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主席巴赫 奥委会新是哪国人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6年08月05日 19:00A-A+扫一扫 手机阅读  八月的里约,我国奥运健儿踏上了为国争光的新征程。出征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习总书记热爱体育并不是秘密,他直言自己是“体育爱好者”,多年来不论是接受国内采访,还是在海外访问,都从不掩饰自己对体育的热爱。“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的“奥运精神”。   “体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习总书记对“奥运精神”的阐释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说的那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北京!2022!”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式宣布: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继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后,中国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举办大满贯”国家。  2015年8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带动更多中国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  开展体育运动,不仅要有竞技体育的辉煌,还要有群众体育的兴旺。在申办冬奥会时,习近平曾提出了要让3亿人爱上冰雪,这让举办冬奥会与发展全民体育之间建立了紧密关联。习近平还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举办一届冬奥会,将起到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作用。”  2016年7月23日,200名来自首都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奥林匹克塔上组成“2022”字样,表达对冬奥会的期盼与祝福。(图片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  自2008年举办奥运会以来的8年间,奥林匹克精神在大众中生根发芽,增强了全社会参与体育的意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行走、跑步、健身……更多形式的运动融入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之中,全方位新样态的健身格局正在扩大全民健身的广度和深度。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以亲近自然、锻炼身心为特质的冬季体育项目走进更多体育爱好者的视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多次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他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  习近平还引述鲁迅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喻示着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契合。  6个月之后,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南京青奥会的中国代表团时,再次强调了不要有锦标思想。要放松心态,甩掉包袱,赛出水平,展示风采,让外国朋友看到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力。  国家射击队总教练王义夫对习总书记谈到的践行“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颇有感触:“我从心底里非常盼望全社会都能有不以奖牌论英雄的体育观、奥运观,这有利于为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创造好的氛围,这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王义夫是参加过六届奥运会的六朝元老,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年龄最大的奥运金牌得主,从1984年到2004年,他六次征战奥运会,一共获得6枚奥运奖牌。在1992年和2004年,王义夫两夺奥运金牌,用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创造了一把老枪的奇迹。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出席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时指出:“体育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捷报频传。但是,有些项目仍是短板。他说:“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综合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传播奥运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精神动力。  2014年8月,习近平在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致辞:“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北京、索契、南京……习近平不断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体育运动普及。近年来,我国先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中国政府推动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习近平表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一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每个人的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紧连在一起。}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发起人是顾拜旦,希拉,发起时间为1892年。  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  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首次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1894年在巴黎举办了国际体育会议,决定在希腊创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并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希腊文学家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而顾拜旦担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奥林匹克的会歌是一曲优美而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由希腊人斯皮罗斯·萨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曾演奏了这首乐曲。但此后的奥运会上均是由东道国确定会歌,直到1958年东京国际奥委会第55次会议上才正式决定将这首歌曲作为奥运会的永久会歌。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成立,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德国人托马斯·巴赫。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赫 奥委会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