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换上的华擎amd主板超频设置图解x470和amd2600x,开机没反应,主板有红灯闪烁,这是怎么回事,江湖救急

Boost! 第二代锐龙澎湃加速:AMD RYZEN 锐龙 5 2600X 处理器 &7 2700X 处理器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Boost! 第二代锐龙澎湃加速:AMD RYZEN 锐龙 5 2600X 处理器 &7 2700X 处理器
追加修改( 10:56:04):第二代锐龙的架构是ZEN+,基本上是为了补齐1000系列的短板,根据实测,M.2/PCI-E的 NVMe SSD读写性能提升了很多,用了优化后的12nm制程,能效比更高,同时也可以挑战4.3G甚至更高的频率,可以支持DDR4 3600 的内存频率,降低CCX内核之间的通讯延迟,使得游戏性能有了相应的提高。
AMD Ryzen 的 X系列的 XFR2和Precision Boost,能够实现全核心自动超频,基本上压榨了CPU的全部性能前言▲一年前,Ryzen 锐龙系列万众期待中登场,在沉闷的市场上搅风搅雨,搅动了一池春水,身为二代目的第二代锐龙,在官配CP &X470主板的辅助下,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第二代锐龙&▲第二代锐龙的外包装跟第一代锐龙的外包装差别不大,我特别喜欢那个具有禅意的圈。▲背面还是橙色+多国语言,上面有产品的封条▲拍个照完拆封条▲内部还是这样两个盒子,一个盒子是CPU,另外一个是官方标配▲我们先来看看 第二代锐龙CPU的真容吧▲第二代锐龙 & Ryzen 5 2600X真容 和他的贴纸小伙伴。R5 2600X看上去跟R5 1600X没区别?,外观上是这样的,然而第二代锐龙采用更先进的12nm制程,AMD官方宣称,2600X与1600X在同频下,2600X的功耗降低11%。▲氮素,R5 2600X的默认频率已经大幅度提升了,3.6G的基础频率,最高BOOST到 4.2G,是的,你没看错,突破了原先的3.9G频率墙了。▲默认的原装塞铜散热器,一般说来,要获取更佳的性能跟使用体验,还是上更好的散热器,最好是双塔的。▲Ryzen 7 2700X作为目前登场的锐龙家族里性能最强的CPU,性能更是有了很大的提升,都超越了他的前辈R7 1800X.▲AMD官方宣称,同样功率下,R7 2700比 R7 1700理论性能在CB R15 里提升16%。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第二代锐龙的官方指定CP官方指定CP之一,msi X470 GAMING M7 AC▲msi的 X470 GAMING M7 AC是 msi在X470这一系列主板的旗舰级,堪称msi AMD平台民用级旗舰中的旗舰。目前京东还赠送一条价值729元的芝奇DDR4 3000 8G幻光戟内存。▲背面有该主板的特色,以及支持的一系列接口的类型、数量,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说明书▲主板以黑灰色配色为主,整张主板从观感上,给人以做工扎实的观感。▲极尽豪华的CPU供电区,而且还有为了挑战更高频率准备的双4+4供电接口,无一不彰显其主打强大的超频能力。▲DDR4内存插槽有钢铁装甲覆盖,增加内存插槽的强度、稳定程度,在24pin供电旁边有EZ故障指示灯,在主板的背面还有一排RGB炫彩灯。▲流光溢彩的炫彩灯,GIF压缩太高了.......▲在PCH旁边有6*SATA 6G接口,还有两个USB3.0接口,DeBug灯,以及5V LED供电/控制接口——可以用来控制水泵头的RGB灯效。旁边的帽子是X470 GAMING M7特有的 “HW GAME BOOST”快速超频旋钮,旋钮旁边还有电源键跟重启键,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方便操作。▲&“HW GAME BOOST”快速超频旋钮在BIOS里设置成HW模式,就能快速旋转至相应档位,进行快速超频(自动电压的情况下),从图中也可以看到锐龙2的强大超频能力。▲PCH延伸出的两翼覆盖住M.2接口,可以为M.2接口的 NVMe SSD提供散热,两条SLI/CF双卡PCI-E X16插槽上都有钢铁装甲加以覆盖加强机械强度、刚度。还有第三条从PCH引出的PCI-E 全尺寸插槽。▲打开PCH散热,露出了内部两条M.2 NVMe SSD插槽,从图中可以看到,M7主板支持 3* PCI-E X1扩展卡插槽,以及3条全尺寸的PCI-E插槽。▲比如我把我的建兴T11 512G装入,就可以盖上并锁上PCH大散热片了。▲做工非常扎实的板载声卡,以及丰富的滤波电容群,做工堪比部分独立声卡,旁边照例有RGB LED玻璃纤维环绕。▲i/O接口极其丰富,由于没有集成显卡的视频输出,左边是广受超频用户好评的一键清空CMOS按钮,特别适合超频失败之后的使用情况。中间把无线网卡的接口集成在这里了,插上配件里的天线,就能用了。USB 接口种类、数量丰富,满足日常使用,板载7.1声道输出。▲配件极其丰富,有5V LED供电接口,板载无线网卡天线接口,以及很多常用的配件都可以在这里挑出,个人觉得配件极大满足了我各种奇葩的使用需求。▲R5 2600X与 R7 2700X坐上冰封王座。的干将 &芝奇 狙击者X 内存条▲芝奇作为著名的内存厂家,这次推出了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内存套装,天猫有1349的套装价格,就是没我喜欢的战舰白,只有转头去1399的购买。这对芝奇 狙击者X套装为 DDR4
&小参数C19。▲芝奇 狙击者X DDR4 套装正体,我比较喜欢这种 黑白配色+迷彩的样式,黑色为主体,典雅大气。迷彩视觉效果好。▲背面比正面多了个铭牌,上面有品牌、型号、参数等信息,背面与正面整体风格非常一致。▲再来几张图,看看这对内存.如果配上白框黑叶,那是非常搭的。▲DDR4 3600的运行频率,实测支持两档XMP,小参数为C19-19-19-39 &1.35V▲把内存插到主板上先锋官,迪兰恒进 Vega??&▲Vega??是矿卡中强大算力的显卡,当然Vega??的游戏性能也是相当的出色,像这款迪兰恒进&DEVIL RX&Vega??是非公版。▲背面有产品的特点▲掏出内部的所有配件,铺在展示台上,有显卡本体,说明书,驱动光盘,质保卡,Devil身份卡。▲显卡表面是红色的塑料,外层覆盖磨砂哑光喷涂的金属,摸起来手感非常的爽,造型是经典红黑配色,颜色亮丽又不失稳重。三风扇+双槽高度的散热塔体,加上风扇的厚度,整张显卡达到3槽的厚度。▲全覆盖式金属背板,可以提高显卡的强度、刚度、扰度。整个显卡也是越肩高的,高显卡,挑选机箱的时候,要注意兼容性。当然,散热与静音效果比公版更出色。▲顶部有一个三挡bios切换开关,能够切换成静音、标准、挡模式,顶部的DEVIL LOGO在通电时会发红光。▲顶部的外接显卡供电接口为8+8pin,旁边有一排LED灯是负载指示灯,可以初步判断负载情况。旁边还有个开关,可以调整LED发光的颜色,红、蓝、或者关闭。▲当然选红色咯▲俗称三槽大面包是也............▲只提供2*DP接口 与 2*HDMI接口。这张迪兰 DEVIL Vega??能够在裸机平台上很好的卡住主板,使得整张显卡不会屁股一沉,使我非常惊讶,细节之处的调整相当不错。书记官 &希捷 酷鱼Pro 10T▲反正大、又静音就可以了军需官 &XFX XTi 1000▲这次我把我手上最好的钛金电源扛出来了,让其提供澎湃原动力。XTi原装模组线就支持 CPU & 2*(4+4)pin的供电,如果想要在电源上少投入,可以购买XTR550+Element Ti 镀银线,或者其他模组电源+定制模组线,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XFX XTi 1000电源正体,也是亮眼的红黑配色,散热风扇为13.5cm风扇,密密麻麻的模组线接口。▲该电源随处可见的XTi 1000的标识,背面有铭牌,可以看到+12V的输出电流有83A,+12V输出功率996W,根据ATX 2.31规范 +12V输出功率 ±10W,标注为总功率,所以为1000W▲我这次采用Element Ti 镀银模组线,然而缺一条CPU的 4+4,所以采用原装模组线来使用....整机搭建好大概这个样子▲......没时间好好理线了,我先上机,为大家奉上第二代锐龙 R7 2700X 与 R5 2600X的性能吧测试性能汇总▲理论性能测试组加入了8700K+GTX1070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但是由于驱动版本问题,GTX1070 的VRmark性能腰斩,不加入对比。比较有趣的时候,2600X+Vega??的部分测试成绩竟然超过了2700X+Vega??,看来2700X还需要再进一步优化下。2600X的理论性能已经距离8700K非常近了。▲游戏测试项目,有些游戏拉得开差距,比如运算量高的文明6、奇点灰烬类,绝地求生,则反映在最高帧与最低帧有轻微不同,总体来说,R7 2700X是性能非常出众的,R5 2600X用来玩游戏的话,性价比突出。Ryzen 7 2700X(默频)+ Vega?? 上机实测理论测试▲CPU-Z + GPU-Z素质四联,基本上可以窥见这套平台核心配置的样子。▲利用CPU-Z的测试项目对R7 2700X + 芝奇 狙击者x + X470 M7套装进行性能测试,得分已经超越了前辈R7 1800X▲熟悉象棋运算的朋友们都知道,国际象棋最多支持12线程调用,所以这次采用双开国际象棋运行,并把最终得分累加。▲用Aida 64的Benchmark对内存跟CPU进行测试,芝奇狙击者X &DDR4 3600读、写、复制、延迟如图所示,R7 2700X得益于高频率,各项参数比之前的R7 1800X都有了提升,延迟更低些。▲虽然CinBench R11.5过时了,但是也是可以如实的反映CPU的性能,R15则是广泛的用来测试CPU+内存的性能,没错,如果你有B Die的内存条,上了高频率,用上更低的时序,分数能更高。散热也很关键。▲3Dmark Fire&Strike模式素质3连,采用STEAM版,并更新到最新版,然而认不出第二代锐龙,我也是很惆怅的。▲Time Spy 素质二连。▲压力测试.....用来测试下最高功耗▲Steam版的 VRmark也是认不出第二代锐龙.....部分游戏测试结果展示为了篇幅跟方便阅读,我就展示手打天下的游戏的GIF,有Benchmark展示出来也没意思,直接看表格吧。▲吃鸡 1080P 超高特效玩耍,用afterburner来记录FPS,并截图▲2.5K 分辨率超高特效同样再来落地成盒一遍▲文明6 迭起兴衰,最高特效,啥都拉到最高.......哦,忘了开抗锯齿了........算了反正24寸的4K看不到狗牙。▲读取罗马文明345回合存档,并且记录FPS▲巫师3 特高特效 &1080p,然后让杰洛特大爷往人多地方钻吧,这样更能考验整台电脑的性能,并做记录▲2.5K的分辨率再来一遍吧.........我等等2600X还要重复之前2700X的动作............Ryzen 5 2600X(默频) + Vega?? 上机实测理论测试▲重复刚刚的动作再来一遍....可以看到R5 2600X 比 R5 1600的提升.......诶?没X????▲2600X跟2700X的成绩差距很大程度来自于0.1G的频率差,然而,这个可以用过超频来弥补.....▲CinBench 双子星测试,感觉R5 2600X 比 R7 2700X对散热要求低一点。▲3Dmark 素质5连▲诶?用错截图了?算了随便了,反正都一样的........Time Spy理论上测试效果更好,就是更费时间。▲VRmark 素质三连部分游戏测试你看累了?......▲落地成盒 1080p 超高特效,走起。▲顺丰快递员工培训上岗继续,2.5K 超高特效走一波▲文明6 迭起兴衰,再来一遍,这次不是再来一个回合了。▲巫师3 1080p 特高特效▲杰洛特大爷,我知道你想打昆特牌,你忍一忍,最后一次了,2.5K分辨率 特高特效总结▲第二代锐龙可以看成是之前锐龙的官方超频版,但是第二代锐龙的频率会达到更加高的高度,楼主试了下 1.382V 4.3G的 R7 2700X是可以达成的,就差个好的散热器了。普通版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频率会更高,功耗倒是基本维持不变。总体来说,这次提升是看得到的,大家可以试着挑战高频率,技术高超+运气好的玩家应该是可以挑战更高的的频率。▲R7 2700X是颗在性能上给人印象深刻的CPU,更适合多任务运行。R5 2600X在游戏与性价比上给人印象深刻。最后郑重推荐喜欢风冷的,用R7 2700X的朋友们,郑重考虑上面三款散热器。什么挡高内存??????你们好好合计合计,适当时候可以改一个12CM风扇。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6)
文中提到的商品
横评赢大奖—寻找最好吃的冰激凌
飞宇科技 蜂鹰G6 Plus 全能王稳定器
小米Max3 AI双摄
【轻众测】70迈 T01 胎压监测仪
【轻众测】素士儿童声波电动牙刷 C1
酷冷至尊 CK372 侧刻RGB机械键盘
赞148评论58
赞80评论84
赞70评论86
赞1572评论863
赞671评论65
赞761评论268
赞542评论392
赞977评论37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ASRock 华擎 X470 Taichi太极主板+AMD R5 2600X入手开箱及详测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ASRock 华擎 X470 Taichi太极主板+AMD R5 2600X入手开箱及详测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最近AMD锐龙二代处理器非常火啊,性价比非常高,很久没玩3A平台了,入手AMD R5 2600X+华擎X470 Taichi主板+讯景XFX超公版VEGA56装台新机,顺便和intel i5 8600K+Z370平台做一下详细的性能对比,看看近期装机究竟应该怎么选性价比最高。&★开箱★& & & &CPU没啥好开箱的,所以主要来看主板。我看上华擎X470 Taichi主板主要是因为齿轮状非常特别,而且我们读中医的人对“太极”“阴阳”“五行”等等的这些和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比较情有独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用华擎太极系列主板。最后一点就是华擎主板在内存超频方面有独到之处,之前我已经在华硕ROG系列主板上试过了锐龙二代CPU的内存超频上限,所以想试试在华擎主板上对内存的超频会不会更溜。华擎X470 Taichi主板包装盒使用了黑灰白配色,包装盒上循例是各种产品特点介绍(广告)。主板的附件非常多,居然还有一块SLI HB Bridge 2S桥接卡,另外还有内置无线网卡的外置天线。  华擎X470 Taichi主板采用标准的ATX版型(30.5cm×24.4cm),基于AMD X470芯片组,采用AM4接口。MOSFET与板载芯片区域都覆盖有大型铝合金散热片。主板在外观上依旧采用了华擎“Taichi”太极家族系列独特的黑灰白阴阳配色和齿轮元素设计。主板散热器由大小不同的四个“齿轮”组成,不过属于装饰,齿轮是不可转动的,最上方的齿轮上有Taichi的LOGO。  CPU供电方面采用了16相数字供电,配有四条双通道DDR4内存插槽,能够支持最大64GB的内存总容量,支持XMP。在内存频率上,搭配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内存超频频率可以达到DDR4 3466,搭配第一代锐龙CPU和APU则内存超频频率可以达到DDR4 3200。  主板上共有两条PCIE 3.0 X16插槽,带有合金加固外层,这样可以提供更强的承载力,可以避免插上显卡的主板在遭受颠簸、摇晃、碰撞时PCIE插槽被扯开。主板最下方的是PCIE 2.0 X16插槽,最高只能运行在PCIE 2.0 X4模式下,与M2_2接口共享带宽。在多显卡互联方面可支持双路的NVIDIA SLI(PCIE 3.0 X8+X8),以及三路的AMD交火(X8+X4+X4)。另外还提供了两条PCIE 2.0 X1插槽。  华擎X470 Taichi主板在音频方面采用的是Realtek ALC1220 音频解编码芯片加上德州仪器的NE5532耳放,搭配Nichicon Fine Gold 专业音效电容和120db SNR 数模转换器。支持 7.1 声道,左、右声道在 PCB 上分层布线。&&  网络接口方面,华擎X470 Taichi主板集成了Intel I211-AT千兆网卡,并配置有802.11ac WiFi(2.4G / 5G WiFi)模块,能够支持无线网络和蓝牙v4.2。存储接口方面,提供了8个SATA 6Gb/s接口和两个M.2接口。其中6个SATA 6Gb/s接口为原生设计,另外两个由ASMedia ASM1061芯片提供。在第一条PCIE 3.0 X16插槽上方的M.2_1接口隐藏在散热片下面,散热片下带有散热贴,可以更好的为M.2 SSD辅助散热。M.2_1接口支持PCIE 3.0 X4模式,向下兼容SATA,支持80/22110等不同规格的M.2接口。第二条无覆盖散热片的M.2_2接口支持PCIE 2.0 X4模式,兼容SATA,支持80等不同规格的M.2接口固态硬盘。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发挥PCIE NVMe SSD性能的话,建议把M.2 SSD安装在M.2_1接口上。& & & 在背板 I/O 接口方面,华擎X470 Taichi主板提供了1 个PS/2 键鼠接口、1个RJ45千兆网络接口、两个无线网卡的天线端口、两个USB 3.1 Gen 2接口(一个Type A和一个Type C)、6个蓝色的USB 3.1 Gen 1接口和一个CMOS数据清除按钮。视频输出接口方面只提供了一个HDMI接口。  在扩展功能方面,华擎X470 Taichi主板上提供了一个 4pin的 AMD
LED 接口、一个 4pin的标准5050 RGB LED 12V接口、一个3pin的WS2812B Addressable RGB LED 5V接口。与主板上其他的标配RGB LED一起,都支持华擎 Polychrome RGB软件的整机RGB灯效调整。& & & &另外主板上还提供了一个Dr. Debug LED指示灯,可以通过DEBUG代码迅速了解主板的启动和故障情况,不过需要查DEBUG代码表才能够知道代码的具体含义。  然后再晒一下显卡,讯景XFX Radeon RX Vega56 8GB,最近比较忙,等有空了我再研究一下这个卡怎么超频。& & & 测试华擎X470 Taichi主板的存储系统性能我用的是最新的PCIE NVMe SSD产品M9Pe 512G,采用Marvell 88SS1093主控+东芝64层堆叠TLC 3D-NAND颗粒+南亚LPDDR3-1600缓存的方案,性能在目前的家用PCIE NVMe SSD中属于顶级水平。安装在主板的M.2_1接口上,带宽为PCIE 3.0 X4。  而为了测试这块X470+R5 2600X的内存超频能力,内存方面我用的是芝奇G.SKILL幻光戟DDR4
C14套装,这个型号的内存分为C14和C16两种,C14是1999元,C16才1499元,差价500元。C14采用的是三星B die颗粒,在DDR4 3200频率下时序为14-14-14-34,具有非常强大的超频潜力。★BIOS解析★  华擎主板的BIOS一向比较有特色,尤其是在内存超频方面,自动加载的时序参数都比较合理,所以超频内存的话我一般都是把时序设置为AOTU就可以了。进入华擎X470 Taichi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个齿轮图案,看来齿轮确实是这款主板的特色之一。在“超频工具”的OC Mode一项中建议选择“ASRock Setting”,下面的可选项会比较丰富。& & & Overclock Mode改为“手动”之后就可以同时调节CPU的倍频和外频,锐龙处理器的倍频是以0.25为步进的。内存方面可以直接加载XMP,然后在内存频率中选择想要的频率,以我的芝奇DDR4 3200 CL14为例,超频到DDR4 3466时把时序改为16-16-16就可以了。超频到DDR4 3600的话需要放大到16-18-18,如果把时序选项设置为AUTO的话,主板BIOS会把时序自动设置为16-25-25,这次再手动调整过来。★性能测试★1、CPU理论性能和内存带宽测试  在CPU的理论性能测试中,华擎X470 Taichi主板+R5 2600X在CINEBENCH R15、Fritz Chess Benchmark、WINRAR、wPrime 1024M等常规测试项目中均不同程度领先于i5 8600K+Z370平台,领先幅度从10%到35%不等。可见虽然同为6核心处理器,但是R5 2600X在12线程方面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2、3D理论性能  在3D理论性能测试中,显卡选用的是讯景XFX Radeon RX Vega 56 8GB显卡,在3DMARK Fire Strike不同级别的各项测试中,显卡分数均以大约2%的极小幅度超过i5 8600K+Z370平台,而CPU物理分数则明显强于i5 8600K,领先幅度达到40%。TimeSpy模式下的CPU性能是领先i5 8600K+Z370平台20%。所以两个平台除了CPU的物理性能有不小的差距之外,3D理论性能是基本一致的。3、实际游戏性能测试& & & &虽然在3DMARK的理论3D性能测试中,R5 2600X+X470平台对比i5 8600K+Z370平台全面胜出,但是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却是各有千秋,我选了包括大逃杀之内的当前热门游戏共6个,加上两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VR游戏共14项测试,R5 2600X+X470平台胜8负6,而不管胜负如何,其最大差距都在5%以内,也就是说两个平台的实际游戏性能其实处于同一水平。4、存储系统性能& & & 浦科特M9Pe 512G在华擎X470 Taichi主板上的表现与在Z370主板上的表现基本一致。最高持续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3291MB/s和2049MB/s,64Thrd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分别超过了839MB/s和1041MB/s,单队列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分别超过了63MB/s和185MB/s,甚至略微超过了Z370。可见X470主板上的M.2接口同样能够发挥出高端PCIE NVMe SSD的性能水平,不用担心在AMD平台上PCIE NVMe固态硬盘会翻车。5、整机理论性能测试& & 在最新版PCMARK10的Extended整机性能测试中,华擎X470 Taichi主板+R5 2600X在数位内容创作、游戏两个子项目中要稍强于i5 8600K+Z370平台,而在常用基本功能、生产力两个子项目中要稍弱于i5 8600K+Z370平台。总的来说两者性能在伯仲之间,处于同一级别。6、超频测试①内存超频DDR4 3600& & & &从官方的资料中可以看出,目前X470搭配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在内存的超频上,DDR4 3466已经是起步价了。我手里这对芝奇G.SKILL幻光戟DDR4 3200 C14的超频潜力非常不错,而且时序非常低。在华擎X470 Taichi主板+R5 2600X的平台上能够以16-16-16-34的低时序超频到DDR4 3466,时序放宽到16-18-18-58之后还可以顺利超频到DDR4 3600,电压仅为1.35V。在AMD平台上想要B die内存加压1.55V狂飙DDR4 4000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并未对内存进行加压和极限超频,主要还是测试一下默认电压下能够稳定使用的最高频率。  内存超频DDR4 -18-58之后,理论上的内存带宽比DDR4 -16-34下只有少许提高,而在CINEBENCH R15、Fritz Chess Benchmark、WINRAR等测试中的成绩反而不如DDR4 -16-34时的成绩,只有wPrime 1024M的成绩稍好一些。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虽然目前在X470主板上,配合锐龙2处理器可以把内存超频到DDR4 3600,但是因为时序比较宽,所以性能上可能反而不如DDR4 3466频率下使用低时序。首席生活家使用体会:  一、AMD R5 2600X的优缺点:  1、优点:性价比高,1799元的价格,综合性能却完胜1999元的i5 8600K;发热量小,能耗比高;多核心多线程协作能力强。  2、缺点:超频幅度非常有限,与i5 8600K和i7 8700K动不动就猛超5GHz不同,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超频幅度普遍都非常有限,基本上全核心超频的稳定超频频率要比最高的Boost睿频频率低100MHz左右,例如R5 2600K的最高睿频频率为4.2G,其风冷下全核心超频的稳定超频频率约为4.1GHz,体质好一点的可以到4.2GHz。  二、华擎X470 Taichi主板:  1、优点:性能强悍,作为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专用座驾,X470芯片组的各项性能都非常强悍,在内存、存储、显卡、无线网卡等各项子系统的性能上都和Z370看齐;另外兼容性和稳定性也都没问题,不用担心内存或者SSD会在太极X470上翻车。  2、缺点:虽然M.2_1接口为Ultra M.2接口,支持PCIE 3.0 X4,但是M.2_2接口的带宽仅为PCIE 2.0 X4,目前顶级PCIE NVMe SSD如果安装在M.2_2接口上的话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安装在M.2_1接口上;虽然华擎X470 Taichi主板支持使用Polychrome RGB软件对整机RGB灯效进行调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对部分RGB内存、灯条及风扇的兼容性还不够好。  三、Intel or AMD?近期装机选购建议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阴”和“阳”,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则万象更新,万物生长。Intel和AMD的关系也是如此,其中一家独大的话,阴阳就失去平衡。只有Intel和AMD两家处于均势,互相制约,消费者才能够得到实惠。如果没有第一代锐龙的话,8600K肯定还是4核。现在第二代锐龙2出来了,intel也就不敢再继续挤牙膏了。我不是I饭或者A饭,反正哪家的产品性价比高我就用谁家的产品。  目前不考虑主板因素的话,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性价比明显是要高于intel的同级别产品,如果算上同系列主板的价格,intel平台的整体性价比更是不如AMD平台。所以在近期装机的选购上,我个人是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AMD平台的。不过针对具体的不同用户群我还是有不同的选购建议:1、针对超频玩家,单纯追求CPU主频和内存的超频幅度的话,还是建议优先考虑intel的K系列处理器;2、针对实用型用户,尤其是对CPU多核性能有要求的用户,首选AMD第二代锐龙平台;3、针对游戏玩家,装机主要目的是以玩游戏为主的话,那么第二代锐龙和intel同级别CPU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无论选择哪一个平台,决定性能的关键还是在于显卡,可以选择便宜一点的CPU和主板,而把钱加在显卡上。在内存的搭配上,第二代锐龙平台首选还是三星B die颗粒的内存,按照我的使用经验,在强悍一点的X470主板上,三星B die超频到DDR4 3600是妥妥的,不过时序比较松,最佳方案应该是B die运行在DDR4 3200 CL14或者DDR4 3466 CL15,性能是最好的。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3)
横评赢大奖—寻找最好吃的冰激凌
飞宇科技 蜂鹰G6 Plus 全能王稳定器
小米Max3 AI双摄
【轻众测】70迈 T01 胎压监测仪
【轻众测】素士儿童声波电动牙刷 C1
酷冷至尊 CK372 侧刻RGB机械键盘
赞148评论58
赞80评论84
赞70评论86
赞1572评论863
赞671评论65
赞761评论268
赞542评论392
赞977评论37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微星(MSI)X470 GAMING PRO主板+AMD 锐龙 5 2600X CPU 板U套装/主板+CPU套装 2598元_京东优惠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微星(MSI)X470 GAMING PRO主板+AMD 锐龙 5 2600X CPU 板U套装/主板+CPU套装
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
更新时间:06-06 23:04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值友“值友”爆料原文:原价2909,现在降至2598,近期新低价了!
什么值得买是一家中立的消费门户网站,好价信息来自热心值友爆料和商家自荐,经小编人工审核或小值机器人智能判断后发布。促销折扣可能随时变化,请值友们购买前注意核实。
我要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信息涉及黄色,反动内容
虚假优惠信息
已有 3用户参与
微信号:smzdm_smzdm
全部好价:人气超高的全部好价聚集了海量信息,承载了新鲜、好玩、有趣的产品,不仅买的实惠,还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赞10评论45
赞10评论13
热门优惠券
已领: 21971 张
已领: 46652 张
已领: 44358 张
已领: 35130 张
已领: 32164 张
横评赢大奖—寻找最好吃的冰激凌
飞宇科技 蜂鹰G6 Plus 全能王稳定器
小米Max3 AI双摄
【轻众测】70迈 T01 胎压监测仪
【轻众测】素士儿童声波电动牙刷 C1
酷冷至尊 CK372 侧刻RGB机械键盘
赞148评论58
赞80评论84
赞70评论86
收藏20评论15
收藏7评论24
收藏9评论9
收藏0评论2
收藏14评论15
收藏10评论11
收藏580评论160
收藏456评论24
收藏260评论4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md显卡和intel显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