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士在战争中光荣牺牲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

   2、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学生能生动的讲述英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讨论抗美援朝中国该不该出兵等问题的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其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学生探究。

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难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同学们,聆听是最好的美德,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听一段朗诵——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片段。

 设问:有谁能告诉我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文中最可爱的人是谁?

 教师过渡: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起走进历史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最可爱的人》。

活动2【讲授】自主合作探究

[课件演示]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篇章学习:战争篇、英雄篇和升华篇。

教师: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多媒体展示)。

教师:说到战争,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中近代史学过很多次战争,请大家想一想学习历史战争事件的几大要素是什么?

学生:原因、时间、人物、经过、结果。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7——10页的内容,按屏幕上显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谁能说一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呢?

学生: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朝鲜。

学生: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学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教师:谁能说一说美国的哪些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学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学生: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学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教师: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何为三八线?

教师:同学们看书很认真呀!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接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的请求,毛泽东闭门思索三天三夜。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中国该不该出兵,利弊如何?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先到这里,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生甲]中国应该出兵,朝鲜是中国的近邻,美国侵占朝鲜,中国的安全也受到威胁,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禁止。

[生乙]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当出兵帮助。援助朝鲜,也就是保家卫国了。唇亡齿寒,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生丙]: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尽快地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先不说美国飞机已经轰炸了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就是把战争局限于朝鲜半岛内部,有人在你家门口打架,你的心也不会踏实。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搞不好经济建设的。

[生丁]:中国不应该出兵,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国内恢复经济的工作刚开了个头,如果再打仗,在财政上就吃不消。而且从装备等方面来看,和美军相差太远,如出兵参战,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生戊:我们可以看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由此可看出,中国出兵是必然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地加以引导,特别是对第四组同学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

[教师归纳小结]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教师:分析原因后谁能说说抗美援朝的目的?

学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师:中国出兵的时间、总司令和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教师:让我们共同回忆军队名称的演变。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回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联系的方法)

教师总结: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沿用至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课件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德怀、军队名称的演变。

学生:简单讲述战争的经过,主要介绍五战五捷。(教师补充战争的第二阶段)

教师: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1953.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课件展示】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教师:在抗美援朝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和邱少云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我们现在就学习一下第二个篇章:《英雄篇》。

[课件演示]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电影《英雄儿女》片段

 教师:你还能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事迹吗?

学生:邱少云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邱少云没有这样做。他想到只要自己稍一挪动,很可能会使敌人发现我军的潜伏目标。那样,潜伏行动就会暴露,整个作战行动就会被打乱。他强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咬紧牙关,两手深深地插进泥土,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志愿军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

学生:罗盛教   湖南省新化县人,一九三一年出生,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一师侦察队文书。一九五二年一月二日晨,当他正在成川郡栎沼河边进行投弹训练时,突然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在河上滑冰时,不慎掉进冰窟,另外3个少年在河边哭喊求救。他毫不犹豫地立即跳进冰窟,3次潜入冰水中,终于找到了崔莹。他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的冰面太薄,刚要托上冰面时,冰面便塌了下来。他最后一次潜入水中,用尽力气将崔莹托出冰面,自己却光荣牺牲。学生:杨根思   江苏省泰兴县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一九四四年二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第二次战役中,他带领本连第三排守卫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们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当增援他们的分队正在途中时,敌人发起第九次进攻,有40多个敌人爬上阵地。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1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精彩。那么,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不怕牺牲、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教师: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学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师:面对头号军事强国,中华儿女挥洒了鲜血和生命,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课件展示】抗美援朝的伤亡人数、抗美援朝纪念馆、长眠在朝鲜的毛岸英、抗美援朝战争解读。

教师:狂傲的侵略者,曾想三个月结束朝鲜战争,却为什么败在中朝人民面前?

学生:战争的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学生: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

学生: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师:我们学习历史还要关注现实,最后我们学习升华篇。你认为当代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生:老师、父母、解放军、医护人员等等。

教师:无论是谁,没有地位的尊卑贵贱,只要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最可爱的人。正因为有这么多最可爱的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教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提高我我国的国际威望,她与日月同辉,永久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活动3【练习】小试牛刀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的志愿军战士是(    )

1、近现代史上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两场战争

2、抗美援朝战争中两位战斗英雄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队名称是什么?他们被誉为什么?

3、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明你敬佩他的理由。

活动4【作业】延伸探究

       近现代史上曾有哪些国家以侵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他们分别发动了什么战争?结果有何不同?请谈谈你的感想。

同学们,聆听是最好的美德,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听一段朗诵——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片段。

 设问:有谁能告诉我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文中最可爱的人是谁?

 教师过渡: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起走进历史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最可爱的人》。

活动2【讲授】自主合作探究

[课件演示]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篇章学习:战争篇、英雄篇和升华篇。

教师: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多媒体展示)。

教师:说到战争,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中近代史学过很多次战争,请大家想一想学习历史战争事件的几大要素是什么?

学生:原因、时间、人物、经过、结果。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7——10页的内容,按屏幕上显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谁能说一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呢?

学生: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朝鲜。

学生: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学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教师:谁能说一说美国的哪些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学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学生: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学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教师: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何为三八线?

教师:同学们看书很认真呀!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接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的请求,毛泽东闭门思索三天三夜。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中国该不该出兵,利弊如何?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先到这里,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生甲]中国应该出兵,朝鲜是中国的近邻,美国侵占朝鲜,中国的安全也受到威胁,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禁止。

[生乙]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当出兵帮助。援助朝鲜,也就是保家卫国了。唇亡齿寒,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生丙]: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尽快地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先不说美国飞机已经轰炸了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就是把战争局限于朝鲜半岛内部,有人在你家门口打架,你的心也不会踏实。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搞不好经济建设的。

[生丁]:中国不应该出兵,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国内恢复经济的工作刚开了个头,如果再打仗,在财政上就吃不消。而且从装备等方面来看,和美军相差太远,如出兵参战,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生戊:我们可以看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由此可看出,中国出兵是必然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地加以引导,特别是对第四组同学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

[教师归纳小结]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教师:分析原因后谁能说说抗美援朝的目的?

学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师:中国出兵的时间、总司令和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教师:让我们共同回忆军队名称的演变。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回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联系的方法)

教师总结: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沿用至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课件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德怀、军队名称的演变。

学生:简单讲述战争的经过,主要介绍五战五捷。(教师补充战争的第二阶段)

教师: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1953.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课件展示】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教师:在抗美援朝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和邱少云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我们现在就学习一下第二个篇章:《英雄篇》。

[课件演示]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电影《英雄儿女》片段

 教师:你还能给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事迹吗?

学生:邱少云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邱少云没有这样做。他想到只要自己稍一挪动,很可能会使敌人发现我军的潜伏目标。那样,潜伏行动就会暴露,整个作战行动就会被打乱。他强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咬紧牙关,两手深深地插进泥土,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志愿军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连。

学生:罗盛教   湖南省新化县人,一九三一年出生,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一师侦察队文书。一九五二年一月二日晨,当他正在成川郡栎沼河边进行投弹训练时,突然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在河上滑冰时,不慎掉进冰窟,另外3个少年在河边哭喊求救。他毫不犹豫地立即跳进冰窟,3次潜入冰水中,终于找到了崔莹。他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的冰面太薄,刚要托上冰面时,冰面便塌了下来。他最后一次潜入水中,用尽力气将崔莹托出冰面,自己却光荣牺牲。学生:杨根思   江苏省泰兴县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一九四四年二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第二次战役中,他带领本连第三排守卫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们打退了敌人在大量飞机、炮兵支援下的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当增援他们的分队正在途中时,敌人发起第九次进攻,有40多个敌人爬上阵地。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1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精彩。那么,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不怕牺牲、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教师: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学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师:面对头号军事强国,中华儿女挥洒了鲜血和生命,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课件展示】抗美援朝的伤亡人数、抗美援朝纪念馆、长眠在朝鲜的毛岸英、抗美援朝战争解读。

教师:狂傲的侵略者,曾想三个月结束朝鲜战争,却为什么败在中朝人民面前?

学生:战争的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学生: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

学生: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师:我们学习历史还要关注现实,最后我们学习升华篇。你认为当代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生:老师、父母、解放军、医护人员等等。

教师:无论是谁,没有地位的尊卑贵贱,只要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最可爱的人。正因为有这么多最可爱的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教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提高我我国的国际威望,她与日月同辉,永久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活动3【练习】小试牛刀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的志愿军战士是(    )

1、近现代史上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两场战争

2、抗美援朝战争中两位战斗英雄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队名称是什么?他们被誉为什么?

3、写出一个你最敬佩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并说明你敬佩他的理由。

活动4【作业】延伸探究

       近现代史上曾有哪些国家以侵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他们分别发动了什么战争?结果有何不同?请谈谈你的感想。

李丹 评论第一学时 自主合作探究
  • 教学设计清晰,板块分明。对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位。

  • 因视频无法打开,暂无建议

    • 数字教育资源与本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参与教学活动恰当合理,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重难点突破。

      •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 设计合理,适合教学,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Tags:2课,最可,爱的,教案,设计

}

抗日英雄李兆麟是怎么死的

  李兆麟将军是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杀害的。

  李兆麟,汉族,辽宁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人(现灯塔县)。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

  1946年3月9日下午四时,敌人来信诡称某要员“有重要事情请李兆麟去水道街九号商谈”。当汽车开到离中苏友好协会不远的地方,汽车突然坏了,李兆麟让警卫员李桂林帮助司机修车,自己步行到了中苏友协,跟秘书于凯同志说他去水道街九号(此处与中苏友协相隔百米左右),说完就独自去了水道街九号。一进门,就被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的女秘书孙格龄把李兆麟穿着的藏有手枪的大衣脱掉,锁在衣柜里,然后领进似会议室的大房间。李兆麟被骗喝下敌人下的氰化钾茶水,当即昏倒在地,一群潜伏的刽子手窜出,趁李兆麟昏迷中将他杀害,周身要害处连刺了几刀。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李兆麟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亿万人民的觉醒。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抗日将领李兆麟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及故事

宫川英男,300烈士名录中唯一一个日籍抗战烈士……

事迹:原本是清华日军之一的宫川英男在一次战役中被八路军俘虏……在八路军及中国老百姓一同生活的日子里,他良心被唤醒,从此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之后参加了八路军,跟随一群日本战士(小林清泽等人)进行抗日工作……主要工作是用日语编写报纸宣传单,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对日军喊话。他们经常跟日军写信,一些信的内容是“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家”,“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每天都在哭”……这让很多有家室的士兵潸然泪下,他们还宣扬“士兵有人权,不是牛马”,这大大动摇了日本士兵的军心……最终在一次日军的突袭中,宫川英男和他的宣传团队被日军包围,宫川英男在英勇抗战之后将最后一刻子弹留给了自己,小林清泽等人后来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回国,他们描述到“他战斗到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后来,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八路军战士将尸遗体夺回,并立了一块烈士碑……

_(:з」∠)_为中日友好而努力……


赵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东北抗日英雄人物是谁?

四大东北抗日英雄人物:杨靖宇、周保中、冷云、赵尚志

  1940年2月22日,弹尽粮绝、孑身一人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辽宁省濛江县(现靖宇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路上,拦住四个进山砍柴的中国人,与其中一名叫赵延喜的人谈了话,请对方回到山下给自己买双棉鞋和一些吃的。这个叫赵延喜的中国农民答应了,回到屯子里,迎面碰上日本特务李正新,后者也是个中国人,不过是个日夜都想帮助日本人抓到杨靖宇以领取赏金的人。赵延喜一见李正新就害了怕,把发现杨靖宇的消息讲了出来,李正新马上带他去日本警察所。第二天早上日军赶到,杨靖宇壮烈殉国。

  时常想念的不是英雄的死。英雄死去已六十余年矣!时常会设身处地地想到将军死前的内心。他肯定是觉得应当相信中国人才主动走出来与赵延喜见面的。他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他没有。他有理由怀疑这个中国人是否可以信赖,但他没办法怀疑每一个中国人。这一刻,这一个中国人就成了他为之奋斗牺牲的所有的中国人。可偏偏这个中国人没有给他带来棉鞋和食物,却引来了日本人。

  时不时地会想起周保中。1937年冬,数万日军对东满和下江(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联第二路军展开大围剿。周保中指挥第四军第五军向西突围,自己则率领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向东走,潜入乌苏里江东岸的密山。过了一些日子,因为西征部队失利回到勃利,他又率领自己的小队伍在一天一夜之间,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风雪严寒,从密山走回了勃利。

  不看地图的读者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时常想起这件事。看地图你就明白了,从密山到勃利,是从黑龙江省的东部走到中部,直线距离就有二百公里。

  老实说开头我从一位老抗联口中听到这件事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即使你是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要在一天一夜间走完二百公里山路也是难以想象的。我不相信这件事,就到《周保中游击日记》里去查证。果然,我在一则写于1939年11月的日记里查到了同样的记载。

  周保中将军真是个奇人。哪怕是日寇围困得铁桶一般、第二路军的前途最黯淡的日子里,也没有中断逐日写日记的习惯,他仍然坚持记下当日的战况、军情甚至自己对许多事情的思考。这样一个人,生死肯定早已置之度外,却在记日记这件事上头,认真、执拗得令人惊讶。

  可以想象他根本不是为自己写日记。置身于每日生死未卜的战争中,他和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不需要这些日记,他要写给的只能是时间和历史。

  冷云是八女投江中的八位女烈士之一,是她们的领导者。1938年5月,七万名日寇对抗联第二路军实施“重点讨伐”,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决定两军由吉东地区向西方五常一带作长途突围。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女同志也被合编成一个妇女团,随主力西下。冷云以她渐渐表现出来的干练和坚定,当了这个团的指导员。

  冷云她们经历困难突破敌人的重围,到达了自己的根据地边缘。可就在第二天拂晓,日本人包围了她们的宿营地。一个名叫葛海禄的汉奸向日寇告了密(又是汉奸)。但是日本人首先发现的并不是冷云等八姐妹,而是和她们隔开一段距离宿营的以师长关书范为首的男同志。这时冷云她们只要自己不暴露,或许就有机会脱险。但是冷云没这么做,八姐妹决定将日本人引开。原因是很简单的:关书范是师长,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师的指挥所,面对敌人时,她们有责任保护师长和他的指挥所。于是她们首先向日本人开了枪,日本人被引过来,将八姐妹逼到了江边。关书范被枪声惊醒,带着男同志突围出去。冷云八姐妹子弹打完之后,在投降、被活捉和投江之间,冷云带着她的姐妹们选择了后者。

  故事讲到这里,都是众人皆知的情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并且因此时常让我想起冷云的是:正是这西征归来途中的最后一场战斗,击垮了师长关书范的信心,回到二师不久,他就下山和日本人谈判,接受收编。同时还自告奋勇地回到队伍里来,要说服第五军军长柴世荣和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也和他一起接受日本人的收编,也就是投降!

  一直难以释怀的正是这件事:冷云八姐妹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出的竟然是一个变节分子。这是她们事先绝对不会想得到的。如果冷云八姐妹死后有知,她们会后悔吗?她们是不会问这个问题了,问这个问题的是我们。我们这些后人原来也鲜有人知道这个,可是自从读了些史料,知道了真相,这颗心就不可能不为这个问题一直疼着了。于是我就再也忘不了冷云八姐妹的牺牲。

  1938年1月1日凌晨,在我北满抗联西征嫩江遭受重大损失、五万名日伪军加紧布置对北满联军的最后一次“讨伐”的前夜,北满抗联总司令(时称东北抗联总司令)、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赵尚志越过冰封的黑龙江,前往苏联方面“求援”,随即被扣押,从此失去自由。一年六个月之后,他终于被释放,率领一支小部队返回东北,而此时整个东北的斗争环境和我军内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赵尚志因“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开除党籍。

  赵尚志怎么办呢?赵尚志可以有许多选择。他可以选择申诉,向当时代表中共中央领导东北抗联的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申诉。他也可以破罐子破摔,既然你们东北抗联不要我,我干脆就这样待下去好了。凭他的威望和功勋,没有人会不让他继续待下去。当然还有最后一种选择,那就是你们可以不要我,但是我却不能不抗日!

  赵尚志没有选择申诉,也没有自暴自弃,性如烈火的他选择了后者。他在攻击鹤立县日伪梧桐河警察署时误入日伪特务的包围圈,壮烈牺牲。

  赵尚志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随着他的归来,东北人民会一呼百应,再次掀起一波新的抗日大浪潮的愿望,却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心愿。这个心愿是: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抗日战场上!

  赵尚志死后被运到日伪鹤立梧桐河警察署,日本人欣喜若狂,叫来了当时已经投降日寇的原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辨认尸体。李华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曾是赵尚志抗日路线的追随者和赵尚志本人的崇拜者。在一间冰冷的房子里,李华堂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死者就是他矢志追随多年的抗日英雄赵尚志。尽管有不少日本人跟着,他还是哭了,大声喊道:司令,你也这么着了吗?你也这么着了吗?他大哭号啕,被日本人强拉出去。

  时常想起这一次的会见。李华堂当时要对赵尚志表示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他有没有想到过,赵尚志才是真正的英雄,虽死犹生,而他自己虽然活着,其实已经死了吗?

  一天走在长安街上,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我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下面,是不是都躺着一个我们时常想念却又时常想要告别的烈士。如果他们的鲜血没有渗入地下并且也不会凝固,我们这块土地上是不是早就血流成河,我们的也包括我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是不是都会在这条血河里激起汹涌的浪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我们中国牺牲的战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