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艘航母几小时可以参加战斗?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

  来源:胡锡进观察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今天举行了下水仪式,它的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虽然仍为常规动力,但它配备了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装置。中国将建造更多更先进的航母,并终将向核动力航母挺进,已是再明显不过的趋势。

  上一艘山东舰从下水到列装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后,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水面舰艇第二大力量的地位将更加明确。当然了,我们与美国海军的差距仍很大,美国现有11艘航母全都是核动力,排水量也均超过福建舰。福建舰被很多外媒与美军退役的“小鹰”号做类比,该舰的排水量也是8万吨,1961年服役,2009年退役,退役前长期驻扎日本横须贺,是向中国示威最多的美国航母。

  ▲“小鹰”号航空母舰是美军最后退役的常规动力航母,2009年退役。它的满载排水量高达8万吨,并可以和其他核动力航母一样,搭载超过80架各式舰载机。

  然而福建舰除了动力和吨位与“小鹰”号类似,但它其他舰载系统的先进程度显然是“小鹰”号无法媲美的。由于中国海军尚无承担超远距离示威和作战的需求,目前常规动力对中国航母在西实施战略威慑并不构成束缚。未来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将赋予海军更大的想象空间。

  航母是大国最方便打出去的拳头,也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威慑的标志性符号。中国发展航母,大家想到的都是美国,其实中美一旦开战,航母并非决定胜负的唯一砝码。

  中国在未来很多年里的航母力量都无法超越美国,但我们在西太平洋的综合作战力却完全可能形成对美优势。如今对军事强国来说,只要看得见的目标都不难将其击毁,也就是说如果中美两军开战,双方都有能力将对方投入到战区的航母全部击毁。对中国来说,我们岸上的导弹力量处于绝对优势,中国的多款“东风”导弹都有能力瞬间将美国航母打残。

  美军将在西太平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将被迫接受中方的某些警告,这个趋势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的国防预算目前仅占GDP的1.3%,如果达到北约国家2%的标准,一年就能再增加千亿美元的规模,而且中国还有未来十几年GDP再翻番的目标,新多出的军费只要能辟出一部分,就能让海军获得更多世界一流的作战平台。

  周边的亚洲国家不可能有哪一个单独挑战21世纪的中国,中国发展海军也不是针对周边国家的。即使对日本,中国人的心态也该逐渐改变了。中国发展航母我认为也不是为了让它们有一天与美国海军拼个输赢,中国的国家力量是一个体系,航母这一环必须补上。中国的制造业总规模已经世界第一,我们的造船能力更是世界第一,让我们把该造的航母逐渐造出来,美国和它的盟友们看待中国的眼光会自然嬗变,他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也将重新斟酌。

  所以说,中国人需要聚精会神做好自身的发展,同时保持充分的战略信心和耐心。只要我们继续不断发展,时间就是中国的朋友,发展本身会带给我们更多战略资源,包括更多一流的航母。

  其实中国发展航母循序渐进,不急于迅速扩大数量,而是每造一艘技术上就前进一步,这就是战略定力和从容的表现。中国从北到南很多造船厂经过改造都有能力上航母项目,我们如果想一鼓作气造出大量同级别航母,是能做到的,但我们着眼的是未来博弈。因为中国有信心驾驭形势变化的节奏,我们知道该怎样适时分配使用力量,一步一个脚印,一步都不踩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

中国的航母梦,是从刘华清将军身上开始的。

1969年,中国正经历一场特殊的"革命",因为莫须有的一句话,已经50多岁的刘华清被撤销了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职务,被"下放"到海军的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

无故受到冷落的刘华清,毫无怨言,那颗强国梦依然火热,他在"船办"继续着自己的国防之路。

在第二年,他就组织了中国第一次的航母专题论证。

1970年7月,七院召开了成立大会,航母项目启动。

可能是好事多磨,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项目被搁浅了,刘华清的"航母之梦"也搁浅了。但是,刘华清已经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怎么会轻言放弃?(后来,在核潜艇的问题上,他也是如此。)

刘华清曾说:"中国搞航空母舰,目的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比赛,主要是用于解决对台斗争需要、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显然,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其实,中国搞航母,第一个出发点,就是自卫,提高国防能力。

这是一个建造长城的民族,一个在侵略、殖民下站起来的民族,也发誓永不受欺凌的民族。

只是那时候,很多人意识不到,航母的关键性;即使意识到了,以当时的国力也不敢想。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航母一艘=吞金巨兽!

即使今天,放眼国际,拥有航母的国家有几个?

组建编队、舰载机、后期的保养和维修,哪个不要钱?而且你还得有过硬的军事技术,光是这两点就足够让不少国家望而却步了。

1975年,海军编制了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刘华清看了"无航母"的规划后,彻夜难眠。

他用两天时间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在报告中,他强烈建议:将人力、财力拿出来做航母!

海上的战斗规律就是空中、水面、水下各种兵力的协同战斗,而掩护海洋交通和保护海洋资源的任务都是繁重的。但是,执行这些任务离不开去远海……可是我们无法到外国去建设任何基地……

把战略导弹和飞机放在航空母舰上要机动得多,以不变应万变,可以说一劳永逸。刘华清一再强调:航母才是未来海军的核心!

在刘华清的极力的推动下,中国航母事业得到了强有力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

80年代初,中美建交后,展开了军事交流合作,中央决定派遣刘华清前往。

刘华清在"特拉瓦"号上参观

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刘华清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更加坚定了他"中国必须有航母的梦想"。

3年后,1983年苏联军的第二艘航母"定单106"(后来改名为瓦良格)正式开工,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

只是那时候的刘华清还在为中国的航母梦砥砺前行,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不懈,才让那个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刘华清曾给发展航母设定了时间表:"七五"(1986年-1990年)开始论证,"八五"(1991年-1995年)搞研究,用15至20年左右的时间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

现在看来,航母的轨迹也一直遵循了这个时间表。

1992年贺龙之子贺鹏飞,出任海军副司令员,正式接过了刘华清的航母梦。

其实早在1987年,贺鹏飞曾代表总部首听取了刘华清关于航母的汇报,他那时就对航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乌克兰准备卖"瓦良格"的时候,贺鹏飞恰好分管装备建设工作,于是,他多次派人到乌克兰考察"瓦良格"号航母。

尽管上层明确表态,时机未到(航母是国之重器,需要国家高层决定),可贺鹏飞仍不死心,一直在想解决的办法,因为他清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贺鹏飞脑子一转,想出了"曲线买航母"的方法:能不能找一个香港的大老板来买?他们有的是钱。让他们先买下来,一旦需要的时候,就弄过来。

但是,他们找到的香港大老板,是一个只想赚差价的中间商,最后筹资的是当时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淳。

邵淳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和航母情结的人,他被中间商忽悠了一阵后想退出,这时候,贺鹏飞直接去见了邵淳。

贺鹏飞很激动,说:这条船我上去好几次。这个船确实好,很多技术是我们没有的。我们20年之内恐怕也造不出来。把"瓦良格"买回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中国海军的梦想。

贺鹏飞又说:我们想搞航母,真正的作用不在东海,在南海。你以为南海那是海?南海下面都是油田啊!南海的油质比进口的油质好,每年的产量达3000万吨,约占我国进口石油

的一半。现在眼睁睁地看着被外国公司把石油开采走了,我们海军官兵看了心里难受啊!

贺鹏飞最后十分坚定地说:这次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了。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错过,我连自己都不会原谅。

贺鹏飞越讲越激动,眼里泛着泪光。

邵淳被贺鹏飞一番话说得激情满怀,他郑重向贺鹏飞表态:贺副司令,你放心。买航母的钱,我负责解决,绝不会影响"瓦良格"启航。

那是1999年10月24日,几经波折后,澳门创律公司与黑海造船厂签订了瓦良格号航母正式买卖合同,但是距离辽宁舰正式交付,还要13年。

1999年6月14日凌晨,在中国创律公司雇佣的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缓缓地驶离了黑海造船厂的码头,开始了驶向中国的旅程。

据说,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泪流满面,在位于海边的造船厂疗养院目送了"瓦良格"号。

然而,谁都没想到,瓦良格还没出黑海就又转回来了。

当瓦良格准备通过土耳其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因为某国别有用心地提醒,土耳其政府突然发难。

由于"瓦良格"号没动力也没舵,所以只能靠拖船,土耳其政府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由,不允许其通过,态度十分坚决。

无路可走的瓦良格只能无奈地掉头,又回到了黑海造船厂。

中国公司想尽快将瓦良格拖回来,每个月/a/4455 "瓦良格"项目团队访谈

《东方早报》特别报道:刘华清与中国航母事业的往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三艘航母何时能够下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