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环保儿童画画进行研究的是

方法一:分享潜水经历,感受潜水人的动态美视频展示了教师亲历大自然的潜水探秘的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适合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特征的人物画教学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求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的参考文献。
求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的参考文献。
09-01-16 & 发布
参考文献:《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桂木主编《解放——美术学期评价初探》  施卫红《当代小书画家》2004年第二期《小学艺术档案夹的建立与使用》 胥立《中国中小学美术》2004年第三期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设计和实施   杭州余杭实验小学 刘伟慧李红(2001).包豪斯艺术教育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云南教育》,14,43-44.林琳(2004).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研究》,01,18-20.曹中平(1999).《儿童游戏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卜卫(2002).《媒介与儿童教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黄革成(2002).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研究》,3,23-24.罗茜(2003).幼儿园开展电脑兴趣活动的阶段研究报告.
id=332.,计算机与幼教.Carolyn Edwords,Lella candini,&Goerge Forman. (1996).The Hundred Language Of Chindren. Able Publishing Cororation.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GCCCE2006)论文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人文社科类) (2003年5月制定, 2007年11月修订)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1 论文结构 论文一般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讨论、对策等几个部分组成。 2 论文书写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论文标题一般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一”、“(一)”、“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1”、“(1)”等混编在一起。 注意孤行控制,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能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行不放在前一页。所有的表图,包括表题、图题和脚注等,都应尽可能放在同一页,以保持表图的完整性。 3 封面和扉页 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导师姓名、职称、论文完成时间等。论文题目应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论文内容,力求简洁,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论文封面同自然科学类式样,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学生自己填写后进行包装。 扉页应包括分类号、密级、论文题目(中英文)、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职称、学生所在院系、论文完成时间等内容。扉页同自然科学类式样。 4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是论文的导读图,包括论文中各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一般编写到第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完全一致,各级标题均应注明其页码。编排时注意不同级别标题写作格式上的差别,相同级别的标题字体、字号应相同。 5 摘要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论文目录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排列顺序为: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摘要是文章的缩影,要求简明确切、不加注释或评论地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发明发现、研究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使用符号、略语或缩写必等须符合学科规范。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应基本一致,英文的使用必须准确无误。 关键词是摘要的一部分,一般由3-8个相对独立的反映论文主体内容和涉及范围的词或词组组成,是论文分类和建立索引的依据。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在英文摘要之后,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分别放置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为增加检索的信息量,关键词应避免与标题相重复。 6 缩略语表 如有必要,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可以列出一缩略语表,列出文中涉及的各种缩写、略写等用语的确切含义。 7 正文 正文包括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结论与讨论对策等部分。根据需要,每节还可分成若干小节,用小标题分开。 7.1 前言 前言应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基本内容。 研究问题的由来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所针对的理论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并指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 文献综述内容主要是回顾、评价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论文选择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创新性(包括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等)、可行性、合适性(即选择的课题合适研究者本人的特点),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简单堆砌,也不应像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 研究目的部分应提出科学假设或假说,指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达到的目的。 7.2 研究方法 对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描述,不必交待细节。但对于自己改进或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作详细的交待,说明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部分及其理由、意义等。 7.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论文的主体,要求思路清晰,阐述透彻,逻辑严密,文笔流畅,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7.4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应详尽陈述课题研究结果,所作结论应明确具体,并阐明论文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点。在写作上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作者不需要在本部分作过多的讨论。 7.5 讨论 讨论是反映作者综合分析、逻辑思维水平和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在透彻理解结果的基础上,精练地归纳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结果的进步所在和所解决的科学问题,阐明研究结论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价值、前景,并对研究中提出和发现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进行深刻的探讨。讨论内容应注意与前文的研究目的相呼应,并在研究深度上进行挖掘,以避免讨论内容成为研究结论的简单重复。讨论中还应指出本研究及其结果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的不足方面、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等。鼓励学生以严谨扎实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大胆假设,提出全新的学术观点。 7.6 对策(措施) 对策(措施)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应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科学、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供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7.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位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之间用“,”隔开,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是外国作者的用“et al”)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作者姓名的姓应写全,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姓与名之间用“,”隔开,空一字符。名字可以进行缩写,即仅写出名字各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名字的字母应全部大写。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可作脚注处理。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各种来源的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1. 何帆.涉过WTO的激流险滩.http:// 2. 黄浩.西北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J.,2001(2),42-50 3.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 4. 祁春节.中国柑橘产业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2001 5.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 GB 6447-86文献编写规则.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6. 邱泽奇.建构与分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过程.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会纪念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北京,1996,天津: 天津农业科技术出版社,
7. 苏东水.东方管理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8. 杨国枢.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心理学的观点.见:乔健主编,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9 9. Aldemita R 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ric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rice and evaluation of a corn pollen-specific promoter using the gusA gene in transgenic rice. (Ph D dissertation). West Lafyatte: Purdue University, 1998 10. Blatterg, A and Deighten, G. (1999), “Interactive marketing: exploiting the age of addressabilit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No.4, pp. 5-14. 11. Kaplan and Norton. The Strategy Focused-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2. Morison J I L.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stomatal responses to CO2. In: Zeiger E, Farquhar G D, Cowan I R eds., Stomatal Fun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Tian, G. and L. Yang, 2005, “theory of 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f Happiness’’,Texas A&M University, Website:http:// 14. Wang X M. Recombinant DNA sequences encoding Phospholipase. USA patent, 5670366.
以上范例所列参考文献包括常见各种来源文献,其著录格式分别说明如下: 文献2和10是期刊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用斜体),出版年,卷号,起讫页”。 文献3和14是专利,其著录格式是:“专利权所有者.专利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年-月-日)”。 文献4和9是学位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文献6是会议论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In(见):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ed. 多编者加eds.), 文集名.会议名,会址,会议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5是技术标准,其著录格式是:“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文献7和11是著作,其著录格式是:“作者.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8和12是专著章节或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见(In):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 ed. 多位编者加eds.), 专著(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1和13是网络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网址”。 未包括的文献类型可参照以上基本格式作相应的处理。一篇论文中发现有5篇以上(含5篇)文献的列法不合规范,则视为形式不合格。 8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完成论文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的个人或单位发自内心的感谢。致谢要实事求是,谦和真诚,力诫浮夸,更不宜对导师或其他个人进行过分的赞扬。在致谢对象中,既不能将对自己完成论文提供较大帮助的单位和个人遗漏,也不能将无关的个人或单位罗列进去。 9 附录 附录出现在论文的最后,一般包括论文的补充材料,如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公式推导、数据处理程序等。 10 注意事项 10.1 文献的引用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只有在论文必需、引用后确有效果的情况下才采用。引文要少而恰当,忠于原意,表意完整,准确切题,不能仅摘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在文章中将引文内容作观点使用时,可以不作解释、说明,但作为论据使用时,需加适当的解释、说明。 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用处标注被引人的姓名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若所引文献只有1名或2名作者时,作者姓名全部列出(外文文献只列姓氏);当所引文献作者有3名或3名以上时,列出第一作者,后面加“等”以示省略。如“(李崇光,1998)”,“(祁春节和雷海章,1999)”,“(冯中朝等,2001)”等。外文文献引用也同样处理,如(Smith, 1990), (Smith and Jones, 1992), (Smith et al., 1993) 等。 10.2 图、表的编排 每个图、表都应有标题(图题或表题),以表1(Table 1)、表2(Table 2 ),图1(Fig.1)、图2(Fig.2)等形式统一编号。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恰当,中英文对照,相对于图、表居中排列。表题一般置于表的上部,图题一般置于图的下方,每个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应能做到自我解释(即不看正文能理解各图表的数据、信息)。 论文中的表格一律采用3线表格式,表头应简洁,必要时可加脚注(中英文),即表注。表注用右上角半括号阿拉伯数字或小写英文字母如“1)”、“2)”、“a)”、“b)”等表示。照片(或图片),要用反差大、图像清晰的原版照片(图片),或计算机处理的高质量的照片,不应采用复印图。图上的各种标示、箭头等应符合正式发表论文的规范。 图表要运用恰当,讲求质量,并注意美观,在文中适当位置插入,力求避免跨页。 10.3 符号、缩写、代号、计量单位和数据的表示 10.3.1 符号、缩略代号 论文一律采用标准化的西文符号、代号等,正确使用大小写、上下角标、正斜体。一般使用西文斜体书写格式的有:生物学属及属以下的拉丁文学名、基因名称符号,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及统计学符号,量符号和量符号中的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的角标字母,如体积V、浓度C 以及数学公式等。符号、代号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用括号注明中文名称。 对在文中出现次数较多(≥ 5次)的较长的名词,可以采取缩写。缩写的名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进行必要的定义,并将自行定义的缩写列入“缩略语表”(或“缩略名词表”)。 10.3.2 计量单位 文中计量单位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如时间单位使用“s(秒)”、“min(分)”、“h(小时)”、“d(天)”等;浓度单位使用“mol/L” 、“mg/L”等,原用的“ppb”、“ppm”、“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均已废除,不得使用;面积单位用“m2”,“cm2”,“hm2”, 而不用“亩”;光强用“勒克斯(lx)”;辐射强度用“贝克(Bq)”、“库/kg(C/kg)”,而不用“居里”、“伦琴”;质量单位用“kg”、“g”或“t”,而不用“斤”等;生物技术中DNA以及蛋白质片段的质量单位用“克(g)”、“毫克(mg)”、“微克(μg)”等。凡阿拉伯数字后所带单位,均使用国际通用代号或符号,如“1 mol”不用 “1摩尔”等。农业科学中有些单位习惯用中文表示的,与数字组合使用,采用国际通用代号,如“3天”用“3d” 、“5小时”用“5 h” 、“10分”用“10 min”、“13秒”用“13 sec”表示。组合单位在文字中采用如下写法:“mol/L” 、“mg/L”;转速用“r/min”,不用“rpm”。 10.3.3 论文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数据的有效位数表示要一致,有效位数必须全部写出,如“0.8600”,“1.0000”为4位有效数,不能写成“0.86”,“1”;论文中各种单位的计数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 “10年”、“3次重复”不能写成“十年”、“三次重复”;表示参数与偏差范围的数值,如“20±2℃”不能写成“20℃±2℃”;“50%-60%”不能写成“50-60%”;附带尺寸的单位相乘的数字,如“长宽高”应写成“30m×20m×10m”,或写成“m:30×20×10”,不能写成“30×20×10m”;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如“增加了2倍”,“增产10%”;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和分数表示,如“降低10%”,“减少了1/5”等;公历纪年,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也不能用“去年”、“今年”、“明年”表示。 10.3.4 标点符号的使用 文中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应恰当,尤其在输入中应注意中英文软件环境的区别,是中文叙述的文字就应采用中文输入环境下的标点符号,是西文叙述的文字就应采用西文的标点符号,中西文标点符号不应混用。英文的标点符号后应空一格。 10.4 特别提示 上述各项要求和规范须在毕业论文撰写和装订中严格执行,否则,在毕业论文审查中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将退回学生本人,并不得办理论文答辩的其它手续。 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标准及规范执行。 论文(或设计)封面、扉页、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范例参见自然科学类撰写规范附件。 具体您可以参考
关于论文的格式和模板 建议您参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有称“综合医学”或“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理论层面有:中西医比较研究及发展史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学科职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学科族结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特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知识构成;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实践层面有: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保健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研究。 方法论层面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西医结合技术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研究;哲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数理统计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术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90年代制定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其根本是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应当并重。不可重西轻中,更不可以西代中。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是技术的理论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实践应用,所以,讲“中西医并重”,核心是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理论部分必须并重,既不能以技术代替科学,更不能在科学、理论上以西非中。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多元共存的今天,科学地理解“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上的突出难题是两个“西化”,即学术与管理上的“中医西医化”。这两个西化是上述悖论困扰的结果,至今仍是中医面临的首要难题。用西医生理、病理的观念与方法解释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用西药药理、药物化学的观念与方法代替中药、方剂理论,几乎占据了中医科研课题的主导地位。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却仍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有的部门甚至“寺院当教堂,神父管和尚”。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两者的观念、方法到概念、范畴,各不相同,不可通约。因此,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必须符合中医的理论与临床特点。人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医,绝非无可作为,关键是“如何为”的问题。若以西代中,则中医错位。如此而为,则为必无为,为更无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医必须彻底摆脱从属于西医的地位,并牢牢站稳自己的科学位置,有位才会有大作为。因此,全面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首先要彻底走出“西化”的误区. 面对21世纪,必须使全国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中医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全面振兴的前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惠顾,必须抓住机遇,不可彷徨、蹉跎。 其一:20世纪里,在西医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2/3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迫使西医不得不“回归自然”,希望从传统医学中求得互补与自救。而在世界的传统医学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者,唯独只有中医。其它各国的传统医学,在理论上尚处于粗浅的萌芽水平,实际上只是经验性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技术而已。当今,西医向传统医学求得互补,其视野已经集中在中医上了,所以“中西医并重”很可能发展为21世纪人类医学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要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就是要把国外没有的地地道道、原原本本的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国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决不是把中医西化以后再送到国外去。 其二:中国是中医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大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中医就很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比如,全世界每年用在医疗卫生上的总投入大约2. 5万亿美元,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仅占其中的1.6%左右。如果中医在不断振兴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在医学传播、药品输出、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全世界医疗卫生总投入中取得10%的份额,并非天方夜谭。果能如此,每年将会拿回2,500亿美元的外汇。到那时,中医就自然成为我国独有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于全人类。对于中医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政治。所以,中医不但不能“西化”、“不能丢”,而且必须振兴和发展。(详见《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在中国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含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认识,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将投入到中西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概念框架之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 (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仍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 (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 你准备给我加多少分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艺术形象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斯大林时期版)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是:“艺术形象”是艺术特有的反映现实的形式.艺术形象以某种艺术的手段做出对现实的完整再现 文献来源
2、广义的艺术形象是指作家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可以感受到的具体情景.《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我们读的时候,时时能感受到文章中洋溢着只有那个时代才可能产生的战斗烽烟 文献来源
3、艺术形象主要是指剧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观赏者通过剧中的人物造型了解角色的身份、地位等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季节、年代,从而进一步了解剧情 文献来源
4、3.艺术形象都是有“形”有“象”的,无“形”无“象“的不能称为艺术形象.4.艺术形象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之中,其犯观性起主要作用 文献来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儿童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健康网讯: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为了孩子理想的未来,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基础”的教育。教孩子学拼音、学外语、学乐器、学美术、学语文、学数学……哪一方面都不可忽视。   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孩子近期发展需要看,教孩子掌握一些实际本领确实可以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例如,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同龄人群中就会很出众;提前学会了汉语拼音,就会使他入学后轻松获得好成绩……但这种效果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孩子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真正支撑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良好习惯是成功基础  童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做事有始有终、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都源于最初习惯的养成。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儿童学会做人的最基础、最重要课程。表面上看,它不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那样立竿见影,但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会做人、学会交往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孩子喜欢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未来创新的基本素养。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自主自信是成功动力  在人类走向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决定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取决于人的聪明程度,而是人的自主与自信。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分出色的职业保龄球选手,他参加比赛常常获得冠军。总结成功的原因,他只说了一句:“我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凡的父亲。”父亲是一位保龄球运动队教练,他从小就学着成人的样子练习抛球。每当他把球抛出手的一刹那,父亲会用力奔跑,从他来球的方向竖起一块靶子。他手中的球无论从哪个方向抛出,父亲总会迎着球将靶子竖起。当时的他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在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渐渐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初衷,原来父亲给予他的是一种莫大的心理暗示———“孩子,要相信自己,出手的球一定能击中目标!”在他参加的每一次比赛中,总有一个声音回响在耳旁———“孩子,要相信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连连获胜。在童年成长的经历中父亲教会他的是自信,这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  尊重孩子的个性,欣赏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体验成功,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健全人格是成功保障  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健全的人格是孩子一生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尊重孩子的天性,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幼稚”与“无知”,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健康网编辑:苗苗            太阳石育儿专台 二,家长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才能  [ 作者:陈闽光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    更新时间:    文章录入:常客 ]
 一些对音乐并不内行的家长总认为孩子的音乐才华只有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才可以得到发展。父母不懂音乐所以无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指导。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不内行的家长也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音乐能力的早期启蒙。儿童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在儿童早期,特别是4~6岁的孩子对声音和音调特别敏感。学习拉提琴最早可以在3岁,弹钢琴最早可以在5岁。因此0-6岁学龄前期是开发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时期。对音乐并不内行的家长在家里同样可以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启蒙。家长应坚信每个人都有音乐智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音乐智能是指一个人在音乐演奏、创作和欣赏方面的技能。而音乐智能在结构上几乎和语文智能平行。我们可能像培养孩子说话一样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才华。和语言一样,音乐也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让孩子从了解什么是节奏开始理解音乐;让孩子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我。著名的幼儿音乐教育家卡尔·奥福认为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可以和唱歌、游戏、律动甚至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其实这一观点并非卡尔·奥福独创。在中国古代就有诗乐舞一体的传统。人们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诗歌和舞蹈对孩子进行音乐的训练。而这些对于众多家长来说并不困难。回忆一下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母亲感觉到胎儿对声音能够感知。出生后,孩子听到大的声音会出现定向反射和惊跳反射。家长们发现3-4个月的孩子常表现出倾听音乐的样子。孩子一出生就浸沉在一片声音的海洋里的。他们总是听的比说的多。成人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对话,对话内容离不开孩子的现实生活。因为家长们知道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同样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也是这样。首先应该让孩子熟悉各种声音,倾听各种的曲调。有资料显示孩子听莫扎特的小夜曲可以使他的容貌产生变化。这样的孩子显得更活泼,眼神也与别的孩子不同。但这些远远不够,听到音乐与理解音乐有一定的距离。最初孩子可能只是喜欢阴阳顿挫的好听音调,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声音的刺激,帮助他们辨别每一种声音的不同。选择音乐不要一味地选择慢曲或摇滚乐,而应选择活泼的曲调并配以说白言语。这种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可以减少音乐的抽象性。对孩子的音乐刺激也不能泛滥,以免引起他的厌倦。就像让孩子学习语言一样,让音乐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家长可以抱着孩子和着音乐的节拍跳舞,在音乐声中和着节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做事。家长可以把所知道的各种地方小调、民谣唱给孩子听,让他将音乐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当家长发现孩子听音乐时很自然地会把身体或身边任何一个东西作为表现节奏的工具摇摆或敲打时,家长就可以通过让孩子为音乐打节拍,来增强他对音乐的理解。孩子随着音乐做出的有节律动作如踏、跳、拍身体某个部位、转、点头、敲等等,正是他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开始。此时的家长可以通过有节律的儿歌、甚至加上节奏的语言来让孩子跟学或跟着打拍说话。让孩子像理解语速的快与慢一样来理解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为增加孩子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为他所熟悉的歌曲改配新词;用打拍子或口技来再现他所听到的任何声音。打拍子时可以使用家制的简单打击乐器如锣、铃等。也可以用任何能发出声音的锅、桌子、地板、碗等东西。还可以用从口到脚的身体各部位的拍打来打出心脏的跳动及汽车的喇叭的鸣叫等声音。在与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随时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呼吸与心跳,寻找自然的节律和动作的重量与力度方向。让孩子发出的声音更富美感。这样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下,自己寻找甚至制作可以发音的乐器,用语言外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都可以大大激发他对音乐的兴趣。在孩子对音乐和节拍都熟悉后,家长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熟悉的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新歌词,并自己唱出来或跳出来。还可以让他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或韵律来说话或再现他的所见到和所听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孩子用音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其实学习歌唱、和着音乐的说白及乐器都可以启发孩子的音乐才华。但乐器的学习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并不适合每个孩子。而歌唱与说白更符合这个时期孩子有意注意不足、意志力不够的特点。过早地让孩子接触乐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孩子在枯燥的反复学习中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而歌唱和说白更适合扮演音乐启蒙的主要角色。家长可以在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的情况下再引入适合孩子个性的乐器。        早期的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敏锐的感知力、积极主动的探索心理、愉快的心境,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与学龄前儿童一起的时间最长,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对孩子进行音乐的启蒙。三,儿童学乐器的最佳年龄(阿凡提)
   我曾向一些音乐专业人士和家长请教过,他们有的含糊地说越早越好,有的准确地说三岁,理由不一。大概意思是,趁着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让弹琴成为他(她)的一种习惯。但库蒂塔的看法不同,他建议,孩子5岁之前不要涉及乐器,乐器不过是证明内在音乐素质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内修,是在5岁之前开发孩子的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    家长在这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库蒂塔的研究说明,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音乐记忆多与家长有关,且在四岁左右。库本人的第一次音乐记忆是五岁时。他父亲驾车行驶在安大略湖边,车上的收音机传出一支新歌,他父亲说:“这首歌给你的感觉是不是像坐在那条船上畅游?”他父亲神情投入地向库指了指窗外安大略湖中的一艘船。库说,父亲投入的神情和举动向他传达了某种强烈的信息,让他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他当时开始专心听那首新歌,真的感到像置身于船中一样,他因此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东西。      库在书中向家长建议:和孩子一起聆听音乐,集中注意力地聆听。比如挑选一些简短的、三四分钟以内的音乐,和孩子共同探讨“喜欢音乐中的哪些地方?”“有什么样的感受?”“音乐是什么颜色?”,努力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我热爱音乐,并且愿意与你共同分享!除了聆听,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跳舞,一起感受现场音乐,自己创作音乐等等,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孩子沐浴其中    孩子五至九岁之间,可以开始学一种乐器,钢琴和小提琴是最适合初学者的乐器。但两者有不同的'个性':钢琴是能够同时奏出一个以上高音的少数乐器之一,同时弹奏旋律与和声,音乐理论在钢琴键盘上比在其他任何乐器上体现得更直观,更容易看懂。因此,钢琴在多数音乐学习中居中心地位,任何决心到大学学习音乐的人都得学一点钢琴,它对于未来的歌手、指挥,乃至所有的音乐家都极为重要。    然而,从音乐学习的角度看,库趋向于小提琴。因为早期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音乐天赋、培养音乐素质,而并非要在成就上有所建树。钢琴虽然'好弹',孩子只要按键正确,奏音就对了,可以没有压力地进行有节奏的音符学习。但缺点之一是,孩子往往不注意弹奏的效果。小提琴则不一样,孩子必须专注,拉小提琴时必须仔细听音,调整手指,使音调准确。这样,一边演奏一边培养听音技能,孩子对曲调的认知贯穿在学习的始终。而听觉能力恰恰是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    小提琴还有两个长于钢琴之处。一是拉琴时,琴弓随着乐句的排列组合不停变换,这让孩子从最初就能主动正确地形成乐感。二是小提琴的尺寸可以做成原标准的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同时并不影响音弦的发音质量,这便于挑选到适合孩子用的理想尺寸。    当然,钢琴的一系列优势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钢琴使孩子一般能较快体验到成就感,并比小提琴更适宜演奏大量不同风格的乐曲,更易于让听众一饱耳福。究竟哪一个更为适合初习者使用,库在书中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他给出不少建议,比如先让孩子两种乐器都尝试,家长要密切注意观察孩子并询问他的意见等,他在'选择乐器五项原则'中提出了一个不少人容易忽略的重要原则:相信孩子的直觉。库非常相信直觉和自然的吸引力,建议在选择乐器时,让孩子尝试弹奏,摸一摸乐器,听一听,并选出他(她)最喜欢的声音。一项广泛的调查表明,经过这样选择乐器的孩子,三年之后比其他孩子继续学习音乐的可能性要大。    按照音乐学习的规律,库告诉我们,在孩子九岁以后,音乐学习重点心应从开发天赋转移到演奏乐器的实际成就中去,届时,孩子可以换掉钢琴或小提琴,转而选择终身使用的固定乐器。    孩子五至九岁之间,可以开始学一种乐器,钢琴和小提琴是最适合初学者的乐器。但两者有不同的'个性':钢琴是能够同时奏出一个以上高音的少数乐器之一,同时弹奏旋律与和声,音乐理论在钢琴键盘上比在其他任何乐器上体现得更直观,更容易看懂。因此,钢琴在多数音乐学习中居中心地位,任何决心到大学学习音乐的人都得学一点钢琴,它对于未来的歌手、指挥,乃至所有的音乐家都极为重要。 四,儿童学习弹奏钢琴益处多多(阿凡提)
   很多拥有钢琴或正在设法置备钢琴的家庭,努力为年幼一代接受音乐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无疑是很有远见的做法。那么,儿童学习弹奏钢琴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首先,儿童学习弹奏钢琴,也就通过弹奏钢是琴学习与了解音乐文化,同时接受音乐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就一般接受早期音乐教育而盲,儿童学习弹奏钢琴,和学习演奏其它乐器一样,只要学习得法并能持之以恒,就可获得以下一些益处:    1、充实儿童精神生活。应当看到,音乐艺术与儿童的天性最为契合,也是年幼一代最广泛热爱和乐于接受的艺术门类。研究表明,5岁儿童可以做到十分专注地聆听适合他们接受的乐曲,并能大致分辨不同乐曲的性质(悲哀的、欢乐的、雄壮的等)。幼儿学习弹奏钢琴,等于打开一个新的天地,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同学习结合起来。      2、开启与发展儿童的智力,使儿童心灵受到良好的陶冶。儿童学习弹奏钢琴,要接触和浏览大量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音乐作品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性格趋于平和稳定,而且对孩子的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音乐艺术的诸多特性,音响运动的节律感、相对匀速感、均衡感、适度感,都可能在长期熏染中促使孩子生活规律、行为有序,动作协调,反应敏捷。无数事例证明,从幼年开始学弹钢琴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应当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良好的艺术教育。    3、扩展儿童知识领域。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伟大成果之一,也是世界现代文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儿童学习弹奏钢琴,无论对乐器本身、音乐构成诸要素、乐谱、世界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都将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有所深入了解,从而使儿童的知识领域大大拓展。    其次,就学习弹奏钢琴本身而言,则有着学习其它乐器听不及的一些优长之处。粗略说来,有如下几点:    1、儿童学习弹奏钢琴,可以说是儿童进入音乐殿堂的直接梯航。现代钢琴的优越而全面的性能,为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提供了最好条件,尤其是对那些先天禀赋较高的孩子,往往通过弹奏钢琴获得显著而全面的发展。世界上无数著名的音乐家,特别员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和理论家,几乎无例外地都在幼年开始学习弹奏钢琴并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技能。    钢琴是一种大型定律乐器,其音域宽广几乎涵括了音乐中所使用的全部乐音。从它的键盘上,可以直观地、形象地显示音乐中所用音律的相互关系;从幼年起坚持弹奏钢琴的人,由于耳濡目染、常养成十分稳定而精密的音高观念(包括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音乐听觉得到高度发展,这是从其它非定律乐器上得不到的。现代钢琴在音响强度上幅度大,转换灵敏.儿童学习弹奏钢琴,可以养成很强的力度倥制能力。现代钢琴以十二平均律为定律基础,可以十分方便地转换任何调性,这对儿童熟识各种调性,养成调观念也很有利。现代钢琴又是一种适宜演奏各种样式的多声音乐的乐器,无论演奏复调或和声,都十分方便,这也是多数乐器所不能比拟的。    2、儿童学习弹奏钢琴,常须十指各自独立灵敏活动,左右手都能得到均衡的、高度独立的训练,这对于常人习惯侧重使用右上肢及右手(或反之)来说,显然可以矫正弊端,使大脑左右半球的机能获得同等的发展并增进相互协调关系。    3、钢琴在二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文献,世界上著名的作曲家几乎都创作有钢琴作品。儿童学习弹奏钢琴,可以通过钢琴文献宝库,了解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及其风格。钢琴在自身发展中还形成了多种教学体系和教材系统,为培养造就新的一代一音乐人积累有丰富的教学方法与经验。
五,学才艺,好奇和热情最重要 时间: 16:18:36 来源:5721 | 天之骄子 进入论坛
(自查一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儿童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