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说过安禄山该当死吗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

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唐初,全国大部兵力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设置节度使后,允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节度使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后来,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唐玄宗后期,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唐玄宗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

杨国忠因远房妹妹杨贵妃得到宠幸。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

其实安禄山拥兵自重后,就不甘为臣子,宰相杨国忠的飞扬跋扈刚好给了他联合史思明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的口实。

安禄山本来眼睛有病,自起兵以来,积劳成疾,视力渐渐减退,最后双目失明,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起兵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是嫡系心腹,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亲信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反而挨打最多,怨气也大。

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已立为太子的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于己不利,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1月29日) 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串通,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刺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却没能摸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安禄山即使双目失明依然骁勇异常,把肠子摁回肚子还想起身,但血流不止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

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不久安史之乱被平定。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西域独立,吐蕃也逐渐对唐朝不再尊重。后来吐蕃进犯大唐,年已70的老将郭子仪只身深入蕃营劝退反兵,虽然是郭子仪一人之力退敌,但显然大唐风采不再。

  •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采用李隆基的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

  • 作者 银灯鸳帏 她,美得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为之惋惜,为之悲痛。 她的美成全了自己,也埋葬了自己,她就是中国历史...

  • 由王一诺收集 1着装 沙漠五月气温较高,晴天白天气温25-30度,地表温度下午最高可达50几度,晚上气温在10-1...

  • 原创/卢卢 有祸躲不过。这是发生在笔者自已身上的故事。我受伤了,现在躺在自己的家中的床上。本来我不想写这样一篇文章...

  • 入睡前,听听有书! 原来凡事都不能这么完美,我以为我在手掌心,没想到是在指甲缝,压根没有关切所在!太失望了! 只是...

}

安禄山之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安禄山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年)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年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战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一日,安禄山叛乱成功后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元年,设置丞相等朝官,封其子安庆绪为晋王,安庆和为郑王,达奚为左相,张通儒为右相,严庄为御史大夫。定洛阳为都,以范阳为东都。做了二年皇帝,被其子谋杀。

据史书记载,安禄山原患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至此又双目失明,看不见任何物体。同时又患有疽病,性情变得格外暴躁,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他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服侍左右,挨打最多,怨气也大。安禄山宠幸的段氏,生下一子名庆恩,也受禄山宠爱,常想以庆恩代庆绪。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严庄也恐怕宫中事变与己不利,于是,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安禄山的侍从太监)串通一气,谋害安禄山。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五日(1月29日)夜,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谁也不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砍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哪里还摸得着?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贼臣严庄。”

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卒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理。随即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

}

安禄山是被谁杀死的?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怎么死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安禄山称帝两年之后就死了,而且安禄山的死因也常常被人称道,大家都说安禄山是被自己儿子给杀死了,所以安禄山的死是很有人都有所疑问的地方。

安禄山称帝之后,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常常对人非打即骂。安禄山的视力也越来越差,而且身体肥胖三百多斤重的安禄山身体上长了毒疮,身体上的病痛也让安禄山更加的案遭,对自己的大臣严庄也都是鞭打相加。于是严庄就和安庆绪两个人密谋要把安禄山给杀了。严庄让安庆绪站在门卫为自己把风,自己带着刀和李猪儿就进到安禄山的营帐里了。

这个李猪儿就是安禄山身边的宦官,为人狡黠,也深受安禄山的器重。安禄山瞎了之后就是李猪儿在一旁侍奉安禄山穿衣服的。当时唐玄宗赐安禄山在清华台沐浴,还准许李猪儿可以进入服侍安禄山。

李猪儿挥起大刀就砍安禄山的腹部砍去。安禄山双目失明,于是床头经常挂着一把刀防身,等他发觉刺客时已经难得起身,床头上的刀又拿不到手,于是只能摇着帐幔大喊道:这人是我的家贼呀!喊罢就断气了。安禄山死了之后,他们就在床底下挖了一个好几尺深的大洞,用毛毯裹了裹安禄山就把尸体给埋葬了,什么礼节上的仪式都没有。

之后严庄就对外宣布安禄山死了,说安禄山把皇位传给了晋王安庆绪,安庆绪也就继位自立为帝了。

在史书的记载中,安禄山是在称帝之后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和大臣严庄合谋给杀死的。当时严庄和李猪儿两个人进入到了安禄山的营帐之中,因为李猪儿一直都是服侍安禄山的人,所以安禄山没有什么戒心。李猪儿将安禄山杀死之后,两个人就挖了一个几尺深的大坑,把安禄山匆匆的就给埋葬了,连一般下葬的礼节都没有,也就更别说有墓了。

但是后来安庆绪匆匆上台之后,怎么处理安禄山的后事历史上也没有记载。但是安庆绪自己最后也是被史思明给杀死的,而且安史之乱虽说草草收场,李唐王室也算是重新夺回来政权,所以对于安禄山这种谋逆之人,想来也没有人给他修墓,所以安禄山的墓葬应该也是不可考的。

但是现在在陕西省咸阳市的武功县,有一个圆锥形土堆的墓葬,据传是安禄山的墓葬,但是真假也就没有考证了。传说墓前有一块碑文,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因为造桥之用就被炸毁了,后来到了七十年代,这个墓也被毁了。至于是不是安禄山的墓,也没有准确的说法。

在2014年的时候,河北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演讲的时候玄尘,在曲阳发现的一个有三具骸骨的大型墓葬,最有可能是安禄山的。这个墓葬的规模甚至都超过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地宫。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墓葬的主人身份做了推断,专家们的意见相左,多数都认为是安禄山的墓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