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应对预案如何制定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如何制定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对网络舆情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复杂多变,要想从容应对,必须制定一份比较详尽实用的应对预案。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必须紧扣网络舆情的特点,抓住网络舆情的指向,掌握舆情应对基本原则,注重方案的简明实用性,为规范网络舆情处置程序、提高舆情工作效率发挥积极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对网络舆情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复杂多变,要想从容应对,必须制定一份比较详尽实用的应对预案。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必须紧扣网络舆情的特点,抓住网络舆情的指向,掌握舆情应对基本原则,注重方案的简明实用性,为规范网络舆情处置程序、提高舆情工作效率发挥积极作用。
  一、认清网络舆情的特点
  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必须了解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具有五大特点: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和突发性。
  1.自由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每个人都是麦克风,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要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也有自由选择信息发布载体的自由。互联网的匿名特点也促使网民表达观点更大胆、更直接。
  2.交互性
  互联网多空间、即时交流的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具备了强烈的交互性。某一舆情事件发生后,网民对其发表意见、评论时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的、反对的、中立的同时出现,激烈碰撞,争锋相对。这样的实时互动交流,使得各种观点和意见能被快速表达。随着更广泛深入的讨论,将随时转化为某种舆论。
  3.多元性
  基于互联网的话题出现往往是随意、自发的,其涉及主题极为宽泛。从舆情主体来看,上至党政机关、社会群体,下至单一网民个体;从舆情涉及领域来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等无所不包;从舆情来源来看,有网络媒体编写的,也有网民通过自媒体发表的或在新闻后跟评的,且所有发表后的言论均可被任意引用与评论。基于上述特点,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尤其突出。
  4.偏差性
  由于受环境认知、学识水平、个人情感等方面影响,网络言论发表者往往以偏概全,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网络舆情事件的真实性将出现偏差。
  5.突发性
  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的便捷特性,使得网民对事件的反应极为迅速,当某一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发表意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汇聚形成公共意见,各种渠道的意见又可迅速进行互动形成强大意见声势。当某一种情绪化的、对涉事主体不利的意见成为主流时,事件将变为舆情危机事件。
------分隔线----------------------------
在网络流言生成前,通过构建积极的社会公共政……
浏览次数:313次
浏览:313次
浏览:357次
浏览:353次
浏览:250次
浏览:213次
浏览:386次
浏览:141次
浏览:148次
浏览:353次
浏览:206次
浏览:427次
浏览:256次
浏览:174次
浏览:328次
浏览:405次
浏览:248次
浏览:121次
浏览:103次
浏览:106次
浏览:167次
浏览:151次
浏览:154次
浏览:185次
浏览:195次
浏览:150次
浏览:68次
浏览:110次方集镇阳光村务信息网
方集镇阳光村务信息网
上级地区:
下属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方集镇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东方剪报全媒体监测百家号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为了切实提高xx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对公司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xx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基本办法是“专人巡查,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基本手段是“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发布公司新闻通稿,网评跟帖及时应对,召开新闻发布会”。二、组织保障按照《xxx有限责任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办法》要求,公司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对事关xxx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决策作用。组长:党委书记副组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成员:xxx。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舆情办”),设在党委宣传部,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息。新闻发布组成员主要由公司领导,涉及舆情事件的单位、下属公司负责人组成。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1、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监控平台24小时不间断采集,舆情监控工作人员设置监测主题和关键词,利用监控平台采集与xx相关的舆情。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进行人工判读,对负面舆情做出准确判断。发生突发事件时,党委宣传部组织涉事单位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关注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网络舆情涉事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并按以下标准对网络舆情准确分类。网络舆情分类:根据网络热度和网民关注度分为一般关注、重大和特别重大。一般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发表的对公司工作建议、问题反映、咨询质询、个人利益诉求等。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人次,或跟帖评论100-499篇,或被5家以下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特殊时期网民关心、网媒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3000人次以上,或跟帖评论500篇以上,或被5家以上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涉及公司的突发、公共、食品、卫生及自然灾害、生产质量、安全保密等事件或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及社会稳定的网络热点、网民热议、网媒热炒等网络舆情事件。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①一般网络舆情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党委宣传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2小时内转达相关职能部门查清事实真相,在1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并将结果反馈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监控该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直至舆情消除。若网络舆情不能消除或还有扩大迹象时,党委宣传部要及时上报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按照重大舆情应对处置流程办理。②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对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舆情监控工作人员应立刻报告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立即汇报给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并责成舆情涉事单位立即调查事实真相,及时获取事件详细资料。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舆情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方案。新闻发布组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事实真相以及处置结果;在绵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运用主流网络媒体、网络评论员队伍,采用跟贴回贴、发表评论、微博声明等方式,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积极掌握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党委宣传部和舆情涉事单位实时跟踪该舆情走向,拟制报送《xxx网络舆情通报》,直至网络舆情消除。五、后期处置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结束后,舆情应对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网络舆情应对专家),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应对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核奖惩,针对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本预案。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东方剪报全媒体监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东方剪报全媒体舆情监测 教育专家 王剑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现在的位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基础分类/其他/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内江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局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一、目的与原则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市中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二、组织机构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本局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区人社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兰玉芳担任,副组长副局长周丽华担任,成员由办公室、信息股负责人员担任。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股,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三、分级响应Ⅰ、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Ⅱ、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Ⅲ、一般网络舆情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Ⅳ、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四、工作机制(一)网络舆情检测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二)网络舆情预警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三)网络舆情应对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股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五、后期处置1、善后工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小组办公室和相关股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2、总结评估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联合相关股室,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股室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Copyright@2017 by www.neijiangshizhongq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舆情应对三同步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