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台县古店乡穷吗从哪坐车能到阜阳

从阜阳火车站去淮南凤台古店怎么去_百度知道
从阜阳火车站去淮南凤台古店怎么去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在淮南火车站的公交站台,整晚都有回凤台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拼车,每个人15-20元,这种方式应该是最经济的方法了。
去古店怎么去呢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凤台县(安徽省淮南市辖县)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安徽省淮南市辖县)
凤台(中国县份)一般指凤台县(安徽省淮南市辖县)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凤台县,隶属于,古称,又谓,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北邻亳州市,西北接,西连阜阳市,隔淮河南望淮南市,东连市区。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面积1100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凤台县下辖10镇、5乡,户籍人口63.424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10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596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5.527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97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1:58.6:27.3。
凤台县以煤电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之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凤台县历史沿革
凤台早期属徐、扬二州(淮北为徐,淮南为扬)之境。
,属青扬二州(青、扬以淮为界)之境。
凤台县行政大楼
,时为州来国,后被楚国所灭,为楚之州来城。周简王二年(前584年)秋8月,吴入州来。周景王七年(前538年)楚冉丹城州来。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吴灭州来,季札封延陵后辖州来城,故名延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冬十一月,吴把蔡昭侯由河南新蔡迁都于州来,遂改名为下蔡。历经昭侯、成侯、元侯、侯齐五代,历时47年。
时,蔡世家侯齐四年(前446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下蔡仍属楚地。
,秦灭楚后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置下蔡县,属泗水郡,九江郡。西楚时项羽立英布为九江国王,下蔡属九江国。
,汉初高帝五年(前202年)立淮南国,下蔡淮南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为九江郡,下蔡县属沛郡。
俱属九江郡。
时,属魏国的淮南郡。
初下蔡属淮南郡。晋末南北分裂,战事颇繁,县境来去无常,又在县境内设置了很多屯兵的城戍。南北朝时,下蔡属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置下蔡郡。
,开皇初下蔡郡废,仍置下蔡县,属淮南道。
,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涡州,为州治。武德八年州废,仍为下蔡县,属颖州(今阜阳)。
,下蔡属颍州(今阜阳),南唐、后周因之。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三月,攻克寿州(今寿县),世宗以其难以攻克,逐将寿州移治于下蔡,降为防御州并恢复其军为忠正军,原寿州为寿春县(今寿县)。
,北宋下蔡为寿州,属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寿州升为府,名为寿春府,下蔡为府治,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府废。南宋与金划淮为界,下蔡为金之寿州,寿春为宋之寿州,故有“南北寿州”。
,下蔡县隶属安丰路。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寿春县、安丰县、下蔡县废,并入寿州。在下蔡镇设巡检司。
寿州属凤阳府。雍正十年(1732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延批准,于寿州北分设一县,添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分疆而理,因县北有凤凰山而得凤台县名。雍正十一年正式分置,与寿州同城治理(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同治四年(1865年)冬移县治于下蔡,隶属凤阳府管辖。
初,废州府,县直隶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隶属寿县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隶属阜阳专员公署。抗日战争胜利后属淮南专员公署。
日,凤台县解放,划属阜阳专员公署。
日,划属淮南市管辖。
凤台县行政区划
1999年11月毛集设立正县级建制“淮南市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成为淮南直管。
2006年,撤销夏集乡,设立夏集镇。
2010年,撤销焦岗乡,设立焦岗湖镇。
日,将凤台县的李冲回族乡整建制和城关镇淮河以南的芦塘、西魏、淮丰、胜利、拐集、灯塔、山赵、夏湾、淮滨、黑龙潭10个社区(即凤台经济开发区)正式划归淮南市八公山区管辖(日省政府批准同意上述调整)。
2013年末,凤台县面积894平方千米,人口64.2万人,辖8个镇、8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36个社区,213个行政村(含经济开发区、李冲回族乡数据)。毛集实验区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12.93万人,辖毛集镇、夏集镇、焦岗湖镇,5个社区、38个行政村
日,正式撤销丁集乡,设立丁集镇。日,将八公山区的李冲回族乡、凤台经济开发区及管理的社区正式划归凤台县管辖(淮[2015]66号)。
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凤台县刘集乡设立刘集镇,镇政府仍驻刘集村。
凤台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凤台县下辖11个镇:、、、、、大兴镇、丁集镇、、、、,5个乡:、、、、李冲乡,213个行政村,32个社区。凤台县政府驻城关镇凤城大道。
凤台县地理环境
凤台县位置境域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东临区,北依利辛县、,西接颍上县,南隔淮河与相望。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介于北纬32°33′—33°、东经116°21′—116°56′之间,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总面积1100平方千米。县城距首都北京直线为810千米,距省会合肥111千米,距淮南市区30千米。
凤台县地形地貌
凤台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40至19.45米不等,地面自然比降为1/00。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以及历次黄、淮泛的侵蚀和堆积,加之人为活动的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淮河以北,地面平阔;沿淮河和西淝河两岸,由于历次汛期涨水而沉积泥沙,形成了0.5至2千米的“河漫滩涂”(即低洼湾地)。西淝河与淮河接口处,因汛期受淮水洪峰顶托倒灌向西南泛滥,并反复冲刷,使河面扩展增宽淤浅,形成董峰湖河口湾地。因淮河泛滥土地化积物的包围阻隔,形成了典型的焦岗湖“牛轭潮”洼地。焦岗湖以南为自然堤,系经常泛滥的淮水携带泥沙沉积而形成的缓岗。淮河南岸与江淮丘陵衔接,局部为石灰岩残丘,山脊自东向西,为剥蚀构造的低山丘类型。
凤台县气候特征
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东南风和西南风较多。
温度根据1949年至1985年气象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温度为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1℃;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温差年均较差为26.9℃。极端最高气温为日的41.1℃;极端最低气温为日的-21.7℃。
凤台县水文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固庙,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干流长1000千米。淮河由陆家沟向东入县境,经乔口孜、方家坎孜向北,经寿塘关向西,经硖山口、西淝河入淮口而折北后向东,经姚涧湖、黑龙潭北行,经九里湾折向东出境入淮南市潘集区境。境内流程33.32千米。
永幸新河:人工河流。界于茨淮新河与西淝河之间,西北自尚塘乡的王桥向东南入淮,全长42.63千米。
西淝河:发源于河南省鹿邑县安平集西温渡口,向东南流经亳县、涡阳、太和、阜阳、利辛至邵楼村入县境,由硖山口入淮。境内流程45.2千米,流域面积410平方千米。
茨淮新河:人工河流。由阜阳县茨河淮铺改道向东,经阜阳、利辛、蒙城、凤台、淮南、怀远入淮河。全长134.2千米,流域面积7127平方千米。
港河:自徐庄与永幸新河交汇处起,向东南经顾桥折南至港河闸入西淝河。境内全长28千米,流域面积110平方千米。
架河:自关店乡小周庄,向东南流经丁集乡东部和清明孤堆西部,再经刘巴集东部入城北湖后入淮河。全长29.4千米,流域面积278平方千米。
黑河:原名黑濠沟,或称黑泥河。是西淝河、茨淮新河之间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蒙城县郭集南部,向东进入县境内的大兴集,即一分为二,南流为泥河,北流为黑河。黑河东流古路岗入怀远县境,全长54千米。县境内黑河段,上自关店,下至焦庄,过境长23.8千米。
泥河:又称东泥河或黑泥河。源自凤台县米家集西部,与黑河相交,向东南流经武集折南,经淮南市潘集区境内入淮,全长50千米。
焦岗湖:旧称椒水,为沙河故道。位于县城西南15千米,南滨淮河,北近西淝河。水域东西长10千米,南北宽5千米,湖底高度海拔16.5米。流域面积569平方千米。
金沟湖:位于县城西北38千米处,原为西淝河右侧的河曲带,金沟自北穿湖流入西淝河。民国初年,金沟湖屡遭黄泛淤淀,到1949年已成为沼泽地。
姬沟湖:古称鸡水,位于县城西北20千米处,为港河入西淝河处下游的河口段,南北长7千米,东西宽度南首1千米,北首0.6千米,面积为18400亩。建国初期,湖水面积为400平方千米。1956年筑淝左堤,将湖一分为二,建有港河闸,上游水面7000余亩,下游部分已作耕地。
花家湖:位于县城西北10千米处,为西淝河下游的一个河湾带。东西长7千米,南北宽1.5至3千米,水域面积23000亩。
城北湖:旧称十一家湖,位于县城北3千米处。湖域南北长5千米,东西平均宽度0.5千米,水域面积3800亩。
凤台县土壤类型
凤台县耕作土壤19个土属,以黄土、坡黄土、白黄土、淤土、黑土、青白土田、淤坡黄土等为主,共占全县耕作土壤的89.9%;其中黄土面积最大,为610945亩,占42.8%。较好的土种有坡黄土田、老城坡黄土、油黑土、青白土、白黄土田、两合土、淤坡黄土、淤心两合土、容淤白黄土、砂礓黄土田、淤土等,占全县耕作土壤的25%。多分布在城郊、桂集、顾桥、马店、丁集、张集、毛集等乡。较差的土种有飞沙土、蒙沙两合土、壤心淤礓黄土、沙心淤底两合土、沙土、沙身淤、新积黄土、淤身两合土等,面积为69864亩,占全县耕作土壤面积的4.9%。
凤台县自然灾害
凤台县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其次是虫、霜。灾害次数,旱大于涝,灾害程度,涝大于旱。
凤台县自然资源
凤台县水资源
凤台县地表水总量23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4.36亿立方米。降水及径流量自北向南递增,随降水量多少而产生丰水年或枯水年。据县水文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径流量深296毫米,径流总量为3.22亿立方米。储于河、沟、塘、渠之中约1亿立方米,可供利用。
凤台县属淮河水系。流径县境的有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三大河流,另有港河、架河、泥河、黑河、永幸新河5条小河。有焦岗湖、姬沟湖、城北湖、花家湖4个湖泊,面积为46.33平方千米。有大沟25条,总长207.99千米;中沟363条,总长773.6千米;干渠750条,支渠10000条,总长723千米。全县总计水面16.76万亩,占总面积的10.8%。境内小型河、塘、湖、沟、渠纵横交错,形成水利排灌网络。
凤台县植物资源
乔木:主要有槐树、、、臭椿、、、、香椿、、柳、榆、檀、桐、枣、、、梨、苹果、、梓、、橡、李、梅、柿、樱桃、广玉兰、白玉兰等。
灌木:主要有、匐地柏、雪松、、狭叶山胡椒、、、、野蔷薇、紫荆、牛奶子、野花椒、、枸杞子、、石榴、葡萄、、枸骨、冬青、一叶秋、连翘、、九里香等。
花卉:主要有白玉兰、、茉莉、、玫瑰、海棠、菊花、、野菊、梅花、、迎春、仙人掌、美人蕉、牡丹、吊兰、、含笑、山茶、、瑞香、月季、樱花、木芙蓉等。
药材:主要有、、红花、、丹参、、、紫花地丁、生地、贝母、、、白头翁、芦根、、、过冬青、、土枸杞、、紫苏、、川楝子、水红花子、冬瓜子、小茴香、杏仁、、银杏、槐米、、芡实、白扁豆、、无花果、木瓜、挂金灯、、陈皮、小蓟、大蓟、茵陈、、仙鹤草、、浮萍、鱼腥草、萝卜地丁、、半枝莲、苏梗、夏枯草、苍耳草、含羞草、野荞麦、猪秧秧、燕麦草等。
凤台县动物资源
禽:境内常见鸟类共20余科60余种。主要有:喜鹊、黄鹂、、棕背斑鸠、燕、大雁、鹰、鹌鹑、画眉、杜鹃、啄木鸟、麻雀、寒号鸟、、鹤、雁门鸽、山麻雀、、相思鸟、呱呱凫、喳呼狼、叫天子、黄雀、打狗雕、苍鹭、银喉、长尾山雀、红眉水鸲、大嘴乌鸦、秧鸡、、、赤肚长嘴雀、竹桔子、百舌子、铁头兔等。
兽:主要有、刺猥、蝙蝠、野兔、、、田鼠、家鼠等。
鱼:常见的有鲢鱼、、鲫鱼、、、泥鳅、刀鳅、条鱼、、赤眼鳟、、肥王鱼、鳜鱼、颚针鱼、鳗鲡鱼、虾虎鱼、鳊鱼、非洲鲫鱼、刀鲚鱼、麦穗鱼等。
昆虫:有瓢虫、、金龟子、地老虎、蚜虫、、食心虫、金针虫、松毛虫、天蛾、、蜻蜓、蟋蟀、、蚱蜢、狗蝇子、、螟虫、、青虫、黑壳虫、、、、蚂蚁、、蛆蛀、、金壳螂、老水牛、豌豆象、黄萤、、马蜂、草蜂、、扑灯蛾、、蝉、舟蛾、螟蛾、蜈蚣、粉蝶、、蝎、蚕、、甲虫等。
此外,还有水产类动物、、、、等,两栖类动物青蛙、等,爬行类动物、、、土鳖子等。
凤台县矿产资源
凤台县矿藏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以煤为主,兼有其他多种矿藏资源。
:境内煤储藏量达100亿吨。主要分布在王集、花家湖、八里塘、张集、桂集、丁集、顾桥、马店、城关和大山等地。
:境内储藏量为180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和刘集乡等地。1953年起正式开发利用。
紫砂石:境内储藏量为70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尚未开发利用。
:境内储藏量为3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淮河东岸山区,可作耐火原料。
:分布在县境山区,矿层长达10公里,储量丰富。可生产400号、500号水泥,并可烧制石灰等建筑材料。
:分布在境内黄土山一带,储量较大。
:分布在大山镇的淮磷、张庄东南山上,储量不大,呈鸡窝状。
:分布在县城东南的太平山、狮子山、马家洼等地,储量不大,呈鸡窝状,不易大规模开采。
凤台县人口民族
凤台县人口
2016年末,凤台县户籍人口为63.4243万人(不含李冲、开发区),比2015年增加了15384人,其中城镇人口11.1309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3.6124万人;女性人口29.811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3.0%、47.0%;出生人口17877人;死亡人口1308人。常住人口58.9000万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016年凤台县人口数及其构成指 标
年末数 (人)
比重 (%)
年末户籍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其中:18岁以下
60岁及以上
凤台县民族
凤台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等25个少数民族。
凤台县经济概况
凤台县综述
2016年,凤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1033亿元,比2015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596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5.5271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9798亿元,增长7.7%。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4:60.0:26.6调整到14.1:58.6:27.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9%,拉动经济增长2.0%。
2016年凤台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
绝对数(万元)
增长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营业性服务业
非营业性服务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凤台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32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1811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1.4%,其中完成500万元以上投资180.9505亿元,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24.2306亿元,增长19.5%。500万元以上项目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9968亿元,增长46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8892亿元,下降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0.0645亿元,增长14.7%。完成工业投资58.8892亿元,下降8.9%,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37.1861亿元,下降2.6%。
2016年,凤台县完成财政收入36.0130亿元,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369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27.8%。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70.9%;营业税下降37.9%;企业所得税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0364亿元,增长5.5%,其中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3303亿元,增长25.9%,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2.0%;教育支出6.7972亿元,增长17.8%,占财政支出的18.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0951亿元,增长2.9%,占财政支出的14.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850亿元,下降35.8%。
2016年,凤台县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4.323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1.5%;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8369元/人,下降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13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5元,增长7.5%。
凤台县第一产业
2016年,凤台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4.412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2%。
2016年凤台县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2015年增长(%)
蔬菜及食用菌
2016年,凤台县谷物播种面积84804公顷,同比2015年增长4.2%,谷物总产59.4903万吨,下降1.5%,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3937公顷,增长5.7%,总产29.0313万吨,增长7.2%;水稻播种面积40080公顷,增长2.5%,总产30.2025万吨,下降8.7%。油料播种面积1249公顷,产量4906吨,增长75.0%,棉花播种面积9公顷,产量12吨,下降66.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477公顷,产量35.0906万吨,增长12.4%。
2016年,凤台县完成肉类总产量47586吨,同比2015年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24706吨,增长0.9%。禽蛋产量25398吨,增长9.8%。
2016年,凤台县水产品产量32520吨,同比2015年增长5.0%。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0.7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4.1%;农用拖拉机44219台,播种机6087台,水稻直播机275台,水稻插秧机1033台,化肥深施机1462台;农机耕作面积85.3千公顷,机播面积68.6千公顷,机收面积79.7千公顷,农用运输车2204辆。农村用电量38894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7436吨,农药使用量3144吨。
凤台县第二产业
鸟瞰顾桥矿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729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42万元,增长17.8%;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94.6285亿元,增长1.4%。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75.4187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019.8万吨,下降12.0%;发电量138.0969亿千瓦时,下降0.01%;服装业675.8万件,下降15.3%;面粉62.5628万吨,下降12.7%;大米38.3118万吨,下降21.4%,水泥233.3万吨,下降3.3%。
2016年凤台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指 标
增加值(万元)
比2015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股份制企业
大中型工业企业
2016年凤台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比2015年增长%
万千瓦小时
2016年,凤台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6302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5.9%,全县13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0839亿元,增长2.9%。
凤台县第三产业
2016年,凤台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达70.7076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1.8%。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522元,较2015年增加了869元。年末限上商贸企业104家,完成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22.5156亿元,增长13.2%。
2016年,凤台县完成进出口1.1026亿美元,同比2015年下降9.6%。实际利用外资3740万美元,增长17.5%。
2016年,凤台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9732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5.5%,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2564亿元,下降8.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7.5040万户,增加60233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0.7部。年末互联网用户达81562户,比2015年末净增6099户。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2.3558亿元,比年初增加28.2463亿元,增长12.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3.0236亿元,增加21.3676亿元,增长15.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2966亿元,增加2.0105亿元,增长5.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1.9467亿元,增加46.9145亿元,增长34.7%,其中,住户贷款44.16亿元,增加91881万元,增长26.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37.7867亿元,比年初增加37.7264亿元,增长37.7%。各项贷款中境内短期贷款94.8758亿元,增加35.9951亿元;境内中长期贷款82.3232亿元,增加11.3268亿元。
2016年末凤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速指 标
年末数(万元)
比2015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住户
非金融企业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住户
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
凤台县社会事业
凤台县科技事业
2016年,凤台县科技经费投入5370万元,同比2015年增长3.9%,申请专利417件,其中发明专利338件;授权136件,其中发明专利67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5家;培育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3家,新建企业研发机构30家。年末有县以上质监系统内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00台(件)。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安徽名牌产品6个。
凤台县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学校数255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32所,小学110所,幼儿园110所。在校学生数11.224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518人,普通中学31567人,小学55324人,幼儿园22729人。专任教师6088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255人,小学专任教师286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819人。全县教育经费投入67972万元,增长17.8%。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85.1%,高中毕业升学率95.1%。
2016年凤台县学校基本情况(单位:所、人)指 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凤台县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拥有艺术表演团2个,文化馆(站)17所、图书馆1个20家公共电子阅览室、243家农家书屋。图书藏书量5.8万册次,电子图书25万册。“两馆一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全部免费开放。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数字电视2万户,模拟电视1万户。举办或组织参加省、市级比赛共计18场次。
凤台县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共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21家,其中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站和村卫生室234家,个体诊所68家。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28个,营利性医疗机构26个。全县卫生系统职工1301人,其中县级医院711人。乡镇卫生院755人。在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86人,其中县级医院676人,乡镇卫生院475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83人,初级职称730人。乡村医生685人,平均每个村卫生室3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837人,注册护士887人。全县医疗机构拥有病床数1340张,县人民医院380张,县中医院260张,乡镇卫生院590张,其他医疗机构110张,每千人病床数为1.99张。2016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3.0984万人,参合率101.8%;适龄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90%以上,完成接种剂次13.2183万剂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全年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330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25.9%。
凤台县劳动就业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单位从业人员58156人,同比2015年减少2111人,其中,第二产业34404人,减少2254人;第三产业22802人,增加174人。年末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4.3238亿元,年平均工资58369元/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62个,较2015年减少12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凤台县社会保障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4.2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61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63355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5855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24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3.0984万人。有4969人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0878人参加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人数5028人。
凤台县社会福利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400床。
凤台县环境保护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有森林面积9324公顷,森林覆盖率10.6%,活立木总蓄积量1044554立方米。年末全县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440吨,烟(粉)尘排放量2082吨,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9.1%;全县有垃圾处理站19个,城区4个;全县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90天,占全年比例为80.6%。
凤台县交通运输
凤台县交通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9533亿元,比2015年增长2.2%。
凤台淮河二桥
凤台县运输
截至2016年末,凤台县拥有民用汽车52573辆,同比2015年增长5.8%,其中私人汽车44842辆,增长5.6%。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960万吨,下降7.7%。货运周转量17.06亿吨千米,下降0.8%。完成客运量1286.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830亿人千米。
2016年凤台县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及增长速度指 标
一、货运量
二、货运周转量
凤台县历史文化
“凤凰台”传说凤凰落于此,因而得名
孤堆寺古村落遗址
位于马店乡利民村孤堆寺,南距港河85米,北距运粮沟9米。属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遗址为1高台,面积38平方米,高4米,破坏严重。出土有大量鹿角、鬲足等。
位于夏集镇立新村,南距夏集2里。为唐代遗址。孤堆高出地面7米,东西长70米,南北长55米,早年已被盗。曾出土有青石床,床面刻有周文王与八骏马图案。
位于夏集镇陈集村。时代不详。东西长70米,南北长60米,高约6米,地表遍布砖瓦片和蚌壳。
位于杨村乡李圩村,西距港河100米。时代不详。南北长98米,东西长32米,高3米,部分墓砖已外露,相传解放前曾被盗。
位于毛集镇梁庵村,北距凤颍公路120米。时代战国(楚)。1952年,被当地群众掘毁,出土有石墓门、陶器等,现已夷为平地。在地表采集有墓砖、陶片等。
位于刘集乡谢郢村,南距淮河40米。时代西汉。1982年12月,由省文物研究所清理,出土绳纹陶罐2件。
位于刘集乡东南3里,孤山山腰间朝阳处,东距淝河大堤35米。时代东汉。1984年农民开山发现,由省文物所发掘,出土文物40余件。
凤台县风景名胜
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内。206国道可达。距淮南市区约15千米。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1998年8月开发建设景区,日对外开放。景区整体规划面积120余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8.85平方千米。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1600年前的淝水之战,便发生于此,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典故。
位于县城南3千米,三峰山东1千米处,又叫过街楼、梳妆台。现为凤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唐关始建于五代。当时南唐兵被后周困于寿州,南唐元帅石景达来援,据八公山与后周对峙。后周为对付南唐援兵,建寿唐关。此关青砖砌成,长20米,宽3.6米,高4.5米,上覆砖石。关口呈拱形,可通车马,为古代凤台通往寿县要塞的关口。两侧是悬崖峭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至今雄关犹存。寿唐关还曾依山势建有城墙、重楼、重屋、钏鼓楼等楼台亭阁,今均废,尚有遗址可见。
黑龙潭在县城东0.5千米处,位于淮河东岸的紫金山下。山势直出淮河中流,奇山峭壁,山曾万状。壁下十几米有大洞,可容百余人。壁前水极深,为黑龙潭,潭有泉,深数十丈。每遇淮水涨落,潭壁水花四溅,潭中不停发出“咣咚、咣咚”的回响,景色甚为壮观。那响声一直被传为是栖息在洞中的龙啸声。黑龙潭的夜景更为迷人,空中点点繁星和地上的万家灯火汇于潭水中,画面层次深远相交,山林建筑的倒影时动时静,时而传来三两声水哗,更衬托出夜幕下黑龙潭的静谧、神秘。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两次路经此地,面对黑龙潭美景,遂吟七绝一首:“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东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大文豪苏轼,来到黑龙潭,写成传世之作《寿春李定卿饯城东龙潭上》。
位于县城西南约5千米处。为长淮第一硖。被称作长淮津要的东、西两硖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对峙,相距500多米,扼制着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硖山口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在此争战。南北朝时,东晋与秦军大战,这里是重要的军事津要。硖石山古有4城,一在东硖石,一在西硖石迤西微平处,俗名城子,山西北隅尚有遗址。一在禹王山腰,一在长山北麓,连同四城,相距不及5里。4座古城堡久废,今西硖石顶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四角凉亭,名为慰农亭。凉亭古朴典雅,亭额上有“慰农亭”三字,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幅清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手书对联:“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前行数步即为硖石陡壁,陡壁西侧悬崖上有摩崖石刻《筑城记》。
茅仙洞位于县城南3.5千米处的三峰山南坡半山腰中。洞门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这里学道。兄弟3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民国24年(1935年),道教门徒苏理纯、苏宗善广为化缘,集资重修殿堂,改名清天观。现存茅仙洞,清天观坐落在山坡上一片3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门的拱门顶上刻着清代书法家汪以道手书的“清天观”3个大字。
州来八景之——千年皂角树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7华里处,东、西硖石各高60米,两岸相距500多米,临淮处壁如斧削,十分险峻,淮水由东南缓缓而来,在此急转向北,复而东去,形成一道独特景观。在西硖石顶上有一座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慰农亭”,亭西侧的古皂角树是淮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省考古专家考证,这棵皂角树距今已有1000余年树龄,树干三人合围,老干虬枝,群众称之为“神树”,与慰农亭合并成为“州来八景”之一。
凤台县著名人物
,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
,字幼平,九江(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著名武将。
,字坦夫,今安徽凤台人。宋仁宗时任宰相,是宋代名相之一,也是宋代著名政治家。
,字晦叔,今安徽凤台人人,吕夷简之子,元祐初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与司马光同心辅政。
,字伯恭,吕夷简七世孙,南宋(今浙江)人,原籍安徽凤台。人称。与朱熹、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大家。他所创立的“”,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
,字汇川,凤台县廖家湾(现属淮南市田家庵区)人,父廖鸿文,别字子宾,为同盟会会员,1908年参加过领导的新军起义。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至六届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江苏省参事,江苏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凤台县廖家湾人(现属淮南市田家庵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曾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做兵运工作,任寿县学兵团教育副官。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任鲍刚师的连长、参谋,参加发动芜湖兵变,任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九团团长,国民党军独立第四十六旅七三八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一○师六五六团团长、三三○旅旅长、一一○师副师长、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安徽省凤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安徽省凤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安徽省凤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中安在线.[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凤台县志[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安徽地方志[引用日期]
.安徽省凤台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台县古店乡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