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彤为什么能获得“2022年度杰出商业女性奖”?

为何少有女性创业者在TMT领域崭露头角?TMT领域的“行业女神”似乎并不少,比如谷歌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和首位女工程师玛丽莎·梅耶尔,比如支付宝CEO彭蕾……她们都是互联网最为杰出公司的核心高管,但并非创始人。在中国,业已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寥寥无几,在美国,这一领域同样少见女性成功创业者的身影。

作者系福布斯中文网助理主编汤维维

为何少有女性创业者在TMT领域崭露头角?

TMT领域的“行业女神”似乎并不少,比如谷歌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和首位女工程师玛丽莎·梅耶尔,比如支付宝CEO彭蕾……她们都是互联网最为杰出公司的核心高管,但并非创始人。

在中国,业已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寥寥无几,在美国,这一领域同样少见女性成功创业者的身影。

这或许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

如果我们回顾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的创业经历 ,他们都经历了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并幸存下来,在经历了行业的跌宕起伏之后,他们抓住了互联网的第二波浪潮,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

在2004年前后的几年,中国市场上每一个行业在互联网的地图上都是一片空白,旅游、零售、棋牌游戏、媒体、房地产……每一个行业都亟待互联网化的可能,只要在这个时间点进入了这个行业,都有极大可能成为TMT领域某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而这其中却少有女性的身影。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女性并还没有意识到创业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路径,也少有女性会以创业成功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大量中国大学毕业生熙熙攘攘进入国企外企,成为“金领”,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女性高管人才。她们鲜有走出公司,自己创业的勇气。

在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热烈澎湃的时候,男工程师们忙得不亦乐乎,原本数量就少的“女科学家们”,都纷纷躲进了外企或者学校温暖的港湾。那么自然而然,她们已然失去了最佳的爆发时间点。

勇气原本就是一个过于感性的词汇。最近,我刚刚拜访了敦煌网的创始人王树彤,她将互联网女性创业者寥寥无几的原因归结为“自我设限”,“很多女生都很自觉地告诉自己,这个我不能做,那个我不能做……但是少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呢?我为什么就不能成为XXX呢?”

王树彤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00年她参与创立了卓越网,在卓越网出售给亚马逊之后的两年,她又在2004年创立了敦煌网——一家致力于B2B业务的全球贸易网站。

“创业十年,有太多的诱惑,也有太多的无法坚持下去的困难。我在网站上线的第一天就紧张地觉得像是在宣判刑期,随后几年内也曾经有人拿着很高的价码来提出收购。”对于创业者而言,恐惧和担心一直都会存在。

女性创业有着男性难以比拟的优势,比如坚韧,有着更强的耐力而非爆发力;善于沟通,在TMT类型的公司中有着更强的凝聚协调的能力;敏感细腻,对于产品有着更强的感性认知和直觉判断。

当然女性创业还有些似乎并不重要,但是需要费心经营的细节。比如,在中国商业环境下,合伙人、合作者往往一起喝顿酒,就可以培养出哥们关系,而女性创业者往往很难在半夜与合伙人喝酒神聊。王树彤认为,女性天然地容易被隔绝在某个“氛围”之外。

我部分认同王树彤的观点,确实女性很容易为自己“设限”,也很少会在“狼性文化”中表达血性,但比行为更为根本的是女性心理特性:女性很难成为“风险的爱好者”。

心理偏好可能是比时机更致命的弱点。

每一个行业的颠覆者都是风险的爱好者。如果以穆斯克(Elon Musk)为一个分析模板,他在创立paypal成功退出后,猛地扎进了火箭发射领域,随后进入了新能源领域,并在完全没有汽车制造经验的情况下创立了TESLA。在这一系列的连续创业的过程中,他离婚三次,数次几近破产,这样的风险很少有女性会愿意主动承担。

虽然很多女性有着非常强的人脉和能力,但是在很多时候,“敢不敢?”与“能不能?”相比,前者是更直击心灵的拷问课题。

最近一家科技公司发起一个“教会女生学编程”的活动,主办方邀请我为他们写一句祝贺语。我说,

“这个世界对于女性而言,重要的不是向前一步,而是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丰沛而鲜活,千万不要让某一个狭窄的视角捆绑住你的手脚。女生要学会用技术的视角去解读世界,改变未来。”

这句话,我也想送给你。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十大商业杰出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