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方法模式的影响

对会计信息化的若干思考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3页
证自动登记账簿并生成报表的智能性自动处理,尚未全面实现的是从经济业务票据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处理。会计活动的第一步就是将经济业务信息转化为记账凭证,这是一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利用有限的会计规则,对有限的经济数据进行有限的会计判断,从理论上看,这种会计职业判断可以转化为机器智能的判断。会计信息化的当前要务就在于这种会计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七)会计信息化的目标导向
在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依赖会计的需求进行,面向的是会计部门需求;在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升高到企业经营的需求,这是适应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经济信息的共享并综合处理,是会计信息系统融入ERP等企业一体化信息系统的表现。如果再高一点,站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来思考,可以考虑会计信息社会化生产的方式,会计信息应该并可以为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服务。考虑国家经济监督权与会计信息的生产整合,可以构思社会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这样做不仅节省社会监督的制度成本,还可以形成社会经济信息的共享,实现经济处理综合化,并生产统计信息、实施全社会性的经济分析等,在产生会计信息更大价值的同时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八)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记录了经济活动,产生了经济后果。首先,经济活动的效益与风险同在,在赢得效益的同时必须防范风险,经济活动中的效果需要实施者承担经济责任,需要维护其责、权、利;其次,资产为企业所有,保护其安全是企业的基本行为,需要监督控制;如此等等,会计记录不容许差错,需要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准确。这些需要在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存储等部位实施有效的控制。
(九)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处理,不同于手工直接可见的操作和信息存储的介质,他不仅依赖于计算机及其程序的信息处理,而且有些信息需要网络传递。但是,信息技术并非绝对可靠,可能并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病毒等的攻击,存在一种新的安全隐患。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及其信息的安全性上,必须采取严厉的措
信息处理与存储控施,如:系统运行控制、
制、操作权限控制、组织控制、制度控制等,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十)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AIS与一些软件系统的比较
概括地说,会计信息系统是一套具有逻辑性的、独立并完整处理会计信息的软件。XBRL是网络报告专用语言,提供了一个规范的网络报告披露和信息交换标准架构;Excel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子表格软件,它们不是同一层面上的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数据可以通过XBRL或
开发会计信息的价值。当然,会计信息化将深刻地影响手工会计的业务流程,导致会计实务的重大变革。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理论的关系传统会计基本理论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要使之适应于信息时代的知识经济需求,势必要对会计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经济信息网络要求迅捷响应经营决策,管理的扁平化适应着这种要求,它需要经济信息共享和信息处理一体化的快捷支持,它动摇着传统会计理论封闭、孤立的体会计对系。为此,应该重新认识会计前提、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一般原则、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原则等基本概念,构造适应会计信息化的新的理论体系。会计信息化的深化,更需要会计理论的创新、指导与支持。
(三)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中,会计核算活动的机器智能化处理将导致会计的工作中心和注意力转移到管理会计的分析活动;会计信息化提供的精确、全面的信息,又使管理会计分析得到了充分的资料,会计信息价值得以提升,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管理会计的作用将日益彰显。会计信息化将导致传统会计内部结构的重构。
(四)会计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是一对孪生兄弟,难分难解,但是毕竟各有侧重。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支撑了财务管理的决策,成为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效果又反馈成为会计核算的信息来源之一。会计信息化使得会计信息的供应愈加全面、准确和合迅捷,财务管理则如虎添翼,可以充分、理与科学地利用资金等资源,为企业的经营锦上添花。
(五)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法规的关系会计理论指导会计活动,但是并非约束、规定着会计活动。会计活动的具体工作规则来自于会计法规。会计信息处理的准则、判断的标准、核算方法等被限定于法定的规则之下。会计信息化引发的改革,不仅冲击着会计理论,更直接影响着会计法规,要求会计法规的更新。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中,会计法规已经有过适应性的变革,但是会计信息化的深入,还将推动着会计法规的改革,而会计理论应该研究这些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六)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企业会计是企业中一个重要的部门,犹如企业的眼睛和耳朵。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给企业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提升会
Excel格式输出,XBRL或Excel代替不了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功能。当然,会计信息系统的通用化,需要规范数据标准,但是不局限于报告等输出的标准,还应该有规范的输入、存储的标准等。对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的比较将在下面说明。
二、会计信息化的种种相关关系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需要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结合、相适应的会计信息化理论。这需要研究会计信息化与会计实践、理论等的种种关系。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实务的关系会计活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伊始,信息技术就改革着会计实务;而最终,会计信息化还是要落实到会计实务上。会计信息化初期的电算化模拟着传统会计的业务流程和手工操作方法,仿真了手工会计的活动,取得了成效;其效果是减轻了重复性的手工操作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从核算型向智能化发展,从信息孤岛到信息共享发展,要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就要更大地
第2页/共3页
寻找更多 ""浅析会计改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经历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卓有的成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进行会计准则改革的目标之一,那么到底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呢?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会计的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会计准则改革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找到一些改进的办法,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的改革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through continuous refor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ne of our objectives for the refor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so in the end of accounting reform in China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refor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reform conclusion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 last, this paper also hope to fin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is,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reform
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1985年《会计法》的颁布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日起施行。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法律责任 &等作出规定。确立了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3年&两则两制&的实施
1993年的7月1日起&两则两制&的出台实施,对沿用了几十年的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做了根本性的变革。是中国会计制度第一次大的变革,是与国际惯例的初步接轨。由原来的&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改成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次,会计报表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形成了我们目前仍在使用的会计报表体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记账方法上取消收付实现法,统一用借贷记账法。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
2001年元月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来又发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体系由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变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同时执行国家从1997年至2003年陆续发布的16个单项会计准则,对企业来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步执行,另外还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出台,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行
为了主动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日,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日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执行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真正实现了原来的&两则两制&。出台时国家确定的会计改革目标,是对1993年会计改革的一次总结和全面的归纳提升。新准则的特点可以用16个字代替,那就是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涵盖广泛、独立实施。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
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目前,其成员已发展到包括104个国家的143个会计职业组织。迄今为止,IASC已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并公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开始从事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工作。经过IASC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日益完善并得到各国会计界的支持与认可。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的日益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采取了积极态度,其中不乏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对国际会计准则采取了相对积极的态度,主要是考虑了自身利益的原因。
3.关于会计信息质量
3.1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手段,为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入、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其它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它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所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文字信息,它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经济业务的解释。
会计信息应是通过会计工作&处理和分析&而取得的信息。从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来看,每一项经济业务在发生以后,会计主体都要从内部或者外部取得必要的原始凭证,这些凭证虽然反映了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但是,在进行加工整理之前,还不能称之为会计信息,而只能把它看做是用来加工处理以后,才能得到所说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可以这样定义:&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
3.2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的是企业经营行为的一种数量化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一系列经营行为,会计对这些行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汇总,最终形成财务报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一下三个方面:
市场经济能否有序运行。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手段,承担着维护财经纪律,处理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职责。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政治建设和反腐败的争斗能否更加深入的开展。会计工作是经济活动的缩影,一切财务收支要在会计的账本上显现。依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为开展防腐倡廉的深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化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能否有效建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会计信息时企业管理的基本信息,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实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有利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3.3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3.3.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
3.3.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3.3清晰性
清晰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3.3.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3.3.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3.3.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3.3.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3.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4.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的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真实性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的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2007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表明,&部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违规现象。&一些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也存在着审计程序不到位、收集审计证据不充分的问题等。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避免连续亏损的问题十分严重。&**花炮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避免2003年、2004年连续亏损。将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1859万元及欠缴税款786万元推迟到2005年度。2007年8月,又爆出大唐电信违反企业会计相关规定导致2004年度虚增利润三千七百多万元,并在200年年报披露虚假财务信息被证监会处以30万罚款的丑闻。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少的问题。
4.2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4.2.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客观因素
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虽然精通于会计业务,但是对计算机的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化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上产生漏洞,再加上现在一些财务软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实际使用过程中缺乏通用性与标准性,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多漏洞。某些为了自身利益的会计人员很有可能会在会计信息上造假,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其实它的危害性很大。
在我国,近些年相继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由于这些法律是根据在某些特定时期的经济环境与国际外大背景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常常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此外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某些方面内容的空泛,又没有规定出实施细则,造成了在工作上可造作性比较差,客观上也容易导致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社会审计监督不力也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注册会计师其职责在于用客观公平的立场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很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完整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2.2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观因素
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各自利益目标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的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有些人是最需要真实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是能够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后果的群体,但有时候也会由于个人或者部门和地区的利益的驱使,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选择需要对自己有利的虚假的会计信息。
企业利益是在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机关的信任。以此获得投资,贷款以及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企业负责人依靠权力影响或者迫使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用,因此获得跟过的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会计人员不能恪守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弄虚作假,甚至为了私利知法犯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是会计信息真实性失去保障。
5.我国会计新准则的改革及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分析
5.1新会计准则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贸易的增强,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的依存度越来越强。在内需不能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智能保持进出口的增长才能把GDP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上。由于我国的出口数量增长过于迅速,许多国家举行反倾销。在许多大国不承认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很多借口,但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没有依据国际会计准则来做账。所以财政部于日正式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要求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5.2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5.2.1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保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企业经营者面临的压力来自于所有投资者,不再是国家一方,这就给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都希望有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而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往往需要借助于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出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报表的真实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投资者对经营者要求很高,如果经营者客观上无法兑现承诺,就可能会造成假账。欺骗投资者。市场经济秩序的好坏的关键要看规则是否完善,如果管理者略高一筹,在制定规则时堵塞造假账的漏洞,就会在技术上制约假账的行为。而具体准则在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大大进了一步。
5.2.2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增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会计制度的建设逐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或者多项法律制度适用于该项交易的情形,会计人员无所适从,随意性很大,总是按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事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公正反映该项经纪业务的实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为实质偏离形式的经济业务指明了处理的方向,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和公正。
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资产信息的真实性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负债的定义采取了全新的经济利益流入、流出观。如果某项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待处理财产损失,其本质是损失,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假设继续以资产列示,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所以,新制度要求企业清查的各项财产损益,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经权力机关批准,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期末结账前未经批准,也按上规定处置,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如批准金额与已处理金额不一致,在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5.3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区别
与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发生了历史性改革,在会计处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5.3.1会计目标的修正
会计目标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指导准则制定的基础,更是评价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但是在以前的会计基本准则中只是粗略盼强调了我国的会计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而新会计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应当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有劲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经的履行情况。新的基本会计准则把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
5.3.2会计利润的调节
通过对比新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某些会计准则的变动,有利于防止企业人为的调节利润。在存货方面,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以前的采用的存货准则的&后进先出&法,从理论上讲,企业从后进先出法转变为其他的办法,会造成企业毛利的波动。
所谓&后进先出&法,即企业的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的原材料的价格。而&先进先出&法则是考虑最早购入原材料的价格。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则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反之。&先进先出&法则更侧重于公司的长期经营的情况。
在合并报表方面,新会计基本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于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其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须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这一变革,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必须使母公司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这一规定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使用。
5.3.3会计原则的变化
原来基本准则的&一般原则&规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采用的12项原则。,在新基本会计准则中改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利并入会计分期基本假设,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除此之外新的基本会计准则还增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5.3.4财务报表的变动
原来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新的基本会计准则删除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同时将&财务报告&改为&财务报表&。
5.4新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优化会计信息环境,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内部环境主要有组织制度和人员素质。一个信赖度搞得内部控制环境是形成可靠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基础。新准则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会计处理流程,从而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制度的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新准则体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更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流程;另外,实施新准则需要更多地专业判断,从而需要促进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决策
信息使用者需要依据明晰的、客观的反映市场变化的信息以便合理决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从而使会计信息能及时反映企业资产变动背后的经营风险,资产的质和量更可靠。同时,企业为了提供这种动态的信息,必然会建立一套及时的风险预警系统以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则可以通过风险预警系统获得更多比较全面、客观的会计信息,从而进行合理的决策。
强化税收筹划的理财功能,促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规范管理
新准则在收入确认、资产计价、公允价值使用、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等许多方面与税收规定产生差异,企业需分析判断两者的差异,一方面,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计算会计收益,另一方面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正确计算纳税。企业无论根据利润表的收入和支出确认所得税,还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确认资产与负债的计算基础,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都需要合法的税收管理为基础,这就强化了税收的理财功能,也促使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
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增大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但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并对决策更加有用。因此,新会计准则全面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给与公司更大的自主权,公司可以根据对经济预期的改变调整会计政策。同时新准则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公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等。但确定公允价值的主观随意性打,从而增大了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新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选择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给予了企业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企业利润的调节器。
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局限于直线法,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给与企业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公司的业绩,或者以相反的手法来降低业绩,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6.关于会计改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造成会计信息是真的原因不完全在于会计制度本身,而更大程度在于企业钻了会计准则的空子。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除了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严肃查处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树立法律权威。新《会计法》实施后,会计造假的现象能否得到遏制,会计秩序混乱的局面能否改观、会计信息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指政府部门代表国家,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是一种强制性的监督,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可以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跟职业到得修养。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很大的联系,必须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督促各单位依法建账和检查整改。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教育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不做假账。要严格按照会计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管理,把好会计人员入口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注册会计师应该通过定期的听取报告、审计案例的分析和自我分析等方式教育注册会计师,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的提供虚假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保证执业的公正性,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通过会计准则改革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有很多,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可靠性仍然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本文对我国近代会计准则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就每次改革对会计信息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会计准则改革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罗元清.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科
技与经济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65-66页
[2]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3]孙东.新会计准则施行后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财会研
究.2009年第1期.54-55页.
[4]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5]贺雪梅.影响会计薪资质量的七大因素.山西财税.2009年第10
期.45-46页
该篇范文(全文共有10546个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香当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每一篇范文均为原创WORD文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阅读与下载全文:
点此阅读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点此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上篇:下篇:
今日新增会员:36
今日新增文档:6
本站热门范文推荐
香当网常见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核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