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摄像头坏了拍出来的照片反而比双摄像头坏了拍出来的照片拍的照片大小更大_ 双摄只有4/5MB

双摄一定比单摄好?别开玩笑了好吗_凤凰科技
双摄一定比单摄好?别开玩笑了好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人称2016年是双摄元年,从千元级别的红米Pro,再到价格不菲的iPhone 7 Plus与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 9,都可以看见双摄像头的影子。
有人称2016年是双摄元年,从千元级别的红米Pro,再到价格不菲的iPhone 7 Plus与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 9,都可以看见双摄像头的影子。很多消费者认为双摄手机一定比单摄拍照清晰,促使厂家争相推出双摄手机,然而市面上的双摄手机是真有本领还是被我们神化呢?一、双摄的分类:别被厂商的宣传手法迷惑双摄像头主要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两种形式。市面上热门的&对称式&机型有华为P9/P9 Plus、360Q5/Q5 Plus、小米5s Plus等等,采用了&黑白彩色&的双摄像头方案,利于提高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彩色传感器负责采集物体色彩信息,理论上黑白传感器在低光下进光量大大提升,负责采集物体轮廓,最终照片把彩色和黑白合成,低光下比单摄获得更好的色彩与亮度,对成像画质有影响。而&非对称式&摄像头有红米Pro和荣耀6X等,还有LG G5和iPhone 7 Plus等。前面两组机型通过主摄像头记录成像,副摄像头记录景深信息,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功能,而后面两组通过不同焦距摄像头的切换,实现不同的拍摄视角范围,但对画质并无影响。二、消费者的误区:双摄一定比单摄好?&非对称式&摄像头对样张画质并没有改善的作用,只是带来功能性上面的提升,因此这次单摄的iPhone 7与双摄的iPhone 7 Plus广角端(使用频率高,适用场景广)成像质量相同,意味着多数情况下iPhone 7与iPhone 7 Plus的拍摄体验区别不大,而iPhone 7 Plus人像模式也只是功能上面的噱头。因此双摄手机并不一定比单摄手机拍摄更清晰,在之前魅蓝E对比红米Pro的摄像头测试当中(主摄像头传感器均为IMX258),单摄的魅蓝E凭借更好的软件优化甚至优于双摄的红米Pro。这意味着采用相同传感器的时候,单摄手机的成像质量也可能比双摄手机更好,没有绝对的&谁比谁好&情况。三、有了它们,单摄像头也精彩单摄像头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摸索出自己进步的方法,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镜头模组与传感器尺寸的优化,成像质量并不低于(甚至高于)双摄像头手机的水准,而且有相当多的单摄像头机型,凭借自身的实力获得中外科技媒体的一致认可。1、双核对焦。三星S7/S7 edge还是目前公认拍照最好的手机之一,其在手机上面首次采用了前瞻性的双核对焦技术,对焦速度有明显提升。&双核对焦&这项技术被最先应用在佳能单反70D上面,能提高成像的对焦速度。&双核&是指把CMOS里的全部像素点一分为二,而两个像素点可以独立成像,然后计算机能通过对比两个独立成像之间的差别,计算出被摄对象与我们的实际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对焦。除了对焦速度更快之外,因为单个对焦像素的面积比原来提升2倍,所以进光量也达到了原来的2倍之多,弱光环境拍摄进步明显。目前采用这项技术的手机并不多,而国内首款支持&双核对焦&的手机为OPPO R9s/R9s Plus,它们全球首发索尼IMX398传感器,支持&双核对焦&是这块传感器的重要特性,解决了&拍照慢&的痛点。OPPO R9s Plus更是加入光学防抖功能,进一步提升弱光拍摄性能。下面带来OPPO R9s的实拍样张,成像质量相对于R9来讲进步明显。OPPO R9s拍摄OPPO R9s拍摄OPPO R9s拍摄OPPO R9s拍摄2、大光圈镜头。除了双核对焦技术,大光圈镜头也是提高三星S7/S7 edge弱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们配备目前手机当中最大的F1.7光圈。图片源于网络F1.7光圈进光量相比市面上常见的F2.2光圈(华为P9 Plus、苹果iPhone 6s/6s Plus)增加约60%,单位时间内传感器接收的光信号更多。国产手机当中镜头光圈比较大的是OPPO R9s/R9s Plus,它们相对于前代作品来讲升级为F1.7,且还有6P镜头和蓝宝石玻璃镜片,弱光环境下成像质量不俗,画面纯净度高且色彩鲜艳,解决了&拍照不清晰&的痛点。值得一提的是,OPPO R9s Plus更是加入光学防抖功能,进一步提升弱光拍摄性能。3、大尺寸传感器。传感器尺寸是对手机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地方之一,单位像素的尺寸直接影响了传感器接收的光信号。如果像素尺寸变大,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传感器接收的光信号,让高亮度低噪点的样张得以实现。谷歌Pixel/Pixel采用了目前综合素质最好的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索尼IMX378),拥有1.55&m的大像素,弱光环境当中拍摄时画面纯净度高。即使在放大情况下查看时,噪点表现也没有一般手机明显。谷歌Pixel/Pixel拍摄谷歌Pixel/Pixel拍摄让人惊喜的是,Pixel/Pixel的拍照成绩,目前在DxOMark(影像行业权威测试机构)榜单当中成绩排名第一。总结双摄拍摄方案是目前手机发展的趋势重要,它确实提升了手机的拍照体验,但消费者对双摄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实双摄像头并不一定比单摄像头拍照清晰,如目前为止影像行业权威测试机构DxOMark排名前五的手机依然采用单摄像头。相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双摄手机还会与单摄手机共同存在,谁拍照好还要看最终的成像效果,希望大家不要被商家误导。PS:后期我们有双摄手机横评项目,敬请大家留意。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96
播放数:2678
播放数:8524
播放数:5808920摘要:多摄像头那点事儿,单摄像头全都做不了!
上回我们说到了虽然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双摄像头”当作一种潮流,然而在国外专业相机评测机构DxOMark的手机拍照天梯中,评分超过85分的11款手机并没有任何一款双摄手机的影子。
想想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在专业的摄影界,大多数高端的相机实际上都是依靠单摄像头来成像的。
手机要不要上双摄?双摄究竟是“鸡肋”,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面对“单摄”手机的屠榜,双摄乃至多摄像头手机将如何“力挽狂澜”呢?“科普”第二弹马上开车。瓜子花生准备好,快上车!
虽然从DxOMark的评分来看,双摄在成像质量相比单摄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有一类双摄偏偏要和单摄甚至单反来掰一掰“手腕”,那就是以华为、360、酷派主导的黑白双摄技术。
彩色+黑白双摄:大小不够,两颗来凑&
首先我们来温习一下,双摄像头手机在成像上会输给单摄手机的两个根本原因:
机身要容纳两颗CMOS,出于美观考虑,单颗CMOS面积受限;
为了保证光路稳定性,双摄手机目前还没有可量产的光学防抖技术。
而“彩色+黑白双摄”这项技术,解决的就是CMOS面积受限“底大一级压死人”的问题。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在彩色CMOS(主摄像头)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块黑白CMOS(副摄像头)。
“彩色+黑白双摄”在拍摄时,两颗CMOS同时成像,其中彩色CMOS负责颜色信息(事实上是全部拍照信息),黑白CMOS只负责记录拍摄物体的灰度信息(当然也不能记录颜色信息),最后通过后期处理,将两张图片合成为一张。
问题来了,为什么另外一颗CMOS要用“黑白”的呢?
其实,我们通常所用的手机CMOS在成像时,每个像素点都是“色盲”:它们只能感应光的强度,无法捕获颜色信息。
为了在拍照时获得一张具有颜色的图像,所以每个像素点上方都会覆盖一层彩色滤光片,而滤光片分布则遵循RGBG排列的拜耳阵列(或其变种RGBW排列),在这种排列下,光在射入每个像素点的过程中,会被滤光片过滤掉一部分,只保留该部分颜色的强度,然后单色光射在感光元件上产生与光强度相对应的电流。&最后经过“反拜耳运算”将阵列中相邻的四个像素合成,猜出这四个像素点对应的颜色,于是就构成了一张完整的彩色照片。
但镜头本身就是一个通电的元件,自身也会有电流经过,这部分电流因为电磁感应效应,会与感光元件产生的电流发生串扰,这个串扰我们称之为“噪声”,而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值(后称“信噪比”),则是影响成像的最关键因素。
当像素接收到的光越强,转化的电流也就越大,相比之下“噪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在光较弱的时候,转化的电流变小,“噪声”的影响变得明显,于是会出现颜色漂移、伪色噪点等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端与低端手机白天成像质量差不多,而晚上却有如天壤之别。
那么,大多数相机优化是如何提高信噪比的呢?
要么降低噪声:
A:优化电路结构,降低噪声
要么提高信号强度:
B、增大感光元件灵敏度
C、增大单位像素面积
D、增大光圈,提高进光量
而黑白双摄的解决方法属于:
E、去掉滤光片,减少光强损失
无论多么上乘的滤光片,只要过滤掉某些颜色的光线,光线强度就必然会有一部分衰减(约20%)。而没有滤光片的黑白CMOS则不会有这部分衰减,在硬件层面上要比同像素尺寸的彩色CMOS串扰更小,画面纯净度更好。
不过由于没有滤光片只能记录画面的灰度,想要拍摄出一张彩色照片,还需要另外一颗彩色摄像头记录颜色信息进行后期合成。
厂商在宣传的时候就会说:快来看,我们有两颗CMOS,加起来进光量可比单摄像头的CMOS大多了!
虽然在参数上看,好像说得蛮有道理:以华为P9为例,两颗1/2.9英寸(单位像素尺寸1.25微米)的CMOS,拼接起来大约有1/2英寸,比目前主流手机市场采用的最大传感器IMX378的1/2.3英寸(单位像素尺寸1.55微米)还要大一圈。
虽然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但事实上,虽然两颗CMOS带来了两倍的感光面积,但同时也带来了双倍的像素数量和双倍的噪音,并没有解决单位像素面积小的问题,仅仅是黑白CMOS减少了一点光线强度的衰减,从硬件层面考虑,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尺寸CMOS的补救,加上双摄没有完善的量产光学防抖解决方案,在提升画质方面并没有真正的大底大像素单摄像头有效。
但双摄真的就只是“鸡肋”吗?虽然在成像质量方面,双摄像头的意义仿佛并没有一颗大号“火疖子(摄像头)”来得给力,但吹成像只是双摄界一股“清流”,而绝大多数拥有双摄像头手机乃至多摄像头手机,则更多地喜欢在玩法上做文章,毕竟更多的摄像头可以做出许多单摄像头做不到的事。
成像和玩法,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两个都重要。这不是在“和稀泥”,因为前者解决的是“按下快门,随手拍出好照片”的问题,照片越漂亮,回忆也更美好;而后者解决的是我们未来该如何使用手机的问题,在将来手机将承载我们更多的任务。
既然“进步”和“革命”同样重要,所以大多数“双摄”手机,都是先从摄像头的“老本行”——拍照的玩法上开始演进。
“胶水”双摄:“模块化”手机变种
所谓“胶水”双摄,就是虽然拥有两颗摄像头,但在拍照时只有其中一颗摄像头负责成像,仅仅在使用某些特殊功能时,两颗摄像头才会一起工作。
这种组合方法虽然会让拍照时另一颗摄像头“打酱油”,但得益于独立成像,主摄像头(或两颗摄像头)都可以搭载光学防抖功能,带来暗光下出片率和成像质量的提升。
这其中的代表作分别有LG G5的广角镜头、iPhone 7 Plus的长焦镜头。
“胶水”广角摄像头:LG G5
LG G5 除了拥有一颗1600万像素(IMX 234)的标准镜头,还搭载了一颗800万像素的广角摄像头,最大广角端可达135度,能拍摄出相当于10mm~12mm左右的35mm等效焦距(短焦)的照片。更大的广角端让取景器中可以收录更多内容,画面元素会更加丰富。
这样你再也不用担心老同学聚会时人太多取景框放不下;也不用担心眼前的风景无法被全部收录。
当然,超大广角并非没有代价,在画面边缘会出现被摄物体“变形”的情况,类似鱼眼相机。
“胶水”长焦摄像头:iPhone 7 Plus
如果说LG G5 的广角摄像头让照片拍得更多,iPhone 7 Plus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标准摄像头(等效焦距28nm)之外增加了一颗56mm等效长焦镜头,让照片可以拍得更远。
借由两颗摄像头间的切换,56mm长焦摄像头拍出来的照片相当于28mm摄像头2倍光学变焦后的效果,而光学变焦的优势在于对于画质的无损。
不过由于手机的光学构造,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真正的镜头一样可以通过移动镜片调整焦距,实现全焦段的无损光学变焦。而苹果仅在1x和2x这两个焦段是无损的,而其它放大倍数都属于数码变焦,只是苹果通过旋钮让两颗摄像头切换过渡得极其自然。
上面两款“胶水”双摄,在实现方式上借鉴了手机“模块化”的概念,只不过将两颗摄像头都做在了手机上,将模块化的“更换”摄像头变成了“切换”。
还有一种双摄,它要比上面两种出现得更早,那就是以HTC One M8为代表的景深双摄。
景深双摄:一分天注定,九分靠算法
在专业摄影中,有时摄影师为了突出拍摄主体,常常会使用一颗大光圈的摄像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让主体非常的清晰,而背景物体则会呈现明显的焦外虚化效果。业内人称“刀锐奶化”,即“焦内如刀割般锐利,焦外如奶油般化开”。
而在手机的摄像头设计中,由于光圈是固定的,在硬件层面上并不能实现单反中大光圈“焦外虚化”的效果。
但是硬件不够,软件来凑,手机运算性能如此强大,为何不能后期处理出“焦外虚化”的照片呢?因为单摄像头不能记录物体的景深。
就像人类有两只眼睛,两只眼睛存在间距(平均值为6.5cm),对于同一景物,左右眼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这就产生了双目视差,即左右眼看到的是有差异的图像。两张具有视差的图像转入大脑视中枢,合成一个物体完整的像。因为双眼视差的存在,你才能看清这一点与周围物体间的距离、深度、凸凹等等都能辨别出来,这样形成的像就是立体的像,这种视觉就是立体视觉。
所以,想要记录拍摄时的景深信息,我们还需要另外一颗摄像头,例如HTC One M8的景深摄像头。
景深摄像头的原理并不复杂:在拍摄时,主摄像头负责当前被摄物体的取景,而景深摄像头则负责在拍摄的瞬间记录多张焦点由近至远的不同照片。然后通过手机的“大脑”——处理器的后期运算,可以判断场景中其他物体距离拍摄物体的远近,从而进行不同程度的后期虚化(距离被摄物体焦平面越远的物体虚化越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景深摄像头不一定只能用来记录景深信息,任何可以用来成像的摄像头都可以当作景深摄像头,例如iPhone 7 Plus的主摄像头,华为P9的黑白摄像头。
而像HTC One M8那样之所以采用一颗较低像素的摄像头,多数是受限于当时处理器的运算能力,为了缓解处理器压力、缩短后期处理时间不得已而为之。
而景深照片成像的好坏,取决于各家的算法能否清晰地分辨被摄物体的边缘。有些厂商凭借成熟的算法,甚至可以实现先拍照后对焦。
3D双摄:开启裸眼3D时代的大门
你可知最早的双摄像头手机是哪一款吗?
就是下面这款HTC在2011年推出的HTC G17(EVO 3D)。
回想早年HTC在手机圈的风生水起,虽然机海战术充满了争议,但也确实涌现出一系列独具匠心的产品。其中EVO 3D是全世界首款支持录制裸眼3D视频的手机,它搭载了两颗平行500万像素摄像头,最大能够支持720P的3D视频录制。
从原理上看,EVO 3D所支持的裸眼3D录像功能,只是通过两颗平行摄像头模拟左右眼分别记录影像信息,并在后期分割成等距离的垂直线条,然后利用插排的方式将左右影像交错地融合在一起。
在播放时,借助透光狭缝与不透光遮障垂直相间的光栅条纹等处理的屏幕(与3DS掌机原理相同),使人们双眼所看到的影像产生差异而有立体的感觉。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这项技术由于长时间观看会让一些“立体视觉”较差的人产生眩晕感,一度被人们认为缺乏实用性,并没有被推广开来。
虽然HTC EVO 3D折戟沉沙,但手机对于3D的手机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2014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3D透视功能的手机——Fire Phone。
Fire Phone在硬件构造上最特别的,莫过于机身正面拥有5颗摄像头:除了一颗210万像素的标准前置摄像头以外,位于四角的4颗红外摄像头专门用于捕捉使用者的面部位置,可以实现界面的3D显示,而且定位精度要好于当时的重力传感器。
然而Fire Phone看似厉害,但无奈该机出于亚马逊之手,Prime服务仅限美国使用,而美国手机必备的Google系应用却无法安装。本就应用稀缺的Fire OS基于安卓,却不能完全兼容所有的安卓程序,应用上的限制,注定了这款炫酷的3D手机最终沦为一个噱头的结局。
不过Fire Phone也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如今手机摄像头越来越多,但并不代表每个摄像头都要用来拍照,摄像头的本质只是手机上的众多传感器之一。
事实上,除了Fire Phone,越来越多“不务正业”的摄像头被加入到手机被我们所采用。
AR手机:联想的白日梦
说到多摄像头的应用场景,莫过于在与目前大热的AR(增强现实)领域结合。
今年6月,联想正式在TechWorld2016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费级AR智能手机——联想Phab 2 Pro。由于多种原因,这款手机一直推迟到11月才开始上市。
作为世界首款谷歌Project Tango手机,Phab 2 Pro机身背部除了一颗标准的1600万像素摄像头,还有两个额外的摄像头,一个用来感知景深,一个进行运动追踪。
得益于两颗额外的摄像头,Phab 2 Pro可以实时为用户周围的环境进行3D建模,并在手机屏幕上呈现出增强现实的效果。
你可以在Phab 2 Pro手机上进行AR游戏,
还可以直接借助手机上的AR系统测量现实中物体的长度,
当然,你甚至还可以用它来买买买:今年“双十一”,京东在其总部演示“AR购物”功能时,使用的就是Phab 2 Pro这款手机,不仅可以模拟商品在现实中的样子,还可以陈列出物品的购买信息,协助下单。
在未来,谷歌还希望这相机书应用于室内导航和机器人,甚至与自家VR(虚拟现实)平台“Daydream”结合,把熟悉的现实环境带进虚拟现实世界里。
虹膜识别:当摄像头遇上安全验证
虽然如今以指纹作为手机的生物识别方案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冬天到了,你走在路上,冒着凛冽的寒风,这时候有个人给你发了条微信,你不得不摘下手套解锁手机,那一瞬寒风刺骨的感觉你知道有多讨厌吗?
这时,我掏出手中的三星Note7,使用最新的虹膜解锁,当时羡煞周围所有人。
上面这段本可以拍成今冬三星Galaxy Note7的广告,然后大肆宣传一下新搭载的虹膜识别技术,然而貌似在准备道具时,三星Note7不慎爆炸,于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有幸体验过三星Note7的人,私以为虹膜识别这项技术非常值得称赞,尤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虽然使用说明中提到识别时不建议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但在实际测试中,佩戴无色透明眼镜或隐形眼镜依然可以做到“秒解锁”,可见三星在识别成果率介绍中还是蛮保守的。
(虹膜:是眼睛外部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睛光线数量的肌肉,是基于褪黑素的数量形成的眼睛的有色部分)
在这之前,vivo X5 Pro也使用了虹膜识别技术,但效果就要差很多。这两者差在哪里呢?
三星虹膜识别的采样系统,是由一颗(对红外光敏感的)虹膜摄像头和一颗红外LED灯组成。
在进行取样时,红外LED灯亮起,虹膜摄像头开始扫描虹膜上的特征点,然后通过加密算法这些特征点的向量信息绘制为“虹膜码”,最后使用虹膜码进行匹配认证。
相比vivo X5 Pro的普通前置摄像头,三星Note7的虹膜扫描摄像头在拍照上虽然不占优,但配合红外LED灯和本身传感器对红外线高光感的特性,将识别率与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信这套高度可用的虹膜识别方案并不会和三星Note7一起埋葬,而且注定会成为S8上演“王者归来”时的杀手锏。
整体来说,表面上看是如今手机摄像头变多了,背后是各家厂商对于多摄像头的应用方案的探索与尝试。
由于近年来智能手机遭遇创新瓶颈,手机产品愈发同质化,厂商们,尤其是高端手机厂商在努力寻求差异化,研发新的独占功能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以及附加值。
而在寻求人机交互的突破过程中,影像传感器(摄像头)的应用是不可绕过的一环。随着手机所承担的事物越来越多,注定还会搭载数量更多、功能更加分化的传感器。
从初级的“胶水”双摄,到彩色黑白双摄,再到景深与运动捕捉摄像头在VR/AR领域中的应用,再到三星特种摄像头进行生物识别。虽然这里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也许某天某个突破就能彻底改变我们使用手机的方式。
就像在乔布斯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手机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看看丑爆了的双摄像头能拍出怎样奇葩效果的照片? - 我爱研发网
- R&D大本营
& 看看丑爆了的双摄像头能拍出怎样奇葩效果的照片?
看看丑爆了的双摄像头能拍出怎样奇葩效果的照片?
 日 慧眼网            参与:9人  
传统的手机拍照,采用的都是单颗摄像头方案,随着人们对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像素、大像素、大光圈镜头、G镜头、BSI、ISOCELL等技术悉数登场,似乎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不过自HTC ONE M8的双摄像头出现之后,人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无独有偶,宇龙酷派在相隔八个月之后在其“大观铂顿”新机上搭载了类似的双摄像头方案。据传即将发布的华为荣耀6Plus也采用相似方案。
△日,HTC ONE M8,2M+4M双摄像头。
△日,宇龙酷派大观铂顿,双13M摄像头。
△日,华为荣耀6 Plus,待确定。
就仿生学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是两只眼睛,而昆虫等动物拥有数量众多的眼睛,我们称之为阵列。我们姑且认为手机从单摄像头到双摄像头或阵列镜头是一次“自然进化”的结果吧,不过手机背面长一片“眼睛”这样的外观确实有点丑得没朋友,那么这丑爆了的双镜头能拍出怎样奇葩效果的照片呢?
一、像素增强清晰度更高
我们简单的做个实验,双眼集中注意力注视一个中远距离的物体,比如大楼上悬挂的文字,然后用手遮住左眼单用右眼观察,并对比。重复多次后,你会发现用双眼比用单眼看物体看得更清晰。双摄像头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理论上,两颗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通过算法合成可拍摄出接近双倍清晰度的照片,即接近2600万像素的照片。在实际拍照过程中采用双摄像头能拍摄到更多画面细节。
这似乎解决了当前单摄像头方案的像素越高模组高度越大,但手机却越做越薄的矛盾。iPhone6突出的摄像头设计可谓是“屎上最丑”,不少超薄手机的摄像头也“相当突出”。假如使用双摄像头方案,就可以让结构和外观都不那么突出,而拍照效果更突出。
二、弱光拍照拍摄效果更佳
采用双摄像头,其入光量理论上增加一倍,直接提高照片感光度,降低图像噪点,在弱光拍照和夜景拍摄中效果表现更佳。下一代的夜拍神器或许就搭载了这么一对“眼睛”。
三、宽动态更优秀
单摄像头方案在逆光情况下,通常都难以拍摄到清晰理想的照片,要么暗乎乎的一片,要么就白花花的一片。双摄像头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算法实现更智能的HDR,宽动态更加优秀。
四、照片对焦更智能
传统的拍照时先对焦后拍照。而双摄像头方案却颠覆了这一传统,可实现先拍照后对焦。不需要在拍照时提前对焦,只需对准画面点击按钮完成拍摄,手机就会自动保存不同焦距的照片,拍完后在预览或者图库里找到图片,点击照片任意位置即可实现重新对焦的功能。
这项功能对于爱自拍的女生们来说可谓“救星”,无需浪费表情多次对焦拍照,只需一次拍照,拍完再选择对焦,瞬间把女生变身为“女神”。对于爱偷拍的兄弟们可谓是“福音”,你懂的。
五、背景虚化/虚拟光圈
单摄像头方案都是固定光圈,而双摄像头可以虚拟光圈,模拟镜头的不同的镜头物理光圈下的效果,实现全景深效果到背景虚化效果变化。目前业界手机摄像头模组物理光圈最大做到F1.8,量产可供应的是F2.0,但物理光圈加大后,图像四角解像力下滑严重,而双摄像头方案通过算法可轻松实现大光圈效果,突破单摄像头镜头物理光圈方案的效果极限。
这又是一项妹子的福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拍照时身后总有“明星”抢镜,也不用担心拍到“不该拍到的风景”,双摄像头能把它虚化模糊处理。
全景深拍照
背景虚化拍照
上述是双摄像头在拍照效果上的功能,不知哥子妹子是否动心。想体验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HTC ONE M8,也可以等酷派大观铂顿上市后去体验一把。不过双摄像头的功能并不止于此,小编有玩过更多的“碉堡了”的功能,可谓体验非凡。
双摄像头是一套摄像头硬件、软件算法、后端平台、应用相结合的整体方案,目前国内只有个别厂商有能力为市场提供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这要一个深度资源整合的典型范例,软硬结合,这或许就是摄像头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双摄像头的模组封装工艺难度也非常大,如何保证组装的精准度,如何保证双摄像头的同步,如何保证一致性,这些都是困扰摄像头模组厂的问题。但就这么一套性能非凡、深度资源整合、封装工艺先进、生产难度巨大的双摄像头方案,它无声无息在国内诞生了!那么这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哪家摄像头模组厂呢?大家先猜一猜,小编会在合适的时间为大家曝光。
&&微博关注:&&微信关注:admin_52RD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15-2]?[15-1]?[15-1]?[15-1]?[15-1]?[14-12]?[14-12]?[14-11]?[14-11]?[14-11]
双摄像头是好东西,但酷派先把单摄像头的效果处理好再说,能用1300W的摄像头调试出130W的效果,除了酷派目前没有别家可以做到!共有评论1篇 
27262220181716151349757242121212055903652340631873178308730273021
精彩评论 Comment
hrhfse:雷军真正搞懂了的是中国是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智能硬件的需求很大,但中国人绝大多数人用不起高大上的产品,而又对搞大上的功能很向…hrhfse:
现实是人们需要一个外观靓丽的像手机那样完全独立的能方便使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需要耳机或嘴对着手腕的通话,短信,微信和及时接…52RD网友:吹吧,做基站huawei是厉害,手机baseband居然比qualcomm强?这么复杂的baseband没有几年不可能怎么好的(几年都算时间很短的),移动通信…52RD网友:热门评论:
步步高的手机都长一个样子,颜色基本都是乳白色,配置不高,价格吓人。
真搞不懂现在手机干嘛要搞得那么薄,用来切菜?…52RD网友:荣耀畅玩4比较适合我这种没钱的人,赚点钱不容易,699的价格和这个配置一样,虽然造型一如既往的土掉渣。你弄个新牌子,价格前面加了个1…
特别推荐 Recomme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像头坏了拍出来的照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