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与信用贷P2P有何区别

互联网+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现金贷和P2P平台的联系和区别
现金贷和P2P平台的联系和区别
http://www.100ec.cn&&日09:3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日前,监管机构考虑加强对现金贷公司监管,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公司予以关闭取缔。消息一出,很多关注P2P领域的媒体、作者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但是,有一些后台粉丝和朋友就问,现金贷和P2P理财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借现金贷,只是投P2P理财产品,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今天观察君就借着这篇文章给大家好好唠一唠。  01  现金贷,通俗一点说就是小额的现金借贷,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从的借呗借到钱,可以从银行卡里取出来,就是现金贷。  之所以现金贷经常和P2P平台相提并论,主要原因还是P2P平台是现金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截至2017年6月末,趣店资金来源中与P2P平台合作资金127.92亿元,占比33.5%;自有资金占44.5%,为170.25亿元;来自信托的资金55.57亿元,占比14.6%;表外交易28.15亿元,占比7.4%;  极高的利润,也是现金贷备受争议的另一个点。市场上各种现金贷平台有几千家,很多都是P2P平台转型而来的,也有不少新成立的,因为这个行业挣钱,可以说是暴利。  一家现金贷平台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这一行业的综合借款利率都很高,年化利率别说是500%,甚至1000%的都有。现金贷的高利率,主要原因还是现金贷借款金额比较小,比如我借你500块,一个月以后还我550块;看起来并不多,可以接受,但是实际计算下来就会发现年利率高达120%  比如我们熟知的宜人贷、、你我贷都是专注于现金贷的P2P平台,只是我们一些朋友只是做P2P投资,所以不太熟悉P2P平台不仅仅是&理财平台&,其实也是&放贷的&。  所以&资金端&和&资产端&就像P2P平台的两条腿,一个是资金来源,一个是投资渠道,两者缺一不可,少一条腿都没法走路。准确的说,现金贷属于业务模式,而P2P属于网贷平台。两者的交集就是P2P公司会有现金贷业务。  我们都知道,P2P平台其实属于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谁有多于的闲钱就放到平台上,有人缺钱就来平台找。到期,&借款人&就会还给&投资人&本金,并且还会支付在借款时所商量的利息。于是乎,&投资人&在这次交易中获得利息作为投资收益,&借款人&也支付利息作为资金成本。  从业务层面来讲,现金贷是P2P资产端(借款方)的一种&放贷模式&,比如你买个手机,少200块钱,如果你去上借200块,这就是现金贷,属于消费金融。  现金贷不仅存在于P2P平台。一些做现金贷平台是非P2P平台,最典型的比如趣店,注意趣店不是P2P平台,P2P平台不能直接或间接借钱给借款人,借给借款人的钱是由平台出借人提供的。  最后要注意一点,&消费分期&和&现金贷&是两种业务模式。  比如你想分期买手机可以通过趣店,趣店会替你直接支付全款给商户,借款者后期分期的现金流也只直接流向&趣店&的。  另外趣店现金贷业务则是现金贷,趣店直接把你借的钱打到你的银行账户,具体你去做什么,消费或是投资都不再趣店的管辖范围。这就是现金贷,最后等额本息的还款也是形成现金流,流回趣店。  02  现金贷业务对P2P公司有哪些影响?  这里注意一下P2P公司并不等于P2P平台,平台只是一个公司运营的服务网站(或是APP等),除了线上平台,公司可能还会有其他业务。  我们都知道现金贷有两大风险:风险和政策风险。  先说风险。  因为现金贷的利率远高于市场,所以吸引来的借款用户也多是一些没有&信用卡&或征信空白的用户,资产质量不高也导致现金贷的逾期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现金贷国内做的很正规的平台,也有15%的坏账率,而行业内普遍的在30%左右。  从凭安征信合作的100多家现金贷合作的现金贷平台提供的来看,借款重复率高达35%,也就是每100人都有35人在两家甚至两家以上现金贷平台借款。  平台的高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说政策风险。  预期年化利率过高、暴力催收、信息泄露,每一条都不断的把现金贷推上风头浪尖。也正是如此,这些行业乱象也吸引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今年4月,银监会开展的金融整治中,首次提出清理整顿现金贷业务,要求相关平台严守年化36%贷款利率红线。随着争议不断,监管趋严,目前现金贷业务规模有所放缓,开始出现分化:部分平台转型或者退出,不过,也有相当部分平台正处在收割利润阶段,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  有分析人士表示,不断进入的新平台使得这个行业的坏账、违约、逾期等许多风险尚未暴露,而一旦出路被切断,整个行业无法再用借新还旧的方式持续下去,就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近日,市场频传现金贷将纳入互金风险专项整治范畴的消息,更传出不日将出台整治新规的说法。  下面就回答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现金贷业务风险是怎么影响到P2P公司的?  首先现在做现金贷业务的P2P平台资金都来自于线上用户的投资资金,如果风控做的不好出现逾期或者坏账,承担人还是用户自己。即使平台用自己的自有资金甚至合理来源的的钱来放现金贷,若现金贷业务借款人发生大量违约,影响到P2P公司的经营,线上的P2P业务能否保证不受影响,平台出借人的利益是否能保证不受损害?  最后,还是希望行业更加阳光透明,&现金贷&这个词不再背负这么多罪名,本就是解决用户短期小额需求的贷款方式,也不要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降低借贷成本,并把坏账率和逾期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信用体系,让人们对于失信行为永存敬畏之心。(来源:P2P观察;文/晨晨)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近日,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年度系列报告》计划,并将稀缺行业报告资源限额开放(专题:)。据悉,首批公开发布行业报告包括5大领域、39份重磅报告:(1)跨境电商类,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政策研究、城市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卖家等细分报告;(2)零售电商类,囊括网络零售、新零售、农村电商、社交电商、二手车电商、生鲜电商、母婴电商、精选电商、网红电商、移动电商、智能硬件等热门领域;(3)服务电商类,涉及共享经济、在线外卖、在线差旅(OTA)、在线教育等细分行业;(4)企业电商类,包括B2B电商、大宗电商、企业在线采购、钢铁B2B、快消品B2B、B2B在线供应链金融等热门领域;(5)电商行业类,包括:电商投融资数据、电商上市公司评级、电商物流、电商金融、电商产业园、电商人才招聘;(6)电商权益类,有电商投诉、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研究、互联网+法律等专项研究报告。报告将通过中心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近百万用户数据库、逾3000+名注册记者库等全媒体渠道公开发布。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导读:3月7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研究报告》(报告全文下载:www.100ec.cn/zt/17kjdsbg)。报告对年中国跨境电商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p2p和现金贷平台的区别_百度知道
p2p和现金贷平台的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无抵押贷款。现金贷。资金端的来源较为复杂,资产端通常都是无抵押信用贷款:款金额较小、期限较短、用途不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P2P:相当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资金端主要是个人投资者,资产端对接有抵押
采纳率:72%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一文看懂现金贷与P2P和消费分期间的区别
智投云 | 来源:搜狐科技
本文共4406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45秒3月25日,「刺杀辱母者」一事,毫无征兆的引爆了整个互联网圈,其背后的关于民间借贷的「灰产链」再次被曝光。
这不是民间借贷第一次产生负面消息。
早在2012年,浙江省东阳市女企业家吴英通过借贷关系非法集资,金额达7.7亿,此事在当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此后,浙江省错综复杂的民间借贷逐渐被公众所熟知。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从2012年至2015年,浙江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收案数量逐年上升,高居全国第一。
根植民间的借贷行业在「互联网化」上的进度与负面新闻「几乎同步」。日,大学生裸贷风波余波犹在:出借人收取借款女学生的裸照作为抵押,同时收取极高的利息,通过高利贷和裸照诱使借款人一步一步走向卖淫的深渊。
虽然多次被爆负面新闻,舆论也不止一次对其进行口诛笔伐,但是借贷这种古老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因此沉寂。相反,借助互联网创业大潮,越来越多的借贷转移到了线上,借款也变得前所未有地快捷便利。
从2015年开始,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开始强势崛起,现正在以熊熊燎原的趋势,席卷而来。
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额度小、期限短等特性。在国外,现金贷也被称为发薪贷,在发薪日还款。主要面向提前消费的月光族,以80、90后为主。
国内外现金贷发展简史
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现金贷(Payday Loan)至今,「现金贷」业务不但没有消亡,反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成为了底层人民常用的一种金融服务。90年代的美国,大约有20%的居民面临融资困难,他们有小额借款周转的需求,但又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了现金贷兴起的土壤。
早期现金贷的风控又完全依靠人工审核,行业坏账率极高,当时美国现金贷机构不良贷款率在10%至20%左右。这使得现金贷机构不得不以极高的利率去填补坏账带来的损失,而这又使得现金贷只能吸引到信用资质较差的借款人。
这样的恶性循环直到直到ZestFinance等以大数据为手段的金融科技公司出现之后才有了好转。这些公司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现金贷机构建立了技术化的风控体系,将坏账率显著地降低,同时也使得借款人承受的利率降低了很多。
然而,虽然需求量很大,风险控制也日益完善,现金贷在欧美依然受到严厉的管制。美国为现金贷划定了36%的利率天花板,而英国在此前也规定现金贷的利率不得超过每天0.8%。日,谷歌官方博客发布公告称,今年7月13日起,谷歌将禁止所有60天短期贷款产品广告以及年利率在36%以上的贷款产品广告,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导致用户无法负担或高违约率”。谷歌此举意在规避公司存在道德风险,然而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依旧是存在的。
国内现金贷:起步晚、快速完善中
不同于国外系统完善的征信体系,脱胎于民间的现金贷在互联网化到一定程度才开始陆续兴起,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大数据风控技术的成熟,国内的现金贷终于开始走上「正规军」之路。
(1)第一个阶段年,从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开始,再发展为线上+线下模式(O2O模式),中期现金贷业务模式兴起
2007年拍拍贷成立,现金贷开始线上运营模式中国首次引进P2P概念。2012年,宜信推出网络借贷平台宜人贷。另外,这期间陆续出现的比较知名的P2P平台有人人贷、陆金所、你我贷等。此类业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线下获取借款人,线上募集资金,中期现金贷业务模式兴起。
在P2P网贷火热之时,新的业务模式悄然兴起,线上获取借款人成为趋势,比如短期现金贷和随借随还类现金贷,基本上是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兴起而逐步普及,银行也顺势推出此类业务,而大型互联网公司更是利用自身流量,轻而易举地开展了现金贷业务。如蚂蚁金服的借呗,腾讯的微粒贷,中腾信的小花钱包等。
2015年左右,国外的发薪日贷款模式被带进中国,随后很快开始了「本土化」落地,中国特色模式的现金贷迅速涌现。
国外发薪日贷款主要为线下设立营业网点,后来也逐步开始线上化,其主要是用发薪日的工资来还前期的借款。国内的超短期现金贷机构一开始就以线上为主,通过线上进行风控。不仅可以节省运营费用,也可以覆盖更多的人群,而且借款目的不特定,跟发薪日关联度不高。超短期现金贷典型代表有手机贷、2345贷款王、现金巴士等。但是,目前此类现金贷机构坏账率依然偏高,风控水平还有待提高。
(2),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大数据风控的完善,现金贷开始野蛮生长。
随借随还类、短期、超短期现金贷开始发力,标志着纯线上现金贷业务兴起。
可以看出,2013年开始,由于移动支付的大面积普及,借贷类项目的融资开始了爆发式增长,直到2016年有所回落。而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大部分的融资事件都发生在这两座城市。
现金贷业务模型
现金贷的直接参与方为投资人、现金贷机构和借款人。除此之外,在业务过程中机构还会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也会接受征信、催收以及其他机构的服务。
产品的分类与目标客户群密切相关,30天以内的短期现金贷周期短、金额低、利率高,与国外的payday loan极为相似,目标客户也以蓝领为主。白领和学生由于信用等级更高,机构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周期更长、金额更高且利率更优惠的贷款。
按借款额和借款周期分类:30天以内,借款额小于1500,一次性还本付息;30天以上,借款额超过3000,可分期。
按借款人画像(蓝领、白领、学生)
成本结构:
风控成本主要集中于技术和催收的人力成本
目前现金贷领域成熟的玩家基本都需要组建技术主导的风控团队,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不断为借款人做更精确的定位,从而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维持一个成熟的技术型风控团队的成本大约为每年600万到700万之间。而从无到有地搭建风控模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对很多新玩家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如果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贸然搭建风控团队甚至会拖累机构的发展。
现金贷由于具有笔均贷款金额低以及坏账率高的特征,导致同等的贷款规模,现金贷机构需要催收的人数要比其他金融机构多得多。这就使得催收成本在其成本结构中的占比上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机构月贷款金额1亿元,坏账率5%,则每月会产生个待催收的用户。而实际坏账率可能远高于此,这就需要机构维护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催收团队。
坏帐成本,视坏账率而定,目前没有普遍应用的不良资产处理;坏帐成本和风控成本是反相关的
坏账成本是指机构确认无法追回的借款,是现金贷业务最主要的成本,目前正常运转的机构坏账率一般在5%-10%。有效的风控和催收可以显著地降低坏账成本,所以每个机构都必须面对如何分配成本低的决策。
金融业一般纳税人税额为6%,对于机构而言这是一笔无法规避的成本。机构必须严格处理帐务,避免因税务导致的亏损,同时也需远离税务可能引起的法律风险。
一图看懂现金贷与P2P和消费分期间的区别
现金贷和P2P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的现金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机构而非个人投资者。现金贷的资产端十分聚焦,就是短期贷款产品。P2P的资产端很复杂,既有2B也有2C,有无抵押贷也有抵押贷,甚至包括没有资产端的非法集资。
2015年开始,创业者包括原先的P2P平台,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现金贷。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大趋势使然:因为与P2P的模式相比,现金贷在资产端具有很大的优势。车贷、房贷以及企业贷都是传统金融机构耕耘多年的领域,与之相比互联网平台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现金贷业务是传统金融机构鲜有涉及的蓝海,同时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快地审批并放款,这是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能力。
现金贷业务集中在线上,参与者仅限机构和借款人,不可预料的风险更少。消费分期有线下场景,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机构需要支出大量的成本搭建并维护渠道。
人工智能、区块链或将成为现金贷的「标配」
征信体系不完善,各机构间竞争激烈,同时数据互不相通,导致一人多贷情况十分普遍,使得全行业风险更高,只是目前现金贷领域的「行业通病」。
综上分析,智投云认为:「未来现金贷,得风控者赢未来」,这也十分接近金融的本质——风险定价。目前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这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中不良资产的积累。而作为金融业中风险相对较高的分类,如何以可承受的成本投入构建一个适合自身业务的风控体系,是每个现金贷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未来的现金贷,每个环节的风险控制都会被综合纳入到风控模型里去考虑。
贷前:虽然目前大多机构都和芝麻信用等征信平台达成合作,然而从业者坦言,对于相当一部分借款人,他们的征信记录是一片空白的,这将使得机构承担更高的风险。同时,机构之间的数据通道目前尚未打开,很多借款人在其他机构的信用记录并未被其他机构利用。未来随着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机构间数据的共享,机构在贷款前可以获得更完善的用户画像,将大部分不合格的借款人筛选掉。
贷后:目前现金贷机构并没有特别优质的不良资产处理渠道,但这其实是一笔很可观的资产。如果机构能适当地处理不良资产,挽回部分损失,可以使得企业更加健康地周转。现在已经有诸如催天下等催收公司可代为处置不良资产,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资产管理公司服务于现金贷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理。
除了风控,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是现金贷机构竞争的领域。现金贷行业本身就是伴随着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走向繁荣的,现阶段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配。未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会推动现金贷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行业数据的不断沉淀,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目前部分机构已实现机器智能审核放款,为机构省下了大量的人工审核成本,未来这一应用必将扩展到全行业。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加强,今后或许在催收端也会由人工智能替代部分人力。
现金贷机构运营数据的不断积累,使得机构越来越重视它们的数据安全。尤其是我们对未来机构间信息共享怀有想象,机构数据安全的保障必不可少。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使机构间在共享数据的时候更加安全。
但由于长期政策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可预见的充分竞争市场,使得现金贷类项目适合早期布局。政策长期不确定性将是此类项目最大风险,道德风险、获客竞争、资金竞争、系统稳定性风险等都会引起经营风险,二级市场估值较低导致投资人退出渠道更偏向于分红和收购。最终,风险集中爆发时,等待行业的将是严厉的监管。只有同时拥有强大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的团队将在这一竞争中率先胜出。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贷与消费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