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房企销售排行榜降价销售有什么影响?

疫情下房企一季度销售普降: “以价换量”成常态严跃进认为,若市场恢复顺利,房企仍然有希望最终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但考虑到库存量普遍较大,降价销售的现象有可能继续出现,并使得企业的利润率进一步下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房地产市场,迎来近几年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6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约为3892万平方米,同比下跌超5成,环比下跌超6成,创近十年来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其中,2月份多城市受疫情影响,几乎无成交。上市房企的一季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炉。综合各家数据来看,一季度房企销售下滑是常态,降幅多在20%-30%的水平。为应对疫情影响,房企普遍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但除恒大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房企未能挽回销售下滑的局面。近期,随着疫情受控,房企进入有序复工阶段,市场交易量也出现回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房企的年度销售目标普遍有所增长,但一季度的缺口能否被填补,仍有待时间验证。“量价齐跌”今年排名前列季度,“排名前列军团”的销售规模出现分化。万科、碧桂园(权益)、融创的销售规模分别为1378.8亿元、1008.8亿元、617.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74%、15.9%、22.7%,三家房企的销售面积也有不同幅度的下滑。采取网上卖房,并实施了价格优惠策略的恒大,则实现了销售的增长。一季度恒大合约销售金额约1473.7亿元,同比增长23.2%。合约销售面积165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50.4%。其中,恒大、融创的销售价格都出现明显下调。一季度融创的销售均价为1362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4%;恒大的均价为8887元/平方米,降幅达1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排名前列季度,房地产市场呈现“V”型走势。在1月市场出现小幅下滑后,2月一度降至冰点,3月中旬以来,市场开始复苏,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复至去年同期的水平。在此背景下,房企的销售业绩普遍低于去年同期。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显示,今年排名前列季度,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约16287.4亿元,同比下降24.1%。根据公告,除恒大、建业、首开等少数房企外,多数企业的销售规模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从个位数到30%以上不等。其中,两到三成的下滑幅度较为普遍。大中型房企中,阳光城(000671,股吧)一季度销售283.33亿元,同比下降16.77%;新城控股(601155,股吧)销售309.81亿元,同比下降33.68%;远洋销售155.2亿元,同比下降30%;中海销售597.16亿元,下降11.7%;旭辉销售224亿元,同比减少34.9%……价格下调的情况也成为常态。由于现金流吃紧,不少房企降价销售,使得业绩呈现出“量价齐跌”的局面。今年排名前列季度,远洋的销售均价为202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0%。金茂、阳光城等企业的销售价格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北京某大型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接下来很多房企即将披露的一季报可能会出现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现象。行业洗牌加速按照惯例,一季度通常是业绩贡献最小的时段,在很多房企的年度销售计划中,一季度所占的比重通常在20%左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房企的计划完成情况远低于上述比例。比如,一季度奥园取得合约销售143亿元,仅完成年度目标的10.8%。正荣销售178.98亿元,完成年销售目标12.78%。旭辉的销售目标完成情况还不到一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指出,这是由于今年房企的销售目标继续上调所致。按照平安证券的统计,30家房企2020年销售目标平均增速为14%。虽然与2019年30%的增幅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完成目标的难度仍然不小。前述房企人士指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内部已经对销售目标进行小幅下调。此外,在上下半年的业绩分配上,也由原来的4:6调整至3:7。不过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该人士表示乐观。他认为,购房者对房屋的需求是刚性的,虽然有可能延后,但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按照当前的复工复售情况,加上各地出台的支持措施,市场有望在二季度恢复正常。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到今年3月,百强房企的销售已恢复至去年同期八成。其中龙头房企率先复苏,十强房企的销售额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九成左右。严跃进认为,若市场恢复顺利,房企仍然有希望最终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但考虑到库存量普遍较大,降价销售的现象有可能继续出现,并使得企业的利润率进一步下滑。此外,由于头部房企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将加速行业的洗牌,并使得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官方默认房企降价销售#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环境下,许多城市的房价一直处于一个低谷阶段。为了促进楼市的发展和回暖,官方开始采取措施稳妥市场,其中之一是默认让大型房企纷纷降价销售。自进入2019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此番措施无疑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他们被迫采取了各种方式来应对市场形势。而纷纷降价销售显然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在降价的同时,房地产开发商还必须保证房子的品质和服务质量。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是双管齐下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越境况,都有能力创造更高品质的住房和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商一定要充分把握。虽然降价销售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降价过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价格的不断降低,开发商的利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过度降价可能引起购房者反感,因为他们不想花钱买到“低端”的房子。话说回来,官方的默认房企降价销售政策对于市场的积极作用还是明显的。但是,开发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握好产品的品质与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如果您也喜欢我的观点,请动动金手指点个赞吧!}
经济领域的大咖任泽平近期公开表示,伴随着城镇化放缓,未来楼市分化会加剧,只有少量人口持续流入的高能级城市才有房地产机会,这将会给开发商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的挑战,对此他预测,未来十年地产商能存活10%就不错了在房说君看来,任泽平的言外之意很明显,经过20多年的一路狂奔,大部分城市已经不缺房了,如果还继续盖这么多房子根本卖不掉,房地产商没有收益,未来十年,90%的地产商或许都会关门。事实上,从当前楼市的发展态势来看,房企的生存环境也迎来了拐点,究其原因,跟楼市“没水没粮”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因为成交量、回款是房地产的“水”和“粮”尽管过了三个季度,房地产销售仍在继续“探底”,克而瑞监测的30城中,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再降14%,同比下降28%,1-10月累计同比跌幅达40%。具体到城市来看,30城中仅9个城市环比正增长,其中大连、成都涨幅超50%;此外,从同比变化和前10月累计上看,成交规模均全线下降。反映到房企业绩上,申万宏源研报指出,10月房企销售连续15个月普降,改善趋势有所反复,同时企业分化明显加剧,100强房企销售总额为60954.6亿元,同比下降43.4%,其中前10名和后50名的销售额均值相差了2300多亿元。正所谓量在价先,没有可观的销售量支撑,下跌面积仍在不断扩大。70个大涨城市中,70%新房价格同比下调;90%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作为一个靠资金堆砌的行业,有成交量才有市场,有市场了开发商才能获得回款运转,这些钱才能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盖房子、拿地、拉动上下游行业增长等。受楼市销售的低迷形势影响,近段时间房企直接“没水没粮”,这对于过去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开发商而言,没几个能扛得住。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房企面临着流动性困局,挣扎在违约边缘。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境内债券市场有24家房企宣布展期,展期规模高达1193亿元,较2021年全年增加1000亿元;上海票交所数据显示,8月房地产行业商票逾期企业达2633家,较7月增加729家,在逾期企业中占比64%。另外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与日俱增,据克而瑞资管统计,今年四季度将有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券到期,总规模约1836亿元,其中海外债约649亿元。恒大、富力的债券到期规模超百亿元。一句话,房企面临的处境,越来越难熬,继而影响了一系列房地产的开发进程。以土地购置为例,植信投资报告说,截至2022年8月底,本年度购地面积累计54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7%,预计第三季度新增土地购置面积仅237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近65%。大部分民营房企拍地资金实力不足,央企、国企和地方城投成为了土地拍卖市场的主力军。为了挽回房地产的“水”和“粮”,调控出手了10月,全国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12%,二套房利率为4.91%。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最高,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4.6%,二套为5.13%;二线城市最低,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08%;三四线为4.11%。降低房贷利率,将直接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过往的实践表明,这往往会刺激人们的购房意愿,带动房市交易活跃和房价上涨,问题是,4.12%的房贷利率,对现在的楼市来说,只是“毛毛雨”。一方面,政策给力,楼市还是没有明显反弹迹象,另一方面,房价高企,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还是大。今年前9个月比去年前9个月的存款,足足增加了5.14万亿元,有能力买房的中产都不敢随便贷款买,更别说经济下行背景下,那些收入锐减的群体,根本买不起房。也就是说,这不是单纯靠首付、利率、限购这些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真正能给房地产送来“粮食和水”的办法,是让大家来买房。值得一提的是,“让大家来买房”看似与房企卖房的意思相同,但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前者是让人们自愿来买,后者是让人来买房,需要两个条件:少花钱,降风险。好在,当前出现了2个信号。1,启动复工潮9月22日全国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在辽宁沈阳落地,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房屋竣工面积为4833万平米,环比大幅增长42.50%,同比降幅收窄至2.5%;再结合9月13日郑州与国开行签署的3000亿贷款中用于棚改贷款的1600亿,以及超30个省市纾困基金和金融信贷的通力配合,可以看出,保交楼的重要性,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楼市来说,通过真金白银的注入,将成为启动“复工潮”的关键,既可以让缺钱开发商获得资金,尽快将卖出楼盘盖好交付给买家,也可以极大提振市场信心,让观望的老百姓看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房是有兜底的,不用担心钱房两空。2,房企们开启“降价销售”第一财经梳理了销售额20强房企的年中数据,通过计算发现,头部20强房企中,有12家的销售均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分别有碧桂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融创中国、龙湖集团、绿地控股、新城控股、旭辉集团、越秀地产、金科集团、世茂集团。其中降价幅度超过10%的房企有四家,换言之,头部房企中,12大房企都在降价甩卖,占比高达60%。在12家房企的带动下,楼市降价潮或提前来到。不过,未来房价的下跌空间有多大?对此,潘石屹早就透露“底线”:他说,20%就是房价下跌的底线,如果超过这个幅度,那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将不复存在。这样的说法也和孙宏斌的相一致,他也曾说过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那么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房说君有话说,可想而知,虽然现在楼市的热闹气氛不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的发展趋势,毕竟任何行业都要有其规律,留一份利润给经营者,自己也减少了相当一部分成本,才能维持和谐。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楼市隐隐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年房企销售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