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口子都在外地私人老板那上班没有网上买保险险,去年结婚了也怀上小孩子了,今年四月份就要出生可没有保...

故宫盗宝案真相全文阅读 作者:吴瀛
我的图书馆
故宫盗宝案真相全文阅读 作者:吴瀛
所属专栏:
故宫盗宝案真相全文阅读 作者:吴瀛 《故宫盗宝案真相》由www.niubb.net搜集整理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故宫盗宝案真相全文阅读页面。民国第一惊天大案亲历:故宫盗宝案真相 作者:吴瀛《故宫盗宝案真相》目录代序:数典念祖话先贤/吴欢一、引言二、驱逐溥仪出神武门决议三、溥仪出宫情况四、迁移的初步五、反响六、鹿溥会商七、商量分别公私物品八、重点宝玺九、摄阁的解释与段、张责冯十、组织善后委员会条例以及老妃出宫十一、扣留书画放出元宝十二、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十三、点查规则以及我的参与十四、调停双方执行点查十五、段祺瑞批准了我拟的手折报告十六、文书往还十七、谣传盗宝行抢衣饰十八、耗子痨虫鳄鱼死狗十九、学风官风二十、法庭的外向二十一、成立故宫博物院二十二、鹿庄交替二十三、却军与拒收二十四、维持会二十五、奇怪若干事二十六、处分金银被嫌受阻二十七、索薪受窘二十八、查办与收院前后二十九、复院与经费三十、翻案及其挽回三十一、方中方昃三十二、人事的安排——龃龉与退让三十三、编印计划及蒋、张捐款三十四、处分物品三十五、张沈间人事纠纷——闹宫诈车三十六、古物南运加深张李斗争三十七、我在首批古物装运遭遇的困难三十八、张继中途阻运——宋子文挽回原案三十九、高等法院官员驾到四十、小汤山李、吴致函汪精卫四十一、崔郑秘密勾串的经过四十二、何应钦垂涎宝物又连累了我四十三、易培基对郑烈、张崔振华之反诉四十四、张郑变计,马袁调停,李易辞职四十五、故宫院长换马——抽查二十六箱金珠四十六、李玄伯力阻应诉四十七、我被郑控走申协议四十八、返平受讯记辱四十九、张吴交代我走武昌五十、武昌两事五十一、缺席判我“妨害秘密罪”五十二、朱树声重起炉灶五十三、扩大为第三次案五十四、三###追蒋无功五十五、自农本局——易培基死沪五十六、从八十八军到国防最高委员会五十七、马衡来渝五十八、又出了奇怪之事——扩大到第六案五十九、国防最高委员会内幕以及张崔辈的小挫六十、易培基夫妇的身后六十一、还都以后六十二、张继死亡,郑烈危惧,大赦与抗议的纠纷六十三、尾论附一毛泽东与吴瀛家族渊源考汤祚永附二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冯天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一、“无意中得杀头之快。”民国时期的第一惊天大案“故宫盗宝案”曾经轰动全国,甚至腾笑世界。直到今天,两岸学术界和文博界的业内人士还在议论这一政治背景异常复杂的奇冤怪案。先祖父吴瀛这部书稿经过了多半个世纪的沧桑尘埋,久成绝响。历经我家三代人的磨难,几乎在世界上敛迹销声。做为故宫博物院的创办人、此案的知情者,因替被告易培基打抱不平而深陷罗网,也成为受害人的吴瀛先生,在本书的开篇便愤然写道:“执法者起灭皆可自由,斯被害人得失咸出意外,我何幸而得之?大有圣叹先生‘无意中得杀头之快’。”看着这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大事件的文稿,我的所有灵感都荡然无存。胸中像压了一块无法撼动的巨石,令意识麻木地定格在虚无之中,提起笔想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却不知从何说起。连续三个深夜独坐案头,仰天遥望窗外黑墨墨的苍穹深处,那里有祖宗的神灵……心中是说不出的难过。走了,父亲吴祖光、母亲新凤霞走了,我如今也已55岁,半百已过步入老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唱道,“叹人间情为何物”,不错,人世间无情之人所在多有,因无情而成大功者亦不在少数,然则“无情岂是真豪杰,有情未必不贤人”,我家祖孙四代,历经百年,成也情字,败也情字,成败都在一个“情”字上。唯其有了真情,才有真义,才有真话,才有真事,才有了这部历尽劫波仍能从容面世的著作《故宫盗宝案真相》。二、追怀家族历史渊源从小就知道我家跟国共两党渊源深厚,唯其如此,在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为避两党的尊者讳,我家无论与共产党或国民党的事,都明令缄口,大人不谈,小孩不问,久而久之,我对那些陈年旧事也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而真正对我家历史的了解,客观地说,乃是先父吴祖光去世之后,我回到了家乡常州。常州自古便是个文风颇盛出才子的地方,“文笔塔”是常州标志性建筑。这里至今延袭了续写家谱的风气,活跃着一批专家,他们引经据典,考证详实,水平之高,令我拜服。正是他们帮我理出了头绪,又请教了辛亥革命史专家冯天瑜先生等人,基本弄清了一百多年来我家在近代史上很多尚不为人知却很重要的情况。涉及的人物在清末有张之洞,袁世凯、黎元洪、溥仪、段祺瑞、徐世昌、张謇、赵凤昌、蔡锷等;在国民党有孙中山、黄兴、蒋介石、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张继、张学良、张群等;在共产党有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董必武、陈毅、习仲勋等。看着这名单,我心里不免惶恐忐忑,全是相互关联的天上神仙巨星下凡,难怪百年以来我家会有如此多的福祸事非。<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三、吴殿英襄助张之洞创建新军我一直不明白,当民国初建、军阀混战、乱象纷呈之时,我的祖父吴瀛,为什么能在1913年大学刚毕业二十三岁时就来到北京做官?而且当了北京市政府坐办(相当于秘书长),监管清宫中已经退位的皇帝溥仪?1925年又亲自参与创办故宫博物院?原来这与我曾祖父吴殿英()、曾舅公庄蕴宽()、民国总统黎元洪()有着直接的关系。据国家图书馆《张之洞全集》卷一百二十九所载有关我曾祖父吴殿英先生的资料证明,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张之洞委派首批干员赴日本考察军事,时达半年,并亲自撰写委任札称:日本国近三十年来,采用西法,设立各种学校,规制周详,于武备一门进境尤速。近来中国虽已极意经营,而立法尚嫌未备,成材不能甚多。日本与我同种、同教、同文、同俗,又已先著成效,故中国欲采取泰西各种新学新法,允宜阶梯于日本,必须有明白事理究心学术之员前往游历,详考各种学校章程,实有领悟,方足以资仿效。同札委派赴日详考的人员为——知府用候选直隶州知州姚锡光(四品)尽先游击张彪(四品)都司衔尽先守备吴殿英(四品)尽先千总黎元洪(五品)东文翻译生瞿世英这是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兵败之后,中方首批派赴日本考察学习的军事代表团。张之洞此举惊世骇俗非同小可,在朝野引起极大争议,多有不同政见,认为与日世仇未报,竟然屈尊前往,足令天朝颜面扫地。代表团归国之后,张之洞立即派吴殿英等在新军各部及武备学堂、两湖书院四处宣讲,自己也表明观点,他决定,赴日学习此举非但不能停止,反要持续增派。于是乎一个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军事的高潮就此兴起。在首批赴日考察团的官员中,姚锡光1899年2月即奉调安徽,张彪、黎元洪属职业军人,各去军中担任实职。于是湖北武备学堂负责教育,为湖北新军培养中、高级军官的重任便落在我曾祖父吴殿英身上。正是他坚决贯彻了张之洞的精神。在十年间他策划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中国精英学子赴日考察留学研究军事,为日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播下了革命种子,做出了卓越贡献。黄兴就是1899年从湖北两湖书院派赴日本考察的学生代表团成员,又于1902年被正式选派赴日本留学,走上了革命道路。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四、促成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功不可没张之洞1907年调北京任军机大臣,1909年去世。满族人瑞澂继陈奎龙接掌湖广总督。瑞澂发现湖北新军中竟有三分之一已成革命党,吴殿英自然难脱干系,迅即失势并于1910年被撤职查办,瑞澂也加紧了在新军中整肃革命党,这反而激化促进了革命党在湖北新军中彻底哗变的进程。吴殿英作为一线执行官,为创建新军、筹备南北大会操,长年以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已是心力交瘁,突遭厄运心境极端恶劣,忧郁难伸,患了严重的胃病,现在看来可能就是胃癌。他一病不起,久治不愈,1913年元月病逝,时年仅49岁。尚堪慰藉的是,曾祖父吴殿英在武昌抚院街家中的病榻上,于日亲耳听到了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欣闻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的喜讯。陪伴在他身边伺奉的是我的曾祖母庄还和她的三子、我的祖父吴瀛。此后不久,新任鄂军大都督黎元洪专程去家中看望了吴殿英。书包网 txt上传分享五、庄蕴宽绝处救黄兴下面要讲的乃是我曾祖母庄还的弟弟,我的曾舅公庄蕴宽。庄家也是常州名门,先祖父庄培因是乾隆十九年(1754)状元,庄存与是乾隆十年榜眼(1745),庄氏家族有十几人名列清朝两榜进士。庄蕴宽是辛卯年江南会考副贡,先后任广州常备军统领、广西梧州知府,继郑孝胥之后任龙州边防督办。宣统三年开办广西陆军学堂任总办,以文人治新军于广西,请留日归来的蔡锷、钮永建、赵恒惕等做教员,学生中,后期出名的有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庄蕴宽与姐夫吴殿英在两湖两广军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配合默契,给予革命党极大的支持。1902年冬,在越南河内举办的博览会上,庄蕴宽与偕《中国日报》(兴中会机关报)主笔陈少白同来参观的孙中山不期而遇,相见甚欢,历史有载:“蕴宽纵谈革命,言非革命不能救国,吾等以官为食,欲罢不能,如有机缘,亦可相机反正,他日到广东,定当策应。”1905年底庄蕴宽作为清朝陆军部代表被派赴日考察军事,1908年庄蕴宽参加清政府代表团赴日出席天皇加冕典礼,均与同盟会暗中联络加深关系,并积极与姐夫吴殿英配合把多批留日革命党人送入湖北、广西新军之中。正是此期间,吴殿英将黄兴介绍给了庄蕴宽。1906年黄兴在长沙策划起义,遭湖南巡抚通缉,黄兴乔装道士,逃到龙州边防。龙州与越南毗邻,庄蕴宽时任龙州边防督办,为防止法国人入侵,特命蔡锷、汤尔和襄助国防,边境可谓固若金汤、戒备森严。清廷要擒黄兴,千钧一发之际,黄兴托同盟会钮永建密报庄蕴宽,庄对身边人说了句常州话,叫他“差龙”(意思是叫他离开),命人送重金护送黄兴出境。六、吴、庄联手荐黎、黄武昌首义后,北洋军猛烈反攻,军情紧张。为筹划统一机构,推进革命党发展,以张謇、赵凤昌为首的江、浙、沪人士共推庄蕴宽为总代表,赴鄂征询黄兴、黎元洪的意见。庄抵鄂后,先去抚院街家中看望了病中的吴殿英和二姐庄还,此时他与黎并不相识。由吴殿英亲笔写信给黎元洪,介绍庄到军政府晤见黎商洽。之后,庄又乘坐小火轮去汉阳会见黄兴,黄兴闻讯即刻从汉阳襄河战地返回昭忠祠革命军本部。史载“庄见黄兴帕首短衣,风尘满面,崇敬之意油然而起,黄兴则握手相劳告,喜极而泣。”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大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特邀庄蕴宽同列火车由上海赴南京,任命庄为江苏都督,协助孙、黄佐理军政。庄以他在新军和清朝旧臣中的人脉关系,成为孙、黄身边真正的伴驾王。此后不久,袁世凯在北京逼宫,南北两政府形成对峙。孙中山被迫下野,让总统位给袁世凯。庄蕴宽从南政府赴北京,被袁世凯任命为都肃政使,成为全国监管政务的最高官吏,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和政法委主任。七、吴、庄血亲一脉继往开来1913年元月吴殿英病逝,庄蕴宽重情重义,至为心痛,立即派人把二姐庄还全家接到北京。适有黎元洪此时也来到北京,先任副总统,后任大总统。我的祖父吴瀛作为湖北新军领导人子弟,大学英文专业,精通文史书画且才气过人,又有诸位长辈的支持,加之民国初建,急需用人,便顺理成章地进入内务部北京市政府任职,才有了后来创办故宫博物院的缘分。正是吴瀛亲自撰写的建议成立故宫博物院报告并呈段祺瑞批准,才开创了中国的文博事业,才有了今天名扬海外的故宫博物院。我家和庄家是分不开的。从小就知道我曾祖父去世后,曾舅公庄蕴宽一直照顾我全家。我的父亲吴祖光便出生在北京庄家老宅。他是长孙,从小甚得祖母庄还和舅公庄蕴宽喜爱,舅公曾专门为吴祖光作诗曰:“韶哥清澈又铃园,此是新声雏凤缘。寄取初三天上月,一弯眉似我参禅。”我父亲吴祖光小名韶韶,所以有韶哥称谓。妙的是这首作于1918年诗的第二句“此是新声雏凤缘”,竟然预告了三十五年后中国艺坛的一段神仙眷侣旷世姻缘,那便是我爸吴祖光娶了我妈新凤霞。这真是庄老先生的先见之明。巧的是齐白石也若有神助般在1952年赠先母新凤霞诗曰:“桐花十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与庄诗不谋而合,相照成趣,真天意也。八、反袁英雄名满天下1915底年袁世凯欲称帝,宣布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全国60位约###议员,59位表态支持。唯庄蕴宽一人以其功在民国的身份,冒死请徐世昌代递公开信,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拂”,公然提出“取消洪宪年号,撤消大典筹备处,参政院应立即闭会”,引起袁世凯勃然震怒。与此同时,庄蕴宽旧部蔡锷将军在云南宣布独立并起兵讨袁。不久庄蕴宽辞都肃政使挂冠而去,以骨鲠之士的冲天胆略,亮节高风,名满天下。该年3月,庄蕴宽收到赵凤昌从上海转来黄兴去年12月自美国费城寄于张謇、赵凤昌、庄蕴宽等六人信:“……先生等负国人之重望,往时缔造共和,殚心尽力,中华维持国体,委曲求全,今岂能掉心任运,坐视而不顾乎?”恳请他们保卫民国。庄见此信,竟然是报纸反面作书,想黄兴颠沛国外困苦情形,读之潸然泪下。在全国各界声讨下,不久帝制崩溃,袁世凯暴毙。内阁总理段祺瑞挽请庄蕴宽接替孙宝琦出任民国审计院长。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庄蕴宽被公推为主席主持开幕庆典。从总理大臣到文武百官尽数参加,盛况空前,永载史册。九、周恩来、陈毅大恩垂吴氏有关祖父吴瀛先生这部书稿,曾有一段失而复得的故事。那是在“文革”时,我家被抄,造反派发现这部书稿里的人物全是民国大人物,尤其要命的是蒋介石、汪精卫也名列其中,我家顿时都成了反革命,连十二岁的我也未能幸免。没过几天,有父亲的朋友偷偷告诉母亲,说爸爸当年中法大学的同门师兄、多年好友,外交部长陈毅伯伯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祖光、凤霞家里被造反派抄了,他家里有很多重要文物和资料建议迅速保护。周总理跟爸妈是非常好的老朋友,果然不久后的一天,一批自称中央专案组的人把我家全部用封条查封,运了一卡车东西走,并找造反派接管了所有被抄物品及资料。并指令街道和单位,不许乱抄吴家,今后吴家归中央专案组直接管理。自那以后,我家东西便神秘失踪,杳无音讯了。“文革”终于结束,大约是1978年的某一天,我家接到通知,去点查认领当初中央专案组拉走的东西。父亲是带着我去的,其中就有这部书稿。父亲取回东西的当天,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对我讲:“这些身外之物,倘若没有周总理和陈老总,早就荡然无存了,文化大革命真是场瞎胡闹啊!”恰在没过几天之后的一个聚会上,世人尊称邓大姐的周夫人邓颖超请我妈吃饭,劫后余生,相见之下二人都哭了,在场人等亦莫不失声。邓大姐见我妈已成残废之人,惋惜再三,我妈也当场向她感激了总理对我一家的关照。据有关人士后来讲,邓大姐去世时,书桌玻璃板下还压着我妈妈新凤霞的照片,足见她们的感情之深。十、吴瀛与共产党李大钊、毛泽东之渊源所谓“故宫盗宝案”实际上是因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的女婿李玄伯和时任故宫文献馆馆长张继的夫人崔振华两人的口角冲突,引发出抢官之争,继而愈演愈烈,欲罢不能,终于牵扯出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大人物。张继那边有汪精卫、何应钦、法院院长郑烈等,易培基这边有民国###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搅成一团。弄得连蒋介石、宋子文都退避三舍,懒得介入。张继一方由于手握司法占了上风,易培基一方虽贵为民国###,却虚有其名,掌中无权,始终被动挨打。吴瀛实在看不下去,虽易培基对他亲而不信,在故宫一直用女婿李玄伯压在他头上,并非很够朋友,他依然站出来为易打抱不平,但那时庄蕴宽已经去世,背后无人支撑,以至于陷入法网,代易受过出庭。加之共产党旅法学生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全是张静江、李石曾、吴稚晖民国诸###亲自选送,而易、吴二人早年与共产党的李大钊、毛泽东亦属交非泛泛。具体情况是,当初国共两党合作互兼,本是一回事,只是后来分裂了。1926年北京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北洋政府抓共产党的通缉令上明示“近年以来徐谦、李大钊、李石曾、易培基、顾兆熊等,以共产党学说啸聚群众,屡降事端……一体严拿,尽法惩办,以儆效尤。”结果李大钊被捕后就义,李石曾、易培基藏进法国大使馆躲过去了一劫。祖父吴瀛与李大钊生前友好,对李的被害颇为不平,虽身为北洋政府官员,却毅然收留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让她住到自己家里。跟毛泽东的关系就更深了一层。曾祖父吴殿英把他的长女,祖父吴瀛的大姐吴琴清——我的大姑婆嫁到湖南最大的官宦人家,他家在长沙有最大的园林住宅叫“李氏芋园”。大姑公李青崖是清朝湖南名臣、湘军老帅、官至太子太保、右督御使李星沅的孙子。李去世后,湖南另一位名臣曾国藩撰联纪念他:“八州作督一笑还山,寸草心头春日永;五岭出师三冬别母,断藤峡外大星沉。”足见李家在湖南的影响。李青崖从比利时留学回来在长沙师范任法语教员,把一批革命人士请到芋园里住,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正是在那里初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并展开了追求。为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我大姑公李青崖和大姑婆吴琴清介绍易培基和毛泽东到北京找弟弟吴瀛,由吴瀛把他们的食宿安排在北长街福佑寺内,并通过三舅庄蕴宽找到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协助易、毛彻底驱逐了军阀张敬尧。由于这都是确凿的真实历史,“故宫”一案便在原已复杂的政治层面中又加上了更复杂的所谓”通共”隐性罪状,如此这般,硬是编造出易培基伙同女婿李玄伯盗宝的冤案。吴瀛亦因扣押了一封法院加罪易培基的密信而被强判一项“妨碍秘密罪”同案受审。加之后来在重庆谈判时,父亲吴祖光舍命放胆首发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谁也没料到新闻传媒的力量竟如此巨大,一时间全国数百家媒体竞相转载,迅速轰动全国乃至国外。周恩来喜称吴祖光是他文艺界最好的朋友。中国历来是个文化崇拜的大国,共产党形象在国民党控制时期,被宣传成没文化的土匪草寇。毛泽东这首气吞六合、一空万古的诗词发表,像突然爆炸了一颗精神原子弹,帮助共产党在相当程度上改善重建了文化形象,其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望风归顺。这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件永载史册的大事件。国民党内部为此军心动摇,对蒋介石的能力产生怀疑。这对国民党而言当然是闯下了滔天大祸,蒋介石大怒,即刻下令追查,祖父吴瀛在周恩来安排下脱离国民党行政院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回到上海做寓公,不问政事。父亲吴祖光也在周恩来安排下躲避追杀,去了香港开创电影文化事业。故宫盗宝冤案更无转机,直到三年后大陆解放,也没结果。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十一、董必武、习仲勋义薄云天我至今也没弄懂“文革”时非要把艺术家们全打垮到底是什么意思,除了荒天下之大唐的瞎胡闹以外,没有其他结论。然而“时穷节乃见”,独特彪炳的人性光辉正是在此风云奔突、狂澜席卷之时灿烂闪现。这里我要再介绍两家老人对我家的关照,一家是我祖父的朋友董必武、何莲芝夫妇,一家是我父亲的朋友习仲勋、齐心夫妇。董必武曾在湖北新军任职,是吴殿英旧部,曾任湖北军政府秘书,是祖父吴瀛的好友,对我家历史甚为了解,建国初期他已身居国家副主席高位,仍亲自到上海我家看望祖父吴瀛。“文革”后,家父吴祖光、家母新凤霞由干校回京,过去私宅四合院被七家造反派强行举家搬进来瓜分,家具也被抢走,搞成了大杂院,我全家被轰到东屋三间小房之内。迫不得已爸妈舍掉四合院搬到和平里两套单元四间房内,不料又被造反派抢走一间,索性全家住到我家里。如此的苦苦相逼,政治上蛮横歧视,尤其家母被江青所害,三十九岁轰下舞台,长年遭遇非人折磨,四十七岁病重瘫痪在床,真是屈辱至极,百般无奈。妈妈曾哭着问爸爸:“他们到底为什么这样欺负我们?”爸爸无言以对,诚可谓“翘首问天天不语,斜阳古道立苍茫”。至今想起当时惨状,依然有肺腑之痛!董夫人何莲芝年过古稀,闻此情况挺身而出,不避偏见,多次来我家看望,并亲自找国务院管理局为我家安排住房。此一段情意,爸妈生前每每念及,总要嘱咐我们儿女不要忘记。歌颂董必武的电影《楚天风云》拍摄时,家父吴祖光被特邀文学顾问,亲自执笔改完了最后拍摄本,算是对董家的一点报答。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一辈子——吴祖光回忆录》里,父亲写的故人怀旧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自从‘反右’之难以后,我完全断绝了和党与任何国家要人的来往。这其中唯一的例外是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仲勋是建国初期担负和党外人士团结统战重大任务的前中央统战部长徐冰同志介绍认识的。仲勋的夫人齐心是一个非常关心戏剧艺术的热心观众,经常在戏剧演出的场所和她相遇。这几十年来发生的多少政治变化没有阻断我和仲勋的交往……”当读到这里时,心中不免伤感。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家父吴祖光是有名的正义敢言之士。他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对改革开放、文艺繁荣、思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屡遭迫害。仲勋老先生夫妇身居高位,对我家命运颇为同情,对那些落井下石之流深恶痛绝,于是力排政治上诸多玄机与不测,竟然能在那非常时期对家父家母这种非常人物如此不弃,多方关照,此等义薄云天之深情,共赴患难之厚谊,对家父而言,岂止刻骨铭心。今天活跃在文艺界的广大年轻艺术家们,应该记住当初前辈们的创业艰难。“点破不稽之论只有三言两语,看透十丈红尘唯此冷眼一双。”历遍了炎凉世态,垂垂老矣的父亲吴祖光晚年丧妻之后,孤坐案头,追忆旧事,在写此段文字怀念老朋友,“解不尽凉风天末之思”的苍然心境可以想见。十二、吴氏四代心在中华故宫盗宝案的始末原由正文自有详述,兹不赘言。百年的尘世沧桑,只是人间一瞬而已,过去的已经过去,“和谐社会”成了今天的主题。“回眸一笑过来事,俯首三呼后继人。”中国人的历史无论好坏都是自己人的历史,祖宗无自左至右:台湾地区领导人萧万长、吴欢、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日本参加吴氏画展论好坏都是自己的祖宗。唯其如此,自己人的事理应自己承担、自己消化、自己排遣。历史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汉唐宋元明清,一代消灭一代,冤冤相报,血流成河。古边塞流传一首无名氏所作却颇著名的古诗曰:“百姓厌干戈,三边战未和。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把人民厌战求和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今天,后代们有必要记住和研究过去的历史,但没必要计较过去的历史。因为就人类行为科学而言,没有比计较业已形成的历史更愚蠢的行为了。是真贤人,需要有“风云气概,湖海襟怀”,化解仇恨才是全人类的最高智慧。过去的岁月不再,明天永远是最美好的。时光是离间仇恨的解药,和谐是一切的根本,是人类追求的至尊至圣的境界。“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尤为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下面用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画展时,由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撰写的序言来结束这篇文章:百年中国风云激荡,由清朝而民国而共和国。以民国###吴殿英、庄蕴宽,故宫博物院创办人之一吴瀛及吴祖光、新凤霞、吴祖强、吴欢为代表的吴氏四代人在中国革命、文博、文学、书法、绘画、戏剧、电影、音乐诸多领域贡献巨大,见证了百年中国革命及文化艺术的风雨进程。这是一个值得世界了解的中国家族,我衷心祝贺吴氏书画艺术展在联合国大厦举办成功。日一、引言尘梦沉沉晨逐昏,恩仇了了不须论。宝山空返浮名玷,牛马随呼狱吏尊。法敝枉为情势改,岁寒褊觉雪霜温。行看残腊今宵尽,何用悠悠念覆盆?故宫一案,迄今十有八年矣。余则于八年后(二十六年九月)重被砌词织入。顷忽以主动者张继之死亡,不经公审,遽援大赦案免诉。执法者起灭皆可自由,斯被害人得失咸出意外。我何幸而得之?大有圣叹先生“无意中得杀头之快”。今天是日,我开始整理旧稿,重新书写,追溯到24年以前起头的一桩故事。这故事远大地说:向上追溯,关系5000年以上,下垂可以到世界不曾毁灭的时期。缩小到对我个人来说:从1924年一直到现在,24年之中,经过了多少兴奋与懊丧,斗争与忍让,从少壮时一直到白发苍苍。历尽了多少艰辛,其间还经过了一段对日抗战将近10年的流亡,死去了一个同患难而观点各异、亲而不信的总角之交。我身居最高幕府,非常时期的行政院。深知这里的复杂与无奈,功罪由人,曲直难辨。以一个冤案的渊源而论,起始于18年前,这正是一方说成功,而一方要走向内争与失败之路,庄子说的“方中方昃”,正是此理。以本人而论,被牵于二十六年,我意在为公,从井救人,情迹甚显。1945年抗战胜利归来,枉法之徒,却依然雄踞高位,肆意迫害。我们理直气壮的朋友,却处处退让,令我始终孤掌难鸣。1948年忽然天网恢恢,那个唯妇言是听卖友承欢的妄人突然死亡。那些依仗狗势的法官,觉得失去了凭借,恐惧反攻,突然来了一个援据,所谓一“大赦令”,且没有经过公审定案的滑稽“特赦”终结此案。远望长空,一片漆黑,对于一般的是非黑白,却也是还在看不见的时代。死去的、冤枉的,统统成了糊涂账,没有个明白公道的说法。那一帮卖友求荣以及吮痔舔痂者流,还正拥踞高位以手遮天呢!因此,我只得用纸笔代喉舌,留待将来,总有天亮的日子!我在这里“待旦”,我并不着重为自己鸣冤,我却认为“多此一举”,是有益于天下后世能够了解此一段故宫的始末渊源,则余愿足矣。二、驱逐溥仪出神武门决议现在,我要提明了,我这里所记的,是北京神武门的清宫,从1924年11月驱逐清废帝溥仪,将它改成故宫博物院的一段故事。我生在清末,13岁考入浙江求是大学堂(即浙江大学),后因父吴殿英先生曾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职,后到武备学堂帮助创建湖北新军,曾鼎力支持革命党。也正是这支军队成就了辛亥革命的武昌首义。大总统黎元洪曾是他的下级。我转学至武汉的湖北方言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学的是英文专业,毕业时不过19岁而已。1913年,我23岁时因父丧,到北京投奔了任都肃政使的舅舅庄蕴宽先生。这是个延用清朝的官名,属国家严肃政务的最高官吏。按说在那一片政治乱象的年代,我的兴趣所在本应以一支秃笔,靠书画诗文,隐遁逃避,独善其身,终其一生。却反而在时局的制约之下,蒙当时执政的诸多大人物抬爱,请我做了北洋政府内务部警政司的第三科科长,主管的是外事警察,以及地方治安,并且兼着许多公职。其时北京市政府还称市政公所,我也兼着坐办(相当现在市政府秘书长),其中的主要责任,乃是对废帝溥仪与“清宫”事物的监管。溥仪久居宫禁,颇不安分,与张勋、康有为等清室旧臣阴谋串联,常思复辟,造出很多事端,且将宫内宝物不断移出宫外。此些事情恰在我的管辖之内,由于事涉重大,我毕竟一介书生,哪里经过如此复杂的局面,倘若真出变故,非同小可,杀头之罪姑且不谈,国家颠覆、天下大乱、祸延百姓、腾笑世界,则谁来承担?为此我多次向上呈文,提议按照清室退位时签署的优待条件请溥仪迁移出清宫,搬至颐和园。清宫即为故宫,并由故宫蜕化而为博物院。此为国体变更应有之结果,若法、若俄、若德,何莫不然。但当时一班高位的主政者,都在清朝做过高官,受过圣上隆恩,还有“故主之思”,暗暗抵抗,不能这样做,我的呈文也就没了下文。我有一位昔日的湖北方言学堂的同窗好友,大我11岁的易寅村(培基),他是长沙人,毕业后回湖南教书,当过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曾受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提拔,后又去到南京政府任职。他以孙中山先生代表身份来京与苏联公使加拉罕谈判庚子赔款分配,每次来都是住在我家。这次,因为公务,又为避免耳目,他要我给他在我家近处找一家旅馆。我给他安置在我家胡同隔壁的一家公寓,地点是在南河沿,名叫大纯公寓。我每天给他送饭菜,他无事则来我金钩胡同家里坐谈,常常谈到溥仪出宫的问题。那时,正是冯玉祥“叛变”了,班师回朝,驱逐了曹锟,黄郛组织了摄政内阁,易培基出任了教育总长。日下午,培基匆匆地来到我家。他那时已经迁居到后门井儿胡同,不同以前的每天见面了。那日一来,就兴奋地告诉我说:“你平常谈的要请溥仪出宫,昨晚我们深夜开了一个会议决定实行了,组织了一个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推举了李石曾(煜瀛)做理事长,会内除少数专任的职员而外,聘请许多专家以及各机关有关系的人士做顾问,政府各机关规定每部派二人为助理员,内务部自然要派,你来吧!”我听到这消息,当然非常高兴,也感觉很有兴趣。同时心里也暗思忖,倘若溥仪不思复辟,守纪守法,我也不去写那些呈文,建议轰他出宫,他仍可与英、日皇室一样住在宫内多些时日。“自然要参加的!”我说,“但是我不要由内务部派,还是由你们那里聘做顾问为是。”他说:“为什么?”“我知道部里的意思,难得与我一致!况且我又是部里多年直接对清宫监管的官员,地位尴尬,假使我代表着内务部,我肯定要代表本部说话,这样我反而不能说我的话了。还是请他们另派。”“也好!”他说着就走了。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三、溥仪出宫情况原来在前一天,日的下午直至深夜,国务院临时执政,实际上的代总理黄膺白(郛)召集了一个临时摄政会议决定了请溥仪出宫这个议案:命令警卫司令鹿瑞伯(钟麟)、警察总监张玉衡(璧)会同执行,以李石曾为国民代表组织一个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会同办理。(在这一月以内,我还没有立刻参加。)在这个时候,驻在故宫同景山的守卫兵士,一共有1200多人,隶属京师卫戍司令部。自民国元年(1912)起,就在那里驻扎,可以见得袁世凯也怕溥仪万一逃亡,将要生出无穷的麻烦。但是久而久之,政府当局时时更换,这班士兵却还是袁政府北洋军阀统率时代遗留下来的,他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转与清室相亲了。冯系的国民军总司令部为了要执行这样一个任务,反倒要防范这一支政府派遣军,怕他们帮助清室反动。于是总司令部以统一军权名义,在4日上午10点钟,先派员将那一部兵士缴械,调驻北苑改编。清室不知所以,当然着了慌,他们急急地写信给国民军询问,总司令鹿钟麟只得派员说明,完全为了维持治安,别无他意。到了5日上午9点,司令部又派出一部分军队到神武门一带,命令驻在神武门护城河营房的警察,将他们所有的军械子弹一律缴出,听候改编,或者给资遣散。那里的警察共为四队,每队120人,一共480人,到12点钟,安稳地都缴械点收了。也就派员同所谓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朱益藩接洽,请那废帝溥仪即日迁出宫禁。一面要派员点验宫内公私物品。绍英他们慌忙向溥仪传达,在他们还要说是“奏闻”。溥仪于是召集妃嫔,也算开了一个御前会议来讨论这事。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官式地说:“按照民国元年优待条件,清室本应移居颐和园,只因民国政府不令迁出,延迟至今。清室对于迁居一节,本无所谓,不过时间迫促,实在来不及,宫内各物原属爱新觉罗氏私产,当然有自由处分管理之权,不能点收。”并由绍英等回答了国民军,并且请“约定日期,清室自迁,物件不予点交”。国民军同他们磋商了两三个小时,认为全部迁出,自然不是仓促可以完成,可以允许稍缓一二日。但是废帝溥仪,应该即日出宫,无论如何,不能延迟。在这相持之际,鹿钟麟故意做了一个引而不发的姿态,他突然传了一个命令说:“叫他们士兵弟兄们不要着急动手,事情还在商量。”给了这个面子,反而促成了溥仪城下之盟。至于皇室的优待费,改定了以后年支50万元。溥仪屈伏了,他没有“挥泪对宫娥”,并见了鹿钟麟。鹿钟麟问他:“您还是皇帝吗?”“我当然是国民一份子啊!”他很漂亮地答复。“那我们当然应该保护啊!”鹿的话也很得体。于是急急地传知所谓“大内”各宫太监宫女各人,收拾细软物件,准备出宫,并且发出了“内帑”,每太监一名发银10元、宫女8元。宫内计有太监470多名、宫女100多人,宫内乱糟糟了,绍英又传令各守宫太监照旧负责执行他原来的职务。宫内还挂了一面“宣统十六年十月初九日牌示”急急摘去。继续着再开第二次“御前会议”,讨论移居何处。决定了德胜桥醇王府。醇亲王本是溥仪生身之父,当初做摄政王,当时派了内务府总管赶去布置。溥仪以及各贵妃一行,在下午4时10分永别了他们占据260年中国的宫廷,乘坐了他们第一次受用的汽车,到了醇王府,那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滋味,不必细说。各太监宫女,除了少数仍居原处暂行服务,亲近的十数名随从到了醇王府之外,其余一律如鸟出笼,恢复了他们的自由。还有清室附属的司法处等机关,同时自动解散。汽车是民国国民军司令部预备的,一共是五辆,鹿钟麟司令第一辆为前导,溥仪带着他的随从坐第二辆,溥仪夫人同她的亲属坐第三辆,张璧第四辆,绍英等坐最后一辆,也称得上浩浩荡荡一行人,直奔什刹海醇王府。四、迁移的初步溥仪退出了神武门,一般当时人的头脑中间,还深藏所谓封建思想,对于所谓印玺也者,特别重视。于是第一步接收印玺,称之曰传国玉玺,由鹿钟麟先接收了两颗历代帝王传国玉玺赉送到国务院,那时代理国务总理黄郛、陆军总长李书城都在院中,亲眼看着他们后乐堂点收,交由内务部第一科保管(后来仍送回宫内交泰殿)。帝制到此,总算告一段落,并由警厅正式出告示通知全国市民在6日那一天一律悬挂国旗,表示了庆祝。此时,神武门到后门一带的守卫事宜,由鹿司令调驻在景山之国民军抽派一连,来担任这一项任务。神武门只派国民军一班,由班长率领回环巡视,神武门内,仍由徒手的旧皇室警察守卫,宫内之太监宫女等,可以自由携带随身用品出宫,经过警察的检查,国民军监视着,如有属于公家的物品,随时扣留。宫内尚有瑜、晋两老妃,不肯出宫,还有瑾妃的灵柩在内,瑜妃指着哭泣,其时停在慈宁宫,不能急切解决,仍由宫监看护着。说到宫中物品公私之分,国务院议决:组织一个善后委员会,派委员七人来处理;其委员由政府派五人,清室出二人。当时由鹿钟麟与宝熙商洽。宝说:“清室只出二人,似嫌太少。”意似不大公允。鹿说:“如虑照料不周,还可以加推二人以备咨询,或者不至于照料不周。而况政府的目的,仅仅重在取消帝号,其他方面,尽有商量余地,不必过虑。”宝熙答应了,并且要求了两事:一、现有太妃二人尚在宫内,其所有宫眷人等出入买办食品一切,不能不随时出入神武门,请让门卫放行。二、宫中妇女还留着不少,老太妃亦在病中,请不要惊扰了她。其实这是在为收拾细软金珠做准备。鹿钟麟对于第一项答应了,印备戳号传知守卫;第二项也含糊应许,随即要求查验各宫。宝熙亲自引导,又于妇女所居之一二处,要求暂免查验,还要给些面子保持他们的尊严,自然是为了掩护他们的财宝。于是鹿钟麟、张璧、宝熙、耆龄等四人开始查验:先由隆宗门(乾清门之西),进内右门到养心殿是溥仪的寝宫,他革新了,许多陈设国粹文具、周鼎、商彝之属大致变换了洋式摆设及东安市场儿童玩具。回廊曲折,还有千盆以上的傲霜残菊,满满地在台阶上陈列着。折北转入龙光门,又转广生右门。溥仪妻、皇后住的地方叫做储秀宫,有乾隆题的匾额,写着“翔凤为林”四个大字。再转后殿是丽景轩,院内也都陈列着盛开的盆菊,宫门是溥仪夫人出宫时封锁了,玻璃窗内,还有吃残的苹果,可怜从此与窗外的菊花,一样干枯了。再进为敷华门,入长春宫,也是溥仪常常居处的地方,也封锁了,陈设都相当整齐。由此东出进凤彩门,就是乾清宫了,此殿九楹,高耸独特,为内宫的正殿,与外廷保和殿相连,殿东各宫,没有人住,早已荒废着。在当时宝熙诸位遗老目光之下,对故宫这般光景更不免有禾黍之感吧?这一日的检查,就在此地告终。书包网 五、反响反响来了!溥仪出宫的消息,传到了天津,一般前清的遗老,天津的寓公,当然要诚惶诚恐,震骇起来。他们也召集一起开了会议,推定了铁良、升允、袁大化、罗振玉等口口声声要到京城来抗议。实际呢?没来,算了。段芝泉(祺瑞)听到这个消息,不得不做点面子,要表示不满,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当局:(上略)顷闻皇宫锁闭,迫移万寿山等语,要知清室逊政,非征服比,优待条件,全球共闻。虽有移住万寿山之条,缓商未为不可。迫之,于优待不无刺谬,何以昭大信于天下乎?望即从长议之可也。(下略)我们望文思义,他的软脚蟹姿态已经一目了然,也是做个虚样而已,不必深究,所以也就没有下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六、鹿溥会商到了7日上午9时,鹿钟麟、张璧同着李石曾(他已经是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理事长)及某通讯社的记者宋某到了醇王府,耆龄等出来见了,迎进客堂坐。鹿等提出了意见:第一,商量门禁问题。第二,关于善后事宜,先请溥仪提出意见。第三,宫内现有数千人,没有人主持管理,恐生事端,拟遣散一部分。第四,据查宝玺实有25颗,今仅交出两颗,今日应先接收其余。当时耆龄答复:“宝玺都在交泰殿,颗数不知道,可能尽数交出。其他善后问题,似乎可以无须溥仪亲自声明,他已是一个新的人物,他可以请胡适谈话,以证明他的见地。从前的不出宫,实在是有人为阻,现在既已出宫,那一切可以听委员会主持,不必一定要表示意见。”鹿说:“但是他个人的意见如何,总是叫我们听一听好。”溥仪出来了,穿着微灰色的普通长衫,黄皮鞋,清瘦的面庞,像是一个学生,他同来客一一握手为礼,大家落座,鹿钟麟又开始请教他的意见。“我的意见,早已说过。”他说,“我既然是中华民国的一份子,对于故宫善后事宜,自然没有不可商量的。但是权利也要相等,望对门禁稍为通融。”“夫人等三天不更衣了,”耆龄等补充着,“可否将应用衣服及用件先予放出,余物再商?”“自然可以,门禁本是暂时的,交通上当尽力图便利,可以告知守卫,任府中人自由出入,请放心。”溥仪又提出了修改五条中,有清室陵寝宗庙由民国政府派人祭祀一节,似乎不大妥当,因为这是皇室的宗庙。“可以归入善后委员会商量,似乎好办。”鹿这样答着。如此,双方当时都满意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七、商量分别公私物品因为要开始商量分别公私,急急地进行会商组织委员会的事。于是委员长李石曾,委员易培基,以及鹿钟麟、张璧,同清室代表耆龄、载润、罗振玉、宝熙等,在景山西街内务府筹备处开谈话会。耆龄首先提出意见,他说:“昨天听见民国政府拟定清室善后会议委员七人,民国派五人,清室派二人,现在清室方面议决:以责重事繁,二人恐怕不足应付,所以加派亲贵三人共同讨论。”“今天是谈话会,不是正式会议。”鹿钟麟说,“代表多寡,今天没有讨论的必要。今天急需解决的事,是总收印玺以及解散宫内人等的问题。”于是纷纷开始交换意见的讨论。结果,归纳了以下的几点:(一)点收印玺。(二)将下级的宫中雇佣人等,先行解散,有必须暂留者,可以暂留。(三)此项下级雇人的随身用具金钱及非公物,都准其携带出宫,以下午3时为限。令齐集神武门检查放行。(四)溥仪及其夫人之应用物品,准其由醇王府派人来取。(五)已遣散雇工之宫殿,次第划分区域封锁之。谈到委员人数的问题,政府原来拟定的是委员长一人,委员四人,再由清室派两人。后来清室一定要派四人,政府也允许了,但同时也加派鹿、张二人参加会议,成为七与四之比,清室又认为不平等,更要加派一人。李委员长调解着说:“将来此事一定要分设专门委员会来办理,实际上将来清室方面,最少也可得到五人的数,目前实在不妨将就着。”清室代表们没有说什么了。商量完了,他们同到交泰殿点验印玺。书包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八、重点宝玺他们一行到了交泰殿,殿内非常地冷落阴森,正是表现着“天禄永终”之象,殿名是取“天地交泰”之意,也是帝后大婚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们一个象天,一个象地,意思是这一对新夫妇的茭欢就是天地交泰也。殿的两旁,左有大时钟一具;右边是铜壶滴漏,古代的时计。正中悬着一块大匾,写着“无为”两个大字,是乾隆的御笔。两旁的对联,却是:“恒久永和,迓大休而润至;关睢麟趾,立王化之始基。”难道“茭欢”、“交泰”都算“无为”,更何必要“关睢麟趾”呢?真乃令人失笑。正中放着宝座,宝座旁边,左边摆着铜小狮子(这是猊炉),右边安放着一座龙凤柱的小亭(那是香亭)。那历朝玉玺,高高地分列着,正面及东西都有。耆龄说:“乾隆以前,玉玺有29颗;乾隆末年,已经只有25颗了。前日晚间已将两颗交出,封存国务院,一为皇帝之宝,一为宣统之宝,此外即存于本殿的23颗。”于是一一点交民国代表。这23颗玉玺的文字及其质地,当时有一个记载如下: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子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天子尊亲之宝,敬天亲民之宝,赦命之宝(以上皆白玉);制诰之宝,皇帝信宝,皇帝亲亲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方之宝,巡狩天下之宝(以上青玉);皇帝行宝,天子行宝,表章经史之宝,垂训之宝(以上碧玉);广运之宝,钦文之玺,敕正万民之宝,御制六师之宝(以上墨玉)。清室代表照这样开了一个单子,检查无误。还有皇后之宝一颗,皇后册宝四颗,故合以上总数为30颗,此外还有零星小印玺,尚不在内。每一个玺,都有一个高高的木架,红木镂花描金,非常精致。每一玺匣,一尺五寸见方。另外还有两个花梨木小匣,置有两玺,文曰:“阃符”、“定远”。什么质地?因为当时失记,只好从略了。当时还讨论了半天,是不是要运往国务院。还是李石曾说:“搬运恐怕撞伤,不如仍存原处,仍按原次序陈列保持原状,封锁殿门。”鹿、张也都赞成,因命国务院派来的柳衔书等四人,将殿门固封,一直到午后1时,双方代表出宫,即责成护军警察长官玉狄妥为保管。又派张汝霖、侯德山两个督察长督率警察100多名在神武门内、顺贞门外严行巡逻。这移交玺宝的事,总算告一段落。其实玺宝一项,在当时热河行宫还有不少,已经由内务部在1914年运京陈列在武英、文华殿的古物陈列所了,也有为所谓遗老的金梁(息侯)所得,不久就在天津公开展览。就是据耆龄所说在乾隆以前玉玺共有29颗,乾隆末年仅有25颗,即是现在的数目。而将宣统之宝,也计算在内,似乎乾隆时代就有了宣统之宝,而乾隆以后的嘉、道、咸、同、光五朝一颗宝都没有,这都是不知所云的胡说。当时这些人也没有思考,只好算是“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了。书包网 九、摄阁的解释与段、张责冯一面,清代表们传谕储秀宫、养心殿内监宫嫔约1000人,由清室每人发银10元,即日下午搬出宫外。鹿钟麟派兵一营,于下午3时起,令一个丁姓的营长监视警察二名,逐个搜查这些内监宫嫔,除自身所有的物件外,不得夹带公物。这日,两方面代表散了之后,李石曾准备着在神武门内东耳房设会议办事处。摄阁方面,昨夜决议发布了下列一道正式命令: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业经公布施行,着国务院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昭示大公。所有接收各公产暂责成该委员会妥慎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国立图书馆、博物馆等项之用。借彰文化,而垂久远,此令。前面已经说过,在这事发生的第三日,因为一般自命清室遗老的鼓动,清室旧臣段祺瑞首先发了君主国家一个不病之呻。又过了两天,据说英日两个国家亦有兔死狐悲之感,传出了反对的空气,但是并没有正式行动,也许还是保皇派的自吹自唱,却又弄来了一个张作霖将要响应老段联合责冯的传闻。国务院在当时也有些踌躇,恐怕各方误会,曾经发出了一个解释的歌电:(衔略)民国建国,十有三年,清室仍居故宫,于原订优待条件第三条,迄未履行,致民国首都之中,尚存有皇帝之遗制,实于国体民情,多所抵触。受于十一月五日,与清室溥仪商订修正优待条件。其文曰:今请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各种制度仍存于今日,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后(第一条至五条已见院令不赘),商订既毕,溥仪已于本日移出宫禁,政府已令行政长官妥为保护。特此电闻。国务院歌印。(五条修正条文,详后)现在,外间又生出了这许多反动的宣传,国务院乃又发出了一个庚电:北京参、众两院,各部院、各衙门、冯检阅使、奉天张总司令、各省巡阅使、巡阅副使、督军、督理、省长、督办、都统、各总司令、各护军使、各镇守使、各师旅长、各省各法团、各报馆钧鉴:慨自晚清逊政,共和告成,五族人民,咸归平等。曩年优待条件之订,原所以酬谢逊清;然今时势年趋,隐患潜伏,对此畸形之政象,竟有不得不量予修正以卒其德者:诚以北京为政治策源之地,而宫禁又适居都会中心,今名为共和,而首都中心之区,不能树立国旗,依然沿用帝号,中外观国之流,靡不列为笑柄。且闻溥仪秉性聪明,平日恒言愿为民国一公民,不愿为禁宫一废帝。盖其感于新世潮流,时戚戚然以己身之地位为虑。近自财库空虚,支应不继,竭蹶之痛,盖伤其身。故当百政刷新之会,得两方同意,以从事于优待条件之修正。自移居后海,并饬由军警妥密保护。从此五族一体,阶级尽除,其基础固如磐石。而溥仪方面,既得自由向学之机,复苏作茧自缚之困。异日造就既深,自得以公民资格,宣勤民国,用意之深,人所共喻。缅维尽虑,定荷赞同。至于清室财产,业经奉令由国务院聘请公正耆绅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共组一委员会,将所有物件分别公私,妥为处置。共应归公有者,拟一一编号交存于国立图书馆、博物馆中,俾垂久远,而昭大信;并以表彰逊清之遗惠于无穷。恐远道传闻,有违事实,特电布闻,敬祈照察。院庚(八日)印。这样,空气中的骚动,暂时无所闻了。其实呢,清室如一根中空的木柱,本已要倒了,这一阵乌烟瘴气,正如倒下来时的一阵泥灰,连蛀坏它的一些蛀虫木屑在内,飞起了一阵空烟,根本不会再立起来了。在我看来,这样地恭维解释,也是多余,徒见其不够气壮!这等假仁假义,斩草不除根,还替他灌溉,促其生长,以至于日后终究成了日本人的傀儡,助成“九一八”的乱事,牺牲了多少性命,于溥仪也没有好处。我真替这班为善不足、做事不彻底、见事不明透的朋友惭愧。归根结底,都是谋国不忠,自己还不肯负责的缘故。其中“基础固如磐石”、“遗惠于无穷”等等的措辞,不知道当时写文章同出名负责的当局,真不觉得言不由衷吗?我们只觉得他们的满面羞惭,到现在我也是汗颜无地。十、组织善后委员会条例以及老妃出宫清室的全体,留恋着故宫,实际是留恋着那些财宝,这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有些人,还在想复辟,也无非怀着再得一批财宝的迷梦。两个老妃,就是最现实的代表。两个老妃,他们叫做太妃,都是同治的妃子。瑜妃徽号叫做“敬懿”,住在太极殿;晋妃徽号叫“荣惠”,住在重华宫。她们虽然叫“懿”、叫“惠”,实在都只能叫“贪”。她们为那一些私财,死也不肯走。鹿钟麟敦促溥仪催逼,两个老太婆只是不动,她们说太极、重华两宫就是她们的死所,倘要行强,只有跳井。并且声言“已经绝食了”。天晓得!政府方面也不客气了,如不服从,要强迫移住西偏殿,以便看管。并将乾清宫、养心殿、长寿宫等处,先派国民军看守,不许任意出入。一径僵持着到了12日上午,又集合了五组,查察全宫。中路的宫殿,早就查封了;还没有封完的,计有重华宫、太极殿、寿康宫、内务处等处。到了下午二时,鹿、张又请了清室代表绍英等,在神武门会谈,请他们两位老妃赶快搬出,并先并居一宫。一面准许他们清室一向所积聚的大内藏银,全数发还。这是对两位太妃的示范。《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发表了:第一条国务院依据国务会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议决案,组织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分别清理清室公产、私产及一切善后事宜。第二条委员会之组织:委员长一人,由国务总理聘任;委员十四人,由委员长商承国务总理聘任;但得由清室指定五人。监察员六人,由委员公推选任。国务总理得就委员长、委员中指定五人为常务委员,执行委员会议决事项,各院部得派一人或二人为助理员,辅助常务委员分办各项事务。委员会得聘请顾问若干人,就有专门学识者选定之。委员长、委员、监察员、助理员及顾问均系名誉职。第三条委员会之职务:(甲)清室所管各项财产,先由委员会接收。(乙)已接收之各项财产或契据,由委员会暂为保管。(丙)在保管中之各项财产,由委员会审查其属于公私之性质,以定收回国有或交还清室;如遇必要时,得指定顾问或助理员若干人审查之。(丁)俟审查终了,将各项财产分别公私,交付各主管机关及溥仪之后,委员会即行取消。(戊)监察员负纠察之责,如发现委员会团体或个人有不法情事,得随时向相当之机关举发之。(己)委员会办理事项及清理表册清单,随时报告政府并公布之。第四条委员会以六个月为期,如遇必要时得酌量延长之。其长期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等,当于清理期内,另组各项筹备机关,于委员会取消后,仍赓续进行。第五条委员会办公处设于旧宫内。第六条委员会所需办公费,由财政部筹拨。第七条委员、监察员、助理员之审查规则及议事细则及办事细则均另订之。本条例之修正须经委员会多数议定后呈由国务院公布之。条例既经订定,事务须积极开展。李石曾、鹿钟麟、张璧等又约集了清室方面的绍英、耆龄、宝熙等在神武门内开谈话会。绍英等所急需的,自然是钱,于是提出了“生者须养”、“殒者须安”的要求,急待用款,说是:“宫内所有藏银十余万锭,请即日发还。”会议允许了。因为那天是星期,定于翌日午刻约同银行方面派人入宫秤点银锭份两运出,换成现银元交清室使用。另外一个问题,瑾太妃出殡,原定日期是阴历本月二十三日,还是照旧。现在既已废除尊号,所用出殡仪仗,一律改用民国制度。只有棺罩一物,仍用大内旧制;执事人等,一律改穿便服。预定路程,经过内西华,穿过后门,经赴什刹海,广化寺暂厝。溥仪已经同意。所有执事人等,共须300人,一律发给特别徽章,由军警沿途护送。两个活着的老太妃,既不死守两宫,也不投井,也不绝食了。以后的住所,经指定北兵马司大公主府西苑,因为那府一点用具也没有,请求将寿康宫中自己的物件搬走,鹿等也答应了。因为她们出宫,宫嫔人等须要检查,请求不要用男人,以严大防,用了北大的女学生,莺莺燕燕地胡闹一阵也就算了。其实两位老妃都是为着怕她们在故宫井内再添两具老艳尸的缘故,一律大箱大笼,准其捆载而去,好在她们的珍珠宝贝,本来是国家满不在乎的,也就不要希奇了。十一、扣留书画放出元宝这时已经是11月17日,当日清晨将清室从前的警卫队解散完毕,由鹿司令派所部步兵代任警卫。溥仪夫妇以及两老妃的应用器具、衣服、物品,夹带一些珍珠宝贝都运出去了,仅仅在溥仪的铺盖之内,发现了一件所谓“三希”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同一卷仇十洲画的《汉宫春晓图》,不客气地扣留下来,其余的都放走了。又发出存库的元宝银两,在上午8时,由双方委员共同监视,先将藏在里库的过秤,共有6333斤,合101328两。这些元宝上面,都刻着“福、禄、寿、喜”字样,每个都有10多斤,据说当时用来做犒赏的。当时大家商议,每样酌留为陈列之用,其余全数发还。当时是由鹿司令命令众兵士代为装包,包上记着数量,用100多人,由双方派员监押着送到清室指定的盐业银行保存。清代表拿出银子1000两来犒赏这些士兵,鹿不许受,终于客气再三地退还了。瑜、晋两老妃,欣赏着这银钱宝贝之并无留难而出宫,于是轻松地择期于阴历十月二十五日迁移,乃国历11月21日也。<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十二、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现在,在两方面的条件大致商妥以后,事实上仿佛也解决了一部分似乎可以根据着循序地进行。但是,在一方面一般没有受过忠君熏陶的民国分子,以为斩草而不除根,这样地假仁假义,分明是留着无穷的后患。另一方面曾经沾过“皇恩雨露”,侵蚀着破落户遗产的朋友,以及自以为贵族主子“禅让天下”的帝室“龙种”,当然不满于逼宫形式下的一切诺言,但凡有一份力量,毕竟要挣扎着推翻前约,是毫无疑义的。前面所说段祺瑞、张作霖等的抗议电报,虽说有真有假,各人心里明白,但是在清室方面看来,自然其中大有希望的。恰好,段祺瑞登台执政了,他是接黄郛的摄政内阁而来的,并且已经承认是继承前摄政内阁的一切政令。原则上他是没有办法推翻这个所谓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也没法将溥仪等等送回故宫,可惜都是迟了一步。但是我们可以揣测,他的内心,也正侥幸着迟了一步,他所希望的仅仅是要表明他们还有故主之“忠”,而不是绝对的乱臣。假使他们真有耿耿孤忠呢,他们又何以自解于停兵劝告逊位于前,又马厂誓师、打倒复辟于后呢?所以明晰地说,假使你要他们亲手来做这“逼宫”的一出戏,他是不做的;他人做了,你说他真不愿意,那也决无此理的。可是,有人以“大义”相责,他们当然有一番假惺惺的做作。这真等于从前的寡妇被人抢亲,心中已是千肯万肯,却一面还要表示反抗;似乎是为了守那一点贞节而宁死不从。徒惹得大家看着好笑。是时,段内阁的秘书长是梁众异(鸿志),与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同乡又是弟子,所以由梁向老段说话,段祺瑞自然不能不以保护故主之遗孤的态度来一个表示。因此,这一个修正优待条件五大条,变做了驼子掼跤,两头落空,彼此不承认。我只得把它记在下面:今因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制度仍存于今日,特将优待条件,修正如下:第一条大清宣统帝从即日起,永远废除一切之权利。第二条自本条件修正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用旗籍贫民。第三条清室应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第四条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第五条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我们知道,以上五条修正条文,一部分已经为实力解决,总算只实行了第三条。此外都是争论之点,接着产生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因为上文所说段执政的一个作态,发生了许多事故。委员会是11月20日成立的,委员长李石曾就职了,他发给国务院一个公函:敬启者:本月六日奉钧院函开:“清室优待条件业经修正,所有清室善后事宜,亟应组织委员会,以资处理。兹谨聘先生担任委员长一席,务希慨允,力膺艰巨,无任翘企!”等因;本月十四日《政府公报》复将是项委员会组织条例登载公布,煜瀛李石曾即遵于本月二十日就职任事,并刻木质关防一颗,文曰“清室善后委员会章”,即日启用。除分函外,理合函报钧院察核备案。谨上国务院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面又通函了各部院以及有关机关,这个委员会成立了。除委员长外,委员原定是12人,后来增加清室方面员额,连同委员长一共是15人。姓氏如下:汪兆铭(易培基代)、蔡元培(蒋梦麟代)、鹿钟麟、张璧、范源濂、俞同奎、陈垣、沈兼士、葛文睿、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自绍英以下5人属于清室)。条例之内,还有一项监察员,内中规定,有京师警察厅、高等检察厅、北京教育会是法定监察员外,应该特聘3人,于是乎聘了庄蕴宽、吴敬恒、张继。此外,各院部各派1人参加工作,名目叫做助理员。这一项大都是各部院的简、荐任官,参事、司长、秘书、科长等都有。他们不高兴这个助理员名称,但是因为这桩事体非常新鲜,大家都愿意看看深宫的内幕,也就踊跃地屈就了陆续到会。会中筹备开会进行份内的事项,转眼就一个月,到了12月20日开了第一次会,那一天议事录上载着吴敬恒、鹿钟麟、蒋梦麟、李煜瀛、庄蕴宽、葛文睿、陈垣、俞同奎、沈兼士、易培基、李寿金(警察总监)、顾孟余(教育会会长)等12人。清室方面一个人也没来,可以看出一些变卦的苗头了。但是没有妨碍开会。李委员长报告了委员会办事最近的经过情形,提出了“点查清宫物件规则草案”,逐条地讨论修正通过。又提出了开始点查的日期,议决于22日(星期一)开全体人员茶话会,23日实行开始点查而散。十三、点查规则以及我的参与(1)因为点查,政府方面与委员会的纠纷开始了,背后自然是清室一班遗老遗少们在作怪。而纠纷的关键部门,乃是我任职的内务部。从行政管理上能制约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也正是内务部。而且恰是我所主持的第三科。于是两方暗斗明争,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委员会发布了一个相当严密的《点查清宫物件规则》:第一条点查事项以下列人员担任之:甲委员长、委员,或其指定之代表;乙监察员(京师警察总监、京师高等检察长、北京教育会长及聘请员等,或其代表);丙各院部所派助理员;丁委员会聘请之专门家及事务员;戊守卫军警;己前清内务府人员(由委员会中代表清室者指定之)。第二条点查时分组,每组分为执行及监视二部,其职务之分配临时定之。第三条每组人数及组长由委员长临时指定之。第四条每日应分若干组,每组应执务之地点,由委员长先一日指定。第五条每人应隶何组按各部分人员分配,用抽签法抽定。第六条每组人员排定后,于进内执务前,均须在办公处签名,并须佩带徽章。第七条登录时,每种物品上均须粘贴委员会特制之标签,一面登记物品之名称及件数。凡贵重物品并须详志其特异处,于必要时,或用摄影术,或用显微镜观察法,或其他严密之方法,以防抵换。第八条点查物品时,以不离物品原摆设之地位为原则;如必不得已须挪动地位者,点查毕后,即须归还原处,无论如何,不得移至所在室之门外。第九条室内工作时,得视必要情形,更将组员分为小组,以免拥挤。第十条室内工作时,不得单独游憩,不得先进或后退。第十一条室内工作时,监视人员须分立于执行事务人员之间,不得自由来往于事务地之外。第十二条室内工作时,不得吸烟。第十三条组员有违背规则时,监视人员得报告于委员长及监察员处理之。第十四条点查时间,每日两次:上午自九时起,十二时止;下午一时起,四时止,作息均不得逾法定时间。遇必要时,星期日亦可点查。第十五条各组组员,只须勤务半日,以节劳逸。每一处物品开始点查后,即由某组始终其事,以专责成。故每处点查时间,每日只须三小时。如组员愿终日在内勤务者,可声明志愿,得附隶于上下勤务之两组。第十六条各组进屋勤务,无论已毕未毕,出屋时每次必须加以封锁,由本组会同军警签字,或作别种符号于上。点查未完之箱柜,亦照此办理。第十七条本会应将点查情形,编出报告公布之。第十八条本规则遇有必要修改时,应由委员会开会行之。我现在回溯到第二节所述的易培基同我声述了委员会的成立,并且邀我加入的事。过了两天,我又在东安市场路遇了易培基,他对我说:“委员会已经聘了你做顾问。”我说:“谢谢!好得很。”“我明天上午10点钟左右来奉访,”他说,“我带了聘书来,请不要出去。”“好!我准时奉候。”彼此一笑分别了。这是12月21日。我回得家来,已是上灯时分,家人对我说:“内务部连次电话,要你明天上午9点钟到部有要公,王次长也要来。”我非常奇怪,因为明日正是星期天,不是有临时紧急的事,不会办公。我所主管的,是外事警察、非常警察,以及地方治安,如若有紧急之事,都是非同小可。我急急电本司去问,司里已经没有职员了。又电文书科,回话说:“方科长亲自来部所传,也不知道什么事。”方科长名懋,又电话问他的家中,他并没有回去。但是我已经明白这事显然不平凡。十三、点查规则以及我的参与(2)第二天一早,方科长电话来了,说是:清室善后委员会议决点查清宫物品,定明日(星期一)实行,执政府有令制止。此事属于非常警察,恰恰是我所管,果然是“故宫”的事。王次长约我到部处理,他自己也来。我明白了,同时我很欣幸我不要部派“助理员”的名义,非常有道理。我于是立刻到部去。又知道易培基要来,便留了一张字条告诉他此事有变局,就出门了。我到了内务部,王次长已经先到,他名来,号耕木,浙江人。他一见我,连连地指着桌上的一件公文,努着嘴说:“这要赶快地办!”我看了这件公文,是“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公函”第一百十号:迳启者:奉执政谕,据报清室善后委员会于本月二十三日点查清宫物件,现清室善后之事,政府正在筹议办法,该委员会未便遽行点查,着内务部暨警卫司令查止。等因;相应函达贵部,希即查照办理可也。此致内务部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我看了一遍,不免吃惊,心中暗想,所谓“筹议办法”,当然是又生变数。下面是什么结果殊难把握。历史会在转瞬间又成另一番模样。我忙问王次长:“怎么办?”他说:“赶快办稿行知京畿警卫司令部同京师警察厅执行查止!”我望着他少须停顿了一下,“恐怕不好这么办。”我说。“段执政的谕,我们怎么可以不遵办?”他说。“这桩事在清室委员会要着手点查,是保管上应有的手续。”我放着胆说,“并且警卫司令鹿钟麟就是极端主张的一人,万一他不奉令,是否要警察厅同他对立起来?本部恐怕要为难,有关威信,似乎要慎重。以愚见,至多行知委员会,一面也行知警卫司令,听他自己酌量,我们不要说什么,可以比较活动。”“执政府没有承认这委员会,我们如何与之行文?”王说。“委员会依前政府命令组织,执政府没有否认前摄政政府任何法令。并且本部已经派了‘助理员’去参加。”他问:“撤回助理员怎么样?”我答:“国务院以及各部都已照派了。国之大事,非同儿戏,怎么能想派就派,想撤就撤。如此地朝令暮改。”他默然了半晌,就要我办稿分行警卫司令部同委员会,前者用公函,后者则用便函,以表示似乎承认,又似乎不承认的形态。我忙提起他桌上的笔写,内容是这样:内务部致京畿警卫总司令部公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便函迳启者:本日准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函开:“奉执政谕,据报清室善后委员会云云(词句同前,从略)查照办理可也。”等因;除函警卫司令部外,相应函达贵司令部,即希查照办理。查照,务希将查点清宫物件事宜从缓办理。此致京畿警卫总司令部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王次长画了诺,交下去缮发。分头各自回去。我回得家来,知道易培基已经来过,我的留字也拿去了,留下一个聘书,并且留信要我午后2时到神武门参与清宫点查预备会议,就是要查止的那个会议。我要变为两头人了,去不去呢?这个问题在我心上一闪,立刻决定了去。下午2时,我去了!十四、调停双方执行点查(1)神武门里乱嘈嘈的,只见警察同兵士往来穿梭,向左手不多路,有一带不高的群房,人声更哄哄的,那就是开会的所在了。看见了委员长李石曾、易培基、吴稚晖、鹿总司令以及许多善后委员会的委员、监察员、顾问、各部会的助理员等等许多许多的人,约莫有七八十,还有警察、卫兵,黑压压的一屋子。我的舅父庄思缄(蕴宽),他是当时的审计院长,虽年事已高,因被推为委员会监察员之一,也来了。彼此招呼落座。李石曾、易培基当然已经知道了这事,一般人都发着各种不同的议论在互相谈话,内务部的公函已到,于是乎开会了。许多人围坐了一张会议桌,也有散坐在后面同两旁的。李先生第一个起立致词,他是主席。他说:(上略)民国优待清室条件,本已载明溥仪暂居宫中。不料我国人民素性宽大,竟任其延长至13年之久。此次国民军回京,摄政政府代表大多数国民意见修改优待条件,并令溥仪迁出宫禁,本属极正当,极自然之事。况民国六年张勋复辟,清室显已违反优待条件,决非张勋一人之罪。有张勋死后,清室赐谥忠武之事,可以为证。且在民国统治之下,京中满街翎顶补服,宫中并有宣统十几年上谕,非清室违反优待条件之证明而何?是此次摄政政府举动,虽仍觉过于和缓,然吾人对此种办法,亦可认为比较的满意。今查封手续既告完竣,开始点查,即自明日起开始办事。惟有一言为到会诸君告者:今日忽接内务部转来执政府公函,大意对于清室善后问题,正在考虑,应从长讨论,所有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物件等事,暂缓进行等语。查本会系由委员会委员、监察员、各部所派助理员及本会所聘学术专门家组织而成,非如其他行政机关可以随时听候政府命令者可比。且点查系本会内部手续,本会既已承受保管,决不能不知其中究有何物?共有若干?正如受人委托保管一包银钱,决不能不知包中所有银钱数目而贸然负此责任也。故个人对于原则上主张反抗政府此种违反民意、不合手续之命令,至于事实方面若何办理?则请到会诸公详细讨论。(下略)跟着说话者纷纷,吴稚晖说话最多,时刻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易培基说的更为激昂,舅父庄思老年纪最长,时任国家审计院长并曾兼任平政院长,素来望众于士林,此刻也侃侃而谈,大都是同李石曾一致的,大家你言我语情绪激昂,会场愈显异常亢奋,所有的观点也都十分的统一。庄思老最后以长者的身份说:“今天是看鹿总司令的态度了。”“我们军人,固然以服从为天职!”鹿司令表态了,“但是要迫我向后转,那也就有所不顾了!我要到执政府先同武官长卫兴武商量一下。”于是在场意见,几乎全体一致,决议:照旧点查,并推吴稚晖同国务院所派的助理员杨千里一同起草,答复内务部。原文是:敬复者:准贵部函开:(同前函文略)从缓办理。等因;查本会于本月二十日议决于二十三日点查清宫物件,系会内应有手续。又本会点查规则,系会同军警各机关及各项专门学术人员分组办理,亦系由本会合议决定,似非单纯行政机关可比,万难中止。除由京畿警卫总司令部另行函复外,相应函复,希即查照为荷。此致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十四、调停双方执行点查(2)内务部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会散,有当地警察照例应该列席驻听的,报告当时的情形到了内务部,王次长吃了一惊,他平常对我说他个人最崇敬的人是庄蕴宽同汪伯唐(大燮,当时的平政院院长),不管他这话是真是假,可以知道舅氏庄蕴宽先生在他心里上有相当的重量。庄蕴宽,字思缄,又称缄三先生,生于1866年卒于1932年,是家母庄还女史三弟,我的嫡亲娘舅,清末名臣,嫉恶如仇,耿直敢言,并以诗文书法享誉当时。曾任广州常备军统领,梧州知府,又任广西边防督办,广西陆军学堂总办。与先父吴殿英先生一起,最早支持革命党。在清朝通缉捉拿孙中山与黄兴之时,非但不下杀手,反而助其逃走,对孙、黄有救命之恩。因此,孙中山在南京就任大总统时,请庄蕴宽同列火车赴南京。江苏作为巩固政权的重地,当时大人物赵凤昌、张謇、汤寿潜等认为程德全已不再适合延任江苏都督,一致公举其出任,孙、黄二人颇为赞成。即刻委任庄蕴宽为江苏都督佐理军政。舅氏庄蕴宽先生当年以文治武功肇建广西,兴办新学。后来国民党中的广西派如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都是他亲招的学生,他在广西离任时由他从日本请回在陆军学堂担任过教员的蔡锷接任他的职务。南北议和,袁世凯任总统,庄蕴宽代表南政府就任民国都肃政使。1915年恢复帝制,袁世凯称帝。当时全国60位约###议员59位表态支持。惟舅氏庄蕴宽一人冒死反对,并让徐世昌代递公开信,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拂,公然提出:一、取消洪宪年号,二、撤销大典筹备处,三、参政院立即闭会。引起袁世凯勃然震怒,从而舅氏庄蕴宽先生以犯颜直谏,名动天下,享誉士林。不久袁世凯暴死,帝制再次宣告崩溃,舅氏庄蕴宽被委任为民国审计院长,并一度代理平政院长,乃当时京城和全国广受世人敬仰的大人物。连段祺瑞等对他也是颇为敬重。事实上我也清楚,易培基请我参与故宫工作,也因为我身后有舅氏这层关系,在官场中办事能够更加便利一些。由于这位老先生参加了委员会,并且发言相当严重,王次长揣量了这种情况,知道不是用执政府名义这一道符可以退得了的。那时内务总长龚仙洲(心湛)正病在医院,他自然流水地赶到医院去商量。恰好龚仙洲同舅氏庄蕴宽是多年的同官朋友,龚是纯粹的旧官僚,又是安福系,思想虽然不同,可是他也知道此事不比寻常,于是吩咐王次长去问一问庄,或可以知道一些应付的法门。于是王次长深夜到了大院胡同庄公馆访问舅氏庄蕴宽,一直谈到1点钟才走。他得到一个妥协的原则,庄又给他带了一封非常重要的信给龚,那信上写着:仙翁先生总长大鉴:闻公偶抱采薪,昨经电询,夜间复与王次长晤谈,敬悉政躬即占勿药,略以为慰。清室善后委员一事,弟本不与闻,乃因公推为监察员用函聘请,询其何故,谓弟夙有公正虚誉,一再相邀,故勉从其约。及到会后,知诸公皆清白乃心,刻苦从事,乃大异于所闻。昨忽见贵部传谕之函,窃疑当局有所误听而发。点查之举,乃会中因鹿总司令负责过重(亦鹿司令所自请)亟行此,期昭信于国人,且各部院均派助理员,事属公开,绝不违法。尽可由政府派员查察,何止之有?会中如李、易、吴诸君,皆民党清白之人(稚晖亦阁下素识,不待弟言),其发言或有激昂,但理则甚当。弟之所说,较近官僚,意在融和,不生窒碍。闻警察中有人报告执事,目弟发言激烈之至,此等名字,弟所肯承。惟办事必须辨明正当与否,且亦必有各种手续,不可不于各方面着想。段公性质,弟所略知,左右宜匡救而弥缝之,若以回护而生枝节,影响所关匪细。(满人之胡涂,皆一偏之见耳,其言可听耶?)高明以为然乎?专上,敬颂愈安。诸维详察。次长同此。弟宽顿首。[()内字原文皆旁注]十四、调停双方执行点查(3)到了第二天清早,因为昨日会议决定要开始点查,我预备到神武门去,却接到舅氏庄思老的电话要我先去一谈,我只得先到大院胡同,思老就将昨晚同王次长的一番谈话对我说了。并且告诉我说:“我向王耕木提过,有什么要向清室善后委员会斡旋的事,同你商量好了,你同他们有相当的交谊,可以有办法的。”舅氏的话我记下了,看见时候已到,赶急地到了神武门。进门先到昨天会议的地方,集合了陆续到来的人士,大家兴高采烈地组织第一次出组,预备点查。此时正是三九天气,寒风凛冽,神武门内墙高风峻,刺骨如利刃,大家似乎都不觉得,自然是种种的鼓励激刺出来的。这第一次的组单上,有我同易培基,还有一位北大教授化学家俞同奎,他也是委员会的委员,德清俞曲园的孙辈,此外,大都是北大方面的朋友,我都记不清了。但是,军警都没有到,我们也就为章程所限,这组出不成了,纷纷地散了回家。下午,我照例两点钟到部。王次长找我去,他见了我打躬作揖,非常客气。他说:“我昨晚上见到庄思老,方才明白这中间的委曲。昨天的事,幸而你的办法很好,这样才不致弄僵。思老当时写了一封信给龚总长,总长阅后是叫我们全权和平处理。本部可以处在协调人地位,现在就要去对段祺瑞执政陈说一切。结果如何,再同您接洽,并且请先向易先生致候。”我答应了:“是。”他就将庄思老的原信交给了我。到第二天一早,我再到神武门。大家都来了,庄思老也在,我看见一人面白微须,这须,正所谓“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蓬蓬松松的一些较重的汗毛而已。他是李石曾的侄儿,后来做了易培基的女婿,这时尚未结婚,其实也已经将近30岁了,因为他跳得厉害,特别兴奋,又看来非常少貌,所以我只当他是一个学生,望着他非常有趣。他名宗侗,号玄伯。我们今天一定要出组了,警察仍旧未到,但是鹿部的军队驻在宫内的却派了人来,所谓规则内所称军警,即以军来代表了。出组的地点是乾清宫,组长是陈去病先生(号佩忍),他是一个积学之士,是南菁书院与庄思老的同学,南社有名的诗人,矮矮的个子,衣履非常朴素、尚雅有风趣的人物。我同庄思老、吴稚老、李玄伯、蒋梦麟、徐旭生、高曙青(名朔,是个天文学者)等都是监视,还有执行人员,有查报品名的、记录的、写票的、贴票的、事务记载的等等一行人数不少,军警在外,一齐到了乾清宫,大家觉得这样的任务非常新鲜。乾清宫是内廷的一个大殿,在皇帝时代,此地经常是皇帝高坐着受朝观的地点,规模相当宏大,与外面的保和殿相连,所以在内廷要算第一宫,廷下照例排列着什么铜水缸、铜鹤、铜鹿、铜马、铜龟、铜炉、鼎彝之类,地面都是大青石砌成,中间大道的青石是直排着,两旁都是横排,直到要上台阶的地方正中,铺着斜上的一块青石,上面雕凿着龙文或日月文章之类,这就是叫做陛。两旁是石阶,石阶上去,就是正殿的檐下了,那一条条的阶石,都是二三尺宽、丈余长,非常整齐光滑。陛的尽头就是阶上,也就是陛上,下面是陛下。大朝仪时,一班臣下都是在陛下直排出去,所以称皇上为陛下,就是由此而来。这陛上的阶石宽度终了之地,就到了殿门门槛,门槛都有尺许来高,不同平常的门槛那样容易跨。那门也是相当宽大,大约是十二扇吧?窗棂都是胡椒眼孔,两旁还有窗格,下面是砌着墙牖的。殿的宽大,可想而知。到了里面,有非常粗大的庭柱,柱上都盘着金龙,大约每一部落若干柱,若干柱谓之一楹。每殿总有若干楹。乾清宫为九楹,最后的中心有一个高台,台的后面,有一座雕刻非常壮丽的屏风,中间摆了一座相称的宝座,就是御座了。两旁又是一套钢制的龙柱香亭、猊炉、宝鼎之类。每楹的柱子上,大都有金漆雕龙的楹联,乾隆御书为多。我们预备了许多一色的箱箧,有的放着应用的物品,纸张、笔墨、糨糊、封条、锁钥之类,或者也有预备装置物品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到了门口,规定的手续,同人先要照一个相(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废止了,大约是因为太不经济),然后验过上次的封条,封条上面的签证,无误,方才能拆封开锁。这封条是第一次查封的时候,应该是四个机关:一、国务院;二、警卫司令部;三、清室内务府;四、善后委员会,会同封锁。但是最后一个机关还没有印信,所以只有前三者,而最后一个,可能是在封锁的小纸上签字。照例封条与锁,也须每一次都照相,但是后来也废了。十五、段祺瑞批准了我拟的手折报告我们开始点查了一上午,政府并没有积极干预,居然风平浪静,就是清室的委员没有来,认为自己放弃,不去理他。我有事先走了,下午到部,又见王次长。他对我说:“已经见过段祺瑞执政,说了很多的话,就是秘书长梁鸿志,因是溥仪老师陈宝琛的学生和同乡,坚持原议,同他抬了好久的杠,幸而我们理由正,终究打消了他的主张,准由部再行酌定办法请示,并在国务会议决定大致办法五条。请你根据此五条以龚总长名义拟一个手折请示好了。”我当时就执笔拟稿,现在连同国务会议议决办法录在下面:敬呈者:窃查奉谕查止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件一案,当经本部分别转行警卫司令暨该委员会查照。惟本部详查该委员会所订点查规则,如第一条,点查人员之组织,定有监察员及军警机关人员参列其内;第七条,登录办法以严密方法预防抵换;第八条,物品原设地位不得挪移;第九至第十三条,限制查点人员进退、往来、监视各项办法;第十六条,封锁房屋会同军警签字;第十七条,公布点查情形等各节;以及其他各条规定,均尚慎密周妥。并经该委员会函约心湛等随时莅场察视。据此,似不妨仍照该会原议办理。如蒙钧允,拟即由部转行知照。是否有当?伏乞签核批示只遵。心湛谨呈执政。附呈点查规则一份。(规则见前)国务会议议决办法五条:一、原有之委员仍旧。二、各部长官每日须有一二人前往察看。三、各部遴派重要员司四人会同点查;但每日非有二人到会不可。四、清查应需之经费由财政部指拨。五、清查章程有应酌改者,会商委员会酌改。我同王次长商定了这一手折的稿子,由他签署了,立刻交去“清缮”,然后仍旧由他亲自带到执政府当面呈与段执政。段祺瑞亲笔批了“可,如拟办”四字,他拿回来再交给我。我看了那个用草书写的“擬”字,却将那左边的“扌”写掉了,像个“疑”字。令我想到山东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手批命令“派在司法处”将“派”字写成“抓”字,将谋差使的人变成吃官司的故事。这都是武人执政的怪喜剧。然而,这个由我拟的手折,毕竟是“故宫”日后能够名正言顺在历史上存在的,最关键的一个文件,也注定了我与故宫这一生的恩怨和不解之缘。于是,我们就将这一个批回的手折,由部里分行知照。这件文由我办发,文如下:敬启者:点查清宫物件一案,前准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函知到部,当经转行贵司令会部查照在案。兹经本部折呈请仍照委员会贵会原议办理。奉执政批“可,如拟办”等因,相应函达查照。此致京畿警卫司令部、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一面由部依照决议办法第二项,制一各部院长官轮流察看表,通行各机关。并且商得委员会同意,也是我向李、易两位说明,他们自然知道这都是朝四暮三的道理。第三项各部加派重要员司,又由部转达委员会发给徽章。第一次点查费并由王次长亲自向财政部交涉要到2000元。这都是不打不成相识,政府是前倨而后恭了。只亏了清室的遗老、太监、旗下的“公子哥儿”、“高跟”、“两把头”○注们,还有准遗少的民国执政府秘书长们,却暗暗只叫得苦。○注:高跟、两把头,旗下妇女装束,指宫妃们。准遗少,忠于满清而不够遗老的资格者。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十六、文书往还(1)29日下午,内务部为此事而召###议了。王次长主席,召集的是各部所派定的员司们。忽然,有人提议说:“助理员的名义不好听。”有些人觉得这是官名不大,丧失了他们的尊严,哄哄地附和的不少。王次长无言以答了。我说:“这恐怕不是我们这个会议所能讨论的。”于是王次长说明了我们这几天的经过,也就一轰而散。我再到故宫,将这些情形,告诉了李、易两位,他们对王次长的努力,非常满意,也送了一个顾问的聘书,托我转致拳拳,请他随时赞助。我们又订了一个《各部院长官轮流察看查点清宫物件日期表》如下:日期上午下午附记星期一外交总长内务总长星期二财政部长陆军总长星期三海军总长司法总长星期四教育总长农商总长星期五交通总长平政审计院长星期六大理院长临时法制院长查委员会点查时间,上午系在九时,下午系在一时。每届点查,照章系由全组人员同时在神武门内隆宗门办公处集合入场;迟到者只能至办公处。并希注意!我们内务部既然处在调解人的地位,委员会就将延聘清室所谓五大臣做委员的公函五封,请部里代转,执政府也去催促他们到会,部中就用龚总长的名义去了一封信劝驾。五大臣却不来了,书面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次,始终在一面向政府撒娇,一面怕妥协了以后更没有机会反击。自1月到4月往返不断,这个皮条始终拉不成,却忙杀了红娘内务部。尤其中间中山先生在本年除夕到京,卧病在北京饭店,他们也发了一封书去请求与诘难。我将这些信依次记在下面:清室内务府致内务部函(其一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敬启者:昨接清室善后委员会函称:本日上午九时开会讨论一切,自执政府成立后,主持公道,群疑顿释,赴想有归,曾经敝处函述情由,并声明修改条件,不能认为有效,则此项委员会碍难承认。以后委员会,如有议决事件,亦不能认为有效。理合声明,倘执政府另筹办法或改组委员会,公平决定,敝处自无不从命。并祈查照转致,至纫公谊。即颂台绥。清室内务府启。又其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敬启者:本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接准清室善后委员会函开:决定于明日起实行点查清宫物件,等因;前来,查此事业于本月二十一日经执政谕交贵部暨警卫司令查止在案,执政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共经国际承认,一切法令当然有效,敝处自应遵守,未便派员到会,致涉两歧。又据报称:二十四日上午,该会业经入宫点查乾清宫、坤宁宫二处物件,是日敝处人员,未经与会,贵部暨军警亦未到场,纯属片面行为。以后宫中物品,有无损失,敝处不能负责。相应专函声明,请烦贵部查照存案。实纫公谊。此致内务部清室内务府谨启内务部龚总长致宝熙等函(十四年一月六日)瑞臣、越千、德轩、寿氏、叔韫先生大鉴:昨准清室善后委员会送来聘书五件,属转致台端,并婉达诚意。兹将聘书奉上,即请查收。政府对于兹事,极为郑重。执政并盼诸公随时莅会共同查点,以昭慎密。谨以附闻。肃颂台安!龚心湛启一月六日载润等复内务部函(十四年月日失记)仙洲先生大鉴:昨奉来函,备患一是。同人详加讨论,现以清室全体意见,所有委员会一事,仍候执政筹有办法,再行遵办,此时未便莅会。聘书五件附上,即请代谢,无任感荷。敬颂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十六、文书往还(2)钧绥!载润、绍英、宝熙、耆龄、罗振玉拜启内务部龚总长再致载润等函(十四年月日失记)瑞臣、越千、德轩、寿氏、叔蕴先生大鉴:顷奉惠口,并嘱缴聘书五件,细绎来函词意,须俟委员会一事执政筹有办法方能莅会。查此事业经国务会议议决办法五条,呈奉执政阅定,由部通行各部院遵照办理各在案。并将办法抄送台阅,仍附上聘书五件,希即查收到会。诸公洞达事理,谅不至缪执成见,致负执政维护盛心也。专肃,只颂公绥!龚心湛拜启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函内务部催绍英等赴会函(十四年四月七日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公函第七百零六号)敬启者:奉执政谕,现在清宫点查物品,应催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等五员赴会,等因,函请查照转知,等因;相应函达贵部查照转知可也。此致内务部内务部催绍英等赴会函(十四年四月九日)敬启者:准临时执政府秘书厅函开:(同前函,略)转知,等因,相应函达查照。此致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先生清室办事处复内务部不能赴会情形函(十四年四月十一日)敬复者:本月九日接到函开:奉执政谕:现在清室点查物品应催绍英等五员赴会,等因;自应只遵。但查上年十一月五日内务府函致前国务院声明清室善后办法,应俟双方商妥等语。兹于本月七日接阅善后委员会来函,据称:因屡次商请出席,未承允诺,现不获已,惟有另聘他人接充委员,借重会务。等语;该会不俟双方商允,辄由片面之意,另聘他人接充委员,绍英等自难赴会。兹准前因,理合据实陈明,究应如何办理之处?伏希贵部酌夺示遵。除呈明执政外,特此奉复。敬颂公绥!清室办事处启内务部复绍英等函(十四年四月十四日)敬复者:接准大函,具悉一是。昨准李委员长煜瀛面谈,诸公既不原充任委员,自未便重拂尊意。但以清室关系,仍不妨随时到会。等语;准函前因,希仍遵谕赴会。除函达执政府秘书厅查照转陈外,相应函复查照。此致绍英、载润、耆龄、宝熙、罗振玉先生又,函清室善后委员会函(同日)敬启者:顷接清室绍英等一函,当经本部函复;相应抄录往来函稿,函达查照。此致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又,复执政府秘书厅函(同日)敬启者:前准函开,奉执政谕,现在清宫点查物品应催绍英等五员赴会。等因;函请查照转知。等因;到部,当经转知去后,兹据复称,以接阅善后委员会来函:(内容见前,略)自难赴会。等语,复经本部函复;仍请遵谕赴会。相应抄录往来函稿,函达查照转呈为荷!此致临时执政府秘书厅以上是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清室内务府、内务部,以及执政府为了点查一事,四方面往返错综的一些函件,读者可以对照一下,就见得出四方面错综的情形,是非常好看的。我本人也由一个意在专事绘画,不想混迹官场的人,在不期然间,偶尔又偶尔地成为了“故宫”开创时期的一个相当吃重的枢纽,因为内务部的动作,可以说大都操在我的手内,我撑住了政府方面的立场,要他们不出岔道,不因当时的政治乱局而错走方向,导致“故宫”创建的失败。创建“故宫”这件事,乃是中华大文化的重要事件,非一般官场恶行俗务,我有幸参与其中,也就心安理得,这个任务是完成了。十六、文书往还(3)国民党孙总理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年底,因为谋与北洋系合作北上来京,卧病在北京饭店。这位中山先生在清末革命时代,是被清室在他的大名孙文“文”字之上加上了三点,作为“孙汶”(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悬赏缉拿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