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叫诊所医疗事故责任保险保的保险特别火,我也想搞一个,有人了解这个保险的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南昌市肺癌患者经济负担及医疗保险政策影响研究.pdf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
分类号:?密 ??;
; ?学号;
406巧42 1 3 00??4
南 昌 大 学 硕 ±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
昌 肺癌 者经
医疗 险政策 响研
on? Eco o
u r e ? o
ancer? Pa i e
nts and?t he? E
ffec ? o
Medi cal? Insura ce? Pol
? i n?Na chan
单位 院 系
南 昌大学医学??院
会医学与卫生 业 ??理
论 答辩日 期:
201 6 年 5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哥 7知??巧
2------------------------------
学位论 独创性声??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已收藏本页面
昨天没事去逛夜市,在一个卖小宠物的地方听到一个小男孩问老板,蜘蛛咬一口有没有保险,老板回答没有,那小孩接着问蝎子蜇人有没有保险?老板说我这里卖的都没有保险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米滋米滋莫??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米滋米滋莫?? 的推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1ecc8aeb_10e64e82',userId:,blogListLength:4};  从01年开始在天涯潜水,中间混了好几个板块,上学毕业前几年,时常去传媒江湖;后来又混时尚板块去了;再到这一两年开始混亲子版块,不知不觉这样就十来年去了。  虽然混传媒板块最终与媒体绝缘;混时尚版块,拜读了很多留洋MM譬如微酸硬糖等的好帖子,可最终还是很悲催低地被LG批评不会穿衣服,不会打扮;逛亲子版块,现在照顾宝宝还是战战兢兢的。但是,这些年真的很感谢天涯带给楼主很多很多,陪伴楼主度过了整个青春呀。我生产时的月子包完全是根据亲版的帖子来配备的,基本上没纰漏,哈哈。  由于上不了老号(不知道为什么老说非法用户或密码有误),也怪自己很久都直接点浏览进天涯了,只好重新申请了个号。也好,旧的不去哪来新的。潜水那么久,这回也轮到楼主来交点功课给天涯。为什么要讲香港保险了,无他,因为身在其中,熟悉呀;也因为现在带着全家大小到香港排队买保险的宝妈越来越多了,所以胡乱地猜测大家会对话题感兴趣。俺也不想码了一堆文字没人欣赏呀,伯牙遇子期求不上,但求路过留个爪印也好。  下面我就来扒扒我们家当香港保险经纪中碰到的人和事,尽量不谈同行、同业,有立场,毕竟就不够客观嘛。为避免广告嫌疑,所在的保险公司就简称P公司。楼主会想到啥写啥,可能今天碰到什么事了,觉得值得一提,就又写下来了。各位宝妈,有什么意见也可以交流一下,宝妈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请教专家。亲们的提问,也是楼主学习交流的机会呀!
楼主发言:48次 发图: | 更多
  前两年有一本书大卖,叫《秘密》,当中有个吸引力法则,大概意思是你想得到什么,那个东西就会被你的磁场所吸引过来。说来真的挺神奇的。  楼主14年生下宝宝那会,因为两边都没有老人帮忙,所有东西都要靠自己和LG张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那样的,那时我看着宝宝,一边很开心,一边又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很紧张宝宝有什么不对劲,不断地翻育儿书,不断查百度。宝宝一个喷嚏,都怀疑是不是感冒了。在前三个月,我每个月都带宝宝去找大夫看看。有时,我还会胡思乱想,宝宝现在那么小,等到他长大,要漫长的二三十年呀,岁月那么长,万一我们有什么闪失怎么办呢?我们要努力地赚钱,保持身体健健康康,为宝贝创造最好的成长条件。  于是,去年元旦,我从趁早小店买了15年的效率手册,当时给自己定的年度目标之一就是理财,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给家人配置商业保险,同时要学习股票、基金等理财手段。结果,很偶然的机会,居然进入了香港保险圈。这在过往想也不敢想,太神奇了。而同时,基金、股票的学习也真的全都涉猎了,虽然亏惨了。
  昨天晚上,给一个读MBA时的同学作了一个简单的保单分析。觉得有点话想说一下。  同学上周联系我,主要是帮同事求证一个事儿。她的同事的一位朋友,不知道是国内第三方中介,还是也是直属的保险经纪,给她的同事推荐了P公司最热门的主力产品隽S储蓄理财产品,感觉上面演示的数据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吓到人了。同学通过朋友圈知道我们家刚好也是这家保险公司的理财顾问,于是就打过来求证“这么好的事情会不会是骗人的呢?”  我在电话大概跟她说了一下产品情况,让她同事放心。末了,她说最近也在张罗帮小孩买大病保险,现在看的是国内某知名人寿公司的康X产品,觉得不是太满意。我说,要不给你做个方案。  因为太忙了,方案一直拖了几天才弄出来。发过去。同学告诉我她同时也在看香港另外一家保险公司A公司的产品,觉得还挺不错的,每年能分点红出来抵保费。  “你知道的,我现在顶上四个老人要养,还有房贷要供,压力挺大的,所以它这个每年来点分红抵点保费,挺不错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它最后的理赔金会给你的多少?”(香港保险的保额是会随着时间来升值的,具有抗通胀作用。跟国内不同,国内是固定不变的)  “我不管了,其实我最辛苦也就是这几年。反正我就要我的保额30W就好了。其他都不管!”  我知道再多说也没用,“那你把方案发过来给我吧,我帮你分析分析。如果是对方更好的话,我也会直接跟你说的。”  于是,过两天,也就是昨天,她给我发来了对方的计划书。
  我收到方案,大致看了一下,同样差不多30W人民币的保额,对方660美金一年,而我的是710美金一年,难怪同学喜欢了。换我也喜欢啊。但问题来了,双方赔付的金额出入太大了。P公司会在前10年赠送50%的保额,所以,开始的理赔线已经是45W人民币以上了,之后10年过去,因为累积的分红,保额也不会不断增值,到最后远远超出投保时的基本保额。P公司的理赔金从头到尾跑赢一条街。  为了公平起见,我重新按660美金一年保费给同学小孩设计了新的计划书。大家交同样的费用一年,这下谁优谁劣一下就看出来了吧。  
  第一次在天涯上发图片,发得不是太好,大家将就看吧
  老实说,我之前心里还没什么谱,虽然无论从内训资料和网络其他资料来看,种种信息显示都是自己卖的产品好,但毕竟是二手资料,这次是自己实实在在地同时拿到双方资料PK的,这么大的优势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完了后,我把对比表格发给同学,没再说什么。看到这样的对比,她还坚持的话,那我也没话可说了。  之所以讲个事情,我是有点话要说:投保时,大家都想着怎样最省钱,往往未曾想到理赔时,大家都希望能尽量多赔点。光看保费是不够的,还要看理赔金/保费的杠杆比,还要看具体的保障条款和不保事宜等。  购买保险,本身就是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忘记了最终的目的。
  刚看了一下,分析表最后一列楼主打错了,“身故赔偿(A-P)”应该为退保现金“(A-P)”。  两家公司差不多的保费,但得出来的理赔金和退保金有明显的差异。可见保单分析是多么的重要。在前10年,A公司的理赔金大概只有基本投保额5W再多一点点分红的赔付保额,而P公司虽然基础投保额没有A公司那么高,但因为赠送了50%的保额,基本赔付到客户手里已差不多7W美金左右,是前者的140%;到第三十个保单年度,双方的理赔差距已是3W美金了,期满100岁,一家是40W美金,一家已经是114W美金了。  所以,每一个投保人,认真对待自己的保单,于己绝对没有坏处滴。另一方面,经纪人也是欢迎理性认真的投保客户的,只有这样,与之合作起来也更加愉快融洽。
  @baal888
20:39:00  小孩刚满1岁,最近也正考虑上保险,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香港保险,楼主留个联系方式聊一聊  -----------------------------  好呀,亲,可以加我微信号xiao-mian-ma, 大家多交流。
  鉴于上面的图表分析可能大家看不明白,楼主重新画了折线图供大家参考。下图为两家保险公司在每年交相同保费(P公司交20年,A公司交18年)的前提下,双方在每个保单年度对应的理赔金。  
  码字码了好几天,回应的美妈很少哦。让楼主有点沮丧了。本来楼主是计划想到那写到那,但重新再审视了之前的码字,可能很多宝妈对香港保险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楼主决定按科普的思路来进行下一步的写作,中间会夹杂一些故事和CASE等等。下面是初步的主要脉络。  一、 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的差异和优势  1. 香港保险的优势  2. 香港保险优势明显的原因  3. 香港保险的不足之处  二、 如何赴港投保  1. 投保流程  2. 如何交费和续费  3. 如何理赔  三、 大陆旅客青睐的热门保险产品介绍  1. 储蓄分红险  2. 重疾险  3. 医疗险  四、 赴港投保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五、 如何为家庭进行科学的理财规划  初步的提纲大概想到这些,但我想,写下去的时候肯定就不止这些了。但天涯有个不好,就是发出去的帖子本人无法编辑,哎。
  @晓仪2016  码字码了好几天,回应的美妈很少哦。让楼主有点沮丧了。本来楼主是计划想到那写到那,但重新再审视了之前的码字,可能很多宝妈对香港保险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楼主决定按科普的思路来进行下一步的写作,中间会夹杂...  -----------------------  快点更新啊急等看呢,我想买保险呢
  这楼好久没盖了,来冒个泡
  歇了好几个月了,批评一下自己太懒了,现在回来重新当码农了。好了,保险科教文来了,其实楼主一向很讨厌这样的条条框框,但想想,可能很多美妈都不太了解香港保险,还是科普一下吧。  一、 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的差异和优势  1.香港保险的优势  谈到香港保险的优势,楼主觉得要分开人群来谈比较合适。因为不同的群体,需求不一样。我们做顾问,跟客户沟通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客户的情况及需求。下面我从一般老百姓和有一定资产的高净值人士这两个角度来谈谈香港保险的特色。而险种方面,大致划分为健康险和储蓄险两个大方向。
  老号终于找回来了,但还是不习惯哈,下回还是用新号吧。贪新厌旧的人叻
  一般老百姓:  健康险(主要谈重疾险,因为这是大陆老百姓高频配置产品)  (1)保费便宜,性价比高  之前,楼主的一些内地亲戚,一听香港保险,马上反应:呀!那应该是有钱人的玩意!但实际上,通过中港两地产品的比较,香港的保险产品不是贵,相反是很划算便宜的。  以之前提到的重疾险为例,若同为20W基本保额,大陆的产品每年交3620元,而香港每年交2872元,大陆的保费是后者的126%,多四分之一。每年多26%,20年算下来数字就很可观了。  但楼主认为,还有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香港保单具有分红的功能,就是抗通胀的特性,他每年会以3~4%来让基本保额增值保值(几十年平均算下来的年化利息)。而大陆绝大部分保单是没有,换言之,投保人今天投20W保额,将来赔付的就是20W,假设投保人年龄为30岁,30年后到60岁出险,赔付的20W按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来说,还能值多少钱呢?而重疾的赔付初衷是帮受保人度过高昂的治疗费用和因病失收的双重经济压力。反观香港保单,到60岁出险,理赔金因为时间增值原因早已远超开始的20W基本投保额了。所以这一点,个人觉得是很大的优势之一。
  (2)严核保 宽理赔  来谈谈另一关键点,理赔。很多人往往有物理距离上的误区。觉得香港路途遥远,可能赔付起来很麻烦。但实际上以P公司为例,他认可国内一千多家三甲医院(大病总不会去小诊所治病吧),以收到理赔资料开始,手续齐整一般正常14天内就可以出理赔结果了。与大陆“宽进严出”比较,香港公司在核保方面做好把关,后续理赔相对容易。  来点网络上的理赔数据,仅供大家参考:  据香港保险索偿局官网的统计数据,他们2014年新接获投诉个案603宗,(数据链接:http://www.iccb.org.hk/b5_statistics.htm)。而中国大陆的保监会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度大陆保监会接到的有效投诉中,仅北京一地的数量就有5089件。(数据链接:http://www./web/site0/tab5168/info3949625.htm)  我很想找到香港和大陆的保险拒赔率统计数据,很遗憾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只在中国平安湖北分公司成立15周年的一篇新闻通稿上看到:“成立15年来,逾96%的出险客户获赔,拒赔率仅3.64%”。这说明,3.64%的拒赔率在大陆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故而才能作为业绩宣传。(数据来源:/a/288.htm)  香港的拒赔率如何呢?没有现成数据,但做了一个推算,虽不完全准确,但可供参考。如上所述,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统计,2014年香港的保险公司累计向内地访客发出159609份保单,占香港新保单总数的21.4%,由此可算出香港2014年总的新保单为745836件。而香港保险索偿局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他们一共新接获投诉个案603宗。2014年理赔投诉案占新保单的比例为603÷.081%
  (3)保障范围  内地保险:多数是赔付30到40项重疾保障。香港保险:目前市场主流商品可以包括50多到60多种重大与非重大疾病。配置全面一点的多重重疾赔付覆盖的病种甚至过百种。
  有一些朋友加了晓仪的微信号,其中好几位催促进度,说来惭愧,要检讨一下。以后要码勤快点,才对得起想了解信息的亲啊。
  储蓄分红险  储蓄分红相对简单很多,主要看投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年化收益。由于内地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渠道还比较狭窄,而香港保险公司是全球性营运,投资项目、地区、资金量,皆比内地保险公司更多选择。因此,长期持有储蓄分红险收益约6%-7%,长期持有计算复利后,收益方面很可观。而早些年,内地分红型人寿保险的预订利率规定不得高于2.5%。现在放开了,也跟香港有明显的差距。
  高净值资产人士(就是我们口中俗称的有钱人了,嘿嘿)  买的是同一样东西,有钱人和一般人的出发点可能就差别很大了。一般人可能对性价比比较敏感。但有钱土豪人家讲的是需求。还是分健康医疗和理财分红两方面简单谈谈。  健康医疗险  医疗保障,再怎么说,也是越近越方便吧。那么,有钱的主为什么舍近求远大老远跑去香港买呢,晓仪简单总结了一下:1、能做的保额高,包括免体检的额度高。以儿童为例,国内的保额限额是十来二十万。香港可以做到50万。2、全球承保。香港保险能全球承保,如果以后有出国移民需要,是不是更方便点?又或者得重病了,跑去美国、日本等医疗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国家去治病,是不是又方便点?3、高端医疗的领先优势。每年交个一两万,最高报销限额一两千万港币,不说内地了,在香港的私家医院舒舒服服治疗,也一点压力都木有。当然了,消费险年龄越大交费越高,但保证终身续保,你说土豪还缺这点钱么?4、看中香港完善的法治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保险理赔难多被大家吐槽。而在香港,完全按合同契约执行。只需在投保前瞪大眼睛看即可。  储蓄分红险  这一块可说的内容就很多了。包括财富传承、避债避税、离岸资产配置、分散币种风险等等,因为大多数还是一般阶层,这里不展开说了。有兴趣请百度。有钱的亲,也可以找晓仪私聊,呵呵。
  上面谈的都是产品层面的优势。今天晓仪想谈谈人的方面。保险金融行业既然属于服务业,其实最核心是人才。  这是楼主一直很想说的一点。刚进入这个圈子时,老实说,当时最大的冲击倒不是产品的优势,说实话,那时还不是很了解大陆产品,所以感受就不深刻。给我最大的冲击反而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因为历史原因,保险业在国人眼中并不受欢迎,在国内保险从业人员一直受到排斥。这其实对业务员来说并不公平的,也增加了他们的销售难度,形成恶性循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家都习惯敬而远之,身边有朋友做保险,估计都不怎么想联系这个朋友了。这种恶劣的印象来源于早期不好的营销体验,往往出现“买保险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到交了钱后就发现跟描述的不一样,甚至出入很大”,这里既有营销人员成交心切,跟客户描述产品时避重就轻,譬如说分红类产品,挑高档的回报率演示,实际收益可能就是低档水平。另一方面也跟保险产品契约的复杂性有关,相信买过保险的亲们对那纸塞满专业术语的合同契约读起来都感觉晦涩,对于以前水平有限的一些业务员,或许他本身都不完全清楚条款的细节内容。但近年来,高学历的国内同行也慢慢多了。  哎,一下扯远了。说回我刚接触香港保险圈时,着实吓了一跳,研究生、博士生一堆,更不说本科生了。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没准都是学霸、精英。要不然,放平常,楼主怎么也搁不下这个脸去“卖保险”(其实,楼主也是传统思维严重迂腐人士,还要脸子,虽然不是啥精英,好歹也拿着本科和研究生两个证书),但投身香港保险圈,楼主过去一些落伍的观念彻彻底底被推翻了,我看到过好几个博士姑娘在这一行干得风生水起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经常培训时,搞不好旁边坐的就是一个高知分子,楼主家先生也算其中之一吧。(相关经历可见新浪博客:.cn/s/blog_81c9ed0c0102w7la.html)。嘿嘿,人才济济呀。在这些高知群体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强项,常常能互相吸收其精华。学习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当然,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和高水平,只是可能在学习吸收方面的能力会更好点。保险的本质,是一门打动人心的艺术。怎样赢得客户的信任感,令他把他和他家的保障责任交付到你手上,这对任何一个保险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责任重大。在这个层面上,保险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你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名校高学历而有所不同。
  2.香港保险优势明显的原因  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结合个人的判断,主要想从几个大的方面谈谈:  (1) 首先得解释为什么保费便宜的问题。保险的精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以下是我从搜索回来的资料。个人比较认可,特意转过来给大家参考。  与内地相比,香港物价更高,人均收入也更多,但为何保险会更便宜呢?这要从保费结构说起,P保费=A(风险保费)+B(附加费用)+C(储蓄保费)  相较之下,内地保险产品设计中,A和B比香港明显偏高,有些可能是香港同类产品的两三倍,这是导致香港保险费用较为低廉的主要原因。  A=是按预期生命表精算得出,直接来讲,就是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及死亡率。香港人平均寿命85岁,内地则仅为75岁左右,内地人口预期生命比香港短,人口比例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差距较大。加上市场发展时间短,亦导致经验数据不足,从而使A(风险保费)部分比香港高。  B=主要是管理费用,由于投保率低、营销成本过高,加上道德风险等原因,导致内地保险公司成本比香港更高。  C=而言,由于内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限,保监会限定利率上限为3.5%。另外,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产品品种繁多,投资区域全球化,投资经理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更胜一筹。  (2) 两地保险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香港保险诞生一百多年来,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相对内地而言积累的经验也不可同日而语。现有的香港保险业体系成熟,与国际接轨程度较高,监管机制也比较健全有效,行业给民众的印象也比内地市场正面。  优良的保险传统和业务环境,再加上社会对保险的正面认知,使得香港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在世界上排名前列。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底,香港保险密度突破5000美元,保险深度接近15%,在主流经济地区中排名第5位。(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发展的程度)  而内地保险,真正开始起步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1988年,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就是平安成立了。再看看今天的平安,规模多大,这也侧面见证了短短二三十年,内地保险业其实发展已飞快。(但再怎样毕竟两地的起跑线不一样,放一起比较着实有点不公平。)  (3) 竞争充分性  这一点和第二点其实是同源。简单来讲,发展越早,市场越成熟,竞争就越充分。目前香港一共有158家保险公司, 世界顶尖保险公司均在香港设立公司,给客户提供方便的而且多元化的产品,这也意味着香港保险高度市场化,竞争非常激烈,价格相对更便宜。  (4) 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和高回报  在投资渠道方面,这些国际化巨头保险公司采取的都是全球性、多渠道投资,回报也比内地险企高。并且内地早些年还受制于保监会收益2.5%的红线。这个之前谈储蓄产品时已谈过,不多说了。  金融业在香港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因素也有很多,这里了也不一一细说。
  涯叔又抽风了。一个早上主号上不去,最后用老号上,还得手机验证半天。真搞不懂。作为天涯10年以上的老用户,感觉真有点唏嘘呀。废话不说了,继续侃大山。  3、香港保险的不足  今天来简单谈谈香港保险的不足之处。主要说潜在的风险。  (1) 当理赔遇到纠纷时  前面谈过香港保险的理赔纠纷比例远低于内地,但万一真遇上纠纷怎么办呢?找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对于100万港币以下的保单,该局免费受理,不分香港还是内地居民。无须一有纠纷就对簿公堂。  (2) 汇率风险  除了个别分红险有人民币保单外,香港保险基本为美金保单和港币保单。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汇率风险。汇率是动态变化的,谁也无法预测以后几十年的趋势。关于这一点,晓仪的客户朋友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是危疾险,汇率跌了,理赔金少了,但同时自己每年交的保费也少了。如果是分红险,就当是分散资产配置风险的手段,汇率升了,因为手头上大部分资产还是人民币资产,所以总体还是增值的。何况万一汇率跌了呢?不就白赚了么。  (3) 法律差异风险  由于两地法律体系的不同,并且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大家需要留意香港地区的法律严谨性,不能沿用内地一些不好的思维和习惯。香港是一个看重诚信的地区,在投保时,晓仪建议大家如实申报自己的情况,不要抱着隐瞒骗保的心态。有人会说,万一我自己也不知道身体有毛病,怎么处理?这点可以放心,诚信申报的原则是就你已知情况。因此,也不用专门为此做一个全身大检查,里里外外查一遍。
  二、 如何赴港投保  可能有些妈妈还不清楚如何能买到香港保险。下面晓仪也给大家科普一下。投保人(保单持有人) 及受保人必须亲自到香港投保,如果是父母为不满18岁的儿女投保,孩子无须来港。7岁以下提供一年内有效的接种疫苗证; 7岁以上提供在校证明 。若无以上文件可提供三个月内体检报告(若未成年人一起赴港,不用提供)。请留意在过完海关后,海关会回递一张入境纸,该纸条在签约时需要交保险公司的。  1. 投保流程  相关证件  1、港澳通行证  2、身份证  3、住址证明  到达保险公司后,我们一般流程:  1、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代理人沟通保险计划,填写投保申请书;  2、在代理人的指引下,在公司验证中心做验证程序;  3、在缴费处缴付首期保费;  香港保险公司核保通过后将正式保单邮寄给投保人。  如果投保寿险或重疾险时,身体如有病史,需先行告知,代理人会提前约见医生和安排体检。
  2. 如何交费和续费  1、首次交费  首次缴费可以刷大陆的银联卡、储蓄卡或信用卡,即走银联通道;或者现金缴费(港币或美金),柜台现金有限额;或者开香港本地银行的个人支票;或者开香港本地银行的银行本票等。  2、续保  目前比较方便的方式是在内地远程办理香港银行户口。到时办理自动转账扣款即可。若想直接从香港账户支付美元,可以申请香港账户的美元支票本,以美元支票缴付后期保费也无需手续费。此外,理赔收款或者红利提取时,可以选择香港银行账户收款,是非常方便的。
  3、如何理赔  谈到理赔,就少不了要先谈拒赔。香港保险条款鲜明简洁,唯一拒赔的理由就是顾客隐瞒病史,故意作弊,影响了正常核保。所以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与您的理财顾问(保险代理人)有足够的沟通,把以往病史罗列出来,该申报的申报,该体检的体检。一旦在无病史隐瞒的情况下,公司核保通过,这张保单就确确实实属于您了!如果是大陆顾客,一定要记得在保险公司指定的三甲级医院名单里就医,这样您提供的医疗单据才有效。上面两条做对了,下面的赔偿程序就会非常简单快捷~  针对不同的保险种类,您只需要填妥申请表格,提供所需的医疗文件和收据,邮寄过去,剩下的就是等理赔的支票邮寄回来啦~一般14天内可以完成
  今天说点题外话,这两天股市行情不错,楼主也稍微多看了两眼。因为去年一直套牢在高山顶上,越套越深,刚开始还看看,最后自己也懒得看了。反正炒股就这个水平了。大家可以问我保险的事情,但有炒股高手的话,欢迎也过点解套办法哈。  今天闲得没事,突然研究起自己手上的股票来着。不看就算了,一看自己不禁都觉得好笑了。这样的选股水平,不套你套谁呢,虽然也有大盘不好的原因。手上四五只股,全是亏损票,我的妈呀~~~~是中国的企业太差劲了,还是我“遇票不淑”呢。净买些垃圾股票~~~~  接下来,我又看了一下之前LG同学推的一个票票。说起这个票票,伤心呀,那会看的时候是八九块钱,然后观察了一个月,在刚要起来的时候杀进去,说实话,时机还真选得对了,问题是,本小姐几天后又溜出来,想着做个高抛低吸,结果吧~~~~~~人家一骑绝尘,再也接不回去呢。我卖的时候十块多,现在将近三十了。  好吧,铺了那么多,重点来了,原来这个票票业绩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是亏损股。内个内个~~~~~~~~~在中国当股票很真不容易
  这几天碰巧是香港的书展。自己也去逛了一下,总体感觉人不少,很热闹。放几个图片上来。  从1990年到今年的第26届,说香港书展是香港的“文化地标”一点不过分。每年7月书展都会在湾仔的会展中心举行。以前一直感觉香港的文化气息不是太浓,通过书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只是可能港式文化和自己印象中的文化有点出入吧。  
  香港的书展是要门票的,大人一张25港币,小孩是10港币,如果是中午前进场,门票是10元。大概上午人比较少吧。  我没在大陆正儿八经看过书展,不知道大陆书展会不会收费……
    我去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左右,还是挑了一个非周末的上班时间去,结果沿途都很多人,但路标很清晰,从湾仔地铁站出来后,跟着人群走啊走,绕着围栏绕来绕去,反正都了十来分钟的样子,终于进到了香港会展中心。
  接下来是内场的图片。会展的场很大。书展的展商不像其他什么车展、科技展之类的,把展台搭得很高大上,多是很实在。  
  商务印书馆的展台,我进去首先第一眼看到  
  书展现场很热闹,很多都是一家大小来逛的,带着小朋友来感受一下爱书的氛围  
  继续放书展现场图。  
  继续回来科普了~~~~~~~~  三、 大陆旅客青睐的热门保险产品介绍  前面已经说了危疾险、储蓄分红险、高端医疗是热门的险种。下面也主要笼统的介绍一下这几类产品。因为熟悉程度不一,晓仪主要会以自己所在公司产品作一个说明(为避免广告,一律不出现产品名称),之所以要交代一下,是因为怕大家接触到其他产品,产生“怎么感觉不一样”的疑问。其实总体上,香港保险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通常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畅销,很多时候后续的其他保险公司都会跟进。所以,热门产品基本差异度不是太大。
  1、储蓄分红险  在说之前,我想先谈谈复利的问题。问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份工作,假如有两种薪资报酬:  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  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 2 倍。  (选择A? 还是选择B?你会选择哪种?)  乍眼看上去,多数人都会觉得肯定选A了。但算完,你再看吧:  选择B的朋友请看:  第1天:0.01元  第2天:0.02元  第3天:0.04元  第4天:0.08元  第5天:0.16元  第6天:0.32元  第7天:0.64元  第8天:1.28元  第9天:2.56元  第10天:5.12元  第11天:10.24元  第12天:20.48元  第13天:40.96元  第14天:81.92元  第15天:163.84元  第16天:327.68元  第17天:655.36元  第18天:1310.72元  第19天:2621.44元  第20天:5242.88元  第21天:10485.76元  第22天:20971.52元  第23天:41943.04元  第24天:83886.08元  第25天:元  第26天:元  第27天:元  第28天:元  第29天:元  第30天:元  30天合计:元,明白了吗?这个就是倍增的力量!这就是复利!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香港的储蓄分红险,都被那惊艳的数字给惊吓了。甚至怀疑是不是庞氏骗局,就好像我前面遇到的,可能还会多方求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被吓到了。一年投几万,投5年,几十年后就上亿了,想想都觉得吓人。实际上,就如我上面分享的,背后靠的是“时间和复利!”  借用一个网上例子来看看。  假定每年投入5万美元,连续投入5年,即总投入为25万美元。投资收益总额以6.5%的平均年复利收益率随着时间的增长。  若积存生息,期间一直不提取现金,那么,  第25年,账户总价值为100万美元;  第35年,账户总价值为200万美元;  第50年,账户总价值为500万美元;  第60年,账户总价值为1000万美元;  第70年,账户总价值为2000万美元;  第100年,账户总价值为1亿美元;  如图所示    各位亲们,看着夸张,但想想,是漫长的几十年,其实也就不夸张了。
  来到这里,又多了一个疑问,几十年那么漫长,谁知道有风险没有?作为保险代理,如果一开始告诉你产品怎样怎样好,公司怎样怎样稳定,然后你毫无思考地接收了。那投资也太随意了。  既然是投资(哪怕是保险,也是一笔投资!),那首要考虑就是回本。我能不能回本,什么时候回本。以所在公司的分红险演示为例,假设你第一年给保险公司投1W,第二、三、四、五分别再投1W,总共投入5年,第六年起,你就可以从账户上取钱,到第八年,一次性退保,就可以回本了。如果不取,之后就是坐等升值。  看明白没有?这里的风险就是,如果是前面几年退保,本金会遭到亏损!!但过了这一周期,本经基本安全,视乎放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所以,个人再提醒,投保此类分红险种必须是十年八年都用不上的闲钱。要保证连续5年能供上款。等于是现在有富余的钱,担心贬值,担心花掉,担心各类税项等等,提前先给未来存笔钱。  接下来,又有新疑问了。毕竟是预估数据,计划上的数字以后能不能达到呢?这个时候,就不能偷懒了。你了解你要投保的这家公司的历史么?信用评级?业绩?了解要投的产品的详细资料么?什么时候上市的?至今表现如何?怎么运作等等。现在网络那么发达,要了解这些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麻烦了。
  进入今年,人民币波动比较厉害。在美元进入长期升值渠道的预期下, 香港的储蓄分红险得到了内地居民的热捧。首先先谈谈背后的逻辑。晓仪作理财作得不太理想,但个人认为每个投资背后都应该有一个逻辑。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即使侥幸赚钱了,也不长久。当然,保险的投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转移风险和保值。  香港储蓄分红险主要以美金为结算货币。因此,赴港投保好处显然易见。轻松把人民币资产置换为美金资产,而且与直接兑换美金比,其长期稳定的6~7%年化复利率显得就很可观了。毕竟美金低息,即使是理财产品,也就一点多的利息。对于很多不了解美元投资和海外投资的人来说,保险无疑是最合适又稳健的选择了。  说到现在,可能有人会问那我适合入手这些储蓄分红险么?我的答案是:有多余闲钱,都可以考虑,作为家庭理财中一笔中长线的稳健投资。毕竟这钱不是花出去了,而是存给将来给孩子出国的、给自己养老的。同时,当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人民币时,适当配置一些美金资产来对冲汇率风险是合理明智的选择。
  下面简单对比一下目前国内相对稳健的投资理财渠道:  1)银行定存: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年利率(单利)分别为1.5%、2.1%、2.75%。对应银行定期存款分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  2)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年收益率跌破4.0%的不少,通常投资周期短,低至几天,很少超过一年。  3)国债:六月份发行的新一期国债三年期票面利率为3.8%,5年期票面利率为4.22%。国债的投资周期通常是3年或是5年。基本为单利。  4)货币型基金:年收益率普遍不到4%,甚至3%一下。仍属短期理财。  5) 保险理财产品:是一个长期的理财渠道。但国内的保险产品相对长线且具稳定可观收益的基本很少。  总体看上,国内少有类似中长线非常稳健而收益又可观的投资产品。  回到香港保险本身,以公司目前热门的一款储蓄型理财产品为例,在人寿保障功能的基础上,25年平均年复利收益率6%以上。多数人在投资理财时,往往只着眼于收益率本身,而忽略了其稳定性,忽略了收益率是单利还是复利,更忽略了时间的魔力。采用英式分红的保险公司,会将分得的红利加入上一年的保额,使得保额逐年增大,实现相对高的收益率。这是真正的利滚利,充分发挥复利的威力。所以,越早开始投资,就能有更长的时间发挥复利的威力,让财富自动增值,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今天来谈谈保险代理人的培训。  作为保险代理,平时的时间非常自由。所以有个别Agent会全力冲几个月,之后剩下时间就该干嘛就干嘛,譬如旅游、带孩子啥的。当然绝大多数Agent都是孺子牛,一年到晚奋战的。除了平时开拓客源,解答客户文体,协助客人投保等常规工作外,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参加培训。  在香港,能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都需要考牌。只有考试及格了,方能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如果你碰到没有牌照的中介人,你就要小心了。一般这些都是转手中介。投保后,有什么后续服务一般这些中介都很难跟进。而且因为不专业,很可能在投保时就不能准确清晰地跟你完全解释清楚产品,为以后的理赔埋下隐患。所以,选择有资质人士咨询是正确投保的第一步。否则,可能贪图了眼前便利,亏了日后。  除了上岗前要考牌照外,每一年,香港保监都要求代理人必须上10个学分培训课。否则影响续牌。所以再偷懒,10个学分的培训必不可少。除此以外,公司也有各式各样的培训可供大家选择。有一些是必选课程,有些是自愿选择课程,再往细分,团队每周也有相关的培训。培训的项目,既有保险法规认识,也有产品深入了解等各种各样资料。一句话,只要你有心,只要肯学,天天都有培训。  关于培训,有一个励志故事。我们刚入行不久去培训,碰到一个大姐,很朴实,培训听得很认真。培训完了,旁边的同事才告诉我们,这位大姐去年做到了MDRT(保险行业的一个荣誉,获得这个荣誉的业绩必须是过百万)。她的孩子都很大了。听说她很积极勤快,团队里每一场培训,一场不落。所以,在保险领域,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即使一时还没有起来,但时间久了,因为你的专业,必然会赢得别人的信赖。
  晓仪今天不码字了,跟大家安静的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好几次,每次都不一样的心情感受。  重疾创始人Dr.Barnard——重疾险的设计初衷    我来自南非,我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超过50年了;后来,我从1983年起开始从事重大疾病保险业务,到现在也已经有22年了。  谈谈我当初设计重大疾病保险的初衷吧:  我的一个病人:她是一位34岁的女士,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我们在她的肺部发现了癌细胞。通过手术,我们切除了癌细胞肿块,接下来两年,这位女士回去依旧工作,在此期间,她的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  两年后,她再一次来到我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布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她还在工作,她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她生前购买的人寿保险获得了赔偿。为什么?为了照顾她的孩子们,为了给他们更多的保障。但我们失去了她,她本可以在确诊后和孩子们分享更多的时间,可是她却需要挣更多的钱。可是,我们最终失去了她。  还有一位我治疗过的心脏病的男士,他在七年内发病五到六次,我们给他换了心脏,这之后他活了多久呢?23年。之前,这位病人每次来医院,我都听不到他有什么抱怨。可是后来,每次他来医院,都会听见他念叨一件事,就是钱。他患了心脏病,没有办法恢复工作,而他的消费却在增加,因为他需要轮椅,家里也需要安装辅助设施,还需要服药。他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以至于骄傲和尊严。  这些使我陷入了沉思,我还能举出上百个这样的例子,他们确诊之后获得了治疗,活了下来,可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这就是我们越来越需要面对的难题。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我,作为医生我可以救治病人,甚至可以延迟和挽救病患的生命,可我却不能解决病患因为缺钱而放弃治疗,因此,我当时就产生了设计一种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重大疾病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笔保险金来作为治病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以后才获得赔偿,那样对于病人治病无济于事。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今天,有80%甚至更多的心脏病人在送往医院后会得以幸存,并且有50%的人还可能存活13年或者更久。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是8%,而在患乳腺癌的女性中,80%有希望活下来。1950年,每100位中风患者中只会有11位得以幸存,而今天的存活率高达70%。  中风通常不是致命的,但它会使人丧失能力,在中风患者中只有10%的人完全恢复了健康,而有53%的患者今后的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他人。这些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整个家庭都要背负起照顾他的重担。要是他的太太是名职业女性,那么她将不得不放弃工作来照顾他;而没有了工作,也就没有了任何收入,这些昂贵的医疗账单由谁来负担呢?  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我一直坚持试着找到一种能够改变整体保险方向的产品,这种产品不光对身故和残疾进行赔偿,对于可能引起病人财务问题的疾病,一旦确诊,也可以进行赔偿。  1983年,我们最终成功了;心脏病、中风、癌症、冠心病手术都成为保险项目,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到2006年,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到了很多,如今基本上每个保险公司都有这类产品。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类产品的理赔经验。超过80%的索赔要求都来自于心脏病、中风、癌症还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说起索赔,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索赔的平均年龄是42岁!可以想象,一旦一个人在42岁被告知罹患了某种重大疾病,家庭的经济重担如何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房子或车子的抵押贷款等等都该怎么办?  我要给大家一个数据,加拿大和美国有30%的房屋产权收回都是因为心脏病、中风和癌症这类普遍的绝症。我的病人靠人寿保单支付抵押,这是不失去房子最可靠的方式,因为您要是没能在月底把账款付清,就会失去您的抵押和房产。  我住过院,我是个癌症患者,整整19天,他们给我动了复杂的大手术,流了很多血,太可怕了。每天,医生都来看我,我每次都和他说:“带我回家吧。”这是我当时的全部想法,家才是能给你带来安全感的地方。  重疾保险这个产品有什么好处呢?我对这项产品的期待就是它不光能够延长病人的寿命,还能提高他们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的生活质量。人们说:“我没办法买重大疾病保险。”告诉你们,就算您不买,人们也会争相购买。  重疾保险能够让我的病人们舒适的度过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光,我很欣慰越来越多的病人说:“谢天谢地,谢谢我的顾问,至少在我的身体健康恶化的时候,我的财务还是健康的。”这对于我而言着实是个荣耀,因为我也参与了其中,这个发明太了不起了。
  @晓仪-11 22:27:00  晓仪今天不码字了,跟大家安静的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好几次,每次都不一样的心情感受。  重疾创始人Dr.Barnard——重疾险的设计初衷  /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我来自南非,我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超过50年了;后来,我从1983年起开始从事重大疾病保险业务,到现在也已经有22年了。  谈谈我当初设计重大疾病保险的初衷吧:  ......  -----------------------------  多谢楼主分享了这么多去香港买保险的干货!我猜您来自Prudential 吧。另外帮朋友咨询下,他前段时间体检查出患了脑胶质瘤,这种情况是不是无法买重疾险了。多谢!
  @晓仪2016
22:27:00  晓仪今天不码字了,跟大家安静的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好几次,每次都不一样的心情感受。  重疾创始人Dr.Barnard——重疾险的设计初衷  /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我来自南非,我是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超过50年了;后来,我从1983年起开始从事重大疾病保险业务,到现在也已经有22年了。  谈谈我当初设计重大疾病保险的初衷吧:  ......  -----------------------------  @阿月09
21:05:00  多谢楼主分享了这么多去香港买保险的干货!我猜您来自Prudential 吧。另外帮朋友咨询下,他前段时间体检查出患了脑胶质瘤,这种情况是不是无法买重疾险了。多谢!  -----------------------------  我个人目前没碰到过这个病况的投保朋友。可以问问同事有没有相关的处理经验。但即使处理过,因为核保都是case by case的,所以过往的经验也只能做参考。  主观意见是买不了的,可以试试其他的储蓄人寿险。
  2、重疾险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重疾险的由来。不知大家有什么感受,反正我看的时候是感觉很震撼的。重疾险和住院医疗险(接下来会讲)都属于基础的健康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保险的本身意义:保障。人生在世,难免有这有那的病痛,当严重病痛来临时,医疗费用就是个无底洞。尤其是要享受先进的医疗技术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不可能。这个时候,保险公司的大病赔偿就发挥了雪中送炭的功能。除此之外,这笔理赔款可能还会帮扶到生病后没有经济收入时家庭短暂的困难。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卫生部信息中心最新数据表明,人的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  另据权威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因疾病死亡,重大疾病已经构成危害人类生命的隐患,其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重大疾病;  再回到香港,在75岁前,平均4名男性中就有1位得癌,5名女性中就有1位得癌  
  关于重疾险的介绍和优势、特点,网上的介绍也很多。我这归纳了以下这几点:  1.投保年龄:香港可以接受70岁或75岁的投保,内地一般接受60岁以内。  2.免体检额度高:香港保险免体检额可达300万人民币以上,而内地通常只有50~70万,,对于经济宽裕一点的家庭来说,可以获得更充分的保障。在小孩方面,内地规定0~10岁保额不能超过20万,10~18周岁不能超过50万。但香港没这方面限制。  3.保费:比起内地的大保险公司,同样保额香港保费比内地要便宜20%~30%。这一两年,受港险带动,也有一些内地保险公司的性价比做得非常不错,不过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险资。保险是几十年的服务,大家购买时可要认真掂量一下、充分考虑。  4.抗通胀能力:相对其他方面,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最主要的优势。内地重疾保额一般是固定的,没有分红。但香港的终身型重疾不仅在保费上占优,而且具有分红的功能,保额会因为红利的累积而不断增加。从而有效地对抗通胀。想想,几十年后保额还是今天的二三十万,还有保险价值么,这也是醉了。  5.保障范围:香港重疾保障的重大疾病多达60多种,加上轻疾可达100多种。早两三年,国内的大病常见保障一般三四十种,现在也在不断进步了。有六七十种的,甚至更多一点,和香港差距不会太大。关于这一点,个人认为最基本的二十五种大病已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的重疾了。比较是一百种还是九十种,其实意义不大。而且有些病种很可能就是大病种的细分。倒是有条件的可以就疾病定义请教一下身边的医生朋友。  6.全球理赔:无论是境外旅游、留学及移民,事故发生时在全球任何角落,理赔时只要邮寄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文件到香港保险公司即可。这一点内地保险还不能做到。  7.免责条款较少:设计比较人性化,除了一年内的自杀外,人命为大(例如内地不理赔的酒驾、战争、地震、暴乱、犯罪、核爆炸、吸毒等等)都理赔。
  健康是购买重疾险的一个基本条件。平常,我们可能觉得买保险是一项主动性的项目,消费者就是上帝,你还能对上帝那么多要求么。但实际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因为健康原因而产生加费、搁置受保甚至是拒保的情况。还真的不是你有钱就能任性了。  因为距离的原因,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核保和体检的问题。本文是我回答网友提出的体检问题列出的注意事项。  一、 什么情况会让客户体检  一般来说,体检有三种情况:  1、 保额超过一定额度。各家公司都有相应免体检上限,不同年龄上限不一样。由于两地物价水平不一,香港保险免体检额度远高于内地(一般几百万港币以上保额才需要体检)。  2、 有过往疾病史。在投保时,都会有“健康告知”。主要是过往病史调查。如有问题,安排有问题部位的检查或医生问诊。  3、 抽查:除去以上两种情况,会电脑随机抽检。被抽中了,只能说运气太好了!  注: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二、 体检有问题,保险公司会如何做  核保部会根据被保险人的身体情况,核定结果。  一般情况会有:加费,除外与拒保。  加费:就是在正常保费基础上递加一定的费用核保通过;  除外:是对于某些特定疾病或死亡责任不予承保,其他都正常承保;  拒保: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保险公司不接受保单投保申请。  三、 我如何处理体检问题?  1、香港保险核保采取最高诚信申报原则,所以务必如实申报自己的健康状况。  2、如有最近一两年体检报告,可找出来看看帮助了解目前自己健康状况。  3、不建议为投保专门体检,因为一旦检出什么情况,就需要申报。  4、 投保前,与代理人充分沟通。有经验的代理人会根据客人情况,提前预约相关体检,投保时一起完成。  5、 有必要时,准备后补方案。例如可能买不了重疾,准备其他人寿方案。
  近日,“春雨医生”的创始人、CEO张锐先生不幸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猝然辞世,年仅44岁。这个新闻让人扼腕叹息。 这两天刚好看了一个精算师的文章,关于健康风险的问题。文章谈到的一些统计数据摘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罹患重疾的概率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重疾离我很远,属于“小概率事件”。但精算君的测算结果显示:以40为分界年龄,40岁以后男女罹患重疾都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这个时间点,对于你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可能是致命的打击。本要脱离工作,安享天年,但此时的重疾却像身边不知何时会爆的炸弹,想想真是如坐针毡,不由得紧张起来。  整体上来讲,男性一辈子罹患重疾的概率高于女性,但女性在60岁前的患病概率略高于男性,60岁以后男性的患病概率提升明显。 结果显示,男性一辈子患重疾概率平均74%,女性平均68%,其实也间接验证了上面所说的一辈子患重疾72%的概率。  2、哪些重疾频发  恶性肿瘤、中风、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心脏病手术、良性脑部肿瘤、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烧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肝功能衰竭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疾病目前占据被调研群体一辈子可能罹患的各种重疾的98%以上。  面对健康风险,文章是这样建议的:  1、迈开腿、管住嘴:健康饮食,少油盐,少刺激,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影响心血管和肠胃的健康。平常强制自己运动,自律给人更大自由,年轻时踩自行车总好过年迈时坐轮椅。  2、参加医保:医疗保险,是属于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国民的最低医疗服务需求,虽然年轻时少有机会感受医保的善意,但提前准备,到老了却是一大福音!  3、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例如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   4、积极赚钱: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在事业上升期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利用工作和理财逐渐积累财富,提升抵御风险的经济能力,更有底气面对疾病。  (貌似,积极赚钱和健康管理一定程度上有点难以两全。呵呵。ANYWAY,没了1,后面再多的0也是没意义的,健康肯定最重要的。)
  今天轮到开讲医疗险。  在讲医疗险之前,首先要跟重疾险作一个区分。实际中,很多客人朋友是分不清楚这两回事的。就算清楚了,心里也在纠结我们究竟买哪个好呢?  1、如何区分重疾险与医疗险  重大疾病保险,香港叫危疾,只要经过专科的医生诊断后,保险公司直接给付约定保额。  住院医疗,消费型,交一年保一年,每年保费不一样,保险公司能赔多少钱,得看你看病花费多少和赔偿条款。简单说,就是你拿住院单据找保险公司报销。  香港重疾险,一般交固定年期保终身,每年保费一样,确诊大病后赔付的保额不会因为你看病的费用多少而有变化。  两者给付保险金的时间不同。重疾险确诊即赔,住院一般是先自己看病,然后找保险公司理赔。需要自己先垫付资金。一些高端医疗产品有免找数服务,医院和保险公司直接对接了。客人也不用倒来倒去了。  重疾险在核保方面较住院医疗宽松。  住院医疗,除不保范围外,不管大小病,在合理范围内都可以提出理赔。重疾险,则需要指定的病种或身故。  2.买重疾险好还是医疗险好  这二种险种最好组合在一起,这样只要住院就可理赔,小病住院可报销 ,大病可有重疾保障重点支持。如果经费有限,建议优先重疾险。很简单,大病给家庭保障带来的风险明显更大。
  对文章中香港保险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聊一下,搜索 港险通达
  楼主回来了。因为太忙了,工作忙碌,生活琐碎,去年这楼盖得啰啰嗦嗦,这不,一别就是半年。一想到“比你优秀的人,还要比你勤奋”,楼主每次都哭晕在厕所。比你优秀,你还偷懒,这不咋S的节奏么。刚过去的16年,香港保险业也是一个丰收年。相比15年,内地居民的投保热情更火爆,全年保费增长125%。大家的保障意识明显越来越强。当中,也有一些小插曲了。也庆幸自己身处其中,见证这一空前盛况。
  前面谈的医疗险主要指住院医疗保险。这里再补充一下重疾险和医疗险的本质意义:  除开能在患重疾时提供保障让疾病得到治疗的意义外,重疾险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患病人经济生命的补偿,使得受保人在罹患重大疾病后可以不用担心治疗费用、安心休养,在经济上给予其补偿。  当然,重疾险的赔偿是没覆盖头疼脑热的小疾病的。只有投保人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而且也不是说你一旦患了合约中的疾病,不管你花了多少钱,我都赔给你。而是要根据保单保额多少来赔付。少了我也不补,多了我也不克扣,保险公司只会根据医院的确诊报告,赔付给投保人。  当然,如果你一生都没有患重疾,身故或者退保的时候还是能够拿回本金和分红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购买重疾险稳赚不赔呢。  而住院医疗保险的本质其实是解决的是医疗费用报销的问题。也就是说也不管是私家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内地有指定医院名单),甚至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医院,只要你符合保单条款,保险公司都会按照治疗实际需要为你报销或者为你直接支付费用。某种程度上,住院医疗保险可以弥补了重疾保单病种以外的疾病花销。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诊所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