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育支出具体例子爱是什么么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公共教育支出占比的国家案例分析.pdf
下载积分:50
内容提示:公共教育支出占比的国家案例分析.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13: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公共教育支出占比的国家案例分析.pdf.PDF
官方公共微信第0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96页免费68页免费48页免费33页免费63页免费52页免费56页免费32页免费16页免费3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1页免费52页免费53页1下载券76页免费48页免费
第0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3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的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004页¥1.002页¥1.004页¥2.006页免费2页1下载券6页免费4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6页免费5页免费7页免费5页免费
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的思考|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的​思​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聚焦新农业
聚焦新农业张顺全个人主页
财政支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邵明伟
郭璐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开封 475001)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压力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匮乏、转移渠道单一、兼业性强、出现智力回流的现状表明,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市场引导,更需要财政支出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农业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等的支持,以实现一种良性转移。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怎样实现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将从质、量、时间、空间上影响劳 动力配置,决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如果完全依靠市场力 量完成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必然是缓慢和非良性的(实际上这种局面部分原因在于政府 力量对市场作用的扭曲,不得不需要政府的继续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也证明 了这一点。因而,从多角度实现财政支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是必须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 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2000年农村劳动人口为39222万人,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 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推算,我国的种植业 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就够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再则,目前我 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未来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巨大。未来20年,将是中 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如果我国城市化 水平达到50%,使农业的就业比重也下降到美国70年代10%的水平,每年必须有1800万农业劳 动力转移出去,远远超过上世纪80年代年均1200万人和90年代年均900万人的规模。21世纪 初期,按照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平均甚至是略快的速度进行转移,至 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难有根本缓解。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应该采取措施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虽然很艰巨,到目前为止,不仅表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也出现一些给我们启示的迹象。主要表现在:1农村劳动力总体人力资本匮乏,相对高素质劳动力转移多。从数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 力严重超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量,表现为供过于求;然而,在质量上,我国农村劳动力 质量明显偏低,表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到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及以 下的88.38%,平均受教育7.67年。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初、高中青少年下学(包括辍学 和不能升学)现象严重;我国培养的农村科技人员大量选择城市就业;农村中得到转移的劳 动力“并非农村真正剩余的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文化素质较高的中坚力量”。从而 ,总体上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匮乏。这就导致了农民对信息、技术等新生产要素需求不 足,接受和应用能力低下。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单一、速度减缓。受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影响,我国一些经济学 者极力主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当以大中城市为主,认为农村的发展就是城市的发展,甚 至最极端,最典型的语言是:农民的出路就在于“消灭”农民,以至于政府也把抓劳务输出 上升到政策的角度。从1989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异地转移,主要流向大中城 市;但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吸引力有所减小,致使整个 劳动力转移的增速有所减缓。据2002年《中国发展报告》统计,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向省会 城市的占18.5%,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市级城市的占17.7%,下降2.4个百分点 ;转向县城的占14.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建制镇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 点,总体上,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 百分点。事实上,由于各国资源状况、人口状况和文化背景不同,在转移的方式上,并没有一个适合 所有国家的有效模式。具体到我国当前的情况,则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转移方式,既要注重劳 动力的异地城市转移,又要重视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避免渠道的单一、地域的狭 些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强,兼业化趋势明显。中国学者李小僵乔家君把农户从事非农 业经营活动称为农户兼业。农户兼业化是指农户总数中兼业农户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 。1986年,河南农户兼业化程度为45.7%,到2002年增长到62.3%,年均增长为2.0%。其中 ,一兼(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比率年均增长为1.7%,二兼(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比率年 均增长为2.7%。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在非农业领域的活动时间逐渐加长。事实上 ,我国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民由86.4%没有退出承包地。这种兼业化特性也就决定了我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以短期打工为主、季节性流动的转移特征。有些学者认为,兼业化阻碍了农民向 城市的迁移。但是笔者认为,正是这种特性才是实现我国农村非农城市化的现实选择途径。 兼业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农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即给农民提供非农就 业、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的机会,又能够通过兼业化的专业化发展使农村向非农城市化发展 4农村剩余劳动力智力回流,回乡就业的现象出现。智力回流是同农村智力流出,劳动力 转移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把知识技能带回到农村的过程。智力回流 往往伴随着资本、技术回流。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进城农民要能够在城 市里完成自身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农民的城市流动,大多数只是把它作为增加收入、增 加能力的一种途径。农民工想把农村作为自己的天地。因此,回乡就业、就地转移就成为农 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吸引这种 回流,繁荣农村经济,把农村内部应有的就业空间释放出来。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需要大体上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 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客观上的经济现实。然而,农村的现实发展并非如此。由于劳动力转移的 出发点不规范,没有把这种转移与农业深度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生产的集约 化和机械化联系起来同时操作,出现了忽视农业基础的不良倾向;也由于政府把重点放在异 地转移上,不但忽视了农村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即农村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而且转 移的地域偏差,导致了沿海城市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力市场混乱等问题。三、财政支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政府作为计划的主体,其作用表现在弥补市场不足和为市场作用创造条件。财政支出是 政府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因而加大财政支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既是政府作用的 体现,也是现实经济的需要。(一)财政支出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支持。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而次认为,人力资本 是“在一国居民的教育与技术上投资”,是靠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知识技术、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 人的从业能力,关键在于增强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决策能力。人力资本价值以个人受教育程度 及其质量衡量、判断。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视不够,导致了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并最终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加快农村人力资 本投资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并且目前这种投资行为主要体现 在政府上,即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我国基础教育虽有很快发展,2000年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才达到7.67年。但是,国 家把大量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以至于到2004年75%左右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上大学。结果 ,这些接受传统大学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差,却对社会的期望值高,即使毕业 后失业也不愿回到农村。再者,由于农村初中的高下学率,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也 是相当少的。农村初中生下学根本原因在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尤其是职业教 育缺位,使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口。职业教育的缺位主要表现在:首先,办学形势缺 位。目前,国家把职业教育的任务交给市场,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专业设置缺 位、实践性条件缺位。最后,在这些学校中十分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老师。因而, 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对职业基础教育的支持。政府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归市场,大方向是对的 。只是我国健康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没有形成,在开始阶段,它们也不能依据市场规律运行。 这时候,加大政府财政支持是必须的。一方面,在财政支持下合并原有的职业教育资源,以 发挥规模效应和各种协同效应优势。这样有利于职业教育学费降低,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任 度。另一方面,财政应加大投资力度,充实这类学校的实验、师资资源,以迎合初中生的兴 趣特点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此外,政府要积极引导这种学校的办学方式,适时调整专 业设置,鼓励重新,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适应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发展之需。在教育投资中, 政府若再不重视50%以上的农村初中青少年的发展,更是对农民、对下一代的不公。(二)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市提供丰富的产品,也能为农业劳 动力的转移提供一种推力和拉力。只是目前,这种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支持。一方面,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种推力。首 先,财政支出应该引导农业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提高农产品的质 量。直接的方法:一是加大土地承包制度的创新,完善土地的流转承包制度。在坚持家庭 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之上,既要注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特殊性,又要注意实现规 模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以及河南科迪集团的例子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是适度推进农业机戒化的程度和适应农业规模经营的技术。其次,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 基础设施的投入及其引导作用的发挥,降低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财政的预先投入应该作为 一种启动器,并且,项目建成后必须明确其产权关系,然后引导社会资本的后续投入,并刺 激经营者对该项目的管理、有效使用以及后续的科技进步的投入。目前,很多政府投资的农 业高新技术园区的不成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最后,加大财政对农业信息的投入,降低农业 经营的市场风险。农业分散经营风险很大程度上在于农户生产的分散性和决策的从众性所引 起的市场价格风险。农民决策的分散性和低的人力资本等因素引起的决策的有限理性,使农 民缺乏市场信息以及反应能力弱化。从而,政府的弥补是必须的。总之,这些措施不仅对农 业劳动力有挤出效应、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流动性、使农民的兼业化走向专业化,而 且也有利于种田能手以及转移的具有创业能力、眼界开阔的回流人员从事专业的农业企业化 经营。另一方面,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和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这 是农业产业吸收从传统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现代农业的概念已从生产初 级产品发展到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给、信息技术的咨询服务以及对农产品的加工、储备 、运销等环节。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接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减少,但从事农业 相关产业的人员增加。以英国为例,在农业劳动力构成中,产前部分(农机具、化肥、农药 等服务部门)占7.2%,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占22.9%,产后部分(加工、储运、分配)占6 9.9%。美国农业从业人员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然而, 我国目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却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大多数。可见,在我国进行农 业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和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是必须的、自然的经济发展规律,这一过程 也必然引起产前、产后农业相关行业就业的增加。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三重调整,这一调整过程都需要技术的支持,以及与技术支持相联系的 人力、财力的支持。从一些发达省份来看,农民收入比较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较顺利 ,农民增收比较明显,都是靠历年不断增大的技术投入作支撑。中央政府农业开发投资机制 不仅要逐步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补,而且最好形成中央投资与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项 目结合起来, 同时促使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投向农业技术开发上来,防止地方政府挤占农业开 发项目资金,防止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三)财政支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包括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 即包含第二、第三产业的乡镇企业、个体户等农村非农经济。一般认为,我国农村非农城市 化通过劳动力转移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大中城市转移,最终实现农 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二是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内 生的城镇化发展。在后一途径中,则是积极主动地发展农村经济来实现农村非农化。从经济原理上,资源分散的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不符合资源配置的最优原则,不利于要素集 中所实现的规模经济、技术先进所得到的节约等。但是,2002年,乡镇企业用全社会5.19% 的贷款创造了全社会31.6%的财富。并且,由于农村有8、9亿人口的市场,发展农村服务业 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非农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是我国农村改革比较晚,市场 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从而,也需要财政的支持。第一,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目前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0 00多元人民币,已基本上能够消费得起一般的娱乐、家电等消费品。然而,正是由于农村基 础设施环境的不到位,导致农村消费需求的不足。比如,农民想买彩电,但没有有线网络; 农民想去休闲,但没有去处,就呆在家里了。从而,农村基础设施环境的不到位影响了回流 效应的发挥,间接导致了农村服务业的不发展、城镇化发展滞后。第二,注重政府对农村分 工的引导和扶持。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消费领域,比如教育、房子 、水电等,自然也会有这方面的分工产生,如果引导、扶持得当,在农村会形成新的就业行 业。第三,注重资金扶贫和技术扶贫的结合。农民不仅需要暂时的口粮,更需要长期生存的 能力;农村非农经济不仅需要紧缺的资金,更需要能够替代昂贵资金的技术。由此给我们启 示,在农村金融的支农贷款中,如果同时加以技术扶持和指导,就可以降低还贷的风险,真 正把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让乡镇企业、个体经济重新变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摇篮。(四)财政支出对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换的支持。此处主要说明怎样通过财政手段实现行政 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换。在市畅特别是在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条件下,服务型的政 府尤为重要。在农村基层政府,一方面,要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一方面,要破除家族势力 ,促进民主选举,力争让有文化、有胆识、有眼界的人作为领导;另一方面,要注重政府的 信息文化服务功能,弥补农民利用信息能力的不足。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二元 经济结构,塑造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在转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市场的引导,又要重视财政 的作用。特别注重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发挥财政支出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农业发 展、农村非农业发展等的作用。当然,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多大限度内能够承担这种支出,本 文不作讨论。参考文献:⑴农业部课题组. 21世纪初我国农业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5) ⑵张红宇、欧阳海洪等. 把促进劳动力输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 中国农村经济. 2004(1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发展报告》. 2002年,180~183,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2.7⑷李小僵乔家君. 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 农业经济导刊. 2 004(1)⑸刘甲朋、尹兴宽等.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 人口与经济. 2004(1 )⑹王广金. 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充分必要条件探析. 农业经济. 2004(1)⑺高明. 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⑻ 蒋和平 等著. 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⑼ 龙竹. 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发展:问题、成因及对策.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6)⑽张诚. 非农化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经济学动态. 2003(2)⑾陈锡文. 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 中国农村经济. 2004(1).
版权所有-&感谢提供网站空间&-第03版:论教·深度
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 全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云南山区藏族小学生在设施齐全的藏式教学楼前玩耍。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本版制表:陈中原
&&■执笔人:吴绍芬 赖配根 陈中原
& 教育公平,国家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教育公平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温总理提出:“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2009年提出“促进教育公平”;2010年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2011年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总结了过去一年里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后,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4%即将兑现,如何利用好这宝贵的财政资源,全国各地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更大地促进教育公平呢?为此,我们根据全国地方政府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析后认为,改善和加强如下四方面的工作,将有利于抓住4%兑现的机遇促进全国的教育公平。
&&1 生均经费 中部凹陷 全国教育经费增量应重点投向中部
&&众所周知,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来进行分析。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中“中部凹陷”,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在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无论是小学、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中等教育阶段,乃至高职高专、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的高等教育阶段,中部都是最低的(见表1)。
&&小学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连东部地区的一半都不到,只是西部地区的一半多一点:中部地区(6个省份)为3020元,相当于东部地区7274元(13个省、直辖市)的41.52%、西部地区5386元(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07%。
&&中学阶段的情况比小学阶段的情况更差。初中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只是东部的三分之一、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二:中部地区为4155元,相当于东部地区12552元的33.1%、西部地区6526元的63.61%。高中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只是东部地区的四分之一、西部地区的五分之三强:中部地区为3065元,相当于东部地区11921元的25.71%、西部地区5026元的61%。
&&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只有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强、西部地区的一半多点:中部地区为3457元,相当于东部地区9047元的38.21%、西部地区6458元的53.54%。
&&大学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只是接近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西部地区的二分之一:中部地区为5499元,相当于东部地区16669元的32.99%、西部地区11836元的46.46%。
&&在中部地区的6个省份当中,除了山西之外,其他省份的情况都不容乐观。河南、安徽的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无论是小学、初中阶段还是高中、中职、大学阶段,都排在全国倒数5名之列;其次是江西,除大学外,其余阶段的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都排在全国最少的5个省份之列;湖北的高中、中职阶段的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也排在全国最少的5个省份之列。
&&从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没有东部地区高,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的比例确实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 2 中等职教 东部弱项 东部增加的教育经费应更多投向中职教育
&&陕西省提出,依托“人人技能工程”,启动“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了西部地区许多省份促进农牧民提高收入、劳动力大转移的战略措施。四川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从2009年到2013年,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藏区1万名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支持藏区发展职业教育,办好中职学校,使藏区中职学校年招生规模从不到3000人发展到4000人。2011年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57.4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5万人。甘肃2010年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开展以“两后生”为重点的农民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培育劳务品牌,劳务输出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50亿元以上。青海、新疆、贵州、云南等都开展了以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了数千万的农村劳动力,鼓励推动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世纪大转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在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无疑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那么,“两基”全面实现之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否应当加强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或者义务教育后职业教育呢?
&&我国劳动者素质提高从以“两基”为重点转到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需要各地政府切实加强公共财政对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或造就千千万万的高级技师。近年来,高级技工紧缺或匮乏的呼声此起彼伏。
&&从各地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确实亟待加强。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在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是最低的,不到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为5774元,为普通初中的85.93%、普通高中的96.34%;相当于高等教育的60.23%。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属于最薄弱环节(见表2)。
&&在东部地区某直辖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只是小学的78.11%、初级中学的63.65%、普通高级中学的61.95%、高等教育的59.32%;
&&尽管从全国总体来看,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亟待加强,但是有部分省份切实从公共财政上加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了初级中等教育,他们依次是:贵州、广东、广西、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南、西藏和新疆,其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分别是初级中学的124%-103%。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了普通高级中学,其比例为154%-101%;最高的前5名依次是:广西、河南、内蒙古、四川、吉林,其比例为154%-142%;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高等教育的只有辽宁,具体比例为111%。在辽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是普通高级中学的123%。在我国的4个直辖市中,只有重庆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了普通高级中学,其比例大约为102%。
&&从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普通高级中学的地区分布来看,中部地区6个省份全部超过了,其中河南省最高,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是普通高级中学的147%;其次是西部地区,83%的省份都超过了,其中广西最高(154%);东部地区最薄弱,只有不到一半的省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超过了普通高级中学,其中吉林最高(142%)。
&&从上述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师,需要切实地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中西部地区要把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地区,同样需要继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因此,我们建议,东部地区增加的教育经费,要更多地投向职业教育,包括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大规模的就业技能培训。
& 3 普通高中 普遍薄弱 高中阶段重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温家宝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25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实现,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摆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地位。因为只有中等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的实现,许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无论是巩固“普九”的成果还是提高“普九”的水平,都需要处理好教育内部层次之间、类型之间的关系。普通高级中学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关系问题,需要解决各自的上下游贯通问题。如果中等职业教育的上游如同普通高级中学教育的上游的话,中等教育的内部结构就会更加趋向合理。
&&从全国各地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中,中等教育为5884元,为义务教育阶段的97.27%、高等教育阶段的61.37%。由此可见,包括普通高级中学、职业高级中学在内的中等教育是公共财政投入的薄弱环节。
&&分析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的省份情况,全国有11个省份高中低于小学、有23个省份高中低于初中、有24个省份高中低于中职、有30个省份高中低于大学。由此可见,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高中阶段是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环节。
&&进一步分析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的地区分布,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高中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是中等教育阶段最低的。在中部地区,高中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为3065元,为初级中学阶段的73.74%、中等职业教育的88.65%;在西部地区,高中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为5026元,分别为初级中学阶段的91.71%、中等职业教育的92.55%。由此可见,普通高级中学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在中部地区是最薄弱的环节,在西部地区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见表3)。由此,加强普通高级中学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地区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全国高中阶段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最低的省份集中在中部地区:在全国高级中学阶段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中,最低的6个省份中,5个属于中部地区。高中阶段生均公共财政支出经费各省份之间的差距,最高的超过了8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 4 教育支出 西部最低 西部期待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
&&在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上,西部地区,无论在教育的哪个层次,都处于中间地位,强于中部地区、弱于东部地区。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加强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可喜成就。
&&从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看,比值最高的前两个省份都在东部地区,他们是福建、浙江,其具体比例分别高达22.36%、19.93%;比值最低的两个省份都在西部地区,他们是西藏、青海,其具体比例分别为11.5%、13.09%。总体而言,西部地区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最低,其次是中部地区,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具体比例分别为16.43%、16.98%、17.67%(见表4)。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支出对西部地区的财政压力不大。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情况似乎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首先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看,西部地区要保持这种良好的教育发展势头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面临着比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全国教育财政支出经费占GDP比例最高的10个省份中,除海南外,其余都在西部地区。全国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超过4%的9个省份,除了海南外,都在西部地区。他们依次是西藏、贵州、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宁夏、广西、陕西,其比例西藏最高,为11.71%;其余省份分别为6.33%-4.01%。
&&如果从上述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还看不出教育支出对当地经济的压力的话,那么从公共财政总支出占GDP的比例看,问题就比较清晰了(见表5)。西藏的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其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也是全国最高的,其具体比例为108.56%。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例最低的是山东,其比例为10.51%。从这两个极端例子可以看出东西部之间教育财政支出以及公共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压力。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一倍多:东部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6.48%、中部地区为18.08%、西部地区为37.15%。
&&由此可见,要保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西部地区教育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央继续保持乃至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包括增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出。
欢迎联系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