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为什么很少出现像中国最像欧洲的城市一样的大一统

海岸线中原的东边是海,西南北都是陆地而欧洲的海岸线非常复杂,基本上东边是陆地,西南北三边都是海洋海岸线限制了国家的大规模扩张,看看战国地图:齐国虽然一度是强国,但却被海岸线和邻国限制了面积而秦、楚、赵、燕都通过攻打周边较弱的势力,在陆上大幅扩张,特别是秦国有了一统六国的实力在欧洲,最接近大一统的国家是罗马帝国,但罗马帝国严格上说是一个地中海国家,而不是欧洲国家,是以地中海为内海,向周边陆地扩张的国家欧洲东边虽然是广阔的陆地,但东欧的经济承载能力有限,不像秦国的关中和四川盆地那样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历史上从东欧攻打欧洲的往往是游牧民族从西亚进攻欧洲的波斯、阿拉伯国家,也面临海峡的阻隔,从北非进攻伊比利亚半岛一度成功过,但也有直布罗陀海峡的阻隔再然后就是英国的因素,英国历史上经常在欧陆国家之间挑拨,避免欧陆国家统一起来,然后渡海攻打自己东亚大陆的边上虽然也有日本列岛,但日本开化晚,在古代中原分裂的时候也没有阻止统一的能力其实如果新航路时代没有到来,欧洲大陆倒是有可能被俄罗斯人和穆斯林瓜分掉,此时的俄罗斯和战国时的秦国有相似之处,但殖民时代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工业革命让欧洲形成一种“越西北越强大,越东南越落后”的局面,于是俄罗斯、奥斯曼虽然地盘大但无力西进,法德虽然强但没有足够大的地盘蓄力,最强的英国又孤悬海外难以进军欧陆,欧洲分裂的局面就这样持续下去了}
文|艺轩在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都是分分合合,这个国家政权建立以后,没过多久又被另一个新的政权给取代。又或者,有某一个强大的政权,一下子就将其他小的政权给统一了,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西晋统一三国一样。总之,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都是分分合合的,但是也最终实现了大一统。但是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大一统,要知道,欧洲国家就没有走向大一统。那么,欧洲为啥没有走向大一统呢?实际上,当中国的贵族制被技术进步所瓦解后,就走向了大一统。但是西欧的贵族制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它不能走向大一统的原因。那么,西欧为何能将贵族制保留下来呢?我们知道,要维持大一统的关键因素,得依靠军事逻辑和财政逻辑。关键就是要看帝国中央政府是否能够低成本地从社会上汲取财政资源,而财政资源正是军事能力的基础。没有钱的帝国,可以说是养不起军队的,这就更别说要实现什么大一统了。当然了,如果政府能够降低成本大规模的汲取社会资源,当这个门槛被跨越之后,那么中央政府就可以碾压任何区域性的反抗力量,从而进一步走向大一统。但欧洲国家并没有做到,而中国却做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连续成片的农耕地区,人口和财富总量的汇聚规模,在古代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但欧洲就大不一样了,和中国相比,欧洲的地理很破碎,人口密度也比中国小得多。所以,在中国,中央政府征税成本低,税基的规模也大,地理结构又利于大规模作战而不利于割据;但欧洲那边,中央政府征税的成本极高,税基的规模也不大,地理结构又利于割据。所以,中国要维持大一统的难度就很小,欧洲要维持大一统就很难。中国这边的话,自秦朝以后,即便是分裂了,也还能回到大一统;宋代之后,由于社会结构变成了平民社会,朝廷从社会汲取资源的能力变得更强,就再也没有过长期分裂时期,一个大一统帝国崩溃了,取代它的不是大分裂,而是另一个大一统帝国。反观欧洲则不然,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就再也没能统一起来,当然也有个别优秀的领导者短暂的做到了,例如中世纪的查理曼大帝、近代的拿破仑和希特勒,但也根本压制不住区域性的反抗力量,过不了多久,大一统就又会被瓦解掉。综上,就是欧洲为什么没能走上大一统的原因。但是对比一下中国和欧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两者在某些地方还有一些相似性,那就是,欧洲实际上也发生过这样一个君主压制贵族、建立官僚帝国的过程,这发生在17、18世纪,但比起中国还是要晚得多。它的起点也是依赖于技术变迁,主要是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技术和远洋贸易技术的变迁,带来新资源,使得君主在博弈的过程中有能力率先抓住新资源,扶持市井阶层,压制贵族,从而走上大一统之路。但是这个意义上的统一和中国的统一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说不是一个数量级,为何呢?举个例子,中世纪的法国,实际上跟周朝的状态差不多,法国国王就只能管两个地方,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奥尔良,别的地方他都控制不了,因为这都是一些大贵族的地盘。但是到了近代早期,国王开始有办法走上大一统之路,最终削平了贵族,统一了法国,后来更是在路易十四手上走到了极致。被国王统一的法国,所形成的的制度,叫“旧制度”。所以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真正推翻的不是所谓的“封建社会”,而应该是国王建立的“旧制度”。因为如果没有国王统一了法国,那大革命甚至都没有革命的对象。而欧洲统一的过程,基本上进展到法国这个规模就基本到头了,它没有能够像中国一样走向更大规模的统一,原因则是上面我们所说的,欧洲税基小,地理破碎这俩特征相关。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统治规模究竟能有多大,有一个基本的约束条件,就是规模收益与管理成本之间的均衡。所谓均衡,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或者公司的规模扩大之后,会因为规模效应带来的很多收益,称为“规模收益”,但是规模扩大就要有巨大的成本支出,也就是管理成本的上升。在规模扩张的初期,规模收益大于管理成本,扩展到一定程度,规模收益与管理成本达到均衡,此时就进入到了所谓的最佳规模。但是如果还要继续扩张,那么规模收益无法覆盖管理成本,最终也多半会坍缩回来。而我们所看到历史上殖民帝国的瓦解,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突破了这个均衡点。而欧洲的地理的破碎性,使得其管理成本的上升速度比中国快,规模收益增长率的下降速度比中国快,所以,其均衡点就是一个远远小于中国的最佳规模。所以欧洲国家在近代实现的统一,实际上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看的话,还是仍处于分裂状态,但如果按中世纪欧洲人的标准来看,那么这就算是真正的统一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像欧洲的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