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承保周期与保险承保的范围周期

中国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研究:基于滤波分析模型--《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年
中国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研究:基于滤波分析模型
【摘要】:保险业承保利润的波动在学术上称为承保周期(Underwriting Cycle)。对于承保周期的许多研究都发现,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承保周期现象。然而,国内的一些研究却表明中国的非寿险市场基本上不存在承保利润周期。本文认为,承保周期研究中通用的ARIMA模型并不适合中国的非寿险市场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谱分析法中的CF滤波法对我国1980年到2008年之间的非寿险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非寿险市场存在着承保周期,周期长度为4-5年不等,而且市场坚挺期(HardMarket)与市场疲软期(SoftMarket)的时间长度并不严格对称。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与我国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波动的相关性,本文还发现我国非寿险承保赔付率与前一年度的GDP增长率、贷款余额增长率负相关,与前一年度的利润波动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正相关。这一发现与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高度吻合。
【作者单位】:
【分类号】:F842.6;F22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三明;吴洪;;[J];保险研究;2007年09期
李谦;[J];上海保险;1996年05期
王波;史安娜;;[J];上海金融;2006年07期
陈昆亭,周炎,龚六堂;[J];世界经济;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凯;郑明;连宏谋;;[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冀玉娜;郑海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李心愉;李杰;;[J];保险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J];保险研究;2010年03期
王丽珍;李秀芳;郭思文;;[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熊海帆;卓志;王威明;;[J];保险研究;2011年06期
吕光明;齐鹰飞;;[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高铁梅;王金明;陈飞;;[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张琳;朱园丽;;[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黄乐;;[J];当代经济;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凌;王翔;;[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冀玉娜;郑海涛;;[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张琳;唐林娟;;[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元;[D];南开大学;2010年
谢鸿飞;[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张铁强;[D];暨南大学;2011年
彭远新;[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唐汉清;[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岳冬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王雄威;[D];吉林大学;2012年
王波;[D];河海大学;2007年
张耿;[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叶明华;[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荣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邱田振;[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汪磊;[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包天为;[D];南京大学;2011年
吕婷;[D];南京大学;2011年
李威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李贺;[D];郑州大学;2011年
李娜越;[D];山东大学;2011年
路宁涛;[D];湖南大学;2009年
李明;[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谦;[J];上海保险;199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新伟;[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刘浩群;[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清;;[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骆嘉;;[J];价格月刊;2009年06期
夏益国;蒋满霖;;[J];统计教育;2008年05期
李桂华;卢宏亮;李肖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陈之楚;马庆强;;[J];保险研究;2007年09期
许刘俊,张汉昌,梁志荣,廖志芳,陈洁玲;[J];统计与预测;1996年06期
张越杰;王军;;[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单元庄;[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F1期
季朗超;[J];城乡建设;2003年05期
郭磊,王锋,刘长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心愉;李杰;兰伟;;[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李易凡;孟敬芝;;[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朱勇;;[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王文群;;[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竺致文;王洪礼;许佳;;[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郝永红;王学萌;;[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徐晖;;[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孙德伟;;[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胡曙光;;[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熊志刚;韩天雪;;[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铭;[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巴曙松;[N];中国经营报;2004年
张元端;[N];人民政协报;2003年
大连正源地产总经理
徐会军;[N];经理日报;2009年
张涌;[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张元端;[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张元端;[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高鹤君;[N];经济参考报;2007年
苏利川;[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李文;[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颖;[D];吉林大学;2010年
邬文康;[D];吉林大学;2005年
郝丁;[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王俊;[D];复旦大学;2005年
佟克克;[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孙维丰;[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唐庚荣;[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王建伟;[D];同济大学;2005年
时筠仑;[D];同济大学;2005年
郭峰;[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育纯;[D];暨南大学;2010年
郑明赋;[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王梦楠;[D];重庆大学;2012年
商广霞;[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思思;[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章大良;[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李雪芳;[D];暨南大学;2012年
付战兵;[D];四川大学;2003年
辛月;[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胡小芳;[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承保周期与经济周期具有很大相关性?
  一直以来,承保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都是保险业研究的重点。承保周期是保险业的一种特有现象,类似经济周期上下波动、周期循环。承保周期最早是由美国的一家险企提出,随后学者们运用各种模型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保险市场进行研究,以验证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但结论各异: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承保周期,但亚洲欠发达国家就不明显了。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我国保险业的承保周期做过系列的研究,结论也不是很统一:有的学者证明我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不存在承保周期,有的学者则指出我国的车险行业存在承保周期。  承保周期是指承保利润、承保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上下波动的周期性、规律性变化的现象。1979 年,美国一家险企发布了财险市场调查的行业研究报告,首次提出“承保周期”(underwriting cycle)来形容财产险。  基于常人的理解,只有整体的经济形势明朗、个人的收入增加, 人们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才能有暇顾及其他,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人们才会考虑风险问题并寻找途径转移风险。那么, 我国的保险业(寿险和财险)究竟有没有承保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对承保周期有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本文采用最新权威数据,以二阶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保险业和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的经济指标对承保周期的不同影响,得出了可信度较高结论。  承保周期产生的原因  关于承保周期产生的原因,比较通俗的是宏观经济周期说:在市场坚挺期(hard market),保险需求大于保险供给,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不足,导致保险的价格较高,承保标准、承保费率较高,并缩小保险责任范围,然而高于市场平均标准的回报率会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到本行业,由此引发市场供大于求,加上激烈的竞争,保险费率自然下降,承保标准降低,保险责任的范围也相应扩大,由此进入市场的疲软期(soft market)。在市场的疲软期,保险业承保能力过剩,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低于市场的平均利润率, 导致大量的保险企业亏损,这样就会有很多的资本从保险行业退出, 转战其他利润率更高的行业,进而导致市场的供应不足,市场又进入到另一个坚挺期,周而复始,形成所谓的承保周期。  除了宏观经济周期说之外,还有关于承保周期的其他三种较为流行的学说:第一,理性预期理论;第二,非理性预期假说;第三,“承保力约束”理论。  第一,理性预期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是指市场自身是有理性特征的。它认为在理性市场中,保险人因为有与之相关的所有供决策参考的信息而变得无可挑剔,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理性市场是不可能存在承保周期的。承保周期是因为保险市场中的制度性因素而形成的:一是因为合同信息的不准确;二是财务报告将不同时期的价格信息做机械的统计,更加深了价格序列原本可能就有的自相关性。他们认为合同信息可能因为收集的滞后、监管的滞后以及保单更新的滞后而缺乏准确性。数据收集的滞后是指保费的厘定所需的数据是“过时”的,从信息的产生到使用一般会0.5—2.5 年的滞后期,这就产生保险价格的自相关性;1监管的滞后是指保险的价格受到政府的监控,从保险价格申请的提出到政府批准是有一定周期的,这个周期一般情况下会很长,由此造成保险价格的滞后,不能反映实时情况。保单更新的滞后是指保险合同一般是格式合同且周期较长,受众之广导致保险合同不像一般的商业合同那样,会随市场的波动做出调整。  第二,非理性预期理论。非理性学派指出,保险市场会因为“外推”预测机制和“现金流承保”技术而受到影响。所谓“外推预测机制”是指保险行业会用之前的经验来推测未来损失,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保费水平。所谓的“现金流承保”技术是指在银行利率较高时, 保险公司为了获得投资的高收益率,就大量承保、降低费率,试图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来弥补承保损失。以上两种方法会人为干扰正常的承保收入和赔付率。  第三,“承保力约束”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上的资本配置永远不可能是最佳的,市场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资本流入或流出,进而引起保险市场资本充足或匮乏。当保险市场资本充足时,就会导致保险产品供给过剩,进而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利润率步入低谷。反之,当保险市场资本匮乏的时候,保险产品供给下降,价格上涨,相应的利润率就会上升。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关于承保周期成因的理论有了多元的发展。具体包括:第一,制度、规范和会计特征;第二,利率的变化;第三,巨灾事件、非预期索赔费用上升等导致盈余波动。利率的变化对承保结果存在长期的负面影响,利率的升高意味着保险价格的下降,若费用率和死亡率不变,承包利润率的下降。“巨灾说”是指巨大的自然灾害会导致赔付率的急剧上升,进而影响保险市场的利润率。“巨灾说”的创始人以安德鲁飓风及频发的自然灾害为例。此外,还有“一般经济周期说”,即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候, GDP 增速较快,国民的可支配收入随之增长,保费收入也随着增长。反之,保费收入随着下降。  GDP与利率对保费收入有重大影响  本文采用二阶自回归模型对 年的保险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承保周期的考察,我们选取中国财险和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作为主要参考标准:财险保费收入、寿险保费收入、财险赔付支出、寿险赔付支出。考察宏观经济周期,我们选取GDP、CPI 和利率三个指标。  我们用折线图的形式比较了GDP与财险保费收入、GDP与寿险保费收入、寿险保费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并与我们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GDP与财险保费收入的比较  由图1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财产险保费收入折线的走向和GDP 走向高度一致乃至重合,更加验证了我们的检测结果:GDP 是影响财险保费收入至关重要的因素,进而说明GDP 是影响承保周期的重要因素。  GDP与寿险保费收入的折线对比图  由图2我们可以得出,正如财险保费收入和GDP 之间的关系一样, 寿险收入和GDP 之间呈现很大程度上的正相关关系,GDP 对增速如何对寿险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利率与寿险保费收入的折线对比图  由图3我们可以看出,寿险保费收入和利率呈现很大程度上的负相关,利率增加往往导致收入的减少。  结果显示,中国的财险和寿险行业的承保周期与宏观经济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也印证了文章开始所讲的“宏观经济周期说”,但是在承保周期中的不同方面,宏观经济对其影响不同。对财险和寿险领域的保费收入而言,宏观经济中的GDP对它们的影响最为显著,保费增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DP的发展情况。这一结论也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承保周期影响因素的分析一致。  CPI对保费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CPI对保费收入具有双向影响。物价上涨一方面导致人们消费增加,并需要提高收入和投资收益来消除物价上涨的影响,社会资金很多流入消费和投资领域, 用于投保的资金减少。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意味着资产价格上升,名义财富增加,出售资产和产品得到的收入增多,可用于投保的资金增多。两方面影响相抵消,导致CPI对保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利率往往与保费收入成负相关的关系,印证了“利率理论”。利率升高会收紧银根,可用于投保的资金减少,保费收入减少。  在财险和寿险的赔付支出方面,其主要决定于自身前期的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不如保费收入那么明显,尤其是与其前二期或三期的赔付支出有更加明显的影响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赔付金额与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有关,这些风险只有兑现才会导致发生赔付,这些风险到底何时兑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兑现与宏观经济走势未必相关。而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缓解及释放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从某些风险开始兑现时,保险机构开始为这类风险赔付,这些风险的完全释放需要一定时间,进而导致在短期内赔付金额的前期值对后期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xlp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承保周期与保险周期存在,对保险业的经营和监管提出什么要求_保险岛保险网
你好, 欢迎来到保险岛!
代理人专区
关注"保险岛"帐号:bxd365
承保周期与保险周期存在,对保险业的经营和监管提出什么要求
百度知道平台 ' 客户咨询 ' 的提问
已有0条回复
国寿1年从业经验
平安1年从业经验
华夏人寿1年从业经验
平安人寿1年从业经验
平安1年从业经验
平安1年从业经验
已成功提交您的答案
持续回复保险疑问,提升收录促展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承保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