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是什么?

【本期内容】·江苏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立项课题·

   江苏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立项课题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构想和谋划、引领和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着正确方向与轨道前进发展,先后于2013年7月在武汉、2016年1月5日在重庆、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2020年11月14日在南京视察、调研,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统领中央部门和相关省市,系统谋划推出了长江经济带具有全局根本长远意义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特别是这次在南京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布局。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国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2019年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46.31%,几近“半壁江山”。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从大趋势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重大,而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就要筹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举互促的发展新格局。依托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新前沿、新高地、新标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持久动能提供强大动力和主体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跨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的“双循环”综合集成新战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战略,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发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深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所有这些,对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主力担纲的重大现实意义,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矢志竟成的重要使命意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共襄梦圆的深远历史意义。
 长江是江苏历史现代文明的渊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沿江地区是全省发展的黄金地带和核心区域。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江苏实施了沿江开放发展战略,在全省特别是沿江8市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了江苏沿江经济带的崛起。“八百里扬子江起宏图”,沿江交通、产业、城镇、生态等各方面都得到巨大发展,沿江地区跨江联动、南北融合,成为承接上海、辐射苏北、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与动脉。这为江苏投入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巨大的势能。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率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是贯彻落实全国一盘棋新布局的全局行动,也是推进江苏落子先行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举省行动。
 在长江经济带坐标系中,江苏地处长江下游,紧靠“龙头”上海,处于“龙颈”位置,独得江海交汇、通江达海之天赐。地处沿海与沿江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结合部的江苏,东接上海,西连长江中上游各省市,既有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又有苏北及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为腹地,区位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集散能力超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优势充足,与相关地区合作前景广阔。在当前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叠加的新形势下,加强对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及优势研究,彰显江苏在新时代全国大布局中的区位与功能优势,更好发挥江苏改革开放先行地、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典范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导区等作用,可为形成长江全流域优势互补、互促并进的新格局,整体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做出江苏作为与贡献。
江苏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实力雄厚,堪当主力。从地区生产总值(GDP)来看,江苏近年来一直居于第一位。2010—2019年,在11省市中,江苏人均GDP仅次于上海,高于其他省市,在全国所有省区中也居于首位。透过GDP详看所有产业支柱和经济主体,江苏产业门类齐全、支柱强大、实力雄厚,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分别达32.8%和44.4%。江苏也是“三农”大省,还是以服务业扛鼎的三产大省,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很快,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8%、23.4%。江苏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名列前茅。江苏建立健全了空、铁、公、水齐全配套、先进发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等方面有着成龙配套的建设,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开放发展具有重要的溢出和带动作用。城市化在江苏发展中举足轻重,2019年末城镇化率已达70.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尤其是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了大头,仅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高达78.4%,这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都很突出。江苏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2019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802.36亿元,居11省市第一位,约占该区域总量的19.51%。总体来看,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江苏在区位和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企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有实力、有能力为长江经济带发挥重要支柱和重大推动作用。
      江苏历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雷厉风行、扎实高效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与决策部署,已经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和今后,全省上下还应持续加大力度,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新部署中不断做出江苏的新作为和新贡献。我们结合相关课题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彻悟力行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在响应执行全局安排中创造性地做好江苏工作
 江苏历来讲政治、顾大局,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今后应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确立的指导思想、整体布局和统一部署,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全国主要发展极和世界著名黄金水道做出重大贡献。要在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的过程中,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调发展“五个关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局中,按照国家规划,着力提高通道支撑能力,建设现代产业高地,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区域合作。在与长江经济带密切相关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促进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互动互促作用,坚持以上海为龙头,和浙江一道形成两翼互动,同时深化与安徽的经济协作,共同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在江苏区域发展布局中,促进全省各地特别是沿江地区,在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形成从南向北、南北呼应的纵深带动和互动效应,从而以更大合力和举省之力投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江苏因历史上一度搞长江开发致使长江生态环境透支较多,亟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雷厉风行、只争朝夕地抓紧做好。要全面落实责任,首先是各级党和政府领导要负起领导、决策、部署、抓落实的责任,同时落实党政部门贯彻督办责任、主管部门管理责任、相关企业直接责任、环保监督责任、司法制裁等各方面责任,对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特别是明目张胆继续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者严肃问责查处。坚持绿色生态空间只增不减,从源头掌控开始,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严禁满负荷甚至寅吃卯粮、超限透支使用生态资源,务须预留生态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天地。要以控霾、治水、净土、增绿为重点,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和城乡生活各个领域的综合治理,加快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坚持源头治理、全民共治,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推进太湖等全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好转。要坚持生态空间管控从严、环境准入从严、监管标准从严,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改善江苏生态环境。在全省范围内,打通地域与地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共同治理的通道,真正实现联防联控、无缝对接,形成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放眼整个长江经济带,与整个沿江全线各省市跨区域携手推进污染联防共治,联合共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形成强大合力,把长江沿线建成绿色生态廊道。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创新提升,构建自主可控、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破”,就是要破无效供给、破低端产能。长江沿岸长期积累的传统产能体量较大、动能疲软,严重挤占高质量发展空间。要着眼形成新布局,积极稳妥更新取代旧动能,并与增强苏北及沿海产业支撑结合起来,推动沿江石化、钢铁等产业革新技术、解决污染,在此前提下,优先向苏北和沿海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为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腾出空间。要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对产业转移不搞简单的企业及其产能搬家而使污染转到目的地,务必以绿色化、循环化理念进行改造,以一体化、集约化理念进行建设,推动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还要着力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建立与城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带,提升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水平。注重运用新技术,所有项目都要努力采用当前能够获得的最先进技术及其设施,以新的环保技术、装备、工艺促进少排放、零排放。“立”,就是要立高端环节、立高端产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产业、新动能是沿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主撑。要抓住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由先导性技术变为普适性技术的契机,以信息化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艺、产品技术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要紧盯科技前沿、国际一流,加快培育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再生、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依托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强化创新驱动,把创新引领摆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尽快更新一批“卡脖子”的技术和装备。同时要面向长江流域,在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积极加强长江区域内的产业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向长江全流域扩展延伸,广辟集散腹地,洞开合作空间。
 打造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保持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地位及优势的基础。要立足江苏、紧系全域、统筹兼顾,全面加强以长江全流域为轴线的规划布局,系统化、高质量推进高铁、航空、港口、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连接国家骨干交通网,注重通达性,编织起立体互通、水陆并进、南北交融的运输网,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要抓住一体化这个要点和难点,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齐抓并用,促使港口提高整合效率,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打造错位协同、优势互补、集约利用的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抓住枢纽经济这个新增长点,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整合沿江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功能,建设好“水水中转”枢纽港,打造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同时加快建设过江通道、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推动沿海、沿江、跨江高速铁路建设,加快重要枢纽集疏运高速公路建设,拓展黄金水道辐射范围。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运用物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加快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口岸建设,完善智能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港口贸易、口岸、航运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高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将“最后1公里”问题解决到位。
 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体,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也应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从江苏来看,要以长江为主轴,全力发展建设好扬子江城市群。一是加快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乡村的辐射带动力,形成以南京和苏州为双核的江苏沿江椭圆形都市圈和城市带。在江苏沿江西端,以南京为核心,发挥南京特大城市、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高标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大力提升区域性经济文化、科技创新、金融商务中心地位,放大资源要素集聚效应,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南京与镇江、扬州以及挂钩结对的淮安的交流与合作,及至与邻近省紧靠市县的经济往来与合作,用实际行动和具体项目工程的实施,大幅提升南京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同时,在江苏沿江东端,以苏州为核心,充分发挥苏州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人才吸引力强的人才高地优势、经济科技实力强的竞争发展优势、外向型经济门路广体量大占比高的对外开放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名列前茅的地方实力优势,推动苏州与无锡、常州的紧密互动,与南通、泰州、扬州的紧密联动,进行更多、更实、更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发挥苏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着力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把城市、集镇和乡村作为平等的发展主体,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广开城市通往“三农”的流通交换市场,城乡携手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联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共同开辟“三农”在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促进支援作用的新路子,形成长江经济带繁华都市和田园乡村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福地。三是从城市化和城市群的角度融入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沿江8市未来将整合成沿江城市带、跨江城市群联动发展,拓展由南向北、南北呼应的纵深带动与互动效应,全面转型提升为绿色发展、高质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城市群”。与此同时,主动联系促进兄弟省市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帮互助、携手并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经济技术、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人文、金融资本、信息网络等多方面多项式联络对接、交流合作,靠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使长江经济带大中城市朝着“世界级城市群”大目标前进,使长江流域城市群进入到一个共生共荣、相辅相成、比学赶帮超、共同大提高的新时期。
 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开放也理所当然地由面向世界而拓展为对外对内开放并举。对外开放的朝向和重点,要适应国际斗争、竞争与合作的变化,适时适度改变,机动灵活调整。这为全国、也为长江经济带包括江苏的开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路径、新时空。所以,我们不是要缩小开放、放缓发展,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重点放在调整开放方向和重点,优化开放部署和布局,提高开放水平和质量。一要进一步审视调整、优化完善全省开放发展的布局和定位。对全省各大板块开放与发展的格局和定位重新审定。沿江地区要成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参与高端竞争的开放发展先行区,沿海地区要成为“一带一路”东端的战略要冲地、江海联动发展的主战场,徐州要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点、淮海经济区的枢纽点,江淮生态经济区则要利用生态优势,打造苏北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全省及各市县区要加强战略联动,统筹几大板块的开放与发展,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共同进入全国的“双开放”“双循环”。二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调整完善开放发展的部署和举措。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加快实施一批产能合作、中外合作园区等示范项目和标杆工程,推进一批交通、信息、物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细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放大“不见面审批”改革效应,深化长江大通关体制改革,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三要进一步优选整合、优化提升开放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更大力度的整合优化、功能提升和制度创新,使之在投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对自贸区这一最高开放平台,要促进制度创新、集成超越,把重点放在围绕产业优化开放发展环境上,倾力支持三个片区开展创新探索,促进自贸区与其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将其努力打造成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更好更快建设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全国形成新时代更强大发展极的全局需要和要求,是长江流域各省市发展振兴的共同需要和责任。江苏必将一如既往地与沿江各省市通力合作、克尽己任、担当共襄,为合力推进长江经济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做出更多更大的作为与贡献。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龙头”与“龙颈”结合部,在国家这一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有优势,应当更好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地、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典范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导区等作用,为党和国家擘画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做出江苏作为与贡献。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国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46.31%,几近“半壁江山”。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
 依托长江形成的长江经济带,其显著的发展优势与重要的战略地位,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业界以及政府部门都纷纷加强了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中国发展进入应对全球化挑战新时期,全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构想和谋划、引领和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着正确方向与轨道前进发展,统领中央部门和相关省市,系统谋划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根本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由此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为长江经济带确定了前进方向,绘制了发展蓝图。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五个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4年来,沿江11省市携手共进,共同致力于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优势更集聚、合力更强大的黄金经济带,共同奏响“长江之歌”的新乐章。在新时期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新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必须合力攻坚、持续作战。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谋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运筹设计中国经济新格局,所做出的既管当前又谋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大趋势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重大,而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同样在经受全球疫情流行、世界经济衰退、中美战略博弈等诸多变化和挑战,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就要筹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举互促的发展新格局。依托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新前沿、新高地、新标识,成为领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重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蓄势新兴产业和新动能的孵化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带,推进东中西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持久动能提供强大动力和主体支撑。
 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跨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的“双循环”综合集成新战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战略,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发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深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所有这些,对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主力担纲的重大现实意义,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矢志竟成的重要使命意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共襄梦圆的深远历史意义。
 长江是江苏历史现代文明的渊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沿江地区是全省发展的黄金地带和核心区域。从历史现今纵向看,江苏发展优势的形成,与依托长江这一自然禀赋、对长江赋能科学利用是分不开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实施了沿江开放发展战略,在全省特别是沿江8市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了江苏沿江经济带的崛起。“八百里扬子江起宏图”,沿江交通、产业、城镇、生态等各方面都得到巨大发展,沿江地区跨江联动、南北融合,成为承接上海、辐射苏北、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与动脉。这为江苏投入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巨大的势能。与此同时,也面临区域竞争压力大、转型升级任务重、生态环境约束紧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保护长江生态的不二选择,也是国家以长江大保护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凭借长江经济带推动全国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抉择。这对转型发展中的江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率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是贯彻落实全国一盘棋新布局的全局行动,也是推进江苏落子先行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举省行动。
 从区域空间横向看,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江苏发展扩增了新腹地。长江经济带覆盖范围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江苏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占到近四分之一,拥有369公里长江深水航道。积极投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江苏发展进入新阶段、跃上新台阶增添了新的竞合动能和交合空间,使江苏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发展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有了更多的源流与渠道,推进江海联动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了更广阔的集散基地与市场。
当前,江苏正处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处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新起点,处在全面小康实现和基本现代化开启的更新接续期。在国家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中,深入贯彻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江苏发展地位和作用,把国家重大战略转化为江苏发展机遇和优势,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先行先导区,对更好更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和重大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江苏正处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与江苏区域融合发展相结合的历史新起点上。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江苏的自然禀赋和综合实力优势,在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和生产力发展总布局中,为形成全国发展的主基地、主力军、主引擎做出江苏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使江苏得到更好发展与全面提升。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包括江苏在内的长江经济带相关各省市,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高度和视角来看,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地位和优势。
 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及优势非常独特,特别是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当前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叠加的新形势下,加强对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及优势研究,彰显江苏在新时代全国大布局中的区位与功能优势,更好发挥江苏改革开放先行地、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典范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导区等作用,可为形成长江全流域优势互补、互促并进的新格局,整体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做出江苏作为与贡献。
 在长江经济带坐标系中,江苏地处长江下游,紧靠“龙头”上海,处于“龙颈”位置。长江流经江苏425公里,岸线长1175公里,其中主江岸线达861公里,可建深水泊位的一级岸线142公里,过境水量年均9730亿立方米。江苏沿江8市产业、城镇、人口高度密集,面积占全省47.2%,人口占53.3%,经济总量占八成,进出口总额占97%,财政收入占75%,是全省名副其实的开放发展高地和主力军。
       江苏独得江海交汇、通江达海之天赐。2020年7月撤市设区的南通市海门区地名即因“海之门”而起,由于陆地不断生长,后又长出了启东为新的入海口之北侧,江南岸相对应的则是苏州太仓。
地处沿海与沿江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结合部的江苏,东接上海,西连长江中上游各省市,既有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又有苏北及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为腹地,区位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集散能力超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优势充足,与相关地区合作前景广阔。
 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从地区生产总值(GDP)来看,江苏近年来一直居于第一位,2013年、2018年、2019年分别占该区域总量的22.85%、22.03%、21.76%,均超过区域总量的1/5,并分别是第二位浙江的1.58倍、1.61倍、1.60倍。从人均GDP来看,2019年,江苏以人均GDP12.36万元居于第二位,上海15.73万元居于第一位,江苏分别是第三至第五位浙江、湖北、重庆的1.15倍、1.60倍、1.63倍。2010年—2019年,在11省市中,江苏人均GDP仅次于上海,高于其他省市,在全国所有省区中也居于首位。
 国家统计局核定江苏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996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1%。透过GDP详看这些数字的来源和产出者——所有产业支柱和经济主体,使人为之震撼,深感江苏产业确实是门类齐全、支柱强大、实力雄厚!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强省的主要支撑是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现代新型工业,由此而成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2019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442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5.9%,在三大产业增加值中占比为44.43%。其中,先进制造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分别达32.8%和44.4%,二者对全省贡献率达23.8%。同时,江苏也是“三农”大省,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96.28亿元,虽因经济总量较大而致占比仅有4.31%,但包括粮食产量在内的第一产业一直保持在全国和长江经济带“三农”行列的第一方阵。江苏还是以服务业扛鼎的三产大省,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1064.73亿元,增长6.6%,占比51,25%。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很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8%、23.4%。江苏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名列前茅,201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5%,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超6%,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江苏建立健全了空、铁、公、水齐全配套、先进发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等方面有着成龙配套的建设,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开放发展具有重要的溢出和带动作用,在长江江苏段的货运量相当于6条沪宁铁路、4条沪宁高速公路,据专家估计,随着长江深水航道的治理和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长江江苏段的通过能力可达到15亿吨以上,相当于沪宁铁路运量的20倍以上,其创造和衍生的价值、节约的运输资源和能耗、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难以估量。城市化在江苏发展中举足轻重,早在2001年省委省政府就将城市化作为全省发展的大战略确立实施,工作扎实,效果显著,2019年末城镇化率已达70.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尤其是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了大头,仅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高达78.4%,这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都很突出。
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3年以来,江苏省在11省市中始终居于第三位,相对落后于上海市和浙江省。2019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99.71元,分别低于上海市(69441.56亿元)和浙江(49898.84亿元)28041元、8499.13元,分别高于湖北省(28319.46亿元)、重庆市(28920.41亿元)13080.25亿元、12479.3亿元。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则相对较为接近。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企业收入来看,2018年,江苏达到亿元,在11省市高居第一位,分别是第二位浙江(72342.96亿元)、第三位湖北(44636.38亿元)、第九位重庆(20653.77亿元)的1.83倍、2.96倍、6.3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呈现同样态势。2010年至2018年,四省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趋势如图7,江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9年,江苏达到35291.2亿元,占区域总量的20%,并分别是第2位浙江(27176.4亿元)、第3位湖北(20224.2亿元)、第8位重庆(8667.3亿元)的1.3倍、1.74倍、4.07倍;2018年,江苏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是区域总量的21%,第二位浙江则占区域总量的15%。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江苏在区位和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企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江苏是人口大省,用总量与人口较少的地方相比较,没有人均指标所具有的可比性,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江苏虽仍有一定优势,但没有总量那么大的绝对优势,比如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就降至第三位,比上海、浙江有较大差距。同时,从发展趋势来看,江苏在该区域的GDP占比呈减少趋势,主要因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原有基数较低的情况下,速度在加快、体量在扩张、占比在提高。
 多年来,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始终居于全国前列。2017年之前,江苏在中科院大学及有关方面进行的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中连续9年位居第一,2017年在广东上升之后屈居第二,2018年在北京上升后屈居第三。但只是有的指标有小幅差距,整体实力优势还在,经过努力仍然可以赶超居上。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江苏则居于第1位。从表1中2014至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属于第一方阵。上海、浙江、重庆、湖北和安徽也都不弱,均冲进全国前10位。包括江苏,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有6省市进入全国前10位,超过全国的50%,这也说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其中处于长江“龙腰”与“龙尾”的湖北、重庆等地近几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这种群雄逐鹿的集群中、竞合并存的态势下,既为江苏充分发挥既有优势提供了新平台和新空间,又促进江苏奋发努力,在比学赶超中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从科技创新的主要指标来看,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额上,江苏处于最高水平,2018年为2504.43亿元,分别是第二位浙江的1.73倍、第三位上海的1.84倍,约为湖北的3倍、重庆的6倍。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看,江苏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在11省市中仅次于上海。
      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来看,2015年至2018年,江苏均领先于浙江、上海等省市(图11)。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江苏达到6635件,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最高,是上海3200件的2倍。但从全国范围看则是广东最高,达到24725件,占全国总量的43.5%,是江苏3.7倍,北京为7200件,也明显高于江苏。
需要注意的是,在看专利拥有数量、提增速度和规模的同时,还要看专利的质量、转化应用率和市场占有率。江苏在技术市场成交额上,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在长江经济带区域来看,所处位置并不占有突出优势。2018年,江苏技术成交额为991.45亿元,在全国处于第7位,在长江经济带区域,除了次于上海,也落后于湖北、四川等省,这提示江苏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性和市场活跃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江苏的创新能力源自深厚久远的人才、科学、技术、文化、创新环境等各相关方面的基础和源泉。从人才和高校数量来看,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9年公布的院士名单,江苏院士共有10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8人、工程院院士54人。院士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在省区中继续位居第一。江苏高校林立,目前全省大学达到167所,位居全国第一。高校层次高,985院校2所——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仅次于北京、上海、陕西, 211大学11所,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江苏是文化大省,既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又有先进前卫的现代文化。有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新时期的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在全国具有重要位置,中宣部、文化部曾在江苏召开文化建设现场推介会,将张家港市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大力宣传推广。
 从创新在产业、行业、社会等方面的现实转化、具体应用与实现来看,江苏也都走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前列。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创建国家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及在孵企业数均保持全国第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规模达4万亿元,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于2018年初制定实施年智慧江苏建设行动计划,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展现层四个层次,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两个体系,确立了“构建创新发展服务体系、实施大数据应用计划、打造云平台群、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普及智慧民生应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七项主要任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智慧城市治理创新、民生服务便捷普惠、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五大重点工程。整个开局良好、效果显著,2019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增至3.9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至3585.7万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9.4%、18.8%和23.4%。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中国GDP百强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同步推进。2019年,宿迁市的GDP为3099.23亿元,居于江苏13个设区市最后一位,但从长江经济带来看并不算低,在安徽16个设市区中可排到第三位(居合肥、芜湖之后),在湖北17个设区市中可排到第四位。另外,从省会城市首位度来看,南京市2019年GDP约占全省的14%,而合肥市、武汉市的GDP则分别约占该省的26%、35.40%,显示长江中上游省会城市往往是“一花独放、一家独大”,而江苏省则是“群雄逐鹿、百花齐放”,犹如“八仙过海”,个个都能“各显神通”。特别是江苏多年来一直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省全局性大战略贯彻实施,从省委省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九十年代提出“区域共同发展”,到新世纪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实行了省市县上下左右挂钩和结对帮扶的行政措施,同时实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市场经济办法,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各地区互帮互助、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促使苏南发展不断提升,苏北发展不断加快,苏中崛起不断加大。特别是省级层面和各发达市县,对经济欠发达市县贫困地区与人群的帮扶,举措多、力度大,持之以恒、效果显著,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都比较突出。
       再从收入来看。2019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5,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排名第三位,浙江、上海分居第一、第二位。2015年至2019年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的发展趋势,表明江苏城乡发展协调度较高。通过2013年至2018年11省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比较,江苏基本保持在3%的相对较低水平。
      再从产业来看。江苏保持较好的产业结构,2015年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历史性转变。2019年,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4.3∶44.4∶51.3,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从2017年至2019年数据来看,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上海和浙江的水平。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服务业大省,同样也是农业大省、产粮多省,粮食产量保持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江苏粮食总产量为3706.20万吨,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仅次于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安徽(4054万吨),高于历史粮仓四川(3498.5万吨),分别是第四位湖南的1.25倍、第五位湖北的1.36倍。
 2018年,江苏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为16.1:42.8:41.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比为4.4:45.2:50.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3、-0.06、0.23,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数值如表6,从第一、二产业看,江苏的绝对数值较低,均居于第四位,表明江苏第一、二产业与就业人口匹配度较高,第三产业偏离度与其他省市较为接近,且数值较低,显示江苏整体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对均衡。
 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绝对数或与财政总支出占比来看。江苏历年都保持较高水平(参图15、表7)。2018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124.06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657.35亿元)比为9.64%,分别是上海(367.16亿元)、湖北(739.21亿元)、重庆(322.02亿元)的3倍、1.5倍、3.5倍。
 近几年来,江苏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不仅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沿江地区的发展要求,也作为省域全境的鲜明导向,坚持系统化思维,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轴,全面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实现优势彰显、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7月,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决定,要深化“强富美高”创新实践,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
 从举措上,江苏大力推进长达400多公里的长江江苏段岸线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以“特色示范段”推进和引领全流域黄金水道建设。截至2019年10月,沿江8市已建成9个沿江特色示范段,另有38个岸线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正在推进中。强化长江生物资源监测救护,压减捕捞强度,建立了包括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7处水生物保护区,形成了长江江苏段水生态保护廊道与网络。沿江8市在项目招引、产业导向上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和产出效益,不断提升沿江产业的“含绿量”,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
 当前,江苏环境持续向好转变,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由2015年的48.2%增长至2019年的77.9%。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1.4%,较2018年增加5%,PM10、PM2.5平均浓度持续明显下降,分别较2015年减少27.09%、25.86%。酸雨频率则由2015年的28.3%减少到2019年的15.7%。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到5年来最好水平,改善幅度在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排名第一。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江苏环境总体状况虽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由于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与兄弟省市横向比较,在部分环境指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参表9)。这就需要江苏清醒认识大局和差距,高度重视、积极担负起长江经济带和美丽江苏建设的新使命,既在战略上坚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又在行动上“雷厉风行、只争朝夕”,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要求和目标。
       江苏是全国名列前茅、更是长江经济带首屈一指的开放大省强省。江苏最早在1994年12月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就提出和确立了“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三大战略,将对外开放提到了头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全国与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对外开放并驾齐驱。
6295.27亿美元,位列11省市第一位,比上海(第2位,4938.90亿美元)、浙江(第3位,4472.31亿美元)分别高出27.46%、40.76%,是湖北(第8位,571.46亿美元)、重庆(第5位,839.70亿美元)11.06倍、7.50倍。多年来,在长江经济带所有省市中,江苏进出口一直都保持第一位置和较高水平。
       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来比较,江苏、上海、浙江在11省市中于绝对领先地位,2018年,三省市分别占11省市总额的33%、27%、14%,江苏一省超过长江中上游8省市之总和。
尽管受疫情影响,江苏2020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66.7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9.3%,是2019年的65.14%,规模居全国第一。
       从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和国际旅游收入看,上海均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长江经济带中其他省市。江苏在接待国际游客数量上与湖北相当,但在国际旅游收入上明显高于湖北。2018年,江苏与湖北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分别为401万人次、405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46.48亿美元、23.80亿美元,江苏约是湖北的1.95倍(参图19、20)。
总体来看,江苏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数量大增、规模大扩,到量质并举、重在提质,到提高水平、精益求精,再到自主创新、高质“双循”的过程,整个开放体量、质量和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新阶段。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江苏作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产业体系完善、产能巨大,内外交流合作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正在和必将继续为我国融入国际循环当好“排头兵”,充分发挥大动脉、大通道作用。
      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11年就开始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不断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工作。作为人口大省,江苏在抗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较快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并取得患者零死亡、医院零感染的优异战绩,这也是江苏共享发展成果在抗疫斗争上的结晶和体现。
      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绝对量上始终保持全国较高水平,总量仅次于广东居于第二位(人均则超广东),在长江经济带居于第一位。2019年,江苏达到8802.36亿元,居11省市第一位,约占该区域总量的19.51%。
 但从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来看,江苏处于较低水平。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占比之比进行计算,2019年,江苏该比值为33.49%,在11省市居于第11位。倒数第二位湖北省比值为36.59%,第一位江西省则达到49.40%,其他各省除重庆市为38.14%外,均超过40%。江苏在这一方面有历史的原因,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江苏对全国财政收入贡献位居全国前列,但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收入则处于全国各省市区后列,对广大劳动者的心理和积极性产生过不利影响。进入新世纪,江苏省委提出了“富民强省”,把“富民”提到了头等重要位置,各地各级党和政府对此也都重视起来,对收入分配结构不断改变优化,使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逐步提高,总体上升不少,使缺口与矛盾得到了一定的弥补与缓解。但仍然未能和江苏GDP及财政税收等贡献份额相对应和匹配,所以仍需在这方面继续努力调升完善。
       从教育总支出来看,2018年,江苏支出额为2055.56亿元,在11省市中最高,是第二位浙江(1572.47亿元)的1.31倍,分别是湖北、重庆的1.93倍、3.02倍。从人均教育支出来看,江苏约为2547元,在11省市中居于第四位,低于上海、浙江、贵州等省市。
在医疗卫生领域,江苏医疗技术总体水平较高,但从人均医疗资源数量来看,包括江苏在内的长三角地区要低于长江中上游地区。2018年,江苏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61.05张,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中数量最多,但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居于第六位。同时由于江苏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一些县市人口较多,加之于有的地方在推行官僚主义个人色彩的所谓“改革”中走了弯路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比如江苏沭阳县2019年常住人口近200万,却没有一家三甲医院,而中西部地区省辖市一般都有2家以上三甲医院,比如2020年江苏对口支援的湖北黄石市人口约270万,拥有黄石中心医院、黄石中医院等三甲医院。
 从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指标来看,江苏推进力度较大,每年安排财政支出数额较大,居于11省市前列。2018年达到1316.55亿元,居于第二位,较第一位四川省少327.62亿元,分别高出湖北省、重庆市144.55亿元、544.42亿元。从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来看,2018年,江苏为11.29%,排在11省市中第八位,第一至第三位分别分为重庆(17%)、四川(16.94%)、湖北(16.15%)。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优势,特别是在区位、经济、创新、开放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需要指出的是,江苏并不是“十全十美”、“全面开花”、“处处率先”,也有一些方面和地区相对不足,比如在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方面有的指标明显落后于长江中上游一些省份,江苏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好“补短板”工作。特别是江苏南北差距较大,即使在发达市县区内部,都不是十个指头一般齐,也都有相对落后困难的地方、单位和人群,需要填平补齐、扶贫济困、隆起洼地、脱贫致富、奋力追赶的工作还不少,全省上下应认真排查,把这些工作扎扎实实地做起来,完完全全地做到位。
       但从总体来看,江苏不仅区位条件独特优越,而且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强大,改革开放领先,高科技研发中心云集,高端产业和园区汇聚。这些硬实力使得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担当主力军、做出大贡献的充足优势。
 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最好最快、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省上下讲大局、讲政治、讲奉献,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工作要求,在全国“一盘棋”中下好江苏“先手棋”,在长江经济带中当好主力和先行,体现了江苏的大省风范和责任担当。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江苏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推进长江大保护,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强力推进长江绿色发展新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确立的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恪尽江苏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多年来,江苏坚持按照统筹规划、合力建设、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做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系统谋划推进长江江苏段建设。2016年10月8日,江苏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遵循,在全国率先制定《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把省域全境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对江苏参与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全省贯彻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11月18日,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按照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和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2018年5月,省委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动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以及20多个专项规划和政策等一系列重要文件。2020年3月,《2020年江苏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正式印发,内容包括6个方面的30项重点任务。2020年7月,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提出,沿江地区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产业带,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江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层设计、支持政策体系已基本完成,为全面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夯实了坚实基础,做足了充分准备。
 (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2019年,国家以警示片的方式披露长江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长江江苏段问题严峻、任务艰巨。江苏全省高度重视,雷厉风行,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行动”和“4+1”工程(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及尾矿库治理),对环境污染问题“下猛药”“出重拳”“零容忍”,采取了一系列“挖根治疮”、“除污务尽”的狠着子、硬举措,紧盯环境突出问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砸”下去,定向、定点、定人、定部门、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地抓下去。江畔治污任务较重的泰州市,2017年以来投入资金近200亿元,做了泰州段长江北岸线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系列配套工程。南京坚持治水与治城相结合,将入江支流由黑臭河变为清水渠,全市22个省控及以上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从2014年的45.5%提高到目前的100%,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纵观长江江苏段,截至2019年底,两次国家警示片涉及江苏的“17+11”项问题整改完成23项,92项省级台账问题整改完成57项,68个拆除项目全部取缔,528个整治提升项目完成485个,117个非法码头全部清理,剩余整治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确保按时按标准完成。综观全省,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三)持续推进产业绿化转型发展。江苏积极破解“重化围江”难题,统筹推进沿江地区重化产业大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2018年11月,宝武钢铁集团与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签约,计划用10年时间,将钢铁冶炼产能逐步由南京迁至盐城。2020年1月,中天钢铁集团与南通海门签署协议,将半钢铁产能由常州转移至通州湾并进行产业绿色升级。近5年来,江苏全省关停退出钢铁产能1931万吨、水泥产能1155万吨,化工园区、化工企业从2017年初的54个、6800多家压减到2020年初的40个、3400家,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减少到255家。同时,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根本性任务,对整个经济体系及相关产业整体改造升级。突出创新引领,推进沿江产业布局调整完善,加快培育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按照百年精品、最美风景的标准,规划建设高铁、航空、港口、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做大做强现代枢纽经济。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跨江融合发展,促使两岸互相取长补短、优势整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打造苏南苏中沿江两岸繁华都市、美丽乡村相媲美的“人间天堂新长廊”。
  (四)积极开展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江苏按照统筹规划、合力建设、联动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倾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流域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推进沿江港口建设。省和沿江各市按照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经济带港口建设规划要求,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的沿江港口体系。二是加强长江集疏运通道建设。按照交通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在港口的高效衔接。2018年,实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南京港成为新“海港”。三是加快物资转运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长江经济带运输体系和功能分工,重点建设南京、苏州、南通、镇江港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等内外贸物资中转联运服务平台。江苏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80%左右由上海港中转,35%货物吞吐量为长江中上游物资中转服务,这些港口不仅为本省发展提供支撑作用,而且起着承东启西、接轨上海、服务长江中上游的作用。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协调合作发展带和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江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雷厉风行、扎实高效地加以贯彻执行,已经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和今后,还应继续做好各项尚需接续进行和巩固完善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探索扩展的大量新工作。
      (一)彻悟力行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在响应执行全局安排中创造性地做好江苏工作
 江苏历来讲政治、顾大局,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今后应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确立的指导思想、整体布局和统一部署,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全国主要发展极和世界著名黄金水道做出重大贡献。要在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的过程中,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调发展“五个关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局中,按照国家规划,着力提高通道支撑能力,建设现代产业高地,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推进区域合作。在与长江经济带密切相关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促进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互动互促作用,坚持以上海为龙头,和浙江一道形成两翼互动,同时深化与安徽的经济协作,共同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在江苏区域发展布局中,促进全省各地特别是沿江地区,在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形成从南向北、南北呼应的纵深带动和互动效应,从而以更大合力和举省之力投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二)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着力打造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江苏因历史上一度搞长江开发致使长江生态环境透支较多,亟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雷厉风行、只争朝夕地抓紧做好。要全面落实责任,首先是各级党和政府领导要负起领导、决策、部署、抓落实的责任,同时落实党政部门贯彻督办责任、主管部门管理责任、相关企业直接责任、环保监督责任、司法制裁等各方面责任,对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特别是明目张胆继续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者严肃问责查处。坚持绿色生态空间只增不减,从源头掌控开始,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严禁满负荷甚至寅吃卯粮、超限透支使用生态资源,务须预留生态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天地。要以控霾、治水、净土、增绿为重点,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和城乡生活各个领域的综合治理,加快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坚持源头治理、全民共治,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推进太湖等全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好转。要坚持生态空间管控从严、环境准入从严、监管标准从严,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改善江苏生态环境。在全省范围内,打通地域与地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共同治理的通道,真正实现联防联控、无缝对接,形成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放眼整个长江经济带,与整个沿江全线各省市跨区域携手推进污染联防共治,联合共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形成强大合力,把长江沿线建成绿色生态廊道。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创新提升,构建自主可控、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破”,就是要破无效供给、破低端产能。长江沿岸长期积累的传统产能体量较大、动能疲软,严重挤占高质量发展空间。要着眼形成新布局,积极稳妥更新取代旧动能,并与增强苏北及沿海产业支撑结合起来,推动沿江石化、钢铁等产业革新技术、解决污染,在此前提下,优先向苏北和沿海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为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腾出空间。要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对产业转移不搞简单的企业及其产能搬家而使污染转到目的地,务必以绿色化、循环化理念进行改造,以一体化、集约化理念进行建设,推动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还要着力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建立与城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带,提升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水平。注重运用新技术,所有项目都要努力采用当前能够获得的最先进技术及其设施,以新的环保技术、装备、工艺促进少排放、零排放。“立”,就是要立高端环节、立高端产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产业、新动能是沿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主撑。要抓住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由先导性技术变为普适性技术的契机,以信息化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艺、产品技术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要紧盯科技前沿、国际一流,加快培育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再生、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依托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强化创新驱动,把创新引领摆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尽快更新一批“卡脖子”的技术和装备。同时要面向长江流域,在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积极加强长江区域内的产业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向长江全流域扩展延伸,广辟集散腹地,洞开合作空间。
打造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保持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地位及优势的基础。要立足江苏、紧系全域、统筹兼顾,全面加强以长江全流域为轴线的规划布局,系统化、高质量推进高铁、航空、港口、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连接国家骨干交通网,注重通达性,编织起立体互通、水陆并进、南北交融的运输网,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要抓住一体化这个要点和难点,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齐抓并用,促使港口提高整合效率,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打造错位协同、优势互补、集约利用的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抓住枢纽经济这个新增长点,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整合沿江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功能,建设好“水水中转”枢纽港,打造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同时加快建设过江通道、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推动沿海、沿江、跨江高速铁路建设,加快重要枢纽集疏运高速公路建设,拓展黄金水道辐射范围。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运用物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加快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口岸建设,完善智能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集港口贸易、口岸、航运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高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将“最后1公里”问题解决到位。
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体,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也应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从江苏来看,要以长江为主轴,全力发展建设好扬子江城市群。一是加快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乡村的辐射带动力,形成以南京和苏州为双核的江苏沿江椭圆形都市圈和城市带。在江苏沿江西端,以南京为核心,发挥南京特大城市、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高标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大力提升区域性经济文化、科技创新、金融商务中心地位,放大资源要素集聚效应,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南京与镇江、扬州以及挂钩结对的淮安的交流与合作,及至与邻近省紧靠市县的经济往来与合作,用实际行动和具体项目工程的实施,大幅提升南京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同时,在江苏沿江东端,以苏州为核心,充分发挥苏州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人才吸引力强的人才高地优势、经济科技实力强的竞争发展优势、外向型经济门路广体量大占比高的对外开放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名列前茅的地方实力优势,推动苏州与无锡、常州的紧密互动,与南通、泰州、扬州的紧密联动,进行更多、更实、更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发挥苏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着力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把城市、集镇和乡村作为平等的发展主体,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广开城市通往“三农”的流通交换市场,城乡携手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联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共同开辟“三农”在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促进支援作用的新路子,形成长江经济带繁华都市和田园乡村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福地。三是从城市化和城市群的角度融入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沿江8市未来将整合成沿江城市带、跨江城市群联动发展,拓展由南向北、南北呼应的纵深带动与互动效应,全面转型提升为绿色发展、高质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城市群”。与此同时,主动联系促进兄弟省市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帮互助、携手并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经济技术、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人文、金融资本、信息网络等多方面多项式联络对接、交流合作,靠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使长江经济带大中城市朝着“世界级城市群”大目标前进,使长江流域城市群进入到一个共生共荣、相辅相成、比学赶帮超、共同大提高的新时期。
      (六)在开放与发展上内外并举,对外对内“双开放”、国际国内“双循环”
 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开放也理所当然地由面向世界而拓展为对外对内开放并举。对外开放的朝向和重点,要适应国际斗争、竞争与合作的变化,适时适度改变,机动灵活调整。这为全国、也为长江经济带包括江苏的开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开辟了新路径、新时空。所以,我们不是要缩小开放、放缓发展,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重点放在调整开放方向和重点,优化开放部署和布局,提高开放水平和质量。一要进一步审视调整、优化完善全省开放发展的布局和定位。对全省各大板块开放与发展的格局和定位重新审定。沿江地区要成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参与高端竞争的开放发展先行区,沿海地区要成为“一带一路”东端的战略要冲地、江海联动发展的主战场,徐州要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点、淮海经济区的枢纽点,江淮生态经济区则要利用生态优势,打造苏北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全省及各市县区要加强战略联动,统筹几大板块的开放与发展,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共同进入全国的“双开放”“双循环”。二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调整完善开放发展的部署和举措。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加快实施一批产能合作、中外合作园区等示范项目和标杆工程,推进一批交通、信息、物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细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放大“不见面审批”改革效应,深化长江大通关体制改革,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三要进一步优选整合、优化提升开放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更大力度的整合优化、功能提升和制度创新,使之在投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对自贸区这一最高开放平台,要促进制度创新、集成超越,把重点放在围绕产业优化开放发展环境上,倾力支持三个片区开展创新探索,促进自贸区与其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将其努力打造成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更好更快建设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全国形成新时代更强大发展极的全局需要和要求,是长江流域各省市发展振兴的共同需要和责任。江苏必将一如既往地与沿江各省市通力合作、克尽己任、担当共襄,为合力推进长江经济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做出更多更大的作为与贡献。

【说明】本刊因篇幅和排版局限,课题报告中的图表略去。

课题组成员及其单位职务:

刘福林  钱伯华(均为省委研究室原巡视员,现分别为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常务副院长)房正国  蔡怀平(分别为省委研究室二级、四级调研员)


《长江之歌》(戴玉强&殷秀梅 演唱)

《茉莉花》(江苏民歌,合唱)
《茉莉花》(宋祖英 演唱)

(文图音乐选编制作:华华)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重点和亮点,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发展新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根本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深刻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创新发展是《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贯穿《建议》全篇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一个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而不是一个短期的、局部的战略。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成功迈向高收入,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了竞争的新优势,从而提升了自身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位势。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二)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新成长战略、高技术战略等应运而生。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近50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反之,我国却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面向未来,只有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创新发展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在基础科学、前沿科学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企业申请占60%以上。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我国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多样化消费需求,与移动智能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为技术、产品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使我国创新驱动具备了动力转换、发力加速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障碍迫切需要革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现实挑战,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抉择。

  二、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核心要义

  《建议》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崭新概括,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中国的最新探索,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使我们党对创新的认识、发展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现代社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需求无限性和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持续增加要素有效供给并形成高效组合,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一直都是各国长期努力的方向。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下,土地包括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本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而创新驱动的基本特征是,全社会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式。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中,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创新上升到了第一位。创新不仅能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还能够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特别是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和传统要素形成新组合,实现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自然资源会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却会越用越多。世界上拥有资源禀赋差不多的国家,由于创新能力的不同,综合国力截然不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人均自然资源少的国家,创新对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第一动力”的作用,才能创造新常态下的新优势。

  (一)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中,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先考虑。构建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要加大科技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

  (二)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我们讲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要通过创新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

  (三)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自信,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加快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建议》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期间战略任务予以部署,明确要求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

  领先和领跑是保持高端、赢得优势的关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也是一个打造先发优势的战略。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过去几十年比较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长期以来不少产业和产品处于跟踪仿制阶段,路越走越窄。目前后发优势的利用空间逐步缩小,需要创造自己的先发优势,培育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加快形成高端引领的发展格局。

  (一)依靠创新汇聚融合高端要素,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随着技术、信息、制度、人才和企业家才能为代表的创新要素比重不断提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必须高度重视聚集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级人才和高水平服务等,发展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新产品、新产业和新市场。特别要做好创新转化为产业活动的“加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融合发展,无中生有、有中生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

  (二)依靠创新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

  创新要落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上。要紧紧抓住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使我国产业的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加快“互联网+”行动的落实,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进能源供给与消费革命。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等等。

  (三)依靠创新打造形成创新高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支撑,必须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配置创新要素,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增长极。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瞄准“一带一路”建设等,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国际创新产能合作。要加快推进北京、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形成若干高水平、有特色优势的产业聚集区,逐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全面创新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各类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最困难、最具挑战的也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决定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为此,《建议》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一)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要稳定支持重点学科方向的自由探索,切实加强重大交叉前沿领域的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围绕世界科学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并凝聚一批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高水平团队。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我国和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突破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事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性措施,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着眼保障国家安全,加强深海、深地、深空和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促进民生改善。面向未来,还要在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网络、类脑机器人、纳米等领域,尽快部署启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跨越。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企业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能力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但依靠科技创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仍然不多。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广泛应用。

  (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着眼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完善产业创新链。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

  (五)构建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要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改革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六)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这是科技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抓宏观、抓战略、抓前瞻、抓基础、抓环境、抓监督,更加注重向创新链前后端延伸,更加注重优化政策供给,更加注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全链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国家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完善计划项目生成机制和实施机制,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在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领域和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要积极作为,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形成一系列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工具箱,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七)坚持全球视野,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

  当前全球创新要素开放性流动显著增强,为我国有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起点提供了有利条件。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外交和科技国际化布局的顶层设计,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外资机构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实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深化创新对话机制,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的研究

主 编 陈德第 库桂生
撰 稿 库桂生 全林远

(京)新登字123号 责任编辑:钟希平 封面设计:仓小宝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民经济动员: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的研究/陈德第,库桂生主编.一北京:长征出版社,1995
Ⅰ.国… Ⅱ.①陈… ⑦库… Ⅲ.国民经济一战争动员 Ⅳ.E0—054
出版发行:长征出版社(北京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100832)
经销: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 印刷:首都医院印刷厂
1995年4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印数 l一3100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要潮流,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从全球范围看,随着苏联的解体,东西方的军事对抗日益让位于国际间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世界格局的转换过程中,新旧矛盾的交错、磨擦,又使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尤其是近几年来接连不断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并不太平。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如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又能为战时经济的运行做好准备,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这正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和实践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国民经济动员源于战争的需要,它与战争的胜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经济动员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的“调节器”。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既需要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又希望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国家必须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在和平时期,国防部门的“摊子”不能过大。大了,会挤占经济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国防建设的规模太小,又使人不放心,担心国家安全受损失。“经济动员准备”可以调整这—矛盾,即结合经济建设的一些项目,花不多的钱进行经济动员准备,一旦有事,可以立即转产,既不增加平时的经济负担,又保证国防的紧急需求。这就起到了“调节器”的功能。其次,国民经济动员是平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转换器”。国民经济动员是准备战争和进行战争必不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