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通收购恩智浦 中国要中国同意

收购恩智浦在即,多项利好或助高通加速走出低谷
发表于 12: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摘要: 相信以后在回顾这些年半导体芯片市场的发展时,5G必将成为时代的转折点之一。而在5G发展的过程中,博通、高通、恩智浦之间的连环收购也将成为最值得回忆的一段历史。距离高通股东大会还有不足一个月时间,两起收购案也逐渐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相信以后在回顾这些年半导体芯片市场的发展时,5G必将成为时代的转折点之一。而在5G发展的过程中,博通、高通、恩智浦之间的连环收购也将成为最值得回忆的一段历史。距离高通股东大会还有不足一个月时间,两起收购案也逐渐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此前高通再次拒绝了博通的加价收购提议,称其严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另一边,高通则已经顺利的获得了8个国家或地区的审核,只差中国批准。一来一往间,博通收购高通的难度再度增加,而经过这起恶意收购的洗礼,高通已经逐渐开始走出低谷期。
高通收购恩智浦可促营收大幅增长
恩智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和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厂商,营收上相当出色,最新年报已经达到了92.56亿美元,接近高通的一半。也就是说,一旦高通完成了对恩智浦的收购,两者的总营收便会相当可观。即便在短期内只能实现1+1=2的合并效果,也可在高通原有的222.91亿美元基础上,再加上恩智浦92.56亿美元的营收,提升幅度高达40%以上。而博通的第二次报价仅提高了17%,所以高通称其低估也就理所当然。
此外,高通是全球最大无线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移动支付芯片和微控制器供应商。两家企业合并带来的效益,在5G时代将会被无限放大。仅从市场对于两家企业发展潜力的评估来看,收购恩智浦的高通将不再是博通能够吃下的&蛋糕&。
高通收购恩智浦只差中国批准
更重要的是,在高通完成对恩智浦的收购之后,高通很可能会将与中国手机产业极为成功的合作共赢模式,拓展至中国的汽车和物联网产业。包括高通基于骁龙820A平台与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合作,以及高通利用MDM9206物联网芯片与摩拜单车的合作,也都是高通与相关产业紧密合作的前车之鉴。这也意味着,收购之后的恩智浦业务也可无缝接入到高通与中国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模式当中。
业内人士分析,在高通的鼎力相助之下,已有小米、OPPO、vivo、联想、中兴这五家中国手机厂商进入到了全球销量前十,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如果高通收购恩智浦顺利完成,便意味着高通将与中国的更多产业紧密结合。尤其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只要能够获得恩智浦的鼎力相助,极有可能诞生出全球领先的汽车厂商。据悉,高通收购恩智浦一案正在等待中国批准,并对获得批准表示乐观。但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由于中国农历新年临近,所以该起收购案很可能会于春节长假之后才获批准。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由于中国的关键性作用两期收购案也将暂时偃旗息鼓,而在日前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则谈到了收购恩智浦的看法:&高通与中国产业的合作非常紧密,它并非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未来高通将长期植根在中国,与中国产业一起谋求共同发展。&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摘要:许久未在并购潮中“兴风作浪”的高通(Qualcomm)要出大招了。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第一大芯片设计公司高通正在就收购恩智浦(NXP)进行谈判,高通提出的收购要约或将超过300亿美元,合并以后市值可达1230亿美元。
许久未在并购潮中“兴风作浪”的高通(Qualcomm)要出大招了。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第一大芯片设计公司高通正在就收购恩智浦(NXP)进行谈判,高通提出的收购要约或将超过300亿美元,合并以后市值可达1230亿美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通正与恩智浦协商收购事宜,可能未来两到三个月达成协议,洽购也可能无果而终,高通还在探索其他可选的交易。
收购将给高通带来巨变
高通在2014年收购CSR之后并未在2015年收购潮中持续渗透,如今高通市值930亿美元,“满手”的现金储备已经超过300亿美元,而且几乎都在海外。于此同时,智能手机增速放缓,高通的发展已经遭遇天花板,在动机和资金实力都具备的情况下,高通收购恩智浦也就存在得无限可能。
反观恩智浦,在去年以118亿美元收购收购飞思卡尔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并在功率器件、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有着绝对的市场地位。这些领域正与高通目前所积极布局产业相互印证。
一旦顺利收购恩智浦,将使高通芯片产品由数十种增加到数百种之多,涉及行业将扩展到移动设备之外的许多行业。高通也将因此成为第一大汽车芯片供应商,并重回千亿美金市值。
鉴于两家公司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购能大幅提振盈利能力,业界一直有传言称高通会收购恩智浦。投资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发表的投资报告中提及高通收购恩智浦的可能性。投资报告在提到高通时表示,“许多投资者希望该公司完成更具战略性的交易。”
中国市场将是决胜关键
半导体收购狂潮仍然继续,继去年之后,今年软银310亿美元收购ARM和ADI以148亿美元收购凌力尔特具有行业代表性。如此频繁和大规模的并购,无疑凸显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并不乐观,然而中国市场却是一枝独秀。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在FTF2016峰会上告诉记者,2016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下降5.8%,中国市场却上升18.9%,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芯片进口额超过1400亿美金,中国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愈发重要。
如今,全球半导体厂商都已经紧跟这个趋势,并根植中国,不断加大与中国厂商的合作,甚至在中国本土建厂,希望在华市场有更大的作为。高通和恩智浦正是其中的代表。
高通在贵州省成立面向服务器处理器业务的合资公司,与中科创达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在上海设立芯片测试厂,据传高通还会与某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高通在华的这一系列动作,正如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所言,高通在中国目标就是要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推动创新,成就创新。
同样恩智浦也在“逐鹿”中国市场,恩智浦在整个大中华区的市场占比已达到40%,并与大唐合作成立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国内第一个门驱动、第一个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的两种汽车芯片设计。此外,与高通一样,和中芯国际在芯片代工业务合作密切。
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战场,中国市场也将是高通和恩智浦并购考量的重点,高通一旦顺利收购恩智浦最终的市场体现也将以中国市场为主,想必双方还会是独立运作,最终也将会成为新型的半导体巨舰。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京ICP证号 京ICP备号-3京公网安备 00号
北京第二十六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至顶网)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 举报邮箱:高通为何要收购恩智浦半导体?
> 高通为何要收购恩智浦半导体?
高通为何要收购恩智浦半导体?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称,(Qualcomm)传据考虑并购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并会在未来三个月可能达成交易,交易金额可能高达300亿美元,在消息传出后,这两家半导体股票双双大涨。本文引用地址:
  那么,为何要去收购半导体,一旦完成收购,又会带来哪些变数呢?
  |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Intel、AMD、等公司,但却对恩智浦不甚了解。
  其实,恩智浦半导体亦是一家实力强劲的半导体公司,在汽车电子、射频和身份识别与安全方面颇有建树。特别是自2015年3月,恩智浦和飞思卡尔合并后,新公司市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恩智浦半导体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中国排名第一的ARM MCU供应商。
  在 汽车电子方面,恩智浦半导体在巩固现有统治地位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
  由于自动驾驶已然是大势所趋,这必然催生一个庞大的市场。而若要实现汽车自动驾驶,首先需要在雷达、视频识别等的帮助下感知周围的环境;其次需要有强悍的处理环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最后就需要根据反馈结果做出及时的响应,让汽车能够安全的运行。而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运行,业界进一步推动了车与车、车与物之间的通信做保障,并被行内统称的V2X。恰恰在V2X、汽车雷达解决方案、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方面,恩智浦半导体都有不错的技术积累。
  在 射频方面,恩智浦半导体也有较深厚的技术积累。
  全球平均每5部手机中就有3部手机使用恩智浦半导体的功率放大器,可以说恩智浦在射频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在移动设备方兴未艾以及5G时代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射频芯片市场会依旧火爆。由于5G通信由于有高达10Gbps的数据速率和不超过1ms的延迟需求,这使得传统的射频设备不能满足如此高的要求。具有 天生优势的氮化镓材料器件就成为了射频厂商青睐的对象,特别是在5G通信中,高频部分将会是拥有先天优势的氮化镓器件的舞台,而在氮化镓产品的设计、封装、制造等方面,恩智浦半导体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其新型的Airfast 48V 氮化镓设备也受到了客户的好评。另外,在物联网时代即将开启之际,恩智浦的射频芯片还能被应用于智能家电中,而这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在 身份识别与安全方面,恩智浦半导体也具有非常强的技术实力,其绝对领导地位无法撼动&&恩智浦半导体拥有1700多项安全专利技术,为全球80%的护照提供保障。
  虽然二维码支付在中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NFC方案在安全性上相对而言更有保障,特别是随着NFC支付在中国的逐渐铺开,NFC支付也会占据一席之地,比如小米5就搭载了NXP的全功能NFC方案,附带推出了MiPay等功能,能够在小米5上实现公交卡支付和购物支付等功能。恩智浦半导体也可以借着NFC在中国推广的东风开辟一个广袤的市场。
  因此,恩智浦半导体虽然在名气上不如IBM、Intel、ARM,在市值上不如高通,但确实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其所擅长的汽车电子、射频等方面的技术在物联网、自动驾驶、5G时代纷至沓来之际都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
  |高通为什么收购恩智浦?
  虽然高通公司在3G时代曾经次吒风云,在如今更是一家市值高达930亿美元的巨无霸,但高通曾经也是一家很惨的公司,还差点破产。直到一意孤行地去做CDMA才时来运转,在CDMA成为3G时代主流标准后,高通在3G时代近乎于霸主地位,在手机芯片上高通将德州仪器扯下神坛实现上位很大程度也是靠CDMA技术。另外,由于底层专利大多在高通手上,高通可以借此和爱立信、华为、诺基亚等通信厂商订立反专利授权,以及向手机厂商收取高通税。不过这也是众多厂商对高通上述行为深恶痛绝,以至于高通在4G时代被边缘化。
  由于 高通的收入很大一块来自专利授权&&2014年高通凭借专利业务获得利润66亿美元,芯片业务赚取利润38亿美元,近60%营业利益来自于技术授权费。而在2015年高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净利润锐减44%,这其中的根源就是 在4G时代,高通的专利优势不复存在,加上发改委的反垄断,使一些手机厂商迟迟没有和高通订立新的授权协议,共同导致高通的技术授权收入在2015年3季度突然锐减。从长远看,随着4G、5G时代高通不再像3G时代那样强势,加上中欧通信厂商在通信标准制定中有意无意的排挤,高通的专利授权收入会逐年降低。
  而高通的另一项收入 芯片业务也不容乐观。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高通并购恩智浦只差终审:中国会否放行?
关注新华网
  近日,在高通做出一系列承诺之后,欧盟委员会(简称欧盟)正式批准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半导体交易,至此,高通于2016年10月提出的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交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8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监管机构的批准,包含美国、俄罗斯、欧盟、韩国和日本等。目前,只有中国政府的监管机构尚未做出决定。也正基于此,这桩交易再次引发了业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自然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应该放行?
  众所周知,美国和欧盟,尤其是欧盟是反垄断标准和条款极为严格,甚至几乎是近于苛刻的国家和地区,但二者对于垄断的衡量标准迥异。例如在美国的反垄断法中,效率标准就是最重要的标准,如果企业的某项行为损害了效率,让消费者福利下降了,那么这个行为就有可能涉嫌或者构成垄断。而在欧洲,除了效率的考量,对于竞争本身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即如果企业的行为干扰了竞争的秩序,那么即使它可以提升经济效率、促进消费者福利提升,也会认定涉嫌或者构成垄断。但正因为这种近似于互补性的迥异,基本考虑到了产业和用户两个最主要的相关利益体,具备了相当的代表性,而此次高通并购恩智浦的交易在美国和欧盟的获批,至少证明此次交易无论从消费者(用户),还是竞争(产业和相关企业)的角度均不会构成垄断,而这也是为何业内多数看好该交易在中国能够顺利通过终审的外部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国、各地区情况的差异,垄断的界定和考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消费者福利(利益)和竞争(是否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公平竞争)始终应是根本。
  具体到中国,提及高通并购恩智浦,鉴于另外一桩激战正酣的博通对于高通的恶意并购,高通能否顺利并购恩智浦就成为双方角力,尤其是高通阻止博通恶意并购的重要筹码。原因何在?
  据此前报道,由于企业自身对于创新能力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判断及认识上存在巨大差异,博通认为恩智浦本身的价值并不大,所以出于并购高通整体成本的考量,博通一直在幕后竭力阻止高通收购恩智浦。相反,对于高通来说,恩智浦不仅能够有效地与自身现有的业务形成互补,更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相当符合高通持续创新、前瞻性布局未来的商业模式。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判断和能力上的差异,高通如果能够顺利并购恩智浦,无疑会削弱博通并购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同时可以实质性地利用并购的恩智浦的价值提高报价以提高博通并购的门槛。由此看,所谓高通并购恩智浦背后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博通恶意并购高通的结果。
  而说到博通恶意并购高通,相信业内已经知道国内主要相关企业的立场,即以联想、OPPO、vivo、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公开一致认为博通并购高通不仅有损于当下智能手机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也会让中国手机企业在与苹果、三星等尚处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前端的企业竞争中处在更加不利的位置。
  因为它们看到,近几年博通的商业模式,其基本就是一家以资本运作和经营为主的公司,且主要面对和优先照顾的是苹果、三星等大企业(因为可以得到即时最大的利益),而中国企业则不在优先合作的范围之内,这也决定了博通基本上是拘泥于成熟的技术和短期利益。相比之下,高通一直秉承的是开放的商业合作模式,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合作企业,且大量投资前沿基础科技研发,而这恰恰是中国相关企业要想在当下的智能手机产业最终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在即将到来的5G、物联网产业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所必须的。
  如果说上述是产业及厂商对于高通商业模式价值的认可及对于博通恶意并购高通后其商业模式将据主导的担忧,那么去年11月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vivo)与高通分别签署了关于芯片采购的谅解备忘录,三家公司表示有意向在未来三年间向高通采购价值总计不低于120亿美元的部件,而这三份谅解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签约仪式上签署,也间接透露出除了产业圈外,中国政府对于高通以创新促进中国产业界合作共赢模式及其给中国相关产业和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和升级效应也是认可的。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近几年已经开始将赋能中国移动产业的商业模式扩展到半导体和物联网等更多领域,以基础核心优势帮助中国产业升级。例如在高通的帮助下,中芯国际先是实现28nm工艺量产,接着又宣布实现14nm硅片凸块加工量产。再比如,高通在向华芯通公司投资的同时,持续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帮助华芯通公司利用高通行业领先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技术,致力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国产化服务器芯片而与英特尔竞争和抗衡。而在物联网领域,去年10月10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高通和中科创达携手成立了美国高通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实验室,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升级和发展,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加速发展和创新,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系统建立开放的创新发展平台。
  由此看,高通并购恩智浦对于中国,当务之急和现实战略就是借此阻止博通对于高通的恶意收购,以让高通与中国手机厂商、移动生态以及更广泛的物联网生态的紧密合作模式得以继续,甚至利用高通在5G、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研发优势,建立自己在5G生态上的全球优势和话语权进而实现赶超。
  不过,针对高通对于恩智浦的并购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心,这种担心主要集中在一旦并购完成,高通与恩智浦的合体可能会阻碍中国芯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其实我们纵观上述高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创新合作赋能模式,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发端于移动产业的赋能模式已被市场证明是成功和受到合作企业认可的,而且目前已经进入到半导体和物联网领域。
  事实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和成就证明,我国是全球化、投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且正在取代西方国家成为高举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旗手,而未来一如既往坚持开放合作已是基本国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通并购恩智浦相继在全球范围获得批准,证明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竞争的大势已经势不可挡,而参与各方惟有秉承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融入其中,方能在自身获利的同时,促进本国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而中国作为全球化、投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融入其中应是自然的选择。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务部 高通 恩智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