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成长股还什么是蓝筹股股,A股已是全球估值洼地

A股估值回到历史低点 “全球底”价值优势显现
自6月份的5178点以来,A股经历了两波快速的下跌,短短3个月时间累计最大跌幅达到45%,调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实属A股历史罕见。在此危急关头,管理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股市的利好政策,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效的遏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此背景下,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呈现出了很多新特点、新变化,全新的股市生态正逐步形成。其中,A股价值因处于全球估值洼地而备受关注。本文特从海外估值对比、事件性驱动、形成、公司价值发现等角度对新生态下A股估值的现状、趋势和机会进行深度剖析,供广大读者参考。蓝筹股估值现“全球底”价值修复在“慢牛”中唱主角在A股市场历史上,目前沪指3600点附近的位置已不算低位,从沪指年K线来看,当前的3600点远远高于5日均线2687点以及10日均线2927点,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A股具备着长期投资价值,且在震荡中诠释着我国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14年12月份,沪深两市A股总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随后更是不断刷新着全球股市成交额的新纪录,而就这一片繁荣的市场中,作为场内中流砥柱的蓝筹股却默默扮演着配角,估值水平始终处于历史低位。从当前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估值情况来看,根据整体法(TTM)计算,截至11月11日,沪深两市整体市盈率为22.50倍,指数整体市盈率为13.41倍;其中,整体市盈率为16.29倍,上证50指数市盈率为10.39倍,整体市盈率为52.81倍,市盈率为94.17倍,市盈率为62.44倍。结合历史数据来看,相较于日、日等近年来的重点底部,代表着两市蓝筹股走势的上证50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估值相差无几,其中,银行板块市盈率整体低于日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沪指收盘点数仅为1771.82点,盘中更是一度达到1664.92点。具体来看,截至11月11日,申万一级银行行业市盈率(TTM)为6.13倍,非银市盈率为16.38倍;而在日,刚刚经历了长达一年熊市的银行股,估值水平却高于当前,其中银行行业市盈率为7.88倍,非银金融行业市盈率也仅为13.7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金融改革的政策,如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等,而国债期货、融资融券扩容、拟发行优先股等,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获得了巨大发展,金融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逐渐消化了前期股价的涨幅。但需要注意的是,伴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多成果将逐步显现,包括金融股在内的蓝筹股估值水平均有巨大溢价空间。结合外围股市来看,A股市场内估值也呈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创业板指估值水平仍站在“地球之巅”,而与之相对的是蓝筹股整体估值处于全球估值洼地之中。通过比较世界主要指数估值可以发现,目前,上证50指数与全球市场估值最低的、恒生相近,而沪深300指数则和道指同属于估值中区,此外,标准普尔、法兰克福、日经、英国富时和印度股市估值处于估值高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上交所开通沪港通后,持续实现净流入,而原本被定义为“白菜价”的权重股也成为海外资金眼中的香饽饽,不断受到北上资金以及QFII资金的追捧。而分析人士也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群体已在逐步扩大,但整体规模的不足以及投资风格的差异使得A股蓝筹股始终缺乏活力。但随着QFII资金的引入,包括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桥梁的搭建,A股整体投资风格将逐渐成熟化,而蓝筹股的崛起势必将成为A股“慢牛”新常态下的核心逻辑。等三大主题骑上“牛背”蓝筹股旧貌换新颜价值凸显2014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复苏,流动性叠加改革预期逻辑使得股市掀起狂澜,估值快速修复。作为改革重头戏的国企改革,更是给资本市场创造了众多的投资机会。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了今年的39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完善国企改革的“1+15”体系成为最大亮点。6月5日,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有关国企改革的两项文件,形成了国资监督体系,为国企改革的大规模展开保驾护航。由于市场普遍认为“1+15”体系的亮相意味着国企改革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国企改革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的投资风向标。9月1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而作为国企改革领跑者的上海,早在2013年12月份就已经发布“上海市国资改革20条”,奠定了上海国企改革排头兵的地位。今年6月份,浦东新区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可以说上海国企改革稳步推进,而上海市国资总量大、效益高,其国改有着更大的市场空间。近日,上海浦东新区举行第二批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会,相关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纷纷出现连续上涨。据统计,在A股市场有72只与上海国资相关的股票,这些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有分析指出,挑选受益于上海国企改革的公司,依循的思路包括,隐性资产巨大的国企;民企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国企净资产收益率很低的行业;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资产注入机会较大的集团;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利润提升以及建立新型董事会制度的企业。作为长期的投资主题,国企改革概念股反复走强,国企改革顶层文件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企改革概念股的炒作提供了动力,由于各地将陆续进入国企改革细则公布阶段,或将带来旗下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机会。业内普遍表示,国企改革涉及的国有资本和运营公司企业活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不仅自身的业绩和估值有望得到双升,也为整个A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正是随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经济战略开始逐步落实。作为“走出去”的细化政策,“一带一路”明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方向,并在2015年全面落实铺开。从“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展空间看,当前国企改革完成后,对外发展和扩张正好让国企做大做强做优有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国企对接“一带一路”将是下一阶段经济转型工作的重点。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央企为加速国际化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装备制造业、核电、通信等战略性行业进行强强联合、同类合并的重组将加快。而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的自贸区建设也正在不断提速。业内人士指出,“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是“一体两面,相互配套”的关系,将共同构成我国新对外开放格局,前者侧重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促进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而后者则以降低贸易门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域内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要落实在具体的点上。这些点都有可能以自贸区的形式出现。“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更多的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11月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分析人士表示,自贸区战略提速,将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事实上,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我国自贸区试点加速扩围,激活了相关区域的经济活力,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炒地图”热情,提振了市场人气,成就了不少牛股。此外,与“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建设旨在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则都是国内跨行政区的发展战略。京津冀是环渤海的核心,和长江经济带形成一南一北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区域。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十三五”规划要求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在此背景下,包括“一带一路”、混合所有制改革、区域协同发展在内的诸多主题概念股集体回暖,多家券商陆续唱多。历经一番洗礼的沪指也于10月份涨逾10%终结月线四连阴,创业板指更是劲升19%,相关概念可谓是支撑反弹行情的中流砥柱。更为重要的是,业内普遍认为,“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市场化、法治化将成“十三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创新引擎打造、并购重组增效的支持作用在“十三五”期间有望进一步强化。就对投资者喊话“不要停,本轮行情还没到高潮!”货币政策继续局部宽松高成长蓝筹股存在六大机会10月份以来对A股市场而言,可谓是一个温暖的深秋。随着“清理场外配资”的利空出尽,加上货币宽松的政策推动,A股一扫前期震荡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有力的反弹周期。截至11月11日,上证指数报收3650.25点,10月份以来累计上涨19.57%,其中,国内改革、健康中国、“一带一路”、智能制造、汽车等新兴行业上涨更为迅猛。2015年还有一个多月即将结束,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三个年头,如何把握主导产业机会,寻找成长性较高的新蓝筹品种呢?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调结构、促改革步伐的稳步迈进,受到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的成长潜力品种将会进一步加大,相比传统行业而言,优势更为明显。从目前发展的方向来看,全球网络智能化的方向已经明确,中国的崛起也是大势所趋,中国(603883)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大,这在不同层面上决定了未来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未来的新蓝筹必然从这些领域中不断产生。而从长期来看,成长股和蓝筹股是动态变化的,买现在的新兴产业也就是买未来可能的新蓝筹,市场普遍看好新兴产业,其实就是认可其未来的蓝筹潜质,后市值得期待。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主导产业经历三次更迭。首先,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短缺经济时代,轻工业顺势繁荣,沪深两市初期的小牛行情中消费品领涨。第二,90年代中后期,受益居民消费升级崛起,“新三件”(电视、冰箱、洗衣机)销量井喷,以(600839)、(600690)为代表的家电巨头应运而生。第三,2000年后的10年,20岁至39岁住房消费人群刚需释放,地产加速腾飞。2005年至2007年牛市,地产、有色、机械、建材等地产链(主导产业)为牛市涨幅第一梯队,最受机构投资者偏爱。转型“中国梦”,寻找新蓝筹。人口红利消退,旧动力正走向衰竭。外力诱导,、新能源为代表的创新之轮已经启动。天时、地利、人和渐趋成熟下,转型“中国梦”路在途。市场人士普遍表示,从技术、政策、人口、深港通出发,面向未来寻找新蓝筹:首先,技术渗透:“+”。凭借解决行业痛点和创造性升级两大优势,“互联网+”已在传统行业展开渗透,除了既有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的深化,未来能源互联网、农业信息化、智慧工厂、智能汽车、等同样将加速推进,这些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存在诸多的投资机会。第二,产业政策驱动: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以“智造”为关键核心,将推动传感器、智能装备、(300024)、3D打印等生产设计环节的硬件需求爆发。第三,人口周期:医疗服务、健康体育、二胎。人口老龄化和代际更替下人的后市场需求发力,服务健康的体育、健身、美容等产业与针对中老年的医药服务、医疗器械等最为受益。第四,国企改革主题,2016年将步入推进落实之年,预计将包括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更多具体改革动作的推进,央企方面关注强强联合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建设等动作,地方国企既关注上海、广东、重庆、山东等改革积极省份的示范效果,也需关注东北、新疆等落后地区后来居上的可能。这些国企改革政策不断释放,将极大推动国企改革进度,密切关注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试点的央企集团,地方国企从壳价值、资产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革三个角度构建组合投资。第五,,上海迪士尼预计在2016年春节开园,参照港股经验,迪士尼开业前的行情最火热,提前布局相关受益股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第六,深港通,预计深港通明年启动,就深港通主题而言,仍然看好稀缺、高股息率、稳定增长的投资标的,尤其是QFII钟情的银行、家电、食品板块。最后,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年A股投资机会,中金公司在近期发布的2016年投资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无风险利率被迫维持低位,在增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财政政策有望加码。预计受相对低的资金成本驱动,主题性的投资机会仍然还会阶段性活跃。结合中国经济结构性的变化趋势、政策变化、改革的动向、科技行业的周期及趋势,可能在2016年阶段性活跃的十大投资主题主要包括:价格改革、国企改革、金融开放、环保与新能源、云计算大数据与无线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画与漫画、大健康、文教体育等。144家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极速成长股演绎新蓝筹激情从高端制造到云计算再到新能源,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内上市公司的发展在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成为A股牛市形成的中坚力量,正是这些盈利突出的新兴产业高成长股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赚钱之道,甚至造富之门。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扎堆的为例,除85家2014年以来首发上市公司无2009年、2010年净利润数据外,其余399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8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较2009年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超过七成,而其中更有144家公司2009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显示出极强的成长性。具体来看,(.17%)、(.14%)、(.26%)、(.00%)、(.29%)、(.05%)、(.48%)、(.61%)、天壕环境(.38%)、(.07%)、(.24%)、(.46%)等12家公司不仅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并且连续五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展现出快速成长的持续性。从梳理上述数据可以发现,掌趣科技成为创业板建板之日起,成长性最为卓越的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0.1372亿元、0.4133亿元、0.5569亿元、0.8230亿元、1.5362亿元、3.50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17%,净利润几乎实现连年翻番。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9.29%,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3.76%,群益证券表示,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6年实现净利润4.74亿元和6.72亿元,在宏观触底的背景下,业绩仍有望延续快速增长。另外,从能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营业收入变化来看,484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94家公司营业收入近三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占比60.74%,其中35家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均在30%以上,业绩呈现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这35家公司分别为:(300226)、(300104)、(300072)、(300136)、(300207)、易华录、(300054)、泰格医药、蓝色光标、(300322)、(300017)、(300198)、(300052)、(300088)、科融环境(300152)、(300367)、(300044)、(300253)、(300199)、(300439)、(300393)、(300098)、(300334)、(300026)、(300115)、(300075)、(300055)、(300241)、(300137)、(300244)、(300303)、(300166)、聚龙股份、(300432)和(300116).值得注意的是,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正是因为其高成长性也往往伴随着高估值,而在上述294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最新动态市盈率在40倍以下,具有相对估值优势,这10家公司分别为,(.59倍)、温氏股份(.11倍)、(.75倍)、红日药业(35.71倍)、(.73倍)、(.08倍)、(.74倍)、(.67倍)、(.02倍)、(.06倍).从营业收入绝对额来看,2011年至2014年,四年营业收入总额居前的10家创业板公司分别为:蓝色光标(130.05亿元)、乐视网(109.46亿元)、上海钢联(104.15亿元)、欣旺达(89.26亿元)、红日药业(67.52亿元)、长盈精密(60.51亿元)、三聚环保(56.20亿元)、网宿科技(44.73亿元)、长信科技(41.40亿元)和迪安诊断(35.39亿元)。可以看出,这10只个股经常出没在A股涨幅榜前列,也显示出市场对新兴蓝筹股的青睐。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诸如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对于部分业绩优良的新兴蓝筹股,其高成长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其高估值,值得市场主流资金的密切关注。
来源:第一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您的私人投资管家——腾讯证券公众号:腾讯证券(qqzixuangu)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ugusli]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股蓝筹股是估值洼地
作者:杨德龙来源:前海开源
  主持人  上周大盘攻上了3100点并在3100点上方持续震荡了四天时间,是一个一阳挂四星的走势。但是今天盘面不是特别尽如人意,今天是一个低开低走下调的一个走势。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是不是大盘已经见顶了?很难再冲上3100点了?市场中各种声音也开始出来了。那想请问一下杨总认为,是进入一个筑底的阶段的还是仅仅是一个上攻中的平台呢?  德龙观点  很明显今天是属于上升过程中的一个调整。那么我们看到了在我们春节之后,大盘探出大底之后呢市场的底部是在不断抬高。从2638,到到2900,再到3000,现在突破了3100,很显然市场的底部在不断抬高。  后市再往下走,跌破2800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市场上攻的态势没有改变。这一波反弹突破3100的主要动力就是靠蓝筹股。一方面蓝筹股分红收益率高吸引了从债市回流的资金。另一方面就是深港通开通的预期带来了抢筹。  A股都有一个炒预期的习惯,一旦预期兑现之后,市场就会有一个顺势的调整。有一些炒预期的投资者就会借机出逃,但是等这些资金退出之后,市场就会发动下一波反弹。也就是说在深港通正式实施之前,蓝筹股应该还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  主持人  那未来如果要冲关成功应该是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呢?比如说像您所说的,产业资本对蓝筹股的青睐,出现了抢筹的行为。那现在市场出现了一个调整那么未来他会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调整的走势呢?  德龙观点  A股相对于其它市场来讲还是一个估值的洼地,比如楼市。现在北上广深的楼市价格已经是创了新高,可以说是涨到天上去了,很难再进一步上涨。而债券市场也已经牛了两年。那么,现在资金会逐渐从其他市场转移到股市,特别是A股的蓝筹股。  很多蓝筹股处于一个在底部慢慢爬升的阶段。最近产业资本对蓝筹股的增持,甚至为了抢夺控制权抢筹,可以看出产业资本对于目前蓝筹股的估值是非常认可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产业资本的投资眼光应该比普通投资者要高。他们大量抢筹蓝筹股我们作为二级市场上投资者是应该重视的。  主持人  所以你认为蓝筹股的行情远远没有结束还会有个持续的过程?刚才您说的产业资本抢筹,就是说产业资本还在持续进入也就是说还有增量资金。而现在存量资金也在做一个调整。那么现在资金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德龙观点  应该说市场越反弹场外入场的资金越多。增量资金我认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产业资本,现在传统经济处于一个转型期,某些产业要退出,那么退出的资金就要找新的投资渠道,比如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一些优质蓝筹股的股权。  另外一个就是从楼市、债市转移出来的资金,因为A股相比而言还处在一个估值的洼地,这些资金为了逐利也会进入A股。所以说增量资金并不缺,关键是进入的速度取决于行情。只有当市场出现了明显赚钱效应之后,大量资金才会流入市场,而现在是一些先知先觉的场外资金。也就是说只有场外赚钱效应不断显现出来,场外资金才会不断的流入。  主持人  那您对货币政策有什么预期?  德龙观点  货币政策方面我认为应该还是会保持一个中性偏松的政策,经济增速应该说是一个波澜不惊的走势,没有大的上涨也没有大的下跌,基本就是保持一个L型的增长。在这个情况下货币政策还是会保持一个中性偏松的状态。我们预计美联储短期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可能会在年底再加息。这样为国内央行保持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主持人  您一直推崇蓝筹股,那么在蓝筹股的选择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呢?是一股脑的蓝筹股都能选吗?  德龙观点  其实蓝筹股是指业绩稳定增长并且行业周期还处于上行的一些股票,从板块来说的话比方说,受益于深港通稀缺的一些品种,比如军工、白酒、医药,包括向券商等金融股都属于蓝筹的范围。还有一些强周期的板块的话,可能过去是蓝筹但是现在把它当做一个周期的品种,不算蓝筹股,比如有色、煤炭、钢铁、化工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A股估值洼地效应渐显 增量资金涌入三类蓝筹股
  编者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创逾两年来最高。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A股整体估值洼地效应增强,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倾向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代表个人投资者的银证转账,还是代表杠杆资金的融资融券,以及代表海外资金的沪股通均持续实现净流入。那么,这些资金到底流向了何处,已成为投资各方关注的焦点。《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统计,沪深两市共有783家公司实现了股东户数减少,10月份股价上涨,且三季报业绩增长。从行业分布看,银行(45.45%)、钢铁(38.24%)、交通运输(37.50%)等三类蓝筹股的行业占比居前。本文对上述三行业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场外资金进场路径,以飨读者。
  银行 估值依然处历史低位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显示,银行板块共有22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的个股有12只,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0月份以来股价实现上涨且第三季度股东户数出现下降的个股有10只,占比45.45%。
  具体来看,这10只个股中,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超过5%的个股有6只,其中,北京银行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居首,该股截至三季度末股东户数为157219户,较二季度末下降16054户,环比下降9.27%。另外,农业银行(8.05%)、光大银行(7.16%)、银行(6.16%)、建设银行(6.03%)和交通银行(5.88%)等5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也较为显著。
  从市场表现来看,10月份以来,上述10只个股中,南京银行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3.9%,而兴业银行(3.07%)、北京银行(2.64%)、交通银行(2.35%)、建设银行(2.12%)、光大银行(2.11%)和农业银行(1.28%)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1%以上。
  资金流向方面,在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的银行股中,南京银行(5353.60万元)、北京银行(4529.59万元)、光大银行(3189.79万元)、建设银行(3174.45万元)、兴业银行(2463.77万元)和工商银行(811.04万元)等6只个股昨日受到大单资金的关注,累计吸金1.95亿元。
  投资策略方面,东方证券表示,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的走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趋于平缓,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和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的银行数量均在增加,行业资产质量企稳迹象明显。此外,2016年前三季度银行总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比沪深300成份股高出6.5%,但相对估值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银行板块明显被低估。从前三季度相对净利润增速来看,银行股上涨空间较大,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方面,综合考虑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与估值水平的匹配程度,建议关注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
  钢铁 机构看好5只龙头股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显示,钢铁板块共有34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的个股有25只,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0月份以来股价实现上涨且第三季度股东户数出现下降的个股有13只,占比38.24%。
  具体来看,这13只个股中,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超过5%的个股有8只,其中,方大特钢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居首,该股截至三季度末股东户数为47422户,较二季度末下降57098户,环比下降16.95%。另外,首钢股份(9.40%)、安阳钢铁(7.62%)、柳钢股
  份(7.00%)、河钢股份(6.98%)、南钢股份(5.79%)、马钢股份(5.73%)和酒钢宏兴(5.34%)等7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也较为显著。
  业绩方面,上述13家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倍增的公司有11家,占比84.61%。其中,鞍钢股份、太钢不锈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2倍,分别为210.02%、209.88%。
  从市场表现来看,10月份以来,上述13只个股中,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期间累计涨幅超10%,分别为24.36%、12.18%,而酒钢宏兴(4.67%)、柳钢股份(3.93%)、方大特钢(3.25%)、安阳钢铁(3.15%)、大冶特钢(2.60%)、马钢股份(2.53%)和南钢股份(2.36%)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2%以上。
  投资机会方面,广发证券表示,债转股研究正式提上日程,债转股方案落地预将提速,钢铁企业杠杆率切实降低可期。&需求侧托底稳增长、供给侧深化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两大重点工作,坚定看好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转型再创新天地。盈利水平或是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突破口,在下半年盈利无法持续改善的前提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或将加速落地,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特钢将在军工、核电、航天航空、汽车、高铁等领域承担重任,能源结构升级将倒逼油气管网加速建设,特钢和钢管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重点推荐低估值、有转型预期、有土地资源和业绩明确的公司,建议关注:永兴特钢、河钢股份、宝钢股份、玉龙股份、首钢股份等。
  交通运输 4家公司业绩倍增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显示,交通运输板块共有96只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的个股有64只,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0月份以来股价实现上涨且第三季度股东户数出现下降的个股有36只,占比37.50%。
  具体来看,这36只个股中,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超过5%的个股有25只,其中,恒通股份、天顺股份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居前,分别为下降49.12%、43.11%,另外,申通地铁(15.79%)、上海机场(15.55%)、四川成渝(14.24%)、机场(12.76%)、象屿股份(11.89%)、南京港(11.76%)、天津港(10.68%)和深高速(10.44%)等个股第三季度股东户数下降幅度也较为显著。
  从业绩角度来看,上述36家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倍增的公司有4家,分别为宁波海运(404.84%)、象屿股份(126.63%)、五洲交通(125.52%)和华贸物流(108.08%)。
  从市场表现来看,10月份以来,上述36只个股中,恒通股份、龙江交通、海峡股份等3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10%,分别为15.61%、14.47%、11.82%,而*ST黑化、广深铁路、东莞控股、宁波海运、中储股份、外运发展、吉林高速、厦门空港、白云机场、中海发展、申通地铁、天津港、招商轮船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5%以上。
责编:马晓春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蓝筹股和成长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