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光伏发电并网政策并网了,电力公司把电送错了,光伏发电并网政策板能烧坏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析与研究_甜梦文库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南昌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姓名:郭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指导教师:江智军
摘要摘要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今能 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课 题研究了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该系统中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并网逆变以及孤岛效应作了深刻的分析与研究。 文章的开头对光伏并网发电的核心部件(并网逆变器)作了深刻的解读, 对其国内外产品的发展历程、市场、技术、缺陷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对比研究; 然后从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件着手,分别对其重要部件作了详细的介绍;最 后依据光伏并网发电的拓扑结构阐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 引出本文所研究的核心内容: (1)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重要部 分。首先分析了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然后对常见MPPT技术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在本文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最后采用Matla_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 (2)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的核心部件,首先对单相并网系统的几种 常用并网电流控制策略作了简单的研究和理论分析;然后采用了SPwM控制方 式,并在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装置,有效的减小了电 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 (3)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出现的孤岛效应现象,首先,分析了几种常用的 检测孤岛的方法;然后根据系统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 法,对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MauaMsimlllilll(仿真验 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4)本文采用的控制芯片是DSP芯片1MS320LF2407。首先对各个电路硬件系统的器件选型以及部分参数设计提供了详细的分析介绍;然后设计了 DsP主控单元以及信号检测部分硬件装置:最后设计了系统的主控流程图以及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关键词:光伏并网;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网逆变器;孤岛效应;TMS320I,F2407 ABSTRACTE眦略yisaniInport柚t material删ation0ft11en撕ondeconomicdeVe砷me瞰and lILlnlaIl S.蚴egysurviVal and development.In today’s ene培y sh雠tage under廿le background of me tiInes,me sense.The siIlglepl硌∞pl咖oltaic鲥d-co瑚硷cted gene蜥onm呔esas0}簦photoVo腻crese孤ch has Ve巧诬qportantsy s_tem isresearChed in me paper.The syslempr0]‰lnd amlysisalld resea∞h ofphotov01taic ma_)‘humiS0llated island e自暗Ct. Thepowerpo缸track通g(MPPT),西d?connectedhⅣener andbe沓m血g9f p印盯has madecoreaprofoundinte掣删on of photovQ腧cdeVelopmen_t, mafket,嘶d.connected po、№rcomponent(inVertef).即1etechn0109y’defects觚d deVelopmentf.0rel驷吼dis u11denookcomp删iVestudyofits domestic aIld foreign product;and也en自om也e c伽叩onents ofpo、Ⅳer generation system tophotoVol切icpmceed,也e import趾tparts is iI】舡oduced i11 detail in power topology吐lis paper;f-mally onⅡle basis ofpllotoVoltaic鲥d-co姐ecteddesc曲es廿1eThell,也ecofewofkillgp咖ciple0fphotoVoltaic曲d-c0姐ectedaregeneration system.contents of吐lis p娜圮rled:an(1)Photovoltaic maX洫um power po硫恤cking(瑚PPT)isimport咖pan ofpho:毛oVortaic鲥d?connected gener撕onsy或em.Firstly,也ep渤ciple of photoV0ltajcmorema)【imum powe:r point廿ac虹ng is锄alyzed;men也e advan_tages and disadV飙tages of 也e common MPPT technologyarea越dyzed h this paper,nlis paper uS叠ngaadv粕ced metllod:impfoVed peftll】慨撕on and obsen,ation me缸lod―w卤able―steppern妇.1斌iontoand obseⅣationmetllod;危谢lyuSing也e Matlab/Sim试iIlksimul撕0nvalii【ate.(2)(诘d-con∞ctediIlVefterisac雠acomponentof也ephot0Voltajc嘶d-co姐ectedf-orpower system.Firstly,mak证g cu玎ent con口ol s缸砒egy ofsimplesh砭ly卸d也eo础c2L1锄alysisthe曲d the薛dseveral扣dsiIlgle―p;hase酣d-connected;and也en0nuSing缸1e SPWMVoltage feedc锄昀1mode,aIld basednleimproved,i.e.addingf0刑ard compellS撕ondeVice,wbiche疏ctiVelyreducesII Abs仃actVohage validate.onnet current influence;finally usingⅡleMatlab/Simulilll【simulationto(3)In也e1ight of isolated―islandphenomenonappears in也ephotoV01taicgrid-cormected system.Firstly,analyzes somecommondetection metllod ofisola:ted―islaIld;a11d廿len according to tlle acnlal characteristics of me system,thispaperuSes吐1e舶quency di位renceof positive feedback is01ated―islaIld detectionallalyzed inm幽d,t11e wot№g皿nciple of me me怕d isMatlab/SimuliIll(siInulationtodetail;fMly龇u曲meof DSP曰ⅥS320LF2407.validate t11e correc协ess of t11e memod.(4)Thecontrol c11ip in nlisco曲.01system isachipFirstly,proViding detailed aIlalysis of allc沁试thardware device selection aIldp娥吼eterdeVice isdesigll;nlen the maill con打ol u11it of DSP and signal detection harilware designed; finally nle comrol now diagram雠d meso小Ⅳareanti-illterf.erence measures of the system is designed. KeyWords:photoVoltajc西d―coIlIlected;ma)(iInm power po砒tr.ack迦;inVerter;isolated.island effect:TMS320LF2407III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 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是重要的物质基 础【l】。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是当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对能 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现有能源日渐枯竭,能源 危机将日益突出。根据英国石油(BP)研究数据透露,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仅够使用40年,天然气仅够使用60年阱。同时,传统能源在燃烧过程会产生 大量的大气和环境污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其生态系统不是人为可以再造的, 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生态系统环境破坏严重,世 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生态系统环境无污染的绿色新能源【3】O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能源需求量快速增 长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为了要解决能源危机问题,都在不断寻 找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目前关注的是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能源开发,而太阳 能资源的利用比较灵活,分布比较广泛、可再生、无污染等一系列特点,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中,太阳能将成为理想的可再生绿色能源【4】。世界各国都在大力 研究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在最近几年,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光伏发电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发电成本太高,但是由于目前利用的硅太阳能 光伏电池板,它的储能量比较大,并且随着我们在光伏产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和研究,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光 伏并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光伏发电的开发成本一直在降低。光伏并 网发电技术是结合光电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技术的一个综合,因 此,光伏发电技术在能源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非常强的学术 价值。 2、选题意义 我国发展太阳能的优势在于:清洁无污染,储能量大而且可再生,不受地 第1章绪论域限制普遍性强,接近负载损耗少能源质量高等优点。由于太阳能具有上述一 些优势,所以太阳能可以作为常规能源的辅助,在通信和信号电源以及边疆地 区民用的生活用电等特殊领域的用电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我国 研究太阳能发电意义重大。 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大多数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北京等 地,但是目前还是处于示范期。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在不断的成熟,在加上国 家有一定的扶持政策,预计将来在处于含有丰富太阳能光照资源的地区都会有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硕果,能够解决中西部地区的部分能源问题。1.2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比较l、逆变器技术的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关键是逆变器技术的进步,逆变器技术从上世纪 50年代开始研究,它的发展都是伴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而取得新的进步,逆变 器技术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图1.1所示。定基础:图1.1逆变器技术发展历程全球最早研究和生产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企业为SMA公司,它是全球光 伏逆变器领域的领头羊,所占市场份额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的33%左右。所2 第1章绪论以Sm公司生产的光伏逆变器产品发展历程在该领域很具有代表性,其发展历程情况如图1.2所示。K∞16I。■利孽■峨|||}鎏一一;≤薯j||:;|≤i∞O酗IiI!Ijiw;lIM●―●一F¨PV轴惜―‘d?-酬“l一_●≤豢i;篇§鎏;j j鎏i飘脚咿by 5蕊盯no厶6l蛾囊蕊重『“殳X Mu-i轴白崎h?―-ii影艇≥。翻麒斌?:i‘―_节■Ii蠢C_●■佑■轴――,“州错髯―幽啊。囊爹墼图1.2 SMA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发展历程2、国内外光伏逆变器的技术比较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技术研究水平比国外还差 一段距离。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较小,规模都不太大,专业致力于光伏 逆变器的厂家很少,较大规模的如合肥阳光电源、志诚冠军等,这些公司经过 多年的研究,不断的在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得到竞争力。在小功率 并网逆变器技术的发展上,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不相上下;在大功率并网型 逆变器的研究水平上,合肥阳光电源公司的部分大功率型逆变器(如250KW、 500KW等大功率产品)受国际和国内的认可度极高,其中有些技术指标比国外 产品的技术水平还高,并在世博会、西部荒漠、奥运场馆等重点项目上进行了 运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如此,我国逆变器的研究水平和技术以及 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都还落后于国外企业。 (1)从市场方面来看,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尚小,不过发展空间相当 的大,特别是在光伏电站市场领域。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主要被阳光电 源占据,根据2008年相关统计报告透露,合肥阳光电源公司在国内光伏逆变器 市场的份额超过了70%,国内光伏发电大的项目基本用国内生产的产品,国外 产品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因为其难以提高较好的售后服务,所 以在中国市场并不理想。 第1章绪论(2)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外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在系统安全稳定性、成熟 性以及控制技术上和国外光伏逆变器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下表1.1为国 内外光伏逆变器技术指标的对比情况。表1.1国内外光伏逆变器技术对比 技术指标 并网逆变器 并网/独立双功能 逆变效率 高频逆变 模块化生产 国际水平 商业化 商业化 85%一98% 商业化,可靠,耐冲击 l一5kW,要求大功率时则并机, 有利于标准化批量生产 双向逆变 成熟,一组功率模块,既可用于 逆变,又可用于作整流充电 国内水平 商业化 商业化 85%一98% 小功率可以批量生产,以离网为主大功率产品实现模块化生产,可 以并机运行,离网产品成熟 仅阳光电源可以生产3、国内外光伏逆变器产品比较 国外的并网型逆变器市场规模比较大,其产品相对比较成熟。比较有名的 企业有德国的SMA、KAco、西门子和施耐德以及美国的艾默生网络能源等, 在欧洲市场上,德国的SMA公司所占份额为50%。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厂商 主要有合肥阳光、志诚冠军、南京冠亚、无锡风光等企业。国内外光伏逆变器 产品在小功率型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只是在大功率并网型逆变器的技术水平 还是有一段差距的。下面以1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子比较国内外光伏逆变 器产品的性能指标,如下表1.2所示,其中外国产品选择艾默生能源(SSL0100), 国内产品选择阳光电源(SGl00K3)。表1.2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指标比较 技术参数 直流钠参数 最大直流电压满载MPP电压范围1000Vdc 300―850Vdc240A艾默生能源(sSLOlOO)阳光电源(SGl00K3)900Vdc450~820Vdc最大输入电流最大直流输入功率250A110112kWkW交流俩参数 第1章绪论 额定输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 允许电网电压 允许电网频率 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功率因数 系统参数 最大效率 欧洲效率 防护等级 夜间自耗电 允许环境温度 冷却方式 允许相对湿度 允许最高海拔 显示与通讯显示98.2% 97-3% IP20 97.O% 96.4%100kW 110kW380/400/415V±10%100kW 110kW3 10―450Vac50/60Hz(±4.5 Hz)<3%147~52 Hz/57―62 Hz<3%(额定功率) O.9(超前) ̄0.9(滞后)IP20(室内)<30W.25 ̄+55<100W.20―斗50可控强制风冷O一95% 3000m风冷O棚5%,无冷凝 6000米(超过3000米需降额使用)大屏幕LCDRS485LCD RS485标准通讯方式 可选通讯方式 机械参数 外形尺寸(宽宰高宰深)净重RS232/以太网以太网600宰2120木1000(mm) 400kg1020宰1964宰770(mm)925蚝从上表中的满载MPP电压范围、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体积重量等, 可以得知:国内外生产的光伏逆变器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过,反过来说 明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发展空间很大,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4、国内外光伏发电发展规划 上世纪80年代,在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之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意 识到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开始对光伏发电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世界 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日本、欧洲、美国都拟定了未来的光 伏发展计划【5J,如下表1.3所示。表1.3日本、欧洲、美国制定的光伏发展计划(Gw)2010年 日本 欧洲 美国4.8 3.0 2.1 122020年30 412030年205200 20092036125世界 第l章绪论我国在2009年4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多层领导针对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出 台十分关切。有了领导的关心和政策的支持,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 大的推动作用。1.3光伏发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1、光伏发电所存在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一片繁荣,但是中国光伏产业还是存在很 大的隐患,比如市场缺失、技术水平不高等。下面具体阐述我国光伏发电所面 临的主要问题: (1)尽管中国在光伏逆变器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效,已经具有多家生产 公司,但是市场方面却才刚刚起步,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没有拓展开来,还比较小。因此光伏逆变器市场制约着我国光伏逆变器的大规模生产,必须要开拓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 (2)逆变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上面国内外光伏逆变器产品比较情况 可知,我国光伏逆变器的效率要低于国外产品,因此如何减小逆变器损耗是我 国逆变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3)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效率较低,需要研究出新的光 伏电池模块的组合或其拓扑结构,以提高MPPT的效率。 (4)光伏发电上网会对电网产生谐波影响,所以需要研究如何降低谐波。 (5)在离网系统方面,必须用到蓄电池,但电池的寿命一般只有两三年, 如果经常更换,成本必然增加。所以开发长寿命电池在离网系统显得十分重要, 必须重点解决此问题。 (6)系统可靠性方面,由于参数不匹配以及系统保护功能不够完善导致用 电设备出现故障,所以必须使系统具有可靠性,优化系统参数以及完善系统的 保护装置。2、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尽管中国太阳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一定的起色,但是其产业机构仍然 是畸形的,硅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开拓国内市场能够有效的加速我国光伏 产业的发展,所以必须拉动内需。 《“十一五”期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动态与“十二五"投资契机研6 第1章绪论究》对一定时期内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生产消费的现状、变化及趋势做了 详细的分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作为切入点,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特 征和统计数据作了全面的分析,确定了其发展的概况和基本特征;利用科学的 方法以及模型,对企业掌握市场的动向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 行业的竞争趋势作了明确的分析。这些对光伏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 效的帮助。 光伏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相关 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太阳能开发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1.4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光伏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的主流趋势,特别是单相3~5kw小功率型的屋 顶并网系统。本文研究的是单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单相光伏系统是小功率、 小体积、低噪声、性能可靠的一种系统。由于单相并网系统安装比较方便,功 率级别较小,对电网平衡的影响很小。而且,单相光伏发电一般为户用型,需 求量比较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用电较为困难,单相光伏发电尤为适合该地区 的发展。在本文中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件分别加以详细的介绍,然后依据光 伏并网发电的拓扑结构阐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 重要部分,因此MPPT技术需要在文中作详细的介绍。首先从光伏电池的工作 原理着手,分析其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原 理;然后对常见的MPPT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 了对MPPT技术的进行改进,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并详细介绍此方法;最后采用Matl a_b/simuliIlk进行仿真验证。 (3)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分。本文对单相并网系统 的几种常用并网电流控制策略作了简单的研究和理论分析;然后采用了sPWM 控制方式,并在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装置,有效的减小 了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由于逆变器的控制目标是并网电流,要保证输 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实现并网的目的;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 第1章绪论仿真验证。 (4)由于光伏并网系统中可能发生一种孤岛效应现象,简单的介绍了孤岛 效应的原因和危害,并分析了几种常用的检测孤岛的方法;根据系统的实际特 点,本文采用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法,对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 析;最后通过Matla_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5)本文对基于DSP的单相并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采用的控制芯片是刑S320LF2407。首先对各个电路硬件系统的器件选型以及部分参数设计提供了详细的分析介绍;然后设计了DSP主控单元以及信号检测部 分硬件装置;最后设计了系统的主控流程图以及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1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到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太阳能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DC.DC控制器和逆变器等部件组成‘7】,其系 统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是太阳能电池 板吸收太阳能后转化成电能(直流电),然后由DC.DC控制器对其作一定要求 的控制,最后把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化成220V/50Hz的交流电并接入电网。图2.1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1)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太阳能电池吸收了太 阳能,才能转化成电能向外输送。太阳能电池是有若干个PN结构成的,是利 用半导体材料,利用其电子特性实现光电转化。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多个相同规格的电池单体经过串并联组合起来的【引。(2)DC.DC变换及其控制器 DC.DC控制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承担功率调节的任务,因为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的电压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其输出功率是不一样的,为了实现光伏电池效率的最大化,需 要通过DC.DC控制器来调节输出电压,这样就能够使光伏电池工作于输出最大 功率。此外,DC.DC控制器还可以用来实现通信功能和与人机信息交互的功能。 (3)DC-AC逆变及其控制器9 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逆变器主要有独立型和并网型两种。本文研究的是光伏并网系统,所以用 到的是并网型逆变器。它把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220V/50Hz的正弦波 电流,并使这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然后并入电网。同样,DC.AC控制器 也可以用来实现通信功能和与人机信息交互的功能。其实,DC.DC和DC.AC这两部分可以用同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来实现控制作用。2.2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2.2所示。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 电压,通过DC/DC变换器升压调节等环节变成稳定的直流电。然后由DC/AC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交流电,向 电网输送电能,实现并网的目的。厶助图2.2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1)前级DC/DC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在本文DC/DC变换电路选用升压斩波电路(B00st电路),其原理图及工 作波形图如图2.3所示。由于升压斩波电路(Boost电路)相对其他DC他C变 换电路效率更高,电路也比较简单,而且具有小体积和轻重量的优势,另外可 以使光伏阵列宽范围调节,因此选择升压斩波电路(BooSt电路)作为光伏发电 装置前级电路。10 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厶助图2.3光伏B∞St电路及其工作波形图根据B00st电路工作原理可得如下式子:%y‘乙=(%一%矿)厶珞化简得:(2.1)%2警蜘毒%1谚1@2,o矿式中,由于丁/%≥l,输出端电压比输入端电压相当或更高,升压斩波电路由此而命名。设口为导通占空比,即乙/r=口,丁/%为升压比,调节升压比就能调节%的大小,调节方法是通过改变导通比口来实现。把升压比的倒数用∥来表示,即∥=%/r,则脚导通占空比口的关系可以表示成:口+夕=1 所以,式(2.3)可表示成:(2.3)%=古酢矿=击%c2舢 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由于在Boost电路中电感电流可分为连续和不连续工作状态两种模式。在 电感电流处于不连续工作状态时,就会导致电源端输出能量有一部分浪费,而 且电流纹波也比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的能量的浪费,在 本系统中把B00st电路设计为连续工作状态的模式,也就是连续导通。 (2)后级DC/AC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本文后级DC/AC逆变电路采用单相全桥逆变结构,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如图 2.4所示。其中U出是由Boost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K一乃为四个开关管功率 器件,U为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屯为逆变器的输出电流,U。为电网电压。逆变 桥是由K一圪开关管功率器件组成的,每个开关管功率器件分别接有反并联的 二极管。对四个开关管功率器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就能够调节逆变输出的电流 f。,使其为正弦波形,并且能够保持与电网电压U。同频同相。正弦波电流‘再 经过由电感厶和电容G组成的滤波器进行滤波后并入电网。图2.4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单相全桥逆变的主电路工作状态根据四个开关管功率器件的开关动作先后 顺序,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有4种情况。下面分别对这4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 (a)当功率器件K、圪导通时,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加在逆变器两端, 经过逆变后馈入电网,此时并网电流正半周增大,输出端电感储能增加。 (b)当功率器件K、K导通时,光伏阵列输出能量在直流侧对电容充电, 逆变器输出侧由于储能电感的存在,并网电流仅有电感提供,此供电回路由电 感、K和K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回路,并网电流慢慢减小,电感储能也减小。 (c)当功率器件K、坎导通时,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反向加在逆变 器两端,此时负半周电流逐渐增大。 (d)当功率器件K、圪导通时,光伏阵列输出能量在直流侧对电容充电,12 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逆变器输出侧由于储能电感的存在,并网电流仅有电感提供,此供电回路由电 感、以和以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回路,电感储能会随着负半周并网电流的减小 而减小。 根据上面分析可得:(a)和(c)工作模式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乩分别为 正、负值;(b)和(d)工作模式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乩为零。其实逆变装置 就是一个变换器,通过恰当的控制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但本文要求太阳 能光伏阵列输出的能量能够向电网输送,所以必须保证并网系统中直流侧的电 压经过逆变后必须高于交流侧电网电压,才能实现能量按要求输送。2.3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件――太阳电池板、DC.DC控制器和逆变器,分另lJ都作了介绍。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DC脱变换电路以及DC/AC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阐述。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3.1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3.1.1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是指利用光生伏特效应使太阳辐射能在电池板 上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太阳能电池是有若干 个PN结构成的,在晶体中P型硅和N型硅对电路是呈电中性的。当太阳光照 射到电池板上的PN结时,有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而剩下的光则会被PN结吸 收,被吸收的能量除了转换为热能外,其余部分是以光子的形式存在,P型硅 和N型硅在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作用下能够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 电子空穴对。在PN结区附近,由于电子和空穴之间的相互扩散作用,会在结 区形成一个内建电场,其方向是由N区指向P区的。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 电子将流向Ⅳ区,空穴将流向P区,最后N区会有多余的电子,P区会有多余 的空穴,少数载流子运动到PN结区,少数载流子就会受到PN结对的牵引作用, 进而漂移到对方的区域,这样就会对外形成一个与PN结内 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光生电场抵消部分内建电场外,由于尸区还是带正电,Ⅳ区带负电,在P、N区之间产生光生电动势,一旦电路形 成通路,电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输出电能。太阳能电池元件用一定的方式组 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从而在足够光强的太阳能 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光电转换pJ。14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太阳光),/――、、.钐八P区\./Pe。。。。。。。+++++++++N区r∞∞∞。a)电池平衡时 b)光照时图3.1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图3.1.2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及其输出特性(1)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通过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得,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不仅与电 池自身的参数有关,还与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等外界环境有关,呈非线性。在 光照强度不变时,由于光伏电池的光生电流,。。不会随着电池工作状态的改变而 发生变化,所以在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中用恒流源来等效光伏电池。当光伏电 池连通负载R,,其光电流流过负载电阻时,在负载的两端建立起端电压,而端 电压又正偏于PN结二极管,形成与光生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厶,削弱了光生 电流。其中,R。是构成光伏电池的半导体电阻和电极电阻等电阻的和,R曲是 漏电阻,足是电池与背面的电极接触及材料本身电阻的一个总效果阻值,R曲是 指由于制作工艺原因导致电池边缘产生微裂痕等缺陷而引起金属桥漏电,形成 了这个旁漏电阻。如图3.2所示为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10-11】。15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IRs―――◆ IphI+,)户澉,一尺三{ l_>sU土fj根据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可以得到,卜Iph_‰-Id又U L=U+I Rs(3.1)(3.2)根据理想的PN结特性可以将厶表示成如下指数关系式:!!竺:!坠厶=厶(P旅丁一1)(3.3)由以上式子可以得到光伏电池的』.U特性关系方程:,=k叫8掣-1】一半式中J――光伏电池的工作电流(A);(3.4)‘――短路(光生)电流(A);厶――反向饱和电流; g――单位电荷(1.6PⅢC); 丁――绝对温度(K); U――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V); K――玻耳兹曼常数(1.38×10氆,/K); ,?――二极管指数。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原理可以得到式(3.4),理论上能够准确得到光伏电池 的,.U特性关系曲线,但是式(3.4)表达式中的厶、R。、R。。等这些参数它们不 仅与电池自身有关,还与日照强度和温度等外界环境也有关系,要确定这些参数十分困难。一般在工程上所要用蓟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光伏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 通过对光伏电池式(3.4)表达式的分析,推导出光伏电池在工程上适合应用 的数学模型【12】。该模型用到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短路电流,一开路电压U。、最大功率点电流L、最大功率点电压巩等,这些参数都是由生产商提供的,由这些参数就能便于光伏电池在工程上的计算和分析。通过对式(3.4)进行处 理得到光伏电池的输出』.U特性简化的解析表达式为:【,,=L[1一Cl@c2‰一1)】当等效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时,有,=0,(3.5)U=U。;当太阳能光伏电池处于最大功率点时,,=L,U=U。。。此时,电流可以表示为:L=匕[1一G(ec2‰一1)](3.6)上述式子中由于光伏电池的主要技术参数L、吒、L、U。已知,可以求出cl、C2:Cl:(t一≯老∞,@8,纠謦M岬一妒将C1、C2代入式(3.5)中,光伏电池的,-U特性关系曲线就可以确定了。下,标准参考光强和温度一般取R一=l由于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ooow/m2和%=25℃。标准状态下光伏电池,.U特性卤线上的点(U,,),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U’=U+DU,,’=,+饼,可以得到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的光伏电池的,.U特性关系: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U+DU,=,。。[1一C1 Q c2‰一1)】+优式中 DU=一8q―T呵、)一Rs’DI D,=晓尺(丁一咒,)+L(R一1)(3.9)(3.10)(3.11)其中口――电流变化温度系数(Amps/℃),一般取0.00121』。; 声――电压变化温度系数(V/℃),一般取O.005 U。; R.――串联电阻(一般取小于1Q)。(2)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光伏电池是一个既非恒压源又非恒流源的非线性直流电源,图3.3为光伏 电池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下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图a)可以看出当外界光照一 定,而温度不同时,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很大,而短路电流却很接近。由 图c)可以看出当温度一定,光照强度变化很大时,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变化很 大,开路电压变化不大。从图b)和图d)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 电池的输出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的温度下,输出功率随着太阳 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1引。审流I/A 功率P九Ⅳ电压U,v电压UⅣ(a)不同温度下I.V曲线(b)不同温度下P.V曲线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功电压U,、,电压U,v(c)不同光照下I-V曲线(d)不同光照下P.V曲线图3.3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电池输出特性3.2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3.2.1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太阳能电池在工作的情况下,其端电压将随着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不同 而发生变化,由于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其端电压有关,所以输出功率也会发 生很大的改变,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效率,也就是说要在光照和温度条件不相 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输出电能,这就提出了太阳能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如何跟踪的问题。假设光伏系统电路就是一个线性电路,在一般的线性电路中,为了让负载 获得最大的功率,需要匹配一个合适的负载。由电路理论分析知,当负载的电 阻与电路系统的内阻相等时,负载就能获得最大的功率,如图3.4所示的简易 线性电路:19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砜i电源部分:..一…..…..…一一..一一…...........一.....….-.:图3.4简易线性电路图中,U。为电压源电压,置为电压源的内阻,R。为负载电阻,则负载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氏“2R=(裁)2×R上式中,U,和足是常数,对R0求导,可得:(3?12)鼍蚋持哦2(置+R)2@?3,。令象=。,即当R。=民时,氏可取得最大值。通过上述这个简易的线性电路分析可知,对于内阻不变的线性电路系统, 可以利用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相等的方法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即电源最大输 出功率,此时负载电压相当于电压源电压的一半。但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电 路是一个非线性电路,因为太阳能电池的内阻会受到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和负 载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内阻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用上述简易线性电路来求取 最大输出功率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在太阳能电池与负载之间增 加~个与其相配合的DC.DC直流变换电路,通过改变DC.DC直流变换电路中 功率开关管的通断情况,可以调节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使其达到 最大,这样便实现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 如图3.5所示为太阳能光伏阵列MPPT工作示意图,其中,曲线X和曲线 Y为光伏阵列在光照强度不同情况下的输出特性曲线,直线1和直线2为负载 阻抗的负载特性,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为a、b、c,即为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从20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示意图中可知,a点、b点分别为光伏阵列在其相应情况下的最大功率点。若系 统一开时稳定工作于a点,在光照强度突然发生改变时,光伏阵列系统的输出 特性曲线将发生改变,如图3.5所示它将从益线X转移到越线Y,在负载阻抗 不变的情况下,光伏阵列系统将在b点工作,但是输出特性曲线Y的最大功率 点是c点,此时出现最大功率点偏差,也就是说负载阻抗与光伏阵列不匹配。 为了使光伏阵列系统工作于最大功率点,只有改变负载阻抗值,使其与光伏阵 列的内阻相等,才能实现使光伏系统输出最大功率。U(y)图3.5太阳能光伏阵列MPPT工作示意图所以,为了实现MPPT的控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负载阻抗值,使负载阻 抗值与光伏阵列的内阻值相等,光伏系统才能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在光伏系统 设计中通常在光伏阵列的输出端加一个DC.DC直流变换电路,根据电力电子技 术理论,调节直流变换电路的占空比D就能实现负载阻抗与光伏阵列的匹配, 从而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3.2.2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开发和应用系统中,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技术的研究一 直是该课题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技 术,国内外已经发展出各种控制方法,常用的有固定电压跟踪法(CVT)、扰动 观察法(P&O)、电导增量法(INC)等,下面详细分析下这几种常用的MPPT控制方法【14.171。 (1)固定电压跟踪法(CVT)首先测试到光伏电池在某一光照强度及温度下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2l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值,这种方法即是通过调整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端电压,让其值和所测试的电压 相符,从而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从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可以看出,在 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电池达到最大功率点时,其电 压变化不大,几乎为一个固定值。这样就可以使MPPT控制器的设计变得简单 化,人们只需要利用光伏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功率点的电压数据,根据经验数据,其值一般为开路电压的70%至82%。采用固定电压跟踪法的御PT控制比没有的情况下要多获得20%的电能【181。固定电压法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 现,但是在日照强度和温度等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光伏阵列的输出最大功率 点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就会使光伏电池工作于偏离最大功率点,造成能 量的损耗,所以此方法适应性差。 (2)扰动观察法(P&O) 因为扰动观察法的控制结构比较简单,被测参数也比较少,因此在太阳能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上被广泛的应用在。扰动观察法的原理是 先给一个扰动输出电压信号(己,,矿+△U),然后测量其功率发生的变化情况, 再与扰动之前的功率值进行比较,如果扰动后的功率值变大了,说明扰动方向 是正确的,’则可以朝同一个方向继续扰动(+△U);反之,如果扰动后的功率 值比扰动前小了,则扰动要往相反方向(.△U)。周期性地不断扰动、观察及 比较,以改变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端电压和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趋于最大。电 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流程图如图3.6所示。 但是,扰动观察法是通过不断扰动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来实现跟踪最大功 率点,在接近最大功率点出,其依然不断的扰动,而是在此左右来回振荡,所 以导致能量损失和降低光伏阵列输出的效率。能量损耗会在外界环境缓慢变化 的情况下更为严重,这是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弊端。为此,通过缩小每次扰动的 幅度,可以降低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幅度,以致能减少能量损失,然而在 外界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较大时,小幅度的扰动量必然导致需要扰动次数的增 加,这就使得跟踪最大功率点需要更长的时间,效率不够高,伴有大量能量的 损失,有时还会导致程序失序,出现“误判断”现象。因此利用扰动观察法跟 踪最大功率点时,扰动幅度的选取是关键之举。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图3.6扰动观察法流程图(3)电导增量法(INC)/.、釜\-/钆(y)图3.7光伏阵列的P-U曲线电导增量法是另一种最常用的脚PT控制方法,是在扰动观察法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进‘19】。扰动观察法是通过不断调整工作点电压,使之慢慢接近最大 功率点,此方法刚开始并不知道最大功率点处于哪一侧,所以这个扰动具有一 定盲目性。而电导增量法可以避免这一弊端,能够准确判断出工作点电压和最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大功率点电压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主要控制思想也与扰动观察法大同小异,下面 阐述一下电导增量法的基本原理: 假设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为:P=U×., (3.14)式中对U求导可得:嘉=等讲u斋 一=一=,+f,一dU dU dU㈦㈣ …jt’1.、I如图3.7所示,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为%舣,从图中可以得知,当等>。时,工作点电压小于‰科(u<‰);当等<o时,工作点电压大于‰(u>‰);当等=o时,工作点电压等于%。(u:u一);dU将以上三种情况代入式子(3.15)可得: (1)当U<U。。时,堡>一三dU U(3.16)(2)当U>‰时,堡<一三dU U(3.17)(3)当U=V吣时,堡:一三dU U(3.18)由于dU是分母,当dU=0情况下,若讲=0,则此时就为最大功率工作点, 不予再调整;若刃≠0,则可以根据刃的正负来调整参考电压值。当du≠o情况下,可应根据睾与一击之间的关系来调整工作点电压,最终完成clU Uop,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的。运用电导增量法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在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等外界环境变化时,其跟踪步伐平稳,其电压振荡幅度比扰动观察法小,但是迭代步长的选择难以抉择。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 流程图如图3.8所示。24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图3.8电导增量法流程图上述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如下表3 2l所示。表3.1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比较 算法名称 固定电压法优点缺点 控制精度较差,没有考日照强度和电池 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外界环境变 化较大时,难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的 效果,光伏阵列转化效果较低。成本较低,系统简单,易于控制实 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扰动观察法算法简单,测量参数少,易于实现, 改进方法较多。容易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产生振荡,功率 损失较大,跟踪步长对精度和响应速度 无法兼顾,环境变化较强烈时,容易发 生误判现象。电导增量法控制精度比较准确,响应速度快, 不同的逻辑判断有效地减少了振 荡,消除了误判现象。对硬件的传感器精度要求较高,系统成 本较高,迭代步长的选择难以选取。3.2.3本文所采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扰动观察法具有算法简单、测量参数少、易于实现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常 用的MPPT控制方法,但是从上节中分析扰动观察法优缺点可知,在最大功率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点跟踪的过程中,我们把Boost变换器的占空比的调整称为扰动的步长,用△d 表示,在扰动观察法中△d是一个固定值,步长的选择要兼顾精度和响应速度。 如果步长过大,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但是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容易产生振荡;如果步长过小,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速度就会变慢,会延长跟踪时间,效率变低。为了克服这种扰动观察法的不足,提高MPPT的效率和品质,本文采用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变步长扰动观察法12州。/、釜、-/钆U(y) 图3.9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示意图根据光伏阵列的P.U曲线来所说明本文所采用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如图 3.9所示。设图中曲线1为光伏系统起始时刻的光伏阵列P.U曲线,光伏阵列的 开路电压值U1,一般情况下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处的电压为开路电压的70% 至82%,所以取系统开路电压的0.76倍当作初始基准电压值,开始控制光伏系 统的输出电压,使其向着最大功率点出移动,与此同时,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控制开始作用,首先取初始扰动步长为△1。将扰动前后的功率值(岛、名)进行比较,如果尸后与珞相差大于_,那么再把扰动步长变成为△2,使△2>△1,再扰动;如果名与&相差小于吃,那么再把扰动步长变成为△3,使△3<△1, 然后继续扰动;如果名与珞的差值在‘与巧之间,那么使用△1作为扰动步长变。前述设定的参数值当中,阀值巧较大,阀值_较小,并且有关系式△3<△1<△2。如图3.9所示曲线1的A点处,它离最大功率点较远,此时,系统应该以 较大的步长对最大功率点实行跟踪;如曲线1的B点处,它离最大功率点的距 离比较适中,那么系统将以适中的步长对最大功率点实行跟踪;如曲线l的C 点处,它离最大功率点的距离很近时,那么系统必须采用很小的步长对最大功 率点实行跟踪。如果系统处于外界环境有强烈的变化情况下,光伏阵列的P-U26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曲线可能变成如曲线2所示,此时,光伏系统会检测到最大功率点的突变,便 会以较大步长的扰动方式进行跟踪最大功率点。这种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优越 之处为: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变成快速跟踪到当前最大功率点,减少了启动时间;在检测到外界环境有强烈的变化情况时,依然能快速进行跟踪最大功率点,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得以改善;在离最大功率点很近时变成以小步长进行扰动,可 以缓解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产生的振荡,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大大的提 高了。如图3.10所示为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控制流程图。图3.10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控制流程图27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3.3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分析根据上述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分析讨论,采用扰动观察法的光伏电池最 大输出功率跟踪方法效果比较理想,只是扰动步长的选择必须要兼顾精度和响 应速度,所以会出现震荡以及跟踪时间较慢等弊端。因此在扰动观察法的基础上采用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即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利用Matlab/s妇ulillk工具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lJ。本系统仿真图采用的电路是升压斩波电 路(Boost电路),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仿真模型结构如图3.11所示,其中光伏 电池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如图3.12所示。图3.11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图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图3.12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图根据光伏电池模型可得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光伏电池模型的相 关仿真参数如表3.2所示。表3.2仿真电路参数设置Im 2.84 Vm 35.28 V6c 42.48 Isc 3.21 Sref 1000 T1.ef 25ab 0.7Rs 2O.015由上面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图3.13(a)所示为光伏电 池的U.I特性曲线,图3.13(b)所示为光伏电池的U.P特性曲线。从仿真结果 可以看出,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 会随着电压变化的变化而变化。 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a)(b)图3.13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图根据第六章的光伏并网系统参数,单片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约为100W, 由上面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图3.14所示为单片光 伏电池板扰动观察法控制算法MPPT仿真结果图,图3.15所示为单片光伏电池板改进的扰动观察法控制算法ⅧPT仿真结果图。由图3.14和3.15可知,改进的扰动观察法比之前未改进的扰动观察法更快跟踪到最大功率点,而且没有超 调量,跟踪效果稳态性能较好,功率振荡也相当的小,比较有实用价值。所以 改进后的扰动观察法具有良好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作用。图3.16所示为 光伏阵列的改进型扰动观察法控制算法MPPT仿真结果图,此光伏阵列是由十30 第3章太塑堂堂垡墨奎垫奎盛堡堕堇查箜婴窒 ―――――――_――――――――――――――――――――――――――――――――――――――――――一合后,其输出功率会有一定的损失。一―――块相同型号的光伏电池板串联起来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多片光伏电池板的组芝&静嚣图3.14单片光伏电池扰动的观察法控制算法MPPT仿真图,,。/’r/}{一} ――一第3章太阳能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二_=二二二=-二=二二二:::=:芝 &褂霄图3.16光伏电池阵列改进扰动观察法控制算法MPPT仿真图3.4本章小结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ⅧPT)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从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着手,得到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在分析 太阳能光伏的简易线性电路的基础上得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原理,接下来分析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MPPT技术,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更好的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本文在常用的ⅧPT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对这种改进后MPPT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Ma廿ab/siInuliIlk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2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4.1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总体概述并网逆变器是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一般以全桥形式的应 用最为广泛【l…。把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馈送到电网的过程中,按照光伏并 网逆变器的结构可以把其拓扑结构分为两类:单级式逆变器和双级式逆变器。 单级式逆变器如图4.1(a)所示,它是DC.AC环节中同时实现两个功能,即 MPPT控制和逆变并网控制;双级式逆变器如图4.1(b)所示,它是在DC-DC 电路和DC.AC电路中分别实现MPPT控制和逆变并网控制。单级式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但是控制方法比较复杂;而双级式逆变器结构对ⅧPT和逆变并网环节采取单独控制,其互不影响,控制相对简单,工作效率较高,所 以本文采用的是单相双极式逆变器。(a)(b)图4.1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33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分为电流源输入和电压源两种输入方式【221。由于输入 为电流源的电流型逆变器需要在直流侧串联大电感,用来稳定直流侧电流的输 入,但是由于电感线圈的体积一般较大,动态响应也较差,这样就会使系统的 响应速度变慢,所以光伏并网逆变器一般采用电压源作为输入电源。如果逆变 器的输出采用电压控制方式的话,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受到电网的影响比较大, 使其难以控制,而采用电流控制,可以方便的控制输出电流使其符合并网的要 求,即与电网电压保持同频同相,这样就可达到逆变并网的目的。综合以上分 析,本文采用单相双极式电压源电流控制方式逆变器,即电压型输入,电流型 输出的控制方式。 单相逆变器的控制目标:控制逆变器输出的单相正弦交流稳定电流与电网 电压同频同相,并且保证输出电流的高品质,尽可能使谐波减少。所以控制系 统需要控制的是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如图4.2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逆变器输出电 流与电压之间的矢量关系,其中L。为控制目标,即逆变器输出电流,U耐为电网电压,虬埘为逆变器输出电压。逆变器的输出需要进行滤波,一般采用的是电感,所以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之间有一个口角,要使逆变器的输出电 流符合并网要求,即同频同相,因此要使电网电压预先滞后于并网逆变器的输 出电压【231。I,吒,U删图4.2并网逆变等效电路与电压电流矢量图4.2并网逆变电流跟踪控制方式4.2.1常用单相并网逆变电流控制方式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可知,逆变器的输出采用的是电流控制,所以在太阳能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需要对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使输出电流稳定、34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高质量然后并入电网。常用的输出电流的控制方式主要有PI控制、重复控制和 无差拍控制、SPWM控制方式等方法[2舢321。 (1)PI控制方式 PI控制是早起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电流控制方式,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但是动态响应速度较慢。它是一种线性控制方式,对于负载存在非线性干扰的 场合,其控制效果很不理想。所以,PI控制在系统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比较有 使用价值p引。 (2)重复控制方式 由于有时逆变器的输出信号波形会有一定的畸变,并且这些畸变的波形是 周期性重复出现的,重复控制是基于这种畸变波形而提出的一种控制方法。它 主用用来改善波形质量,防止畸变。重复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作用于系统外 部的扰动信号以数学模型的形式植入控制器,构成一个反馈控制的过程。重复 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周期重复性的扰动,但是动态响应差,对突如其来的干扰控 制效果不理想p4J。 (3)无差拍控制方式 无差拍控制是属于一种数字控制范畴的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上 一周期的系统内参考输出电压与电流以及实际输出信号值来推算出下一周期逆 变器的开关信号的脉宽。无差拍控制能够保证对输出电流瞬时值的精确控制, 稳态性能较好,响应速度快,也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但是该控制方法 对主电路参数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鲁棒性较差【351。 (4)SPWM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把参考电流与系统实际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后,将其电流误差经过控制器后与三角波信号进行比较,以输出SPWM控制信号,控制器多用到比例 或比例积分调节。SPWM控制方式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系统稳定性较好, 应用十分广泛【36J。 上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输出电流的控制方式,其中PI控制方式对于含有非 线性扰动信号的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重复控制方式对于突如其来的干扰不能很 好的控制;无差拍控制方式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比 较少用;但是SPWM控制方式能有效的避免上述弊端,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本文采用sPWM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作相应 的改进,下节内容将详细介绍此控制方法。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4.2.2本文采用的单相并网逆变电流控制方式(1)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本文逆变系统采用的逆变器是全桥拓扑结构,其结构如图4.3所示,主要 有直流侧、单相全桥以及LC滤波电路三部分构成,其中L。、C2分别为逆变器 的输出滤波电感与滤波电容,Rl为线路上的综合电阻(包括电感串联等效电阻、 开关管通态电阻等)【37】。卜图4.3逆变系统全桥拓扑结构图由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可以列出电感电压UL(t)和电容电流ic(t)的表 达式:㈨=三掣川∽一州沪㈨挑)-C掣吲沪讹)o(4.1)将式(4.1)转化为状态方程:[搿]=吉1 R, 三酬+0一二C o1土£降)] l f。(f)J(4.2)上再将上式(4.2)作拉氏变换,那么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频域内的表达式为: ㈧3,㈣=而击丽㈨一矗‰以s)=G。订Uf(s)一k胁(s)36这个传递函数的第一部分表征了输出电压跟踪输入电压的性能,第二部分 表征了输出电流对输出电压的扰动特性,可以将其等效为系统的输出阻抗: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z.(s):盟:下堕生。(4.4)』。(s)s‘LC+麒LC+l结合逆变器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逆变器的主电路等效框图可以由上述表 达式转化而得,如图4.4所示。由于综合电阻R1的阻值比较小,可以忽略,所 以逆变器的主电路就相当于一个二阶振动环节。鉴于逆变器自身无阻尼,逆变 器的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扰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使系统工作稳定,必须适 当的加大系统的阻尼。图4.4单相全桥逆变器的主电路等效框图分析上图可以得知,在fo为零时,即空载情况下,逆变器处于最小阻尼状 态,振荡也最为强烈,所以,逆变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逆变器的传递函数即为:强器。五而舞u@h2弱州叩+扣1+惫㈠5,(2)单相并网逆变电流的控制方式 由于在前级DC―DC控制中已经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且输出了稳定的 直流电压,然后输入逆变器。那么在后级DC―AC的逆变过程中,只需要把这个 稳定的直流电逆变成符合并网要求的交流电,而在前面章节当中,我们已经分 析过,是对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使其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即可实现 逆变并网的目的。并网电流的控制系统如图4.5所示。37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图4.5并网电流的控制系统图并网电流的控制系统中是把参考电流与系统实际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后,将 其电流误差经过PI控制器后与三角波信号进行比较,以输出SPWM控制信号 驱动开关管的通断,实现对电流的控制。并网电流控制系统中的PI控制器,它 是用来调节输出电流和参考电流信号的误差值,提高输出电流的精度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达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作用。控制系统图可以用关系式表示成数学模型为:三型箸=u。一ug―o嵋 出‘g…(4.6)。式中q为并网系统的输出电压,U;为电网电压,o为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 蜀为等效电阻。将式4.6作拉氏变换后可得:L耐2z了}百(ui―ug)=Gs(s)(uz―ug)‘4?7’式中G3(s)是滤波器的传递函数,Gs(s)2瓦÷万。逆变器可以等效为一个小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G:∽2乏萧式中.j}一为逆变器的放大倍数,‰为小时间常数。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8,∞):丝(4.9)所以并网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G∽=G1(咖G:∽螂)=半。缶‘击∽㈨由于上述介绍的并网电流控制系统中,电网电压可以看作是一个扰动信号, 并网电流受电网电压的影响比较大,此时,并网电流关于电网电压的表达式为:砸)=羔%s)(4.…为了消除或减小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我们在上述并网电流控制系 统中作适当的敌讲。即加入申.网审。乐前馈补偿婪詈,缸图4.6所示。图4.6改进型并网电流的控制系统图在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之后,并网电流关于电网电压的表达式则为:~ ”’(4.12)m):业訾掣%s)1+G’fs)式中Gt(s)为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后的开环函数,若Gg(s)=一虿b,则J『(s)的值为零,说明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补偿后可以减小或消除电网电压对 并网电流的影响【381。4.3单相逆变系统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上述逆变系统,首先采用SPWM控制方式,由于这种控制方法有 一定的弊端,并网电流受电网电压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改进了SPWM控制方法,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电网电压前馈补偿装置,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消除并网电流受 电网电压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Ill(工具对并网逆变系统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9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4∞3∞2∞,∞O薄..:{藤豁: 二锻:』 二弧● ‘A嵫U\。。’’’’{’}。’。l。 :J }?o--?-…●●o‘o{f\yl――、!\yf/―、、!l季一∞霉l口I^)lu番毫30一∞2∞3∞州门≥门门二::rO O.01 口.02 0.03 O.04 臼。05 O.06 0.07 O.D8 O.09 O.14∞tjme(s》图4.10未加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逆变并网仿真结果£V(静氆档4Io^)lu譬Jnu伽唰sl 图4.11加了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逆变并网仿真结果由以上仿真图,图4.10为未加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逆变并网仿真结果,图40 第4章单相并网逆变控制技术研究4.11为加了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逆变并网仿真结果。分析此仿真结果可知,采用加入电网电压前馈装置的逆变输出波形和未加电网电压前馈时逆变输出波形 两者都能够保持逆变输出电流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但是加入了电网电压前馈 装置的逆变输出并网电流畸变更小,具有更好的性能。4.4本章小结本文首先介绍了并网逆变器中逆变电路的选择,对逆变并网的控制目标进 行了研究,确定了控制目标是并网电流。然后对单相并网系统的几种常用并网 电流控制策略作了简单的研究和理论分析,由于SPWM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较理 想,所以采用了SPWM控制方式,并在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加入电网电压前 馈补偿装置,有效的减小了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由于逆变器的控制目 标是并网电流,要保证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实现并网的目的,最后 采用Matl a.b/simuliIll(进行仿真验证。41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5.1孤岛效应检测系统所谓孤岛效应是指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若市电由于人为切断或 电网故障而停止向本地负载供电,而光伏发电系统仍处于工作状态,使本地负 载处于局部供电的状态,即与周围负载构成一个自给供电的孤岛现象【39】。由于 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因线路或设备检修等情况而停止供电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孤岛效应现象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也是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太阳能光伏 并网发电系统中应该要考虑产生孤岛效应的现象。在孤岛效应发生之后,假设 检测设备未能检测到孤岛,将会产生以下一些危害【40】:比如危及人身安全、电 网保护开关、电压和频率不稳定等等。5.1.1孤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如图5.1所示为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结构框图,图中由R、L和C组成 光伏逆变器的等效负载。光伏系统在正常工作以及发生孤岛效应时的功率流向 在图5.1中也标示出来了,其中P和Q分别为: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P和△Q分别为:逆变器向电网提供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负载上消耗有功功率;Q剃:负载上消耗无功功率;U:逆变器输出电压;U。:电网电压;PCC:电网端与客户端的公共耦合点。 在光伏系统输出的功率和负载所消耗的功率处于平衡状态时,此时光伏发 电系统提供的电流刚好供负载所需,所以当市电因故障或检修而断电,而逆变 器输出端的电压以及频率并不会马上发生变化,此时,系统可能无法判断出市 电是否有断电,孤岛效应的现象便出现。若市电断开时,光伏系统不能准确、 快速的检测出电网的断电状态,并脱离电网,那么光伏系统就会向周围负载继 续供电,即所谓的孤岛。42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图5.1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结构框图下面根据图5.1并网系统孤岛检测示意图,分别讨论电网侧断路器S打开 和关闭的情况: (1)当开关J5r闭合时,光伏并网系统工作于正常状态下,并网逆变器的输 出除供本地负载使用外还与电网相连。由图中功率流向可得:尸=‰+印=竿+肚Q=‰+△Q=(寿一嚷c)×%。+△P国。厶9 。㈣,,(5.2)式中国。为电网电压的角频率。 上述式子表明,当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小于本地负载所需,那么不足的 部分将由电网来补充;当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大于本地负载所需,那么超出 的部分将馈送给电网。 (2)当开关JSr断开时,说明市电处于断电状态,光伏并网系统将工作于孤 岛状态,那么逆变器输出功率全部供给本地负载,又开关断开前后P和Q基本 不变,由此可得:尸=‰=字Q=Q删=(七一qc)∽2 毗L式中@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3,(5.4)43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 由式子(5.1)和(5.3)口]得:竺:l一鬈 一一-一_--_=一尸(5.5)I、、lU。‘由式子(5.2)和(5.4)可得:竺×缉:望二丝±垒;(5.6)咚昕Q+Qc×詈普式中Qc为谐振电容c的无功功率,其值为Q=哝×c×%2,由于负载L、C会发生谐振,那么并网逆变器将在谐振的状态下工作,谐振角频率满足关系国:1/√历。通过(5.5)和(5.6)又可得:堕×竺一丝:(乓一1)×堡+堕一1 P∞g(5.7)Q、∞;。Q∞g由式(5.6)和(5.7)可知,并网逆变器工作在孤岛时,它输出有功和无功 功率的大小受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影响,由于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全 部供给本地负载,所以有△P=0,△Q=0,则式子(5.7)可以转化为如下式子:(堕一1)×(丝×(旦+1、+1:o∞g(5.8)Q∞g通过上述分析,当∞,=∞。时,光伏系统逆变器输出的功率和负载所消耗的 功率处于平衡状态。在发生孤岛效应时,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没有发生 变化,即电网端与客户端的公共耦合点PCC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反之,会发 生变化。因此,是否发生孤岛效应可以通过检测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变化 来反映。而在电网端与客户端的公共耦合点PCC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无法检测到孤岛是否发生,因此,需要寻求更为高效的孤岛检测方法。5.1.2常用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由于光伏并网系统中产生孤岛效应对整个系统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孤岛效 应的检测与防止对光伏并网系统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选取合适的孤 岛检测方法,目前,检测孤岛效应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被动式检测法以及主 动式检测法[41。421。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1、被动式检测方法 被动检测是指通过并网逆变器的检测功能检测到电网的一些状态量是否变 化,依此判断系统是否出现孤岛效应现象。当电网断电时,如果并网逆变器的 输出量发生变化,比如:电压幅值、频率、相位等,可判别出发生了孤岛现象, 然后采取相应的孤岛保护措施,而当本地负载功率与光伏系统逆变器的输出功 率完全匹配时,就很难检测到那些状态量的变化了,难以达到孤岛保护的作用。 被动式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压、频率检测法;相位检测法;谐波检测。 (1)电压、频率检测法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通过欠压、过压、欠频、过频等故障保护装置来检测 电压、频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产生孤岛效应。但这个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当本 地负载功率与光伏系统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完全匹配时,在电网断电后,逆变器 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很小,此时电压、频率检测法存在很大的检测盲区。 (2)相位检测法 相位检测法通过检测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是否发生变 化,从而判断孤岛效应是否产生。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逆变 器的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必须保持相位一致,所以可以通过逆变器输出电流与 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判断是否大于一定的阀值,如果超过一定的阀值,说 明孤岛效应发生,则逆变器停止工作。 (3)谐波检测 谐波检测法是通过检测电网电压中谐波的变化情况来判别孤岛效应是否产 生,当谐波含量超过一定阀值的情况下,说明孤岛效应产生了,逆变器停止工 作。 2、主动式检测方法 主动式检测方法是指在逆变器在正常工作工程中,逆变器输出一个很小的 周期性扰动信号,然后检测电网的变化情况,如果扰动量的累积超过并网标准 的规定,就可以检测出电网出现故障,说明孤岛效应发生。在出现孤岛效应时, 在本地负载功率与光伏系统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完全匹配的情况下,逆变器输出 的扰动信号可以打破功率平衡的状态,因此可以检测出电压、频率发生变化, 判断孤岛效应的发生。常用的主动式检测方法主要有:输出功率扰动法、输出 频率扰动法、输出相位扰动法【431。 (1)输出功率扰动法45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输出功率扰动法的原理是通过对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进行周期性扰动,看 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是否受到影响,如果发生孤岛效应,有扰动功率的存在, 那么输出电压幅值就会发生变化。 (2)输出频率扰动法 输出频率扰动法和输出功率扰动法的原理相类似,就是对逆变器输出电压 的频率进行周期性扰动,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是否受到影响。一般在电网 为停电的情况下,检测不出频率的波动;当电网停电时,就能检测出频率的扰 动,在经过一定时间频率的扰动后,频率偏差就会加大最终超出正常范围,此 时说明孤岛效应发生了,必须停止逆变器继续工作。 (3)输出相位扰动法输出相位扰动法与输出频率扰动法的原理比较相似,只是输出相位扰动法是对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进行扰动。5.1.3本文采用的孤岛效应检测法由以上分析与介绍,并结合文献【44】可知,在电网停电后,并网逆变器输 出端电压角频率与其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如下关系:国≈志?c南邶 舭五i’‘面+1)@9, ¨9’式中国为逆变器输出的角频率,P和Q分别为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 功功率,Q。为负载的品质因数。在电网正常工作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 率是比较稳定的,在有干扰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频率在并网标准允许的 范围内。在产生孤岛现象情况下,如果Q为负时,表明此负载是容性的,并网 逆变器输出端的频率将下降,在此时施加一定的频率扰动,那么频率将继续下 降,在负载上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程,这个正反馈可以使得频率加速下降, 直至频率下降到小于正常范围,这时,可以检测出孤岛效应已经发生;如果Q 为正时,与Q为负时相反,那么此负载是感性的,并网逆变器输出端的频率将 增加,在此时施加一定的频率扰动,频率就会继续增加,在负载上就会形成一 个正反馈的过程,这个正反馈可以使得频率加速增加,直至频率增加到超出正 常范围,这时,也可以检测出系统处于发生孤岛效应状态下;如果Q为零时, 说明负载处于谐振状态下,在此时施加一定的频率扰动,会使工作于谐振情况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下的频率低于或高于正常频率范围,那么就可以检测出孤岛效应。 从式(5.9)的分析可知,要检测出孤岛效应,必须准确判断出频率变化的 方向,然后使扰动信号的方向与频率变化方向一致,形成正反馈。频率变化的 方向是通过前后两次检测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的差来决定的,这个过程可 以利用控制器DSP的捕获功能来实现。所以本文采用的检测方法正是采用这种 利用频率差而实现正反馈一个检测过程,所谓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法。5.2孤岛效应检测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为了验证本文采用的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法,利用Matlab/Simul址仿真平台搭建了孤岛效应检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anab的M语言编写了孤岛检 测的S函数模块。孤岛效应检测的数学模型如图5.2所示。图5.2孤岛效应检测Simulik仿真模型47 第5章孤岛效应检测与保护图5.3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仿真结果由图5.3的仿真结果所反映的可知,在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工作于良好状况 下,频率信号扰动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干扰影响不大;当电网停电时,将产生 孤岛效应,干扰信号的扰动对系统的输出电流影响非常明显,由仿真结果可以 看出,该方法有效的检测出孤岛效应,并且检测检测孤岛效应的时间很短。所 以本文采用的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法具有实用性。5.3本章小结光伏并网系统中,因电网断电可能使光伏系统产生一种孤岛效应的现象, 由于孤岛效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为了防止孤岛效应的现象的产生,本文分析 了几种常用的检测孤岛的方法。根据系统的实际特点,本文采用频率差正反馈 孤岛检测法,这种方法对孤岛效应的检测效果较为理想,文章对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Matlab/simul址进行孤岛效应的仿真,验证了频率差正反馈孤岛检测法的有效性。48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6.1光伏并网系统设计指标1、并网输出功率:1000W; 2、逆变后输出并网电压范围:220V±5%: 3、DC.DC变换后直流母线电压额定值:460V; 4、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范围:180V~450V; 5、电网电压频率范围:50 6、开关频率:20kHz; 7、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T}D<5%; 8、输出功率因数:cos矽>O.98。 假设单个光伏电池板模块的相关电气参数为:开路电压为42.48V,短路电 流为3.21A,最大功率点时所对应工作电压为35.28V,最大功率点时对应输出 电流为2.84A,则单片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约为lQoW,要构成最大输出功 率为1000W的光伏阵列,可以由十块相同型号的光伏组件模块串联起来。Hz±0.5%;6.2系统硬件部分参数的设计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中,用到多个开关管,常用的开关管有MOSFET 和IGBT。一般来说,IGBT的电流处理能力比较高,它的电流是MOSFET的两 倍,在大电流的作用下,IGBT可以具有更低的导通电压,也就是说IGBT的导 通损耗比MOSFET小;但是MOSFET的开关速度比较高,所以它的开关损耗 比IGBT更小,另外,功率MOSFET的热稳定性也比较好,在小功率电子设备 中运用广泛,但其导通特性比较差,在高电压的情况下,容易使MOSFET发热 而烧坏。总的来说,IGBT适合于低开关频率大电流场合;IGBT适合于高开关 频率小电流场合;另外,MOSFET器件成本更高。IGBT的开关特性较优良、 容易驱动,而且饱和压降也很低等优点,在中小型功率逆变电源和开关电源中 倍受青睐。综合考虑,本系统所用的开关器件选用IGBT。49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6.2.1前级DC.DC电路参数设计依据图2.3所示的DC.DC变换电路进行参数分析: 1、电感参数的选择 Boost电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工作电流L的工作状态分为电流连续、临 界和断续三种情况,但是系统要求能不断的向外输出功率,因此B00st电路必 须使工作电流在连续情况下。根据电流连续时的伏秒特性,在稳态时,电感在 一个周期内充电和放电能够保持能量平衡,可以得到: UD丁=(U0一U)(1一Dr)(6.1)式中,U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乩为直流侧输出电压,即直流母线 的电压,D为占空比;丁为开关功率管的开关周期,D丁为开关功率管的开通 时间,(1一D丁)为开关功率管的关断时间。于是,由上式整理可得:虬=尚电压增益为:@2,4=争=击等,可得: Z=只㈤3,在理论分析时,可以假设整个电路处于理想状态,则电路没有损耗。由功 率守恒原理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与电路后级负载R上所消耗的功率相(6.4)式中只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后级负载R上所消耗的功率,即输 出功率,又只和£可以有如下式子得到: P=∽‘ £=乩L则有:(6.5)(6.6)生:l―D』,(6.7)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式中‘为电池板输出的平均电流,L为负载的平均电流。由于电感是储能元件,处于同时充放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随线特性所以电感电流存在纹波量三冬,于是可得:口。u,:三鱼:>△f,:型‘d。 ‘L(6.8)式中△f,为电感电流的纹波电流。 定义电感电流的纹波系数刁,为:仇2子』,△f,(6.9)式中t为电感上的平均电流,它与‘是相同的即L=‘。 由上述式子可得:三:!!:型坌丝三77j只L=――――――――――;一(6.10) LO.1U J式中,£为输出功率。由式(6.10)可知,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当D=妄时,三能够得到最大值,则:三~:!堕 k2蒜三≥厶。(6.11) ∞_D为了满足纹波电流在额定条件下的要求,则:(6.12)系统的最小占空比为:见访小篑小舞一o.咙取77,≤25%。根据系统参数的设计,只=1000∥,U=460矿。@m本系统中对于电流纹波系数的取值要考虑电感的饱和等问题,在本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开关管频率:如果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过高时,则有利于对谐波 的滤波,这样输出电压的波形就只会含有少量的谐波,但同时又会加大开关管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损耗与发热;如果开关管的开关频率过低时,则会使输出波形恶化。所以综合考虑开关管频率选取的利弊,选择开关管的频率为厂=20K舷,则丁=50驸,于是可得:三。。,:坐型业:6.27m日L一21聂砸聂而矿2o?z 7m爿(6.14) ∞?14’由于三≥厶眦,所以取三=7棚。2、电容的选择 电容C为支撑电容,并联于两级变换之间电容C除了输出滤波外,还具有 储能的作用,假设纹波电流都会流经电容,全桥逆变电路可以等效成纯阻性电 路,中间电压稳定在460V【451。由式(6.3)、(6.7)可知:△虬=竽由式(6.4)、(6.15)可得:(6.15)△u=筹设电容电压的纹波系数为:㈨㈤铲等则有,㈨㈣c≥墨孥仉晖(6.18)本系统中设仉=1%,Dm戤=O.5,£=1000矽,丁=50淞,则代入(6.18)得:c≥!QQQ兰Q:!兰!Q萋!Q二:118胪0.01×4602。(6.19)因为在实际电路中,后级逆变电路要从这个支撑电容中获得能量,另外也 不能完全把全桥逆变器当作是纯电阻性电路,所以中间支撑电容的要留有一定 的裕量,选取10倍以上的容量。因此这个支撑电容可以选择2200uF/500V。3、开关管的选择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根据电路中所承受的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对于IGBT开关管的选取可以 取耐压为600V耐流为45A的管子,所以选择IGBT开关管的型号为20N60c3。 二级管的选取同样必须符合电路中所承受的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同时二 极管还必须符合低通态压降和快速恢复特性,因此选择BYV29)【-600,其主要 参数为耐压600V和耐流18A。6.2.2后级DC.AC逆变电路参数设计依据图2.4所示的DC.AC逆变电路进行参数分析: 1、滤波电感的选择 由于并网系统要求,在单相全桥逆变器的输出侧能够输出功率因数为l、 与电网电压波形同频同相为正弦波电流。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在单相全桥逆变 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电感值的取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电路输出波形的质 量。在逆变器侧输出滤波电感的两端将产生纹波电流,它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比 较大。因此对电感值的选取应考虑电流的纹波系数。 根据电感的基本伏安特性可得:△f_P丝‰3(6.20)Lf其中乩(f)为电感两端的电压,在输出电压的峰值附近,也就是乩=U一时,此时纹波电流最大,假设开关管的开关周期为丁,占空比为D,则:△f_‰Lf(6.21)在电感工作稳定情况下可得:U一.DZ=(U0一U。毅)(1一D)丁 式中%为前级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由式(6.15)、(6.16)可得:(6.22)三,:匕型!竺查=缘磐墼堡J(6.23)越U赴本次设计中,取U。。=√2×220=311y,L=10么,u出=460y,开关管的工作频率为/=20比眈,取电流的纹波系数‘=0.1,则代入式(6.23)可得: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三,:坐坐竺掣攀二一5.04聊日。(6.24)10×0.1×460因此为了保证电感电流实际纹波△f≤IL,则电感选取三,≥5.04,'zH。 又由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矢量关系可以得到:乩=/越r厶+乩则有式(6.25)可知,它们的幅值满足如下关系:(6.25)眈=以+(础,L)2根据正弦调制理论可得,(6.26)‰=口%式中口为调制比,其值为小于等于1。 将(6.27)代入(6.26)得,(6.27)暖≥晖+(础,L)2于是,可以得到,(6.28)三,≤型咝二盟。(6.29)酬”代入数据计算得:三,≤107.9m日(6.30)所以,综合考虑选取滤波电感的取值范围为:5.04聊日≤三,≤107.9,,z日。但 是在实际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电感体积和成本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选取比 电感的下限值稍微大一点,所以三,取为10聊H。 2、开关管的选择 在选用功率开关管IGBT的时候要适当应考虑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热应 力等因素,在并网逆变电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流过功率开关管IGBT的峰值 电流和输出侧滤波电感的峰值电流是相同的,所以为了保证功率开关管IGBT 的负荷和安全工作,应当适当提高功率开关管IGBT的电流额定值,即给予足 够的裕量。本系统中直流输入侧的最大电压为460V,再根据前面电路分析中的 电流情况,选取功率开关管IGBT的耐压值为600V、耐流值为45A,所以本系 第6章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统选择型号为20N60C3的功率开关管IGBT。6.3光伏并网系统硬件设计6.3.1基于DSP的主控单元设计1、微处理器的选择与介绍 微处理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能快速采集到相关数据并完成相应控制算法的计算,然后输出PwM驱动开关管以控制整个系统。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应有较高的精度和快速性,有助于提高系统输出动、静态性能,这对 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数字信 号处理器芯片(DSP)。本文采用的是TI公司生产的TMS320LF2407芯片作为 核心控制器,TMS320LF24Q7芯片是TMS320C2000系列DSP中一款。这款控 制器在控制领域的性价比极高、功耗低、运算精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此芯片 具有的特点【46J: 1)采用的制造工艺为高性能静态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发电并网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