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史退休金是否高一点

快乐老人网,快乐伴一生
百万快乐老人齐欢聚,你来吗?
城市老人:拿两三千退休金仍不敢生病
时间: 10:54:14&& 来源: 广州日报
&您也许感兴趣:
&其它人还看过:
城乡养老金调查&&
城市老人直言 养老金难以应对上涨的物价
应付日常开支没问题 但没有富余 不敢生病
每月两三千元的养老金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绝大多数受访的广州老人的养老金收入水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家庭子女收入高且孝顺,老人哪怕没退休金也能安享晚年;有的有灾有病,养老金用得捉襟见肘,加之子女&啃老&,在钱越来越不经花的当下,只能&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记者采访了多名中低养老金收入水平的广州城市老人,试图通过一个个实例,来描绘出城市老人养老金收支情况的图景。
转制后退休难免失落 退休金两三千不算少
刘先生气质斯文,作为曾经的&国家干部&,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退休10多年来,刘先生喜欢跟老伴到处游玩,还经常找老同学们聚会,一起回忆旧时光。
刘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他所在的企业在国企改革大潮中转制了,他的身份随之从原来的&国家干部&变成了&企业干部&。当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他后来以企业高管的身份退休,但每个月拿到手的养老金也只有3000多元,在他看来,并不多。
&从企业退下来,无论是工人还是厂长,养老金都一样。&刘先生说,&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我们这些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当年身份的转变毕竟是服从国家的需要。&
70多岁的张先生老两口都是退休工人,曾几何时,这种&夫妻档&是多么令人羡慕。只不过,他俩当年为之奋斗的工厂如今都已不复存在。&我是机械厂的工人,我爱人是广州洗衣机厂的工人,都是国有企业。&张先生告诉记者,退休之后,工厂已不复存在。
如今,张先生每月的养老金收入约为3200元,张太太约为2500多元,他们感觉已足够应付生活,但不能大手大脚。每逢节假日,张先生都会感到失落,那些&有单位&的退休工人,会收到来自原单位的慰问金、慰问品;像他们这种&没单位&的,只能从街道领几十元过节费。
&还好儿子挺争气,有份不错的工作,还会时不时地给我们点钱,请我们吃顿饭。&张先生说他挺知足。
66岁的李女士身形瘦弱,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她说她腰痛比较严重,后来恶化为手痛脚痛,经常需要做理疗,每次都要花去大约300元,理疗费还不能用医保报销,对她来说,这笔经济负担非常重,以至于不敢轻易去看病。
&我原来是越秀区水电安装工程队的仓库保管员,上世纪90年代单位被撤销了,我也就下岗了,下岗多年后才退休。当时工龄不够,我就花钱买够了15年的工龄,这才能享受到社保待遇。现在每个月拿1600多元钱的养老金。&李女士告诉记者。
丈夫多年前过世了,李女士如今跟两个女儿相依为命。&二女儿几年前离婚了,她身体有病,没法出去工作。但大女儿实在是太好了。&说起大女儿,李女士一下子来了精神,&大女儿非常顾家,每隔一个礼拜一定会回家来看看,照顾妹妹,然后给我们一笔生活费。她实在太好了,其实她自己一个月也不过赚几千元而已。&家人之间的接济,弥补了养老金的捉襟见肘。
个体户靠积蓄撑起家 随夫进城后难办社保
潘先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戴着一副眼镜,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上世纪80年代,他从工厂辞职,打破了当时所谓的&铁饭碗&,干起了服装生意,堪称中国&第一代个体户&。
在那个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个体户能挣到不少钱。回想起来,潘先生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当时只会埋头苦干,不知道该如何让手头的钱保值、增值,所以随着通货膨胀,他苦心积累的财富不断缩水。
那个年代,像潘先生这样的个体户普遍对养老金没概念,当时的他觉得自己经济状况还算好,所以并不担心未来。可后来眼瞅着物价越来越贵,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后来,市里给了政策,我们这些当年的个体户现在也有了社保,对我来说,每月的养老金虽然只有1600元,不算多,但应付日常生活还是足够的了。&他的妻子目前仍在工作。
他说他家目前最大的花销是两个子女的教育支出。&一个孩子刚大学毕业工作,还有一个刚考上大学。还好,两个小孩都很争气,都考上了一本,学费不算高,平时给他们点生活费就行了。&潘先生坦言,这些开支都靠他当年的积蓄撑着。
来自清远的刘东妹正在为自己的社保而焦虑,她原本一直在老家农村务农,而丈夫在广州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为了不再两地分居,大约10年前,她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到了广州。
以前在农村没单位,她一直没参加社保,所以进城之后马上就面临养老难题,2008年,她曾向社保局提出申请,但得到的答复是,只有落户广州满10年才可参保。
她丈夫的单位多年前因经营不善解散了,幸亏他参加了社保,所以如今退休后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金,刘东妹没收入,两口子的生活开支都靠这2000多元。
刘东妹有一对儿女,儿子在清远老家务农,收入不高;女儿是一名英语教师,但有时手头也会周转不开,老两口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助儿子,帮帮女儿。
刘东妹希望自己和丈夫能够远离疾病,否则身体上和经济上都承受不了。&老公有一次生病住院,虽然能报销一大部分,但自己还得承担8000多元。身体好就什么都好了。&她说。
??????????
? ? ? ? ? ? ? ?
? ? ? ? ? ? ? ? ? ?散文吧网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病退拿多少退休金相关话题病退是指因病退休。特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因病退回原居住地。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病退的退休金领取标准。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病退退休金补贴待遇有多少:
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
职工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男职工满50周岁、女职工满45周岁的,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病退。
在核定其基本养老金时,按正常退休年龄,即男60周岁(特殊工种55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每提前1年(满12个月为1年)基本养老金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
其领取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补贴)&(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
病退人员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复计算。
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方式 病退人员如何计算--病退人员养老金怎么算?
退休分为很多种,正常到龄退休、特殊工种退休、病退等,对于不同的退休缘由,养老金的发放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会有区别。我们知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下面就分别看看不同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方式 如何计算
退休分为很多种,正常到龄退休、特殊工种退休、病退等,对于不同的退休缘由,养老金的发放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会有区别。我们知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下面就分别看看不同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法定到龄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的,按1计算。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养老金一次性结算,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养老金领取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病退人员养老金怎么计算?
按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时,不再按提前退休年限扣减基本养老金。
退职人员退职生活费怎么计算?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认定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可以办理退职,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退职生活费由:基础生活费、缴费生活费和过渡性调节金构成。具体计算办法是:
基础生活费=(参保人员退职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8%。
缴费生活费=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0.6%。
过渡性调节金以80元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职的按下列表所列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职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病退办理程序
(一)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办理因病退休手续。
(二)病退人员养老金待遇
1、病退职工计算养老金待遇时,取消新老办法对比,使用新办法计算。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①)&(1-提前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其中:&过渡性养老金&是指按职工1995年以前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等推算的储存额除以120计算的养老金。&调节金①&是指按省规定的当年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5%,乘以职工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再除以职工全部缴费年限计发的调节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病退职工在养老金调整时可享受退休人员待遇;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5周岁的病退职工只能享受每月领取生活费的标准;
3、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不满10年、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病退职工养老金实行一次性结算;
4、每月领取生活费的病退职工死亡后,其遗属不能享受遗属补助。
个例分享参考--案例描述
张女士今年45周岁,因身体长期有病,想办理提前退休,但又担心养老待遇会降低,一直犹豫不定,她向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听说新的计发办法实行后,病退不减待遇了,问是否真有此项政策?该政策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原来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中确实有关于病退减发待遇的相关规定。《关于对企业职工因病或因工致残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问题的通知》(津劳险[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符合企业因病、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每提前退休一年,其基本养老金(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发2%。
《天津市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日起执行。其中第八条对因病等提前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即:&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人员、国家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国有困难企业军队转业干部办理提前退休时,不再减发基本养老金。&之所以不再扣减因病提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是因为新的计发办法已明确体现出了缴费年限长短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直接挂钩的关系,对因病等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约束机制明确具体。因此,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再对提前退休的人员减发养老保险待遇。相关文章最新文章血吸虫病是否为结肠癌高发的因素
发布时间: 13:38&&&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fengxiaochen
  的发病除了与不良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如血吸虫病可能与结肠癌的高发有关。血吸虫病可以说是结肠癌癌前病变的一种,一般其癌前期病程为5年~20年。
  根据1974年~1976年浙江省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和1975年~1978年中国恶性肿瘤调查资料以及中华血吸虫病地图集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区与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在我国南方的12个省市自治区和浙江省嘉兴地区10个县,血吸虫病的发病率与结肠癌的病死率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这提示了在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血吸虫病可能与结肠癌高发有关。
  但从流行病学研究所得的关于结肠癌与血吸虫病相关的证据很少。如目前在血吸虫病日渐控制的浙江嘉善县,该地区结肠癌病死率与血吸虫病发病率均曾为我国最高的地区,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然而,根据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结肠癌变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报告也认为,息肉癌变与息肉中血吸虫虫卵的存在与否无关。
  此外,在上述两地区进行的人群结肠癌普查结果也不支持血吸虫病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血吸虫病史与结肠癌发病存在相关性。
降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结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疾病,而且发病率是非常高的,降结肠是结肠中的一个分支,降结肠癌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大家要了解这种疾病的症...
如何有效的治疗结肠癌?结肠癌疾病,大家是不陌生的。它是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生于我们的肠道部位。在此病发生的时候,为了避免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不可收拾...
现在手术治疗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方式了,在结肠癌的治疗上面手术的效果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手术只能切除肿瘤,是否能彻底的攻克疾病还需要大家在术后...
患上结肠癌的话,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治疗。在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有很多,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很多人会担心手术费用问题,那么...
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很多,遗传原因、职业原因、疾病…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中国古人没退休金 他们究竟如何养老?
作者:梁盼
责任编辑:付晓娟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养老,还有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百姓依赖家庭养老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早在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该制度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即便坐牢,也一般关押在当地,不会流放到外地,以便其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人。更有甚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犯人一些不太严重的罪行。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这在古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唐代的家庭养老做得很好。在唐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子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和赡养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上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当时称之为&色养&。所谓&色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所以,不管是一般家庭,还是官宦人家,唐代的老人除了在物质上老有所养,还能笑着养老。在唐代,如果儿媳妇不能&色养&公婆,那就可以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盛唐时期,一位叫李向秀的大臣,就因为妻子未能尽到&色养&公婆的义务而将其休掉。
唐代的家庭,若父母还健在,儿子一般就不出远门,也不分家,更不各自攒私房钱。这种养老的社会氛围,使得老人可以在儿女的全天候照料下,安享晚年。
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70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如汉章帝元和三年,贤官第五伦请辞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唐朝官员在退休方面明确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70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也要退职。&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朝虽然也规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导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辈。因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员千方百计拖着不退休。
明朝起,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60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年龄也为60岁,如果没有年满60岁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没有俸禄的,而满60岁又有世职的可以拿半俸,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给。
官办养老院从南朝开始
古代人较高的死亡率和较短的寿命,注定了相当数量的老人会没有后代。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从此,中国的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了唐代,国家强盛,养老院更为普遍,当时称为&悲田院&。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是北宋时期的&居养院&,只收养贫困老人。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及以上,这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养老的一个黄金时期。
北宋末期,政府在各地设立公墓,当时称为&漏泽园&,以安葬穷人,这也是古代国营公墓的开端。同时,宋代的官员也特别热衷于慈善事业,譬如大文豪苏轼,任职于杭州时,就在城内设立养老院,并委任德高望重的僧人为院长,救济贫困老者。
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叫作惠民和剂局。刚开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后来,干脆免费,全部由地方财政埋单。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养济院是一个融收容和养老于一体的机构,与南北朝时期的&独孤院&类似。惠民药局则等同于南宋的惠民和剂局。养济院都设立在寺庙和道观里或是周边地区,因为在古代,寺庙和道观本身就收容弱者和老者,把政府公办的养老等机构与这种带有宗教关怀的民办救济机构设置在一起,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具有较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者主动寻求救助。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京城除了加大养济院的数量与规模,还定期轮派官员进行督查,看贫者和老者有无饭吃,有无制度上的弊端。嘉靖十一年,在北京地区,政府还免费提供衣服给老无所养等各类穷人。国家花钱,直接给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养老风气。
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如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白银近1.7万两。
80岁老人和县长平起平坐
孝敬老人和赡养老人,一直是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早在西汉初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福利政策,对贫穷老人赠与麻布、绸布等多种衣料。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还下令,对全国贫穷老者给予粮食补贴。
三国时期,曹操曾下令,年满70岁的老妇,如果没有丈夫和儿子,或者已经死亡的,国家必须赡养。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针对女性老人的救济政策。
宋代的福利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健全,甚至超越现代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延伸为从&养胎到祭祀&:当一个人还是胎儿时,就可以得到政府资助(孕妇补助),而死后的祭祀,也可以获得政府拨款。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平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问鼎皇位之后,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把这个儿子指定为老人的专职供养者,让老人因此能够得到赡养。
之后,朱元璋再次规定,全国各地所有80岁以上的老者,只要品行善佳,都要记录在政府档案中,以备国家财政补贴和资助。其中,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当地政府每月要赠送大米近100斤、猪肉5斤、酒60斤(低度酒)。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长平起平坐,使老人除了能在物质上获得保障外,还能在精神上获得特殊关爱。
到了明代中期,对老人的尊重,达到了新的高度: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给他定制高级、华美的正装,给予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了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梁盼
(摘自梁盼所著《以孝侍亲:孝与古代养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持有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友鹏大夫本人发表
血吸虫病史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你们医院可以检查血吸虫吗,,像我这样的情况需要检查吗.
您好!现在只能查一下肝硬化指标,如血常规、肝脾B超等。如果没有再接触疫水,就应该不需要再驱虫治疗。
陈友鹏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陈友鹏大夫通知出停诊:本人于日(周三)至9月30日期间在总院感染科、东圃分院内科所有门诊停诊。
特此温馨提示!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血吸虫抗原呈阴性,是否感染血吸虫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血吸虫抗原呈阴性到底是否得了血吸虫病
病情描述:以前从未检查出血吸虫是否有过血吸虫病不知道图片中描述的血吸虫抗原呈阴性到底是否得了血吸虫病!
疾病名称:乙肝小三阳&&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006年东莞,乙肝1、5阳,肝功检测胆红素偏高
2012年3月荆州中心医院 HBV检测: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阴性
肝炎前S1抗...
疾病名称:血吸虫&&
希望得到的帮助:血吸虫血液检查阴性,可不可能有血吸虫病
病情描述:男,26岁。以前在血吸虫疫情区经常游泳,后有治疗,最近四肢无力酸软,易困,做了血液化验,血吸虫都是阴性,是否可能检查不出来或者是说检查是阴性一般没有血吸虫病
疾病名称:乙肝小三阳&&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006年东莞,乙肝1、5阳,肝功检测胆红素偏高
2012年3月荆州中心医院 HBV检测: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阴性
肝炎前S1抗...
疾病名称:吃了杀血吸虫药三天后喝啤酒会怎样&&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知道现在喝酒血吸虫有没有死,喝酒会怎样?、
病情描述:血吸虫病,杀血吸虫药已经吃了有三天了,喝酒会怎么???
疾病名称:慢性血吸虫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答疑解惑并指导就医。
病情描述:我叔叔二十年前在湖南岳阳工作时感染过血吸虫病并经过正规治疗,一直状况很好。近期社区组织体检发现轻度肝功能异常,B超提示多发性肝囊肿,血清免疫学检查酶标反应阳性,其他检查没异常发现,请...
疾病名称:B超查出肝有网络状,医生说患过血吸虫&&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40年前曾知青下乡到血吸虫地区。当时在水田里小腿感染过皮疹很痒。长期以来肝脏部位有时感觉隐隐约约痛。去医院做几次B超(黑白)没有结果,肝功...
疾病名称:血吸虫肝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妈妈近期总感到胸部涨,无力,很难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当地无特效药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大夫指点或告知我在哪可以买到特效...
疾病名称:高血压 血吸虫&&
检查及化验:现在还有点高血压,一直在吃药。
治疗情况:我妈62岁了,半年前刚做完心脏起搏器手术,现在在吃高血压的药,但是同时有血吸虫病,请问现在能吃血吸虫的药物吗?
病史:有高血压,心...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陈友鹏大夫的信息
难治性肝炎肝病诊治,母婴垂直传播及其阻断疗法,免疫功能低下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艾滋病和新发传染...
陈友鹏,男,德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
感染内科可通话专家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副主任医师
广州南方医院
浙江省立温州第一医院
浙江省新华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