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丙两地昼长小于12小时?怎么看图的,最大昼长和最小昼长什么意思?

学生用书正文答案与解析 ……………………………………………………………………… 392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 392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 393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 396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 400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 403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40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409 第八章 人口 ………………………………………………………………………………… 410 第九章 乡村和城镇 ………………………………………………………………………… 411 第十章 产业区位因素 ……………………………………………………………………… 413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 416 第十二章 环境与发展 ……………………………………………………………………… 417 第十三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 418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 419 第十五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 421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422 第十七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425 第十八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425 第十九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427 第二十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 428 第二十一章 世界地理 ……………………………………………………………………… 428 第二十二章 中国地理 ……………………………………………………………………… 430 考点规范练答案与解析 ………………………………………………………………………… 432 地理 DILI

学生用书正文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经纬网与地图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2.4万 二、2. 平行 缩短 相等 平行 3. 本初子午线 赤道 越大 越大 越大 越大 东半球 西 半球 赤道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 30° 60° 23°26' (回归线) 66°34'(极圈) 4.计算距离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三、1.(1)实地 (2)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文字 线段 (4)大 小 小 大 3. 图例 注记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思维拓展·再提升】 提示 不可以。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图 所表达内容的详略、所表示地区实际面积的大小以及所绘图的图 幅大小等。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 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如平面图、 旅游图等。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应用 角度一 考题示例 答案 (1)A (2)B 对应训练 1~2.1.B 2.C 解析 第1题,与图b内容相比,图a的纬度跨度少、 纬度较高,两图的图幅相差不大,图a表示的实地范围更小,比例 尺更大,A 错误。从南北方向上看,波兰大部分位于50°N~54°N, 秘鲁主要在赤道到15°S之间,因此波兰位于秘鲁的北方;从东西 方向上看,波兰位于20°E左右,秘鲁位于75°W 左右,两国为不同 的东西经度,所在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的波兰位于秘鲁的东 方。故波兰位于 秘 鲁 的 东 北 方 向,B 正 确,D 错 误。根 据 所 学 知 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 为西半球,因 此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 错误。第2题,根据地理 坐标,秘鲁南北跨纬度约18°,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 离相差约111千米,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998千 米。故选 C。 角度二 考题示例 答案 向北偏东的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临近登陆有所减弱。 对应训练 1~2.1.A 2.C 解析 第1题,北极东北航道西起摩尔曼斯克,东至 白令海,起止点东西跨经度约180°。根据同在北半球经度之和为 180°的两点间的最近路线是经过北极点的经线圈的劣弧可知,过 极航线是四条航线线路最短的路线。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中间 航线不是线路最短的航线,A 错误。中间航线大部分处于极地东 风带,因此风浪较大,B 错误。与过极航线和高纬航线相比,中间 航线纬度较低,海域结冰期较短;与沿岸航线相比,中间航线远离 了陆地与岛屿,浮冰、冰山较少,C 正确。与过极航线和高纬航线 相比,中间航线更靠近沿海大陆架,因此海水并不深,D错误。 考点二 地图及其判读方法 考题示例 答案 B 对应训练 1~2.1.B 2.C 解析 第1题,图示学校在我国北方,正午时太阳位 于正南,①地停车场位于太阳照射下,不适合停车,A 错误;③地位 于办公楼的西南方向,C错误;一年中太阳升起的方位有东北、正 东与东南,教学楼朝向④地的窗户不能始终观测到日出,D 错误; 根据比例尺可以确定 B正确。第2题,比例尺扩大1倍,扩大后的 比例尺为原来的2倍,扩大后的图幅面积为原图幅面积的4倍,所 以图幅面积增大了3倍,故选 C。 研专项·前沿命题 答题规范(一) 地理位置特征描述 培优演练 1. 解析 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从海 陆位置看,该区域为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答案 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三面临海,成为 海上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 2. 解析 第(1)题,纬度位置:加蓬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跨南北半球, 位于东半球。海 陆 位 置:西 临 大 西 洋。相 对 位 置:位 于 非 洲 中 西 部,主要的邻国为刚果、喀麦隆、赤道几内亚。第(2)题,根据图示 纬度可知,加蓬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 多雨;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为东高西低;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 化小;生物种类丰富;有丰富的石油、锰、铀等矿产资源。 答案 (1)赤道从中部穿过(地处低纬),跨越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大西洋;东部和南部与刚果相连,北部与喀 麦隆接壤,西北部与赤道几内亚毗邻。 (2)气候:赤道穿过,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地形:河 流自东向西流,地势东高西低。水文: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小。生物:纬度低,水热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矿 产:石油、锰、铀等矿产资源丰富。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1)500 (2))海拔 (2)山峰 山脊 鞍部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坡面径流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海拔低处。 二、等高线地形图 水平 垂直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 392 —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 角度一 考题示例 答案 A 对应训练 1~2.1.A 2.C 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①处等 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弯曲,地势较两边高,应为山脊,A 对;同理②处 也是山脊,B错;③ 处为山脊与山谷之间较为平缓的 一 小 块 开 阔 地,不是山峰,C错;④处位于500米闭合等高线内部,且闭合等高 线位于500米等高线和480米等高线之间,根据“大于大的,小于 小的”判断规律可确定④处为山峰,D 错。第2题,根据等高线凸 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可判断河流自a地流向b地,即自西北 流向东南,A 错;根据比例尺进行量算,ab段长约400米,B错;读 图可知,a地海拔在460~480米,b地海拔在320~340米,ab段高 差在120~160米,C对;与b地相比,a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 大,因而流速较快,D错。 角度二 考题示例 解析 由题干材料知,杨梅多生活在海拔低的阴坡,不需要过多的光 照,但需要一定的排水条件。结合图中四个位置,甲、乙两处海拔较 低,只有乙处位于阴坡,光照较差,且乙处西侧有一沟谷利于排水。 故本题应选 B。 答案 B 对应训练 1~3.1.B 2.B 3.C 解析 第1题,山区大面积建设集中式光伏发 电站需要选在朝阳的缓坡开阔地区。读图可知,乙为山地的南坡, 光照条件好;等高线相对稀疏,坡度较小,有利于施工。因此 B正 确。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知,桥梁处于海拔400米 以下,但其下游的瀑布高差约为52米,因此桥梁的海拔为352米 至400米,山峰的海拔为915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15米至 563米。B 正 确。 第 3 题,图 中 最 低 处 (河 谷 内 部 )海 拔 高 于 300米,因 此 目 测 山 峰 得 出 的 是 相 对 高 度,且 数 值 不 应 超 过 615 米,A 错误;根据等高线和指向标可知,甲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 斜,因此坡面径流流向东北,B错误;甲、丁两地间为海拔较低的河 谷,中间无凸起的高地,因此视线无阻挡,C正确;欣赏瀑布应在其 下游特定位置仰视,D错误。 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绘制及判读 考题示例 答案 (1)D (2)D 对应训练 1~2.1.C 2.A 解析 第1题,甲、乙连线上,甲处海拔为400~500 米,乙处海拔为300~400米,连线最低处海拔为200~300米,沿 线地势起伏比较和缓,靠近乙处地势变化比甲处附近明显。第2 题,a、b、c、d四处居民点中,只有a处居民点所在位置地势较低,处 于谷地中,为水流汇集之地。 研专项·前沿命题 答题规范(二) 地形特征描述 培优演练 解析 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变 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和数 值变化特征分析。 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部,山地主要分 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南高北低。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1)恒星 行星 (2)恒星 2.(1)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2)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①—f,②—a,③—b,④—c,⑤—d,⑥—e。 【思维拓展·再提升】 提示 口诀含义:上半月的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 向西;下半月的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向东。 二、1.(1)类地 巨 远日 (2)同向性 共面性 (3)类地行星 三、1.(1)核聚变 (2)光和热 2.(1)光球 色球 日冕 (2)电离层 磁暴 极光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题示例 解析 在此天象观测过程中,太阳的位置相对不动,地球不断在自西 向东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自东 向西经过太阳表面,在图中应该是自东向西运动,月球比水星经过 日面的时间短,说明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水星绕太阳公转约 需要88天,水星在日地之间、经过日面时的运动方向在图中是自西 向东,自某日水星经过日面后,第二天正午水星应该位于图中太阳 东侧,A、B错误。月球视运动速度快于水星,自东向西运动,第二天 正午月球应该位于图中太阳西侧较远位置,D正确,C错误。 答案 D 对应训练 1~2.1.B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2中金星、木星及火星均 出现在夜空,说明此时为月球的夜晚,且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 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图1中①处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为白 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及金星等行星不会如此明亮,A 错。此 时金星位于西侧地平线上,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刻,②位置远离地球 的一端此时随着月球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对。③位置 为夜晚,金星不会出现在夜空,C 错。④位置为日出时刻,此时金 星应位于东方天空,D 错。第2题,恒星光线为平行光,地球不会 遮住银河系的光芒,A 错。流星是流星体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 现象,月球没有大气,不会有流星现象,B 错。由于月球自转方向 为自西向东,所以太阳在月面上也是东升西落的,C错。嫦娥四号 位于月球背面,有可能看到水星、金星和太阳同时出现在星空中, D对。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 早于当地时间6时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时日落。在日出前和日 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 辐射量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量减小。读 图可知,①②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第(2)题,太阳 辐射量应在当地12时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 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在13—14 时,所以当地的经度为90°E~105°E。 答案 (1)C (2)B 对应训练 1~2.1.A 2.D 解析 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可能总辐射量随 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影响其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故选 A。第 2题,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在20°N 地区,该地区纬度低,太阳 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①正确;该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晴天多,太阳辐射受云层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 正确,故选 D。 3~4.3.D 4.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 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第4 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极昼现象与地球 公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不同。 — 393 —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1 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2.1.C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M 地位于撒哈拉沙漠,N 地位于青藏高原,两地纬度位置差异不大,白昼时间差异不大,A、 D错。与 N 地相比,M 地地势较低,B错。M 地终年炎热干燥,晴 天多,年日照时数多;N 地降水较 多,年 日 照 时 数 少,C 对。故 选 C。第2题,N 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 用较弱,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A 对;N 地多冰雪,冰雪会 加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B错;两地纬度差异较小,C错;M 地 气候干旱,D错。故选 A。 3~5.3.B 4.C 5.C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太阳辐射 强度日变化理论值在北京时间14时左右最大,此时当地地方时为 12时,该地与120°E地方时(北京时间)相差约2小时,据此可知该 地在90°E附近。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 14时左右为正午,昼长约为12小时,接近昼夜平分,故该日在二 分日前后;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说明该日 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第5题,从图中可知,日落时 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时刻,且实际日落时刻(北京时间18 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刻(理论日落时刻应为北京时间20时左 右)。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山地阻挡致使日落提前,日落时太 阳高度还较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值较大;东侧无高大山地阻挡, 因而正常日出,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值较小。 第2讲 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1)下 上 (2)化石 (3)相同 低级 简单 2.(1)古生物化石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气候由冷变暖,由干变湿。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二、1.(1)传播速度 横波 纵波 (2)莫霍 古登堡 (3)地壳 地 幔 地核 地幔 岩浆 (4)岩石 地壳 2. 大气圈 氮气和氧气 水体的总称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①生物圈是有生命存在的圈层。②生物圈与其他圈层交错 分布,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③生物圈不仅包括了地球 上的全部生物,而且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地球的历史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直接读图,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 是气温下降、降水增多。第(2)题,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恐龙等大批生 物灭亡,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 (1)C (2)C 对应训练 1~2.1.C 2.C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王龙生活在距今7000 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另外,由它与 恐龙属于同一时代也可推出海王龙生存于中生代。故选 C。第2 题,海王龙生存于中生代,该时代裸子植物繁盛,C正确;前寒武纪 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铁矿占世界 铁矿总储量的60%以上,A 错误;古生代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 时代”,B 错 误;新 生 代 形 成 现 在 七 大 洲、四 大 洋 的 海 陆 格 局,D 错误。 3~4.3.A 4.D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鱼类跨越的地质年 代最多,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再到新生代,且从横向宽度看,鱼类整 体趋势是物种越来越丰富,因此其生存相对稳定。故选 A。第4 题,图中箭头方向从古生代到新生代,这反映了从古到今的地质年 代顺序,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都属于显生宙,前寒武纪是比显生 宙更古老的地质年代,B错误;沉积岩的成岩规律是形成时间越早 越古老,因此沿着图中箭头方向沉积岩越来越新,C 错误;从图中 演化顺序可以看出,最先出现的是鱼类,然后出现了两栖类、爬行 类、哺乳类、鸟类,生物种类越来越多,即生物复杂度在增加,A 错 误、D正确。 考点二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题示例 答案 (1)A (2)D 对应训练 1~2.1.B 2.D 解析 第1题,“落红”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 花落到土壤中被分解,也就是进入了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于 岩石圈中的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诗句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 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①为水圈,②为岩石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 气圈,故选 B。第2题,该诗句体现的是地形雨的形成,属于岩石 圈对大气圈的影响,对应的是②→④。 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2. 自西向东 3. 自转 昼夜交替 4. 南北两极点 15°/h 减小 赤道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①中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介于837~1447千米/时,故图 示地区应为中纬度;又因为图上越往北线速度越小,按纬度越高线 速度越小规律,越往北纬度应越高,即在北半球中纬度。②a、b两 点纬度相同,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 a点自转线速度大于b点。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二、1.(1)夜 昼 晨线 (2)不发光、不透明 (3)24小时 2.(1)经度 相同 1 (2)24 15° 中央经线 3. 地转偏向力 右 左 不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北京时间为12:0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116°E)的地方时为 11:44,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旗杆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 时间计算 角度一 考题示例 解析 根据区时计算进行比较,海南文昌发射中国长征5号 B火箭 是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此时库鲁(5°14'N,52°47'W)西 三区区时为4月29日0时23分,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是4月28日22时23分。与表格材料给出的后两者时 间比较,即可得出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 — 394 —

答案 C 对应训练 1.C 解析 根据经度推算,北极黄河站位于东一区,比北京的东八区 晚七个小时,故北京的区时是2021年1月1日3:30,C正确。 2~3.2.D 3.B 解析 第2题,根据法兰克福开市(东一区,上午 9 时)后12小时(即当地时间21时),世界上属于上午9时到下午5 时的时区范围(西十一区至西三区),直接得出选择纽约(西五区) 市场卖出。也可依据法兰克福开市后12小时(即东一区的区时为 21时),逐一计算出四大金融中心的区时(东京为次日5时,香港 为次日4时,伦敦为同日20时,纽约为同日15时),最后选定纽 约。第3 题,判 断 推 理 的 核 心 是 “下 列 各 组 金 融 中 心 能 保 证 24小时作业”,即24小时的每时每刻三个金融中心总有一个在营 业。要符合上述条件,这三个金融中心应该依次相差 8个时区。 只有伦敦(中时区)、香港(东八区)、旧金山(西八区)符合题目的 要求。 4~5.4.B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1月1日00:15,而该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2月 31日 19:20,旧金山属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了16小时,可知当飞机 到达旧金山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11:20,11:20-00:15=11小 时5分钟,选 B。第5题,上海位于东八区,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旧 金山比上海晚16个小时,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 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的日期差异,选 D。 角度二 考题示例 答案 D 对应训练 1~2.1.B 2.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图为日期钟。日期界 线是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短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那么长针 应该指向0时所在经线。图示长针指向90°W,即90°W 的地方时 为0时,即西六区为0时,由此可计算出伦敦时间(中时区区时)为 6时,故选 B。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的一 天,由图可知,新的一天跨经度270°,旧的一天跨经度90°,新旧日 期范围之比为3∶1,故选 A。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2 晨昏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培优演练 1~2.1.D 2.A 解析 第1题,假设①图为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 圈相切,可推知 Q 点的地方时为12:00;假设④图为南半球,且晨 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得出此时该纬线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则 Q 点的地方时为12:00。第2题,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是重合的, 与纬线是垂直的。 3~4.3.B 4.A 解析 第3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到夜半 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是晨线。A、C、D 点处于晨线,B 点处于昏线,选 B。第4题,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A 正确;晨线 为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线,B错;晨线上地方时为日出时 间,具体的时间与晨线所处的经线有关,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 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C错;地球的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发光、不 透明产生的,和地球自转无关,D错。选 A。 5~6.5.D 6.C 解析 首先据0°经线、120°E经线分布判定地球自转 方向为顺时针,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然后据“图中小虚线圈为极 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 ACB为晨昏线,且 AC段为昏线;C点 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 经线的交点”,判定 图中弧线 ACB左侧部分为白昼,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由此可判 断图示日期 为 12 月 22 日 前 后,太 阳 直 射 点 位 于 南 回 归 线 上, 120°E地方时为0时,60°W 地方时为12时。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 太阳 2.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3.(1)365日6时9分10秒 (2)365日5时48分46秒 4. 慢 快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近日点是7月初,比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晚几天;远日点 是1月初,比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晚几天。 二、1. 赤道平面 23°26' 赤道 黄道 2. 南、北回归线 3月21日 6月22日 远 9月23日 12月 22日 近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三、2. 昼长夜短 越长 越短 夏至 最大值 极昼 昼短夜长 越短 冬至 最小值 极夜 3月21日 昼夜等长 四、1. 直射点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a 赤道 b 2. 北回归线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北半球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五、1.(2)春季 2.(2)北寒 北温 热 南温 南寒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题示例 答案 A 对应训练 1~2.1.A 2.C 解析 第1题,根据题目信息,飞行途中日出时间为 北京时间7:20,结合日出时飞机的经度应该为102°E~104°E,可 以计算当地日出时间晚于6:00,推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 出东南。为了便于观看、拍摄日出,座位应位于日出所在的方位。 飞机由成都飞往昆明,向南偏西飞行,可以判断座位位于飞机前进 方向的左侧时,可以看到东南方向的太阳。故选 A。第2题,由上 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短夜 长,即各地日出地方时均晚于6时,日落地方时均早于18时。昆 明位于102°42'E,与120°E 的地方时相差约1小时10分钟,即昆 明日落时的北京时间早于19:10,该摄影爱好者于当日北京时间 7:20经历日出,当天经历的昼长小于11小时50分钟,即昼短夜 长。故选 C。 3~4.3.B 4.D 解析 第3题,2020年11月8日,甲、乙两市同时看 到日落,说明甲、乙两市都位于昏线上。甲市夜长14小时,昼长为 10小时,昼短夜长;乙市夜长比甲市短40分钟,即13小时20分 钟,昼长为10小时40分钟,昼短夜长。说明甲、乙两市都位于北 半球。11月8日正值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 高,夜越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昏线 呈 西 北—东 南 走 向,且甲市的纬度较乙市高,甲市位于乙市的西北方向。第4题, 这一天,甲市夜长14小时,则昼长10小时,根据日出时间=12- 1/2昼长,可计算出该日甲市的日出地方时为7时。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角度一 考题示例 答案 (1)D (2)C — 395 —

对应训练 1~2.1.B 2.A 解析 第1题,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6 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最小值,其最小值应在12 月22日,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只有10°N 符合。第2题,在 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 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 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 变慢。 3~4.3.B 4.A 解析 第3题,南北回归线上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 太阳高度相差46°52',由材料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 40°可知,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C 错误;该地6月22日正 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故选 B。第4 题,从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20°N,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6°34', 故选 A。 角度二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赵先生所在的县城位于北半球,冬至这一天正午物 体的影子最长,然后逐渐缩短。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 从立冬到冬至大约一个半月,此时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会被甲楼的 影子遮挡,相对应地,冬至过后仍会有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遮挡,因 此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 3个月。 第(2)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楼影最长,如果冬至日正午甲楼的影子 不能遮挡魏先生所购住房的窗户,即可保证全年采光充分。冬至日 时,该小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40°)≈26.5°。当甲 楼某层至楼顶的高度所产生的影长恰小于楼间距(38米)时,该层 即为魏先生在乙楼欲购住房的最低楼层。假设所产生的影长恰好等 于楼间距的甲楼某处至楼顶的高度为h,则h=38米×tan26.5°≈38 米×0.5=19米,每层楼的高度为3米,则19米跨越了6层楼多(不 足7层),从楼顶向下数7层,为12层,该层有部分高度在冬至日正 午仍可被遮挡,则13层为能保证全年采光充分的最低楼层。 答案 (1)C (2)B 对应训练 1~2.1.C 2.B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由北京时间12月8日 13时4分木杆杆影一天中最短可知,当地地方时为12时时,120°E 的地方时为13时4分,由此可判断该地的经度为104°E,排除 A、 D;该日为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该日 正午太阳高度为3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若该地为成 都,可求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5°S,不可能,B可排除;若该 地为兰州,可求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与12月8日的 日期相符,C正确。故选C。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段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东南,日出时杆影朝向西北,A 错误; 该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20°S附近,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杆影 朝向正北,B正确;该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正午太阳高度 逐渐变小,杆影的长度逐渐变长,C 错误;该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一 直南移,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杆影出现的时间越来 越晚,D错误。 3~4.3.D 4.A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校所在地纬度等于该 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只有东北地区符合,故选 D。第4题,要 推测该日日期需计算太阳直射点纬度。根据该地纬度、该日正午 太阳高度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为0°,故该日可能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故 选 A。 考点三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 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 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 D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 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 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 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 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 (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分布,公转速度 不相同,A 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 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B 错 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分布,因此日地距离不相 同,C错误。 答案 (1)D (2)D 对应训练 1~2.1.B 2.C 解析 第1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是 白露,位于秋分日前约15天。结合图1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太阳 位于最右侧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以地球为 参照系,可视为太阳在黄道平面上呈顺时针方向公转,乙、丙之间 是秋分日,乙在秋分之前,因此,太阳最 接 近 图 1 中 的 乙 地,B 正 确。第2题,春分,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小麦,江淮地区是秋分前后 播种冬小麦,A 错误;谷雨,江南地区采摘茶叶,东北不产茶叶,B 错误;大暑,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出现伏旱天气,C 正确; 霜降,天山南北大雪封山,D错误。 3.A 解析 天文四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是春季、夏季、秋 季、冬季的起点,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古代没有新鲜蔬菜, 所以冬季有储存大白菜的习惯,该习惯延续到今天,故 A 正确;大 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意 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雪量渐渐增多,故 B错误;冬至后太阳直射 点向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故 C错误;冬至时太阳 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为一年当中最短,故 D 错误。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3 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2.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分析,图的中心为观测者的 位置,太阳视运动轨迹与 NS线交点处的度数为四个节气的正午 太阳高度,可以看出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正午太阳高 度最小,为冬至日,D对。第2题,根据图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 高度为23°左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当地纬 度为44°N 左右,新疆(新)的纬度位置符合,故 B对。 3~4.3.A 4.B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 19:30,当地太阳方位接近正南,即正午 12:00,说明该 地 比 东 经 120°晚约7.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求得“某地”经度约为东经 8°。由图1可知,1月1日当地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此地为北半 球;正午太阳高度为40°,1月1日为冬至过后约10天,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表面的移动速度约8°/月,推算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 向北移动约2.5°,即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1°左右。根据正午太阳高 度 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求出该地位于北纬 29°。选 A。第4题,图2示意昼长小于12小时,且太阳始终在北 方,说明此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南半球冬半年。B正确。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生物体 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 保护作用 成云致雨 2.对流 递减 对流 云、雨、雾、雪 平流 平流 航空 下降 上升 电离层 无线电通信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据图可知,1740—201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增长趋势。 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地球持续不断变暖,对人类生存将产生严 重影响。它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的桑田将 变成沧海。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我们一方面应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另一方面应保护植被,促进植被的光合作用。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空气对流运动中上升运动使水汽冷 凝而形成积云,下沉运动因升温水汽不能形成积云;“上升气流与下 沉气流相间分布”,则积云多呈间隔状分布;而上升、下沉运动会使 气流在高空形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则积云多呈现团块状,而不是 条带状,故 C正确,D错误。因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积云 不会形成连续层片状和鱼鳞状,A、B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 积云是受下垫面影响,空气对流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的;地面温度 高的地区,空气上升运动明显,且湿润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空气 中的水汽易达到过饱和,故热带雨林地带积云出现的频率最高,D 正确。寒温带、温带、亚热带森林地带虽然较为湿润,但地表温度较 低,空气上升运动较弱,积云出现的频率较热带雨林地带低,A、B、C 错误。第(3)题,气温在对流层大致遵循气温垂直递减率,水汽凝结 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水汽凝结高度取决于下垫面温度,下垫面 温度越高,水汽凝结高度就会越高,云底高度就会越高,反之亦然。 因此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应出现在下垫面温度最低时,即日出前 后,A 正确。 答案 (1)C (2)D (3)A 对应训练 1~2.1.C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1979—2008年,华北地区 对流层顶高度趋于增加,说明空气对流运动趋于旺盛,A 错误。对 流层顶高度年际变化大,没有明显减小的表现,B错误。对流层顶 高度呈波动上升趋势,C 正确。对流层与高层大气之间还隔着平 流层,因此对流层的能量几乎不能传递到高层大气,D 错误。第2 题,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趋于增加,说明气候在变暖,A 错误。 气候变暖会导致原有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不一定利于生物繁育 和生物多样性增加,B错误。气候变暖导致中纬度地区蒸发加剧, 华北地区气候可能会变得干旱,C错误。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 气逆辐射增强,对流层温度升高,空气对流作用增强,对流层顶高 度升高,D正确。 3~4.3.C 4.A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 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 四幅图中只有 C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第4题,逆温阻碍了大气的 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集聚,从而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考点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 射。据图示信息可知,下午16:00左右沙漠和绿洲的温差最大,则 绿洲和沙 漠 长 波 辐 射 差 值 也 最 大,A 错 误。 读 图 可 知,16:00— 20:00,沙漠地区 降 温 幅 度 比 绿 洲 大,B 错 误。 读 图 可 知,0:00— 6:00,沙漠和绿洲的降温速率大致一样,C正确。读图可知,6:00— 12:00沙漠的升温速率快于绿洲,则沙漠的长波辐射也强于绿洲,D 错误。故选 C。第(2)题,若绿洲夜间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 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温度应高于沙漠,故 ③ ④ 错误。 故选 A。第(3)题,从图中甘肃该时段最高气温接近40 ℃可以判断 应为夏季。7—8月 是 我 国 夏 季,我 国 西 北 地 区 降 水 少,太 阳 辐 射 强,大气较稳定,绿洲区植被生长旺盛,植被覆盖状况较好,绿洲区 和沙漠区气温变化明显,C正确。故选 C。 答案 (1)C (2)A (3)C 对应训练 1~2.1.A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由云层指向宇宙,为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由地面指向大气,为地面辐射;③由云 层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④由太阳穿过云层指向地面,为被大 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因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消散,云 层厚,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①对,选 A。第 2题, “秋阴不散”是指秋天阴天多,“霜飞晚”是指霜形成时间晚,阴天难 成霜,这是由大气的保温作用所致。阴天时云量大,云层厚,导致 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选 C。 3~4.3.D 4.B 解析 第3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 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 辐射散失的热量少,D 对。秸秆覆盖在地面,不能改变大 气 逆 辐 射,A 错。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 错。秸 秆覆盖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这不是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主要原 因,C错。第4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 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因秸秆覆盖,获得光照较少,B对。与冻结时 间较迟无关,A 错。水分蒸发较弱是土壤温度低的结果,C错。空 气是流通的,同一地区上空气温差异不明显,D错。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4 等温线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2.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为祁连山地区,甲地的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并且越往内气温值越小,说明是地形地势影响 等温线的分布。选 D。第2题,读图可知,乙地为吐鲁番盆地,该 地夏季气温高,主要是由于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 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地表裸露,比热容小,升温快,②对。吐 鲁番盆地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④对。选 B。 3~5.3.B 4.D 5.C 解析 第3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 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的同心圆状,且气 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影响7 月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4题,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 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则可能是 冬季风影响所致。第5题,乙、丙两地纬度、距离海洋远近均相近, 海拔差别也不大,在夏季风(东南季风)作用下,丙位于迎风坡,降 水多,增温较慢,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增温较快,因此两地气温 不同。 第2讲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1)纬度 (2)热量 水汽 2.(2)冷热 上升 下沉 水平气压 水平 【填图绘图·再实践】 高 低 高 冷 热 冷 【旁栏边角·再利用】 (1)提示 ①“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对流层中同 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②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2)提示 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水汽易降温凝结;城市中心区空气 中固体废弃物多,多凝结核。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二、1.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热力环流 考题示例 答案 (1)C (2)D 对应训练 1~2.1.B 2.D 解析 第1题,材料“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 集起来”是解题的关键信息。解答本题还要注意利用图中的隐性 信息,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分布,表明在亚得里亚海东北部有山 地。布拉风是冷空气遇到山脉阻挡之后,沿山坡向海洋一侧急剧 — 397 —

下沉形成的。因此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该海域的东北部地区。 第2题,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 降温慢,因此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海洋和陆地近地面的气温会出现 差异,从而形成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气上升 形成低压,因此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应是夜间。正午,近地 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不易形成布拉风;上午,陆地逐渐升温,傍 晚,陆地逐渐降温,与海洋的气温相差不大,布拉风出现频率较低。 考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题示例 答案 (1)C (2)A 对应训练 1~2.1.B 2.A 解析 第1题,近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 力、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由高压吹 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甲为 高压中心,乙为低压中心,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箭头示意从甲地到 乙地的气流方向。从甲地到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是从高压流向 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一直向左偏,图中③线路的运行方向是 符合条件的,故 B正确。第2题,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读图可知,a处等压线最稀疏,说明a处风力最小,故 A 正确,B、C、 D错误。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5 等压线、等压面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3.1.C 2.C 3.A 解 析 第 1 题,图 示 等 压 线 等 压 距 是 2.5 百 帕,甲地气压值是 5 百 帕,乙 地 气 压 值 是 997.5~ 1000百帕,两地的气压差可能为22.5~27.5百帕。C正确。第2 题,图示重庆处在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蒸发 弱;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弱;哈尔滨处在低压中心的西南部, 吹偏西风;广州受高压外围气流影响,多晴朗天气。C 正确。第3 题,甲地地处高压中心,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弱。相比甲地,乙、丙两地地处 低压中心,丁地位于低压槽,三地以上升气流为主,容易成云致雨, 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较 强,保温作用强。A 正确。 4~5.4.B 5.D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该时段河谷等温面向高处 凸,等压面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高,气压较低,根据“山 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故选 B。 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边山坡气流下沉,吹山风,为夜间, 河谷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夜雨较多,故 选 D。 第3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湿度 2.(1)暖气团 冷气团 (2)云 大风 降水 3.(1)上升 下降 温暖晴朗 (2)升高 降低 低温晴朗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都主要集中在冷气团一侧。冷锋的 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前。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二、1.辐合 辐散 上升 下沉 阴雨 晴朗 【旁栏边角·再利用】 ①√ ②× ③√ 三、2.冷锋 暖锋 3.上升 A D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①不能。高压脊的脊线两侧冷暖气流不会相遇,因此不能形 成锋面。 ②甲处仍然是冷锋,乙处是暖锋,但锋面的运动方向不同,乙 处暖锋和甲处冷锋都会顺时针方向移动。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图示锋面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 近地面锋面移动速度较慢,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东北 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 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是1.5~2.0 千米,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是2.0~2.5千米。排除 A、C。 冷锋锋面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东北风变为西北风,锋上为 西南风,B错误。暖锋锋面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为东南风, 锋上为西南风,D正确。故选 D。第(2)题,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 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数值a>b>c可知, 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 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 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 冷锋过境,A 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 符,B错误;④图中乙地近地面风向为偏南风,与题意不符,D 错误。 故选 C。 答案 (1)D (2)C 对应训练 1~2.1.C 2.D 解析 第1题,图中四地均位于南半球,结合四地等 压线的分布和数值可判断①地、②地风向为偏北风,③地风向为偏 南风,④地风向为偏南风。③地比④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 度力更大,风力更大,所以符合条件的是③地。第2题,图中形成 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该地位于南半球,气旋气流顺时针运动, 锋面移动方向也是顺时针。图中乙和丁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暖 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应为暖锋。故选 D。 考点二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考题示例 答案 (1)C (2)A 对应训练 1~2.1.D 2.B 解析 第1题,图中等降雪量线的总体分布特征是沿 海、沿湖地区数值较大,特别是沿海地区数值更大,而山脉附近地 区数值较小。A、B、C 的表述不符合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故 正确答案为 D。第2题,根据题干“炸弹气旋”的概念得出,“炸弹 气旋”是由北方冷气流快速南下,造成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快速上 升而形成的一种锋面现象。所以造成美国东部海面冬季易形成 “炸弹气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东西部 为山地,中部为平原,有利于北方的冷气流快速南下。美国东部虽 然为山地,但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较低,对来自北方的冷气流阻挡 作用小,与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时,冷气流势力还很强大,导致来 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快速抬升,产生暴风雨、雪天气,形成“炸弹气 旋”。A、C、D不符合“炸弹气旋”现象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 B。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6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解析 — 398 —

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 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 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 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 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 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第4讲 气压带和风带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2.(1)赤道低压 副极地低压 (2)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压 东北 3.(2)偏北 偏南 【思维拓展·再提升】 提示 不相同。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 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是气流运动造成的。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同在南半球或同在北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信风 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二、1.亚洲 副极地低压带 2.亚洲 副热带高压带 3.西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亚洲东部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 沿海,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季风气候最典型。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 错误。乙为赤道低压, 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 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 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 量少,D错误。第(2)题,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 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 错误。夏季为黄河 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 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压 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 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 答案 (1)C (2)B 对应训练 1~2.1.D 2.B 解析 第1题,结合纬度位置判断,甲图中副热带高 压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图中0°~10°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 北风;10°~20°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20°~30°受副热带 高压带控制,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 南风。第2题,根据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乙图中气压带北 移,北半球是夏季;结合上题分析,甲表示1月份、冬季,乙表示7 月份、夏季。 3~4.3.D 4.C 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撒哈拉沙漠处于北半球低 纬度地区,撒哈拉沙漠向外输送的尘土由东向西运动,因此撒哈拉 沙漠的沙尘飘过大西洋的动力为东北信风,故选 D。第4题,天空 中出现漫天黄沙会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 用增强;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漫天黄沙对紫外线基本无影 响;出现漫天黄沙会削弱太阳辐射,进而使地面辐射减弱,近地面 大气辐射减弱。故选 C。 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 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雨的天气”,雾存在的时间较长,说明风速 较小,雾不易消散,越南北部沿海东部有海南岛阻挡东风,且海域面 积狭窄,风速小于南部沿海,①正确。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结,图中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凝结形成雾, ②正确。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势都比较低,③错误。北部沿海、南 部沿海空气湿度都较大,④错误。故选 A。第(2)题,图中风向不是 西南风、东南风,因此时间不会是夏季,B、C 错误。11月至次年 1 月是冬季,应 该 吹 偏 北 风,D 错 误。2—4 月 是 冬 夏 季 风 转 换 的 季 节,气温逐渐回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此时陆地气温较低,因此海 洋暖湿气流遇到冷的下垫面凝结形成雾,A 正确。故选 A。 答案 (1)A (2)A 对应训练 1~2.1.C 2.D 解析 第1题,图示以北极为中心,结合图示经纬度 可知,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西伯利亚高压北侧; 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盛行西南风。第2题,乙在北太平 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高压 切割,副极地低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第5讲 气候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上升 湿润 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 下沉 稀少 2.较多 西风 温带海洋性 较少 3.(1)季节 季节差异 (2)太阳辐射 地形 4.(1)水热条件组合 (2)荒漠 亚热带季风 常绿阔叶林 热带 草原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阻挡西风深入内陆,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不能继续 东进。 【思维拓展·再提升】 提示 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叶子宽大是 为了增强水分的蒸发。而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 燥,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植物叶子硬且有蜡质。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5)√ 二、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地中海 3.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不是。北美和南美洲东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影响气候的因素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中甲、乙两地的月均温分布状况可知,甲地 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可以判断甲位于南半球,位于南美洲 西部,乙位于北半球,位于欧洲西部。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可以判断,两地均位于西风带,位于大陆西海岸,但是甲位于南美洲 — 399 —

西海岸,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多地形雨;乙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 小。所以甲地降水量比乙地丰富,A、B错误,D 正确。乙沿海有北 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而甲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C 错误。故选 D。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 半球,乙地7月和甲地1月都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甲地纬度低,1月 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地7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故应该是甲地1月气温 高才对,实际情况相反,A 错误;相比较而言,甲地1月比乙地7月 白昼时间短,B错误;乙地西部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 流 经,增 温 增 湿,甲地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C 正确;乙地主要受 西风带影响,D错误。故选 C。第(3)题,乙地降水受盛行西风的影 响,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A 错误;乙地常年受暖流的影响,暖 流的影响不具有季节差异,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地 势较平坦,无高大的山脉阻挡,且此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形对降 水的影响不会出现季节变化,C错误;乙地降水主要受盛行西风的 影响,中纬度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西风强 盛,水汽更多,所以冬季降水多于夏季,D正确。故选 D。 答案 (1)D (2)C (3)D 对应训练 1~2.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落基山脉山体内部7月10℃等 温线分布的海拔较山体外部高,是由于39°N 沿线落基山脉,中部 为大盆地,此处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气候显著,太阳辐射更 强,与外部相比升温更快,因此 C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临 海一侧有加利福尼亚寒流,可能会导致外侧气温较低,但从图中 看,落基山脉内部往东区域的山体外部 10 ℃ 等温线分布高度也 低,A 错。由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可知,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B错。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在最热月临海一侧气温较低,内 陆较高,但题图中没反映出这一现象,D 错。第2题,西侧降水多 于东侧是因为西侧是西南风迎风坡,东侧是背风坡,和气温差别关 系不大,A 错误。垂直带谱的多少与山体所处的纬度、相对高度、 海拔等因素相关,B错误。气温越低越利于冰雪积累和冰川发育, 内部气温较高,冰川更易融化,不利于冰川发育,使内部雪线高于 外部,C正确。森林生长与降水、气温等因素有关,D错误。 考点二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考题示例 答案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 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对应训练 1~3.1.B 2.B 3.A 解析 第1题,该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 累计曲线图,可根据累计降水量变幅最大的时段判断该地降水量 最多的月份。读图可知,6—7月累计降水量变幅最大,说明7月 份降水最多;读图可知,7月份累计降水量约为460毫米,6月份累 计降水量约为310毫米,据此推知,7月份降水量约为150毫米。 故 B正确。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12月降水量接近0,气温 约为23 ℃,所以该地 12 月气候特点是高温少 雨,B 正 确。第 3 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7月均温约12 ℃,降水量约150毫米,说 明7月温和多雨;由上题可知该地12月高温少雨。据此可推知, 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故 A 正确。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7 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2.1.D 2.D 解析 第1题,甲地自然景观图中只有水边有植物, 周围一片荒凉,湖泊处可能为绿洲,判断为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 候干旱。乙地自然景观图中远处有雪山分布,景观以草原为主,植 被分布较广,但是矮小稀疏,说明降水少、热量少,应为北纬30°附 近的高原高山气候。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湿润。②地夏季高温,冬季温暖,全年降水季节变化小。③地 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主要集中于夏季。④地夏季 高温,冬季温暖,全年降水稀少。第2题,结合同处北纬30°这一特 点,分析两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植被差异反映了两 地的热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 3~4.3.D 4.B 解析 第3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低于0℃,属于温 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在 400毫米左右,可判断其为温带大陆性气 候。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 ℃,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毫米, 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夏季高温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第 4 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 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 制而少雨。 答题规范(三) 气候特征类 培优演练 1~2.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萨那位于热带,但其海拔在 2000米以上,气候凉爽。萨那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 稀少;夏半年主要受来自大陆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也不多。第2 题,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 形成的西南季风能够影响该地。影响该地的西南季风来自非洲大 陆东部,虽然掠过红海,可水汽含量不多,带来的降水有限,但却是 该地全年主要的降水来源。 3~4.3.D 4.B 解析 第3题,塞伦盖蒂公园地处东非高原,是热带 草原气候;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是南半球的雨季,受赤 道低压带控制。D正确。第4题,南半球水草丰美的时候为南半 球夏半年,对应9月底至次年3月底;9月后,雨带往南移,动物也 随之南移;而图中②地在赤道附近,由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推 算出只能是7月底至8月中下旬。B正确。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降水 热量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陆地水 植物蒸腾 少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外流区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 循环为主。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A~I依次为: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植物蒸 腾、地下径流、下渗、蒸发。 二、1.动态平衡 4.地表形态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人们目前可以开发利用更新速度较快的江河水,但对于更新 速度非常慢的深层地下水、冰川水等,要加强保护。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三、1.河流 湖泊 冰川 2.自然环境 3.(1)调节 (2)动力 (3)淡水资源 航运 生态服务 四、1.交换 河流 2.(1)蓄积 补给 调节 3.相互补给 (1)高于 (2)地下水 4.(1)气温 (2)夏季 大 回升 春汛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没有道理。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 补关系。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水循环 考题示例 答案 (1)B (2)D 对应训练 1~2.1.A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径流深最大,约等于②③ 之和,故①为总径流量。随着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涵蓄水源功能 — 400 —

增强,地下径流会增多,地表径流会减少,故②为地下径流,③为地 表径流。故选 A。第2题,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提高森 林覆盖率。读图可知,随着森林覆盖率增加,总径流量减少、地下 径流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从而可以减轻土壤侵蚀。故选 D。 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关系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4—6月河流的河底深度增加,水深增加, 水位上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位上涨说明其补给增多,水深增 加说明其河床底部的泥沙被侵蚀。再由文字材料中的“季节性融雪 和大气降水补给”可推知,此时融雪量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加, 流水侵蚀作用增强;且融雪含沙量小,沉积物数量少。第(2)题,8 月该河段河底淤积即为泥沙沉积的结果,由文字材料中的“降水多 为暴雨”可以推知,暴雨降水强度大且时间集中,由于暴雨形成的坡 面径流和河谷径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增强,必然导致水流的含沙量较 大,大量泥沙会进入河道中。降水结束后,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在河 底沉积。 答案 (1)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 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2)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 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对应训练 1~2.1.D 2.A 解析 第1题,哈素海处于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 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说明其早期为黄河流域的外流 湖,后因河道变迁形成牛轭湖。由于地处季风区,因此流域内降水 季节变化大,是导致早期哈素海年内蓄水面积变化大的主要原因。 第2题,读图可知,哈素海部分明水区变成芦苇区,因此湖泊面积 缩小,集水功能减弱,原先明水区域可能退化成沼泽,生态环境恶 化。因此 A 正确,B、D错误。盐碱化是湖泊周围土地可能出现的 生态问题,C错误。 研专项·前沿命题 图表突破8 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 培优演练 1~2.1.D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甲、乙水文站出现洪峰,且 甲水文站洪峰出现早,因此甲水文站位于河流上游,暴雨应出现在 甲、乙水文站的上游④地,D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暴雨后乙水 文站洪峰比甲来得晚且洪峰小,说明乙受湖泊调节作用,应位于湖 泊的下游,甲不受湖泊调节作用,位于湖泊上游,可知河流自东北 向西南流,A 错误。②地位于③地下游,流量②地比③地大,B 错 误。①地坡度大,水流急,C错误。④地坡度大,以侵蚀作用为主, D正确。 3~4.3.C 4.D 解析 第3题,欧洲大部分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量 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受其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而图中 ②③河流年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大,是因为其为冰川和积雪融水补 给,补给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故选 C。第4题,①河流夏季相对流 量较小,冬季相对流量较大,应位于欧洲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 ②河流夏季相对流量大,是因有冰川融水补给,应位于海拔较高的 阿尔卑斯山区;③河流春季相对流量大,是因有积雪融水补给,应 位于欧洲北部,纬度高,冬季有积雪;④河流相对流量的季节变化 小,应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选 D。 答题规范(四) 河流特征类 培优演练 解析 第(1)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面积大,支流多,位于热 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补给。恒河、布拉 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上游地区主要为雨水 补给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此外,该流域还存在比较稳定的地下水 补给。第(2)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主要从流 量大小及季节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布拉马普特拉河 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早。导致两河月平均径流 量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进行分析。雨水补给是河流的 主要补给方式。比较题目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布拉马普 特拉河流域降水量更大,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第(3)题,恒 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 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河流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很 大,在入海口处泥沙大量沉积,有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同时为农 业生产提 供 灌 溉 水 源。河 流 径 流 的 季 节 变 化 大,容 易 引 发 洪 涝 灾害。 答案 (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 不利:引发洪涝灾害。 第2讲 海水的性质及海—气相互作用 强基础·增分策略 一、1.(1)海水温度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2)递减 递减 高于 (3)主要聚集地 越少 结冰期 大气 2.(1)千分比 (2)降水量 蒸发量 (3)副热带 降低 红海 波罗的海 (4)淡化 养殖 3.(1)温度 (2)增大 相同 基本均匀 增加 较小 【旁栏边角·再利用】 提示 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 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3)× (4)√ 二、1.(1)水 汽 降 水 (2)潜 热 长 波 辐 射 能 量 风 动 能 (3)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4)平衡 2.(1)异常升高 较低 上升 减小 东部 增多 西部 上升 (2)异常降低 增大 【填图绘图·再实践】 提示 ①太阳辐射 ②长波辐射 ③传导对流 ④蒸发 ⑤降水 【易错易混·再判断】 (1)× (2)× 增素能·精准突破 考点一 海水的性质 考题示例 解析 第(1)题,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依据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最 高,以其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可知②表示盐度;根据海水温度由 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可知①表示温度;③表示密度。从图中可读出 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C正确。第(2)题,表 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通常情况下,在中低 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 下(一 般 至 1000 米 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 变化很小,B正确;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的海面;海水密 度受洋流影响。 答案 (1)C (2)B 对应训练 1~3.1.B 2.A 3.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经向风,北为正, 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由图2可以看到经向风和纬向 风都为负,得出风向为东南。根据图1中水温可以判断黄海此时 为夏季,而风向超前其6个月。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水 “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 海洋表层水温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太阳辐射更强,表层水 温更高。“跃层”是海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是密度突然变低 的情况,而影响海水密度的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海水密度越低,出现“跃层”最盛,而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故选 A。第3题,题目所涉及的是海产品因冷水团的存在而格外鲜美。 肉质好与其生长周期有关,气温越低,生命活动越缓慢,生长慢,有 机质积累多,营养物质积累多,海产品更为鲜美,D正确。 — 401 —

}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这个特指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各地都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太阳就从这个半球升起和落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高三复习课《昼夜长短及变化》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课《昼夜长短及变化》导案(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 宜昌天问学校高 三 年级 地理(学科)导案 执笔:王益权 审核: 杨飞 审批:朱先志 学案编号: 授课人: 王益权 授课时间:2014年5月7日第六节 课题: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掌握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3、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学习重点】2、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掌握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3、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学习难点】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知识链接】昼夜长短与日照图的关系。【学法指导】讨论法、讲解法,作图法【学习过程】强调昼夜长短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重点是什么?一、昼夜长短的状况请说出图中A、B、C、D四点的昼夜长

2、短状况。归纳一: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该半球极地地区出现极昼;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半球 昼夜长短要求学生绘出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春 分3月21日夏 至6月22日秋 分9月23日冬 至12月22日直射点北半球南半球学生填完后,相互对照,找出问题。知识巩固:判断右图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013江苏卷】如图16所示,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归纳二: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

3、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三、昼夜长短的计算请说出A、B两地昼长(时间)A B 请说出C、D两地夜长(时间)C B 归纳三:1、昼弧所跨经度/15=昼长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来判读昼夜长短: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巩固练习 【2013潮州第三次诊断】 图19为5月1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完成。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乙、丙、甲、丁3、仅知道日出或日落时间,求昼长或夜长。四、昼夜长短的对称归纳4:同一天,纬度数相同的南北两条纬线上昼夜长短完全相反。如:夏至日这一天,北极圈上昼长24小时,南极圈上夜长24小时;北纬20上昼长13小时13分、夜长10小时47分,南纬20夜长13小时13分、昼长10小时47分。(北纬40昼长14时51分,北纬60昼长18时29分。课本P19。) 巩固练习【2013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P地。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当堂训练】作业手册 P1第7、8题P2第14、15题【课堂评价与反思】评价:反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昼长差0小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