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是谁能力更强?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什么是工业设计?或者说,工业设计的作用是什么?”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一场国际工业设计专家分享交流会上,法国设计师阿德里安·纳泽兹提出了这个问题。最近几天,2023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设计周正在成都举行,大赛颁奖、作品展示和分享交流等活动陆续开展。从2011年开始,四川已连续举办13届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打造出全国连续性最强、举办次数最多的工业设计赛事。回答好阿德里安·纳泽兹的问题,我们才能明白四川为什么执着。在技术与市场之间,工业设计是一座“桥”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望着落地窗外的城市天际线,记者感叹这里视野好、风景美,做出来的设计一定很好看。“工业设计,不只为了好看。”长虹创新设计中心负责人龙淼笑着说。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成立于2003年,2013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回首过去的10年、20年,龙淼说,他和同事的工作始终围绕两个字展开:搭桥。“在技术与市场之间,工业设计是一座‘桥’。”龙淼解释说,通过工业设计这座“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才能来到消费者身边;消费者需求转化为技术指标,才能催生更多符合市场趋势的科技创新成果,“我们的工业设计,是从用户研究到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设计、测试的全链路工作。”上个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展示了全球首创高能X—FLASH放疗仪,这是龙淼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把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虹展示全球首创高能X—FLASH放疗仪,这是龙淼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受访者供图)龙淼给出的答案,同阿德里安·纳泽兹不谋而合。“许多人认为外观精美的设计就是优秀的设计,但这些产品在用户心中的记忆并不持久。”阿德里安·纳泽兹说,设计师需要洞察市场痛点,找到解决方案,让设计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离不开设计赋能。”经济和信息化厅生产性服务业处(新经济促进处)处长周勇说,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工业设计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研发、设计、生产环环相扣,才能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才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级机构数量西部最多,四川工业设计进步迅速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榜上有名。从2013年的第一批开始,四川已培育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周勇介绍,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设计创新力强、业绩突出、发展水平领先的工业设计机构,代表着我国工业设计一流水平。“四川工业设计进步迅速。”龙淼指向身后的一幢幢大厦,对于哪栋楼里正在开展工业设计,他如数家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工业设计——认知水平在提升,这是最重要的进步。”龙淼还拿工业设计届的奥斯卡德国红点奖举例,10年前第一次拿奖时他感觉很兴奋,如今他“习以为常”,“每年都有,说明我们的设计水平也进步明显。”记者从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近些年四川坚持把设计创新作为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重要举措,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引导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省、市三级工业设计创新体系。目前,四川共有各级工业设计中心181家,其中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9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89家。“连续举办13届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目的就是以赛为媒、以赛兴业、以赛育才、以赛促建。”周勇说,13年来,大赛已发展成为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设计创新成果转化超160亿元,有力提升了“四川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3年的大赛征集到参赛作品1.1万多件,主体赛作品8106件,服装创意、川茶品牌、三星堆文创等设计专项赛征集作品2960件,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为重点产业、企业开设专项赛,组织设计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制化设计。”周勇介绍,这样的赛制加速了设计与产业的融合,对推动四川产业发展更有针对性,“许多参赛的作品,就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商品。”赋能工业兴省制造强省,需要更多专业机构和高端人才设计周的展会上,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拿出了多款工业设计赋能前沿科技的“硬核”产品。其中,用于核电站放射性气体监测的Kr-85气态流出物监测装置仅1米见方,是通过工业设计思想实现紧凑布局、高性能与高颜值兼具的典型;康普顿相机可用于多场景多方式探测定位γ射线源,是国内首套自主研发。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康普顿相机,可用于多场景多方式探测定位γ射线源,是国内首套自主研发。(受访者供图)“要改变大家对核工业装备‘傻大笨粗’的刻板印象。”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总经理陈子荣告诉记者,通过精心设计,这些装置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既美观又实用。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是四川首批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之一,也是核技术应用领域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依托四川省核工业体系高水平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持续开展先进技术和工业设计融合研究。”陈子荣说,作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研究院主要面向国内核技术应用领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转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周勇告诉记者,培育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推动工业设计赋能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需要更多专业机构和高端人才。”这些专业机构,不是仅为自己企业服务的设计中心,而是能够对外赋能的设计机构。周勇介绍,除了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天府设计产业园正在创新运营,一批能够赋能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企业在此孵化壮大、集聚发展。高端人才从哪里来?在周勇看来,四川作为科教大省,省内高校普遍开设了设计专业,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设计人才,而培养出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设计人才,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对设计师的要求更高了。”龙淼对记者说,一名只会画图的设计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需要的不是比人工智能跑得更快的马,而是要把人工智能这匹马驾驭好的设计师,这样的设计师一定要有更广阔的知识面、更强大的‘化学反应’能力。”}
  工业设计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是制造向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全领域的深度融合,赋能泉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扶持措施。  一提升工业设计公共服务能力  (一)推动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  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和专业研究机构探索“企业+平台”模式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3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其中对获得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按补差奖励)。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境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来泉设立专业设计平台,按“一事一议”政策执行。  (二)鼓励工业设计企业进试点园区  对入驻试点园区设计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和第三年租金减半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入驻试点园区的工业设计中心,受益财政按其软硬件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鼓励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建设  对建设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专区),参照试点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享受相关规费补助、运营费用补助和经营贡献奖励等奖补扶持政策。  二提升工业设计企业主体创新能力  (四)创建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设计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设计能力,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功能,围绕优势领域,创建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其中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按补差奖励)。  (五)扶持工业设计企业做大做强  对获评市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的“小升规”企业,由市财政给予每家5万元一次性奖励。  (六)支持工业设计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对大型工业设计项目和“卡脖子”重大技术需求,单列评审,引入“揭榜挂帅”机制,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解决工业设计关键共性技术,对符合条件的“揭榜挂帅”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三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应用能力  (七)实施“工业设计创新券”  建立工业设计创新券支持目录,将“工业设计创新券”纳入科技创新券扶持范围,支持工业设计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制造企业的设计服务产品,对我市中小微制造企业向工业设计机构购买设计服务,按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备案所产生的技术合同金额,给予最高30%的创新券补助,每家企业每年度申领创新券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八)推进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  支持中小微制造企业走“专精特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对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每家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的,市财政给予每家5万元一次性奖励。  (九)推进工业设计服务型制造示范应用  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设计改造生产流程,提升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能力。培育以柔性化、定制化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及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其中对获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按补差奖励〕。  (十)推动工业设计成果转移转化  对企业开展工业设计技术交易所签订的技术合同,经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登记备案的,按实际技术交易金额0.25~1%分档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每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补资金由市和县(市、区)按各50%的比例承担。  四提升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能力  (十一)实施工业设计人才“引育行动”  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引才模式和“人才+项目+资金”育才模式,引进、培育工业设计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对经认定的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100~30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企业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设计人才来泉创新创业。  (十二)支持开展工业设计工作坊(营)活动  支持行业协会、联盟、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制造业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工作坊(营)活动,给予组织方每场最高不超过2万元奖励,每个组织方累计最高不超过20万元奖励,每场给予制造业企业最高不超过3万元奖励。  (十三)支持企业招引工业设计创新人才  加快工业设计人才职业化建设,鼓励县(市、区)、工业设计协会探索开展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领域企业纳入市级人才评价试点企业,同等享受人才政策待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领域企业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支持工业设计人才申报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支持项目。  (十四)吸引优秀设计人才来泉创新创业  对全日制工业设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2022年及之后首次入职泉州工业设计企业(机构)或自主创业设立独立工作室,按《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涌泉”行动集聚各类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泉委办发〔2022〕5号),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和缴交社保补助。  (十五)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经费补助  布局一批众创空间、创新工场、新型孵化器等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为工业设计人才来(留)泉提供高配套低成本创业环境。对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工业设计专业大学生在我市初次创办设计机构等小微企业,企业正常经营3年内,给予实缴税费地方留存部分等额资助、本人及吸纳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缴社保费80%补贴,所需经费及补贴标准按《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涌泉”行动集聚各类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泉委办发〔2022〕5号)执行。  五提升工业设计品牌孵化能力  (十六)支持工业设计综合展示平台建设  支持工业设计综合展示平台吸引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和设计平台进驻,经常性组织举办论坛、展示、技术交流、信息发布等活动,市、县两级财政通过平台建设经费补助、运营费用补助等给予支持。对全市工业设计综合展示平台装修、布展费用,市财政按50%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一次性补助。  (十七)鼓励设计服务外包  对我市制造企业将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专业工业设计机构,在设计成果投产以后,按照设计服务合同实际发生额不超过30%比例,对制造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已享受工业设计创新券补助的不再重复享受)。  (十八)支持参加设计展会活动  支持工业设计机构、企业参加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展会活动,对获得iF国际设计金奖、红点至尊奖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银奖、铜奖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十九)支持举办工业设计特色赛事  对行业协会、联盟、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工业设计大赛,按不高于活动实际费用5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二十)提升工业设计专利质量  推进工业设计创新,鼓励工业设计企业申请专利并参评国家、省、市专利奖。按照《泉州市专利奖评奖规定》,对获得泉州市重大发明专利奖奖励100万元;对获得泉州市专利奖一、二、三等奖每项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项目实施地在泉州市,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按泉州市重大发明专利奖、专利奖一等奖、二等奖颁发奖金;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按泉州市专利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奖金。对项目实施地在泉州市,获得福建省专利奖特等奖的,按泉州市专利奖重大发明专利奖颁发奖金;获得福建省专利奖一等奖的,按泉州市专利奖一等奖颁发奖金。开展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对以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或通过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质押放大融资额度,获得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融资并按期正常还款的中小微工业设计企业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20万元,贴息补助标准按《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泉政文〔2021〕70号)执行。  本扶持措施所涉及奖补按“就高不重复”原则补助,分别由市科技局、工信局负责解释。本扶持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其中(十四)、(十五)条款所涉及补助范围、期限按《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涌泉”行动集聚各类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泉委办发〔2022〕5号)执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