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滢是社创客创始人空间的创始人吗?

&创客&一族:改变的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群人?
  养花,嫌天天搬着花盆找阳光太麻烦,干脆做个能监测阳光分布的&智慧花盆&,让绿植自己追着阳光跑。要是有人给它浇水,它还会&咔嚓&自拍一张,发个微博。
  还有可发电的动感自行车、家用3D打印机&&从创意、编程到制作,所有这些新奇玩意儿的完成者不是高科技工厂,而是清华大学的在校生。他们专业不同、兴趣迥异,却有着同一个身份,&创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里,这些争相涌入创新产业上游的生力军正在重新定义&工厂&、定义&制造&,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创客就是对未知充满好奇,从不缺乏创意,时刻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冲动。&清华大学精仪系研究生毕滢是该校最大的创客社团&&学生创客空间的创始人,也是一名资深&创客&,&只有当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中国才有可能诞生出自己的乔布斯、扎克伯格。&
&动手做万物,人人皆创客&
  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刷成温馨的米黄色,长木桌、红沙发,空气里还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一侧的多宝格里摆着一堆稀奇古怪的作品&&从可穿戴的发光灯条服饰,到能模拟乐器音效的音乐盒子,再到会自动调节光亮的智能台灯。
  清华创客空间是毕滢、张承巍、肖宗祺一有空就会&泡&着的地方。他们是本科同班同学,也是创客空间的共同发起人。在这里,他们和会员们一起头脑风暴、动手制造有趣的产品,甚至让有创业想法的团队在这里快速制造产品原型,不断迭代并推向市场。
  &&创客&是2011年左右才从英文的&Maker&译过来的,在那之前我都管自己叫&懒人&。&寸头、近视眼、套头衫,张承巍看起来与清华园里的工科男没啥两样。可这个在清华机械系读博二的&90后&男生,心底却揣满了&创意改变世界&的力量,&有个说法叫&科技改变生活,懒人驱动世界&。我是那种凡事只要重复三遍就头疼的人,必须琢磨出一套自动化的方法解放自己。&比如写一套匹配学校系统、自动计算学分的软件来解放老师;再比如写一个能自动锁定目标、点一下屏幕就自动发送名片的APP,节省互换名片的时间。
  在张承巍看来,所有这些酷炫的创新不应成为&技术宅&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为。致力于打造这样的创新环境、降低科创门槛,也成为他和毕滢、肖宗祺一起创办清华学生创客空间的初衷。
  &大一刚入校,我们就参加了科创社团,但待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太没劲了。科创基本上被几个强势的工科院系垄断了,专业门槛太高;校内科创比赛拼的是算法和理论,大部分同学靠边站。可创新哪需要看什么专业背景、计算能力,只要有想法,那就来呗!&高二时拿到全省奥林匹克信息大赛一等奖的毕滢不怕理论艰深,却反感把科创搞成&高精尖&的比拼,&信息爆炸时代,创新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有种&动手做万物,人人皆创客&的氛围。&
&自主学习+学科交叉&,颠覆传统教育的创客实践
  &与现有生产模式相比,创客更注重的是科技和设计的融合,这显然更符合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产品需要。&肖宗祺用了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设计师和&码农&往各自的方向都拽一拽,造出&世界还不知道,但知道了都想要&的产品。&
  不大的学生创客空间,既是梦想实现的孵化器,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新教室。
  每周末的头脑风暴时间,清华创客空间的会员们都会以3至5人一组的项目组聚集,角色分工也相当清晰,有人偏重创意、有人偏重设计,还有人偏重软硬件的编程。但做什么、怎么做,完全都要靠团队的自主探究来决定。在专业界别相当明确的中国大学里,这种&自主学习+学科交叉&的学习模式极大地弥补了专业学习&被动接受、学科视野狭窄&的缺陷。
  &创客教育能够提供基于问题的思考,不像传统教育,只是跟着教育大纲被动学习知识。同学们自主提问后,广泛搜集资源,和各种人交流,然后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器械,自己尝试解答。创新意识和能力,就是在解答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清华大学机械系学生杨韵芳研制的具有多自由度柔性仿象鼻机械臂装置曾获该校&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这也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
  随着创客教育所显现出的巨大力量,创客文化正在清华的校园里落地生根。前不久,该校校长陈吉宁宣称,要&把创客实践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模式在清华加以推广&,将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高校中最大的创客空间,并在未来两年推出包括短暂而密集的跨学科导引课、挖掘具体知识内容的方法工具课等在内的&创新创业辅修学位&。
&从小抓起,让创新和动手成为一种习惯&
  如今,除了组织社团的日常活动外,毕滢、张承巍和肖宗祺还组成了自己的创客&铁三角&。和其他创客&从自己生活出发&的态度不同,他们的关注点一直放在青少年拼插式智能玩具套件的开发上。
  比如方听音乐盒子,这个成本只有百元的木制方盒子,只要与iPad连接,就能变成钢琴、沙锤、吉他等不同乐器。连续三个寒暑假,他们带着这些智能玩具进学校、进社区,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简易编程、组装、拼插、上色。
  他们坚信,这种在碰撞、分享的开放气氛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正是当下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的教育太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育了。我们小时候的劳技课不是被改成自习,就是被用来大扫除、开班会。而那些名目繁多的青少年科创大赛又异化成了升学的加分砝码,有一次我看一个小学生的参赛题目竟然是&DNA测序&,这明显是他的知识架构驾驭不了的。&张承巍认为,只有创新和动手成为一种基因、一种习惯,整个民族的创新活力才能从源头上被激发出来,而这种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
  而在实践里,他们也欣喜地看到,这种基因在孩子们身上并不匮乏,只是缺乏一个把它激发出来的通道。&要完成这样一个套件需要很多步骤,从编程、拼插到上色,每个孩子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点。如果让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体会创新,那他们将来的创造力一定比我们现在强得多。&张承巍充满期待。万众创业之下,清华大学创客空间的成长之路
编者按:美国东部时间4月23日,哈佛中国教育论坛2016年会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本次年会以"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何去何从"为主题,从公民教育、农村教育、音画教育、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科技、教育创新六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教育进行探讨。 以下为清华创客空间创始人,清华大学经济与信息硕士毕滢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经搜狐教育整理发布。
搜狐教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为清华创客空间创始人、清华大学经济与信息硕士毕滢 摄影/future出国杂志
非常容幸能够在今天跟大家介绍清华创客空间的一些情况,首先简单说一下清华创客空间从成立到现在的状况。
2013年,我跟我的小伙伴们在清华大学成立了创客空间,它是一个学生组织。在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创客空间还不是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所以就“偷”了别人的两张桌子过来,弄了一个摊位就开始在招生。当时招了大概80个学生。
在创客空间成立三年来,发展是比较快的。13年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活动只能借教室去做;14年就有一个比较小的房间去做设计、去工作;15年的时候,创客空间有了几层楼的办公区域,有了创客教室、讨论的房间,前几天还刚刚装修完一个创客咖啡厅。
在中国,创客这个词近两年变得非常火,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开始提出这个概念。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们平时在创客空间做些什么事。
创客空间每周五晚都会做“创意周末”的活动,内容包括请嘉宾导师做训练,也会做一些工作坊,包括头脑风暴的硬件、软件、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坊。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尽快的提出他们好玩的、新的想法,同时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它们。
除了这些常规活动,平时我们还会有一些大型的活动,例如“创客马拉松”,创客马拉松专注硬件方面,大概形式就是在54个小时的时间,大家组成一个团队,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最后来进行比拼。由中国教育部来举办牵头的中美创客大赛从14年开始举办,现在马上要办第三届了,清华大学也参与到其中。
除了面向大学生的创客教育,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其实也做了很多面向青少年的创客教育,我们在中国科技馆里和小孩子做了“互动小鸟”的小小创客夏令营的活动。在校内,我们也做了很多创客的演讲,希望把我们的想法能够更好的传播开来。
创客空间除了教育、培训的目的以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同学们去做更多好玩的项目出来。从13年开始到现在,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基本上有超过40个项目,下面我挑几个比较好玩的项目介绍一下。
首先是智能坐垫,不同之处在于智能坐垫里面放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坐姿,例如翘二郎腿是不好的坐姿,智能坐垫会检测到后会振动,提醒不要翘二郎腿。如果你连续坐了一个小时还没有起来运动的话,智能坐垫也会提醒你,会跟你手机连接,告诉你一整天的运动情况,做健康方面的预测。
第二个项目是我们给小孩做创客教育学习的互动笑脸套件,成本比较低。它默认的功能是,有人靠近它就会检测到,然后发出鸟叫声,如果有人在背后去摸它,它也会检测到,脸就会变红。当然,如果你反着它的羽毛方向去摸,它就会不高兴。当然,孩子们还可以根据硬件去做一些不同的编程,去更改它的功能。
为大家介绍的第三个项目是“今天面包机”,这个面包机可以联网,每天早晨它会获取今天的天气信息,例如今天是晴天,今天面包烤出来上面就会有一个太阳。如果说今天是雨天就会烤一个雨伞出来,在你吃面包的时候,就知道今天大概是什么天气状况。
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很关注创客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社团,培养更多同学动手去创造,去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至于怎么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育质量呢,三年来,我们总结了三条原则,而且我们一直是遵守这样的原则在做。
第一点,尽可能去降低社团技术的门槛。之前有很多非工科的学生经常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难以实现,因为传统门槛太高,所以我们就尽可能用最简单、最强大的工具帮助他们去做这样的一些项目。我们有很多非工科的学生,有很多女生,是很不传统的科技类的社团。
第二点,我们希望尽可能把设计跟科技做结合。因为在国内,工科的同学做项目不会太注重设计方面的问题,我们希望尽早的帮助大家建立这样的设计思维。
第三点,尽可能多的去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在这三年做了很多活动,目的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创客是怎么样的群体,他自己也是可以成为一个创客的。
我今年硕士毕业,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希望能够服务于更多的创客和创客空间,公司的名字叫“造万物”,取了“动手造万物,人人皆创客”口号中的三个字,就是公司的名字。我们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创客的生态系统,帮助学校、机构去建立他们的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可以去吸引一些创客进来,在创客空间里做一些项目。我们会帮助这些创客尽可能去把这个项目转化成商业化的产品,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关于创客教育,我们有针对学生跟老师的两个不同的产品,希望尽可能降低门槛,所以这就是我们在线的平台,基本上是好玩、有趣一点的视频,也有在线的图形编程的功能。
最后,希望能够做一个全球的高校创客空间联盟。我们希望能把各个学校、不同学校之间的创客空间能够联系起来,大家可以做一些比赛、做一些活动,做一些展览和论坛,希望能够更好的分享大家的想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清华创客空间」
成立于2013年的清华校内科创类社团
专注于创客培养,项目孵化
「清华创客空间」希望尽可能地降低科创类社团的进入门槛,让所有同学都能够体验创造的乐趣。
截止目前为止,清华创客空间已有超过700名注册会员,三分之一来自非工科专业。
技术与设计结合
我们认为,创客一定要有基本的设计思维,只有将设计的思维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创客做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美的作品。
「清华创客空间」在日常培训中会结合设计思维让技术不再冷冰冰。
丰富的活动
我们认为真正的创客不应该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为此我们不辞辛苦,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及比赛。
成立至今,「清华创客空间」已举办近80场活动,参与人次近三千,覆盖了校内及校外的人群
「清华创客空间」日常活动
「清华创客空间」日常活动
每周五晚都会教你一个基本技能编程、电子、机械、设计
我们专门为头脑风暴设计了工具聚集团队的智慧产出最棒的想法
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进行分享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创客马拉松
每学期一次的创客马拉松在比赛中让你的项目落地并赢取大奖
来自李克强总理的回信
五四青年节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创客回信,肯定了我们的创客成绩,并鼓励我们“不断丰富创客文化,把创客种子在更大范围播撒开来”
合作咨询:
扫一扫关注造万物微信公众号创业,但不仅是为了创业&&访清华大学创客群体来源:新华网
张漫子 李峥巍  今年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清华创客团队迅速成长。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双创周&)期间,记者带着好奇心来到清华园,采访这里的创客群体。  记者看到,在清华大学校园科技大楼西北区,一个建筑面积超15000平方米的空间正在等候着创客入驻。这里是清华创客服务平台iCenter的全新空间,创造空间、3D打印、小型数字机床等布置妥当。  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协会创始人之一的毕滢向记者介绍了半年多来创客空间的新成就:5到7个项目进行中,累计完成30个创业项目,更多创客在此汇聚……  清华大学生物系博士赵泓宇为前来参观首届&双创周&的来宾介绍&BluePHA生物塑料&;清华学生科技兴趣团队代表李修展示自主视觉导航无人机;清华美术学院毕业生陈腾蛟的&智慧电单车&更是吸引参观者上车体验……  &以往都是在一间约60平米的创客活动室中进行,感觉新空间特别壮观,空间很大很宽敞。&创客空间学生社团成员林子恒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新的创意活动。  记者采访发现,创业空间曾是许多创客难以言说的痛。而在清华,林子恒和更多的创客发现,找空间不再难。  在清华科技园大厦,一个由食堂改造而成的创业空间里,会议室、办公区、报告厅满是创业范儿十足的学生。&现在订会议室都要靠抢,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容,地下一层另一侧即将被改造成创业空间。&清华x-lab平台执行主任毛东辉说。  这个打破14个院系藩篱,巧妙借助清华控股等校企平台空间资源,并吸引大量成功校友提供融资、融智的创客平台x-lab,已经累计为600多个清华在校生和校友的创业项目提供服务,其中注册公司的融资额已突破3亿元。  毕滢说,创客可以享受到学校等多方力量提供的场地支持、基础工业训练支持、课程支持,也能得到各类资金支持。&清华大学整合了各类资源,全力服务创客。&  &早在1994年,清华就建设了自己的科技园,专门开辟一片空间来支持创新创业,后来就诞生了最早一批学生创业者。&清华校友、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说,从课堂到x-lab、iCenter,再到科技园、清控科创等等校友资源,以清华为代表的高校正形成独特的支撑创客体系。  已经离开校园十多年的林凡如今已是职场社交应用脉脉的创始人。1998年,抢在互联网浪潮到来前,林凡加入创业公司实习,那时的清华为创新创业者办协会、办赛事;到后来,清华帮助其成立联合实验室,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产品中,并成立创业俱乐部……  林凡见证了二十年来高校创业生态的改变。他说,高校现在更加鼓励创新创业创意,对创客更加包容。  在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看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创业。&创新创业是基于需求驱动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非常关键,而且生态系统只有共赢才能形成自转和正循环。&  高校正让鼓舞创客的&生态&变得不一样。&高校创业资源就好像是水、阳光、空气,被分隔在不同的瓶子里,而学生创业的种子得不到养分就难以发芽,渐渐心中的种子就被淡忘了。清华x-lab等机制创新,开始让‘种子’发芽。&毛东辉说。  &我们能休学创业,是拥有了象牙塔里的自由新土壤。&毕滢说,可以依托母校育才理念、技术实力和人才资源,自己做清华创客感觉很幸福。  创业不仅仅为了成功,更为了让青年人成才&&高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正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  徐井宏说,高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体现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创新创业成为一代青年人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印记,不管他未来有没有创业,都会把这种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国家和时代需要的。&|||||||||||||||||
&>>&&&&&正文
清华创客:懒人推动世界 创客“玩大了”就是创业
作者:康佳 卢冠琼
  清华创客空间协会的创始人、会长毕滢向记者展示“创客”团队自制儿童玩具“小黄豆”。 中国青年网记者 康佳 摄
  玩大了,创客成创业者
  清华创客空间协会的会员们动手做出了不少东西。在工作室内,中国青年网记者看到了不少有趣的小玩意儿:根据人的触摸而亮起不同颜色灯光的木质小鸟“小黄豆”,链接手机APP后能够展示不同乐器的音乐盒子,万圣节做的特色南瓜灯,等待改造的“暖男”大白……
  “动手造万物 人人皆创客”,是清华创客空间协会的口号。在这里,成员们不为“创新”,也不为“发明”,单凭着一股子兴趣聚在一起,“玩儿”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玩意儿。
  “创客”群体从小众走向大众,创客群体和创客空间不断涌现,背后有着众多助力因素。毕滢从切身感受讲起: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降低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开发和加工工具的购买与使用门槛,给创客动手实现创意带来了帮助;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便捷让“创客”们更便于交流、学习,遇到问题也更容易利用集体智慧来解决。“除此之外,与现在的中国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也有很大关系。”
  群体的涌现也带来了一些认识上的改变,不少人将“创客”与“创业者”混淆,这让一些“老牌创客”们心生不满,认为这样的理解使得“创客”一词添了些许“功利”色彩。
  毕滢认为,创客和创业的精神内涵其实是相通的,不妨将“创客”的概念拓宽一些。“创客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是敢想敢做、把想法变成现实,创业者也是一样的。所以如果将创客的定义放大,创业者也是创客。”
  而且在创客的队伍中,本身也有一部分团队“玩大了”,把创意、科研大众化,做成产品,走上了创业之路。清华创客空间协会从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帮助了近20个学生团队踏上创业之路。除此之外,协会还正与学校教务处、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协商,推动在校内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学位。
  毕滢认为,“创客”概念的拓宽有着可见的积极作用。“当社会关注度变得更高了,才会有更多资源和政策的倾斜,不管对于原来定义下的‘创客’还是现在人们眼中的‘创客’,都是一件好事。”
  “在创客的时代,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会。”李克强总理在回信中亦提到,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积极政策,为“众创空间”清障搭台,为创客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责任编辑:张娟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