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双创升级版 建议传销为什么屡打不绝

传销为何屡打不绝:组织内部架构严密分工明确|传销|大锅饭|行业精英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传销为何屡打不绝:组织内部架构严密分工明确
  传销为何屡打不绝(新实践)
  本报记者 张 洋
  传销之祸由来已久,刑法专门增设“组织领导传销罪”亦5年有余,尽管警方对此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时至今日,传销仍在肆虐。
  据公安部经侦局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处长刘路军介绍,目前传销发案数总体上升,特别是传销在一地受创之后,会向打击和管理相对薄弱的异地转移,造成移入地发案增多。
  一个原本不难识别的骗局,一种人所皆知的犯罪行为,为何屡打不绝呢?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传销“毒瘤”在变异,政府治理须升级。
  形式:除传统传销外,还有传销公司、异地传销、网络传销等
  在很多人印象里,传销就是不断“拉人头”“洗脑”。为了保持该行业的经久不衰,传销人员会被强制要求在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被要求不断地聆听“行业高管”描绘的美好未来、“行业精英”讲述的励志故事,进而让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幸福指数一线飘红”。
  “传销早已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了。”长期致力于反传销的民间人士李旭介绍,传销的世界五花八门,除传统传销外,大体可分为传销公司、异地传销、网络传销3种形式。
  “传销公司,并非指传销分子成立一个以传销为经营业务的公司,而是以直销的名义进行工商登记,或者直接挂靠在其他直销企业。”李旭进一步解释说,异地传销是指传销分子不再受到人身自由限制,可以在当地发展下线。但是,传销高管对传销分子的精神控制、资金管理更加严格了。比如,传销人员被直接收取3800元、69800元甚至数十万元的入门费,然后被不停地灌输“3年赚回1040万元”的富豪梦。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实际注册,没有实物产品,仅是通过网站发布信息,也可以诱骗全国各地的参与者。近年,在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精彩生活公司仅通过对一个网站的运作,就发展会员680多万人,涉案金额高达38亿元。
  据了解,精彩生活公司创办某网站后,精心设计出以网络虚拟货币PV为计量单位的会员制度,大肆鼓吹高额返利:网站注册会员缴纳7000元购买1000PV后便可成为最低级别的“合格诚信渠道商”,并获得20%PV返利,从普通会员到顶级“全球诚信渠道商”,会员级别多达16级,缴纳7000万元保证金成为顶级会员后则可获71%PV返利。
  “事实上,返利就是把新入会员的保证金返利给资格老的会员,按这个模式下去,保证金缺口只会越来越大,直至资金链断裂。”一些曾经抱有“致富梦”的会员表示。
  如今,互联网的各种特性被传销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针对不同的人群、产品,开发并利用新的传销方式。据李旭介绍,近年来,“嫁接式”的传销模式逐步流行,即对于那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不具备独立上网能力的发展对象,就通过当地骨干代理“网下”用拉家常的话语联系并进行“洗脑”。这既拓宽了“面”又照顾了“点”,不漏过任何一个发展下线、牟取利益的机会。
  骗术:挂“国家工程”头衔,利用新鲜经营模式,甚至推出“一日游”服务
  当然,在注意到传销花样翻新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传销市场的活跃,关键在于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信服”传销,“洗脑”术也是越来越专业了。他们开始挂“国家工程”头衔,如国家试点、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他们开始利用新鲜经营投资模式,如电子商务、连锁加盟、特许经营。在对待潜在未来同行方面,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们对受骗群众不再进行人身控制、集中授课、强制缴费,而是以热情、亲情的谈话给受骗者“洗脑”,甚至推出“一日游”服务。
  近年来,一种打着商务考察、城市观光、投资房地产招牌的“一日游”项目出现。他们游览的不是当地著名景点,而是一些标志性建筑、广场、规划馆等,“导游”在解说时也不是介绍参观点的特色,而是围绕经济建设、商务投资、融资机会等大做文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通过旅游观光的方式,可以给受骗群众带来愉悦感,拉近与传销分子的距离。”李旭说,另一方面,传销组织原来在固定场所“洗脑”的形式容易被相关部门打击,犯罪证据也容易被发现,因此就利用“一日游”的名义租用车辆,把受骗群众接上车进行“洗脑”,进而增加了政府部门的打击难度。
  同时,记者了解到,现在传销组织内部架构严密、分工明确,甚至有专业的财务、培训软件,还有专门编撰印刷的虚假文件。传销组织在拉新人“入行”时,还都专门有如何应对公安、工商检查的培训;传销活动大多化整为零、灵活机动,集中活动时还有人“站岗放哨”;一些传销组织高级头目异地指挥甚至境外遥控。
  事实上,传销的专业化的确带来了显著成效。比如,近年来传销涉案人群由单一到复杂。除农民和城市无业者外,公务员、教师、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实业家参与其中屡屡可见。在一些案件中,涉案人员更是呈现高智化、低龄化倾向。“为了应对这些智商高、收入高、文化程度高的人群,传销组织又会想出更多的‘洗脑’方法,进而推进此类犯罪的智能化。”
  打击:从国家层面强化打击传销机制,发挥综治网络效用
  “传销屡打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洗脑’彻底,迷惑性、欺骗性强。”刘路军说,比如,他们把传销人员在银行存款转账、传销组织办理手机集团号业务后内部通话免费等商业经营活动,歪曲解读为“国家支持”。再如,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对一般参与传销人员,以行政处罚或说服教育为主,却成为传销分子“行为合法、受公安机关保护”的宣传借口。
  另一方面,与部分人好高骛远、虚荣浮夸的心理有关。“某些群众生活压力很大,追求财富心情迫切,无形中为传销活动扩散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部分人的生活确实较为宽裕,但手中的闲置资金不知道如何投资,也容易误入歧途。”公安部经侦局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处刘巍说。
  为此,2005年,国务院颁布《禁止传销条例》;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将“组织领导传销罪”列入刑法;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各级警方始终保持对传销犯罪的高压严打,依法严厉查处传销犯罪人员。
  李旭认为,目前的打击整治情况是工商主管,公安配合,但现在的传销模式往往不传播实物,工商在打击、取证时比较困难,多头管理中也容易互相推诿。同时,如何处理“涉法不涉罪”的传销组织底层的参与者,提高打击传销活动的效果,也是摆在执法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有专家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强化打击传销机制,形成强大推力。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当中,发挥综治网络效用;强化党委政府领导作用,建立各地各部门统一的协调指挥体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则关注到“网络传销”,并且建议加强对传销活动新特点新动向的调查研究。“增强电子证据提取效率是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的关键,建议从强化技术保障入手,开发电子商务监管平台,建立完善网上巡查制度,及时发现涉嫌网络传销行为,尽快提高专门针对网络传销的‘电子取证’调查技术。”
  传销形式不管如何变异升级,其三个特征是不会改变的:一是收取入门费;二是拉人头发展下线形成上下层级关系;三是以发展下线数量为依据的多层复式计酬。因此,提醒广大公众,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就要多留个心眼,防止被骗,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贪财心理,切记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谨防掉入传销的陷阱。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升级版传销 缘何屡打不绝
第08版:时事新闻
 社长:夏泽民 总编辑:屈胜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58 邮发代号 51-10
穿电商“马甲”,靠聚餐“洗脑”
升级版传销 缘何屡打不绝
&&将“游客”带到公园里,一边“导游”一边进行传销“洗脑”;借微商平台诱惑网友购物,“上线”拿提成……一段时间以来,传销手段频频出现“新变种”。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虚拟经济、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传销活动越来越多,一面是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面是传销花样翻新速度加快。“升级换代”的传销活动难道陷入屡打不绝的怪圈?&&奇怪的“游客”和“导游”,传销形式“升级换代”&&广西曾经是大规模传销活动的活跃地区,虽经过多年的打击,但传销活动仍然屡打不绝,且形式更多、隐蔽性和诱惑力更强,一些“新概念”“新噱头”频出。&&在南宁市青秀山公园,时常有一波波“奇怪”的“游客”和“导游”出现。记者前不久在公园大草坪看到,一拨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由一名类似“导游”模样的人带领,对着大草坪上的十二生肖石头雕像、刻碑等评头论足,所谈内容也令熟知青秀山公园的南宁本地人大跌眼镜。&&“都过来看看,这个雕塑有着大象的鼻子,正对着一棵树,树是木头的,这意思就是此地有‘项目’;再看这雕塑的爪子,伸起来像在抓东西,那就是要‘抓项目’……”面对着一座类似“龙”的雕塑,一名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妇女向她所带的20多人队伍滔滔不绝地讲解,这些人似乎个个深信不疑。&&在这片区域,类似的讲解员不下二三十个,他们对着雕塑指指点点,所讲内容大同小异,听众也大多操着外地口音。记者跟随几拨人一路倾听了一个多小时,不见有人阻止,倒是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传销团伙还以大规模聚餐、举办商业演讲等方式拉人入伙。提及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的一家酒楼,长期在酒楼附近工作的一位市民说:“那里是传销人员的聚餐大本营,高峰时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活动,每餐都会谈及传销的内容。”&&除此之外,梳理2015年以来的传销大案,不难发现打着理财旗号、“傍互联网”“傍金融圈”的特点,传销人员中还不乏层次较高的人士。&&2015年5月,安徽警方破获一起利用QQ、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发展下线的传销大案,会员涉及全国21个省份,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2015年上半年,湖南省公安、工商机关接连破获了多起传销大案,其中“纯资本运作”传销案、“中和支付”网络传销案等4起典型案件涉案金额共计超过两亿元,涉案人员达到数万人。&&投资项目高利润吸引,网络传销更具隐蔽性&&记者调查发现,参加传销组织活动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许多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而是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接触到一些“投资项目”后建立联系,在所谓的高额利润吸引下慢慢陷入其中。&&在南宁工作的汪先生说,最近不断地收到一名小学同学发来的“微商平台创业”邀请,称首次购物满128元即可成为会员,之后就可以发链接给网友购物。这种模式的逻辑是,只要“下线”网友通过该链接购物,“上线”就可以拿到提成,如果这名“下线”再给“下下线”推荐成功,那么“下线”也同样可以分享提成。&&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南宁市民傅女士,今年以来她所居住的南宁市五一路某小区业主QQ群里经常有人发一些有关“网上投资”“网络营销”“新型电商”的内容链接,链接里充斥着各种如何能够赚取高额回报的内容。这些所谓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先要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取得代理资格,然后推荐别人购买成为自己的“下线”后就能获得回报,或是以一些所谓的投资项目为名吸引民众投入资金,并设置高额奖励发动加入的人继续发展“下线”。&&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认为,以上这些模式完全符合传销特征,即交入门费,发展“下线”,通过发展“下线”返利。“与传统的传销相比,网络传销不需要召集人员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洗脑’,轻轻点一下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而且传播更有针对性、隐蔽性。”&&这些打着高回报的旗号,往往可能导致血本无归。此前,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工商总局曾对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专家提醒,这种带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特征的平台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靠拉亲戚朋友入伙、将“下线”的钱回报给“上线”,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传销花样翻新 亟待源头打防兼施&&尽管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传销打击力度,但传销活动猖獗的态势仍没有根本转变,仍有很多人深陷其中。&&据国家工商总局和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05年我国颁布施行《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至去年9月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共查处传销案件21904件,罚没金额9.9亿元,移送涉案人员9668人。&&李旭认为,传销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参与者被所谓的高额回报迷惑而铤而走险;二是传销往往伴随着非法集资和诈骗,利用互联网金融、招募原始股、P2P等概念来伪装,既可以欺骗民众又可以躲避相关部门的打击;三是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点对点的“拉人头”,传播速度快,相关部门难以取证和打击。&&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冯阳表示,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关键是“打”,重点在“防”。要加大动态排查工作力度,应用传销人员“黑名单”数据库,把传销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纳入工作视线,严防漏管失控。&&工商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立网络传销技术监测与分析机制,对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资金流转方向、网站设立、人员加入流程、参与人员情况等多项证据实现科学监控,遏制网络传销蔓延势头。并要积极发挥工商系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的作用,在行动指挥、线索派发和数据分析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 业务联系 QQ: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2008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2010 XIA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Access denied | www.whwenhua.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whwenhua.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fa76bce-ua98).天士力被曝“传销”,遭受害人实名举报,最新报道
天士力被曝“传销”,遭受害人实名举报
发布时间: 12:24:00&&最新报道&&作者:网络整理 &&
&&&3月9日,业界知名新媒体《医药传言》对外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天士力被曝传销,遭实名举报》的,引起了各大财经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经中访网关注到,天士力集团是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 ,以制药业为方向,包含现代中药 ,化学药 ,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健康食品等。涵盖科研 ,种植 ,提取 ,制剂 ,营销等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大企业集团之一。
据《医药传言》:最近,医药传言后台接到留言:一徐州下岗职工在网络四处发帖,实名举报天士力集团子公司金士力佳友,追讨被坑30万元辛苦钱。
举报原文如下:
我们是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工人马宏雷,现实名举报天津金士力利用传销手段于2014年12月引诱我们借高利贷,以代理天津金士力产品发展会员为目的,诈骗我们人民币30余万元。
我们屡次到天津北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北辰市场监督管理局让我们找天津金士力公司负责江苏陈超经理处理,可直到今天无人过问。
每天催款人屡次来我家讨要借款,我们无力偿还,有家不能回。特跪拜多方网友帮助发贴 ,跟贴,督促金士力返还我们的钱。同时,也请社会上的其它兄 ,弟 ,姐 ,妹切勿再被金士力诈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或许有人疑问 ?这小道传言的可靠性如何 ?举报人马宏雷敢实名举报,并且留下手机电话,在天涯论坛 ,西祠胡同等著名网站发帖追讨,此事绝非事出有因。如果存有疑问,拨打上述两个电话便知。
金士力佳友是啥公司 ?
金士力佳友( 天津 )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闫希军。依托天士力集团建立起来的直销企业,建立于日。金士力佳友依托天士力集团品牌优势和产品科技优势,致力于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传递健康和幸福,推动直销事业的发展。
金士力佳友直销产品分为化妆品22种和保健食品7种。其中【金士力佳友人参源】标价为576元,60粒瓶装的总计也就是18克。宣称人参源采用我国传统滋补佳品――吉林红参为主要原料精心提炼而成,具有调理免疫的作用,同时对身体起到补 ,防的作用。产品选取100%吉林红参为主要原料,采用顶尖的酶次生分离纯化技术,从吉林上等红参中高效分离出稀有的人参皂甙( Rh2 )精制而成。
长白山红参的价位为每克0.55元,红参的确有许多功效,但就金士力佳友那么一小瓶,到底有多大的功效呢 ?是否能像其公告宣称的那样简直为所欲为了呢 ?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不到该产品。
为了进一步验证:天士力旗下公司是否涉嫌传销 ?传言君在百度搜索关键字:金士力
传销。发现很多相关帖子都已经被删除。
知名药企涉嫌传销并很多见,天士力是否涉嫌传销 ?医药传言将给予持续关注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穿电商“马甲”,靠聚餐“洗脑” “升级版”传销缘何屡打不绝?
来源:新华社   时间:
  新华社南宁1月4日电 题:穿电商“马甲”,靠聚餐“洗脑”——“升级版”传销缘何屡打不绝?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张莺、向志强
  将“游客”带到公园里,一边“导游”一边进行传销“洗脑”、借微商平台诱惑网友购物,“上线”拿提成……一段时间以来,传销手段频频出现“新变种”,不断有人卷入其中的消息屡见不鲜。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虚拟经济、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传销活动越来越多,一面是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面是传销花样翻新速度加快。“升级换代”的传销活动难道陷入屡打不绝的怪圈?
  奇怪的“游客”和“导游”,传销形式“升级换代”
  广西曾经是大规模传销活动的活跃地区,虽经过多年的打击,但传销活动仍然屡打不绝,且形式更多、隐蔽性和诱惑力更强,一些“新概念”“新噱头”频出。
  在南宁市青秀山公园,时常有一波波“奇怪”的“游客”和“导游”出现。记者前不久在公园大草坪看到,一拨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由一名类似“导游”模样的人带领,对着大草坪上的十二生肖石头雕像、刻碑等评头论足,所谈内容也令熟知青秀山公园的南宁本地人大跌眼镜。
  “都过来看看,这个雕塑有着大象的鼻子,正对着一棵树,树是木头的,这意思就是此地有‘项目’;再看这雕塑的爪子,伸起来像在抓东西,那就是要‘抓项目’……”面对着一座类似“龙”的雕塑,一名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妇女向她所带的20多人队伍滔滔不绝地讲解,这些人似乎个个深信不疑。
  在这片区域,类似的讲解员不下二三十个,他们对着雕塑指指点点,所讲内容大同小异,听众也大多操着外地口音。记者跟随几拨人一路倾听了一个多小时,不见有人阻止,倒是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调查发现,传销团伙还以大规模聚餐、举办商业演讲等方式拉人入伙。提及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的一家酒楼,长期在酒楼附近工作的一位市民说:“那里是传销人员的聚餐大本营,高峰时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活动,每餐都会谈及传销的内容。”
  除此之外,梳理2015年以来的传销大案,不难发现打着理财旗号、“傍互联网”“傍金融圈”的特点,传销人员中还不乏层次较高的人士。
  2015年5月,安徽警方破获一起利用QQ、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发展下线的传销大案,会员涉及全国21个省份,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2015年上半年,湖南省公安、工商机关接连破获了多起传销大案,其中“纯资本运作”传销案、“中和支付”网络传销案等4起典型案件涉案金额共计超过2亿元,涉案人员达到数万人。
  投资项目高利润吸引,网络传销更具隐蔽性
  记者调查发现,参加传销组织活动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许多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而是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接触到一些“投资项目”后建立联系,在所谓的高额利润吸引下慢慢陷入其中。
  在南宁工作的汪先生说,最近不断地收到一名小学同学发来的“微商平台创业”邀请,称首次购物满128元即可成为会员,之后就可以发链接给网友购物。这种模式的逻辑是,只要“下线”网友通过该链接购物,“上线”就可以拿到提成,如果这名“下线”再给“下下线”推荐成功,那么“下线”也同样可以分享提成。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南宁市民傅女士,今年以来她所居住的南宁市五一路某小区业主QQ群里经常有人发一些有关“网上投资”“网络营销”“新型电商”的内容链接,链接里充斥着各种如何能够赚取高额回报的内容。这些所谓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先要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取得代理资格,然后推荐别人购买成为自己的“下线”后就能获得回报,或是以一些所谓的投资项目为名吸引民众投入资金,并设置高额奖励发动加入的人继续发展“下线”。
  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认为,以上这些模式完全符合传销特征,即交入门费,发展“下线”,通过发展“下线”返利。“与传统的传销相比,网络传销不需要召集人员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洗脑’,轻轻点一下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而且传播更有针对性、隐蔽性。”
  这些打着高回报的旗号,往往可能导致血本无归。此前,央行、银监会、工信部、工商总局曾对以“金融互助”为名,承诺高额收益,引诱公众投入资金的行为,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专家提醒,这种带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特征的平台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靠拉亲戚朋友入伙、将“下线”的钱回报给“上线”,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传销花样翻新 亟待源头打防兼施
  尽管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传销打击力度,但传销活动猖獗的态势仍没有根本转变,仍有很多人深陷其中。
  国家工商总局和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05年我国颁布施行《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至去年9月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机关共查处传销案件21904件,罚没金额9.9亿元,移送涉案人员9668人。
  李旭认为,传销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参与者被所谓的高额回报迷惑而铤而走险;二是传销往往伴随着非法集资和诈骗,利用互联网金融、招募原始股、P2P等概念来伪装,既可以欺骗民众又可以躲避相关部门的打击;三是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点对点的“拉人头”,传播速度快,相关部门难以取证和打击。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冯阳表示,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关键是“打”,重点在“防”。要加大动态排查工作力度,应用传销人员“黑名单”数据库,把传销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纳入工作视线,严防漏管失控。
  工商总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立网络传销技术监测与分析机制,对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资金流转方向、网站设立、人员加入流程、参与人员情况等多项证据实现科学监控,遏制网络传销蔓延势头。并要积极发挥工商系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的作用,在行动指挥、线索派发和数据分析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完)
(责任编辑:张雯)
制作:新华网广东频道
Copyright (C) www.gd.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创新驱动升级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