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写毕业论文的格式时一般是上哪找的格式和资料呢

> 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和开题报告的写法
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和开题报告的写法
论文写作要求1.选题&&&&& 选题大家先不要输入系统中,先通过邮件和我交流,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录入系统。系统中包括3部分,每一部分的写法跟大家说一下。&&&& 1.题目:选一个切实可行的题目,发给我确认&&&& 2.选题描述:对选题的背景和拟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即为什么要开展该研究,预备研究哪些问题。不用太长,简明扼要说。&&&& 3.课题任务,就是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列出条目,即:第一部分研究什么,第二部分研究什么等。不用具体章节,描述每一部分要研究的内容即可。&所有同学请按以上要求改正后给我发邮件,我确认后再提交系统。2.开题报告管理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①题目②选题的背景及意义③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④毕业设计(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⑤写作进度安排⑥最终目标⑦参考文献。字数不少于1500字。格式要求;若学校有固定格式则使用学校规定的格式,若没有固定格式,使用以下格式:论文题目黑体3号,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其他标题宋体小四,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2榜。对其中几个部分的写法给大家一些建议。②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一般都是阐述某个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是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阐明该研究的价值和能解决的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③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针对选题背景中提出的要研究的问题,拟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论文以后的主体部分,一般按照研究和论文的顺序,分为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研究的内容都要与论文题目紧密相关,且要写得明确而具体,不能空泛。④毕业设计(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从研究内容中,提炼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的地方。即论文完成后将会有哪些主要的成果,这些成果能解决哪些问题,跟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有什么创新的地方。用简洁的语言提炼表述出来。⑤写作进度安排写作进度安排,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什么等。 ⑥最终目标课题研究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解决哪些主要问题。⑦参考文献。列出本课题主要参考的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籍、期刊文章、网页等等。严格按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来(参加书和文章后面参考文献的写法)。一般开题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参考格式:[1]&文亚栋.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J]. 计算机系统应用, -73.[2]&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时间:)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法律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格式是什么?
法律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格式是什么?
08-10-05 & 发布
封面(写上题目、学校、院系、学号、姓名) 内容摘要(第二页) 关键词 正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结语 英文摘要 以上是本科毕业的论文格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虽是一篇介绍写法学毕业论文的文章,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典型性,所以,它在文中提出的关于写法学毕业论文的几点要求,同样适用于其它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一、法学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法学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详言之,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法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并能明确、恰当、充分地表述研究的成果,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写法学毕业论文,就是要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将来写什么都可以。撰写法学毕业论文的要求有三个方面:(1)从理论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确定法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2)法学毕业论文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力求有自己的新见解,材料要充实,坚决反对大段摘抄、整篇抄袭、请人代写等不良现象。(3)论文要能系统地阐明法学毕业论文题目所包括的主要问题,并力求做到概念明确、文理通顺、逻辑严谨、结论合理,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学术思想。二、法学毕业论文题目和论证角度首先,确定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如法律专业有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国际私法等多门课程。这就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会和知识背景确定了大的方向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方向。虽然法学毕业论文论述的只是某一基本问题的一点,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其次,选择具体的法学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是本学科中带有基本性质的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大题目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小题目能做出大文章,容易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三、法学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一)搜集材料所谓准备,主要就是充分占有资料,研究、参考他人的看法。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读的书看的论文很少,知识贫乏,是没法写论文和提出新的见解来的。如何搜集资料?可以围绕法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具体题目,去图书馆、书店,查找有关的专著、论文集、主要法学期刊以及最近几年的统编教材,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查找法学论文。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二)提炼材料,确定论证的主题和方法在提炼材料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同意别人的论点,但自已有独特的感受,可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理由,丰富别人的论点。二是不同意别人的见解,可以展开争论,但必须注意忠实地引用原文,说明自己的理由。三是受了别人的启发,在别人见解的基础上产生新见解,或者别人没有讲到,自已有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创见。论文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法学毕业论文的主题,就是作者对这个法律问题研究成果的基本观点。主题应力求做到以下五点:一要正确,符合法理和客观规律。二要新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人云亦云。三要直白,不要隐讳。法学毕业论文的主题越直白明确越好,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不能让读者云山雾罩,看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四是主题要贯彻始终,在文章中不能改变,应围绕中心和基本观点去写。五是主题要简明,理论要深厚。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法学毕业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即确立文章的基本论点,围绕这个主题,全面阐述它的正确性、必要性和适用性。有时,也适当运用驳论的方法,如针对某个问题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对它们进行评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具体的论述方法来看,一般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三)法学毕业论文提纲 拟写法学毕业论文提纲的主要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构建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论文定稿后,修正或保留的提纲就变成了目录。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理论系统,而不是毫无层次、毫无逻辑联系地罗列和堆砌在一起。四、法学毕业论文的初稿(一)运用逻辑思维写学术论文,逻辑上有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依靠逻辑思维所产生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已的新观点,写出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就不会只是停留于抄录他人现成的观点和材料。(二)主题突出,论点鲜明(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五)文字表述清楚准确、简练流畅五、法学毕业论文格式和规范要求(一)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打印使用B5纸,便于存档,装订线在左面。法学毕业论文打印一般用宋体。文章题目用3号黑体,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当,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正文内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一级题序及标题用“一、二、三……”序号和小3黑体。二级题序及标题用“(一)(二)(三)……”序号和4号黑体。三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和小4黑体。四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不用黑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这样,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条。当然,这种分题也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实际,该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遵循分题的规则。此外,分成几级题目也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无论用什么,都要层次清楚。法学毕业论文格式为:封面;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封面的作用在于使别人知道这是一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是指摘录下来的要点,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观点,一般为100—200字。摘要的写作方法,我认为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论题的意义,二是将法学毕业论文几部分内容表述为阐述论文观点的一段话。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8个。(二)法学毕业论文注释现代学术视注释为学术规范与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论著和文章中,注释不是装饰品,它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引用他人成说,注示出处,既表示相关论说非作者独造,并对他人成果给予应有之尊重,又可为读者提供该领域的文献信息,以便利后来之研究。二是反映了作者观点与其他学者观点的联系与区别,或者是对作者自己观点的进一步说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补充部分。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着作者的研究的确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积累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不是凭空捏造的。注释要写得规范。最规范的,就是《法学研究》的注释方法: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文集类、译作类、报纸类、古籍类、辞书类、港台著作、外文类等九个类别,并有注释例;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等等。详细的内容请看《法学研究》上的注释体例和文章的注释方法。为提高刊物质量和文献信息计量、评价与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术成果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的交流与传播,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其中注释主要用于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参考文献置于文本,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列举了其格式,详情请看《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写法学毕业论文,上述两种注释方法,可选择一种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六、法学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答辩法学毕业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大到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论据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表述是否简洁准确,通顺流畅,符号使用是否恰当,等等。自己修改后,再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为了使法学毕业论文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论文答辩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答辩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毕业论文的全面检查。答辩首先由学生本人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思路、主要观点,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向答辩人提问,让作者略作准备做出回答,从而进一步考查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的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答辩提出的问题,不管作者当场是否能作出完善的回答,都是对于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摘自:《河北自学考试》,原文:“怎样写法学毕业论文”作者:柯阳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控制论在科学史上的位置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漫漫长夜中,不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在广阔的科学处女地上,遍布着开拓者们的足迹。环顾仰视,我们不难发现一座座人类科技史上的丰碑。 这里是牛顿等著名科学家建造的一座宏伟殿堂——经典物理学,它庄严、博大、精湛。那浑然一体的坚强柱石,那硕大的穹隆,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它不愧是一代科学之宫,领导了200多年的世界科学潮流,造成了以机器、轮船、铁路、电力、汽车和飞机等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然而,较之本世纪初比肩崛起的另两座巍巍丰碑-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说,经典物理学之宫却显得低矮陈旧了一点。站在这两座丰碑之巅,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科学技术开始冲破传统范围,导致了本世纪整个自然科学在纵深方向的一场革命,形成了探测微观世界和洞察宏观宇宙的两个前沿阵地。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量子力学、相对论领导的这场自然科学革命,尽管它的理论高度大大超过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却没有像经典物理学那样引起生产与社会文明的爆发性飞跃。 正当物理学家们步履艰难地迈着沉重步伐攀登之时,人们惊奇而又欣喜地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就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它并不直接来源于自然科学纵深方向的发展,而是来源于科学技术的横向突破。新时代的科学技术革命几乎深入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强大浪潮,并迅速构筑了那一片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支撑这片大厦的擎天柱就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简称为三论。 无论是系统论、信息论,还是控制论,都与以往的任何学科不一样的,它们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种物质结构、属性和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一类别开生面的“横断科学”,就控制论而言,是似各种物质结构及其内部运动规律的共同特点——信息传递和变换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各种现实系统共同的控制规律。它既不限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横跨各个学科,超出了其他学科的局限性,为各门学科找到了共同的内涵。控制论揭示了机器与生物系统信息控制的共同规律,把反馈控制的原理扩展到生物、经济和社会系统,为后来控制理论在非工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究其本质而言,控制论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之大成而产生出来的多学科综合体,即具有形成结构上的多学科性,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因此,控制论享有“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的美称。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众多的学者和科技人员,都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教育学等方面,探讨和运用以控制论方法为主的现代科学方法。控制论与每门学科的具体方法有机地结合以后,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边缘学科。 控制论的诞生 美国科学家维纳是世界公认的控制论的奠基人。他于1048年出版发行的《挖掘论》一书被认为是控制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说起维纳创立控制论学科的过程,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呢! 那是在本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马萨诸塞州府波士顿市附近的剑桥,一家装修并不豪华的小酒店里,每月都可看到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围着了一张大圆桌饮酒、交谈。有的衣冠楚楚、西装革履,有的衣衫不整、不修边幅,让人猜不透这群人的真实身份。他们偶尔轻言细语偶尔又争论不休。交谈和争论的话题也是海阔天空、相当广泛,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社会、经济等。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新颖而略显出格的,但听了使人耳目一新。 别以为这是一群年轻人在发酒疯、过酒瘾,其实是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理学家阿托罗·罗森勃吕特博士领导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午餐讨论会。讨论会的成员包括许多学科的年轻科学家,大都在本专业和其他科学领域有着广博的知识,思想异常活跃,具有独特的科学见解。该讨论会的一些积极成员,后来都成为名闻遐迩的大科学家,如诺伯特·维纳(创立控制论)、冯·诺依曼(V·Neuman)(计算机科学之父)、C.E.申农(Shannon)(信息论的奠基人)等。 正是因为积极参与这个讨论会,维纳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影响。首先,维纳认识到,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各门学科之间容易被人忽视的科学边缘(维纳称之为“科学处女地”)。控制论的创立正是他在这块“科学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的结果。其次,讨论会集中了大批的各种学科的杰出人材,讨论中往往是从不同科学领域的不同角度去谈论问题,同时也从本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提出的问题。这使维纳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融汇贯通了他自己过去在许多领域中的独特见解。再加上他本人渊博的知识,以及与几位合作者(如罗森勃吕特、别格罗以及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中国学者李郁荣博士等)的共同研究,最后才形成了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诺伯特·维纳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聪慧。正如他自己在自传《昔日神童》中写的:“我曾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因为我不到十二岁就进入大学,不到十五岁就获得学士学位,不到十九岁就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他又是一位数学家,曾经在赫赫有名的英国数学家罗素教授的影响下专攻数学,在纯数学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他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却相当缓慢。他从小无书不读,家庭教育过分苛刻,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奇特的人。他对数学、物理学、博物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意识,使他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大有贡献的杰出人物。 钱学森与控制论 与控制论其他分支比较起来,工程控制论是最早形成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也最为成熟。而其他控制论分支大多是借鉴工程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在各自领域内开展研究。工程控制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控制理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立的。他于1954年出版的专著《程控制论》,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该书从技术观点出发对各种工程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作了全面总结和探讨,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指出了工程控制论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自动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是世所公认的工程控制论经典著作。 纵观控制理论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人们习惯上把它分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大系统理论3个阶段,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叙述。 1.经典控制理论(40~50年代末) 本世纪40年代,为了改善工业自动调节系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解决军事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逐渐形成了以分析和设计单变量(即一个物理量)控制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和方法。这期间,着重研究的是单机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例如,用自动调节器来控制锅炉的水位、发电机的电压及电动机的转速。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有大炮的自动瞄准、飞机、舰艇的自动导航和舵位控制系统等。经典控制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陆军于1944年发明的自动防空火炮系统。该系统中包括雷达自动搜索和跟踪目标(敌机),同时控制高炮自动对准飞行中的敌机,自动计算出炮弹发射方向,自动装入定时起爆引信,炮弹自动上膛和发射,直到击落敌机或敌机逃跑为止。这样一个复杂的作战过程,居然能够全部自动化,而且比人操作更灵巧,命中率也高得多,在当时看来,的确是个奇迹。 2.现代控制理论(60年代初~现在) 5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部门的应用进展很快,许多更复杂、更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出现,如自寻目标导弹、人造卫星、登月飞行、火星着陆、载人飞船等。与此同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也逐渐由局部自动走向综合自动化,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最优化。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控制系统本身也日渐复杂,系统中的控制变量数也随之增多,对控制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很多情况都要求系统的性能是最优的,如时间最短,误差最小、燃料最省、产量最高、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等,而且要求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现在所依据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设计指标难以满足新的控制要求。为了适应航空航天事业和生产综合自动化的需要,1960年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描述为基础,以最优控制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控制理论界权威人士卡尔曼(R.E.Kalman)(时年仅27岁)提出的。其主要标志是卡尔曼提出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新概念,还有贝尔曼的动态规划和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和卡尔曼滤波器。 3.大系统理论(70年代初~现在) 7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进入了所谓的“大系统理论”阶段。因为大系统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大系统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等问题,所以在国际上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一方面,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军事部门,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大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等工作;另一方面,国际上相继成立了跨国的大研究机构,如1972年在维也纳成立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旨在专门研究涉及全世界范围的大系统问题,如地球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世界模型等。 但是,什么是大系统呢?因为它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通常所说的大系统,指的是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物、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如各类文献中提到的大型钢铁厂、化工厂的多级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区域性火力电网的动态稳定、自动保护与最佳运营系统;水源供应系统、农田水力灌溉网、输油、输气管道系统;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等等。 现代经济控制论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个月的经济总收入是有限的,而要消费和支出的项目又很多,如衣、食、住、行,购买书籍、文具和其他娱乐消费等。如何合理安排和控制各项开支,做到既满足生活要求,又能略有节余以应不时之急需,乃是家政管理的一大学问。 对一个家庭是如此,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而对国民经济的宏观遥控和微观搞活,就正如一个善于理财、精打细算的好管家对于一个家庭一样,是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必要保证。 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就像是一棵大树,深植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土壤中,其粗壮的主干上分枝丛生,花繁叶茂,色彩缤纷。近几十年来人们尝试用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给这棵古老的参天大树嫁接上一枚并不显眼的新芽。在斗艳争芳的盛况中,在绿叶浓荫的掩映下,这枚嫩芽默默地成长着。通过母体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短短时间里,崭露头角,成了经济学这棵大树上独树一帜的新分支——经济控制论。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新的分支更是奇葩竞放,硕果累累,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说,控制论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经济控制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先有控制论,而后才有经济控制论。事实上,早在控制论诞生之前,从古典经济学起,就有大量的经济学者在研究经济系统的调节、反馈、控制及稳定性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有上到控制论的高度来分析罢了。很明显,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还是现代经济学家,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价值规律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器”作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过程中都存在着某种自动调节与控制现象,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负反馈调节”。 经济控制论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的。195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控制论大会上,与会学者首先提出了“经济控制论”一词。年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史密斯教授运用电子模拟装置模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分析体系的稳定性和各种干扰影响的反应,指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性与周期性。1953年,英国电子工程学教授A.图斯丁(A·Tustin)发表了《经济系统的机制》,把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理论应用于进行控制的问题上,1954年和1957年,美国数学家A.菲利甫斯(A.Phillips)在《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和《稳定政策与滞后反应的时间形式》等文中,开始用二次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宏观经济系统,讨论了它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来改进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随后,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微分对策理论等新的现代科学理论被陆续引用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控制论进一步向前发展。 现代经济控制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将控制论与数量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系统学、运筹学等学科相结合,对具体的经济过程实现控制与管理。这类经济控制论问题把人和物及各种参数均视为被动的受控对象。典型的应用包括:宏观经济的最优控制、建立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最佳消费投资比例、最佳广告费用、有价证券选择、金融市场最优控制、基本建设投资优化问题等等。 现代经济控制论的另一方面是由对策论发展起来的。在这里,经济控制论把人视为其内在的动力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既协作又竞争的,这种关系形成社会经济的唯一主动结构,从而形成了经济系统的控制功能,简单地说,这类经济控制论问题研究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涉及到物质刺激、责任问题、竞争的控制功能等等。所谓“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治人,睿智善于立法”,就可喻指为控制的几个不同层次。 现代经济控制论作为一种管理过程的科学的基本工具,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经济控制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提供了一种关于使经济管理有效、准确和可靠的精确分析工具;二是它发展了一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合适的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控制论思想”。其实,经济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并非高深莫测,全部思想方法也都是辩证唯物的。大家都来学点经济控制论知识,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的人民,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格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