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外地有房 上海限购有房

上海:2016年外来农民工月均收入超5000元
关注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5月27日电(记者陈爱平)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外来农民工月均收入为5328元。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副巡视员程英在26日举办的“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学术论坛上介绍,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住户调查样本中包含了外来农民工户。在2016年,在上海市6000个随机抽样的调查户中有1008个外来农民工户,这些住户采取日常记账形式,有详尽的人口、收入、消费、社保、居住等信息。2015年起,上海调查总队同时开展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的1245个外来农民工户居住地涵盖普通小区、工业园区和建筑工地,调查内容涵盖人员基本信息、就业、社保、收入、消费、子女教育、居住、城市融合等。
  尽管上海外来农民工收入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高,但上海外来农民工日工作超过8小时的比重为43.2%,高于全国外出农民工平均水平。
  在沪外来农民工中,男女比例为1.3:1。有配偶的占89.3%;户均人口为2.4人。在沪外来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2岁,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占比达到50.6%。
  在沪外来农民工业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上网、休息,分别占比44.5%、40.6%、27.5%。另外,选择参加学习培训、读书看报的比重为2.6%及4.5%,上述两项略高于全国外出农民工平均水平。
  在城市融合方面,在沪上海农民工遇到困难时,61.5%的在沪外来农民工选择找家人、亲戚帮忙,找老乡的占34%,找本地朋友的占20.4%,找单位领导或同事的占16.1%,找工会、妇联和政府部门的占4.7%,找社区的占1.6%。当权益受损时,进城农民工选择解决途径依次是:35.4%通过法律途径解决;31.3%与对方协商解决;26%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相对来讲,在沪外来农民工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意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当前位置:
|| | |
揭秘:看农民工在上海是如何解决性 需求的!!
人气:28064 回复:24
  人一辈子辛辛苦苦苦图啥?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看似简单的理想,对农民工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一年之中只有春种、秋收和春节才能回家三次,而地里的活儿却累得要死,夜里的那事的质量也就不高!但就是这食、色性也的基本要求,很多农民工为了省下化肥、种子、子女学费的钱,3年5年不回家也是很平常的!    生存问题和性需求问题对农民工来说,实在是两难的事情!    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近年来,上海共有外来农民工480万 人左右,其中男性占57.4%,年龄34岁以下的占67.9%,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1%,就业率96.1%,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占71.5%。据上海市第二中级法 院对一、二审刑事案 件进行分析,涉案的被告中,流动人口占50.6%。为什么总是外来人口,性压抑啊!    给农民工提供夫 妻房是杯水车薪,让农民工去嫖娼和让他们去大酒店消费一样,奢侈的不敢想!大多数的他们,也只好找偏僻一点的小店,那里的妹子们收费低,服务也很不错,用上嫒婓迪科能让农民工们集中能量、雄风尽显,玩一次能干上好几回。不过,这样的活动,还是有点风险的,怕被抓啊!    食、色性也!我们的农民工自由解决的办法!    一、每年从家里出来时,在手机里下载足够多的小黄 片!内容一般一年更新一次,因为在城里下载这些是要掏钱的!一部手机里的片子能至少解决一个工棚8到14人的夜生活的寂寞!  二、在街头的旧书滩花3块钱买黄书。一本书一般在工地久传不衰,最后还被痴情的某某大哥撕去动人的章节或文章,悄悄珍藏!  三、买黄碟,一般售价在4到7元不等。  四、夜里在宿舍每人讲黄笑话,看谁说的黄,看谁说得一屋子男人都直翘翘。  五、自 慰!    这几种方式中买黄书和黄笑话最受欢迎,因为最经济!能下载黄 片的手机农民工用的不多,所以看手机电影不很普及。农民工一般出门不带影 碟机,所以看影 碟的、看手 机电影的一般是进城打工的农民白领,比如司机、修车的、卖水果的才能享受的。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最终都是自 慰解决!    我们的农民工苦、我们的农民累、我们的农民工憋得慌啊!我们农民工的苦也只有自己的阶 级姐妹最了解!许多农村姐妹纷纷偕儿带女进城给她们的阶 级弟兄送去精神食粮!    在上海军工路,你会见到许多卖黄碟的农村妇女,生意还不错!为了躲避城 管的袭 击,这些妇女大多带个3到4岁的孩子做掩护!每次从军工路经过,见到这些在汽车扬起的灰尘中自得其乐的小孩子,我的心就揪的紧紧的――唉,我们农民工的心也只有他们的阶 级姐妹――农村妇女懂啊!    只是可怜了他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当儿童团!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青岛有三百惠小花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我喜欢啊,请继续 支持你
确实值得好好看看,顶先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以后真的注意了。。。 楼主真好
正感觉很对,谢谢您,顶
一起交流!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
真的牛,双手赞成,谢谢了
这个方面的话题的 都讨论一下
有意义,有收获,谢谢提供
以后真的注意了。。。 楼主真好
值得收藏... 向楼主致敬
请楼主继续发好贴,支持你
好贴,一定不要放过,顶
也来做做看哦,谢谢提供
不错的贴,太喜欢了,大家都顶啊
大家有什么好看法,赶快说说
好贴阿楼主,代表大家谢谢您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请绑定实名后进行跟帖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商业向来是一个不缺创意的行业。谁是2017知识答题系列活动每周推出一期,共10期,每期10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  小舅家的表弟2001年生人,今年16岁。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人照看表弟,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无父母的特别关照,不光学习成绩不好,连学习的积极性也都从未被激发过。初中毕业读了职校,原本学制3年,读了两年就已经忍受不了,对学习充满了厌恶,谁劝都不行,于是小舅找到我,让我带表弟出来打工。  我很想记录下表弟来这里的一切,给成长后的他自己看看,不知道那时的他看到这些会不会多少有一些感悟 。  本人读书不多,没有什么文艺气质,写不出什么高雅气息的文章。就当平时自己说道一样,平淡无奇的写下来,不管有无观众,我只想以自己的话,述说自己的事。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37次 发图: | 更多
  再怎么说职校要读完啊,你这现在初中文化太低了呀。
  小舅和表弟各自都和我说了四五次,我都是回复他们,好好念书,就算是职校,也有升学班的。外面打工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农民工,真的是风吹日晒。我甚至都接受了表弟不念书的事实了,劝他另学一门手艺,但结果却是和我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再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终于,在小舅又一次和我说的时候,我不再说什么了。刚好那几天我回老家有事,就让表弟买好票,返回上海时带上了他。
  不知道怎么回事,发不了图。
    动车上,人还是比较多的。
  打拼自己的生活
    感觉不管什么时候坐车,车上总是有那么多的人。
    一路上,表弟都是这姿势望着窗外,只有在过隧道或是我问他话时才转过身上。不知道他是在憧憬着外面世界的美好还是在想家。
  手机发出来怎么搞的,图是倒的,不好意思。只能倒着手机看一下。晕了。
    从我们县城坐动车到上海要12小时,晚上8点多,我们到上海,出站来已经快9点了,朋友这次有空,他开车来接我们。还好中午在车上吃了饭,我买了两份30一份的红烧带鱼饭,其他排骨牛肉虾什么的好像是40和60一份。味道不咋的,价格却不低。本来表弟带了一包的东西,有小面包,水果,高级一点的还有辣条,说全是小舅买的。平时不管说什么都对表弟一幅不满意样子的小舅,居然还给表弟买了这么多吃的。唉,不知道怎么说,只是觉得这应该也可以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我们7月28号晚上到了工地,住在生活区。7月的上海虽然比老家的天气好一些,但也热烘烘的,朋友说这两天还好了,前几天更热,我说这个我也知道啊,去年40多度我们还不一样在放预埋,表弟没有对我的话表示出任何一点的惊讶,只是一直看着车窗外,应该是在欣赏大上海的夜景吧。生活区宿舍除了各班组带班和项目部工作人员外,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听说大老板的老爸也不允许工人自己装空调,所以工人只能买风扇。以前有的工地是允许工人用空调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老板不让用。这个工地去年热的时候,我隔壁的一个架子工的老婆,就把席子铺在外面地板上,周围点了几盘蚊香,然后睡屋外。还有一些工人早早的去饭堂占位置,地板上,饭桌上,都有人睡,因为饭堂有空调。
  16岁不是童工么?  
  因为我在我这辈当中来说是年纪最大的,在他们看来相对比较稳重一些,我81年出生,确实也是年纪大,说到这里容我神伤30秒。  因为时间有点晚,我们就没有铺床,其实夏天里也没什么好铺的,就一条竹席铺木板床上就睡。表弟暂时睡另一个宿舍,临睡前,我问表弟明天是休息一天还是开始上班,他说都可以。我说都可以的话,明天就开始上班吧,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上班,10:50下班。中午12:30上班,17:30下班。那就快点睡,闹钟设在5:20响。第二天一早,表弟就到我宿舍来了,我一看时间5:20都不到,问他怎么这么早,他说以前起得都很早。我猜想是换了地方睡不着觉吧。起床带着表弟去了饭堂,买了包子豆浆边吃边往工地走。到了工地坐了一会,其他工友都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工友很好奇的问我一些表弟的情况,他们都以为是来打暑假工的学生,因为去年就有一位初中毕业准备上高一的学生来打暑假工,挣了一千多块钱回家了。待了解清楚表弟是要一直在这上班后,都在说不好好念书来做工地活,很累很苦的,当民工有什么好的啊,你看看这天多热,刚走过来都一身汗,还没开工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表弟很尴尬的笑着,一句话都没有说。最后表弟被安排去做每间房里的开关盒,插座盒,进户箱的清洁,把里面的灰尘扫干净,有硬泥浆的,用榔头敲碎然后扫出来。方便后面穿线装面板。
    站梯子上扫空调盒
  清洁插座盒,这才完成了一间房里的厨房和卫生间,开始清洁主卧就已经大汗淋漓了,衣服也湿透了。  
  图片老是横七竖八的,我晕。。  睡觉了,再不睡,明天起不来。  大家晚安。
  加油  
  开工了,太阳公公真的是活力四射!  
  叫他买包子,他说只吃个梨,我也就跟着吃梨,顺便保持身材。哈。这梨还是他家里带来的。  
  比我们早的还有泥工,都是抢早趁凉快。。  
  在工地待了好些年了,发觉 越来越没啥意思。  
  是重庆的老乡不?  
  16岁,工地上要?  
  今天拉电缆,接配电箱,表弟年少力小,另一个贵州的工友过来帮忙,这个工友做工地起码也5年了。家里有个女儿,老婆和他离了婚,他自己抚养女儿。三人切好电缆,用劳动车运到18楼顶机房。三人拖上来汗流浃背。  
  还有人敢用童工?大人不打死你  
  饭吃完休息半小时开工,太阳还是有点猛,还好今天风大。  
  哎看着照片好惨
年纪小还是学个技术好 当厨子也比农民工好啊起码不用晒太阳
  现在的小孩不读书,没关系没家底的话,基本上绝对没有出路,当然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出路。路是自己走的,除了后悔还是后悔。以后工厂大部分是 机器人智能化作业,3D打印作业,最低文化也得大专,初中可以说连打工都不够格,前途一片黑暗。  
  行行都要人,其实你可以让他学贴墙纸墙布,这在群里就有人带。  
  生活不易啊  
  表弟下班后唯一的爱好,抱着手机看小说,看样子眼睛已经近视得有些厉害了。这个年代,一有空就抱手机的人一抓一大把。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回到以前一样,夏天晚上,一个院子的人坐一起纳凉,吹牛,小孩子旁边打闹嬉戏,现在想想都觉得幸福啊。  
  工作还是清洁线盒,上梯下梯。效率还算是可以的了,一栋18层,每层8户,每户约35个盒子,明天上午就可以结束了。  
  今天最高气温又是38度,晚上的空气也是热烘烘的,风很小。因为饭堂有空调,里面已经躺满了人,去晚了都没地的。和在学校一样自习得占位了,呵呵。  
  今天做强电桥架,钻孔,打螺杆。今天天气又升到了38度,开工没动几下就挥汗如雨,连内裤都是湿的,呵呵。不过即便如此,工友在我拍照的瞬间,还不忘剪刀手。看来他是真做到了不管身处何方,有多艰难,都会笑对人生。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说,做民工虽然辛苦,但工资高啊什么的。其实吧,我觉得那应该是少部分,又或者是做包工。因为我所知道的工友工资其实也高不到哪去。我一个工友做了12年的水电了,技术不错当代班,拿月薪一个月工资有8000多一点,这个8000没有什么5险1金,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吃自己的。另一个工友,也做了差不多10年了,不是带班是大工,有时候会找老板要点活自己小两口做包工。平时就做点工一天250元,他是我们这群人里点工工资最高的,就算一个月一天不休息,也就7500左右,一样没有其他什么福利。可能与现在工厂里的普通工人工资相比较,优势想来也不明显。工作环境更是不能比了。
  做室外消防管,6米长,压好槽抬到挖好的沟里连接,太立秋后的太阳也是热啊。这位仁兄和我一个县的,81年的,今天36,看起象46的样子,以前做钢筋工,听说后被骗去干了一段时间传销,归位后改行做水电了。媳妇儿还没找到,家里老妈走了,老爸在养老院,家里却连一个政府帮补对象都没评上。  
  老板请吃晚饭,沙县小吃打包青椒肉丝盖饭,吃完继续干。工地吃饭就这么简单,舍得花钱一些的人,每每添上几块大洋,就可以买一瓶冰啤酒,凉快又解渴,可以惬意上十来分钟。  
  去读书吧
  因为热天一直不肯离去,所以今天就在网上买旧空调。洗完脸澡,焚香膜拜后打开某个能把油条横着放嘴里的大嘴明星代言的x集网,看到一条二手空调信息点进去,然后跳转到了一个叫转转的网页,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转转原来是x集网倾力打造的专门交易二手货的平台,说是每条信息都是人工审核通过,千真万确的。于是和发布者加上微信聊天,谈好价格付款700,准备付款时,我还提到了走平台付,这时对方突然发了一个我要买的的商品的链接给我,我打开一看和平台上付款的界面一模一样,于是我就大意了,一下就转了帐。对方说马上安排发货,然后把单子给我。下午3点左右转帐,结果一直到我在这里吐槽,都没有回音了,那个转转上面发布的商品信息已被删除,所以我确认自己已被成功的骗走了700。不过总算还好,至少我人还在。以后看来得注意了,这个社会太乱了,稍不留神就会有意外啊。
  好久没来了。今天下班晚了一点,去食堂发现除了还有三四只那种咸得要死的咸鸭腿外,就还有一点点豆芽了。于是我就让厨房煮一碗面条。坐着等的时候,一位老人来到我的对面,饭盒里一个咸鸭腿和一点豆芽,一纸碗米饭,提着两瓶啤酒,憨厚的笑了下就坐在我对面吃了起来。看着他又瘦又黑的脸,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父亲。我才突然觉得很久很久都没好好看过父亲的样子了。每次回家虽然吃饭都坐一起,但都是临吃饭上桌,吃完马上离开看手机。闭上眼使劲想想,能浮现在脑海的仅有父亲的一头白发和他每一年都更瘦矮一些的身体,他的模样都有些模糊了 。小时候经常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去学校,去赶集,去走亲戚的情景好像就是在昨天,父亲却像是在一夜之间就白了头,佝偻了身体。岁月蹉跎,生活艰辛,到现在都还没能给父母亲一个好一些的晚年生活,他们却是什么都不说,每次电话,都是一样的告诉我要注意安全。国庆回家吧,想家了。  
  很长时间不上来了。过年后带着表弟一同来到了浙江临平,一所在建的学校,以弱电活居多。一直以来,对表弟我都是辱枪舌剑的,有什么问题我都是相当严厉的说,也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有想法。我只是觉得象我一样,学的时候师傅能严厉一些,学东西会快一点,会用心一点,不想他在16.7的年龄里过得太过安逸,没有压力,这样以后的压力反倒会越来越大,真心希望他的压力是越来越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农民工居住报告:上海②|集体宿舍、棚户区与群租房
17:25 来源:澎湃新闻
集体宿舍2007年,中央发布《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鼓励用工单位、工业开发区协作建设集体宿舍,采取无偿提供、廉价租赁等方式向农民工提供居住场所,对自行安排居住场所的农民工提供住房租金补助,鼓励城乡结合部居民利用自有住房向农民工出租。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工业开发区集中建设宿舍型或单元型小户型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用人单位或农民工出租。这些政策主要将用工单位视为改善农民工居住情况的责任主体,强调企业需要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在传统建筑业、加工制造业、重工业等部门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住在集体宿舍。朱丽芳在2011年发表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现状居住情况调研及思考》中提及,根据2011年的官方统计数据,上海市郊区县共建设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300余处,实际居住约47万人,解决了当时11%左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这些集中居住点主要分布在松江、闵行、普陀、嘉定等区的市郊地带,一般由产业园区或企业利用产业用地、自用土地建成配套宿舍区,或由政府划拨建设用地,或由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宿舍,出租给企业。这些专门提供给农民工的集体宿舍,通常4至8人一间,房间内或楼层内配备卫生间,不能在房间内开火做饭,宿舍区设有食堂、管理中心等服务设施。以闵行区莘庄工业园区的鑫泽阳光公寓为例,它2007年3月开始规划建设,由闵行区政府支持,莘庄工业园区牵头建设。鑫泽阳光公寓共有两期工程,提供9栋集体宿舍和2栋单元型公寓。集体宿舍由企业集体承租;单元型公寓则为“人才公寓”,具有一定公租房性质,由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申请入住。集体宿舍由企业支付房租,员工缴纳水电费。单元型公寓2015年的价格为元不等,根据房型是一室一厅还是两室一厅而定。入住单元型公寓的,以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为主。根据2015年的数据,鑫泽阳光公寓当时共有约6000人居住,入住率为60%(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空间实践及公共住房的可及性研究》(16BSH038),感谢授权使用)。鑫泽阳光公寓 百度地图街景 图集体宿舍式的农民工住房模式存在不少问题。根据2007年中央《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方案,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改善,主要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由企业自行建设、筹措房源,解决本企业员工居住问题。但是,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上海历年的生产总值构成,截至2016年末,工业产值比重由2007年的41.5%下降到26.8%,建筑业产值比重基本维持在3%左右,而服务业产值比重由2007年的54.4%上升到69.8%。由于大型工厂不断向外迁移,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后对低附加值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并将大量低廉劳力工作外包,能为农民工提供规模化集体宿舍的用工单位越来越少。将企业或园区视为解决农民工居住条件之单一责任主体的政策设计并不符合现状。另外,从建设及管理的角度看,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途径仍然缺乏统一的规范。目前,上海市规定工业园区内4%-8%的土地为工业用地中的生活配套用地,只租不售,用来建设配套住房。这些租赁用地并不全用于配建农民工集体宿舍,因为建设集体宿舍是微利投资,至少要花十年才能收回成本,对政府、园区和企业而言负担较重。另外,在工业用地上建设的配套住房,水电按工业用途收费,房租成本较高。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农民工住宅小区,一直是上海市政府推广的方向,但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瓶颈。这与土地性质有关。闵行区七宝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小区的“联明雅苑”项目,曾被视为全国范围内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样本,并被上海市政府纳入公租房项目。2010年,七宝镇联明村由镇政府、村委牵头,村民共同投资8000万元,年租金回报率为15%,每户村民家庭年分红为2-3万元,预计8年收回成本。这批约400套租赁住房主要由当地企业集体承租,后开放给社会个人承租。这些住房租金比周围市价略低,每年上涨5-8%。2016年,联明雅苑的租金一次性上涨20%,对农民工而言租金过高。另外,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没有房产证,无法进行租房备案,租户因此无法办理《上海市居住证》。联明雅苑的案例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推广时,也遇到了与土地性质伴生的“小产权房”问题,而被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紧急叫停。另一个案例是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的育绿小区,为当地村民个人资产联合村级资产成立股份公司建设,但其土地性质为非集体建设用地,同样不具有房产证,租客无法办理《上海市居住证》,随迁子女不能在当地就学。有关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建设租赁住房供农民工居住的方案,尚在摸索中。最关键的是,对农民工自身而言,集体宿舍式的住房只能维持最低的生存保障,而忽视了活生生的“人”的基本需求。集体宿舍仅提供床位,很少有提供给个人或家庭单独居住的农民工宿舍,即使有,价格一般高于“城中村”私房。许多农民工接受访谈时指出,如果住在集体宿舍,本可以在工作外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也会被剥夺。例如,上白班和夜班的同事被安排在同一个宿舍,大家都得不到充分休息。已有的集体宿舍建设不利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市民化。农民工集体宿舍都位于企业或产业园区周边,生活配套严重不足,文化、休闲、公共管理等服务设施较少。居住在集体宿舍的农民工,无法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因此没有资格办理长期居住证,阻碍了他们享有以居住证为基础的种种公共福利,包括公租房申请、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住在集体宿舍:拥挤,杂乱,没有个人空间棚户区并不是所有农民工都可以入住规范的集体宿舍。一方面,工厂的正规招工有年龄限制,超过45岁的农民工,工作机会减少。另一方面,超过半数的农民工从事服务业,用工单位不保证住宿。一些行业如建筑、餐饮、快递等,由雇主在私人租赁市场租房,雇主会尽可能压缩租房成本,导致住宿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显示,有62.4%的农民工在城市租房居住。上海的比例更高,约有85%的农民工在上海租房。农民工主要群居在棚户区,包括旧城区里的老公房/老私房、老小区、“城中村”和近郊的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在上海由来以久,是历史遗留因素和当代城市建设共同塑造的产物。自开埠以来,黄浦江沿岸的码头附近逐渐形成最早一批棚户区,居住着入沪工作、逃难、投亲的外地贫民。他们在沿江地带搭起简易房屋,或住在船上。战争时期,大量难民涌入上海,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形成形态不一的棚户区。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然有外地人进入上海,自建简易房屋居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人口流动受到限制,同时,上海市政府通过成组改造棚户区、新建工人新村、分配单位福利房等,逐步改善市民住房压力。不过,新的棚户区仍不断出现。改革开放后,上海理所应当地成为外来务工者的首选之地。低收入外来务工者解决居住困难的出路和以往不再相同,正如陈映芳在《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一书中所言,“下层新移民正从全国各地的农村进入城市,他们不能自搭棚户——今天在城市不会有无主地或荒地供外来人栖身了。”现今本地人与外地人混居的情况在上海的棚户区普遍存在,他们共同承受着艰苦的居住条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棚户区的存在有其必要性。相较于仕绅化的都市空间,棚户区提供了一些现有城市规划版图忽略的功能。对本地居民来说,这里是从小熟悉的社区,社会关系亲近,其价值远非郊区一套拆迁安置房可草率交换;对农民工来说,这里是交通便利、生活成本低廉、老乡集聚、服务设施完善的最优居住选择。位于杨浦区的某棚户区,废弃的工厂管道紧贴各家屋顶,如匍匐的怪兽。近年来,上海重点推进闵行、徐汇、宝山、虹口等区的棚户区改造。2011年发布《关于开展本市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的试行意见》,对上海郊区城镇的棚户区进行征收、拆除和改建。2014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开展“城中村”地块改造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城中村”改造的具体范围,即上海市郊老城镇地区范围内以集体建设用地为主、村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交错、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数量比例严重倒挂、违章搭建现象和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块。某征收地块,居民尽数搬离,门、窗已被砖头封住。虹口一处已动迁的棚户地块,被昂贵且整齐划一的商品房大楼包围着。以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的整治拆违为例,这里曾是上海城郊结合部最大的“城中村”。许浦村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该村也是“城中村”人口调控试点区域之一。根据人口调控管理组统计,经过日到11月15日的前期整治行动,外来人口共减少1.64万人。整治后,许浦村居住人口剩下1.3万人,房屋租金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一位在许浦村长租的租客表示,原有的房屋租金由600元涨到了1100元,几乎翻了一倍。一位村民介绍,原本他私建16间房,每年租金收入有十二三万元,平均一间房每月租金大约650元,整治后违建地段被改造为公共绿地,租屋消失。在宝山区某镇,穿过林立的商品房小区,一条只容一辆电动车颠簸通过的弯曲泥土路指向一小片“城中村”。本地村民自建私房出租,有楼房也有平房,单间租金500-1000元不等,一般每间房会住两个人以上,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一处有四间出租屋的平房,四家共用一个灶台间,房内没有厕所。四间房条件一样,按租住时间长短定租金,每月分别是500元、600元、700元和800元。月租500元的租客住了10年,800元的只住了几个月。在新租客搬进来时,租金都会上涨,每次100-200元不等。若是具备单独厨房和厕所的房间,价格要上千。每月500元的租客房间。平房里漏雨、发霉的天花板,条件恶劣。住在这里的,多是附近汽配厂上班的普工、超市店员、餐馆员工、清洁工、个体户、拾荒者等,多为45岁以上,普遍年龄偏大。在我们访谈的对象里,工资最高的有5000元,最低为2600元。对他们来说,如果房租再往上涨,就根本存不下钱。他们中大多数人原来居住在附近另一个“城中村”,整治拆迁后才往这里搬。不过,这里计划修地铁,他们需要尽快寻找新的住处。村口卖副食的姑娘说,她住在离这里电动车程40分钟的地方,房租便宜,单间只要两三百元。那里是上海近郊的边缘地带,地铁的终点站。从现实情况看,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过程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原居民在协商过程中往往围绕拆迁补偿、动迁安置等产生争议。然而,如赵晔琴在《“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中所指出,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地方密集租住的外来人口——改造中沉默的“第四方群体”。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没有房产权等,他们往往被排除在以上协商机制之外,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被剥夺居住权,却无法获得任何补偿、保障,也没有任何议价空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城市规模控制,棚户区和“城中村”的范围越来越小,农民工在城市内的住房成本不断上升。不过,在旧城改造中,有些地块由于处于历史保护建筑群等原因,不会被整片拆迁,而是由政府进行统一的修缮、更新,拆除其中违法建筑部分,“还原历史风貌”。如老西门街道文庙区域,在拆除私人违建和沿街小商户的同时,进行道路修缮、燃气入户、改造厨卫、更新老旧设施等工作。作为老城厢区域内所剩无几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梦花街上可供农民工居住的房源,条件颇为简陋,多数以泡沫板随意隔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那里居住的农民工,多在城市中心区从事餐饮、售货、家政、保洁等服务行业。随着梦花街的拆违工作启动,他们需要到更远的地带寻找便宜的私房,或是附近小区房的隔断间,甚至是床位。2018年1月,老西门一带在拆违前的租房广告。梦花街上出租的单间(550元/月),在私自搭建的木板阁楼上,要爬梯子才能上去。群租房群租房在上海引发的争议已超过十年。这个受租房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产物引发了本地管理者、业主、房东/二房东和租客之间的多方矛盾。在当前房价快速上涨、入户指标紧缩、常住人口规模调控、棚户区拆迁拆违的背景下,群租现象值得关注。因多次运动式整治群租的教训,上海提出“宜疏不宜堵”的解决方案,试图引导无序的群租市场规范化。2015年,《关于鼓励社会各类机构代理经租社会闲置存量住房的试行意见》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中央指导意见下发布,其中规定,单套住房内使用面积12平方米以上的客厅(起居室),可以作为一间房间单独使用,但餐厅、过厅除外。在房屋装修时,不得破坏房屋承重结构,并且符合本市居住房屋最小出租单位、居住人数限制、最低承租面积和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此即所谓上海“N+1”模式。不过,“N+1”模式仍然不能完全阻止非法群租现象。近两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次执法过程中,一些品牌公寓被曝出在租客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隔断,导致租客权利受损。这是一间约80平方米的房子,被房东隔成7户出租。农民工不会自行选择品牌公寓,因为价格太高。而且,品牌公寓倾向于出租给城市白领。有些企业甚至制定了租房歧视条款,例如不接受老人、小孩入住。近年来,部分企业针对农民工推出了蓝领公寓,由用工单位与代理经租企业签订租房合同,可以针对用工单位需求改造为集体宿舍,供员工入住。位于宝山的一处连锁经营的蓝领公寓,已运作三年,在全市范围内提供一万个床位。每个房间有4-8个床位,房间内有厕所,澡堂为全楼共用,对住户的用电、明火有严格要求。在这间蓝领公寓承租的企业,包括餐饮、客服中心等,一间起租,要求用工单位提供营业执照和入住人员信息。蓝领公寓的租金涨幅约每年3-5%。上海市2017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住房租赁企业申请工商登记时,经营范围统一规范为住房租赁经营。但是,现有的蓝领公寓由于采取集体宿舍的出租形式,实际并不符合已有政策对代理经租企业的各项规定,包括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间房居住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等。其次,蓝领公寓的房屋属性以商用、工业和办公为主,不属于居住类,具有“非改居”的风险。目前,蓝领公寓企业的营业执照为物业管理,在人均居住面积和单间居住人数的计算上按照工厂宿舍标准,在消防安全上则采取酒店经营标准,在派出所登记房源与租客信息备案。法规上的不统一,使蓝领公寓的经营尚处于合法与非法的交叉地带。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对小区里的群租房,不同农民工接受度不一。二代农民工租住小区房的意愿更大,而一代农民工更习惯于租住在棚户区、“城中村”。有的家庭一起在上海打工,也会住在老式小区、老公房的一居室。相较于一代农民工,二代农民工在商业服务业工作的比例更高,由于通勤需求,他们需要住得离中心城区更近一些。在棚户区不断消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居住在小区房。农民工是城市新移民的主体、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也是最需要获得住房保障的人群。截至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两亿八千万人,其中,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超过一亿六千九百万人。让这一亿六千九百多万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权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本文原题为《上海市农民工居住现状调查报告》,这里是第二部分,全文完。作者系香港大学社会学系项目研究员、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责任编辑:王昀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农民工,居住,上海,居住证,积分,外来人口,公租房,群租房,棚户区,集体宿舍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地有房 上海买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