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影响的思考.pdf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影响的思考从收入规模上看,企业所得税位列我国第三大税种。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统一按 25%的税率征收,并于 20o8年正式执行。国家为什么在此时出台“两税合一”的政策,“两税合一”政策会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弊端 1.违背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原则,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实际平均税负一直在 lO%左右,而内资企业则在 25%以上。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税法,既违背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原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2.税基界定不规范,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限制过严。近年来,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会计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且不断处于调整之中,而税法没有建立一套独立的所得税税基确定原则,有些规定甚至在沿用老的会计制度。对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列支标准规定过严,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3.税收优惠政策多变,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目前,我国内资企业的优惠比较少,偏重于解决机制转换过程中的临时性困难。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其效果偏重于鼓励吸引外资总量,不能有效调节外商投资的方向。另外,我国税收优惠方式单一,政策效果不确定,企业偷税、避税现象严重,地方优惠政策的实施主观性、随意性大,随意扩大优惠范围,越权减免税,采用地方税先征后还、即征即退等形式变相减免税,搞低税优惠竞争,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 4.企业间税负差异过大,部分企业税负过重。我国现行税制对同一经济行为在各类主体之间税收待遇上的差异性很大,尤其是在所得税上表现最为明显,导致税收待遇不公现象非常突出。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发展的影响 1.“两税合一”政策中税率的变化对外商投资企业影响不一,可以享受的优惠税率将同时被取消。对部分外资企业而言,税率将来是从 33%降低至 25%;但对另一些外资企业可能要面对税率从 15%或 24%提高至 25%,将直接影响外资企业的利润。对于投资和经营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的外资企业,似乎新的税收优惠体系对它们的影响不会太大; 对于投资和经营一些较传统的产业的外资企业,便可能要面对再没有税收优惠的冲击和困难。 2.优惠政策在两税合并后对外资优惠政策方面的直接影响主要可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现行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在两税合并之后可能取消;其刘红梅次,就是再投资退税,在两税合并之后,这个优惠很可能会被取消;再次,就是外商比较关注的税后利润,按照现有的《企业所得税法》,外国投资者在外商投资企业所获取的税后利润在汇出中国时,免征预提税。 3.这次税改不是中国对吸引外资政策的大改变,而是以调整吸引外资的方向为目的。从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看,中国将优惠原则从过去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高新技术企业和某些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等,将仍可继续享受税收优惠。而一些行业,如服务、零售贸易行业, 于现行的税收政策下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它们将因税改后税率降低而受益。毫无疑问,税改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某些行业中的部分外资企业,使它们可能考虑选择将投资转向周边税收优惠政策明显的国家。但从长远来看,应不影响中国吸引外资的流入规模,而且还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三、外资企业针对新税法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l、新税制对于投资和经营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的外资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这些企业必须注意,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是有机地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加以更新完善,国务院相关部门会适时制定获取税收优惠的新标准和要求,所以外资企业需要持续密切地跟进。 2、新税制对于投资和经营一些较传统的产业的外资企业影响巨大。此时,外资企业需要考虑新的措施,例如提高产品和生产技术的高新技术含量或增加环境保护与节能节水、支持安全生产等投资,来争取新的税收优惠以减轻总体税负。 3、当“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成型后,外资企业在华的投资重点就不再是找最多最长的税收优惠地区了,而是回到更切实际的考虑。总之,我们建议外资企业的管理层考虑到诸多变化,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对税改的动态予以充分关注。尽快评估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会为它们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在进行与投资决策相关的财务预测以及可能的税收筹划安排时,亦不可仅仅依据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太过乐观的估计,而应当对盈利预期在实际税改后可能受到的冲击有相应的准备。对于在新税法前已开始投资经营的外资企业,它们应考虑采用怎样的措施来获得新的税收优惠或减低失去原先税收优惠的损失;对正处于计划阶段的新投资,应重新计算新的税制所产生的额外税务成本,再定投资决策和商业决定。(作者单位:ITT飞力(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5,2008 维普资讯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影响的思考.pdf.pdf
文档介绍:
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影响的思考从收入规模上看,企业所得税位列我国第三大税种。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统一按 25%的税率征收,并于 20o8年正式执行。国家为什么在此时出台“两税合一”的政策,“两税合一”政策会对外...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_百度知道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国家的税收收入的源泉才会充足,他没有必要在偷税.4 有助于推动国家税制改革 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尊重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目前比较困难的企业,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这就可以暴露出所得税税法制度上的不足之处。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有可能会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也就是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也就是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样也有利于改善纳税环境,有利于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该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纳税人通过对税款的交纳进行筹划降低税负一,有了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将要履行纳税义务时、时间以及数量等所预先进行的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有助于纳税人实现利润最大化 纳税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之后,纳税人依法。1.3、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这就可以将所得税纳税筹划从本质上区别于偷税、资产处理的方式.5 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指引和调节,这样就减少了纳税人的税收费用,从而有利于涵养税源,适当地减轻税收负担,国家则可根据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情况发现目前税法的缺陷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国家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成本及利润的最优效果呢,但就长期而言。此外,如何通过所得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积极纳税的一种表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并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经营规律。也就是说。在目前国家政策性减税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地实现最大利润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但是,从而完善国家的税收制度,对现行所得税税法制度进行修正。三.3,却可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逃税上做文章了,纳税人积极主动依法纳税是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前提和基础,所得税纳税筹划也使得企业降低了成本,对于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或行为,就可以将资金用在企业最需要资金地方,通过合理的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收入。1、骗税,从而可以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逃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理顺企业的各种关系、 有助于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纳税人自己意识到应该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的、尽可能低的成本。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十分有利。同时、科学,如果纳税人能通过正当的所得税纳税筹划途径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漏税,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结合,经济情况好转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实现资金。二,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当企业发展上去了。虽然近期可能减少国家税收,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缴纳不该缴的所得税税款,从而实现了纳税人利润的最大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财务管理能力有限,其对税收筹划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增加其在市场核心竞争力就也成为了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担重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税收筹划来减低税收负担,此时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经济发展尤其是税收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税收在企业经济生活及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税收筹划作为其最重要的部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的焦点。围绕税收筹划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就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战略管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发展迅猛。但其在发展时又面临融资难,产品单一缺乏竞争,特别是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初见上升的今天
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更加趋于公平、合理。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税制改革所体现的所得税理论、处理原则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历程,得出了企业所得税变迁的普遍特点,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方向。此外,国际上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改革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向国际惯例靠拢,并结合我国国情及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特点,使企业所得税国际化、本土化;同时,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从而使企业所得税征管更加简便有效。 中国论文网 /2/view-530915.htm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改革;普遍特点;启示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税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制度也更加完善。然而,尽管我国企业所得税日趋公平合理,税制不断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仍有待于改进,如: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强调产业型优惠而对区域性优惠的基本取消、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下企业税负依然未见减小以及国地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变动都可能会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税收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发达国家税制改革所体现的所得税理论、处理原则和规范性,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先进经验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达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就企业所得税而言,其改革与调整以公平与效率为目标,按照“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的基本思想加以推进;普遍采取了“渐进性”的策略,并且将企业所得税改革与其他税制改革相结合,以保持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对稳定以及减缓社会经济的波动。这其中以美、法、日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最为典型。   1.1 美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1986年,美国以“公平、简化和经济增长”为政策目标,以“拓宽税基、降低税率”为基本内容,进行了税制发展史上涉及面最广、调整幅度最大的税制改革:企业所得税的基础税率实行15%、25%、34%三档累进税率,最高税率由46%降低到34%。与此同时,还通过取消一些减免税优惠措施来拓宽税基。   在此之后,美国又实施了一系列税改政策。由于美国中小企业众多,他们创造了近5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50%以上的劳动就业机会,所以联邦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如,对新设备的投资给予加速折旧,提高了加速折旧的扣除比例;简化折旧的计算程序等。此外,美国税法规定,对个体、合伙与符合特殊规定的公司三种实体给予免税处理,而美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单位都是个体或家庭式合伙,自然可享受免税的好处。近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出现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为此,美国加大了对净经营损失的税务处理,对总收入小于或等于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可以将向后结转的期限延长到5年。   在改革过程中,美国充分利用了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功能与作用,通过规范、完善和调整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刺激投资,达到了增加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1.2 法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法国的所得税税率在战后经历了一个由低(1948年为24%)到高(1958年为50%),再逐步回落(1988年为35%),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在这期间也伴随着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的实行:为了鼓励工商企业的发展,法国政府曾在1988年至1995年期间对新建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企业给予前两年全额免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分别免除应纳所得税75%、50%和25%的优惠措施;1995年,法国出台了“优先开发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落后地区的新建企业实行免税;自1998年,在政府指定的落后地区建立的新企业,其投资额的22%可在企业建立后的10年内从企业所得税里扣除;2006年,法国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34.4%,与欧盟平均税率持平,而如今,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提出建议:把企业所得税从34.4%降低到25%。此外,法国允许对部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以鼓励企业节能环保行为。   从法国企业所得税的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出,虽然法国企业所得税税率较高,但在具体征管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用于引导企业投资,实现了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增加劳动就业的目标。   1.3 日本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从1998年以来,日本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法案使税率从37.5%降为35%,而其实际税率由49.98%下降到了40.87%。财政年度,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进行了彻底的税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验研究费投资额的迅猛增长。近年来,企业试验研究费用的投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促进企业加大试验研究费用的投资额,日本政府出台了允许企业将试验研究费按一定比例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的税额扣除政策,扣除比例为试验研究费的8%或10%。根据日本税法中的相关规定,企业委托海外机构的研究费用也可按规定的比例在所得税前扣除。此外,企业在具有教育性的生产领域进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其试验开发费用的12%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这一措施将长期执行,以鼓励企业进行具有教育性质的研究开发项目。   其次,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对试验研究费用超出销售额3%的中小企业和创业未满5年的中小企业实行设备投资减税,准予中小企业设置“改善结构准备金”,不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通过改革,日本政府将交际费用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注册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的企业,并将可作为成本列支的交际费用的比例扩大到90%。   另外,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日本将农业所得归入营业所得,并对农业收入或所得给予各种额外的扣除或税收减免。   从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通过降低税率以及减免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刺激了投资。此外,为了使企业能够跟上技术进步的潮流,日本已将委托研究领域的减税对象扩大到海外范围。   2.企业所得税变迁的普遍特点   以美、法、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如今已逐渐完善,并决定了全球企业所得税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尽管各国企业所得税的具体制度并不相同,但在改革过程中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2.1 税率下降且趋于一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一般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使本国对资本所得课税的税率低于或接近于其他国家的税率,以便在国际资本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80年代中期爆发的世界性降税浪潮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的。1986年,美国为了克服企业所得税“高税率、窄税基”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将企业所得税的最高名义税率由46%降为34%,这一改革使美国在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税基的争夺战中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面对美国的税制改革,其他发达国家明显感到自己的高税率受到了挑战,为了避免本国税收外流,各国纷纷效仿美国实行减税。如:1987年,英国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40%降为35%;1988年,澳大利亚则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49%降到39%。   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强化本国低税率的优势,在80年代后期降税的基础上再次降低本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如:英国1990年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到34%,1991年又降到33%;一向对企业所得课税较重的德国,在1994年的税改法案中,也将公司未分配利润的征收税率从50%降至45%,对公司分配利润的税率由36%降为30%。此外,世界性降税浪潮也波及到一些企业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也纷纷下调了企业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
  进入21世纪,各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了基本趋同。现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水平介于30%―40%之间,这种趋同性反映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   综上所述,降低税率可以在国际资本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降低税率,还要关注世界税率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所得税负的高低悬殊会诱使跨国纳税人逃避税收的活动加剧。而如果世界所得税负不断趋同的情况下,跨国纳税人逃避税收所获利益的差异就会缩小,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遏制其避税行为,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正常流动,推进全球化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政策偏向中小企业   小公司的发展对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对小公司单独设置税率的各国,近几年纷纷降低了小公司的所得税率。如:美国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已从46%降为34%,最低税率降为15%;法国从2001年开始,对中小企业的年利润低于38120欧元的部分,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若中小企业用一部分所得进行再投资,则这部分所得可减按19%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样,日本对收入在800万日元以下的公司也降低了税率,由22%降为18%。   除了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最低税率,各国还为中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如:法国规定,新办小企业在经营的前4年非故意所犯的错误,可减轻税收处罚,并可适当放宽缴纳时间。日本新实施的净经营损失向后结转规定只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损失。此外,美国更是采用了多种措施:雇员在25人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的利润,可选按一般的企业所得税法纳税,也可选按“合伙企业”办法将利润并入股东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购买新的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可按购入价格的10%抵扣当年的应纳税额;对中小企业实行特别的科技税收优惠,可按科研经费增长额抵免税收;对新兴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地方税。此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还加大了对净经营损失的税务处理,对总收入小于或等于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可以将向后结转的期限延长到5年。   由此看出,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对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3 扩大税基,鼓励研发和科技创新   拓宽税基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税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拓宽税基的主要方法就是缩小税收优惠的范围。在20世纪的税制改革中,拓宽税基的具体做法是:对存货的税务处理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限制折旧率提高,减少或取消投资抵免等。如:美国在1986年的税制改革中取消了净资本所得的优惠、股票回购支出的扣除以及购买设备投资的10%的减免等。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应该逐步缩小税收优惠的范围。到了21世纪,各国已经陆续开始付诸行动了。   此外,在清洁税基的同时,各国又针对性地保留了一些重要的税收鼓励政策。近年来,许多国家都主动加大了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表现为对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给予税收抵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提取投资准备金等税收优惠。如:美国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增长扣除,1981年规定对于高出企业过去3年研究开发支出平均额的部分减税25%,1996年改为20%;法国规定,截止到日,研发费用可以直接得到税前扣除;为推动企业积极从事研发创新,日本科技投资允许抵扣20%,允许研究开发费用扣除相当于用于基础技术开发资产70%的金额,而某些研发的最高抵免额也从总应纳税额的30%提高到了40%。   由此可见,尽管企业研发能带动全社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但高科技研发投入风险很大,许多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创新。因此,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在清洁税基的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4 遵循税收中性原则   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了以“新国家市场观”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市场经济。与此同时,税收中性原则又一次得到了肯定,成为西方国家税制改革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也逐渐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税制改革进程中。   税制趋同、优惠减少体现了税收中性的原则。发达国家的市场机制比发展中国家完善得多,且投资环境较为完备,因此发展中国家税率较低是比较合理的,这是对投资环境欠缺的一种补偿。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与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逐步缩小,税制的趋同就会减少税收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干预作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进而最终使国际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2.5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一体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视作一体,合并征收,是世界所得税制改革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在两税一体化的问题上,主流的做法是部分一体化,这可以在公司层次或个人层次减除双重征税,尤其是对股息的重复征税。一般来讲,一体化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股息扣除制,即允许公司从其应税所得中扣除全部或部分已支付的股息,仅对剩下的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目前,希腊、冰岛、瑞典等国家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二是分税率制,即对作为股息分配的利润采取低税率课征,而对保留收益或未分配利润课以高税率。目前,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德国。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实施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并行的古典模式,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对公司和股东征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美国财政部早在1992年就发表过《关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一体化的报告:对营业利润征税一次》,该报告研究了对公司和股东征税一体化的各种可能方案,以替代美国现行的古典税制。   3.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全球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这些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制定以及相关征管政策的改革思路,对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得原来按所有制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逐渐淡化,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我国施行的企业所得税制仍以“企业”界定纳税人,很容易形成漏洞。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以国家注册登记的法人为纳税人,为照顾分税制下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财政利益,规定地方分支机构所得按10%的税率预征,然后由总机构汇算清缴,这样既统一了税制,又照顾了地区利益,也有利于税收的征管。   3.2 加强税基管理,稳定壮大税基   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固然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但是一味的降低税率则不利于国际资源的正常流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既定税率的条件下,应加强税基管理,通过稳定壮大税基的方式达到增加收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目标。   首先,严格执行新税法的有关规定,在汇算清缴检查中把减免税企业作为一类重点企业,严格规范减免税的适用范围。   其次,把《企业所得税已取消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操作办法》中规定的各类台账的登记作为效能考核的检查项目,督促税收管理员做好登记工作。   再次,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基础资料的管理,加强与地税部门的联系交流,充分重视地税部门多年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管的经验积累、交流管理经验和各种管理信息,加强对低价出售房产的重点检查。
  最后,对废旧物资企业加强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虚开发票行为的,要认真区分,对恶意取得虚开发票的不得税前扣除成本。   3.3 规范税收优惠   首先,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优惠重点。结合我国实际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把税收优惠的重点集中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广上,以税基减免为主,税额减免为辅,诱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另外,应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支出的管理与考核,有效防止税收优惠的滥用,避免政策目标的偏差。   其次,向中小企业倾斜。企业所得税应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充分体现对它们的税收扶持措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应当以产业导向为主,优惠形式要多样化,由单一的直接减免税,改为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措施并存。   最后,对农业民营企业增加优惠。国家对国有农业企业和国家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而农村中的农业企业要达到以上条件很难,因此建议免征农业民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农业基地的发展和农民的就近就业,还能达到平衡税负、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3.4 协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解决我国股息重复征税问题   首先,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我国新一轮的企业所得税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在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完善居民公司股东的股息间接抵免规定,明确对于中国居民公司股东的股息,按控股比例或持股期限给予间接抵免。这样做一方面鼓励了企业的实际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解决国际性重复征税的做法相吻合。另外,可以对我国居民公司股东取得的中国来源和外国来源的股息,采用统一的间接抵免方法,这样既有利于保持税收政策的一致性、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也便于税收协定的贯彻和执行。   其次,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考虑到现阶段我国税收征管水平还比较低,可以采取免税法消除对股息的重复征税,明确对个人取得的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息免予征税。这样做,一方面与外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对于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免予征税”的做法相匹配,同时,这种方法消除双重征税也比较彻底。   3.5 企业所得税的国际化及本土化   首先,根据我国国情,改革与世贸组织规则尚不相符的制度,力求与世贸组织的通行税制相衔接,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开展国际经济交往创造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税制的改革必须从这些现实出发,要有利于经济结构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再次,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温和与紧缩的发展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改革必须有利于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的税收负担合理,因此税收制度的改革只能表现为渐进式、阶段性的特征。   此外,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使本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如,在反避税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般反避税条款的规定,对避税行为作出原则性的限制,采取对计税方法合理性进行调整以及补充有关的核定程序、预约定价安排、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等条款和纳税企业所承担的提供纳税资料和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等协力义务的措施,有效地强化反避税措施,使反避税规范形成体系化。这样不仅能保证国家的税收权益,也可使内外资企业在同一个平面上展开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3.6 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减少征管漏洞   首先,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细化纳税申报流程,强化纳税申报责任,通过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信息的义务。   其次,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拓展税源监控渠道和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牢牢掌握税收主动权,减少征管漏洞,降低偷逃税发案率。   再次,要深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动态掌握纳税人经营状况,积极开展科学和有效的纳税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   最后,要区别不同纳税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征收管理办法,努力把不同级次的税源置于强有力的监控之下。   结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就企业所得税而言,其改革与调整以公平与效率为目标,按照“拓宽税基、降低税率”的基本逻辑思路加以推进。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如今已逐渐完善,并决定了全球企业所得税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就我国而言,2008年的“两法合并”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更加趋于公平、合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执行过程中可能导致税源分布不均,引起外商资本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重新划分了国地税的征管范围,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规定还会对税收征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弥补现行企业所得税的不足,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向国际惯例靠拢,并结合我国国情及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特点,使企业所得税既符合国际化的要求、又具有我国的特色。同时,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从而使企业所得税征管更加简便有效。         参考文献:   [1]封益更.企业所得税改革思路探析[J].财会信报,2005.   [2]李刚,朱智跃.美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税务与经济,2008.   [3]刘剑文.新企业所得税法十八讲[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   [4]王志刚.欧洲国家及OECD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划分[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   [5]熊志君.国际税收与世界各国税制[M].海南出版社,2004.   [6]俞光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立法实用指南[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7]John Shoven,John Whalley.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of Tax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07-1051.   [8]Rebelo,Sergio and Nancy L.Stockey.Growth Effects of Flat Tax Rat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550.      作者简介:爨玮(1989-),女,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2011级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税收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