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需一篇园林方面论文或广场改造,园林植物配置表调查方面

marqueeId++;
marqueeInterval[0]=setInterval("startMarquee()",marqueeDelay);
function startMarquee() {
var str=marqueeContent[marqueeId];
marqueeId++;
if(marqueeId>=marqueeContent.length) marqueeId=0;
if(marqueeBox.childNodes.length==1) {
var nextLine=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nextLine.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nextLine);
marqueeBox.childNodes[0].innerHTML=
marqueeBox.appendChild(marqueeBox.childNodes[0]);
marqueeBox.scrollTop=0;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marqueeInterval[1]=setInterval("scrollMarquee()",10);
function scrollMarquee() {
marqueeBox.scrollTop++;
if(marqueeBox.scrollTop%marqueeHeight==marqueeHeight){
clearInterval(marqueeInterval[1]);
initMarquee();
当前位置: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
15:27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880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教学研究论文
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
学员姓名: &&&&黄&&& 钟&&&&
培训专业:&&&& 园 &&&林&&&&
导师姓名:&&&& 齐 安 国&&&&
完成时间: 日
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人文文化对园林和植物配置的影响来说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本文也对园林植物配置在人文文化体现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人文文化在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在文章中还列出了人文文化赋予一些植物的寓意,并描绘两个体现人文文化的园林案例,从而具体说明人文文化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体现人文文化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为建造体现出人文文化的园林而努力!
关键词:人文文化&植物配置&寓意
Influence that humane culture disposes to the garden plant
Abstract:This text proves by explaining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n disposing in garden and plant of humanity the humane culture for 5,000 years is far-reaching for garden plant to dispose influence from head to foot in China. This text disposes reflecting in humane cul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has been analyzed to the garden plant too at the same time, stress the importance that humane culture disposes in the plant. Have also listed humane culture to entrust in the article to some implied meanings of plant, describe two garden cases which reflect humane culture, thus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humane culture specifically. Summarize , reflect humane garden plant of culture dispose principle , for build , embody humane garden of culture diligent finally!
Key word: Humanities culture &&&&plant disposition &&&&implication
目&&&&&&&&&&& 录
1.文文化对园林和植物配置的影响&&&&&&&&&&&&&&&&2
1.1人文文化对园林的影响&&&&&&&&&&&&&&&&&&2
1.2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3
2.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及分析&&&&&&&&&&&&&&4
2.1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发展&&&&&&&&&&&&&&&&& 4
2.2园林植物配置在人文文化上体现的不足&&&&&&&&&&&&4
2.3人文文化在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5
3.人文文化赋予植物的寓意&&&&&&&&&&&&&&&&&&&6
4.体现人文文化的植物配置案例&&&&&&&&&&&&&&&&7
4.1寺庙园林&&&&&&&&&&&&&&&&&&&&&&&&7
4.2洛阳牡丹园的植物配置 &&&&&&&&&&&&&&&&&8
5.总结&&&&&&&&&&&&&&&&&&&&&&&&&&&9
5.1 体现人文文化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9&
5.2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11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顾名思义,植物配置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而配植成一幅幅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又复杂 [2]。园林植物配置的人文文化体现则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古典文学及植物寓意的运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1 人文文化对园林和植物配置的影响
人文文化对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北京紫竹院公园是以竹子为主景的公园,其在大门人口的植物设计中则巧妙利用竹子点题。以诗情画意写人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也是中国园林的一种优秀传统,它既是中国现代园林继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园林中植物景观风格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中,人临其境,面对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即使真的没有荷风,也能感觉风在其中[4]。
这美妙的园林景观都是中国人文文化,中华文明影响的结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远且从未断隔的人类文明。在这个文明之河里,园林艺术一直淌漾在其中,受其滋养,经历了它的萌芽、发展、全盛、成熟时期。但园林艺术也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正遭遇全球文化一体的影响,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迷惘了。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在处于世界的开放时代的今天,如何将其继承和发展,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园林工作者都苦苦思考、上下求索的[3]。
人文文化对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公园、一块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没有水体、没有园林建筑&&,但是不能没有能给公园带来生机的植物。
植物,历来是中外园林首先美感享受的对象,在其配置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人文文化的影响[5]。花木的&姿&&色&&香&&品&不但可以使园林更添风韵,还可作为构景的主题,借花木而间接地抒发某种情感和意趣。中国山水画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神似&,追求气质俱盛,而在植物景观的创造中,就是运用&神似&的画理,结合植物的寓意来塑造园林景观。以苏州&明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开创了画中有诗,诗画相融的画风,对造园、植物配置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园景融进了画意,画理指点了植物配置。由于植物配置的这种特点,使得园林更加融于自然环境之中[6]。
如今,法国规则式园林的线条直取几何图形,已为现代园林所厌弃;英国风景式园林的线条简单,是对自然初级地模仿,亦不是上乘手法。法国规则式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其结构都相当单一,缺少变化,这与大自然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十分不附[1]。中国园林则是运用中国山水画的线条造型基础,比如建筑轮廓起伏的线条、坡屋面柔和舒卷的线条、山石有若皱擦的线条、水池曲岸的线条、花木枝干虬曲的线条等等。将这些线条运用手法借鉴到园林中来,运用到细节的处理中,形成通透轻盈的园林景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自然界正常的现象,师法自然必然要领悟有着造化之工的自然山水的奥妙,方能造出得迷离扑朔,山重水复,花明柳暗,无尽无休,具有未完深邃的艺术魅力的园林[7]。在园林不断发展的今天中,植物配置的园林地位还是重要的,能体现人文文化的植物配置才能完美地表现中国园林的特点,符合当今园林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与审美的需要!
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及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发展
现今,应时代要求提出了城市园林,其绿化主要宗旨是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设生态园林。首先,各地以乡土植物为主, 形成较稳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 提高绿地的生物量, 也可以通过乡土植物造景反映地方季相变化, 重要的是易于管理, 管理费用降低。与此同时, 我们也鼓励从外国引进优良植物品种, 只要适于在我国生长, 并具独特之美,就应取为我用。在草坪建造上,也努力使合理化, 美观、经济、易于管理作为草种选择的原则。 
 其次,丰富城乡多维空间植物景观,加强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加强了研究,找出适合本地的垂直绿化植物, 努力做到四季景色优美。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通过试验总结出:爬墙虎和薜荔是用于立交桥垂直绿化的最佳搭配,同时合理地加以配置炮仗花和凌霄等花卉植物, 改变了立交桥呆板、单一进而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冬天爬墙虎落叶了, 常绿的薜荔起到&卫绿&的作用; 其次薜荔对爬墙虎的枯藤和不定根不仅起被动的遮盖作用, 而且其覆盖墙面后而形成湿的小环境还能促进爬墙虎腋芽萌发生长从而逐渐恢复其绿化效果。
 最后,开发野生植物资源, 培育优良园林植物品种。我国有&园林之母&的美称,我们充分、引进科技人才, 加大投资, 开发野生植物资源, 培育出我们自己的适合我国各地条件及各种需要的优良造园植物,丰富我们园林的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是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 它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才赋有活力和生机[8]。
园林植物配置在人文文化上体现的不足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很多县城及小城镇发展也很快,突破了原来传统封闭田园式的农村自然社区模式,向城市化方向发展。但是, 其公共绿地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环境意识比较淡薄[8]。为此, 必须注重县、镇园林绿化, 保护其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以免重蹈大中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遗留的环境问题。在城、镇建设中, 注重植物造景, 形成美的植物景观, 美化和改善环境质量[9]。
在城市园林方面,这几年,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最大的&奇观&是把古树从深山搬进了城市,古树们本已树龄苍苍,却被大动手术,住进了城市安家,便硬挺着几根枯枝,留着几片残叶,在风中苟延着,却让人们来赞美。其次,为求新奇,将未经驯化的外来树种引进城市,如江南各大城市引种的银海枣、榕树等热带树种,夏日搭荫棚为其遮阳,冬日穿上暖衣为其御寒。另外,北方城市一味追求常绿树种,置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当地植物群落类型于不顾,盲目建绿[11]。
凡此种种,城市森林植物配置一味求古求新求奇,忽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植物的建种群落,不仅有损美观,而且削弱了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与此同时,也忽视了植物的象征寓意。在绿化过程中,不考虑环境条件,氛围的需要,片面追求古、新、奇,选用一些昂贵的,造型独特的树木[12]。这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园者也有了&速食&心态的体现。在造园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人文文化的揣摩,对精神方面的考虑。所以如今的缺少文化底蕴,缺少诗情画意,追求&奇,新,美&,忽视了中国深邃的人文文化园林能供观赏者浏览,但容不得人们细细品味其中的涵义,只有空泛的植物景观呈现在观赏者的面前[13]!
人文文化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物质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的缓慢的,其脚步跟不上物质文明!园林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造园时多考虑一点,在植物配置时多揣摩一下就能给予人们的精神享受,精神的栖息地,同时也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缩小与物质文明的距离!由此,我们能得出结论,文化性对高品位的现代园林来说是重要,生活在人文文化氛围好的环境中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甚至对下一代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文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往往贯穿于整个设计中,是一种精神,意境的体现[14]。其实很多的植物有很多的象征意义,只要恰当应用,就能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园林来!
如果在造园时,利用具备文化寓意的不同植物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样特有的文化寓意不仅丰富植物观赏内容,而且可以寄托整个园林的思想情怀。如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等等。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承德离宫中的&万鹤松风&景点,也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的[3]。另外,古典园林植物造景非常强调艺术性原则,很大程度上受到园主和造园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对于现代的园林设计师来说,挖掘其艺术和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带,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精神的食粮[15]。当今现代人如若走进雅致小巧的典园林,就会感叹园内&别有洞天&,心情变得轻松,愉悦,精神上的到了享受,也能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怀,感受整个园林体现的独特氛围!
人文文化赋予植物的寓意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 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 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 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16]。
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景物经过拟人化而赋予某种品格特征之后,不再是孤立的客观物体,而是人们托物寄兴、借景抒情的审美对象,情景交融,意境融合,主客观之间形成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深化了园林意境,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如松、竹、梅称之为& 岁寒三友&,千百年来因其有着高贵的品质而被人们广为称颂象征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梅、兰、竹、菊为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的&四君子&,象征了人高尚的道德情操[17]。其他植物的寓意可在表1中可以看到。
表1&一些植物的寓意列表[18-22]
&&&&&&&& &&&&&&&&&&寓&&&&& 意
树势苍劲古雅,枝干虬曲,能在霜雪风寒中屹立不凋,具有坚韧不拔、傲然不屈的精神,是坚强、长寿、正直的象征。
挺拔,虚心有节,不畏严寒,四季常绿,这些形质上的特征同古代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高尚品德相接近。
人们最为喜爱的花木。梅一向被认为具有清新淡雅、傲雪抗争,乐观向上,不拘强暴的无畏精神。
叶逸花丽,幽香清远,却洁身自守,孤高素雅。象征了人的淡泊名利、不作媚世之态的高尚品德。
性耐寒霜,晚秋仍独放芳香。菊花这种不随群草枯荣的品格为人们所推崇和乐道。
我国民间习俗将视其为祥瑞植物,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桂与莲籽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
被视长寿之木,属吉祥。 因椿树长寿,习惯常喻父亲
代表&禄&,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视为吉祥树种。被认为是&灵星之精&,有公断诉讼之能。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来便于庭院植槐。
象征在强权面前的刚正不屈。 &天生丽质难自弃&,宠而不骄,
寓意思慕依恋
代表爱情。
寓意关怀。
象征天长地久。
寓意光明、欣欣向荣。
常春藤,忠诚、友情、白头偕老。
寓意宽容、博爱。
&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人们春节时家庭的摆设。。
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叫瑞草。
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
柳树枝条轻盈,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徒生依恋情愫。正如&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所描绘的情景。人们常用柳树表达惺惺相惜、依依不舍之情,同时,柳树又是强健灵活的象征。
在风水术中,葫芦被认为是能驱邪的植物。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明荷花能够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被人们认为是廉洁朴素、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象征
多子多孙。
高官厚禄。
通过这些植物品格的引申,使人们不但欣赏到植物本身的美,还触发了感情升华,产生了无限遐想和美的享受。
体现人文文化的植物配置案例
寺观园林作为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客观载体,受到中国思想史上覆盖最广、传播最久,影响最深的儒、释、道三家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其内的植物配置同样经历了由世俗化追摩到私家园林,进而发展到文人化的境地 [24]。
4.1.1 烘托不同环境气氛的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必须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既要满足各种植物与环境生存适应性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原理,体现出各种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烘托出不同的环境气氛。
一般说来,主要殿堂的庭院,多栽植松、柏、银杏、榕树、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骨干、叶茂荫浓的树种,或孤植,或对植,以适当地烘托宗教的肃穆气氛。例如北京慈恩寺&殿前双松,当时已称数百年物,东一株高四余丈,偃盖三层,涛声满天;西一株仅二余丈,低枝横荫数亩,鳞皴爪攫,以数十红架承之&,松柏常青,代表佛道久远。次要殿堂、生活用房的庭院内,则多栽植花卉以及富有画意的观赏树木,有的还点缀山石水局,体现出&禅房花木深&的雅致怡人的情趣。&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为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自居易《僧院花》)。《洛阳伽蓝记》有记载:正始寺的&众僧房前,高林对鹄牖,青松映柽,连枝交映&;永明寺&房拊庑连亘,以千余间。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膑阗阶砌&等。并且总体植物配置顺应自然,反映四季景象的变化,&春则花柳争艳,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不失本性的禅悟在自然景象中得以触发,形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无穷意蕴。
4.1.2创造空灵幽静意境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有生命的,配置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生命周期和季相变化,同时还要借鉴古典文学,巧妙地利用植物色彩、形态、质地、气味等特征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空灵深远的意境。如寺观园林中的银杏、枫树,至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绚彩,在此修行,更能参证&有色皆空&的真谛。还有&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3]。由心灵的感悟而印证眼前之物,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天台国清寺大雄宝殿东侧小院有株&隋梅&,主干枯而复生,枝虬繁茂,凌寒开花,&便从雪去还传信,才是春来即幻身。&佛教精神在洁白幽清的梅花上得以体现。从声色角度揭示禅意的有:杭州虎跑寺有楹联&石涧泉渲仍定静,松荫路转入清凉。&把幽静环境引入佛道;天台山方广寺有楹联:&风声水声鸟声虫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树色草色云霞色更兼四百八十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杭州云栖寺&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声共玄机&。
寺观园林还注重香花树种的的栽植。常见的有栀子、茉莉、丁香、梅花、桂花、含笑、结香、瑞香、白兰花、蜡梅、金银木、兰花等。大自然中的风花雪月无不禅理,草木花叶皆是玄机。
4.1.3蕴涵宗教寓意的植物配置
寺观园林中果木花树多有栽植,除具有观赏特性外,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宗教象征寓意。例如,道教认为仙桃是食后使人长寿的果品,因而道观多栽植桃树,以桃花之繁茂而负盛名的有:&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崇业坊内的元都观,桃花之闻名于长安,&人人皆言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诗人刘禹锡曾多次游览,作《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咏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与佛祖有关的一些植物也多有栽植。这类植物主要有菩提树、娑罗树、莲花、贝叶棕等。菩提树,由于与释迦牟尼的成道直接有关而被称为佛教圣树。荷花红白相间,翠叶田田,以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本性为佛家所崇尚。不但广植于寺庙池塘之中,还奉为圣物,雕为莲花座和佛持吉祥物等。人如莲,莲通佛,人人俱与佛性连[24]。
寺观园林的发展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与其相匹配的植物配置一样的世俗化,受到时代美学思潮的浸润,更多地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具有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独特个性[23]。
洛阳牡丹园的植物配置
牡丹花容端妍,花色绚丽,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而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药物学特点,园艺学特点,美学特点,文学特点,乡土气息,富贵之感,人生回味,生活恿气,旅游氛围等特点。
园林中关于牡丹的设计数不胜数,小至各式各样的牡丹台,大到分门别类的各地专类园,如果现在要想再在牡丹园林的设计中标新立异,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对牡丹形态的观赏,弘扬中国牡丹文化。
&&&&&& &&&&&&&&&&&&&&&
图1 宠而不娇的牡丹在绽放&&&&&&&&&&&&&&&&&&&&&& 图2&强权下刚正不屈
在洛阳牡丹园进行植物配置中,考虑到牡丹的观赏期较短,园中除了在非主景区选用与牡丹相似的芍药来搭配以延长观赏期外,还结合牡丹盆景的展出,以其华丽与特有的文化特点来吸引游人。虽然主旨在于传播中国牡丹文化,但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想要在整个园区内展出全国不同种类的牡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全园的牡丹品种依然以适宜本地区生长的牡丹为主,珍贵品种在展室内展出。
牡丹作为全园的主景,植物配置要求四季有花,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园区已居全国的地域来划分,因而在每个区域内都会配植与其相对应的特色植物,详细的会在各个区域的说明中详细介绍。同时作为培植花木的花期、避免与牡丹同开,以减逊牡丹的姿艳容丽的景色。
在此过程中,还与牡丹相关的诗词、资料等刻在与牡丹相配的置石上,花圃中设置小伞、小亭等小品,其中悬挂相关的诗词条幅。不定期的开展牡丹文化活动,例如:赏花会、牡丹灯会、品花会、牡丹种植培育活动等。
体现人文文化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体现人文文化的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 先面后点。为满足游人视觉审美的要求,园林不同景区的配置应景色各异,体现中国的人文文化,形成多样统一的整体。为此首先必须从大处着眼,先进行总体规划确定设计意图,后进行具体设计,体现总体意图。如郑州紫荆山公园总体规划中确定全园的基调树种为侧柏;紫荆山以阔叶常绿树及紫荆为主,配以各种春花植物;东山以雪松,黄花腊梅为主,配以其他黄花植物;南山以油松、红叶为主,配以夏秋开花的红花百日红,植物配置做到了多样统一,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了不同的人文文化。
2. 先主后宾。从城市绿地系统到一个景区乃至一个景点的规划设计,都要作到主次分明。首先确定植物的主题和主要观赏景区、景点,然后再布置次要景区、景点。先确定主要树种而后选择次要树种。如洛阳王成公园牡丹观赏区,中心景区大面积种植牡丹,牡丹花坛群四周小山坡上种植芍药、连翘、榆叶梅、紫薇、腊梅及海桐、石楠、松树等衬托牡丹。
3. 先高后低。一般一个园林空间,或一片风景林,一个林群树丛内,多以乔木为骨干,配置时应先乔木后灌木,再花草、地被。要先定好乔木的树种、数量和位置,再由高到低分层次处理灌木和花草,这样才能形成理想的立体轮廓线。如郑州人民公园以樱花为主,植物配置时首先确定出樱花的位置,铁梗海棠、连翘、海桐等灌木均围绕樱花进行布置[25,26]。
4. 内外结合。植物配置时,不但要考虑到所配置的植物之间的对比协调,同时还必须做到:内与原有树木,特别是一些古树名木相结合,如上海江西路小游园,利用原有一株冠幅10余米的大树作为休息广场披荫树,周围设置环形坐椅,四周设置树坛,构成了理想的活动场地;外与相临空间或远处的树木相结合,如杭州花港观鱼藏山阁景点,以桂花为主,但为和临近雪松大草坪相协调,缓和树种的骤变,植物配置时安排了三棵大雪松,取得了空间构图的协调统一[27,28]。
3. 生物多样性。植物配置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树形、色彩要富于变化,种植绿篱、花卉、草坪,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趣,空间富有变化,打破建筑物的单调感,同时各类绿地应各具特色,体现我国的人文文化[28,29]。
由上可知,作为今天的园林工作者, 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还要具备相关的文化修养。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与延续性, 又有时代的创新性与发展性。马克思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说的第二个&条件&是传统。我们要在尽多方面了解传统, 尤其是在文学方面, 我们可以由此及彼。在博览群书之后, 我们才能厚积薄发; 在量的积累之后, 我们才能有质的飞跃; 在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 我们才能有放射状的爆发&&这个&爆发&就是创新! 社会条件和继承者的思想认识是继承与创新的主要因素。当前, 我们的社会条件正是发展传统、扩大中华文化的时代, 我们要去探索, 去扬弃古代文化, 做到古为今用,来实现园林的历史性服务时代性的价值[30]!
[1] 陈相强.关于古典园林艺术相关文化继承的一些思考.蓝天园林.2004年
[2] 段丽倩,试论园林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M],科技资讯,2005年第23期,107-108
[3] 中国景观网.园林文化./Article&&show. Article.asp?ID=577
[4] 廖振军,刘旭江.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M],宜春学院学报.第28卷第2期.2005年4月.95-96
[5] 朱凯,陈亮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M].湖南林业. 2004年第4期
[6] 郑其新.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M].福建热带科技.第30卷第1期.2005年.36-37
[7] 李锛.中国古典园林绘画的文化背景和在今天的运用[M].China Art.
[8] 田桦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M].湖南林业科技.第28卷第2期.2001年6月.86-90
[9] 杨铁东,王洪波.浅谈我国城市森林植物配置存在问题与应遵循原则[M].华东森林经理。第19卷第3期.2005年8月.67-70
[11]刘声平,刘纯清.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M].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3卷第2期.2004年2月.131-133
[12]张燕妙.科学构建稳定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M].林业科技置理.2002年第2期.48
[13]莫计合,陈瑜.园林植物造景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M].湖南林业科技.第29卷第3期.
[14]邓榆,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佛山农技信息网,www.
[15]网易园林.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r/p/d69499&&6htm?way=6
[16]古林.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与匠[M].城乡建设.2006年1月.44-45
[17]陈征宇.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植物人格化寓意[M].中国科技信息.第14期.2005年.14
[18]建筑论坛,植物的寓意,
[19]厦门信息网神算,植物象征意义,
[20]林校BBC,植物的象征意义,
[21]佚名,植物的象征意义,
[22]辉朝茂,杜凡,杨宇明.竹类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3]林浩骏,中国古典园林浅论[M],1998年3月
[24贺晓娟,邹志荣.论寺观的园林植物配置特点[M].2002年9月.86-88
[25]陶菊.谈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M].工程建设与档案.2002年第4期.4-5
[26]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M].花园与设计
[27]聂孝天,建筑环境绿化景观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M],林业科技开发
[28]李世界.浅谈居住区绿化[M].河南林业.2002年6期.37
[29]李俊英,杨超.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问题[M].农村科技.2005(7).44-45
[30]温和.中国古典文学对园林的影响[M].林业科技情报.第37卷第4期.39-40
&本次论文能够顺利完成,齐安国老师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因此,我十分感谢齐安国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的修改。
&&&下一篇:
相关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园林植物配置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