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管辖宋朝海外贸易易,宋朝政府设置什么机构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请回答: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⑵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2分)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2分)⑷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2分)
& 和同为一家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请回答: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⑵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2分)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2分)⑷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苏大丰市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汴梁即东京(开封)。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北宋经济发展状况的准确认识,由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北宋杭州、明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第(3)问,主要考查唐朝与元朝的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元朝政府设立了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第(4)问,主要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主要考察你对“和同为一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网上课堂。
和同为一家
找提分点,上天天练!
与“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相似的题目:
如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1)唐朝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是因为她们都嫁给了当时的赞普,当时的民族被称为什么?(3分)(2)观察上图,请说出元政府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又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6分)(3)清初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5分)(4)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4分)&&&&
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接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o确吉杰布。清代,赐予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请回答: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⑵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2分)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2分)⑷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图二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请回答: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⑵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2分)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2分)⑷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2分)”相似的习题。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
→ 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
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
上传时间: 来源:
第一篇: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往中 2014 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姓名:——————————
班级:——————————————
班级:——————————————
1、运河的起止点是( ) A.涿郡——洛阳 B.涿郡——江都 C.江都——余杭 D.涿郡——余杭 2、 列生产工具中, 不需要人力操作的是 (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翻车 ④曲辕犁 ⑤筒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④⑤ 3、煌莫高窟坐落于今天的( ) A.新疆 B.西藏 C.陕西 D.甘肃 4、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 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萧太后 B 慈禧太后 C 武则天 D 文成公主 6、 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 )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7.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 幅名画说 “ 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 了。”这幅名画应是( )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8.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 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 皇帝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 B.唐太宗 武则天 C.武则天 唐玄宗 D.唐太宗 唐玄宗 9.宋代城市中的“瓦舍”是( ) A 居民区 B 小店铺 C 官府 D 娱乐场所 10. 唐朝被称为“诗仙” 、 “诗圣”和“画 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 元朝时,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
学校:—————————————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12.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 省,其目的是( ) A 发展农业生产 B 加强民族融合 C 有效统治全国 D 实现国家的统一 13.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纺织家是( ) A 李时珍 B 黄道婆 C 沈括 D 王安石 14. 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 (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1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 鉴》的主编者是( )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李白 D 韩愈 16. 宋朝时,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品种 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17.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 ) ①北厂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 因是 (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9 、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 )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 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20、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和同 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2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2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什么节日欢 乐气氛?( ) A.汉朝、七夕节时候 B.唐朝、中秋节
C.元朝、重阳节 D. 宋朝、元旦节 24.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 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25、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 历是( )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 用“交子”购物 C、 到瓦舍中看戏 D、 朋友送你 《红楼梦》 二、判断题(第 26 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26.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 (1)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的是姚崇。()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 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 度。( )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 元朝, 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 毛泽 东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 ) (4) 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 异中了进士, 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 ) (5)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
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 (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 头! ”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 ) (7)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 品。( ) ( 8)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统一了全国。三、列举题 27、列举宋代的三大词人。(3 分)
29、写出以下政权辽、北宋、元的建立者。(自作表格) (6 分)
四、活动与探究 30、材料分析题 (一)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 大门鱼贯而出,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
吾彀中矣。” 材料二 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 的英雄尽白头。” ①你知道材料一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矣”这句话的意思吗?(1 分)
②材料二中的“长策”指什么?(1 分)
②你能说一说材料二中的“长策”是怎样 完善吗?(1 分)
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受益最大的是 谁?(1 分)
(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 因累世之业??至 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钦 察 汗 国
(北至北海)
岭 北 行 省
辽 阳 行 省
伊 利 汗 国
请回答①材料一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 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2 分)
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空前 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 统治,采取的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 制度是什么?(1 分) ③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哪一 地区?(1 分)
④“琉球”指的现在哪一地区?“大都”指
察 台 合 国 汗
陕 西 行 省
中 书 大都 省
河南江北行省
宣政院辖地
云 南 行 省
湖 广 行 省
江 行 西 省 行 省
万 里 石 塘
的今天哪一个城市?它在当时的地位如 何?(3 分)
⑤观察材料二,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 并生活在今山东地区,那么你将会受到图 中哪个机构的管辖?(1 分)
五、问答题(共 21 分) 31、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对世 界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8 分)
32、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是何时?原因是什 么?(7 分)
33、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和表现。(6 分)
往中 2014 年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2 1 号 1 3 答 D C D C C B C D D C C C B 案 题 1 1 1 1 1 1 2 2 2 23 2 25 号 4 5 6 7 8 9 0 1 2 4 答 B A A B B C D B D D D D 案 二、判断题(第 26 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26.⑴、X ⑵、√ ⑶、X ⑷、X ⑸、X ⑹、 √ ⑺、X ⑻ 、X 三、列举题 27、 (3 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9、 (6 分) 政权 辽 北宋 元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忽必烈 四、活动与探究 30、 (一)①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1 分)②科举制(1 分)
③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武则 天开创殿试增设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 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1 分)④唐太宗 (1 分) (二) 、 (2 分)①1279 年(1 分)1279 年, 元朝统一全国。(1 分) ②行省 ; (1 分)③西藏; (1 分)④ 台 湾 ; (1 分)北京; (1 分) 既是全国的政 治中心, 又是 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1 分) ;⑤中书省(1 分) 五、问答题(共 21 分) 31、 (8 分) 四大发明 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造纸术。影响 :为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 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世 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 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32、 (7 分)答(1) 、南宋时期; 原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 发;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 方相对安定;③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 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 ④ 两宋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 流域。⑤南方各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发 展;⑥南方气候条件相对优越;
33、 (6 分)答:原因:①国家统一,疆域 辽阔; ②民族数量和民族间的交流超过以往。表现(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2)边疆 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 契丹、女真等族已经汉化; (4)新的民族 ——回族开始形成。
第一篇: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____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隋灭掉陈,结束了南北 朝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2.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 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3.隋文帝治国政策和措施(隋文帝改革)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隋文帝治国政策和措施(隋文帝改革)的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减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4.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1)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国家统一安定。5.隋朝大运河:(1)目的 ——(2)时间 ——(3) 皇帝—— (4)三点:中心——,北达——(今 ——) ,南至——(今——)。(5)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 ——、——、——、——。(6)地位(7)作用: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四 段 洛阳 (中心) 黄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长江 钱塘江 五 河 流 三 点
阅读下列材料: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怎样? 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3) 你同意皮日休的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指出了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更强调了大运河在南北经济交流中的作用,评价比 较全面。隋炀帝乘龙舟通过大运河到江南游玩 。(4)材料二中“水殿龙舟事”是指什么? (5)材料二中“此河”是指什么河?你认为此河的开凿有何“功”? 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6)假设你是一名隋朝的运粮官,要从余杭押运一批粮食到都城长安,请简述你的 航线。余杭--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洛阳—长安 材料一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国家统一安定。(2)社会经济繁荣。(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运河为基础。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往北可以通到北京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经营运输业,它的利用价值是很 广的 这是称赞隋炀帝时期建造的京杭大运河
3.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元朝运河和海运航线
比较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异同?
相同点①起止点相同,都是从北京到杭州②作用相同,都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不同点①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 都,元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直达北京② 隋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元运河 是南粮北运。
河运路线杭州——大都 海运路线刘家港—东海—渤海—直沽
刘家港运粮到大都路线刘家港—东海—渤海—直沽—大运河—大都
贞观之治——唐太宗
(一)、贞观之治的原因 1、唐太宗治国思想唐太宗认识到 ——————————————————————————。2、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贞观之治的内容)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经济) 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政治) 房玄龄 “房谋杜断”:房谋是 杜如晦 ,杜断是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 魏征 。
(二)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的结果(贞观之治的三大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三)史称唐太宗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8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P22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P9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唐太宗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或说明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或唐太宗说这句话 的原因)?为处理好“舟水”关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唐太宗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意思: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
认识到(思想)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措施: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目的维护唐朝统治,使唐朝长治久安。(3)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这句话什么意思? 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却一样的爱护他们。(4)材料三中的镜子指的是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以史为镜指什么?以人为镜指什么? 镜子指魏征,还重用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史为镜指吸取隋亡的教训,以人为镜指重用敢于直 言的魏征。(5)唐太宗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他为什么这样说? 魏征敢于直言或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
1.一句话评价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一句话评价武则天的贡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步 发展,国力不断增强。4.武则天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5.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的结果: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6.史称武则天的统治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
1.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的原因(或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唐玄宗改革 措施)
(1)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 当宰相,励精图治 。——任用贤才 (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3)戒奢从简。(4)发展生产。2.唐玄宗治国政策和措施(唐玄宗改革)的结果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史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开元盛世 。4.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开元之治 。1.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的结果(贞观之治的三大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的结果使唐朝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3.史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 统治前期为开元盛世。
我们肯定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主要是肯定他们 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及结果。
“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比较表
唐玄宗和唐太宗的相同点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发展生产 戒奢从俭
合并州县——重视地方吏治
开元之治 (唐玄宗) 发展生产 戒奢从简 重视地方吏治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 人 当宰相,励精图治 。——任用贤才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开元时期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 1.材料中指的哪个朝代哪位皇帝的当政时期? 唐玄宗前期
2.由材料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稻米、粟米 3.根据材料分析此时国家出现繁荣的原因?
(1)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 当宰相,励精图治 。(2)重视地方吏治。(3)戒奢从简。(4)发展生产。
4.开元全盛日指什么?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便转 筒 于动 车 灌, 又 溉竹 叫 。筒 水 把转 水筒 由车 低, 处随 汲水 到流 高自 处行 ,
唐朝越窑的青瓷
唐朝邢窑的白瓷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的内容。
武则天 唐玄宗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 到朝廷。
1.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在。影响(意义)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明清科举制叫八股取士——控制功能,隋唐宋元科举制——选拔人才功能 2.唐朝科举制的变化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3.明清科举制的变化八股取士 4.科举制存在了1300多年,清朝末年废除。5.科举制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以。” 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 绩选拔人才。(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 “长策”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 风气盛行。(3)为什么“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以。”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在。(或科 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与新疆的关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 系 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
藏族的祖先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 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和亲
与唐朝关系
唐 民族 朝 回纥 与唐的关系 的 民 民族 族 关 靺鞨 与唐的关系 系
维吾尔族的祖先
生活于色楞格河流域;8世纪中期,建立回纥汗国;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 女真、满洲、满族的祖先 生活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7世纪末,建立粟末靺 鞨政权,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粟末靺 鞨政权又称渤海政权或海东盛国。—册封 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分布于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 王。—册封
与唐的关系
1、阅读右图(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人?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2)图一的人是哪个民族的首领?他对该民 族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吐蕃的首领。贡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3)图二人物的重大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图一 图二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出自谁之口? 唐太宗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却一样地爱护他们。(3)他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称为什么? 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 (4)为此他有哪些具体做法?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文成公主入藏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1.外甥指的是谁? 尺带珠丹
2.先皇指的是谁 唐太宗 3.“帝舅宿亲”指的是什么事件? 文成公主入藏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和同为一家”说明了什么? 唐蕃(汉藏)关系日益密切
5.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联系?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才有了文成公主入藏。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 布求婚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1.用史实归纳唐朝统治者用哪些措施来加强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① 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唐朝与少数民族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③唐朝册封少数民族的首领。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 “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置了驻藏大臣;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 须报请中央政府的批准。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驻军新疆,设置哨所。③土尔扈特回归祖国。④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①平定少数民族上层的叛乱②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辖③反抗外来侵略。) 3.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清 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驻军新疆,设置哨所。4.用学过的史实说明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②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 式的行政区。③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了驻藏大臣;达赖 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的批准。5.用学过的史实说明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 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玄奘是中 印文化交流历 史上最杰出的 使者。唐太宗 时,从长安出 发,历尽艰险, 到天竺研究佛 经。在佛学最 高学府那烂陀 寺游学,史称 “玄奘西游”。
鉴真—律宗大师 688~763,扬州江阳县(今 江苏扬州)人。唐玄宗时 受日本僧人普照邀请,去日 本传播唐朝文化。先后五 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 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 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唐朝的对外关系
遣唐使 (唐朝对日 本的影响) 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十多批遣唐使来中国。①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 了日本文字。③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时间 唐玄宗时期 鉴真东渡 经过 鉴真六次东渡,五次失败,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 达日本
隋 唐 时 期 的 对 外 关 系
与日 本的 关系
贡献 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①新罗仿唐制建立政 与新 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②新罗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 罗的 等科技成就。关系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时间 唐太宗时期 与天 竺的 关系 玄奘西游 经过 从长安出发,在那烂陀寺游学。贡献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 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派多少批遣唐使来中国?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十多批遣唐使来中国。2.遣唐使的影响(唐朝对日本的影响)① 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社会生活 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3.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文化 4.“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①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国家? 法制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②日本是怎样做的?派十多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文化。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①“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何时?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唐朝或唐玄宗,传播唐朝文化。②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六次东渡日本 ③“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④“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事例。传播唐朝文化,如唐招提寺 ⑤鉴真有河贡献? 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
唐朝的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作用。P32
(1)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根本原因) (2)唐朝对外交通发达。(3)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作用: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5.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关系的发展 族经 关济 系重 的心 发的 展南 移 和 民 辽、宋、夏、金并立 元统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后期开始
南宋最后完成
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瓦子和节日
民族政权并立
政权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起止时间 建立民族
916-1125年 960-1127年 年 年 年
建立者 阿保机 赵匡胤
都城 上京 东京
契丹族 汉族
宋元民族关系的特点?P54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和为主流
控制和压迫
辽 (契丹) 1125年 战 和
金(女真) 岳 飞 抗 金 民 族 政 权 并 立
西夏 (党项)
澶州之战 战
澶渊之盟 和
北宋 (汉族)
辽、北宋、西夏形势
金、南宋对峙形势
什南 么宋 变和 化北 ?宋 为疆 什域 么相 ?比 , 有
宋元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政权并立
大宋 南 散金 宋 关和 疆 一议 域 线, 明 划双 显 定方 变 分以 小 界淮 。线水 因 。至 为
1.辽、西、夏金与宋的战争是民族战争或侵略战争,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P55
不对,因为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只能说是正义战争 和非正义战争,中华民族与外国的战争才是民族战争或侵略战 争。2.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在中华民族与外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英雄任务。如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类别 农业发 展 发展成就
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 粮食作物 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发展、南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手工业 兴旺
制瓷业 造船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北 宋兴起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
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东京(开封)、临安(杭州)。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打破了坊和市的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最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州东海岸,
商业都市 界限。买卖昼夜不断—夜市和早市 商业 繁荣
对外贸易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市舶司 广州十三行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一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古都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 柢”。——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国家财政收依靠“东南 财赋”,说明了什么? 地区:江南地区;故都:东京,今天开封;经济重心南移。(2)材料二体现了宋朝采取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有效管辖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置了什么 机构?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宋政府是怎样“措置得宜”的? 政策: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部门:海外贸易;措置得宜: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 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说明经济重心南移。(4)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经济重心南移。(5)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联系: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或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现象:经济重心南 移。(6)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保持稳定的大好局面②引进、运用先进的技术,引进劳动力③要有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
唐朝越窑的青瓷
唐朝邢窑的白瓷
南宋哥窑的冰裂纹瓷
明朝景德镇的青花瓷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南宋初期,岳飞抗金; 南宋末期,文天祥抗元。
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
统一全国 促进 (忽必烈)
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 以来的分裂局面,统 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少数民族建 立的统一的封建国 家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 前数倍。《农桑辑要》 (1)材料一反映了元世祖什么思想?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重视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 推广棉花的种植。(2)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采取的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结果? 北方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
隋朝大运河
元朝运河和海运航线
比较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异同?
相同点①起止点相同,都是从北京到杭州②作用相同,都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不同点①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 都,元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直达北京② 隋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元运河 是南粮北运。
河运路线杭州——大都 海运路线刘家港—东海—渤海—直沽
刘家港运粮到大都路线刘家港—东海—渤海—直沽—大运河—大都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或加强君权或巩固政权的措施(元世祖)(1)实行行省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目的:为对全 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P90 (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宣政院—驻藏大臣)P112
(3)加强对琉球的管辖。P106
1.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驻军新疆,设置哨所。2.用学过的史实说明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②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 式的行政区。③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了驻藏大臣;达 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的批准。3.用学过的史实说明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 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元朝民族融合 (元朝民族融合形式是民族迁移)
1.原因元朝统一全国。
(1)汉族人到边疆,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 、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4)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3.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1.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②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 州直达大都。③元世祖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①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行省制。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③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
2.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改革行政机构 明太祖 设锦衣卫 八股取士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实行削藩政策 迁都北京
实行削藩政策
清朝君权强化的措施
雍正 设军机处
康熙、雍正、乾隆
清 朝 君 权 的 强 化
1.明清科举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好不好?为什么?P91
八股取士。加强君权的需要。不好,因为---答八股取士的后果
2.唐朝科举制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好不好?为什么?P18
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好,因为----答 科举制的影响。
3. 比较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的共同点(目的、实质、影响)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或加强君权或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实质:对知识分子采取的思想上的控制措施 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明、清加强君权的影响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P104
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借鉴和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民主集中制。
5.明清两朝在君权上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点:君权加强或强化。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
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朝前期 国家强盛 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 国家衰弱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 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冲突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 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1.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海陆并举,明朝对外交通以海路为主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重心:唐朝南北经济发展平衡,明朝经济重心在南方。②科技发展:指南针广泛应用,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③外贸商品: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并兴起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南宋时江 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2.与“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相比,“郑和下西洋路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①航程远②到达范围广。原因①国家强盛②指南针广泛应用,造船业发达 ,航海 技术先进。3.唐朝和明初对外交往发达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国家强盛。
1.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①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②规模大,每次出海都有200多艘船③人数多, 每次出海约2.7万--2.8万人④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等;⑤次数多, 年7次下西洋⑥到达范围广,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⑦时间早,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 航早半个多世纪。因此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1)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他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戚继光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2)“海波”喻指什么?“海波不平”为什么?“海波平”指 什么? 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倭患严重。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3)材料中的“夷岛”是指什么地方?日本 (4)戚继光的心愿最后有没有实现?为什么? 实现了。因为戚继光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1.读下图“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施复夫妇和工人、机房还可有什么名称?他们是什么关系? 施复夫妇就是机户,工人就是机工,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机户是早期资本 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这种历史现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 这种现象是在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中出现的。它是一 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2.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不是等于我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为什么? 不是,因为明朝中期以后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只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江南一 些地方稀疏的出现,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所以仍处在 封建社会。
1.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 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想①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②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 是什么? 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 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使国家富强),闭关锁国阻碍经济发展(使国家贫穷)。2.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 不能。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 卫作用,但是最后被西方殖民者打开了国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驻军新疆,设置哨所。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东北 黑龙江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清朝中央 西南 西藏
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 中央政府的册封 ;顺治、康熙 设驻藏大臣;雍正 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政府 东南 台湾
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
政府批准。
1.用学过的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①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驻军新疆,设置哨所。
2.用学过的史实说明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②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 式的行政区。③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了驻藏大臣;达 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的批准。3.用学过的史实说明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 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②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置了驻藏大臣;达赖和班禅的继 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的批准。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驻军新疆,设 置哨所。③土尔扈特回归祖国。④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雅克萨之战,大败 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①平定少数民族上层的叛乱②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 辖③反抗外来侵略。)
达赖五世朝 见顺治帝
须弥福寿之庙
民 族 融 合 、 名 族 团 结 、 民 族 有 好
国家百余年生平累洽,中外一家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开辟荆榛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如果你们继续霸占,我们就坚决进攻, 把你们驱逐出去!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 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当时的皇帝是谁? (2)此文件签订的背景是什么? 雅克萨之战清朝胜利。(3)上述材料的性质是什么(或特点)?中俄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的边界条约 。(4)上述文件解决了什么问题?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5)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第一篇: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初三历史复习(七下) 1、材料一: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重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 回。 ———胡曾 《汴河》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 多。 ——皮日休 《汴河怀古》
(1)公元 617 年,经水路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河应该是?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2)结合材料一,说说当时能够修建大运河的条件是什么?
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你如何评价隋炀帝修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 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 历史的重大贡献。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 征求无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 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 舟也; 水也。人,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接着他又说:“……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贵。”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 《贞观政要》 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贞观之治”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
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这样讲的意图是什么?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3)根据材料三说明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 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 4 课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 4 课
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1)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说出其创立的朝代、创立的标志和废 除的时间。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 ①“长策”指科举制度。②隋朝、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1905 年。③影响a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b 促进了文学艺 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 阅读下列材料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 弄赞率其兵 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 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 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 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
仍遣酋豪子弟, 请入国学以习 《诗》 《书》 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 。《旧唐书》 请回答(1)上述材料所指何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 (2)上述材料中二人结亲产生了什么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5. 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 良城。” (1)“唐风洋溢奈良城”说的是唐朝与哪国的关系? 日本 (2)唐朝文化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举出一个事实来说明? 唐招提寺 (3)唐朝时,这个国家也经常派出使者来中国学习,我们把这些人称作什么? 写出这些使者中你知道的两个人名字。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荣睿 6.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 南” 。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 ,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 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 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5—17 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 世纪中叶, 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到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 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 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 洲。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1 分,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指南针 (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州的传播顺序。亚洲、欧洲、美洲 (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 4 个世纪 (4)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 战争。或:暴力 (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①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②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 入欧洲。(6)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 造纸术、印刷术 7.阅读下列材料“自永东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 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 2.这个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各是哪年?
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 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 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 带去许多工艺品, 谷物,
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
的发展与进步。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
省”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 管辖之下。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下》)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1 分) 唐朝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 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2 分) 班禅 康熙皇帝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1 分) 驻藏大臣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朝贸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