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14.0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参数测量

查看: 38|回复: 0
RLC串联谐振电路设计报告
串联谐振实验报告包含电路图,实验数据,实验结果
大学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班级:16通信工程&&姓名:袁*&&学号: & &&&指导老师:金*& &&&同组实验者:无& && &实验日期:2018
实验名称:串联谐振电路基 础 实 验实验目的
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的意义及作用.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Function Generator Voltmeter、Bode Plotter等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AC Analysis等SPICE的仿真分析方法.掌握Origin软件的使用方法.
RLC串联电路如图3.6.1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该电路的阻抗使电源角频率的函数 & & (3.6.1)当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向,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谐振角频率,谐振频率.谐振频率仅与元件L、C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无关.当时,电路呈容性,阻抗角;当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回路阻抗,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回路电路 的数值最大,电阻的电压的数值最大,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数值相等,相位相差180°,
电路的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B.
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Q,即&&(3.6.2)定义回路电流下降到峰值的0.707时所对应的频率为截至频率,介于两截止频率间的频率范围为通频带B,即 &&(3.6.3)谐振曲线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为频率特性,它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为频率特性曲线,也称为谐振曲线.Q值越大,曲线尖峰值愈陡峭,其选择性就愈好,但电路通过的信号频带越窄,即通频带越窄.实验设备与器件
计算机一台.通用电路板一块.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交流毫伏表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只.可变电阻一只.电阻、电感、电容若干(电阻1000Ω,电感10mH、4.7mH,电容100nF).
Multisim仿真.
创建电路:从元器件库中选择可变电阻、电容、电感创建如图3.6.4所示的电路.
图3.6.4& &串联谐振电路分别用Multisim软件(AC仿真、波特表、交流电压表均可)测量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当电阻时,用Multisim软件仿真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观测R对Q的影响.利用谐振的特点设计选频网络,在串联谐振电路(上输入频率为3.5kHz、占空比为30%、脉冲幅度为5V的方波电压信号,用Multisim软件测试谐振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电阻上电压)的频谱,并观察两者的差别.
测量元件值,计算电路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的理论值.在电路板上根据图3.6.1焊接电路,信号电压有效值设置为1v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电路的值.测试电路板(交流电压表)上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随频率变化,测量电阻电压、电感电压、电容电压的值,按表3.6.1记录所测数据.
表3.6.1&&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的测量频率f/kHz0.51.02.04.07.07.410.012.014.0电压
实验步骤、数据记录、结论
Multisim仿真.
创建电路:从元器件库中选择可变电阻、电容、电感创建如图3.6.4所示的电路.
图3.6.4& &串联谐振电路
分别用Multisim软件(AC仿真、波特表、交流电压表均可)测量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
谐振频率为7.197kHz
-3dB带宽为33.749kHz(35.277-1.528)(3) 当电阻时,用Multisim软件仿真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观测R对Q的影响.结论:R越大,Q越小利用谐振的特点设计选频网络,在串联谐振电路(上输入频率为3.5kHz、占空比为30%、脉冲幅度为5V的方波电压信号,用Multisim软件测试谐振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电阻上电压)的频谱,并观察两者的差别.
在Multisim上画出如上图所示结论:由谐振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可知,输出信号已出现失真。测量元件值,计算电路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的理论值.
电阻R(Ω)电感L(mH)电容C(nF)10004.794电路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在电路板上根据图3.6.1焊接电路,信号电压有效值设置为1v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电路的值.
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测量R两端的电压,当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读到的最大值为710mV,此刻的频率值为.根据电路发生谐振时,输入信号和电阻电压相位一致的特性,将这两路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并把示波器设定在X-Y模式.调节输入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可以在示波器上看到一个极距变化的椭圆,当椭圆变成一条直线时,此时的电路发生了谐振,输入信号的频率就是谐振频率.此刻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测试电路板(交流电压表)上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
测得,BW=3.5kHz.随频率变化,测量电阻电压、电感电压、电容电压的值,按表3.6.1记录所测数据.
表3.6.1&&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的测量频率f/kHz1.02.03.04.05.06.07.08.09.010.0电压515786903956982994999999997992电压154680113145176207236265293电压872665510405332281242211188168频率f/kHz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电压892770659569478439393354322/电压527682780841882908928942952/电压764328191411875/ 讨论题
测试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信号源的输出电压恒定?
要控制变量,控制输出电压恒定,改变输出频率。谐振时,是否有及成立?试分析其原因.
有及成立,且大小相同相位相反。因为谐振时端口对外呈纯阻性,而电感上的电压超前于电阻90°,电容上的电压落后于电阻90°.
完整的Word格式文档51黑下载地址:
(135.34 KB, 下载次数: 0)
13:2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黑币 -5
Powered by用multisim10分析谐振电路_百度知道
用multisim10分析谐振电路
信号源选的不知道对不对 地也不知道对不对 感觉数字地和模拟地没什么区别呢用的是multisim10但是不出结果呢这个波特图仪怎么设置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你的测量方式是错的,请把信号源直接去掉,信号源在波特图图示仪里已经有了。如果用AC分析必须有信号源,推荐分析频率特性时用AC分析,这个波特图图示仪不好用。其次,你是要测量其谐振曲线,但是你的电路的参数与真正的谐振电路的差别太大了,显示不出来曲线是对的。电阻太大,谐振频率也很小。建议你把电阻改小,LC也改小,使电路有较高的Q值,这样谐振峰值比较高,曲线的谐振特性才明显。(首先对电路有较深的理解了仿真才好用)
采纳率:82%
根据谐振电路的要求,XL=XC,你选取的电感和电容是不能够满足谐振要求的
。。还有,选用交流电源好像是模拟不出谐振仿真的(我试过),可以选用直流电,或者是整流输出的直流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谐振电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实验RLC串联谐振电路在Multisim中仿真操作介绍解决方案.ppt 1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关于对实验7和实验9进行仿真的事宜 1、按照实验书的要求在宿舍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仿真,仿真的数据记录在纸质实验报告上,也就是按实验书的要求写实验7和实验9两份报告,每份报告的首页右上角写上序号,夹在实验书中,等18周周一上午到B2-303实验室接受考查这两个实验时亲手交给考查的老师。 2、当做完这两个实验的仿真,数据记录完整,检查无误后,把仿真文件提交到邮箱:,记得要回执,提交的最后时限是:16周星期四18:00前!仿真文件名和存放文件夹严格按下面的命名规则进行: 如3号林钢烁同学
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7A/B/C.ms10 或
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9A/B/C/D.ms10
如实验7实验内容中第1题的文件名为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7A.ms10,
第2题的文件名为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7B.ms10;
实验9实验内容中第1题的积分电路文件名为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A1.ms10,第1题的微分电路文件名为11电管1班03号王梓良实验9A2.ms10,第2题的文件名为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实验9B.ms10等等
把这些仿真文件集中放在文件夹“11电气3班03号林钢烁”中,序号为2位数,1-9号加个0,如7号,要写为07号,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件名和文件夹名字符之间不要插空格或其它字符,把该存放的文件夹进行压缩,发这个压缩文件给老师。 3、17周星期一上午给大家在宿舍复习,把这两个实验的操作搞熟练,等待18周周一上午到实验室接受考查,届时只能带书和报告,其他不能带,如U盘、事先做好的仿真文件等,按现场老师布置的实验内容进行仿真操作,包括建立电路、数据的获得等,考查的实验内容就是从实验7和实验9这两个实验中选。 4、在完成这两个实验时,参考老师的课件,一步步进行,不宜作过多的系统设置! 二、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和调用元件的菜单界面 2.调用电容的界面 3.调用电感的界面 4.调用电阻的界面 8.仿真的数据 10.Q=10和Q=2仿真的数据 11.根据仿真的数据得到3个不同Q值的幅频曲线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7
RLC串联谐振电路 在Multisim10中仿真操作介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幅频特性曲线。 3、熟练掌握multisim 10.0的使用方法。 1 、在图(一)所示的 R 、 L 、 C 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 U 1 的频率 f 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 f 而变。取电阻 R 上的电压 U 0 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 U i 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 U 0 之值,然后以 f 为横坐标,以 U 0 /U i 为纵坐标(因 U i 不变,故也可直接以 U 0 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率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二)所示。
?????????????处,即幅频率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 X L =X C ,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 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 U i 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 i =U R =U 0 , U L =U C =QU i ,式中的 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 、电路品质因数 Q 值的两种测量方法。
一是根据公式
??????????测定, U C 与 U L 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 C 和电感线圈 L 上的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 ⊿ f=f 2 - f 1 ,再根据
????????求 Q 值。式中 f 0 为谐振频率, f 2 和 f 1 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
???( =0.707 )倍时的上、下频率点。 Q 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1) 在multisim 10.0电路工作区建立实验书上图7-3的实验电路,组成监视、测量电路。如图1,C=0.01μF,L=10mH,选R=200Ω。用万用表的交流挡作为交流电压表和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使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Ui=3V,并保持不变。
从元件库中调用元件,可点击菜单Place /Component,如图2,接着调用电容C=0.01μF=10nF,如图3,调用电感如图4,调用电阻如图5。
从仪器栏中调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和示波器,如图6、图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仿真实验5 RLC并联谐振的multisim仿真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仿真实验5 RLC并联谐振的multisim仿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基于Mulitisim11的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研究
应用天地2011 年 8 月 第 30 卷 第 8 期基于 Mulitisim11 的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研究吴凌燕(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摘 青岛 266041)要: 通过 M ultisim11 软件仿 真平台, 实现了对 R LC 串联谐振 电路的 特性研 究。仿真展 示了谐 振情况 下, 电 路的电 压、 电流波形, 谐振电路的相频和幅频特性曲线。软件仿真实 验, 对于电子类的专业 课程的学习, 起到 了很大的辅 助作用, 提升了学 习效率, 使其更易掌握。 关键词: 电路仿真; RL C 谐振电路; 相频幅频曲线 中图分类号: T P399 文献标识码: AResearch of series resonant circuit based on Mulitisim11Wu Lingyan( Q ing dao Br anch o f NA EI, Q ingdao 26604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 he Multisim11, series resonant circu it is researched. Through simulat ion, the circuit's voltage, current w aveform , relat iv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 eristic curve are given. Experiment of simulat ion plays great role on course studying of electricit y Specialized, and it promots t he efficiency of study and makes it easy to grasp. Keywords: M ultisim11; RLC ser relativ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 eristic curve0 引言M ultis im11 是 N I 公司下属的 Elect ronics Workbench Group 发布的交互式 SPICE 仿真和电路分析的软件, 前 期发展经历了 EWB5. 0、 EWB6. 0、 ultisim2001、 ultM M i sim7、M ultisim8、 ultisim9、 ult isim 10 等版 本, M ultM M i sim 11 是最新版本。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直观的图形界 面, 可以轻松设计电路, 具有丰富的元器件数据库, 并提供 原理图输入接口, 全部的数 模 Spice 防真功能, VH DL, V erilog 设计接口与仿真功能, 具有大量的测试仪器, 为电 子类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最新版本 为 M ultisim11。 文章以 RL C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研究为切入点, 简要 描述该软件仿真和调试模拟电路的方法, 器件的选取与放 置, 电路的启动, 虚拟仪器的使用等, 为该软件的其他使用 者提供参考。参数或电源频率, 可使它 们同相位, 即整个电路 呈纯阻 性。电路达到这种状态称之为谐振。按电路联接的不同, 谐振分为两种,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研究谐振的目的就 是要认识这种客观现象, 并在科学和应用技术上充分利用 谐振的特征, 同时又要预防它所产生的危害[ 1 2] 。 并联谐振时, 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之和为零, 同样可 通过观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判断是否谐振。 并联谐振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对偶电路, 它的主要 性质与串联谐 振相同, 所以本 文以串联 谐振为 例, 简介 M ult isim 11 在串联谐振电路研究中的应用。 1. 2 串联谐振电路 RLC 串联电路如图 1 所示, 电路器件及电源的参数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电路的总阻抗为: Z= R2 + (X L - X C ) 2 = R2+ L1 C2( 1)1 电路理论分析1. 1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在含有电阻 R、 电感 L 和电容C 的交流电路中, 端口电 压与电流一般不是同相位的。 若改变电路元件( L 或 C) 的收稿日期: 2011 5 -设置参数如图 1 所示, 则有: 1 XC = 115. 4 C XL = L = 115. 4( 2) ( 3)84中国科 技核心期刊 2011 年 8 月 第 30 卷 第 8 期应用天地2. 1 谐振电压的观测 串联谐振时, 电阻两端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此时 电流最小。在电路中接入示波器, 可观测电阻与电源两端 的电压特点, 以判断是否谐振。注意示波器的连接, 为了 观察谐振时电源电压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示波器的两 个通道要分别并接 在电源与电 阻的两端。调节示 波器 XSC1 的 A B 通道的每格电压大小及时间轴的比例, 以使 [ 3 5] 显示波形最利于观察 。 在程序运行情况下, 双击示波器图标, 弹出菜单如图 2 所示, 图中曲线为谐振时电源与电阻两端的电压, 通道 A 显示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 通道 B 为电阻两端的电压。 可以看出, 两者同相位, 且幅值近似相等( 为方便观测, 设 置 A、 通道每格幅值不同, 以免由于电压幅值接近, 信号 B 图形重叠, 不便观测 [ 6- 8] ) 。图1RL C 串联谐振电路2 串联谐振电路仿真根据式( 1) 、 2) 的计算可知, 电路参数的设置, 使 式( 得 X C = X L , 满足谐振条件, 即电路大致在频率 919 H z 附 近谐振。图 2 谐振时电源与电阻两端的 电压2. 2 幅频、 相频特性的观测 用波特图仪观测其幅频和相频特性。 在程序运行情况下, 双击波特图仪图标, 选择 模式 下 的幅度, 水平设置中点击对数, 即可观测信号的幅频特性, 如图 3 所示, 点击左下侧左右箭头移动纵轴, 可以读出期中 心频率大致为 905 Hz, 与理论计算 919 H z 基本相符。 点击波特图仪界面右侧的 相位 , 即可观测信号的相 位特性, 如图 4 所示。 同样, 移动纵轴, 可观测到谐振点大约在 922 H z, 与 理论计算值 919 H z 大致接近。另外, 波特图仪的测量结 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提高精度, 可将扫描波形的点数设置 大一点 [ 9- 11] 。如图 5 所示。若设置分辨率点数为 1 000, 则信号的幅频特性图中, 谐振频率由原来的 905 H z, 变为与 919 H z 更为接近的 922 H z。3 结束语通过应用软件 M ult isim 11 对谐振电路的仿真, 真实 地展现了串联谐振下电路的特点: 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源电 压相等且同相位, 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也显示了 谐振点的频率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大大加深了对谐振电路 的理解, 具有直观性, 值得在电子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软 件, 由于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有相通之处, 限于篇幅, 在此 不再赘述。中国科 技核心期刊85 应用天地2011 年 8 月 第 30 卷 第 8 期图 3 信号的幅频特性 [ 3] [ 4] [ 5] [ 6] [ 7] [ 8] [ 9] 肖兵. 基于 M AT L AB 和 DSP 的滤波器硬件在环实时 仿真[ J]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 : 10 13. 尹静. 计算 机仿真 软件 M ultisim 10 在电 路设 计中的 应用[ J] . 科技信息. 4 475. 熊伟, 侯传教. M ultisim7 电 路设 计 及仿 真应 用[ M ]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 马风 格. M uhiSIM 在 电子 线路 实验 教 学中 的应 用探 索[ J] . 实验技术与管理,
75. 吴凌燕. M ultisim10 在单片 机仿真中 的应用[ J] . 国外 电子测量技术, 2011, ( 3) : 67 -70. 陈洁. EDA 软 件仿 真技 术快 速入 门[ M ] . 北 京: 北京 电力出版社, . 宋东, 马飞, 王传清. 一种电子系 统测试模 型的研究与应用[ J]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 853 859. [ 10] 王 强, 张 化光, 思 辉, 等. 三 相软开 关谐振极 型逆变 器的电路动态分 析[ J] . 仪器 仪表 学报, ) : . [ 11] 李Z, 李东, 王艳林. 石英晶体负 栽谐振电 阻测量技术 研究[ J] . 电子测量技术, ) : 15 -17. 作 者 简 介 参 考 文 献 [ 1] [ 2] 刘训 非. 电子 EDA 技术( M ultisim) [ M ] . 北京: 北京大 学出 版社, . 邓 维礼. 基 于 M ultisim 的 准静 态电 荷放 大器 仿真 分 析[ J] .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 : 24 26. -吴凌燕, 研究生,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仪表、 软 件仿真。86中国科 技核心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串联谐振电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