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数字影院音乐桥试听不能演奏音乐会曲目什么意思

通往大师之路――星海宏泰未来之星钢琴音乐会
时间:场馆:厦门宏泰音乐厅
  著名钢琴教育家张晋个人简历  张晋,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附中钢琴学科主科教研室主任。自幼随母亲隋稳掬教授学习钢琴,后师从朱工一、李惠莉教授。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后师从潘一鸣、杨峻教授。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2004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生院。在从教的二十年里,教学成果显著,培养出许多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瞩目。许多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学府,如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耶鲁大学、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及柏林音乐学院等,并获得最高奖学金。尤其近十年来,学生多人次参加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巴西、希腊、中国台北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频频获奖。诸如第二届中国华人青年演奏家协奏曲大赛、第五届俄罗斯圣彼得堡《通往大师之路》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八届乌克兰克莱涅夫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届巴西维拉?罗勃斯国际钢琴比赛、第六届日本滨松国际钢琴比赛、第十届德国艾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七届乌克兰"霍洛维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2007年法国巴黎青年钢琴家邀请赛、第十一届南非UNISA国际钢琴比赛、2008美国吉娜-巴考尔、奥柏林、及"E"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届莫斯科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国际钢琴比赛、第八届波兰阿图尔?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第六届柴可夫斯基少年音乐家国际钢琴比赛等。获奖人次为252次,其中金奖98人次。在众多获奖学生中,更有胡博、金文彬、孙嘉言、王淳、黄南淞、赵婉婷、林M、白岩峰、汤璐嘉等佼佼者,他们的演奏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竟争异常激烈的国际舞台上,他们创造了佳绩。  近年来,在潜心于钢琴教学事业的同时,应邀参加2009年美国克利夫兰国际钢琴比赛、第33届日本PTNA钢琴比赛、法国巴黎青年国际钢琴比赛、德国魏玛李斯特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届中国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2011年中央电视台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及其他钢琴比赛的评判工作,2012年7月受邀担任美国第十三届伊斯曼青年音乐艺术家国际钢琴比赛评委,2012年8月又受邀在美国第75届坦格伍德音乐节、波士顿坦格伍德大学青年艺术家国际钢琴音乐节进行大师班、个别课讲学活动;多次被邀请赴加拿大皇家山音乐学院及德国魏码李斯特音乐学院、波兰格但斯克音乐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福罗里达州、俄勒冈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基督教音乐学院进行大师班课及在全国其他地区讲学活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赏。  组织并策划第五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星海杯、及卡丹萨全国钢琴比赛、大师班课及师生音乐会;、参与编订新编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教材、录制并出版发行车尔尼、巴赫等古典音乐家系列钢琴教程教学CD与DVD光盘;将要在2012年底出版、发行北京市职教委张晋名师系列DVD二盘,⑴国际、国内比赛获奖学生演奏世界经典名曲;⑵名曲教学讲解与示范DVD。这些年,作为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团队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钢琴优秀创新团队。  张晋教授始终如一地辛勤工作、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学校、社会的肯定和认同。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五十周年院庆,被授予"中青年突出贡献奖",同时获得第四届杨雪兰音乐教育奖;2004年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欧永熙"优秀教师艺术教育奖;2006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学奖;获得乌克兰第七届纪念霍洛维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最佳教师指导奖;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职教名师;年曾两次被评为黄源礼优秀教师奖,他的个人事迹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音乐生活报》、《音乐周报》、《钢琴艺术》、《小演奏家》、《琴童》、《今日中国》(英、法文版)等新闻媒体均给予了报道,受到广泛赞誉。他的名字已被录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  白岩峰个人简历  出生于沈阳15岁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初二年级  6岁开始师从乌克兰蒙斯米克?阿拉教授学习钢琴,8岁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业余考级九级优秀(最高级)。  200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至今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任张晋教授学习钢琴。2011年9月以优异成绩被学校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并受到外国专家好评,2010年10月和11月有幸为波利尼和阿什肯那齐两位著名的钢琴泰斗演奏,受到大师的指点与高度赞赏。  获奖成绩  2013年经过激烈的竞争,成功入选。7月将赴加拿大参加第十七届晨兴音乐桥。  2013年4月作为演奏家将赴美国与奥斯汀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  2012年12月选入KAWAI大师班,并以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全部课程。  2012年赴美国参加第三届德克萨斯州国际钢琴音乐节获一等奖。  2012年获中央音乐学院"谭小薇奖学金"。  2011年选中参加加拿大第十五届晨兴音乐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国际协奏曲比赛第一名,并接受了加拿大OMNI电视台采访。  2011年10月获第四届卡丹萨杯全国青少年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专业少年组第一名(跳组参赛)。并获专业组特等奖(最佳评委选票奖)。  2011年12月作为年龄最小选手(13岁)参加"纪念李斯特诞辰20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第八届"学院杯"(22岁以下)钢琴比赛,获第五名的好成绩。  2010年9月获第十三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三组二等奖。  2009年2月在香港举行第四届亚洲青少年钢琴总决赛中获第三名。  2008年10月第四届亚洲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北京赛区专业儿童组二等奖,  2008年获第十二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业余三组一等奖(沈阳赛区)。  2007年4月获第二届全国KAWAI钢琴比赛儿童B组第一名(东北赛区)。  2006年10月获第十一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业余四组一等奖(沈阳赛区),北京总决赛二等奖。  2005年9月获第二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及第69届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国区(东北赛区)非级别组金奖。  2005年获第二届"爱沈阳,爱家乡"青少年才艺大赛幼儿组钢琴专业金奖。  合作乐团:  加拿大卡尔加里爱乐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范骐萱个人简历  范骐萱2002年11月在北京出生,自幼喜欢跟随音乐舞蹈,悟性极高。5岁开始学习中国民间舞,八岁学习芭蕾舞,都极为出色。当她六岁跟随朱雅芬教授学习钢琴时,才发觉是对音乐的敏感性造就她在舞蹈方面的出色。在朱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呵护下,骐萱的钢琴才能和兴趣都逐渐显露出来。八岁拜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张晋教授门下,得到了及其专业的训练,各方面可谓进步神速,张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极高的音乐审美把骐萱引入了神圣的音乐殿堂,并获得累累硕果。骐萱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极富个性。最大的特点是"好学",学什么都有兴趣,极其投入。热爱阅读,语言能力很强。在北大附小四年级上学的她很受老师同学们喜爱,只上半天学的她学习成绩优秀,为人大方自信善良,被老师称为同学们的榜样。从校长到各科任老师都给予她极大地支持和关心。在家里,她是一个开心果,懂事乖巧有点小脾气。大家都非常爱她。以下是范骐萱最近获奖情况:1.2011年第四届卡丹萨杯全国青少年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比赛一等奖;2.2012年第十四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一等奖及特等奖;3.2012年"长江杯"第三届全国少儿钢琴展演比赛一等奖。  汤璐嘉个人简历  汤璐嘉五岁开始学琴,师从廖彬副教授,2008年起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主任张晋教授。2009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2012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0年6月赴美国佛罗里达州参加第三届中美国际钢琴协会年会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并被授予优秀学员称号。同年10月,受邀赴美国俄勒冈州康瓦利斯和阿什兰德举行两场独奏会并与俄勒冈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合作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2011年7月,赴意大利参加阿玛尔菲海岸音乐节,在音乐节的大师班和音乐会中受到众多专家的指导并广受称赞。2012年4月,作为唯一的中国人与另外7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年轻钢琴家一同被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大赛艺术总监及评委会主席安德烈伯纳塔教授选中参见意大利艾帕恩国际青少年钢琴大师班,得到了伯纳塔教授的指导和称赞。2012年7月,赴加拿大参加第十六届晨兴音乐桥。  获奖记录:  2009年10月,第三届卡丹萨杯全国青少年中国钢琴作品比赛业余B组一等奖及业余组特等奖(最佳评委选票奖)  2010年4月,第三届KAWAI亚洲钢琴大赛北京赛区专业少年组一等奖  2010年9月,第十三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三组一等奖  2011年,第16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北京赛区少年B组一等奖  2011年,第16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北京赛区德彪西组一等奖  王春懿个人简历  王春懿日出生,3岁开始学习钢琴,2011年师从于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任张晋教授。  2010年  北京市第十届"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业余5岁组一等奖,并获中国作品演奏奖;  2011年  英国皇家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钢琴比赛5-6岁组一等奖;  2012年  意大利伊莫拉夏季国际钢琴音乐节暨伊莫拉国际钢琴比赛中国区钢琴选拔赛北京总决赛业余C组第一名;  2012年  第十四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业余四组第二名,并获中国作品奖;  2012年  中国第三届"长江杯"全国少儿钢琴优秀选手展演比赛B组金奖;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1.由于演出票品特殊性,凡演出票类商品,演出前3-5天(以具体演出为准)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请您谅解!您可以选择 使用电子票或在线支付后上门自取纸质票。
2.凡演出票类商品,开票时间一般为演出前二到四周,正式开票后客服会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  最近半年来听了四场独唱音乐会或者包括声乐演唱的音乐会,很有感触,在这里发帖聊一聊,也希望同好者发表意见,共同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场演唱会全部是现场演唱,无电声,是真正体现实力的演唱。我个人几乎不听电声音乐会或者演唱会,觉得那是对耳朵的折磨。    这四场音乐会在杭州举办,具体是;    王秀芬独唱音乐会, 日,杭州剧院  张建一独唱音乐会, 日,杭州大剧院歌剧院  孙砾独唱音乐会,
日,杭州剧院  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神州颂》,
日,杭州剧院,其中声乐部分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唱,女高音么红,男中音孙砾    以下一个个聊聊,欢迎喜欢声乐的朋友发表看法。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先说说最近听的这场王秀芬独唱音乐会    我最早听说王秀芬是多年前她在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比赛中拿了金奖,当时她参赛的作品是《黄河怨》,此后一直在关注她,在电视中看她的演出,平时听她的CD。作为郭淑珍最好的学生之一,她显然很好地承袭了她的老师的风格,王秀芬的声音结实、饱满,音色还是挺华丽的,高音非常有力度,甚至带着些胸声。我觉得她最大长处在于对气息的控制,这使得她的声音收放自如,尤其在力度的把握上,在女高音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使得她的演唱有戏剧性的表现力。在剧场里听她的演唱,不论每个声区的声音都听得非常清楚,即便最低音也能真切听到,这在女高音中并不容易。王秀芬的声音跟西方人比较接近,没有一般的中国女生的那种尖扁窄的通病,在表现外国作品方面比较得心应手。    她的演唱会的曲目如下:    1
但愿我不是在梦里  2
玫瑰三愿  3
我住长江头  4
啊,我那满腔热忱  5
徒然的小夜曲  7
黄河怨  8
那就是我  9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10 月亮颂  11 夜深沉,庄严的殿堂  12 蓝花花  13 为艺术,为爱情  加演曲目:会唱歌的月亮      
  先说说曲目的选择。    看到节目单的第一印象是曲目偏少,有些偏弱,一共才13首歌,小歌偏多。我这么说,是因为跟5月26日的张建一的音乐会的对比,张的音乐会节目单上18首歌,加演了5首歌,共23首,还有两部器乐演奏,共25首。    王秀芬的音乐会只有钢琴伴奏,(伴奏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吴龙,水平很高。)曲目的选择分三个板块:    第一部分
中国艺术歌曲
(1-3首)    
从音乐会的整体效果看,这个部分的效果比较弱。王秀芬演绎《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这样婉约的艺术歌曲并不讨好,特点发挥不出来,给人的感觉不痛不痒,没感染力,特别是《我住长江头》,速度又快,又不委婉,声音听起来不够精致,有的音还唱没了。    第二部分
外国艺术歌曲
(4-6首)    
声音技巧是很好的,也很有表现力,但是感觉她这种声音唱欧洲艺术歌曲感觉还是太强了些。其实欧洲艺术歌曲是最难唱的,要把其中的韵味表现出来尤其难。许多歌剧大家唱艺术歌曲不见得就行。中国的歌唱家们太偏重歌剧,真正艺术歌曲唱得好的没几个。唱这类歌曲需要象迪里拜尔那样飘逸的声音,声音太重了并不好听。    第三部分
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大作品
(7-9首)    
这部分是她的专长,她的声音特别适合表现这类作品,特别是《黄河怨》,好象这首歌是专门为她写的。这首歌很多女高音唱,但是唱得到好的不多。郭淑珍不用说了,实际上现在众多的女高音唱这首歌基本上都是拷贝她的模式(除了叶英和彭丽媛有所不同)。在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女高音中,应该说王秀芬的《黄河怨》应该是首屈一指,表现力最丰富,力度最强。曲末的高音唱得非常稳定,非常强,非常震撼人心。    
《那就是我》本身就非常有感染力,最早朱逢博演绎得十分完美。王秀芬用美声唱表现出另外一种韵味,在这首歌中,她把歌曲的强弱、力度的对比非常强烈,有些歌剧化,这在女高音中非常少见,很感人,掌声雷动。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一首非常好的艺术歌曲,但是很奇怪,国内的女高音比很少演唱。这是郑秋枫的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中的第三曲,当初这首套曲是郑秋枫为邓韵量身订做的,非常适合邓韵的声音。邓韵在全盛时期演唱这部套曲真是绝唱,可惜现在没有人唱,也是的,象邓韵那样的全能歌唱家比较难找。不过最近在电视上看到邓韵在广州的演出,不得不感叹她老了,唱不动了。王秀芬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经常唱这首歌的女高音,唱得非常好,歌曲和适合她的声音。但是我的评价,唱这首歌,邓韵第一(全盛时期),王秀芬第二。(好象还无第三人唱,那年在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看到过一个好象叫做白海燕的女高音唱过这首歌,唱得不好)    
  神州颂很煽情,呵呵~~  孙砾还是不错的,转台很好很有实力,马上就要去参加柴赛了。
  更正:状态很好
    谢谢斑竹给了个红脸,还要继续接着写呀。    
中场休息后,最后一组是大作品,基本上是欧洲歌剧选曲,外加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蓝花花》。    
郭淑珍的学生基本都演唱《月亮颂》,这也确实是首非常好的女高音曲目。郭淑珍是在俄罗斯学的声乐,因而东欧的歌剧一直是她的拿手好戏。她的学生从邓韵开始基本上都唱这首《月亮颂》,也成为了她们的保留曲目。我听过不少女高音唱这首选曲,还就数郭淑珍唱得最好。王秀芬那天唱的这首《月亮颂》,声音上是没得说,她的声音的类型也特别适合这首选曲,但是感觉在处理上不够细腻,没能打动我的心。这首选曲本应该能处理得更好些。    
《夜深沉,庄严的殿堂》难度很大。威尔第的歌剧对任何歌唱家来说都是挑战。这首《游吟诗人》中的选段更是女高音们的经常演唱的曲目。这首戏剧性极强的咏叹调一般的抒情女高音很难唱好。但是王秀芬就很适宜演唱这类力度变化极大、戏剧张力极强的曲目,声音色彩结实饱满,听起来十分“过瘾”。    
《为艺术,为爱情》是王秀芬最拿手的选曲,在国内,王秀芬堪称演唱这首选曲的第一人。我10多年前第一次听到她唱这首选曲的时候,就惊为天人。她的声音和演唱太象苔芭尔迪了,仅仅就是这段演唱,可以媲美任何欧美的女高音。短短的一段演唱足以震撼人心。    
最后的加演曲目《会唱歌的月亮》,有花腔段落,并不适合王秀芬演唱,是演唱会的主持人金奇硬加给王秀芬的,有点无聊。其实应该多加演几首,象《晴朗的一天》或者《我站在铁索桥上》都可以。    
两点不足。  
一是技巧不够全面,不适合唱轻灵些的抒情歌曲,演唱的曲目受些限制。当然每个演唱家都有他/她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做到全能,但是卡拉斯和萨瑟兰就能做到。邓韵也不错,郭淑珍就能唱轻灵些的歌,花腔也很不错。  
二是在乐句中间换气,虽然换气的技巧非常圆熟,但是仍然能够听得出来。虽然并没有破坏乐句的完整性,但是听起来总是感觉不够流畅,没有一气呵成的那种感觉好。    
加演的曲目太少,不过瘾。    
王秀芬的演唱会就说到这里。      
  难为楼主有着分认真劲,佩服啊
  楼主很认真,分析也很到位啊
再来说说张建一的独唱音乐会。张建一的音乐会绝对是我最近几年来听到过的最棒的一场音乐会之一,物超所值。我花了80元钱买的门票,但是我觉得我得到的享受800元钱不止,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因为精神享受是无法用语言来衡量的。我之所以说这场音乐会物超所值是因为:    1
张建一的具有全世界最好的声音和最好的演唱技巧,现在正处于鼎盛时期。  2
张建一长期在旅居,他的职业规范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规范。  3
曲目多,内容广泛,大歌多,加演曲目达到5首,前所未有,过瘾  4
前半场钢琴伴奏,后半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队伴奏,气势宏大。    
张建一出名很早,20多年前就已经在维也纳拿过歌剧比赛的头奖了,在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现在旅居美国,很少露面于国内乐坛,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大多没有听说过他,而我们对国外的歌剧动态又知之甚少。但是无论如何,如果拿张建一和国内的这些男高音相比,张还是老大。    
张建一是周小燕的学生,这个业内人士都知道。周老太太也确实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张建一纵然有一个天赋的好嗓子,如果没有周老太太的点化,恐怕现在还在杭州歌舞团唱些时髦小曲,是周老太太把他弄到了国际舞台。    
张建一有最美的声音,这种声音明亮饱满,中国人少有。我们东方人的发声器官毕竟跟西方人还是有差别的。他的声音,是真正的那种意大利歌剧式的声音,撇开唱功和对作品的理解,仅仅从声音上来讲,张建一的声音和意大利的那些大师们没有差别,你听听吉利的声音,再听听蓝扎的声音,再听听比约林的声音,再听听皮尔斯的声音,你听不出差别,(奇怪得,前几天听蓝扎的碟片,发现他走调)。张建一的声音不比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差,对声音的控制上要好过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只是可惜歌剧是外来艺术,中间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如果张建一生在意大利,现在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应该是顶级人物。中国人唱歌剧,再怎么唱得好,也象是外国人唱京剧一样。    
在华人的男高音中,张建一唱高音是最轻松自如的一个。HIGH C 唱起来毫不吃力。他的声音绝对是男高音的典范,声音清亮飘逸,具有穿透力,同时又饱满而富有张力。听他唱歌觉得很轻松,丝毫不觉得他的喉头在用力。他的声音的位置是华人的男高音中最好的,这在听他演唱歌剧选曲时感受最深。    
  看看张建一独唱音乐会的曲目:    上半场
钢琴伴奏: 张佳林    1
我衷心赞美你
格鲁克  2
我不再爱你
托斯蒂  3
贝多芬  4
被遗弃的花
福列    5
丁善德  6
哈萨克民歌  7
田光、傅晶  8
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
陈刚    9
请别忘了我
库蒂斯  10 你是我整个的心
莱哈  11 热恋中的战士
卡尼欧  12 黎明
列昂卡瓦罗    休息    下半场: 乐队伴奏: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指挥:张国勇    13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乐队演奏)  14 偷洒一滴泪
唐尼采蒂  15 花之歌
比才  16 春天为何唤醒我
马斯涅    17 玛侬莱斯库序曲
(乐队演奏)  18 从未见过这样美丽的姑娘
普契尼  19 星光灿烂
普契尼  20 奇妙的和谐
普契尼    加演曲目:5 首    1
负心人  3
重归苏莲托  4
今夜无人入睡  还有一首忘记了    总的印象:    歌剧部分极好(13以后),意大利民歌和创作歌曲部分也特别好(9--12),加演曲目个个精彩,绝不敷衍。他那嗓子就是为歌剧生的。2000多座位的杭州大剧院,他的歌声从舞台可以飞到任何一个角落,连最弱的一个音都听得非常清楚。    曲目的选择全部都是抒情男高音方面的曲目,这当然取决于他的声音特点。    艺术歌曲部分不如歌剧。欧洲艺术歌曲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弱项。当然,在欧美,有些歌唱家专门侧重于唱歌剧,有些艺术家专门侧重于唱艺术歌曲。两者之间差别挺大的。唱歌剧唱习惯了的人唱艺术歌曲唱不出来那个味。    中国歌曲部分应该是张建一的强项,(5--8)想必当初张建一在杭州歌舞团的时候也唱的是这些歌,应该是信手拈来。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曲目的选择一般,不能充分体现他的声音的特点。感觉不象听他唱歌剧那样震撼,那样激动。    我希望将来有机会能看到张建一演的歌剧。    张建一的音乐会就说到这里。
再来说说孙砾。孙砾是个挺不错的男中音,近年来刚刚冒出来。他走的不是国际比赛获奖的路线,他的出名源于2002年的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他当时参加的是业余组的比赛,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参加该组比赛的选手没有几个是真正“业余”的。但是无论如何,能参加该项赛事的选手再“业余”,水平也是极高的,最起码都受到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最典型的例子是刘君侠,此君拿到了第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业余组的第一名,几年后参加专业组的比赛,居然也拿了第一名,可谓绝无仅有。不过平心而论,刘君侠的演唱水平确实很高,专业组拿第一也是众望所归。只可惜刘君侠所在的煤矿文工团太滥,他要是能在总政歌舞团的话,那肯定了不得。可惜孙砾似乎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从媒体上听说他参加了2006年的青歌赛的美声专业组的比赛,在复赛中拿了第六,然后就退出了比赛,没参加最后的决赛。其实能参加最后决赛的选手的水平都差不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发挥,胜负也就是在毫厘之间。不过评委们搞平衡也不是一点不可能,反正孙砾已经拿了个金奖,出了名,这次就发扬风格给别人让让路吧。中国这种事情也不少见,奥斯卡奖也讲讲平衡呀。    
第一次听孙砾唱歌就是02年的青歌赛,当时就觉得按照他的水平即便参加专业组比赛也能拿个很好的名次,专业训练的水平很高,功底比较深厚。不过当时对他的教育背景挺惊讶的,他既非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也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甚至也不是西安音乐学院的(那里还有和慧和陈勇),他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这多少让人有些出乎意料。我们大多以为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出来的学生一般就是教教学生的音乐课,很少听说他们能唱歌剧。    
孙砾显而易见是个天然的男中音,而不是那种因为没有高音而从男高音改唱过来的男中音,因此他的声音的浑厚饱满是自然的,而不是压出来或者挤出来的,也因此声音听起来比较松弛。好的男中音其实是很难得的,难的一点就是声音的松弛,我们之所以说廖昌永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唱歌时的松弛状态跟说话一样,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其实真正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歌唱状态是非常放松的,并不象是我们这边很多唱美声的把嗓子吊起来唱。迪里拜尔的声音就非常放松。    
孙砾的声乐技巧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他现在应该是什么难度的歌曲都可以演唱,他应该在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方面多下功夫。要想唱好欧洲歌剧,不通外语不行,不了解欧洲的文化背景不行。我们在国外看歌剧时,有时候感觉他们的声音并不完美,演唱上也有瑕疵,但是整出歌剧的表现力就非常丰富,艺术张力非常强。    
孙砾独唱音乐会的曲目选择还是不错的,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曲目都照顾到了,以欧洲的艺术歌曲,意大利民歌和歌剧为主,加演曲目三首,个个是重量级,绝不糊弄,很让人开心。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孙砾的独唱音乐会加上了一个他所在团的方瑶。方瑶唱了两首歌,算是音乐会上的调剂。她是唱美声民歌的,也就是金铁霖那套模式刻制出来的,声音纤细尖锐扁平,很不好听。可惜当前这类歌手大行其道,遍地都是,只是可惜声音个个相同,你根本无法辨别谁是谁。看来金大师的本事就是把天下所有不同的声音都瑶按照他的“科学”方法训练成同一种声音,变成“同一首歌”。要说民歌,我们还是怀念过去的时代,王昆,郭兰英,才旦卓玛,马玉涛等等,唱得多有味,个个有不同的特点,你听第一句就知道是谁在唱,现在唱民歌的,除了彭丽媛宋祖英,剩下的你能分出谁是谁吗?即便是郭颂,用毫无技巧的大本嗓唱歌,你也会听得那么有味,而现在的所谓的民歌手们唱歌还有民歌味吗 ?    
说远了,言归正传。继续说孙砾。    
继续说孙砾。    
孙砾4月1日杭州独唱音乐会的曲目如下:    1
亨德尔  2
唐璜小夜曲
柴科夫斯基  3
舒柏特  4
于之词,陆在易曲  5
祖国,慈祥的母亲 张鸿西词,陆在易曲  6
这场官司打赢了——选自《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  7
斗牛士之歌——选自《卡门》
比才     中场休息    8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海民歌、王洛宾填词编曲  9
南方雨 王泽洲词、金奇曲  10 听我说,卡洛——选自《唐卡洛》 威尔第  11 原谅、原谅——选自《丑角》 雷昂卡瓦洛   12 黎明 雷昂卡瓦洛   13 请别忘了我 库尔蒂斯   14 我的太阳 卡普阿     加演曲目有一首是“我来了,你们大家都走开”《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罗西尼,另外两首忘记了。    
歌剧选曲不用说了,他擅长此道,当时他也是靠“斗牛士之歌”拿了青歌赛的金奖。而他的艺术歌曲唱得也不错,那首“魔王”,很不好唱,算是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他演绎起来算是比较中规中矩。当然,孙砾的声音还是更适合表现那些力度大些的歌曲。    
孙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应该有更高的成就。          
最后说说那场《神州颂》。    
《神州颂》是一部很奇怪的作品,说它奇怪是因为它的作者的特殊身份。该作品的词曲作者是王益,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从这样的介绍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这个王益究竟在哪里接受过的专业的音乐训练,又何以能写出这样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作品。我们知道,即便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出来的学生,如果功底不好的话也不见得就能驾驭交响乐作品,只能写些歌曲什么的。一部交响乐作品不光涉及到旋律,还要考虑它的结构,和声和配器,非常复杂。一个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如果只是个音乐爱好者,也有音乐的天分,那么他写些单声部的作品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让他创作出多声部的作品,而且是交响乐,我认为是天方夜潭,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除非王益有着特别的背景或者我们所不知道的特殊的经历。因而,不论这部作品是好是坏,我对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    
这个事情先不说了,就说说当天的演唱吧。这部作品是交响乐加合唱的结构,合唱部分有男中音和女高音领唱。那天节目单上本来印的是廖昌永和么红,但是演出时没有任何通知就突然变成了孙砾和么红。这点国内的剧院做得非常不好,国外的剧院如果发生演员变动一定要先通知观众,解释原因并向观众致歉,可是国内的剧院居然无声无息,既不尊重观众,也不尊重演员,非常不好,就象是飞机误点了航空公司还理直气壮一样。    
那天么红的演唱非常让我失望,我觉得是大失水准。么红本来是戏剧女高音,声量应该很大,可是我即便坐在前排,听起来也非常吃力,低音区部分声音全都没了。高音部分也让孙砾给盖住了。声音听起来也生涩干燥,感觉唱起来喉头特别紧,听起来很不舒服。我1998年曾经在哈尔滨听过么红的现场演唱,当时感觉挺不错的,觉得中国的女高音中很少有嗓音这么厚实的,声音非常欧化。这次听起来,完全两样。    
孙砾的演唱总体上比么红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显然没有10天前他的个人音乐会的演唱精彩,这也难怪,这个《神州颂》是新作品,而且并不见得特别适合自己发挥,出彩比较难。但总之,孙砾是完成了任务。    
      
四场音乐会全部说完了,希望大家指正并共同探讨。我也希望看到其他爱乐者对其他歌唱家,其它音乐会的评论。      
  么红我挺喜欢的啊……嘿嘿,长了也很霸气!
  先顶再说  顶`是最好地回答
    谢谢
  好牛B`````顶S``
    顶
  分析到位,具体生动!
  怎么没了?    
  照&,片&,定&,做&,《&,卡&,通&,真&,人&,雕&,像&,》  照&,片&,定&,做&,《&,肖&,像&,油&,画&,》  用&,姓&,名&,做&,《&,个&,性&,首&,饰&,》  Q Q:45,036,82,79  
  【么红本来是戏剧女高音,声量应该很大,可是我即便坐在前排,听起来也非常吃力,低音区部分声音全都没了。高音部分也让孙砾给盖住了。】  两件事说一下:  1、听现场,即使是听声乐,我也是不推荐坐前排的,靠后较好,直到座位的水平位置高于舞台上的乐手或歌唱家。尤其是交响乐,要是你坐下后自己的耳朵比铜管声部的乐器水平位置还要低,那效果简直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声乐也是一样的,考验歌手的不是近距离的聆听,近距离适合教学,而现场演出的鉴赏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于声乐教学不熟悉的听众,保持距离可以更方便的聆听出问题,也可以更方便的感受到歌唱者的水平——不光是最明显的音量和音质的问题,还有一些处理的细节,只有适当距离聆听才能判断歌唱者是否有足够的驾驭能力,至少,可以判断歌唱者对自己的声音的概念是否判断清晰正确。    2、越是垃圾的音乐厅和剧院,越是不能靠前排,那个烂会翻倍。当然,垃圾的场地也别坐到最后去,那种没有调试的混响会让你很郁闷。    最近听的一场声乐演唱会竟然是6月的迪里拜尔,惭愧。
  说说迪里拜尔啊,本来她的音乐会也是很想去的,可惜时间的问题,还是没赶上。现在老迪的状态怎么样,我看评论上说的还是相当的不错,不过就这几年的现场录音来讲,的确是有退化的趋势,毕竟是快50得人了·
  作者: Tenor
回复日期: 15:27:00
      【么红本来是戏剧女高音,声量应该很大,可是我即便坐在前排,听起来也非常吃力,低音区部分声音全都没了。高音部分也让孙砾给盖住了。】    两件事说一下:    1、听现场,即使是听声乐,我也是不推荐坐前排的,靠后较好,直到座位的水平位置高于舞台上的乐手或歌唱家。尤其是交响乐,要是你坐下后自己的耳朵比铜管声部的乐器水平位置还要低,那效果简直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声乐也是一样的,考验歌手的不是近距离的聆听,近距离适合教学,而现场演出的鉴赏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于声乐教学不熟悉的听众,保持距离可以更方便的聆听出问题,也可以更方便的感受到歌唱者的水平——不光是最明显的音量和音质的问题,还有一些处理的细节,只有适当距离聆听才能判断歌唱者是否有足够的驾驭能力,至少,可以判断歌唱者对自己的声音的概念是否判断清晰正确。      --------------------------------------------------------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看得出来你非常专业。不过我听么红的那场音乐会并不是很靠前,而是在池座10多排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剧院里比较理想的位置。我想原因不在于座位,而是在于技术和状态。那天并不是一个人演唱,而是她和孙砾一起演唱,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很清楚。我听王秀芬的演唱会也大体是这个位置,效果就很不一样。    另外,杭州剧院的声学效果在国内首屈一指,剧院最后一排和最前排的声量差只有4个分贝,应该不是位置问题。    不过还是非常感谢你的回帖,希望多交流。    
  作者: dessay
回复日期: 19:33:00
      说说迪里拜尔啊,本来她的音乐会也是很想去的,可惜时间的问题,还是没赶上。现在老迪的状态怎么样,我看评论上说的还是相当的不错,不过就这几年的现场录音来讲,的确是有退化的趋势,毕竟是快50得人了·      --------------------------------------------------------    好的,有空说说我听迪里拜尔的感觉。就年龄来讲。迪里拜尔还能唱。萨瑟兰唱到60多岁,莉莉庞斯70多岁的人了,还能开独唱音乐会,而且能唱到降B,有功力的人的艺术生命是长久的。      
  是啊,就等着你说了,快说快说,哈!
  杭州剧院的声学效果在国内首屈一指,剧院最后一排和最前排的声量差只有4个分贝  ???    音量?不考虑混响效果等因素?重叠阿什么的……
昨天晚上(日)听了一场孙禹的独唱音乐会。地点在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厅。音乐会有些观摩的性质,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没有售票,观众也都是杭州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杭州音乐界的人士和音乐爱好者。整场音乐会全部是交响乐队伴奏,担任伴奏的是浙江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指挥是从美国特邀的,孙禹的朋友William Boggs。    
演唱曲目如下:    1
晓其曲  2
晓其曲  3
晓其曲  4
陈道斌词 晓其曲 浙江民歌手郑培钦演唱  5
徐峻松词 晓其曲  6
李庆文词 晓其曲  7
杨白老咏叹调    下半场    1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浙江歌舞剧院交响乐团  2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当兵 《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  3
月光洒满大地 《阿列寇》 拉赫玛尼诺夫  4
笑之歌 《蝙蝠》 施特劳斯  5
《阿提拉》
威尔第  6
造谣,诽谤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罗西尼      
整场音乐会因为是观摩演出,有种做秀的味道,请了不少领导和嘉宾来捧场,还把杭州电视台的刘忠虎找来做主持,纯属多此一举,把个纯粹的音乐会搞成了一个文艺晚会,过于花俏。刘忠虎不仅仅话多,喧宾夺主,而且还闹了个笑话,把《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当成了演唱曲目把孙禹请了出来,可见其音乐修养如何。    
演唱会的总体印象是下半场比上半场好,上半场几乎成了晓其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唱的都是新作品。作品本身都并非是成熟的作品,加上演唱者对作品本身熟悉程度不够,因此听起来技术性的东西明显多于对作品的把握和再现。(观众对作品不熟悉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听到了声音,听到了曲调,但是感受不到多少作品的内容,只有杨白老大家耳熟能详,能够真正打动人。在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上演唱新作品是必要的,应该的,但是要适可而止,整个半场都是新作品,也太多了点。    
浙江交响乐团的伴奏实在不怎么样,跟孙禹的演唱貌合神离,那个声音不是悦耳,而是难听。一场音乐会至少应该有半场用钢琴伴奏,艺术歌曲尤其应该,这是为了能让听众更好地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和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场音乐会,上半场用交响乐队实在是个败笔。这个William Boggs是个美国人,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好地理解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而且还是连孙禹都陌生的新作品 ?所以交响乐队的声音听起来很不舒服,过于强大,多次盖住孙禹的声音,也不知道是在听交响乐,还是在听独唱音乐会。想想还是吴龙的钢琴伴奏让人听起来真叫舒服。    
下半场孙禹演唱的是歌剧中的经典曲目,这是他得心应手的部分,包括他在国际声乐比赛中等获奖曲目。简介上说他是低男中音,实际上按照他的声音和演唱方法来讲,就是个男低音,不过可以演唱男中音的曲目。(经典的男中音应该是黎信昌和廖昌永那样的声音)。对于这样的声音来讲,《费加罗的婚礼》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当然是必唱而且必须唱好的曲目。不过这次孙禹演唱了两首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阿列寇》和威尔第的《阿提拉》。这两部歌剧真的是以前压根没听说过。谢谢孙禹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单就声音来讲,我们国内声音条件好的男中音男低音也不少,但是能把歌剧当作事业的人,并能在西方的歌剧院里闯荡的人并不很多。西方的歌剧院看重的并不仅仅是歌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对作品的理解和再现能力,看他的表演和演唱是不是具有感染力和张力。在这点上,中国的歌唱家们天生吃亏,我们语言能力不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即便有了好歌喉,但也表现不出来人家的味道。孙禹已经很不容易了。    
演唱的曲目有些少,有些单薄。除去乐队演奏和两位女高音的演唱,一共才10首歌曲,加唱了一首,还是《巴黎归来》。当然作为观摩音乐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卖票子,观众会不乐意。    
两位嘉宾女高音:郑培钦,现在的民歌演唱印刷机印制出来的声音,同别的民歌手毫无二致,索然无味。张蓉,只能算是基本上完成了作品,但是不精彩。她演唱的《笑之歌》,使我想起来了20多年前红了一阵的周建霞,她演唱的《笑之歌》那真是叫精彩。周建霞当时是鲍桂芳声乐班的头牌,如果继续跟鲍桂芳学下去,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只可惜鲍桂芳突然离世,丢下了她的几十个学生。鲍桂芳去世后,周建霞也就再无太大建树。      
顺便说下音乐会的秩序。音乐会本来是内部的,听众又都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圈内人士和音乐爱好者,音乐厅也就几百人的规模,可是音乐会的秩序并不好。不光在音乐会前人们大声喧哗,大呼小叫,而且在音乐会开始后,还有人说话,手机也不关,在场内走动。如果是老师这样的话,那么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如果是学生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将来教出来的学生会是怎样 ?如果是音乐爱好者的话,那他们真正地有艺术修养吗 ? 音乐不光是一个职业,它也是修养。在西方国家听歌剧,看芭蕾,听音乐会,人们走到剧院里后鸦雀无声,即便演出没开始要说话的话也要压低了声音小声说,生怕影响了周围的人,演出开始了之后安静得象没人一样,即便一根针掉在了地上也能听到。演出间隙,就是在剧院前厅里面休息,大家也都是低声细语,绝无大呼小叫。不知道国内什么时候能做到这点。杭州师范大学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视唱练耳,发声方法,还应该教给他们对艺术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培养他们必要的修养和礼仪。            
  杭州这周末、下周有什么音乐会吗?要过去呆两天,在网上搜到的演出资讯只有周杰伦李宇春演唱会……
  作者: 苹果大圆子
回复日期: 11:39:00
      杭州这周末、下周有什么音乐会吗?要过去呆两天,在网上搜到的演出资讯只有周杰伦李宇春演唱会……    ---------------------------------------------------------    非常值得去听的音乐会:  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音乐会,杭州剧院,时间10月31日,11月1日两场,晚7:30    该团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室内乐团,乐团演奏德意志巴洛克音乐非常出色。德国的交响乐,管弦乐和室内乐的水平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场音乐会绝对值得一听。    杭州剧院非常好找,正好在市中心武林广场,杭州人都知道。这场音乐会估计开演前随时能买到票。      《北美漂亮美声演唱会》,杭州剧院,时间11月3日晚7:30    情况介绍拷贝如下:          情系嘉海“周末音乐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二十九    北美《漂亮美声演唱会》            演出时间:日19:30    票价:VIP、160、100、50元    
VIP、128、80、40元(会员价)    
VIP、80、50、30元(贵宾价)          “漂亮美声 ”由三位活力四射的性感女高音组成。她们分别为抒情女高音梅格·琳瑟、花腔女高音凯瑟琳·茹妮和次女高音卡珊德拉·华纳。“漂亮美声”毕业于加拿大最高音乐学府——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成员全部接受过歌剧演唱和舞台表演的专业教育。     她们多次荣获北美各大演唱奖项,包括彼得·埃文斯奖、玛丽·路易斯·伯恩斯奖、哈利斯·阿比克奖、加拿大青年表演艺术家基金会奖、加拿大安省音乐大赛冠军、大歌剧奖、基瓦尼音乐节奖等。    由于出色的外貌和超凡的表演,许多国际著名的歌舞院纷纷邀请她们加盟。目前她们担任许多著名歌剧院演员,如多伦多歌剧院、约克歌剧院等;另外,她们还时常作为众多社会名流和国家领导人的演出嘉宾。她们不仅将传统歌剧演绎的完美无瑕,还将歌剧咏叹调、爵士、民歌等与歌剧巧妙的结合。她们的卓越成就使她们频繁出席众多大型演出,如莫扎特专题演出特别晚会等。    “漂亮美声 ”对于2007中国之行非常重视,因此她们在曲目安排上煞费苦心。除她们最擅长的经典歌剧选段外,她们还将演唱中国观众所熟悉的音乐剧,如《音乐之声》、《猫》、《歌剧魅影》等经典唱段。还有好莱坞经典影片插曲以及北美民歌。      成员介绍    抒情女高音梅格·琳瑟    抒情女高音梅格·琳瑟受到过最优秀的的歌唱表演训练,长达7年的学习使得她初登舞台就获得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被诸多评论家认定为歌剧界的未来天后。繁忙的演出进一步磨练了她的演唱和表演技巧。她的歌声华丽大方,曾响欧美总多剧场。梅格曾获得无数奖项,包括彼得·埃文斯奖,玛丽·路易斯·伯恩斯奖,哈利斯·阿比克奖,加拿大青年表演艺术家基金会奖,加拿大安省音乐大赛两次冠军等。    
花腔女高音 凯瑟琳·茹妮    花腔女高音凯瑟琳·茹妮在歌剧界以其舞台表演得体,音色丰满、清澈而著称,其演唱风格端庄而不失活泼、优雅而不失俏丽,最近她获得玫瑰球奖的最佳声音奖。凯瑟琳所获其他奖项还有,大歌剧奖、基瓦尼音乐节奖等,她同时还是多伦多歌剧院和约克歌剧院演员。凯瑟琳师从著名声乐教授堂娜·谢尔曼。今年她在多伦多歌剧院的保留节目威尔第的《弄臣》中担任主演,并在加拿大首次演出的《睡美人》中担任重要角色。    次女高音 卡珊德拉·华纳    次女高音卡珊德拉·华纳非常擅长于将歌剧、爵士以及各类美声巧妙地结合。她所擅长的曲目众多,能把经典与时尚都演绎的恰到好处。今年她的演出重点是《仲夏夜之梦》以及《睡美人》。另外,她经常出演的还包括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故事》等。卡珊德拉经常受邀为众多社会名流演出,包括加拿大前总理克里斯第安等。2006年她获得基瓦尼音乐节奖第一名。     钢琴伴奏
托德·雅尼    此次中国之行担任钢琴伴奏的是加拿大青年钢琴家托德·雅尼。托德是加拿大目前炙手可热的青年音乐才俊,他曾两次荣获加拿大国家音乐大赛冠军以及伊斯曼钢琴比赛亚军。托德从小就被认为是音乐天才,他11岁就首次开办独奏音乐会,13岁与爱德蒙顿交响乐团合作。他2005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音评届的一致好评。托德12岁就从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取得了钢琴表演专业证书,此后他又开始学习小提琴,并在年仅15时从皇家音乐学院毕业,此后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师从诸多世界著名钢琴教育家继续深造。托德多次受邀到世界各地开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包括摩纳哥的蒙特卡罗歌剧院以及纽约的伊斯曼剧院等。     演出曲目    歌剧经典篇    女声三重唱……………………………选自歌剧《魔笛》(莫扎特)    “花”之二重唱………………………选自歌剧《拉克美》(德利布)    你们可知道………………………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一缕歌声响起…………………………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娜的咏叹调(罗西尼)    我亲爱的爸爸……………………选自歌剧《贾尼·斯基基》(普契尼)    月亮颂……………………………选自歌剧《水仙女》(德沃夏克)    哈巴涅拉舞曲……………………………选自歌剧《卡门》(比才)         钢琴曲(两首)    梅菲斯托圆舞曲No. 1 (李斯特)    侏儒之舞 (李斯特)     音乐剧与流行经典    我祈祷……………………………选自好莱坞经典影片《新娘不是我》(又名: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大海之歌……………………………北美民歌    摇摆小号男孩……………………………爵士经典    回忆……………………………选自经典音乐剧《猫》(韦伯)    飞跃彩虹………………………选自音乐剧《绿野仙踪》    想念我……………………………选自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    哆来咪……………………………选自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  
  China and Japan Exchange Concert:
  中日交流音乐会《吴越之声》
  31 Shuguang Road
  曙光路31号     10月27日  开始时间: Oct 27, :00   结束时间: Oct 27, :00   电话: 77   浙江音乐厅  票价未定    不知道什么内容,看照片好象是民乐,水平无法得知。    ------------------------------------------------------    Organ Concert by Shen Fanxiu Chamber Orchestra
  沈凡秀 “三连音”室内乐团管风琴音乐会
    杭州大剧院 (不是杭州剧院)音乐厅  66 East Zhijiang Rd.
  之江东路66号     10月27日  开始: Oct 27, :00   结束: Oct 27, :00   电话: 03   电话: 18-8218      Conc票价: 30RMB, 60RMB
  /english/index.asp     杭州大剧院是国内第三好的大剧院,排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之后,但是很远,不太方便,要赶演出班车才能看。演出班车在武林广场中国电信营业厅对面,演出前一个多小时乘车,只有两班,错过了要打车去。演出结束有班车送到武林广场。      ----------------------------------------------------------  Violin Concert by Li Zhaoxiu
  台湾李肇修小提琴音乐会
    红星剧院 (在杭州城站火车站旁边)  Red Star Hotel, 280 South Jianguo Rd.
  建国南路280号     10月28日  开始: Oct 28, :00   结束: Oct 28, :00   电话: 35   票价: 30RMB, 50RMB, 80RMB, 120RMB, 180RMB
    这个人没听说过,不知道水平如何。风险自负。    ------------------------------------------------------        我看了一下我手头的资料,好象就是这些,比较全面了。欢迎你来杭州旅行,并能够欣赏到满意的音乐。    杭州现在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你也可以到各处游览游览,赏赏桂花,喝喝茶。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尽量给你满意的答复。      
    KREMER 小提琴及其四重奏音乐会,节目单介绍为:    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被誉为魔鬼小提琴手的世界头号大师,携无价之宝1641年阿玛蒂世界名琴    地点: 杭州大剧院  时间: 11月4日19:30    票价: 380
180    
    斯德哥尔摩女子弦乐八重奏,成员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交响乐团    时间: 11月2日 19:30  地点: 浙江音乐厅
曙光路31号    票价: 不详        
    斯德哥尔摩女子弦乐八重奏,成员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交响乐团    时间: 11月2日 19:30  地点: 浙江音乐厅
曙光路31号    票价: 不详        
昨天晚上去听了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的音乐会,地点杭州剧院。曲目如下:    
安东尼 维瓦尔蒂
D小调大协奏曲  
约翰 塞巴斯蒂娜 巴赫
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G大调小夜曲    
春江花月夜  
彼得 柴可夫斯基
C大调弦月乐曲    
加演了两首曲目    
本来很想见识一下陈其刚的《走西口》,但是遗憾的是这首曲子被安排到了今天,(日),原来两天的曲目完全不同。这当然是好事,音乐爱好者可以听到更多的曲子,但是也有遗憾的地方,如果你想听完全部演奏曲目,就要听完两场音乐会。可惜我今天晚上有事情。    
这个团无愧世界顶级乐团的称号。音色美妙绝伦,有如天籁。从这个团的演奏中,你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德国人的严谨和庄重。十多个人的乐团演奏出来的声音是如此和谐和丰满,让人赞叹。    
乐团全部是弦乐,5名第一小提琴,4名第二小提琴,4名中提琴,3名大提琴,一名低音提琴。声音的比例和和谐度非常好,你听到的几乎就是一个声音,一个美轮美奂的声音,如果你不竖起耳朵仔细辨别或者你的耳朵不够专业,你是听不出来各个声部的声音的。    
室内乐和交响乐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室内乐更多地表现了音乐和柔美和惬意,因而相对于交响乐来讲,室内乐的声音和表现都显得中庸一些,但是听起来绝对舒服,非常饱耳福。正象我们已知的一样,这个团演奏巴洛克风格的乐曲非常精彩,炉火纯青,可以说是诠释巴洛克风格音乐的典范。但是他们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时,你能明显感受到作品的张力和力度。在他们的演奏之下,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俄罗斯元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伟大的民族的经脉的跳动。    
陈刚的《春江花月夜》实际上是琵琶协奏曲的形式,另外加了一架钢琴。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结合起来演奏好象都不是特别成功,尝试不少,但是能成为经典的几乎没有。很多年前刘德海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过《草原英雄小姐妹》,但是当初的文化交流活动之后,好象再也没有演奏过。    
中国的乐器个性太强,单独演奏个个是好样的,但是合在一起演奏没个听。听听中国民乐合奏,多么刺耳,多么不和谐。中西合璧也是如此。《二泉映月》,二胡的独奏多美呀,听起来如泣如诉,如歌如画,充满着强烈的个性。交响乐的《二泉映月》也非常好,表现力非常强,非常动人。但是一把二胡再加上交响乐队的话,我想象不出会是个什么效果。中国的乐器在交响乐中很多时候是点缀,响那么几下锣,拉几声京胡,亮几下京戏的唱腔,但如果做了交响乐的主角,恐怕难堪重任。    
《春江花月夜》,我倒是觉得听听单纯的民乐,会觉得更纯粹些,或者是纯粹的西洋乐器演奏,那样听起来既有民族精神,声音又舒服。就象是陈刚先生所作的《梁山泊鱼祝英台》一样,表现形式是西洋的,但是内容确实中国的,那听起来多悦耳呀。      
  杭州剧院的音响效果比起杭州大剧院差得挺多的 主办方偏偏放在老掉牙的杭州剧院,虽然近年已经经过声学处理,毕竟不如杭州大剧院新鲜出炉的先天就好。 乐团的水平和曲目都没得说,可惜场地拖后腿,该死的房地产公司赠票无数,观众一如既往的热情,在乐章间按捺不住的鼓掌,哈哈。 我买了张标价580得赠票,实际花了100..... 场地泛音效果很差,整体声音偏小而且发干。
说得完全对,杭州剧院并非理想的听音乐的地方,音响效果当然没有专业的音乐厅或者是新出炉的大剧院好,音色确实因为技术性的原因不饱满丰润。杭州大剧院的视听效果虽然好,但是离闹市区太远,交通也不方便,很多人因为顾忌路途遥远往往舍弃机会。    
观众乐章间鼓掌是因为他们对乐曲不熟悉。    
也别骂房产公司,他们毕竟出钱赞助了演出。如果没有他们的赞助,也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演出。他们毕竟把钱花在了值得花的地方,对他们应该伸出大拇指。    
赠票固然可恶,但是如果没有赠票,当天的演出也许就会上演空城计。能花钱听室内乐的杭州人并不多,能听懂的更不多,能花时间捧场已经不错了。    
  室内乐本来就不如交响那么容易激起观众的情绪  上次那个柏林交响....再杭州大剧院,人暴多,气氛还特别热烈  这次其实掌声不多,嘿嘿    但我觉得这100花的太值得了,终于听到了有国际水准的演出,便宜阿!!!!!!!!!!!!!!!!!!!
  主要还是群众对古典不了解阿,听到个柏林xxx就觉得是大牌,远点也不在乎了  斯图加特??哪里啊...没听说过啊....  球迷到可能还知道这个城市,其他么...哈哈哈  只能说遗憾了,美中不足阿,也许美好的东西都会留点遗憾    上次柏林交响乐团在大剧院歌剧院的演出中,我坐2楼清晰听到三角铁的悦耳声音,那个声学效果确实专业!    对了橄榄兄,浙江音乐厅效果好么??
  作者: watertnt
回复日期: 13:01:00
      杭州剧院的音响效果比起杭州大剧院差得挺多的 主办方偏偏放在老掉牙的杭州剧院,虽然近年已经经过声学处理,毕竟不如杭州大剧院新鲜出炉的先天就好。 乐团的水平和曲目都没得说,可惜场地拖后腿,该死的房地产公司赠票无数,观众一如既往的热情,在乐章间按捺不住的鼓掌,哈哈。 我买了张标价580得赠票,实际花了100..... 场地泛音效果很差,整体声音偏小而且发干    ----------------------------------------------------    不好意思小声插嘴一句——什么叫场地泛音效果?
从来只知道乐器泛音效果,场地还有泛音效果?
  我的意思是,场地不好,所以乐器的泛音几乎很少    嘿嘿,表达得不清楚,见笑了
    上次柏林交响乐团在大剧院歌剧院的演出中,我坐2楼清晰听到三角铁的悦耳声音,那个声学效果确实专业!        对了橄榄兄,浙江音乐厅效果好么??      ---------------------------------------------------------    
浙江音乐厅也不怎么样,声音不好听。国内最好的音乐厅是北京六部口那个音乐厅,上海音乐厅的声学效果也不错,是原来老的南京戏院改建成的。    
现在国内声学效果最好的是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应该最好,但是还没听过。)其次就是杭州大剧院,在世界上也不落后。听音乐还是要到好的剧院听,效果差别极大。    
上次那个柏林交响乐团(Berliner Sinfonie Orehester),并非卡拉扬的那个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很多人以为那是同一个乐团了,实际差得很远。    
今晚听了《北美漂亮美声演唱会》,回来太晚了,明天写评论。        
  就北京目前几个音乐厅而言,六部口的北京音乐厅也不能算作最好,更不能奢谈国内最好。另外,国人只知道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而并不了解柏林交响(柏林音乐厅交响乐团)与维也纳交响也是值得检讨的:)
  作者: 橐龠
回复日期: 8:49:00
      就北京目前几个音乐厅而言,六部口的北京音乐厅也不能算作最好,更不能奢谈国内最好。另外,国人只知道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而并不了解柏林交响(柏林音乐厅交响乐团)与维也纳交响也是值得检讨的:)    ----------------------------------------------------------    谢谢你的评论。你在北京,对北京更有发言权。你说的应该是有根据的。我只在六部口音乐厅听过,对其它的音乐厅不是很了解,而且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一些新的演出场所没有去过,比如保利剧院什么的。不过有机会肯定要到大剧院去听听。    关于柏林的乐团,如果不是发烧友或者是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的确容易弄混淆。这跟我们看的演出少,和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和不够专业有关系。    我很高兴这里热闹了些,有了点人气。欢迎大家发表见解,见仁见智。
      
11月3日晚上听的那场《北美漂亮美声演唱会》,实在是大失所望。坦率地讲,实在是没有得到多少美的享受,与我预期的水准和相去甚远。曲目请见前面的帖子。    
还没开演,就看见舞台上摆了三只扩音器,心中就有些不爽。但是想想三位MM走的是美声和通俗结合的路子,使用扩音器也无可厚非,也就释然。看看节目单,觉得她们走的是莎拉布莱曼的路子,而莎拉布莱曼又是我极喜欢的一位歌者,也就对她们的演出充满了期待。无奈三位MM与莎女的水平天上地下,望尘莫及。    
整个演唱会更象是一场秀,三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MM身着华丽服饰给大家表演了一场秀,有多高的水平谈不上,从专业角度来讲更是不敢恭维。实话讲,我们现在的很多音乐院校的声乐专业的本科生都比她们强,即便是许多业余歌者的水平也在他们之上。中国院校的声乐教学水平是不差的,我们有13亿人口,随便找个嗓子好的训练训练太容易了,很多唱西洋歌剧的人的技巧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是我们的歌者往往输在文化、语言和艺术修养上,毕竟西洋歌剧不是我们的京戏。    
演唱会分成两个部分,上半场是古典歌剧选曲,下半场是通俗歌曲和音乐剧选曲。总的印象是,上半场不够专业,下半场不够时尚。莎拉布莱曼唱歌是美声象美声,可以是最好的女高音,流行象流行,可以是最好的音乐剧歌手。但是三位MM显然做不到这点。古典歌剧部分的选曲唱得随意,滥用技巧,声音也不好听,很多经典的曲子听得有些难受,无甚美感。下半场的歌曲唱得太重,不够轻灵,没有流行音乐的韵味。看来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的水平不过如此。    
让我高兴的是钢琴伴奏托德雅尼的演奏,他的演奏给我带来的意外之喜。这位腼腆英俊的大男孩一样的钢琴家单独演奏了两首钢琴曲,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NO1》和《侏儒之歌》。这两首曲子显然是炫技性的,有些难度。但是这位小帅哥演奏起来得心应手,纯熟轻松,看来任何技术性的东西难不倒他。只是没听过他演奏些有更深刻内涵的作品,或者是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品会是怎样的效果。    
杭州剧院的那台斯坦威钢琴让人赏心悦耳,到底是世界第一名琴,音色和音质真是无与伦比,太美妙了。    
听听托德雅尼的演奏和斯坦威钢琴的美妙琴声,买票所花的钱也值了。        
  错过了斯图加特,可惜!
  11月3日,广州,广东星海音乐厅,音乐会版图兰朵,余隆指挥广州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广州小云雀童生合唱团,女高音孙秀苇(图兰朵),男高音莫华伦(卡拉富),男低音龚冬健(老帖穆尔),女高音崔峥嵘(柳儿),男中音杨小勇、男高音迟黎明(三大臣中之二)    仍算是国产强大阵容。余隆搞图兰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轻车熟路,孙秀苇的图兰朵堪称国产最佳,比王霞强多了,大赞。莫华伦的声音仍旧不稳定,第二幕猜谜很出彩,但一、三幕的经典唱段均平平,音色粗糙。龚冬健声音很好,演唱感觉文功很足。迟黎明的声音突出,明亮得很有精神,不错。    整场演出水准还是满高的。详细情况见星海音乐厅论坛。.cn/
  准备明年3月去香港听帕尔马歌剧院带来的全本弄臣,这回是铁了心舍得大出血了。
  另外明年3月底星海音乐厅上演马勒大地之歌,也早已期待。    关于6月15日的迪里拜尔,翻出来当晚写的一点点文字:    演唱会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是个人独唱音乐会,很正常。  她的声音现在状态还是不错的,但是以这个年纪来说,比十年前没有一点进步,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歌曲处理那确实是大家,这个不得不佩服,就是连音和断句的功夫都显功力啊,艺术歌曲的处理不温不火,一丝丝花瓣飘落的感觉。返场的喀什克尔女郎等曲目很好,那味道就她唱得出来。  声音方面还是相当好的,不过高音有些许欠圆润,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是她本来就不是好的花腔,号也不大,所以也无所谓。  感觉到和世界一流还是有差距的。中国的女声其实不怎么拔尖,你就看2003年北京三高音乐会上的三老姐吧,勉强国际上拿得出手。但是现在世界上好得女高似乎也不多,不独是中国得问题。  吴碧霞和邓韵就在台下坐着,倒是吸引最多的目光。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晨兴资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