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国贸的例题,关于计算有效保护率的计算例题

当前位置: >>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学院 主讲教师:卜伟 教授 博导 E-mail:bwei@bjtu.edu.cn1 它(们)是什么?1/22 它(们)是什么?2/23 《国际贸易》课程说明1/3? 学习原则:C 强调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据有出处(考虑 权威性;反例“上海” ); C 重分析(论据)轻结论; C 学生积极参与,理论联系实际。? 如何听课和记笔记: C 幻灯片上有的内容,不需要记; C 记下疑难问题或不清楚的内容;4 《国际贸易》课程说明2/3C上课以听为主,同时吸收、思考、创造,比 如讲一个理论时想出正面的例子或反例,加 强结论,放宽前提假设? 国际经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先行课 程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统计学》等 ;后续课程为《国际商 法》、《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实 务》、《中国对外贸易》等。 ? 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 5 《国际贸易》课程说明3/3? 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意义* ? 专题1:《国际贸易新闻一刻》(陈述,15分):以组为单位;每组人数的下限是学生总数除以28(小节)的值四舍五 入得到的整数,上限是除以14的整数,每组人数不多于5个时都要 发言,多于5时超过5的可以不发言,但要站到讲台上并回答问题, 否则该成员没分(不站到讲台上)或减分(不回答问题)。? 专题2:调研报告(不陈述,15分;内容不限,不少于 3000字,倒数第二周上课时交,每晚一天扣2分):与上一个专题的组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 ?考核方法 提纲 参考文献 进出口的意义6 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意义? 在一个开放经济里,有必要了解国际贸 易理论、政策及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 等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要求。 ? 培养国际化意识,具备国际视野。7 专题1:《国际贸易新闻一刻》1/51.目的: C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C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C积累本门课程素材(事实),增加对本门课程的直 观感受; C培养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步骤: ? 课前:从纸质报纸(限于以后)上收集“国 际贸易新闻”(网上下载为零分)并复印 ,进行分析、 评论(做PPT),并对相关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以便 为他人答疑(在一定程度上,要成为所谈问题的专 家)。 8 《国际贸易新闻一刻》2/5? 课堂发言(小组成员都讲): C上台发言,作简要自我介绍,指出新闻出处、陈述 新闻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及给予评论( 3'≤T≤ 10' , 超1分钟扣1分,依此类推); C其他同学就“发言”补充、纠错、评论、发问; C台上发言的同学答疑(T≤ 5' )。 ? 教师就新闻发言作补充、评论和总结(T≤ 5' )。 ? 发言前交一张A4(或A3)纸,正面为复印的新闻,反 面写上“信息登记”(登记分数的依据):9 《国际贸易新闻一刻》信息登记项目小组成员、 学号和电话举例 姓名 张三 序号 学号 电话李四新闻 出处 发言 时间作者标题报纸年月日版张三.马尾巴的功能.地狱日报,(6)年月日 2013年9 月2日周次 第1周节次 第1/2小 节10 《国际贸易新闻一刻》3/53.关于新闻的说明: ? 考虑新闻要素:包括who、what、When、 Where、 Why、 How ,简称“6W‖。 ? 运用经济学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分析 ? 新闻来源仅限于“纸质报纸” (网上下载为零分) 。 ? 每次上课(小节)的新闻发言顺序采用登记预约制, 爽约者取消预约资格,之后只能“拾遗补缺”;若当 课时无人预约,没有预约的同学也可讲(多于1组时谁 先上去谁讲);为鼓励“敢为人先”,第一组的发言 为满分(15)。 ? 每小节上讲台发言不超过一个组(每组4-5人,自由组 队)。 11 《国际贸易新闻一刻》4/5参考题材纺织品与服装 鞋子 农产品 钢铁 铁矿石或石油 其他制成品 WTO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FDI和外包 服务贸易 知识产权贸易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配额 民间壁垒 保障措施 反补贴 反倾销 TBT12 《国际贸易新闻一刻》5/5:评分标准序号 1 2 3 4 5 6 7 考核方面 新闻出处书写符合要求情况 内容时效性(2011) 新闻内容相关性 新闻陈述层次清晰情况 新闻分析科学性 回答问题针对性 分数权重 成绩11 3 1 3 2新闻内容和分析重复性(发言顺序) 189 10时间把握听众表现 其他11 113 专题2: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交代清楚调查背景; ? 交代清楚调查方法和过程; ? 将调查所得全面地展示出来,如使用资 料整理和图表等数据展示技术,使调查 所得简明、清晰地展示出来; ? 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自觉地、自然地运 用到对调查所得的分析中,使提炼出来 的结论和建议具有可信性、说服力,使 调查对象发挥示范作用。 14 《国际贸易》考核方法?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但是, 试卷成绩少于50分者,总成绩为不及格; ? 平时成绩:40% C考勤5%,每旷课1次扣1分,扣完为止; C平时小测验5%,1个题1分共5个题; C新闻发言(每小组4-5人)15%; C调研报告(每小组4-5人)15%; (两个专题的小组成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期末考试成绩:60% C题型: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计算题、论述题。 15 提纲1/2第1 章 第2章 第3 章 第4章 第5 章 第6 章 第7 章 绪论 重商主义与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 保护贸易理论 鼓励出口措施 关税措施16 提纲2/2第8章 第9章 附录: 第10章 第11章 非关税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服务贸易 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17 参考文献1/6? 卜伟等编著.国际贸易(第2版,2008年评为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北京交通大 学出版社,2009年(教材)。 卜伟等编著.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卜伟等编著.高技术产品贸易争端:典型案例 评析与产业发展启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徐斌著.国际贸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8? ?? 19 参考文献2/6? ? 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国际贸易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出版社,2003. 张二震,马野青编著. 国际贸易学 [M]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Paul R.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Fifth Edition,影印版).北京: 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1.20?? 参考文献3/6? 中文期刊:《经济研究》;《中国工业 经济》;《世界经济》; 《经济学动 态》 ; 《国际经济评论》; 《财贸经 济》;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 易》; 《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 经贸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 报》;《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等。21 参考文献4/6? 英文期刊: C Journal of World Trade C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 World Trade and Arbitration Materials C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C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C Business Week 22 参考文献5/6? 报纸 C 《国际商报》; C 《中国贸易报》; C 《经济日报》……。23 参考文献6/6? 约翰? 伊特韦尔,默里? 米尔盖特,彼得? 纽曼编.新帕 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NRY OF ECONOMICS,EDITED BY JOHN EATWELL;MURRAY MILGATE;PETER NEWMAN)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1992. ? 彼得? 纽曼,默里? 米尔盖特,约翰? 伊特韦尔编.新帕尔 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美]Donald A. Ball,Wendell H. McCulloch,Jr.,Paul L. Frantz,J.Michael Geringer,Michael S. Minor著.刘东明,李东 贤,张弘强,杨露译.国际商务:全球竞争的 挑战(第8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4 参考网站? 《国际贸易》课程网站 &http://teaching.njtu.edu.cn/netcourse/webpage/InterT rade/index.asp& ? 中国国际贸易教育科研网 http://www.csitnet.cn/page/welcome.do ? http://www.chinatrade.com; ? http://www.caitec.org.cn; ? http://www.mofcom.gov.cn; ? http://www.wto.org; ? http://www.cei.gov.cn; ? http://www.unctad.org/wir ; ? http://www.intracen.org(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 ? http://www.eximbank.gov.cn; ? http://www.sinosure.com.cn(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http://www.aqsiq.gov.cn 25 进出口的意义? 研究表明,美国出口行业平均比不出口行业工 人的平均工资高15%(海闻等,2003,p.99); ? 贸易自由化能为各公司提供以较低的价格获取 最新的资本设备和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的机会, 从而提高效率; ? 在哥伦比亚、墨西哥和中国台湾进行的研究表 明,在以往不出口的公司(A)开始向国外销 售产品后,进行出口的公司(B)和原来不进 行出口的公司(A)之间的生产率水平的差异 往往会缩小(《金融与发展》1999年12月号,p.22)。 26 崇尚的改变与共勉? 崇尚:经典、经验与权威VS质疑、创新 与探索 ? 哈佛: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 学习; ? 鲁迅: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事无 不成27 第1章§ 1.1 § 1.2绪论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28 § 1.1.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1.1.1任务: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 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 § 1.1. 2研究对象:C 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 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C 国际贸易理论 C 国际贸易政策 C 相关问题:如外包29 § 1.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对外贸易 总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 对外贸易额 贸易差额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贸易条件 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 进口替代 净进口 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30 第1章作业题? 名词解释:总贸易体系,贸易条件,对外贸易 依存度/系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额, 贸易差额,间接贸易,净进口 ? 制图:绘制2012和/或2013年中国进、出口货物 贸易结构饼状图,2012和/或2013年中国前十位 进口来源地、出口市场饼状图(都带数据,表 明详细出处和详细的获得数据过程,可参考海 关总署、商务部、WTO、世界银行、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网站)。按照小组交, 第4周上课时交作业。 31 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 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 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 的相互依靠。 ?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的国家和 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 关系:角度不同,个别与一般 ? 海岛国家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 世界贸易VS国际贸易 32 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 以货物经过结关(关境)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准 ? 联合国发表的各国对外贸易额资料,一 般注明是按何种贸易体系编制的 ? 我国采用总贸易体系33 三、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称 为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 ? 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进口总额+出口 总额 表示货币:本币、世界上 通用的货币、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 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用美元表示。 ? 世界进口总额( CIF ),世界出口总额 (FOB,通常意义上的国际货物贸易额)。34 对外贸易量1/2:概念? 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对外贸易 额即对外贸易量。出口/进口贸易量 ? 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当期进口或出口价 格指数去除当期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得 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将二者相加所得和即为之。与对外贸易值相比 较,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 反映对外贸易的量。 ? 例:基期PX(80),当期PX ′,(99)当期X额1 1.5 计算:=12671900亿美元35 对外贸易量2/2:计算? 选择某一年份为基期,进口价格指数Pm为1。 ? 计算当期的进口价格指数Pm′ 。选择一组典 型商品,计算其基期加权总值;计算同一组相 同数量的商品的当期加权总值。后者除以前者 即当期的进口价格指数。 ? 用当期进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期进口额,即得进 口量。 ? 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口量。 ? 对外贸易量=进口量+出口量 36 四、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一定时 期内)C 顺差、逆差、平衡 C 出超、入超37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C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或按交易标 的物的特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有形贸 易)与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C 服务贸易的特点:多为无形和不可储存;提 供与消费同时进行;在海关统计中查询不到; 其贸易额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只得到部分反 映。38 六、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 行为C 出口/复出口(如转口) C 进口/复进口(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商业欺诈、腐败、退货)? 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 的货物买卖行为C 间接出口 C 间接进口? 转口贸易/中转贸易:可以直接运输,也可以间接运输 (关键是参与交易过程本身),与过境贸易只强调运 输时地理上通过不同。 39 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图解图1-2-1 中国大陆 间接贸易(宏基笔记本电脑)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转口贸易)40 图解说明这一笔交易: ? 对香港而言是转口贸易 ? 对于大陆和台湾而言,是间接贸易;对 大陆是间接进口;对台湾是间接出口 ? 在香港的转口贸易中,其出口是复出口; ? 复进口中的出口,复出口中的进口(即 在转口贸易中的进口)都未冠名。 41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 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各类 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总 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 类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 类货物贸易额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之比, 以比重表示。 42 2000年中国出口贸易货物结构43 2000年中国进口贸易货物结构44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区分布/对外贸易国别构成: 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 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 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 的比重来表示(中国的见下图)。 ?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 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 的地位。 45 2007年 2006 年46 2007年2006年47 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 / 对外贸易系数 = 一国对 外贸易额/该国GNP或GDP(一定时期内) ? 出口依存度= ? 进口依存度=48 十、贸易条件1/2? 贸易条件(TOT)=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一国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与1的大小关系) ? 净贸易条件(N)=(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一国进 口商品价格指数Pm)×100(与100的大小关系) ? N=(Px/Pm)×100 ? 收入贸易条件(I)=(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一国进 口商品价格指数)×出口数量指数(Qx) ? I=(Px/Pm)×Qx49 十、贸易条件2/2? 单 项 因 素 贸 易 条 件 ( S ) = ( Px/Pm )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D ) = ( Px/Pm )× ( Zx/Zm )×100 ( Zm 表示进口商品劳动 生产率指数)50 十一、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国 内消费品或制造品的生产,来取代需要 进口的同类商品。51 十二、净进口与净出口?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或半年), 对某一商品往往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 果该商品的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 差额即为净出口;反之,即为净进口。52 十三、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 国际贸易按结算方式不同,可分为现汇 贸易与易货贸易(对等贸易)53 十四、国际分工? 见教材p.5。 ? 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 发展水平54 国际贸易理论:自由与保护国际贸易理论发展阶段: 一、古典贸易理论阶段(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 说)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阶段(赫-俄要素禀赋说、 里昂惕夫之谜及解释) 三、自195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新”理论阶段 (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 好相似理论以及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 易政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等 )55 第2章 重商主义与古典贸易理论§ 2.1 § 2.2 § 2.3 § 2.4 § 2.5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马歇尔的国际供需理论56 § 2.1重商主义§ 2.1.1 重商主义概述 § 2.1.2 早期重商主义 § 2.1.3 晚期重商主义 附:新重商主义模式57 第2章思考题一?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 ? 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 ? 假定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只采用 劳动生产产品,且两国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小时) 如下表所示。 国家 X产品成本 Y产品成本 A 50 60 B 40 30 ? 依据机会成本判断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两国的分工格局。 ? 互利的贸易条件范围以及在1:1的贸易条件下两国的贸 易利益。 58 第2章思考题二? A、B两国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使用 同样的市场技术生产X、Y两种产品,两国的要素禀赋 和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如下表所示。 国家 A B 要素禀赋 K 200 300 L 500 100 产品 X Y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 3 5 5 3? 假设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其他 条件符合H-O理论的假设条件,回答:(1)两国各自 的要素丰缺状况和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性如何?根据 H-O理论两国的贸易格局如何?(2)从长期的角度来 看,自由贸易对两国的要素报酬影响如何? 59 § 2.1.1重商主义概述? 概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大约,即16~18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 和政策体系。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累积货币财富, 把贵金属留在国内。 ? 财富观:财富=金银 ? 获取金银的途径:C 开采金矿、银矿 C 对外掠夺 C 发展对外贸易――顺差 C 偷?骗?宗教?买?? 理论核心:追求贸易顺差 ? 贸易观:零和游戏 ?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60 § 2.1.2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 政策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C英国曾规定输出金银为大罪 C在西班牙输出金银可以判死刑? 贵金属外流途径C货币出口 C在国内购买外国商品?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威廉? 斯塔福;把增加国内 货币的累积,防止货币外流视为对外贸易政策 的指导原则。 61 § 2.1.3晚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 主张:管制货币→ 管制货物;奖出限入;诱鸟 ? 代表人物:托马斯? 孟C “圣经”:《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C 精辟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财富?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比较(表2-1)62 表2-1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比较目的管理对象早期重商主义 在国内累积贵 管理货币进出 金属 口 晚期重商主义 在国内累积贵 管理货物进出 金属 口63 新重商主义模式? 新重商主义模式:在经济理论中,韩国 采用的发展策略被称为新重商主义模式。 新重商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通常, 政府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选择特定产 业作为支柱产业,选择一些成功的企业, 加以重点扶持,以他们为主来实现产业 发展目标? 新重商主义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 64 § 2.2 绝对成本说? 亚当? 斯密简介(Adam Smith , ): 1776 年出版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 称《国富论》。古典经济学? 亚当?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C 关于财富的定义:货物和服务 C 批判了重商主义增强国家力量的论点* C 重商主义者持续累积金银的政策是枉费心机*? 理论:C 交换* (与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看法有相似 之处) C 分工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 C 社会分工、国家间分工(见表解)? 理论概括*: 65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必须管制 经济。 ? 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它的作用,国民经济 才有可能迅速地发展。因为在自由放任政策下, 个人各自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不自 觉地符合社会的最大利益。私利的追逐将使每 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都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 而总产量也将得到最大可能的水平(同于孔子 的“听民自利”经济政策主张)。 ? Laissez faire/'leisei 'f ??/ 66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 ? ? ? 大卫? 休漠 顺差→支付手段↑→Pd↑→X↓&M↑ 逆差→支付手段↓→ Pd↓→X↑&M↓ 前提条件(不限于此)C C C C 金币本位制: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 没有黄金窖藏 自由贸易 贸易各国均是贸易小国,即世界价格的接受者67 斯密的“交换”? 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 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 进行的活动。人们为了追求私利,通过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给整个社会 带来利益,而且往往比存心为社会谋利 益的效果好得多(同于老子的“道常无 为而无不为”)。 ? 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 68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 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如建 筑高楼是各自独立工作时上、下脚手架 所花费的时间。 ? 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例子:每天制针1: 4800。 69 表2-2 绝对成本说表解国家 分工 前 分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酒 产量 1 1 人 年 120 80 毛呢 产量 1 1 (70+120)/70 =2.714 人 年 70 110交换 后葡萄牙 (80+110)/80 =2.375 1 英国葡萄牙 2.375-1=1.3752.7-1=1.714 170 绝对成本说:概括?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 自然禀赋,或后天获得的有利生产条件(称为获得性 优势)。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 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 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 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 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斯密的这个理论也称为绝对 利益论。? 当代经济学家称之为“内生比较利益说”。内 生比较优势指如果每个国家选择专业生产某种 产品,它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绝对优 势。 71 § 2.3比较成本说/比较利益说? 理论的提出:在2×2模型里,如果其中一个国 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另一 个国家都处于优势地位情况下,当如何? ?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 1817年出版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理论前提 ? 表解与比较优势衡量方法 ? 理论概括72 表2-3A 比较成本说表解1/3国家分工 前 分工 后 交换 后酒产量人年毛呢产量人年英国11201100葡萄牙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18012.2902202.125 1 1.125170 1.2 173 表2-3B 比较成本说表解2/3:比较利益弱化国家分工 前 分工 后 交换 后酒产量人年毛呢产量人年英国11201100葡萄牙英国10.125901517012.0501.05 1802050葡萄牙英国 葡萄牙1.891.005 1.01(1:0.8 8)74 表2-3C 比较成本说表解3/3:投入相同产出不同国家分工 前 分工 后 交换 后酒产量人年毛呢产量人年英国11201.3120葡萄牙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1.51201.32.61202403 +1.3 1.7240 1.3 +1.375 比较优势的衡量方法及变通1/2? 机会成本:若(?Q2/ ?Q1)& (?Q2*/ ?Q1*),则本国在“1‖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本国第1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外国; *表示外国) ? 相对价格:若 P1/P2& P1*/P2* ,则本国在 “1”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劳动生产率:以Qj/Lj表示劳动生产 率;若( Q1/L1 )/( Q2/L2 )&( Q1/L1 ) */( Q /L )*,则本国在“1”产品具有 2 2 比较优势。 76 比较优势的衡量方法及变通2/2? 变通:若A1/A2=(&/&)B1/B2,则A1/ B1 =(&/&) A2 /B2 ( A1,A2,B,B2 ,均 大于0 ) ? 结论:根据上述关系,比较优势既可用 一国国内两种商品价格比例与另一国国 内两种商品价格比例比较(即在比较成 本说图解里横比);亦可用两国同一种 商品的价格比例与两国另一种商品的价 格比例比较(即纵比),这样,更容易 显见“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77 比较成本说:概括? 在2×2模型里,甲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 优势地位,但两种产品的优势程度不同;乙国在两种 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两种商品的劣 势程度不同,则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上就具有相对优 势。如果甲国“两利取重”,从事优势较大的商品专 业化生产,乙国“两害取轻”,利用相对优势进行专 业化生产,然后将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则双方同样 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 ? 当代经济学家称之为“外生比较利益说”。外生比较 利益是指人们天生条件的差别(生产技术或资源方面 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 。78 § 2.4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1/2表2-4 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棉布(米) 化纤布(米) 1.5 2朝鲜 日本1 1?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其利益分配 C 贸易条件: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单位甲产品能交 换多少单位乙产品。 C 贸易条件的决定: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 强度决定的。 C 贸易利益的大小:决定于两国国内产品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 小。 C 贸易利益分配:国际商品交换的比例VS 国内商品交换比例。 79 § 2.4 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2/2 ? 国际需求方程式: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例 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假设两 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 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 方产品的总量的比例,才能使两国间贸 易均衡。 = 1:1.7
≠ 1:1.7 10000 ↓ :13600 ↑ ≠ 1:1.7 ↑
= 1:1.8 80 § 2.5马歇尔的国际供需理论? 阿弗里德? 马歇尔:1879年出版《国际贸 易纯理论》。新古典学派或英国剑桥学 派的创始人。其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均衡 价格论: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需求,生 产成本决定商品的供给,供求均衡决定 商品的价格。 ? 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见下图) ? 贸易利益的分配 ?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变动:提供曲线/供应 条件曲线(见图) 81 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Y1:1.5 互利贸易区 朝鲜不参加贸易的区域 t 1:2日本不参加贸易的区域X图2-1 日本和朝鲜的互利范围82 提供曲线Y 棉 布X 化纤布图2-2 日本的提供曲线83 Y 朝鲜的提供曲线 棉 布朝鲜的新提供曲线: 对化纤布的需求强 度降低 日本的提供曲线X 化纤布 图2-3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变动84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3.1 要素禀赋说/资源赋予论/H-O原理 § 3.2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 3.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 3.4 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 § 3.5 “里昂惕夫反论”及解释85 第3章思考题? ? ? ? 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广义)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 要素密集度逆转86 § 3.1H-O原理(要素禀赋说)? 赫克歇尔-俄林(H-O)简介&该理论的前提条件? 分为狭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和广义(狭 义+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的主要内容C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直接原因 C 各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例不同:必要条件 C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造成 的(见图解) C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主要结论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87 第1个结论的推导? 各国要素供给比例不同,丰裕的要素便宜,稀 缺的要素昂贵;又产品具有要素密集性差异, 所以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 生产的产品就具有成本优势。如中国劳动丰裕 而资本稀缺,则 ? 中国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种表述) ? 中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劳动生产的产品 ? 中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中国供给相对丰裕的 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 一般化:一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 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88 主要结论2/2返回1. 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H-O定 理):一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 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 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 素生产的产品。 2. 自由贸易可以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 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趋同。 3. 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 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 国家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89 赫―俄理论的前提条件? 2× 2× 2; ? 生产要素在区域或国家内部完全自由流 动,在域际或国家间则完全不能流动; ? 无贸易壁垒; ? 只有货物贸易,进出口平衡; ? 生产诸要素完全可以分割,规模报酬不 变; ? 两国同一产业的生产函数相同。返回 90 H-O原理的名词补充?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指把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 用各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都换算成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 不同。 ? 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 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 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才能等 ? 要素价格:指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费 用,又称为要素的报酬 ? 生产函数: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 比例关系 ? 要素密集型产品*(见下页) 91 要素密集型产品? 根据产品里面投入的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 不同,把产品分成不同的种类,即哪种生产要 素在这种产品中所占比例最大,就把这种产品 叫作这种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就把小麦称为土地密集型产品。 若一种产品K/L>1,则称之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另外,用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X、Y表示两 种产品,若(Kx/Lx)<(Ky/Ly),则相对地 称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产品为劳动密集 型产品,不论(Kx/Lx)是否小于1,也不论 (Ky/Ly)是否大于1。 92 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造成图解?? ? ? ? ? ? ? ? ? ? 美国 英国 (USD)要素价格( GBP) 土地 劳动 土地 劳动 1.00 2.00 4.00 1.00 生产函数(单位) 小麦 5 1 5 1 纺织品 1 10 1 10 ( USD)小麦 1.00×5+2.00 ×1 =7.00 纺织品 1.00 ×1+2.00 ×10=21.00 (GBP)小麦 4.00 ×5+1.00 ×1 =21.00 纺织品 4.00 ×1+1.00 ×10=14.00(1) (3) (3) (2)93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是指要素的相对供给不同,即与要素需求 相比,各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数量是不同的。俄林认为,在要素的供 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 主要的。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 各国的要素赋予不同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是不同的。一般地说,供给相对丰裕的 生产要素价格便宜,而供给相对稀缺的 生产要素价格昂贵。 94 工资比较2002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小时工资为15.29美 元,中国工人为0.67美元,日本工人为16.54美 元。2003年,英国《金融时报》统计,中国制 造业工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为61美分,美国工 人的工资平均每小时16美元,前者为后者的3.8 %。美国汽车工会会员平均工资约为每小时62 美 元 , 而 中 国 工 人 约 为 每 小 时 1.5 美 元 。 &http://view.news.qq.com/a/017.h tm&(日进入) 夏威夷码头工人:年薪12万美元。 95 § 3.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一些条件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 均等化,而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 无论两国的要素供给和需求格局如何, 两国工人将得到相同的工资,单位土地 将得到相同的地租收入。 H-0原理: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生产要 素供给比例说;广义则加上要素价格均 等化定理,故称H-O-S原理(1949年)。 96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前提条件(1)2×2×2;(2)竞争在所有市场存在;(3) 各种要素供给是固定的,在国家间不存在要素 流动;(4)无论有无贸易,各种要素在各国 都被充分利用;(5)不存在运输成本与信息 成本;(6)无贸易壁垒;(7)国家间任一产 业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8)生产函数是线 性齐次的(投入、产出同比例变化);(9) 无“要素密集度逆转”;(10)无论有无贸易, 两国家都将生产两种商品。97 § 3.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自由贸易,使丰裕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受损。或 ? 自由贸易,使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 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丰裕要素)的报 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 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 低。98 § 3.4 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 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在两种生产要 素中,其中一种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的数量保 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其绝 对产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其 绝对产量将减少。99 § 3.5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及解释H-O原理: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战后,人们认为美国:资本丰裕 劳动稀缺H-OX:资本密集型产品 M:劳动密集型产品 X:劳动密集型产品 M:资本密集型产品100paradox 实证结果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之一――里昂惕夫的劳动力不同质论(或熟练劳动 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 在以劳动效率为单位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 动丰裕而资本稀缺了。故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 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 之二――基辛的熟练劳动说:1960年的人口普 查资料:熟练劳动VS非熟练劳动;14个国家的 进出口结构。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 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较稀缺的国家 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101 之三――人力资本论? 肯林(P.B. Kenen) ? 人力资本的概念:指投资于人的劳动技能的训 练所花费的费用,包括政府投资、个人投资以 及个人接受教育、训练的机会成本。 ? 人力资本的量化: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非熟练 劳动的收入部分资本化,用Kx'表示 ? 出口商品所包含的资本:Kx→Kx+Kx' 出口商品K/L的计算: Kx/Lx→(Kx+Kx' )/Lx ? 这样,(Kx+Kx')/Lx > KM/LM(虽然KM/LM & Kx/Lx ) 即出口产品更为资本密集型。 (反例) 102 反例针对复旦大学2003年就业的2400多名毕业 生的调查发现,硕士毕业生的薪酬最高, 实际薪酬为3871元,比去年增加459元, 而本科毕业生的实际薪酬为2703元,比 去年增加333元,博士毕业生的实际薪酬 为3347元,比去年增加543元。 资料来源:新华网。 103 谜的解释之四――关税结构鲍德温:关税结构对进出口商品K/L格局 的影响。 进口关税率结构 美国 其他国家 劳动密集型产品 高 低 资本密集型产品 低 高104 谜的解释之五――资源赋予不同 ? H-O原理没有考虑资源禀赋这个要素。 ? 补充概念:进口替代品,是指国内生产 的与进口产品相同/竞争的产品。 ? 自然资源与资本有互补性:如果某些自 然资源不足,要生产一定的自然资源密 集型产品,就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本要素。 如椰子在阿拉斯加用温室生产 ? 在国外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作为进口 替代品在美国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105 解释之六――要素密集度逆转1/3? H-0原理假定: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 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方式生 产(要素密集性固定)。现实则存在要素密集 度逆转。 ? 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这样一种情形:某 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可以劳 动密集的方式生产,即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可以资本密集的方式 生产,即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 例1:小麦在美国(美国的韩丁)VS中国。 (同一时期的农产品) 106 解释之六――要素密集度逆转2/3? 例2:水稻在韩国(不同时期的农产品) ? 例3:收音机组装环节,由技术密集而劳动密 集(工业品例子) ? 例4:建筑业(挖土机1:50)和服务业,(清 洁车1:200),由劳动密集而资本密集 ? 进口品在美国资本密集型,在国外劳动密集型; 从美国的角度看,会造成进口品为资本密集型 产品的错觉。 ? 要素密集度逆转现象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仅存 在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业)或产品 (24VS5)。 107 3/3 其他例子? 面馆老板自己发明机器人制作刀削面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html?opsubject_id=top1#& (日进入)。 ? 美国男子发明理发头盔 20秒可完成剃头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html?opsubject_id=top1& (2011年2 月11日进入)。 ? 荷兰发明自动铺路机铺砖犹如铺地毯. & 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html?opsubject_id=top1#& (日进入)。 108 第4章§4.1 §4.2 §4.3 §4.4 §4.5 §4.6 §4.7“新”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说 产品生命周期说 需求偏好相似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同行业贸易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贸易理论(略)109 第4章思考题? ? ? ? ? 国际贸易理论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说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论110 § 4.1技术差距说1/3:文字解释?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 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技术革新领先的国 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流程时,这项 技术国外尚未掌握,因而产生了国家间的技术 差距。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有可能享有出口 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是,其他国家 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消灭了(这项技术 的)技术差距。 ? 新技术发明应用到别国掌握该项技术这段时间 叫模仿滞后。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创新国家垄 断了这种新产品的生产,该产品自然具有出口 优势。 111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1 19992.79
20013.19 3.59 20023.41 3.66 20033.28 * 20042.79世界平均 20052.81发达 20063.01欠发达4.95.14.1数据来源:搜索“xxxx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11年自&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shtml& (日进入)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世 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 112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 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 子 ? 事实:再穷不能穷政府,再苦不能苦官 员 (事实见两幅图)113 中国大学的层次2所9所 985大学 211 大 学 其 他 大 学 114 图4-1 D比重”数据点折线图115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政府,再苦不能苦官员!重庆隆兴镇政府挤占小学办公让学生进危房把泪问苍天 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学生家长自发组织守夜,阻止镇政府将学生桌椅搬走 资料来源:&http://news.qq.com/a/107.htm& (日进入)。116 资料来源:http://news.qq.com/a/777.htm 117 关于教育投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第18章第56条)。118 重庆彭水县普子镇中心小学背着课桌上学 &http://news.163.com/07/IR8LU2R .html&(日进入)。 119 湖北3000名农村学生背着课桌上学(组图)一解说:目前整个顺河镇有5000多名学生,开学前,约2000套的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意味着还有3000多个孩子仍要像父辈们那样自带课桌去上学。资料来源: &http://roll.sohu.com/2675949.shtml&(2012年
120 9月10日进入)。 湖北3000名农村学生背着课桌上学(组图)二解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新学期第一 天,汪子旗的外婆扛着桌子,汪子旗的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上 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让老人家气喘吁吁。 资料来源:同图一 121 湖北3000名农村学生背着课桌上学(组图)三解说:图为孩子们坐着各不相同的课桌椅。 资料来源:同图一。 122 湖北3000名农村学生背着课桌上学(组图)四解说:一名家长(微博)载着课桌送孩子上学。 资料来源:同图一。 123 相关义务教育? 阎锡山治下的山西义务教育奇迹 :&http://view.news.qq.com/zt2012/yxs/ind ex.htm&(日进入)。 ? “撤点并校”的直接目的,是政府为了 省钱。资料来源:撤点并校害苦农民 :&http://news.qq.com/zt2011/ghgcd/59.ht m&( 日进入)。被撤点并校的小学生坐拖 拉机上下学。 124 抗战时民国政府教育财政支出 仅次于军费? (抗战时期)一些政界、教育界人士极力倡导 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将一切正 规教育中断,高中及大专院校停办,师生员工 应征入伍,共赴国难。? 针对于此,蒋介石提出了“战时教育需 作平时看”的观点。 ? &http://news.qq.com/a/146.ht m&(日进入)。 125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占制造业的比重126 资料 美媒:中国人的创新是纸老虎?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 的三方专利申请量只有473件,而美国是14399件,欧 洲是14525件,日本是13446件。直截了当地说,2010 年,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0%,占全球GDP的9%,占 世界研发经费开支的12%,但是被任何世界领先的专 利局批准的专利申请量只占1%。而且,源自中国的专 利当中有一半被授予外国跨国公司的在华子公司。 资料来源: &http://view.news.qq.com/a/029.htm& ( 日进入)。127 § 4.1Q技术差距说2/3:图图2-4-1 At0 t1 t2 t3 B′ BT128 § 4.1? ? ? ? ? ? ? ?技术差距说3/3:图的说明t0――A国开始生产; t1――B国开始进口; t2――B国开始生产; t3――B国进口为0,并开始出口 t0――t1为需求滞后; t0――t2反应滞后; t0――t3为模仿滞后; t2――t3掌握滞后129 §4.2产品生命周期说1/4:文字解释弗农的三阶段:创新(知识和技术,技术密集),成 威尔士的四阶段:熟(成本,资本密集)与标准化(劳动力,劳动密 集);第一阶段:美国首先进行技术创新推出的产品,处于垄 断地位并向欧洲出口。 第二阶段:外国厂商(往往是先驱国的子公司)开始生 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 家出口新产品)。 第三阶段:美国以外的国家(欧洲)参与新产品出口市 场的竞争阶段。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130 §4.2X产品生命周期说2/4:图图2-4-2美国欧洲发展中国家t0t1t2t3t4t5t6TM 131 § 4.2产品生命周期说3/4:图的说明? t0: 美国开始生产; t1 : 美国开始出口,欧洲开 始进口; t2 : 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欧洲开始 生产; t3 : 欧洲国家开始出口; t4 : 美国开始成 为净进口国; t5 : 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 t6 : 欧 洲净进口? ? ? ? ? t1――t2美国出口到欧洲 t2――t3欧洲仿造,进口减少,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 t3――t4欧洲和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 t4――t5发展中国家实行部分进口替代,美国净进口 t5――t6发展中国家出口,欧洲出口量减少132 §4.2产品生命周期说4/4:延伸? 后发优势:引进技术可节省资金与时间 ? “后发”国家的不利:C 掌握一项新技术滞后的赢利能力*不一样:如原子 笔; C 网络经济下,率先掌握标准者不战而胜; C 存在后发劣势:热衷于技术模仿,不愿意制度模仿。? 结论:只有少数“后发”国家,通过制度模仿, 加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减小差距(40 → 5 年),而后进行新技术的R&D,才有可能赶上 “先发”国家。 133 微笑曲线1/2所谓“微笑曲线”, 描述的是,左端的知 知 识产权开发企业和右 识 产 端的品牌销售企业, 权 创造了较高的附加值, 开 发 而弧底部分的成品装 企 配和低端产品为主的 业 制造业则是“流汗少 拿钱”。我们大部分 制造企业显然就是处 于这个位置。 品 牌 销 售 企 业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134 微笑曲线2/2:例? 美国通用在本国的单车净利润为145美元, 而在中国可达到2300美元,美国通用在 中国的产量只占其全球总产量的3%,却 获得了其全球利润的25%。 ? 同样,2003年,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 产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 润80%来自中国。德国大众的许多零部 件长期都在欧洲价格的基础上加价卖给 中国国内合资厂商,加价30%是常事。 135 标准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 按照国际惯例,三流国家就是给人 家打工生产产品,二流国家出口生产线, 一流国家制定标准。我们现在还不到二 流,仍是三流。所以,解决生产方式的 粗放和结构不合理,必须靠自主创新。136 § 4.3需求偏好相似说1/3? 依据H-O原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自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比 例不同,和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素比例不同→ 各国生产要素相对比例的差别越大,发生贸易 的机会越大,贸易量越大→ 大量的国际贸易 应是工业发达、资本存量丰富的国家和土地或 劳动丰富的非工业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 产品的贸易。? 现实:二战后,国际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 137 § 4.3需求偏好相似说2/3? 偏好相似论的主要内容:1. 一国的新产品必须先满足本国的需求(典型需求)。 2. 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不同收 入水平的国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3. 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 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1. 2. 3.为什么“一国的新产品必须先满足本国的需 求”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对国内市场熟悉。 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发明者本身所处的环境。 出口的工业品必须先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优势:发 现、基本合适、成熟产品。138 § 4.3需求偏好相似说3/3:问题(1)中国引进优良种牛,产品全部出口到外国, 是否可用这一例子对上述理论进行反驳? (2)如何利用偏好相似理论解释如下现象:就 消费品而言,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 盟、香港和日本,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穷国富国139 §4.4产业内贸易学说/同行业贸易理论? 产业间贸易:指传统的各国以部门间生产专业化为基 础的商品交换 ,如服装VS波音 ? 产业内贸易:指各国以部门内、产品内生产专业化为 基础的交换(美国与日本的汽车贸易);? 产品差异论:产品的差异性是指产品的品质、 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 的差异。 片面的生产VS全面的需求 ? 偏好相似说: ? 规模经济: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 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包括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产生国际贸易的原理见下图: 140 规模经济图示 图2-4-3成本 C ED O甲乙 C′ Q甲 Q乙 Q产量141 § 4.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 ? ? ? 背景:美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恶化 前提条件: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理论起源:产业组织理论 经验研究: 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贸易政策含义:142 经验研究? 通过发展清楚的数学公式,战略贸易政策理论 获得了一定的学说地位。但是,模型的前提假 设狭窄、脱离实际,减少了战略贸易政策的有 效性。为了鉴别哪些模型或多或少更有说服力, 经济学家转向了经验研究。C 即使其他国家不报复,来自于以邻为壑的战略贸易 政策的获益也可能是非常小的;如果导致贸易战, 则两国都成为净损失者; C 自由贸易获益大于用传统模型计算的获益,其增长 来自于竞争加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143 实际应用的局限性? 政府一般缺乏赖以制定政策的无偏数据资源, 即使能得到,其真实性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没有人相信模型抓住了现实世界的关键因素, 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决策指导; ? 模型关于外国企业和政府反应假设的敏感性, 减少了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在制定规则时对模型 的信任; ? 模型的复杂使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降低,因 而监督其公平就更加困难。 144 贸易政策含义? 政府遵守“有条件的、合作的”贸易积 极性规则是明智的; 无条件的合作战略 是鼓励外国政府免费搭车; ? 采用胡萝卜(自由贸易)加大棒(报复) 的有条件战略被认为是最可能导致作为 外国反应的合作; ? 合作战略避免了可能的错误估计外国对 非合作行动反应的严重后果。 145 表2-4-1欧洲空中客车美 国 波 音无补贴 的生产 -5 不生产 0无补贴 的生产-560600不生产00146 表2-4-2欧洲空中客车美 国 波 音有补贴 的生产 5 不生产 0无补贴 的生产-570600不生产00147 表2-4-3欧洲空中客车美 国 波 音有补贴 的生产 5 不生产 0有补贴 的生产570700不生产00148 国家竞争优势论1/2 ? 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产生背景C《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 争优势》 C理论核心:一国的兴衰←竞争优势← 合宜的创新机制§ 4.6C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 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 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 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149 § 4.6国家竞争优势论2/2? 创新机制的三个层面C微观竞争机制*:价值增值链 C中观竞争机制*:产业与区域 C宏观竞争机制*? 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 政策含义150 微观竞争机制 return? 企业活动的目标是使其最终产品增值, ? 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 服务等诸多环节才能逐步实现。 ? 这种产品价值在各环节上首尾相贯的联 系,就构成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 ? 所以,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盈利能力的创 新应当是整个价值链的创新,而非单一 环节的改善。 151 中观竞争机制return? 从产业看,个别企业价值链的顺利增值:C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 C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原棉→棉纱→棉布 →棉服) C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如拉链、印染)? 从空间上看,各企业为寻求满意的利润和长期 发展,往往在制订空间战略时,把企业的研究 开发部门(信息灵通)、生产部门(劳动力低 廉)和服务销售部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与分割。152 宏观竞争机制return? 四个基本要素C 生产条件因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 基础因素:先天拥有或不需付出太大代价 ? 推进因素(关于西部大开发:成功乎?*)C 相关和支撑产业:质优价廉,信息交流C 需求因素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挑剔*、引领、攀比C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 两个辅助要素: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 153 西部大开发:历史检讨返回? 初衷: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稳定 ? 结果预测:以失败告终(检验标准是看 经济差距是否缩小*和社会是否稳定*) ? 原因:国家竞争优势论与从历史上看 ? 对策:制度创新领先20年154 西部大开发1:西部占全国的比重%GDP 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 入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 17.6 -(相当于全国平 均水平)- (相当 于全国平 均水平) 16.6 83.7 73.1 16.7 82.7 72.1 -资料来源:安树伟,郁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 态势[N].经济学消息报,2008年第45期,第1和6版. 155 西部大开发2:经济差距资料来源:周国富,田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统计教 育,-51. 156 西部大开发3:社会稳定? 公安局在同一级政府中的地位:比其他机构 (如税务、工商、财政等)高半级 ? 高能量人士的移民状况,如《建国大业 》中的 一大群外国明星:一群外国人,不远万里,来 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怎样的 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 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群高尚的人, 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资料来源:(2009)《建国大业》里的外国演员们 &http://news.qq.com/a/543.htm&.(日)。 ? (超)高净值人士。见叶檀:三大折价逼出移民潮 &http://view.news.qq.com/a/007.htm&(日进入)。 157 建国大业演员表? ? ? ? ? ? ? ? ? ? 陈凯歌 美国,陈 红 美国, 刘亦菲 美国,陈 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宁 静 美国, 王 姬 美国, 蒋大为 加拿大,徐 帆 加拿大, 陈 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韦 唯 德国, 沈小岑 澳大利亚, 苏 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斯琴高娃 瑞士,胡 兵 泰国 158 西部大开发4:失败的理论分析? 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 主 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 实现的, 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 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资料来源: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 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经济研究,-105.?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是 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料来源: Romer , P. , 1990 ,D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Vol . 98(5) , 71 -102. 159 返回西部大开发5:失败的历史原因? 十九世纪太平洋两岸同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美国的西进VS中国清政府的移民实边;C 凭据:美国开国者呕心沥血制定的宪法VS圣旨 C 结果:美国全版图的繁荣昌盛VS失败 C 原因:宪法的有效VS圣旨的无效? 建设大三线:山、散、钻C 工厂的西迁:四川与陕西的繁荣 C 改革开放 C 宪法?? 1999年决定实施、2000年正式实施至今:宪法 ? 160 中国的消费者为什么比较不挑剔? 政府的工作重心是以GDP最大化为中心 的,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只能够在满足 GDP最大化前提之下,才有可能。(资 料来源:黄兴年.国际品牌何以在中国能 偷天换日.经济学消息报,2007年第13期 (总第742期)第7版.) ? 中国“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 为辅”的历史根源。 161 返回丰田全球170万辆召回不涉及中国地区? 日本丰田公司26日称,因为部分车型存在漏油 风险,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170万辆 汽车,其中包括日本国内市场的120万辆以及 海外市场的42.1万辆。对于中国市场,腾讯汽 车(微博)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丰田中国新闻 发言人刘鹏,他表示,此次召回不涉及中国市 场。? http://auto.qq.com/a/227.htm (日进入)。 162 大众汽车在华为何双重标准?? 去年底,大众汽车迫于台湾交通部门压 力宣布对搭载DSG变速箱的车型实施召 回,但大陆市场相同车型同样出现故障 问题却未实行召回,这种双重标准的做 法惹怒了大陆消费者,将对大众汽车未 来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财经观察 第769期? http://finance.qq.com/zt2013/cjgc/dz.htm(进入).163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返回? 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皆有各自的规模、组织 形式、产权结构和竞争目标,不存在一种普遍 适用的、能使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付自如 的企业管理体制。 ? 企业良好的管理体制的选择C 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 C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C 例:消费品部门,为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其组织要精干灵活;制造大型和精密机械的生产资料部门则要保持组织管理 上的严格有序。164 两个辅助要素1/4? 一国所面临的机遇。例子C 日本(二战结束后)? 朝鲜战争 ? 冷战C 中国(二战结束后)? 三年解放战争 ? 朝鲜战争 ? 西方国家的封锁、制裁和禁运165 两个辅助要素2/4? 政府所起的作用。例子与拓展C 日本(二战结束后)? 贸易立国 ? 教育立国 ? 科技立国C 中国(二战结束后)? ? ? ?卷入朝鲜战争:封锁禁运与一边倒(前苏联) 国内改革:企业国有化与土地集体化(1955) 大要尽(跃进)(1958) 文化大革命()166 两个辅助要素3/4? 洋跃进(华国锋时期,止于1978) ? 东部沿海开始开放(孔雀东南飞,加剧区域差距; “不争论”,不严密设计――摸着石头过河) ? 1986年:胡耀邦的自由主义错误 ? 天安门事件(1989):赵紫阳与江泽民 ? 南巡:上台阶 ? 西部大开发:跑部钱进,未减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 东北振兴:积重难返 ? 中部崛起*:未见起色 ? 总评:政策颠簸,缺乏可预见性 ? 再说政府 167 中部崛起? ? ? ? 中部塌陷 我们不是东(东部开放) 我们不是西(西部大开发) 我们不是东西返回168 两个辅助要素4/4C 一般 性 描述 : 美 国 著 名 的 经 济 学 家 约 翰 ? 肯尼斯? 加尔布雷思提出过如下观点:“环视当今的世界, 一个好的、诚实的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 正如过去一个世纪在欧洲、美国所认识到的。经济 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便是政府不为自己的人 民服务,同时又受到主权承诺的庇护。我们需要认 识到(当然渠道是联合国而不是具体国家),主权 在有些时候‘保护’的是惨不忍睹的煎熬”。C 好政府――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把他们关在笼子里,如财政上的公共预算(魏陆.把政府关进公共预算笼 子里[N].经济学消息报,2008,第45期,第1和3版)。C 中国政府的作用:两个例子* 169 女童冒雨表演“关爱女孩” 重庆官员打伞观 舞170 2006年4月,宁夏石嘴山市河滨工业园区171 中国政府有多大? 中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 1978年的4.71%,提高到2006年的18.73%。 ? 2003年一些国家的该比重:日本2.38%; 英国4.19%;韩国5.06%;法国6.5%;加 拿大7.1%;美国为9.9%。172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http://view.news.qq.com/zt2010/aid60/inde x.htm173 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return? 生产要素推动阶段:基本要素即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 ? 投资推动阶段:资本 ? 创新推动阶段:依靠将高科技转化为商 品的努力赢得竞争优势的持续,如日本 ? 财富推动阶段:产业主要依靠吃老本维 持 174 政策含义(1)一国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促进环境的改善, 这种环境要能够产生竞争机会并对持续的发明 创造形成一种压力。(2)保持一国的竞争优 势需要持续不断的发明创造与变革。所以政府 应该采取那些导致长期的动态优势的政策。 (3)政府应发展专门要素和推进要素的生产, 发展产品差异较大和供给不足的市场部门。 (4)最有益的政府政策应该着眼于长期计划, 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波动。(5)政府要选择一 种不考虑其公民即时享受和愿望的政策,避免 “得利于眼前,遗患于长远”。 175 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 ? 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 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 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在于国家能否使 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企业具有创新机制和充 分的创新能力。 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由国内经济的四组因素 决定:生产条件要素,需求要素,支持性产 业与相关产业要素,公司的战略、组织、结 构和竞争。 另外政府和机遇也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176? 第5章 保护贸易理论§ 5.1 重商主义(见第2章) §5.2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5.3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陈志武:贸易保护――最坏的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的生意177 第5章思考题? 对外贸易乘数 ?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 ?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 容 ? 列举两个关于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干预 本国对外贸易的实例,并用相关的国际 贸易保护理论予以解释。*178 §5.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1/3李斯特简介:,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 家,历史学派的先驱者,1841年《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携眷赴美,贫病交迫 ? 对古典派贸易理论提出批评(创造“财富生产 力”)C “比较成本学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C批评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 的特点: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五个阶段 C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被动的警察 ”VSD慈父 般的有力指导者”(风力? 人力? 森林) 179 §5.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2/3? 保护的对象与时间:C农业不需要保护; C无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不需要保护; C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需要保护。 C时间:T≤30年? 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C征收高关税 C禁止输入 C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评价 180 §5.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3/3? 教材: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主张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对 发展中国家有参考价值;德国、美国的实践。 ? 世界银行:“尽管美国早期采取了保护措施, 它仍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绩效 ”? 萨缪尔森:关税保护的历史揭示出了更多的相反事例;一些行业永远处于幼稚时期。尽管 这一论点有其实际的重要意义,幼稚行业却无 法争取到许多选票。从国会那里得到保护的不 是幼稚行业,而是那些多年来一直不肯丢掉尿 布的既得利益集团 。 181 §5.3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凯恩斯简介: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大危机后立场转变。182 §5.3.1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自由贸易理论“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不复存 在:年的大萧条(25%)。 ? 忽略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在调节过程中 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C国际收支自动调节:顺差→支付手段↑→Pd↑→出口↓&进口↑ 逆差→支付手段↓→Pd↓→出口↑&进口↓ 凯恩斯:顺差→支付手段↑→利率↓→投资↑→就业&收入↑ 逆差→支付手段↓→利率↑→投资↓→就业&收入↓ 183 § 5.3.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C投资乘数:指投资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 的倍数关系C △ Inv.→D生产资料↑→Inc.生产资料↑→D消费资料↑→Inc.消 费资料↑……C △ Y=K ?(△Inv.),其中K=1/(1-c)* (节俭悖论) C说明:c是一个总量概念;这里的“节俭悖 论”不是指存在的“合成谬误” 184 实际的“k‖值? “从我做本科时听到的估计为2,两年前 某教授估计为 1.5 ,到几个月前估计为 0.8以下,到另一位说可能是负值。皆名 家也” ――张五常.凯恩斯学派的不幸.经济学消 息报,日(第33期)第8版.185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增量与贸易顺 差增量与投资增量之和的倍数关系。 ? 出口增加,出口部门收入增加,对其他 部门的需求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和就 业增加…… ? M↑→Inc.进口竞争部门↓→D其他部门↓ → Inc. 其他部门↓ …… ? △Y=[△Inv.+( △X-△M )] ? K 186 实例与理论解释? 实例C 美国的经济刺激法案中包括了“购买美国货 ”的条款,即美国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 ,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产 品。 C 欧盟委员分别于2012年9月和11月启动对 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理论解释C 超保护贸易理论:保护成熟产业,保护就业 187 商标:反例与正面例子? 反面例子: C “火车头”牌汽水 C “金刚石”牌蛋糕 C “金刚砂”牌手纸 C “刺猬”牌内衣 ? 正面例子:C “小蛮腰”女士内衣188 第6章鼓励出口措施与出口管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 府自由贸易协定》第二章“总定义”, 措施包括任何法律、规章、程序、要求 或惯例;在WTO来看,损人不利己) 6.1 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 6.2 鼓励出口措施的经济效应 6.3 出口管制189 第6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C C C C C C 出口信贷 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补贴 外汇倾销(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 商品倾销 出口管制(限制)? 小国出口/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190 6.1 鼓励出口措施1/5 一、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 国商品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其 国际竞争能力,以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 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 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 利率较低的贷款。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 信贷。191 6.1 鼓励出口措施2/5二、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 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 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性的政 策性保险业务。它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 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得到绝 大部分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其 他国家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中国设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www.sinosure.com.cn 192 6.1鼓励出口措施3/5三、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 府为了使出口商品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 的竞争能力,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厂 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C 直接补贴 C 间接补贴: ? 补贴的分类(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1. 禁止使用的补贴:形式上或实际上依出口情 况而定或用于使国货压倒进口货的补贴。 193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2.可申诉的补贴:指允许使用的补贴,但若该补 贴对WTO成员产生了不利影响,则可对其采取 磋商手段,或动用争议解决程序或对其采取 反补贴措施。 3.不可申诉的补贴:不可申诉的补贴是合法的, 不能受到反补贴制裁,它包括所有非专门补 贴,即那些不是主要使某个企业、某个产业 或某个产业集团受益的补贴。出口补贴不论 有无特定目标,全都属于专门补贴。但对某 些专门补贴也是不可申诉的,其中有研究与 开发、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帮助工厂适应新 的环保规则(以上补贴均有一定限制)。 194 6.1 鼓励出口措施4/5四、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 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可分为偶然性倾销、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能称之为 “出口鼓励措施”吗?)GATT中规定的“倾销”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 出口市场上销售产品。195 长期性倾销概念:长期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 外市场出售商品。条件:C 市场分割 C 规模经济 C 倾销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生产商面对较大的 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成本随着生产的增长 而暴跌时,短期内可将价格定得低于当前的 成本,无论是平均还是边际成本)。 C 国外市场弹性高于国内 196 6.1 鼓励出口措施5/5五、外汇倾销:外汇倾销是一种采用降低 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价的办法,达到 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 例:USD/CNY:1s 4→ 1s 8;其他条件 不变(*)。进出口公司:CM:CNY→USD→商品→CNY; CX:CNY→商品→USD→CNY。限制条件: 六、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与经济特区 措施 197 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境内机构经 常项目外汇帐户限额,境内机构可根据 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 汇收入。 ? 自此,自1994年沿袭至今的强制性结售 汇制度,被意愿性结售汇制度取代。 ? 背景: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了7月份CPI数据为5.6%(8月份为 6.5%)。 198 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约束条件1/2? 薛荣久: C 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 程度,如本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 8%。 C 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 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措施 ? 或姜波克:199 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约束条件2/2C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大于1,即 Ex+Em>1; C国内总供给的数量与结构能满足出口 和进口替代品增加的需求; C存在“闲置资源”,能随时用于出口 品和进口替代品增加的生产。 ? 思考: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市场份额的 关系; 200 1978年以来进出口增长率201 6.2 鼓励出口措施的经济效应6.2.1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6.2.2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202 小国和大国? D出口小国”:指该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额(量) 占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的比重很小,其出口量 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没有影响,是国际市场 价格的接受者,其面对的国际市场需求曲线是 一条水平线。 ? “出口大国”:指该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额(量) 占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的比重很大,其出口量 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有很大影响,是国际市 场价格的影响者,其面对的国际市场需求曲线 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203 1.小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图6-4PX2SdPW+s PwabcX1DO D2 D1 S1 S2 Q204 1.小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文字1/2? 价格效应: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国内价格提高, 提高的幅度等于政府提供的补贴。 ? 贸易条件效应: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不变,所以 出口价格不变,进而出口价格指数不变;未考 虑该国的进口,进口价格视作不变,进而进口 价格指数不变。根据贸易条件公式TOT=PX/PM, 可知小国提供出口补贴后其贸易条件不变。 ? 净福利效应205 1.小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文字2/2? 出口补贴使国内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剩 余减少(a+b); ?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其中的a是 由消费者剩余转移过来的; ? 政府出口补贴的总支出为(b+c+d),其 中的(b+c)转变为生产者剩余; ? 国民福利的净影响是-(b+d),即净损 失。 206 2.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图6-5PPW′+se世界价格 世界价格出口国出口供给b'+d'S出口国供给曲线a′b′XX-sP w′efe'DOD2′ D 1S 1 S2 ′QX1(a)出口国市场(b)进口市场207fM* 世界进口需求 X2PWc′d′ 2.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文字1/3? 价格效应 ? 贸易条件效应 ? 净福利效应208 2.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文字2/3?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其中的 a′是由消费者剩余转移过来的; ? 政府出口补贴的总支出为 (b′+c′+d′+e),其中的(b′+c′)转 变为生产者剩余,e=e'+f(b图)中e'转 变为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209 2.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文字3/3? 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是(b′+d′+e)(世 界福利的净损失是b′+d′+ f)。大国出 口增长量小于小国。 ? f 的推导:e=e′+f,e′为进口市场的 消费者剩余,故f=e-e′也是世界的无谓 损失。210 3.小国的生产补贴效应:图6-6P生产补贴 生产者PW+sSs=100消费者Pwa bcdS′X1X1DS1 S2 QOD1出口X2出口X2211 3.小国的生产补贴效应:文字1/2? 价格效应 ? 贸易条件效应 ? 净福利效应212 3.小国的生产补贴效应:文字2/2? 由于消费者价格不变,消费者剩余不变;? 生产补贴的结果是生产者剩余增加 (a+b+c); ? 政府的补贴支出是(a+b+c+d); ? 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是d,小于出口补贴下 的国民福利净损失(b+d)。 ? 因此,从国民福利的角度来讲,生产补 贴优于出口补贴。 213 3.小国的生产补贴效应:另一种理解PSS′PW PW -sab xcd efD D1S1 S2Q214 文字? ? ? ? 消费者剩余:不变 生产者剩余:+(d+e+x) 政府的生产补贴: -(a+b+c+d+e+f) 国民福利的净影响:x-(a+b+c+f)215 4.大国的生产补贴效应:图6-7国内价格 世界价格PPW′+s Pw PW′Sa′ b′ c′ f d′X出口国出口供给曲线egX-s M*X1DS1 S2 ′ S2进口需求曲线OD1D2 ′QX1 X2(a)出口国市场出口X2(b)世界市场216 4.大国的生产补贴效应:文字1/3? 价格效应 ? 贸易条件效应 ? 净福利效应217 4.大国的生产补贴效应:文字2/3? 由于价格降低,消费者剩余增加e。 ? 生产者剩余增量为(a′+b′+c′),比 (a+b+c)少(一部分缘于价格降低,另 一部分缘于产量增加为S2′-S1,小于S2 -S1,得到的补贴减少)。 ? 政府支出的生产补贴为 (a′+b′+c′+d′+e+f+g),比小国 (a+b+c+d)少[由于生产商产量增加 (S2′-S1)比(S2-S1)小]。 218 4.大国的生产补贴效应:文字3/3? 国民福利的净影响是损失(d′+f+g)。 ? 其中d′是生产价格扭曲而造成的净损失, f+g是出口产品价格下跌造成的贸易条件 恶化损失。 ? 对世界福利的净影响不会算。219 6.3出口管制(限制)概念: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得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 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 与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 出口,称为出口管制。 分类:单边出口管制和多边出口管制220 第7章关税措施§ 7.1 关税的作用 C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C增加财政收入:财政关税 C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保护关税 § 7.2 关税的种类 § 7.3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221 第7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C普惠税 C进口附加税? 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 ? 什么是有效保护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 进口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的计算*222 进口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的计算*223 保护关税1/4? 名义保护率(NRP):即关税税率表中的税率。 ? 有效保护率(ERP):(例题)由整个关税制 度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 下增值部分的百分比:ERP=(W -V)/V。其 中E为有效保护率,W为国内加工增值额,V为 国外加工增值额(即自由贸易或无关税)。计 算简化: 令:W=(1+T)×Q - (1+t)× U,V=Q - U, 其中Q为最终产品的无关税价格,T为最终产品 的关税率,U为进口投入品的无关税价格,t为 进口投入品关税率。则 有 224 海关税则? 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 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包括两个部分: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 明,关税税率表。 ? 关税税率表包括:①税则号列(简称税号), ②货物分类目录以及,③税率(下页例子)。 ? 通关手续:指出口商或进口商向海关申报出口 或进口,接受海关的监督与检查,履行海关规 定的手续。包括申报、审核、查验、征税和放 行等环节。225 资料来源:http://www.sol.com.cn/tool/tariff/list.asp(进入) 226
有效保护率(公式)ERP=(W-V ) /V= (TP×t)/(1P)。其中,P―原材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无关税价 格比), P=U/Q,即原材料投入系数。 若有多种进口投入品,在公式为:ERP ? (T ? ? aiti) ( / 1 ? ? ai)i i其中,T为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名义关税率,a i 为征 收关税前第项进口投入品占最终产品产出值的 t 比重, 为对第项进口投入品征收的名义关税 率。i227 保护关税2/4――例题?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1公斤棉纱的到岸价格以 外币折成RMB为20元,其投入原棉价格为15元。 如果我国进口原棉在国内加工棉纱,投入产出 比率不变,在以下关税率下,计算对棉纱的有 效保护率(假定征收关税后投入产出比率不受 影响):(1)棉纱10%,原棉20%;(2)棉纱 10%,原棉10%;(3)棉纱10%,原棉0。 ? (1)ERP=(TP×t)/(1P)=(10%- 0.75×20%)/(1-0.75)=-20% return228 保护关税3/4附:阶梯性关税结构/关税升级是指这样一种关 税税率结构,即对工业原料、农产品等的税率 较低或免税,但随着加工次数、加工深度的提 高,关税率也逐渐提高。 棉布服装 15% 棉布 10% 棉纱 5% 原棉 1%229 保护关税4/4? 当T & t时,E & N;当T & t时,E & N; 当T=t时,E=N (N=T) 。 ? 有效保护率(E)与名义保护率(N)的 大小关系是一种实证分析。至于什么时 候需要(应该)“&‖或“=‖或“&‖,仅 作以下说明:C发达国家一般实施阶梯性关税结构,E&N; C发展中国家若同上,则会加大进口机器设备 的成本,从而削弱所产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230 § 7.2关税的种类? 按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的标准分类:从量税、 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 按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过境税、出口 税与进口税。C过境税:准许费、印花费、统计费和登记费 C出口税:理由* C进口税:? 普通税 ? 最惠国税/正常关税(普通税>最惠国税>普惠税>特惠税)?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差价税、 特惠税、普惠税、进口附加税 231 征收出口税的理由? ? ? ? 增加财政收入 抑制通货膨胀 收入再分配 改善贸易条件232 普惠税1/2? 普遍优惠制(GSP) ,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 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 品的一种关税优惠待遇。 ? 主要原则: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 主要目的:(1)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 收入;(2)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 (3)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 普惠税:GSP下的关税即为普惠税? 普惠制方案:40个给惠国,13个给惠方案。 ? 原产地规则:实质性改变标准,包括加工工序标准、 增值标准与税号改变标准 233 普惠税2/2对我国实施普惠制的国家(39个)。它们是(1) 欧盟成员国28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卢森堡、比利时、希腊、爱尔兰、荷兰、瑞典、 芬兰、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丹麦、爱沙 尼亚、波兰、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匈牙 利、塞浦路斯、马耳他、拉脱维亚、斯洛文尼 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2) 其他国家11个:瑞士(包括列支敦士登公国)、 挪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 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土耳 其。 234 进口附加税? 概念: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再征收 额外的关税。临时性措施? 目的:调节贸易收支;对某些商品的进口作特别的限制;在国家与地区间实行贸易歧视与贸易报复等。? 征收方式:普遍(1971)VS针对 ? 分类:(主要,另外还有惩罚性关税和报复关税)C反补贴税/抵消税/补偿税 C反倾销税: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 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35 反倾销税1/2? 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1)倾销存在; (2)损害,包括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 损害、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 业造成实质阻碍;(3)二者有因果关系。 ? 倾销的判断:出口价格-正常价格=? ? 反倾销裁定的关键―正常价格:C市场经济国家:第三国、国内、推定价格; C非市场经济国家:第三替代国标准。 236 反倾销税2/2? 关于反倾销,DSU的作用有限,因为《反 倾销协议》第17条第6款严重限制了专家 小组的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 经济学家的观点:C倾销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反倾销; C反倾销的依据:GATT/WTO准许;抵制掠夺性 倾销 C反倾销的目的:国内产业的存在?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237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1/3?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可以维持对中 国采取“非市场经济”标准。 ? 加入WTO后的这15年内,因“非市场经济” 问题在反倾销方面,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没有太大帮助。原因是它在反倾销上的 无能。 ? 美国产业在乌拉圭回合设定了目标,即 限制专家小组推翻进口国裁决的能力。 限制表现: 238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2/3? D反倾销协议”第17条第6款要求专家小 组在协议能以一种以上的方式进行解释 的情况下,必须接受反倾销调查机构依 据任何一种准许的解释所做出的决定。 ? 专家小组不能使用调查机构未掌握的或 未使用的新信息来推翻反倾销裁决。许 多情况下,专家小组只限于确定反倾销 裁决是否违反了协议的程序性要求。 ? 提供服务的是秘书处而非法律处 239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3/3? 日电:几内亚政府承认中国 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几内亚成为 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第77个国 家。 ? 2004年4月,新西兰政府率先承认中国的 市场经济地位。240 “双反”根基动摇 反倾销仍需提防? 时间
9:42:00 来源 本站 ? 简介:美国当地时间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 院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裁决,认定美国反补贴法不适 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自2006年底, 美国商务部重启对华反补贴调查以来,做出的几十宗 反补贴决定,均不符合美国现行法律。而引发这一裁 决的诉讼方,是一家中国轮胎企业及其美国母公司。 ? 资料来源: &http://caicai98.tom.com/html/m//342674.ht ml&(日进入)。 241 § 7.3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关税对进口商品 市场的影响C小国(price-taker)征收关税的影响 C大国(price-maker)征收关税的影响? 关税的总体(或一般)均衡分析(略): 对进口部门、出口部门的影响C小国征收关税的影响 C大国征收关税的影响 242 D进口小国” 和 “进口大国”? D进口小国”:指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额(量) 占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的比重很小,其进口量 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没有影响,是国际市场 价格的接受者,其面对的国际市场供给曲线是 一条水平线。 ? “进口大国”:指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额(量) 占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的比重很大,其进口量 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有很大影响,是国际市 场价格的影响者,其面对的国际市场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243 关税对进口“小国”的价格(千元)国内供给价格 (千元)fM2关税 1.5 t=0.5 a 1 b c d b+d 外国出口供给h本国进口需求 M2=40 O S1 60 S2 70 C2 C1 110 120 总需求 数量 O M2 40 M1 M1=60 (a)本国市场
(b)本国进口市场 244 60 关税后进口需求 数量 关税对小国的价格和贸易条件效应? 价格效应C关税前世界市场价格与国内价格相等; C征收关税后世界市场价格不变,国内价格提高,提 高幅度等于关税。? 贸易条件效应C由于世界市场价格不变,所以其进口价格指数不变; 未考虑该进口小国的出口,其出口价格指数视作不 变。所以,根据贸易条件公式: TOT=PX/PM 可知进口小国征收关税后的贸易条件不变。245 关税对进口小国的福利效应其中: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政府关税收入 净福利效应 -(a+b+c+d) + (a ) + (c ) -(b+d)246 关税对进口“大国”的影 响价格(千元)国内供给价格 (千元) 外国出口供给fM2a c e关税 1.3 1.0 t=0.5 0.8A d g e Bb+d C 进口需求bfh总需求 O S1 S2 60 65 M1 (a)本国市场
C2 C1 115 120 数量 O M2关税后进口需求 50 M1 60 数量(b)本国进口市场 247 A图 P ( 千 元 ) A国的X商品市场 P3 出口 P2 B E SX P1 A DX 0 X B图 X商品的国际贸易C图 B国的X商品市场X商品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248P ( 千 元 ) A’’ B* A* 0P3P ( 千 元 )SXA’SE* B’ 进口 D DX E’X0X 249 250 关税对进口大国的价格和贸易条件效应 ? 价格效应C关税前世界市场价格与国内价格相等; C征收关税后世界市场价格降低,国内价格提 高。? 贸易条件效应C由于世界市场价格降低,其进口价格指数降 低;未考虑该进口大国的出口,其出口价格 指数视作不变。所以,根据贸易条件公式: TOT=PX/PM 可知进口大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251 关税对进口大国的福利效应其中: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政府关税收入 净福利效应 -(a+b+c+d) +(a) +(c+e) e-(b+d)补充说明: (b)图中,出口商的利益损失为-(e+f),本 国净影响为e-(b+d),所以世界整体福利净 损失为-(e+f)+ e-(b+d)=-(b+d+f),即 三角形ABC。 252 最佳关税? 指国家应用市场支配力量,根据进口品 的供给状况获得最有利的贸易条件,从 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时的进口关税。 计算公式为 t*=1/Sm ? 式中t*――本国的最佳关税; ? Sm――外国的供给价格弹性,Sm=(dM/M) /(dP/P); ? M为本国进口量,P为进口品价格。 253 第8 章非关税措施一、定义: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出口 的措施 二、主要特点* 三、主要种类* 四、经济效应――以绝对配额为例*254 第8章思考题? 名词解释: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 配额制 ,进口许可证制,出口管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地区)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 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 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 等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的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小国采用绝对配额的经济效应 ? 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和配额税率之间 的关系,在何种情况下针对进口产品征 收哪种税率 255 二、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特点1.隐蔽性 2.灵活性 3.有效性 4.歧视性。非关税措施拥有极强的歧视性, 可以针对某一个或数个国家单独采取某 种措施。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墨西哥 之间的“金枪鱼”案。256 三、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1. 进口配额制* 2. “自动”出口配额制(VEQ)/ D自愿”出口限制 (VER)* 3. 进口许可证制 4. 外汇管制 5. 进口押金制/进口存款制:意大利、巴西(薛荣久,2003,p.357) 6. 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7.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歧视外国产品 8. 歧视性的产品归类与专断的海关估价 9. 苛刻的技术、卫生、检验标准 10. 改变进口关道:普瓦蒂埃之战 消费者对NTBs的态度 257 进口配额制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 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 的货物不准进口,或者在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 罚款后才可以进口。? 分类:全球配额&国别配额;绝对配额& 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优惠性关税配额(超过配额征收最 惠国税率)VS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258 关税配额259 2.D自动”出口配额制? 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 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年)某些 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 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260 3.进口许可证制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 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 不准进口。 ? 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C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C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C公开一般许可证/公开进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