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线性回归模型法的业务量可以用销售量代替吗

更多相关文档广发在线2017会计从业网课火热报名!
精讲特惠班
会计基础(2017网课)
财经法规(2017网课)
1年学习保障
赠2016年网课
318.0元/2科
精讲特惠班+精品会计证面授班+考前集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到面授班地点领取)
1、精讲特惠班
2、精品会计证面授班(金牌讲师授课,学会为止)
3、考前集训(习题班+冲刺班+串讲班)
4、学习资料(最新版教材、同步辅导习题、全真模拟题、网上模拟题库--含电算化全真操作系统)
1418.0元/全科
日常练习,通过由浅入深的习题练习掌握教材知识,有效期1年。
日常练习,通过由浅入深的习题练习掌握教材知识,有效期1年。
17年会计从业—会计基础
用户名有误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30653-5 第5章筹资方式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30653-5 第5章筹资方式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17:1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30653-5 第5
官方公共微信> 2013注会《财务管理》辅导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关系
2013注会《财务管理》辅导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关系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关系
一 、 成本性态分类
(一)成本性态概念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的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习性。其目的是要反映成本与生产量、销售量等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当业务量变动时,与之相应的成本是否相应变动,最终从数量上具体掌握产品成本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规律性。
这里的业务量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有绝对量和相对量二大类,绝对量用实物量和价值量表示,相对量用百分比或比率表示。在财务管理中,一般用绝对量表示。业务量可以是生产量、销售量,也可以是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作小时,通常业务量指生产量、销售量。
成本总额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和推销费用,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按性态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
1. 变动成本
(1) 变动成本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2)变动成本内容
变动成本一般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的产品包装费、燃料费、动力费等,按销售量多少支付的推销佣金、装运费等。
(3) 变动成本特点
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和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总的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平线于横轴的直线,变动成本总额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业务量 业务量
2. 固定成本
(1) 固定成本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2) 固定成本的内容
固定成本一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等;固定性销售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等;固定性管理费用,如租赁费﹑管理人员的工资﹑财产保险费等。
(3) 固定成本特点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和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单位固定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反方向变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固定成本总额是一条平线于横轴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反比例曲线。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业务量 业务量
(4)固定成本按其支出的数额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可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不受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影响。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不能轻易改变,具有较大程度的约束性,可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和发挥作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财产税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的数额支出,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够改变。其特点是支出数额可以改变(一般随某一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与财务负担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只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存在和发挥作用,如企业的开发研究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3 .混合成本
(1) 混合成本的含义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与其成正比例变动。如企业的电话费、 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等。
(2) 混合成本分类
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按其变动趋势,可分为四类:
a.半变动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固定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变动成本在固定成本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的变动,如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等。其成本曲线如下:
成本 半变动成本
b.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超过该业务量,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如销售人员的工资。其成本曲线如下: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c. 半固定成本: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呈阶梯式的变化。即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业务量超过这一范围,成本总额会跳跃上升,在新的业务量范围内又不变,至到业务量再次突破,成本再次跳跃,如此不断循环重复,如企业的检验员、化验员、货运员的工资。其成本曲线如下:
d. 曲线式混合成本:成本总额在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呈现曲线增长,但成本与业务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其特点是都有一个初始量,并在一定条件下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这类成本根据曲线斜率的不同变化趋势,又分递减型混合成本和递增型混合成本。
递减型混合成本:业务量增长,成本也增长,但成本增长的速度比业务量的增长的速度慢,其成本曲线是一条凸型曲线,如下:
递减型混合成本
递增型混合成本:业务量增长,成本也增长,但成本增长的速度比业务量增长的速度快,其成本曲线是一条凹型曲线,如下:
递增型混合成本
成本按性态分类,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可以用线形方程y=a+bx来表示。其中,y表示成本总额,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bx表示变动成本总额。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的相关范围和特点
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和“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特点,这就涉及到相关范围的概念。
1. 相关范围:是指不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质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范围。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保持相对稳定,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变动成本总额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保持相对稳定,超过了相关范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性就不存在。以后,我们在讲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时,都是指在它们的相关范围内。
2. 成本性态的特点
(1) 相对性: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2) 暂时性: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内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3)可转化性:某项成本可以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相互转化。
二、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最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掌握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与业务量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动规律,也为本量利分析奠定基础。
(二) 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性态分类的关系。
成本性态分析和成本性态分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以总成本为研究对象,并且成本性态分析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前提。但成本性态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成本性态分类属于定性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成本性态分类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成本性态分析能明确、直接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成本性态分类不能明确、直接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成本性态分析就是要把全部成本最终划分为两部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两种程序:多步骤分析法程序和单步骤分析程序 。
1. 多步骤分析程序。先将全部成本按性态分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然后继续将混合成本用一定的方法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最后将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总成本中已分好的固定成本合并,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和总成本中已分好的变动成本合并,使得所有的成本只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大类,再建立成本函数y=a+bx,
2. 单步骤分析程序。不进行成本性态分类,而是用一定的方法先将全部成本一次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再建立成本函数y=a+bx。
(四)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不管采用多步骤分析程序还是单步骤分析程序,都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将混合成本或者总成本进行分解,使得所有的成本只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二大类,这种技术方法就被称作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 历史资料分析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实际发生的业务量与成本的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数值,然后建立成本---业务量之间函数方程,以完成成本性态分析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要求企业资料齐全,成本与业务量的资料要相关,该方法适用于生产条件稳定,成本水平波动不大,历史资料齐全的企业。根据利用资料的具体形式不同,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一元直线回归法三种具体形式。
在分析之前,我们假设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单位变动成本只是一种业务量的函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形关系。用y表示成本总额,a表示成本总额中的固定成本,b表示成本总额中的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业务量,bx表示成本总额中的变动成本,则成本的方程为y=a+bx.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推算出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性态分析方法。
使用高低点法要注意: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自变量——业务量的高低为依据,不是以成本高低为依据。
高低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但以高低点为依据不具有代表性,计算误差大。
【例2-21】 某企业的产品1—7月份的产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产量 (件) 总成本(元)
1 400 5 500
2 450 6 000
3 500 7 000
4 450 6 500
5 300 5 000
6 350 5 500
7 400 5 000
要求: 运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确定高低点坐标:
高点(500,7 000)
低点(300,5 000)
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 y1-y2
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x1-x2
7 000-5 000 2 000
= = =10(元)
500-300 200
a = 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
=7 000-10×500=2 000(元)
或 = 最低点成本 - b×最低点业务量= y2- bx2
=5 000-10×300
=2 000(元)
成本模型为y=2 000+10x
计算表明,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将有关过去的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一一标出,形成散布图,然后根据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以此来确定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
散布图法考虑所有的历史成本资料,比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但由于靠目测画直线,容易出现误差。
【例2-22】 按【例2-21】的资料
要求: 运用散布图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ⅰ.标出散布点。以业务量为横轴,成本为竖轴,建立坐标系,将由各期业务量和相应成本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一一标出,形成散布图。
ⅱ.画直线。以最高点为一端,根据目测画一条能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使散布图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的上、下方,如图:
ⅲ.确定固定成本(a)。成本直线与竖轴相交的点为(0,1 900),则a=1 900(元)
ⅳ.确定单位变动成本(b)。在直线上以最高点的坐标(500,7 000),代入下式:
y-a 7 000-1 900
b= = = 10.2(元)
ⅴ.将a,b代入y=a+bx,,得到成本性态模型y=1 900+10.2x
100 200 300 400 500 产量
根据成本性态模型,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为1 9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2元 (3)一元直线回归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是根据过去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反映业务量和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并计算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的计算结果比前两种方法更准确,科学,但计算量大,公式复杂。
【例2-23】 按【例2-21】的资料
要求: 运用一元直线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 ⅰ.根据资料列表,计算n,x,y,xy,x2的值
月份产量(x) 总成本(y ) xy x2
1 400 5 500 2 200 000 160 000
2 450 6 000 2 700 000 202 500
3 500 7 000 3 500 000 250 000
4 450 6 500 2 925 000 202 500
5 300 5 000 1 500 000 90 000
6 350 5 500 1 925 000 122 500
7 400 5 000 2 000 000 160 000
合计 2 850 40 500 16 750 000 1 187 500
ⅱ.计算a,b值
nΣxy-ΣxΣy
nΣx2-(Σx)2
7×16 750 000-2 850×40 500
7×1 187 500-2 8502
40 500-9.61×2 850
=1 873.07(元)
ⅲ.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
Y=1 873.07+9.61x
根据上面计算可知,总成本中固定成本为1 873.07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61元。
2. 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合理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又称工程技术测定法。
它按工程技术特点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把材料、人工的投入与产出量进行对比分析,把与产量有关的成本归集为变动成本,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归集为固定成本。该方法比较准确,但比较复杂,工作量大。
3. 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法是对每项成本的具体形态进行分析,看其比较接近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接近哪一类成本就划入哪一类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该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法,需要掌握所有项目的成本形态,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工作量大。
三、本量利分析
(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含义
1. 本量利分析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模型与图形来分析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其变动规律, 最终揭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本量利分析的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保本预测、销售预测、生产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不确定分析、经营风险分析、责任会计等方面。本量利分析法是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种实用的工具。
2. 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在进行具体分析时,为了方便使用本量利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图形,需以一些基本假设为前提条件。有了这些假设,能够比较容易地建立模型,清楚地反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便于理解、掌握,但这些假设也给本量利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这些基本假设如下:
(1)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所有的成本都已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成本模型。
(2)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假定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单价保持不变,业务量总是在相关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特点,并且成本函数为线形方程y=a+bx。
(3) 产销平衡假设。在单一品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的。
(4)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在多品种情况下,产销平衡,销售额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变。
(5) 目标利润假设。本量利分析中所使用利润是指营业利润,不考虑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3. 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
本量利分析包括单一品种下的保本分析、保利分析、本量利关系图,多品种下的本量利分析,我们在这里只介绍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保利分析。
保本分析主要确定使企业既不亏损又不赢利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内容,是企业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安全的前提。保利分析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析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确定目标利润。
(二)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包括利润、边际贡献、变动成本率。
1.利润: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差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P=x(p-b)-a
其中,P表示利润,p表示销售单价,x表示销售量,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该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保本分析、保利分析都在这个基本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也称贡献毛益、边际利润,记作Tcm。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Tcm = x(p-b)
3. 单位边际贡献: 是指边际贡献除以销售量,或者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可为企业带来的贡献,记作cm。
单位边际贡献=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m = Tcm /x
有了边际贡献的概念后,利润就可转化为下列形式: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P=Tcm-a=x×cm-a
从上面的利润公式中可知,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企业才有利润,两者差额越大,利润越多;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企业就亏损;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企业不亏不赢。当固定成本不变时,边际贡献增加多少,利润就增加多少;边际贡献减少多少,利润就减少多少。
4. 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 可为企业带来的贡献, 记作cmR。
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100%= × 100%
销售收入总额 单价
cmR= × 100%= ×100%
5.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者单位变动成本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增加的变动成本,记作bR 。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 ×100% = ×100%
销售收入总额 单价
bR= ×100% = ×100%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cmR)=1- 变动成本率 = 1-bR
变动成本率(bR)=1- 边际贡献率 = 1-cmR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具有互补关系,变动成本率高,边际贡献率就低,盈利能力就低;变动成本率低,边际贡献率就高,盈利能力就高。
【例2-24】 某企业准备投产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7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
要求: (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
(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
(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
解:(1) bR=b/p
p=b/bR=30/0.6=50(元/件)
(2) cm=p-b=50-30=20(元/件)
Tcm=px-bx=(50-30)×1=20(万元)
或 Tcm=cm×x=20×1=20(万元)
(3) cmR=cm/p=20/50=0.4=40%
或 cmR=1-bR=1-0.6=0.4=40%
cmR+bR=0.4+0.6=1
P=Tcm-a=20-17=3(万元)
(三)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包括单一品种和多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1. 保本分析
(1) 保本的含义
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相等,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它主要分析不亏不盈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殊关系。保本分析也可称作盈亏平衡分析。
(2) 保本点的含义
保本点是指企业达到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不亏不盈的这种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在该业务量水平下,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部成本,超过该业务量水平,企业就有盈利,低于该业务量水平,企业就亏损。保本点也可称作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有保本量和保本额两种形式,保本量以实物量表示保本点,保本额以价值量表示保本点。
(3) 保本点的计算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保本量 =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额 =单价×保本量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1- 变动成本率
【例2-25】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保本点的保本量、保本额。
解: a 170 000
x0= p-b = 50-30
=8 500(件)
或 x0= cm = 20
=8 500(件)
y0= cmR = 0.4
= 425 000(元)
1-bR 1-0.6
= 425 000(元)
y0= p×x0 = 50×8 500 = 425 000(元)
企业要保本,至少要销售8 500件产品,或销售额达到42.5万元。
2. 保利分析
(1) 保利分析的意义
保本分析以企业利润为零,不亏不盈为前提,保本是企业生产最基本的条件,是企业安全经营的前提,但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在于保本,而是尽可能地获取利润,达到一定的盈利目标,所以保利才是企业生产的真正目的,也只有在盈利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揭示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正常关系。通过保利分析,可以确定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应该达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从而以销定产,使企业明确短期经营方向。
(2) 保利点的含义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利润,而应达到的业务量。保利点也有保利量和保利额两种,保利量是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销售量,记作X1,保利额是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销售额,记作Y1,目标利润记作TP。
(3)保利点的计算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保利量 = =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保利额 = 保利量 ×单价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 × 单价 =
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例2-26】 按【例2-24】的资料,若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为3万元。
要求: 计算保利销售量和保利销售额。
解: a+TP 17+3
X1= p-b = 50-30 = 1(万件)
Y1=p×X1 =50×1=50(万元)
或 Y1= cmR = 0.4 =50(万元)
Y1= 1-bR = 1-0.6 =50 (万元)
该企业为了实现3万元的目标利润,保利销售量应达到1万件,保利销售额应达到到50万元。
此外,上述保利点没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若要考虑所得税,企业真正可支配的盈利是税后利润,税后利润=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因此,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上述公式中的目标利润应该用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来代替,即: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保利额= ×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
边际贡献率
3. 安全边际和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和保本作业率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
(1)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或实际(预计)的销售额与保本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有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两种形式。安全边际量是以实物形态来表示,安全边际额是以价值形态来表示,但这两种形式都是绝对量,只能用来评价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额
=单价×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单价×保本量
=单价×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越大,表示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高,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安全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额越小,表示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低,亏损的可能性越大。安全边际是一个正指标,只有超过保本点以上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在安全边际内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因为这时全部固定成本已被保本点所弥补,所以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就是企业的利润,安全边际越大,利润越大。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量× 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 边际贡献率
(2)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的比例,它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率= ×100%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企业的经营越安全,所以它也是一个正指标。下面是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检验标准。
评价企业安全性的检验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安全程度 危险 要注意 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例2-27】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并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性。
解: 安全边际量=10 000-8 500=1 500(件)
安全边际额=8 500×50-425 000=75 000(元)
或 =1 500×50=75 000(元)
安全边际率=(1 500÷10 000)×100%=15%
或 =(75 000÷500 000)×100%=15%
由于安全边际率为15%,在10%--20%的范围内,所以企业的经营不是很安全,要引起注意。
(3) 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的百分比,也可称危险率。它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反之,则不安全。保本点作业率还可以说明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保本点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保本点作业率= × 100%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
保本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是互补关系: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例2-28】 按【例2-24】的资料
要求: 计算保本点作业率。
解: 保本点作业率=(8 500÷10 000)×100%=85%
或 =(425 000÷500 000)×100%=85%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0.85+0.15=1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之用,版权与马可资讯无关。文章观点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文章内容有误需做稿件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
财富稳涨!这些你需要知道
房地产网络人气榜!
宝马7系 2016款 750Li xDrive
选房看房 买房无忧!
长安CS75 2014款 1.8T
有面子!DS 6 尊享版 SUV(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 线性回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