余强度值常制定在标准强度值的1.15~1.25倍。在其原材料等不变情况下,当水泥强度与正常供应的水泥强度值超过低于5Mpa时,混凝土28d强度质量会受到威胁。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逐步增多采用P.O42.5R型水泥,现行标准中P.O42.5R型水泥3d强度为22Mpa,而P.O42.5水泥3d强度为17Mpa,相差5Mpa;虽然正常供应的P.O42.5水泥3天强度也能达到22Mpa,但水泥厂为了确保R型水泥的早期强度要求,或多或少会采取一些提高水泥早期强度的措施。如适当提高水泥熟料中C3S与C3A矿物含量,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调整混合材的掺量与品种,掺用助磨剂,使用脱硫石膏等措施。这些措施中多项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凝结时间,早期塑性收缩,增加裂缝机率及耐久性质量有影响。水泥品质除需注重硬性指标强度等外,考虑对商品混凝土性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水泥科技领域界探讨与研究的方向。1.2 水泥细度水泥细度是水泥厂生产中检测频次最多的物理性能指标。水泥细度的粗细对水泥的水化速率与水化完全程度有着相当影响。水泥细度粗,粗颗粒水泥的水化速率减慢,并使其不能水化的颗粒量增多,影响着水泥强度的正常发挥。水泥细度过细,使水泥早期水化速率加快,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增快,水泥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如不能合理的调整水泥煅烧熟料的配比,水泥后期强度增长减少,28d以后的强度增长减少对水泥石的耐久性有影响。所以,水泥细度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让其水化速率适合水泥强度正常发挥的要求中。即3d到28d强度能增长0.8倍或以上,并能继续增长。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增加了R型水泥,水泥厂为了适应R型水泥早强要求,普遍采用提高水泥出磨细度措施使水泥早期强度得到提高。目前水泥厂提供的水泥比表面积在350~370㎡/kg居多,比表面积比该标准前使用的水泥约提高10%左右。水泥比表面积的提高水泥的质量指标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大型水泥厂的水泥85%以上都是供给混凝土公司应用,比表面积提高加速水泥颗粒完全水化,对混凝土的外加剂适应性,塌落度经时损失,早期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等均有一些影响,施工后如再不有效养护时,混凝土的碳化,耐久性都会有影响。1.3 水泥的标准稠度标准稠度是标准规定的一个水泥浆体稠度。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与加入的水按要求搅拌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用水量,水与水泥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标准稠度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及水化热。当水泥与水混合时,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水与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立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有水份的化合物,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这就是“水化”。水泥与水拌合后,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浆体,然后逐渐变稠,失去的塑性达到规定值,这就称为“凝结”。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多少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在相同的矿物含量时水泥也会显示出不同用水量,因水泥的水化活性取决于其加工过程,即水泥熟练煅烧速率、温度和冷却效果,这些会影响到矿物相在熟料中的分布,晶体尺寸大小,晶体缺陷的程度,晶型转变等。熟料粉磨水泥时有个石膏掺量问题,很重要的是C3A的活性和硫酸钙(CaSO4)的溶解度、溶解速率,并与溶液中的硫酸盐离子浓度和可溶碱等有关。水泥用水量的多少明显的影响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通常用水量小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均较好,反之就差。标准稠度大,即用水量大的水泥对混凝土水灰比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的下降,反映出混凝土用水量大,塌落度损失快,收缩大,开裂多,碳化大,耐久性降低。所以水泥的标准稠度上升应引起水泥界人士的重视。1.4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与水拌和反应的物理变化是水泥浆体从可工作的塑性状态转变成坚硬,脆性材料。水泥浆凝结过程分为初凝和终凝,可以采用标准的方法进行测定比较。水泥中掺入一定量的石膏能起到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的功能。当水泥中未掺石膏与水拌和会产生急凝现象,其铝酸盐相(C3A)会与水迅速反应,C3S也会有显著的水化作用。水泥比表面积又高时,则会产生急凝。急凝后产生的水泥团块很难再散开,所以对水泥混凝土的品质会产生很坏的影响。但急凝程度取决于C3A含量及水泥比表面积大小程度等。当C3A含量在8%以下,比表面积不超过320㎡/kg时,一般还不会产生急凝;当C3A含量较低,而比表面积较高时仍有可能产生急凝。但不掺石膏的水泥熟料是较难粉磨的,由于水泥中缺少CaSO4含量,即生成的钙矾石与硅酸钙凝胶比例失调,造成水泥强度受到一定影响。当水泥中低掺量石膏时,对水泥的调凝时间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试验证明水泥中SO3含量达到1.5以上调凝时间作用有显著改善。但由于SO3过高时对水泥体积产生膨胀破坏,所以,要注意根据石膏中SO3含量来确定水泥中石膏掺量,一般石膏掺量在3~6%之间。1.5 水泥中的SO3含量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规定,水泥中SO3含量不得超过3.5%。水泥中的SO3含量主要来自石膏中,石膏的掺入量对水泥的凝结、强度、干燥收缩、标准稠度用水量、体积稳定性、吸水膨胀及水化速率等都有一定或显著的影响。所以石膏掺量有个最佳值范围的问题。水泥中一定范围内的SO3含量控制着C3S的水化,C3A与SO3反应生成钙矾石则在诱导期维持浆体流动性,钙矾石的生成对凝结时间并没有直接影响,直至硅酸钙凝胶(C-S-H)的大量形成浆体流动性减小逐渐变硬,水泥浆体出现从初凝到终凝。石膏的掺入影响到C3S、C3A的水化与体积的稳定性,最佳掺入量应对应最大强度和最小干缩。而事实上石膏掺量并不能确定对应最大强度与最小干缩;因此,实际水泥生产中采用控制掺量范围。但当石膏含量过多,在浆体凝结后仍会产生过多的钙矾石,并导致浆体微结构膨胀破坏。而石膏含量过少会产生Aft相不足,使得水泥水化和强度发展变得延缓,并受一定影响。水泥中一定的适量含碱量会增加对应石膏最佳掺量的范围。1.6水泥中混合材的掺入在磨制水泥过程中,为了增加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与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常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混合材。这些混合材的掺入,可以延缓水泥的水化速度,提高水泥的保水性能与粘度,对水泥早期强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强度能达到或超过不掺混合材的水泥。对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有延时作用。目前混凝土公司均采用掺混合材的方法拌制混凝土,适量的混合材掺入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与耐久性有利,能降低混凝土裂缝机率。水泥中混合材有粒化高炉渣、粉煤灰、火山灰、石灰石、煤干石、钢渣、煤渣、窑灰等。由于混合材品种及掺量不同,对水泥产生的品质性能变化也有差异,掺矿渣的水泥具有一定的泌水性,而掺窑灰、煤渣的水泥时有标准稠度用水量偏大,干燥收缩也大。对混凝土的徐变、抗渗、抗冻融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偏大,耐久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1.7 水灰比(水胶比)众所周知,水灰比是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重要参数,根据水灰比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强度与拌和物的水灰比成正比,其水灰比(W/C)越小,混凝土强度和体积稳定性越高。水泥胶砂同样具有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的性质。对于相同水灰比而言,水泥水化程度越高,则水泥水化越趋于完全,而毛细孔和未水化水泥颗粒的量相对越少,水泥石结构密实,强度相对就高,耐久性就好。水灰比增大,毛细孔所占比例相应增加,机体的密实度降低,而该水泥石的强度与耐久性随之降低。现代混凝土的很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外加剂的减水功效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使混凝土得以向高强、高性能发展。1.8 氯离子的含量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氯离子在水泥中的含量得到限量是非常必要的。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可称得上多米诺骨牌效应,主要来自水泥与外加剂中微量元素,在混凝土中极为少量,但长期处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整体破坏。而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特性及内部缺陷更能造成混凝土损害和破坏,其中就与氯离子含量有相当关系。一方面混凝土是一种多孔的多相无机复合材料,混凝土表面粗糙,尤其是有裂缝的表面状态与陶瓷、金属成相基层差异很大;混凝土本身抗冻、抗渗、抗碳化及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起着侵蚀钢筋构筑物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同样影响着结构物中钢筋的脱钝,当钢筋表面的氯离子含量达到或超过临界浓度时就产生脱钝。如混凝土中一定量的氧和水供给,钢筋阳极处失去电子生锈,结构进入腐蚀阶段,随着时间的推延,脱钝推进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及混凝土本身的氯离子含量与缺陷及抵抗氯离子扩散性能。脱钝的钢筋产生膨胀破坏构造体,使构筑物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1.9 水泥中的碱含量水泥生产所采用的原材料中会带入一些微量组分,这些小于1%的化学组分对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及矿物性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微量组分中最主要的为氧化钠(Na2O)和 氧化钾(K2O),通常以R2O=Na2O+0.658K2O百分数表示。少量碱存在于水泥生产的原燃料中并不一定全是不利的影响,碱对降低水泥熟料煅烧温度有利,主要是需看它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于水泥熟料中。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要求P.O42.5水泥的碱(R2O)含量≤0.6%。水泥中碱含量高时给混凝土中发生碱骨料反应提供了首要条件。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为;1.混凝土中具有足够的碱(碱含量3.0kg/m3);2.骨料中具碱活性物质;3.工程处在一定湿度的环境条件下。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碱含量大部分来自水泥与骨料中,还要我们注意的是常用的奈系减水剂中,Na2SO4含量在2~20%间不等,对混凝土中总碱量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含碱过高的水泥不仅提供给混凝土中一定量的碱组分,为引起碱骨料反应创造条件,同时含碱过高的水泥因部分Na2O会进入到C3A矿物中,增加了C3A矿物水化活性,这对水泥的需水量、凝结时间与对外加剂的适应性都会产生影响,外加剂对混凝土的保塌效果变差,拌和物塌损变快,凝结时间缩短,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2 水泥的矿物作用2.1硅酸盐矿物水泥中的C3S、C2S为硅酸盐矿物,它们是提供水泥强度与凝结的主体。C3S、C2S通常在水泥熟料中占到65~85%。在磨制水泥熟料时需加入3~6%石膏与部分矿物掺合料,实际水泥中的硅酸盐矿物相应低于水泥熟料中的含量。如水泥生产采用降低硅酸盐矿物含量方法,则水泥强度会有所下降。如采用过度提高硅酸盐矿物含量方法,则会影响到C3A、C4AF熔剂性矿物的含量,过低的熔剂性矿物的熟料反而会影响到硅酸盐矿物的生成,从而影响熟料质量与不经济的生产状况,所以保持适宜的硅酸盐矿物与熔剂性矿物的比例是水泥生产必要的手段,也是保证水泥品质非常重要的方面。2.2 熔剂性矿物适当比例的熔剂性矿物C3A、C4AF是保障硅酸盐矿物顺利形成的条件,也是保证水泥熟料易烧性与熟料质量的必要条件。但C3A具有最高的早期活性,因而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早期水化及流变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水泥厂把C 3A含量控制在7~9%范围内。由于C3A水化时与存有Ca(OH)2和石膏而被延缓,其结果为缓慢形成钙矾石,向Afm相转变时要推迟到数天以后。C3A+3CSH2+26H→C6ASH32(钙矾石)C6ASH32+2C3A+4H→3C4ASH(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另一方面,水泥中碱的化合物等会加速C3A的水化。较多的钙矾石与C-S-H凝胶的形成导致浆体黏度增加,混凝土流变性随着浆体微结构的变化向初凝与终凝发展。实际上混凝土中的C3A水化还受到其它较多因素影响,如水灰比、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泥比表面积、环境温度等。3水泥的其它性能3.1水泥的颗粒结配水泥的颗粒结配与水泥的粉磨形式有关,目前水泥厂采用的磨机主要有球磨、辊压磨、立磨等,国内近十年来新上生产线采用辊压机加球磨机磨制水泥居多。但球磨机分开流与闭流磨,开流磨是将水泥熟料、石膏、掺合料等一起磨制后直接送入水泥库,这种磨机工艺简单,但产量与能耗不如闭流磨,且达到较高比表面积会出现较多的过粉磨现象。闭流磨是将水泥熟料、石膏、掺合料等一起磨制后进入选粉机,将合格的颗粒送入水泥库,不合格的粗颗粒回流入球磨机内继续粉磨。这种粉磨方式效率较高,过粉磨现象很少出现。开流磨磨制水泥时为了达到水泥所需细度要求,磨内温度较高,易出现石膏脱水现象,引起水泥不正常凝结与出磨水泥温度高的现象。而闭流磨磨制水泥时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短,一般不会达到石膏脱水的温度。从颗粒级配的角度来分析,正常粉磨的开流磨水泥各颗粒级配的颗粒均有,对水泥的28天后的强度增长有利,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利。闭流磨磨制的水泥颗粒比较平均,存有较少的过细的颗粒与过粗的颗粒。但不管是开流磨或闭流磨,水泥厂为迎合水泥的早期强度诉求,采取提高比表面积来达到目的。比表面积的提高降低了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使水泥产品中微细颗粒含量增多,微细颗粒的增多使水泥水化充分,水化热峰值提前出现,水泥早期强度有所提高,但后期强度增长减少,这对于砂浆量较多的泵送混凝土来讲是种不利的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减少,自收缩增加,干燥收缩增加,产生裂缝的机率增多。3.2 水泥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质量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是随水泥质量稳定而稳定,商混公司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水泥强度的波动而引起混凝土试块28天强度不合格是能碰到的。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广泛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高时达到51~52Mpa,而强度低时只有43~44Mpa,甚至商混公司自己检测的数据中极个别还不到42.5Mpa。商混公司通常生产的C25与C30等级混凝土每方水泥用量相差约30公斤,C30以上等级差距增加。根据商混公司生产经验数据显示,C30等级标号混凝土如水泥强度从50Mpa下降到44Mpa,同配比原材料基本相同混凝土强度相应下降5Mpa左右。如遇其它原材料质量下降,混凝土试块试压时就有可能出现“威胁”。水泥厂为了满足某些用户对水泥早强的诉求,组织生产时调整KH饱和比系数,增加C3S与C3A含量,或掺有早强成分的助磨剂,并提高水泥比表面积,水泥3天强度看似正常,但28天强度增长不足,这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控制造成很大困难,商混公司又是连续性的生产企业,对水泥是先使用后出数据,水泥质量不稳定常常使商混公司措手不及。水泥品质的稳定涉及到水泥生产的内容很多,有矿石的品位质量、燃料煤品质的稳定、生料配料的稳定、水泥窑煅烧温度的稳定、其它生产工艺的稳定及石膏质量的稳定等;甚至在水泥供应紧张时,是否会适度放松质量控制指标,提高设备产能来满足水泥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假如水泥窑的生产不正常,窑出现多次一开一停的过程,窑温从高到低必然会产生.一定量劣质熟料,虽然水泥厂采用均化方式掺入其它熟料中磨制,但控制调整不及时与消化较多劣质熟料时,对水泥总体的品质受到影响,所以稳定水泥的品质对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3.3 出磨水泥的存放时间水泥厂出球磨机的水泥温度约在90~105℃之间,如出磨水泥入库后当天即被运送至商混站水泥库,特别在夏季气温较高,水泥温度下降缓慢,随即使用该水泥时温度往往超过60℃。较高温度的新鲜水泥正电性强,吸附外加剂能力强,商混站使用时会对混凝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搅拌时用水量大,外加剂适应性差,塌损快,凝结时间缩短,施工性能变差,浇筑后的混凝土收缩大,弹性模量低,容易出现裂缝,耐久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水泥出磨后应有个存储期,这对稳定水泥品质性能有多方面益处,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水泥温度逐步下降,水泥中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后转变成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后转变成CaCO3,自然消化其活性,这对水泥安定性等有利。水泥中C3A与 C3S等矿物同样受到存储时间的延长其自身的性能得到改善,水泥进入较长时间段的正常发挥阶段。这些性能的改善可能由于水泥在粉磨过程中使颗粒内部价键断裂,使粉磨物料颗粒表面产生大量静电荷,随着存储时间延长,静电荷逐渐消失,水泥温度的下降,部分颗粒吸收来自石膏中的水份与空气中水份,使得水泥性能与外加剂的相溶性趋于正常发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于在正常范围内。3.4 外加剂的作用与水泥的适用性问题商品混凝土掺入外加剂的作用主要有几点:1.具有较高的减水功效,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流动性与泵送性能,保障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2.降低塌落度经时损失,延缓初终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改善混凝土保水性,增加粘聚性,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多的离析泌水现象,提高混凝土抗渗抗冻性能。4.降低水泥水化热速率,减少混凝土裂缝机率通常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大多是由减水剂同其它如引气剂、缓凝剂、保塑剂等复合而成的多功能型外加剂。外加剂的掺入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这些外加剂的作用是使水泥颗粒带上负电荷,从而使水泥颗粒间产生静电排斥,并使水泥颗粒分散,抑制水泥浆体凝聚程度,增大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并能让水泥能充分水化。在扩散水泥颗粒的过程中,放出凝聚体所包围的游离水,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减少拌和用水,从而起到减水功效。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混凝土搅拌站出机塌落度正常,而输送到施工现场时塌损很大,甚至个别出现放料困难,工地往往考虑施工方便,向混凝土中大量加水,这必将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外加剂使用应提前做好与水泥适应性试验显得尤为重要。水泥作为一种多组份的矿物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手段,如熟料煅烧温度,熟料急冷措施,粉磨时石膏掺量,粉磨熟料时磨内温度等均会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发生改变。水泥中吸附外加剂的能力应为C3A>C4AF>C3S>C2S,C3A矿物的早期活性和硫酸钙的溶解度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从而影响到外加剂的实际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水泥中的碱含量也影响着外加剂的作用,一般含碱量低时的水泥减水效果增强,而当水泥中含碱量明显增多时,会造成混凝土黏度,流动度变化产生较大影响。还有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煤干石、石煤渣、劣质粉煤灰、火山灰岩等掺合料也会引起对外加剂的一些影响。生产实践还告诉我们,当水泥粉磨时采用的是半水石膏、磷石膏、或工业副产石膏等会对混凝土产生严重的塌损影响及一定的异常凝结频率。还有水泥中二水石膏掺量不足时,导致外加剂效果不佳,这些均给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融性确实经常在混凝土生产中出现,如有些外加剂是以控制C3S水化来达到混凝土缓凝时间。外加剂厂没有针对各种水泥组分不同品质性能差异变化的水泥而生产产品,或没有预测到水泥组分变化的性能。而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也并没考虑到商品混凝土采用那种外加剂。互不勾通就造成混凝土公司处在“真空地带”,免不了碰到材料品质不协调的问题。水泥粉磨温度过高,使石膏部分脱水,形成较细的B-型半水石膏,易引起水泥的急凝;以及生产中碱、硫、氯、氟化物等微量组份的存在均会对水泥的结晶产生一些影响,有利的影响是正常的,不利的影响就是问题了,配对好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试验,尽力使自己多掌握一些知识不妨是一种方式。结束语1.水泥企业人士要懂得商品混凝土的技术内涵,水泥承担的责任并非是传统混凝土时期,混凝土性能要求有限,水泥足以能胜任。而商品混凝土看似简单,但实施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需要一定的手段,原材料的组织及进厂质量验收,原材料的形貌特性,配合比的合理程度,外加剂与水泥的相融性及使用效果,掺合料的使用量,生产搅拌的均化程度,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泵送性,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同时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规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品质性能的优劣。2.水泥厂应着手研究与了解商品混凝土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水泥与外加剂相融性问题,注重研究水泥对商混产生裂缝的不利影响及耐久性问题。3.商品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应多与水泥界人士接触交流,懂得水泥品质对商品混凝土品质影响程度,充分利用外加剂的功能与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来调节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实际上就是调节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性能。商混公司技术负责人不光是表面化的了解水泥强度、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细度之类;更多的熟知材质构成的各种情况,如水泥熟料煅烧工艺和矿物组成,氯硫碱含量,水泥制成工艺和控制参数,石膏形态和用量,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助磨剂等情况;乃至水泥颗粒分析,水化热测定值等。混凝土企业人士处在使用水泥与最终产品建筑物之间,相当程度上能感受到自己搅拌出去的商品混凝土最后的性能结果与所用水泥的品质情况。对自己所用材料的性能结果是有体会的,所以自身懂得水泥的材质材性并不比水泥企业人士逊色。这是掌控混凝土品质性能所应具备的素质条件,是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技术所需,是调整生产用材提高混凝土整体品质性能所需。目的是正确、有效组织混凝土生产任务,便于商品混凝土的及时调控,从而保障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品质稳定,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4.商品混凝土供货的建筑结构物越来越高,这也迫切需要商混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建筑物需要高工作性能,高耐久性能的诉求,实际是对水泥界、商混公司、外加剂厂共同提出的时代责任,为可持续发展谋求途径。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其实质内容是增加水泥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及抗碳化能力,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防止裂缝的出现,增强抗冻、抗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6.水泥品质与商品混凝土品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绝大多数是供给商品混凝土企业使用,水泥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混凝土使用的效果。作者:吴庆嘉信息来源:豆丁网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