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使货币流通趋向宽松,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未来收益率下行可能性加大

  本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称,这次被称为“定向降准”的举措,似乎正打开市场对于后市宽松预期的想象空间,而与市场资金利率紧密相关的银行理财,未来也存在收益率走低可能,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或将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短期未见影响  “虽然本次定向降准的幅度高于预期,但实际投放资金规模仍不会太大。”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马跃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马跃分析指出,估计一季度末全国农商行和农合行存款余额合计约8.5万亿,降准从全口径计算大约释放1500亿元。“但由于本次降准主要覆盖县域的农商行和农合行,所以它的规模应该明显小于上述值,预计释放资金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  此外,和众多市场分析人士意见一致,马跃认为此次降准短期内并不意味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这也就意味着,本次定向降准对市场的资金面影响并不大,故而短期内与市场资金利率息息相关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变化也不会明显。  “现在市场上仍以3—6个月的理财产品为主流,预期收益率大约在5.5%左右徘徊,能达到6%的大都是1年期以上的产品。”交通银行理财师李吉告诉记者。李吉表示,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暂时不会受到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变化。”  中长期产品或“吃香”  尽管短期内市场仍风平浪静,但定向降准仍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产生了未来货币政策或将趋向宽松的预期。  某大型国有银行分析师分析,尽管当前流动性相对宽松,央行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该分析师还指出,由于目前的存准率已经处于高位,因此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场倒是存在下半年央行可能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那么,在这样的预期存在之下,投资者该如何挑选银行理财产品?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央行实施降准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随着资金面的大幅改善而下降。届时,市场上为了揽储的短期理财产品将减少,银行也将以发行中长期理财产品为主,此前出现的理财产品高收益盛宴更是难觅。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银率网的最新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投资期在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的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投资期限为1个月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较前一周下降0.09个百分点;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9%,较前一周下降0.1个百分点;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3%,较前一周下降0.09个百分点;而一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93%,较前一周上升0.98个百分点。  对此,多位银行理财师表示,央行定向降准对已经发售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不大。但如果未来央行进一步全面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带来宽松政策的预期,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可能性或将加大,再投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银率网分析师也建议投资者,目前可以根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的不同,适当增加一些长期的投资配置,这样不仅会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也能锁定收益和风险。来源上海证券报)定向降准催生宽松预期 中长期银行理财吃香|预期|理财产品|收益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定向降准催生宽松预期 中长期银行理财吃香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于勇
  本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称,这次被称为“定向降准”的举措,似乎正打开市场对于后市宽松预期的想象空间,而与市场资金利率紧密相关的银行理财,未来也存在收益率走低可能,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或将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短期未见影响
  “虽然本次定向降准的幅度高于预期,但实际投放资金规模仍不会太大。”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马跃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马跃分析指出,估计一季度末全国农商行和农合行存款余额合计约8.5万亿,降准从全口径计算大约释放1500亿元。“但由于本次降准主要覆盖县域的农商行和农合行,所以它的规模应该明显小于上述值,预计释放资金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
  此外,和众多市场分析人士意见一致,马跃认为此次降准短期内并不意味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这也就意味着,本次定向降准对市场的资金面影响并不大,故而短期内与市场资金利率息息相关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变化也不会明显。
  “现在市场上仍以3―6个月的理财产品为主流,预期收益率大约在5.5%左右徘徊,能达到6%的大都是1年期以上的产品。”理财师李吉告诉记者。李吉表示,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暂时不会受到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变化。”
  中长期产品或“吃香”
  尽管短期内市场仍风平浪静,但定向降准仍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产生了未来货币政策或将趋向宽松的预期。
  某大型国有银行分析师分析,尽管当前流动性相对宽松,央行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该分析师还指出,由于目前的存准率已经处于高位,因此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场倒是存在下半年央行可能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那么,在这样的预期存在之下,投资者该如何挑选银行理财产品?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央行实施降准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随着资金面的大幅改善而下降。届时,市场上为了揽储的短期理财产品将减少,银行也将以发行中长期理财产品为主,此前出现的理财产品高收益盛宴更是难觅。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银率网的最新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投资期在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的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投资期限为1个月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较前一周下降0.09个百分点;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9%,较前一周下降0.1个百分点;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3%,较前一周下降0.09个百分点;而一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93%,较前一周上升0.98个百分点。
  对此,多位银行理财师表示,央行定向降准对已经发售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不大。但如果未来央行进一步全面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带来宽松政策的预期,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可能性或将加大,再投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银率网分析师也建议投资者,目前可以根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的不同,适当增加一些长期的投资配置,这样不仅会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也能锁定收益和风险。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股票/基金&
银行厉兵秣马迎“中考”
作者:王菲
  与去年6月下旬市场出现“钱荒”,热火朝天推高收益争抢存款不同,临近6月份这个月末、季末、半年中的特殊时间节点,银行的反应显得冷静许多。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6%之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甚至低至5%以下,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整体收益水平较大型银行较高。市场流动性的宽松预期、理财产品收益水平的整体回落、监管机构的有意限制,都使得银行“血拼揽储”的疯狂景象难以再次上演。理财专家表示,6月末的考核给银行带来一定资金压力,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会出现小幅回升,但不会大幅走高,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和收益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飙升
  去年6月,市场资金非常紧张,又逢银行年中考核,所以理财产品的数量和收益率都一路飙升,连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国有商业银行也纷纷增发短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上浮至5%以上,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是飙升至7%左右。
  今年6月,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记者通过走访多家银行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收益并未出现大幅度波动,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维持在5%―6%,鲜有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低,在中国某支行的理财产品展示资料中,栏中在售的三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仅略高于4%。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银行虽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揽储压力,但相对于去年“钱荒”,银行完成“任务”相对较容易,而且早先已经发过一批产品来锁定存款了。
  记者发现,商业银行有了去年“钱荒”时,不予理睬的教训后,在发行理财产品的时间点上也与去年同期有了明显不同。与去年5月底至6月初银行大量理财产品到期不同的是,今年此时到期的理财产品相较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明显减少,可见商业银行都打算提前做好充足的资金准备。
  银行从业人士表示,今年社会流动性继续偏紧,特别是去年的教训警示同业,大家都赶早了。去年6月,发生了震动金融市场的“6?20”事件,令银行业记忆犹新。而今年4月份银行业居民存款下滑厉害,其中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这让许多银行心有余悸,担心“6?20”钱荒再度重演,于是5月底竞相发35天的产品,实际上是为了锁定6月底的存款。
  揽储压力减小之余,市场流动性的宽松预期,也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以像去年那样出现“跳升”。事实上,今年2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直持续下跌,5月中下旬开始有小幅回升。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这与整体的货币市场环境有关,今年的货币市场较为宽松,不会出现去年钱荒的局面。”首席经济学家也指出,尽管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且有税收上缴,银行在季末加大资金需求等季节性因素,但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平稳,“钱荒”不会再现。
  近日,央行再度进行定向降准,宣布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将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短短50天内央行两度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市场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当前的相对宽松状态,年中钱紧的预期将有所缓解,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难大幅走高。
  银行“吸金”门槛提升
  受市场环境影响,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滑,但也存在部分高收益理财产品,只是其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且投资期限多为中长期。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只有在该行个人存储资产过百万的“金卡”客户,才能购买该行一款预期年化收益超6%的理财产品,且产品投资期限为三年。
  数据显示,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周期均在半年左右或以上。部分地区城商行所推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普遍更高,有的甚至高达7.5%。据悉,(,)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7.2%的产品为例,认购起点在100万元,但投资年限为一年,仅售200份,且一天时间内销售已经过半。
  记者发现,目前在售的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全部标注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除了少量几款前期发行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的产品还是保本保收益类的,市场上这些收益可观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再无任何收益保障承诺。而且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起售点在5万元的较为少见,更多的是10万元及以上,投资门槛较之平时明显提高。
  除了起售点升高之外,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期限还拉长至一年以上,不再局限于6月30日“半年考”时点。有银行业人士坦言,这是对未来资金面紧张预期的一种反映,希望尽早吸纳稳定资金、备战可能的流动性难题,同时也是为年末考核提前做准备。
  多位银行理财师也表示,央行定向降准对已经发售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不大。但如果未来央行进一步全面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带来宽松政策的预期,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可能性或将加大,再投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宝宝军团”难抵银行理财产品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并没有出现大幅“跳升”的景象,但随着以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的迅速回落,原本引起震荡的理财市场也在回归平静。目前,“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集体破5,回落在4%左右,普遍低于银行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今年共有726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平均收益率为5.29%,其中跨越季末考核时点、期限在40天以内的理财产品有125只,最高收益率6.4%,达到或超过5%的有75只。普益财富发布相关数据显示,上周(5月31日―6月6日)54家银行共发行了572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报告减少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50款。其中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194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97%。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有889款产品到期,所有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137款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而根据近期媒体报道,29只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468%。在收益率上,货币基金确实不敌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分析师殷燕敏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过货币基金回归正常的表现,并不能说明银行有意压低货币基金收益率,更不能证明银行是为了完成半年度考核有意为之。
  比如,某些旗下挂钩货币基金的“宝宝”类理财产品规模已经开始下降。对此,殷燕敏表示,每年年中和年末是银行考核季,在考核季中,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会普遍上升,而基金发行数量环比则会下降,实际上,银行代销的所有理财产品都要为揽储任务让路。
  存款业务遇挑战
  可以说,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体破5的消息,让银行业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季末揽储也少一份压力。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每到月末我们都很紧张,眼看着存款越来越难拉,真恨不得让存款收益也能坐上火箭往上蹿。现在理财产品稍稍在收益率上占了优势,还是让我们觉得日子稍微好过了点。”
  这位从业人士的心声,从侧面反映出互联网理财产品崛起给传统银行业务造成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万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央行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延续了前几个月的下滑趋势,仅为10.9%,创下了多年来的最低增速。其中,当月住户存款惊人地减少1.23万亿元,这一增速也创下八年多来的最低值。
  目前,业内最为普遍的说法是,银行存款因为受到的挑战,使得其活期存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流失压力。此前交行金研中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新增居民存款的增速下降,表明利率市场化推进、理财产品增多、特别是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对居民存款的分流明显,是利率对金融资源的调节作用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二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仅为3042亿元,而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带动下,这一数据不断突破。统计表明,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上升到4802亿元,其中仅“余额宝”就贡献了557亿元;至2014年3月末,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助推下,我国货币基金规模已同比暴增6959亿元,达到1.44万亿元,规模几乎翻番。
  银率网分析师毛亚斌指出,实际上自2011年以来,每逢4月银行存款均会出现下滑,并且保持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传统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然而存款对银行至关重要,它是银行成本最低的一笔资金,一直以来存贷款息差都是银行的主要收入之一,存款的流失也严重影响到了银行的贷款。
  银行时点存款“虚胖”
  一边是银行存款的大量流失,但另一边却是银行存款的“定时”暴增。每逢月末、季末、年中、年末这样的特殊时点,银行吸储就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各家银行为了应付“考试”甚至采用各种“突击”手段。通过短时间内做大存款分子,保证存贷比考核数字达到央行指标,而实际上这些资金仅仅是银行存贷比分母上的匆匆过客,秒进秒出的流动性也造成了银行试点存款“虚胖”的现象。
  一般而言,每到关键时点,银行网点或客户经理为完成指标,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拉存款完成业绩。但据银行业人士表示,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银行存款冲量并完成任务的,通常并不是个人储蓄资金,而是企业的对公存款。
  比如某些银行会利用存单质押的高杠杆模式,放大存贷款数字。也就是说,假设客户在银行有一笔10亿元的存款,客户可以在银行的配合下利用存单质押再贷出一笔9亿元左右的贷款,资金继续存放在该银行,从而将原本的10亿元存款变成“19亿元存款+9亿元贷款”,如果继续抵押,存贷款数字都还将继续放大。
  据记者了解,由于存单质押贷款的贷款利率一般按照规定的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还可视借款人情况适当下浮,且借款人可提前归还贷款本息,提前还款按原借贷双方签定的质押贷款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借款天数计息,因此资金方贷款的实际利率并不会很高,但是其制造出来的存款规模却可以数倍于自身的资金量。
  行业人士指出,对于冲量资金来说,时间就是效益,“秒”已经成为了圈内人的“计时单位”,比如定金“秒打”、资金“秒进秒出”。不过,对于银行的存款来说,这种仅仅在账面上睡个觉就跑的资金除了满足存贷比的监管要求以外,其实很难为银行的经营业绩增光添彩。
  存贷比之争
  实质上,在银行存款“虚胖”的背后,是央行存贷比考核机制在起主导作用。近期,有关存贷比改革的话题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副主席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存贷比的结构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
  记者了解到,存贷比考核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原意是抑制信贷的盲目扩张和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存贷比指标实际上应该称作贷存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对存款总额的比例。从商业银行的盈利目的看,存贷比应尽量提高;但从风险控制来看,存贷比指标应该有个度,目前的监管是存贷比不得超过75%,以抑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保证适度的流动性。
  (,)研究员指出,存贷比指标有效性早已大大降低,口径调整已势在必行。“首先存贷比指标并不能很好的抑制信贷扩张和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其次,存贷比监管还是产生影子银行的重要原因。”
  此外,该研究员还表示,存贷比监管加剧了金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自去年货币市场基金飞速发展,造成银行存款外流,推升了银行存贷比。为了满足存贷比监管,银行大量拆借同业存款,推升了同业利率,而货币市场基金主要配置同业存款,因此同业利率的上升进一步加速了存款流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发展造成存款外流―推升同业利率―存款进一步外流的恶性循环,可能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而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源便出自存贷比监管。”他进一步解释到。
  值得关注的是,王兆星表示,近期会对存贷比计算方式进行微调,以满足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外界猜测,因75%的存贷比是《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不能突破,所以可能的调整方式是在计算银行存贷比时缩小分子并扩大分母。
  专家:今年6月不会重演“钱荒”
  去年6月底爆发的“钱荒”风波即将一周年。相关专家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6月再逢银行年中考核的时点,但预计今年不会重演去年那样的“钱荒”。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近日发布“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时向媒体表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比较激进,同业业务过多,使市场对流动性的短期需求迅速上升,是去年6月导致“钱荒”的一个原因。监管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始终贯彻稳健经营的思路,总体来看,银行的同业业务已逐步走向平稳。此外,央行维护市场保持平稳宽松状态。货币市场利率年初以来持续回落,目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流动性总体平稳宽松,市场运行处于比较良好状态。
  连平表示,在没有大的强有力的因素刺激下,今年6月末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钱荒”风波。不排除6月末由于商业银行考核,信贷投放速度较快等原因,使短期内市场出现小幅波动。但这是正常现象,市场本身不会是“一潭死水”。即便发生大的波动,央行的工具手段创新比较多,再加上以前常用的工具,可以保证市场处稳状态。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告诉记者,今年6月不会重演“钱荒”,其一,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等手段,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其二,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安排更合理,注重风险控制。其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快速扩张,占用流动性,是去年“钱荒”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监管部门采取规范措施,非标资产明显收缩。其四,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预示着再度发生“钱荒”的可能性不大。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央行将保持平稳的流动性状况,以稳定及放宽最终企业借款人的借贷利率。相对较低的银行同业拆息以及从影子银行业务转到银行贷款上,都反映了这一点。就最新的公开市场操作而言,估计央行在5月向金融体系注入了1240亿元人民币。同时,进一步的选择性宽松措施,包括针对性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为基建、保障性住房、服务、小企业等行业提供支持。他还预计,2014年下半年将进行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既是放宽货币的迹象,也是资本流入放缓时的中性冲销操作。
  此外,(,)的报告认为,6月流动性将平稳渡过,总量货币政策放松与钱荒出现的可能性都不大。央行自5月底以来在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慷慨,以避免出现季末流动性骤然收紧的状况。
(编辑:钠钠)
06/12 14:3506/13 06:5706/13 06:5606/13 05:0506/13 05:0506/13 05:0506/13 05:0506/13 05:03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_百度知道
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
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    近几年,理财产品已成为不少市民重要的理财渠道。不过,此次降准,或对理财产品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中行南阳分行相关人员认为,存准率下调有望促进金融机构流动性资金释放,缓解银行年底资金紧张局面,进而引起银行同业拆借、票据等业务利率降低,拆放利率相互“竞高”现象或“暂停”,相应银行近期部分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会因此下降。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降准周期内,走低的一般是周期较短的理财产品,部分起点高、期限长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可在6%左右,因此,近期理财不妨多配置中长期产品,以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收益率。    不会刺激楼市走高    降准对楼市的影响也是市民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采访中,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降准意味着市场流动性资金得以放松,这对于贷款买房的刚需人群来说是个利好,他们申办房贷可能因此更加容易,同时银行放款速度也会加快。    此外,降准后,受益的还有房地产企业。我市多位房企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符合商业银行信贷条件的开发商来说,降准无疑给市场引来大量“活水”,房企或可更易争取到贷款,资金压力能得到一定缓解。同时,资金链进一步宽松后,房产成交量也会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促使楼市向好的方面发展。    不过,多名业内人士仍指出,此次降准的时间点是楼市最冷清的春节前后,加上楼市整体的供求关系没有被改变,因此,如果期望此次降准能刺激楼市走高,不太现实。    降准对股市影响正面    央行降准受到冲击的应该还有股市。    “本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或弱于上次降息。”在市内多家证券公司,分析人士称,此前,不少人从市场预期看,认为节前股市难有较大动作,特别是近期新股重启申购,加上节前资金紧张,让不少人看法较为保守。此次降准,无疑对股市起到强烈的“催化剂”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在股市短期调整快结束之际,降准无疑会一定程度促进行情上涨,预期股市会提前展开新一波止跌反弹行情,且有望保持较高位震荡,受益的板块有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板块,以及地产、有色、农业、纺织服装等。此外,因此次降准提到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创业板受到的冲击不大,甚至有望与主板同时走强。    “总体来说,此次降准对市场的影响正面。”业内人士认为,降准利于稳定经济及股市,虽然影响不及上次降息的刺激作用,但对市场的调整仍起减缓的作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指的俯定碘剐鄢溉碉税冬粳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时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比例.例如商业银行吸收了10000元的存款,如果当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的话,就要上缴100元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二,如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就会缩紧银根,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减少,反之亦然.
就是说,下调了准备金率,那准备金就少了,那能流通的货币就多了.用第一点的例子,当商业银行吸收了10000元的存款,如果当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的话,就要上缴100元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9900就在市面上继续流通。同样的,当商业银行吸收了10000元的存款,如果当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为0.5%的话,就要上缴50元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9950就在市面上继续流通,供给老百姓的就有9950的范围了。用数学的除法来说,就是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
的道理啊。
谢谢,我犯迷糊了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货币供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