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

为什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供给侧改革?
当各方都在热议供给侧改革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侧改革来自供给经济学派,它也是当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增加或者完善供给,也就是生产,来达到创造和实现社会需求的目的。
简单说消费是通过生产实现的。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摆脱危机的最好办法,是让市场自发调节生产,进而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供给学派的经典名句有“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则是指在应对危机的具体做法上,政府不仅应实行彻底的不干预政策,放任市场自由发展,而且还要在大幅度减税、解除管治、废除调控,大力发展私有化等方面积极作为。
从西方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几个国家的效果来看,在收获短期的经济形势好转外,它给国家长期发展,都带来了巨额债务、公共福利大幅度削减、社会贫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等问题,还有就是一个更加不堪的经济烂摊子。
而我们现在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其理论源头,来自西方供给学派,但是其内容、措施和理念,则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供给侧改革。
我们强调的供给侧,内容上主要是指通过加强和改善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能力,进而保持经济增长的中高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针对以产能过剩为代表的行业,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的措施;而开展供给侧改革所遵循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换句话说,我们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针对存在过剩生产能的行业,通过开展结构性改革,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市场上的生产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它同需求侧改革的部分内容,仍将在一定领域中保持并进关系,只是方向和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
从逻辑上讲,西方的供给侧改革,遵循的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突出的是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焦点是:政府同市场的关系;一个强调政府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袖手旁观,一个坚持政府要在结构调整中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
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因为当前全国上下,都把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作今后一个时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如果在概念认识上出现偏差,导致在操作上出现方向性错误,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我们才再三强调,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西方的供给侧改革。不仅内容不同,更加主要的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改革理念上,都于它们不同.
只有坚持并遵循符合中国国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够解决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王晓东强调:企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 06:21:00来源:
  湖北日报讯 (记者甘勇)昨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赴东湖高新区调研并与部分企业家代表座谈。他强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微观活则全局活,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主动作为,确保实现2016年开门红。
  王晓东先后深入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生物质合成油示范工厂和人福医药集团公司总部,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与人福医药、华工科技、团结激光、宇清传动等企业进行座谈。在听取部分企业情况后,王晓东指出,五大发展理念升华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巨大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自觉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进企业、进头脑、进决策,进而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思路、战略和管理举措,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王晓东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主动作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企业责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内部挖潜,提升管理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质量效益,汇聚发展新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政府部门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颠覆性的思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政企合力打赢“三去一降一补”这场硬仗。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决战征程看头年。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扭住企业这个发展主体,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千方百计确保2016年起好步、开好局,实现开门红。
(作者:甘勇&&编辑:ADMIN)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网、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福建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11版:求是
&&&&&&&&&&
| &标题导航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本文着重就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精神,结合我省经济运行情况谈几点粗浅体会和建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经纬方略,是方法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后,党中央围绕谋划当前和“十三五”时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多次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又多次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作了进一步阐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新的概念迅速成为热词,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引发了经济学界、企业界等各方面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辩证法、两点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供给和需求均属经济学范畴。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主要从需求拉动角度来看问题,强调要素投入,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与之对应的“供给侧”问题,则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因此更具中长期视野。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排斥,也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它们互为依托、互为作用,犹如硬币之正面反面、手掌之心背。供给侧改革最终也是为了创造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供需调控需要各取所长、各有侧重、交替使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坚持“三大马车”与“三大发动机”双轮驱动、共同发力,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对称平衡,实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经济学学理问题。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供给学派,核心观点在于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主要手段有减税、放松管制、反过度福利等。而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别于西方供给学派理论,是在认真总结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加关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强调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既包含供给侧管理理论的合理成分,更是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智慧、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方略。理论界有专家形象地说,这是“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综合疗法。因而,就其广度深度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外延都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供给侧管理。&&&&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努力实现“双高”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我们如今面临的最突出矛盾,已不再是短缺经济时期总量明显不够的矛盾,而是内在的结构性问题;目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表象上看是速度问题,根子上看是结构问题。如果延续“高增长、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成本”的发展老路,将带来更多的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问题,可能留下种种隐患甚至是“硬着陆”风险。如何加快发展“动力切换”,实现经济“升级换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一道必须攻克逾越的坎。这就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摒弃老路走新路,变一端拉动为两端发力,变粗放调控为精细调控,特别要从源头性、基础性、生产性的一端入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用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双高”发展,即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极其契合,本质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统筹国际与国内、着眼当前与长远、兼顾战略与战术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谋划发展大势、把握经济规律、驾驭宏观走向、制定政策策略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坚定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破解“三期叠加”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调整,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和经济改革的重点即将发生转变,经济工作的侧重点、发力点将有新的动向,必将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新角度、新的方法论,有利于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年,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福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势头良好,成绩来之不易。全面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指日可待,已无悬念。但不可否认,与全国一样,我省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从供给角度看,有些突出问题需引起重视。&&&&一是消费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步伐。这些年,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增厚,消费转型升级引发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给人的错觉却是消费能力不足。事实上,2014年我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近一半。2012年以来,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幅度高于GDP增幅3个百分点以上,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和蕴含潜能还有很大空间。不少民众到国外抢购智能马桶盖、化妆品、婴幼儿奶粉等商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国内省内初级消费市场已经饱和,产品供给体系总体上仍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品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企业“埋头苦干,拼命生产”,致使库存积压、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甩卖,令人痛心。这种漠视市场实际需求的经营行为,就是典型的供需脱节。有必要换个角度,在供给侧多做文章,引导企业以消费意愿为信号,从创意设计、品种花样、个性化、品牌质量等方面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二是投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从全国看,传统要素增长红利放缓比较明显,据有关专家测算,2005年每新增一个单位GDP,需要增加投资2.4元,2008年提升至2.9元,2009年攀升至3.6元,2014年更是达到4.3元的较高水平。从福建看,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不少传统产业已相对饱和,达到了物理性峰值,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与订单减少、产品不好卖、利润下滑“两头受压”的情况,一部分企业已失去往日的风光,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陷入“经营困难—产品老化—供过于求—经营困难”的恶性循环。有企业家反映,在福建等东部地区的生产经营成本,不仅已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于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未富先贵”现象。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根本上是整个产业还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层次。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于以改革倒逼调结构、去杠杆、增效益,加快淘汰“僵尸企业”,出清过剩产能,引导资源向有效益的领域和企业集聚。&&&&三是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不相适应。在各生产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我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人物缺乏,是这些年来制约科技创新、产业提质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在激烈竞争中要站住脚跟、增创优势,必须加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水平和保障力度,以人才支撑创新、助推跨越、抢占先机。我省恒安集团、九牧卫浴、“连天红”家具等一批企业能够逆势而上,化危为机,保持行业领先位置,其秘诀就在于重视人才、持续创新,有能力提供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产品,从而扩大市场、增加利润。由此看来,育才引才、管才用才也应纳入要素供给范畴,通过建设强大的人才供给“储备库”,把人力资源这个“池子”做大做活,努力满足全社会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四是服务环境与社会期望值还有落差。近年来,各级各部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促进了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设内资企业近1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近1500户,平均每天有400多家新企业产生。福州、厦门、平潭自贸区挂牌半年来更是风生水起。与此同时,各方面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寄予了很大期盼,对政务环境、干部作风仍有一些意见,有的地方、有的领域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和企业的期望值在提升,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务环境也是重要的竞争力。必须把提高政策供给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精神,抓住“庸懒散”、怕担事、不作为等问题进行整改,着力营造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高效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宽领域内自由流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着力提高政策施行的针对性、精准度,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十三五”开局前夕,中央及各有关部门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下一步,可以判断还将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对此要加强跟踪研究,进一步对接细化,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总的来讲,在明年和“十三五”经济工作中,应更加强调定向、定量、定质。定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变需求拉动为供需平衡,更加重视调整供给面;定量,就是合理确定增长速度、产业规模、产品产出,调控好“总阀门”;定质,就是结构优化、效益为王、以质取胜,真正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当前,要统筹考虑稳增长与调结构,寓稳增长于结构性改革之中,明确重点方向,扎实推进。&&&&&第一,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难点是产业转型升级。抓产业发展不能笼而统之,要紧紧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状况,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提升比较效益,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严把产品质量关、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体来讲,重点要深入推进我省“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持续下大力气抓龙头、建平台、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打造福建产业发展升级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要重视围绕产业配套部署抓好创新链条。目前,我省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产业大都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竞争激烈,利润薄,企业挣扎在“求生存”状态,想创新转型有心无力。这些传统产业是“存量优化”的关键,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好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加大产业内部整合力度,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效率,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流转、股权置换等方式,实施产业链、价值链并购重组,及时淘汰僵尸企业,鼓励向外输出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去库存速度,从而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机器人、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量优胜”的拳头,代表了一个地方产业竞争力水平,要集聚科技资源,支持企业对上下游的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加快产业化,提升规模化,推行精致化,抢占发展制高点。广大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起着依托和主体作用,特别是科技型、流通型、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对于搞活微观经济、完善产业链条至关重要,要在若干条件较好的地区(城市)部署建设综合性的创业创新中心,在产业聚集度高的区域部署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园区,大力发展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第二,牢牢扭住制度供给创新这个“牛鼻子”。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在新一轮改革中要力争走前头,创造更多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做法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主要在简政放权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要始终坚持“改革政策要实”的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更带有全局性意义的努力方向,进一步在国企、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市场准入等改革领域加快突破,切实打破制约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的创新释放出巨大红利,扩大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比如,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大特色是对台,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独特优势,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台商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两岸金融合作、服务交流往来等方面先行先试,拿出更多像“一照一码”“电子台胞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并首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复制,进一步加以检验和完善。又比如,中央明确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是改革外贸体制机制、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在外部需求萎缩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反求诸己,发挥港澳侨台优势,坚持向内挖潜、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布局、大通道,主动对标国际贸易投资先进规则,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工作机制,建设好“引进来”“走出去”平台,带动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拓展,使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新优势。同时,要用好用活中央赋予的支持政策,在扩大两岸合作领域、提升航运便利化水平、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深化试点,总结经验,形成改革综合效应和政策高地。&&&&第三,切实利用好消费升级引领这一“新引擎”。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要防止或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第一程靠投资、储蓄、产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二程则是靠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当前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新阶段,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服务业已经占到GDP的一半。近期,国务院连发《关于积极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明确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我们要抓住新一轮消费升级带来的有利机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并举、消费升级与品质升级同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结合、创造新供给与增强新动力紧密衔接,积极培育信息、旅游、健康、养老、绿色、文化等消费热点,在精准扶贫、老区社会事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使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发展“服务型经济”的突破口,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互联网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起到强大的“催化剂”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电子商务仍然是一片十分广阔的“蓝海”。当前应把发展电商作为优先举措和强基工程,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电商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农村消费等相互嵌入,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网络化制造、个性化定制、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引导企业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起来,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努力让“闽货”销售到海内外,实现“全球卖”“买全球”。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不仅是发展电商的迫切需要,更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神经网络”,要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高效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推广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应用,应用大数据加强物流景气指数的监测分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快捷满意度。&&&&第四,积极打造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的“软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是“市场型政府”,不具体干预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善于用供需“正反手”加强调控引导,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预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企业按市场需求去自主决定生产经营、产品供给。为此,要认真总结这些年实行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等经验做法,继续出台政策、帮扶企业力争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防止出现“一头热”“中梗阻”“最后一公里卡壳”等问题。特别要紧紧盯住企业盈利水平这个核心指标,通过结构性减税、多元资本市场等途径办法,在减少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看得见的进展,让企业轻装上阵,使企业有信心有余力去生产、去创新。福建民间资本雄厚,海内外企业来闽投资意愿较强,要进一步把简政放权精简到位、下放到位、承接到位,全面打破社会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公用事业领域、竞争性行业的“玻璃门”“弹簧门”,在推行PPP做法、省属企业改革重组中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把资源盘活,形成多方共赢局面。&&&&眼光放长远,行动在当下。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思想方略是一项长期任务,必然随着实践展开而进一步深化。要重视发挥各类智库的特殊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及其政策的研究、阐释、宣传,推出一批有价值、系列化的研究成果,引导全社会了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举措,悟深悟透其中的精髓要义,从而转化为行动,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未经许可禁止做任何链接和镜像当前位置: >
  经济日报讯 12月11日,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两辆高速动车在进行装配工序。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要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并非不要政府的作用;意味着要把眼光放长远,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并非不管短期的发展;意味着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但并非短期宏观调控不重要。从中长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是一致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热点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看,为什么要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佐军: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前者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后者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前者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后者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前者强调制度变革与完善,后者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从国际环境看,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西方国家去杠杆等因素,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2008年国际危机爆发以前,我国出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不少年份在30%以上。2015年前10个月,出口增速为-2.5%。出口形势的低迷,使我们认识到出口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必须把目光更多地转向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国内看,长期以来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遇到了瓶颈,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同时,受到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的约束,国内投资增长大不如从前。从消费看,受部分行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上有所放缓。2008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22.7%,2015年前10个月,增速仅为10.6%。
  总的来说,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中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必须更多地从供给侧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将供给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提升起来,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记者:怎么理解&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佐军:很多人认为,强调供给侧的改革,意味着不要需求侧管理,意味着对过去经济政策进行根本性的重大调整。这类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供过于求会导致产能过剩,供不应求会导致市场短缺,而供求均衡才是较理想的状态。供给和需求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说是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强调了要释放新消费,创造新供给,从而形成新动力。
  过去多年来,我们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要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并非不要政府的作用;意味着要把眼光放长远,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并非不管短期的发展;意味着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但并非短期宏观调控不重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学会掌握平衡,不能过度倚重供给侧而忽视需求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只能&二选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矛盾吗?
  李佐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中长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是一致的。但如果只考虑短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之间有不协调的一面。
  GDP的短期增长不可能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释放需要过程,有些改革还会对短期增长造成冲击。相比之下,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以直接通过政府投资、增加流动性等调控手段,使稳增长立竿见影。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抚平经济周期波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防范系统性风险。
  当然,如果过于强调需求管理,为了稳增长而稳增长,可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会有副作用和后遗症。这就需要权衡到底是要短期&看起来很美&的增长,还是要忍受阵痛,追求长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重大难题?
  李佐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增加商品或劳务供给,而是要解决好存量和增量问题。从存量角度看,目前有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一些附加值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必须加快调整;一些环境恶化的区域不能再硬着头皮搞发展,而要对其功能进行调整,把人从这些区域中迁移出来。
  从增量角度看,要加速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积极打造有发展活力、绿色低碳的区域。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明确,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些都是供给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限于此。
  供给侧改革应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包含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
  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解决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特别是解决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就业率、素质和积极性提高的问题。二是要提高资金投入效率,优化投资结构,避免资金错误配置。三是要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激发企业家的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五是要优化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新兴产业 实体经济
  经济日报讯 12月11日,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两辆高速动车在进行装配工序。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  12月初的深圳,微风有些凉意,但葱茏仍旧笼罩鹏城。12月11日早上9点30分,一辆警车停在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门口,着一身深灰色运动装的原审被告人马乐...  住房城乡建设部11日发布消息称,将西藏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江苏太湖(无锡片区)等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纳入濒危名单,并给予黄牌警告;住建部将责令其限期整...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12日在重庆指出,中国&十三五&期间,将加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担全国性的功能,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  12日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一周年。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数据显示,累计分水水量22.2亿立方米,惠及沿线河南 、河北 、天津 、北京四省...
  中新社香港12月11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厦门自贸区)管委会11日在香港举行交流恳谈会,向香港工商界推介厦门自贸区的特色与优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家庭财富总值位列世界第二,财富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据瑞士信贷银行数据)。家庭财富的充盈和传承,及其所对应的家庭幸福,是绝大...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新旧动力交替的&转换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为2016年&&&十三五&开局...
  12月11日获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日前在接受《中国信息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符合预期、符合规律、难能可贵。
  盛运来表示,今...  &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位列&四个歼灭战&之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展开调研,不久后将推出相关措施。
  经济下行压...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