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恭悫长固伦纯悫公主和策凌的小说是什么人?沦为康熙的政治牺牲品


导读: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帝王,他6岁登基,14岁亲政,24岁英年早逝,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与董鄂妃之间的帝妃之恋,书写了一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奇故事。顺治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18年,但他后宫的女人却不少,他一共有四位皇后(两个是追封),加上没有名分的庶妃、福晋和格格,至少有30多个。所以,顺治的子女在清朝皇帝中并不算少的,据相关统计,顺治帝一共有8个儿子和6个女儿,皇长女是庶妃陈氏所生,与皇五子常宁同母,皇次女是庶妃杨氏所生,皇三女和皇五女都是庶妃巴氏所生,皇四女是庶妃乌苏氏所生,皇六女则是庶妃纳喇氏所生。可以发现,给顺治生育儿女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名分不高的庶妃,皇后和正妃中有过生育记录的只有董鄂妃(生育皇四子)一人。笔者认为,这是顺治帝有意而为之,顺治帝原本就对母亲孝庄对自己的婚姻安排不满,后宫中名分比较高的都是一些来自蒙古各部的女人,顺治帝很少召幸她们,于是这些蒙古后妃根本没有生育儿女的机会。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再加上妃子生育年龄偏小,顺治子女的成活率很低,在顺治帝的六个女儿中,只有一人活到了成年,她就是庶妃杨氏所生的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和硕恭悫长公主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这一年,顺治帝将自己结发妻子(顺治帝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给废掉了。然而,仅过了半年,蒙古科尔沁部又送来了两个女孩,她们都是顺治帝的表侄女(顺治帝表兄弟绰尔济的女儿),一个被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一个被封为妃,即后来的淑惠妃。然而,不管送来多少蒙古女人,顺治帝依然毫无兴趣。后来,顺治帝驾崩,给儿子康熙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年,便出现了鳌拜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六年,满清皇室将年仅15岁的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仅过了两年,16岁的康熙便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鳌拜,这也凸显了少年康熙的睿智和不凡。随后,身为鳌拜侄子和侄媳妇的讷尔杜、和硕恭悫长公主也受到了牵连,康熙将讷尔杜贬回了原籍辽东。多年后,康熙出关打猎遇到了姐姐和硕恭悫长公主,对于姐姐的处境十分怜惜,于是便将讷尔杜调回了京师,但是没过几年,讷尔杜便死掉了。此后,和硕恭悫长公主便成了一名寡妇,漫漫长夜,她将独自一人面对。康熙二十四年,和硕恭悫长公主香消玉殒,年仅33岁,康熙追封其为和硕恭悫长公主,即具有谦和恭让美德的公主,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封号。但是,不管怎样,生在皇家的和硕恭悫长公主还是成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如果还有来世,相信她宁愿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儿。
}
以史为鉴
2023-06-13 16:33:03和硕恭悫长公主的命运怎么样受两朝皇帝宠爱却没逃过联姻和硕恭悫长公主的命运怎么样,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她是顺治帝第二女,也是顺治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她向大多数公主的命运一样,生来就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她们的命运不能被自己主宰,自己的婚姻也要被利用,为了大局,为了大清,她15岁嫁给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这是一桩明显的政治婚姻,可能婚后也不幸福,没过几年平静生活,丈夫去世,自己在33岁离开人世,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康熙8岁登基,这样的年纪在现在还是一个孩子,在古代已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但他的年纪毕竟还小,顺治帝临死前,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后鳌拜的势力迅速膨胀,隐隐威胁到康熙帝位之意,为了缓解这麻烦,孝庄皇太后把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鳌拜的侄子,为了拉拢鳌拜。和硕恭悫长公主,清顺治帝第二女,其母为福临的庶妃杨氏。顺治十年十二月生,初封和硕公主。康熙六年,15岁时嫁给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康熙年间,公主晋封为和硕恭悫长公主。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月去世,时年33岁,葬于鳌拜家族坟茔,今沈北新区虎石台境内的翠花屯。顺治皇帝一生共有八子六女,但是有五个女儿都在幼年夭折,最大的不过活了六岁,唯一一个成年的女儿便是翠花公主。翠花公主自幼聪颖可爱,长大后更是贤良淑德,被孝庄皇后视为掌上明珠。当时鳌拜权倾朝野,孝庄皇后为了拉拢鳌拜忍痛割爱将翠花公主嫁给鳌拜侄儿讷尔杜。后来少年康熙智擒鳌拜,讷尔杜也受到牵连被贬回原籍,翠花公主随夫回到盛京,成了政治牺牲品。多年之后康熙出关打猎,邂逅胞姐,感慨万千,因怜惜胞姐处境,遂将讷尔杜调回京城,翠花公主得以从还帝室。怎奈其红颜命薄,没有几年讷尔杜英年早逝,翠花公主也于康熙二十四年撒手人寰,时年33岁。康熙大帝伤心不已,派人将姐姐灵柩运送到鳌拜家族坟茔地用八眼半透龙碑厚葬(清制九眼墓碑为最贵,八眼半次之),并亲自为翠花公主写碑文,追封其为恭悫长公主,即具有宽和恭谦美德的公主。令妃的两个女儿为什么一个是固伦公主,一个是和硕公主?清太宗皇太极沿袭明制并创新,才有了“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这两个看似意思相近但不其然的意思,固伦公主在清朝时的意思是皇后所生之女,和硕公主一般只是妃嫔所生之女,这也强调了嫡庶尊卑之别。
固伦”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天下,国家;“和硕”即是“桌子一角”,“一方领地”,表示为地方的意思,从这里也看出当时统治者的智慧。
当时固伦和静公主出嫁时母令妃也还没被封为皇后,而当时只是皇贵妃而非皇后,这里看出就与当时册封不合理了,要么就是有其他附加因素给予了固伦和静足以称得上固伦公主这个品阶了,这也只有皇帝本人才清楚啦。
其实这个册封为“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也没有一直按制度来这么死板,深得皇帝喜爱的公主也有被破例册封为“固伦公主”,例如固伦荣宪公主与固伦和孝公主都是深得皇帝特别喜爱才受此封号,另外还有固伦端敏公主,固伦恪靖公主是由于婚烟对朝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被加封为“固伦公主”,这也说明清朝制度的优点。
尊卑等级关系自然也不同,固伦公主比较尊贵,相当于和硕亲王,和硕公主相当于和硕亲王世子,和硕要比固伦公主低一等,当然,如果真的用公主的等级权利关系来比肯定没有亲王品阶的高,男尊女卑的时代,实权只在男人手上,而公主称呼之类的都是有名无实。固伦温宪公主与跟硕悫靖公主为什么不用和亲?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的第9个女儿,因为受到皇太后的宠爱的关系,所以躲过了和亲蒙古的命运,最终嫁给满清贵族。硕悫靖公主是康熙的第14个女儿,因为她自身的血统是比较特别的,是汉族血统,因此康熙把她嫁给了汉军旗的人。
一、和亲公主
清朝的公主大多数都要为满蒙联姻政策服务,是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实行的,直到清朝灭亡都存在着一种制度,清朝皇室的格格大多数都需要远嫁蒙古,以康熙帝为例的话,他9个活到成年的女儿,其中有7个都是远嫁蒙古,为政治上的和平作出了贡献。其中只有两位女儿没有远嫁蒙古,究其原因也和帝王家的宠爱和血统有些关系。
二、备受宠爱的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所生,但是她却不是由乌雅式抚养长大的,这位公主出生不久之后就被抱到了仁宪皇太后处抚养,这位皇太后是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因为没有自己的女儿,所以可能对顾伦温宪公主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母爱,而作为康熙的嫡母,在康熙登基之后,也受到了来自康熙的孝顺。也许是因为受到皇太后的抚养的缘故,因此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固伦温宪公主是嫁给一个满清的贵族,不用去蒙古和亲。而且这位公主的夫家与皇家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因此日子过得很不错。
三、和硕悫靖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是康熙的第14个女儿,母亲是贵人袁氏。这位公主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她的血统,她有一半的汉族血统。而当时的皇族大多数都是满族,也许是因为血统的缘故,这位公主长大之后,康熙把她嫁给了汉军旗的人。这位公主也算比较长寿,活到了48岁。9岁入宫,被雍正收为养女,受尽恩宠,为何却只活了18岁?这位九岁的养女是胤祥四女儿和硕和惠公主,被雍正收为养女,后来因为联姻嫁给了多尔赛济布腾,婚后并不幸福,在生下儿子以后,身体受到了损伤,开始变得虚弱,后来病情加重,在十八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雍正原本是有四个亲生女儿的,只不过后来她们都相继去世,因此收养了三个女儿,皇上为什么收养女儿呢,当然是为了联姻的,古代公主的命运一般就是用来联姻巩固朝政的。雍正收养的这个三个女儿中就有胤祥四女儿和硕和惠公主,当时和硕和惠公主才9岁,就被送进了皇宫,但还好雍正对她很宠爱,几乎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捧在手心里面长大的。
但即使很宠爱,身为公主也要给国家带来贡献,因此这些公主们逃脱不了远嫁蒙古的命运,等到和硕和惠公主长大以后就嫁给了蒙古国亲王的儿子多尔济塞布腾,公主也不敢拒绝毕竟皇命难为,你小时候占了利益,长大总要付出代价的。因为知道蒙古的环境肯定不好,因此和雍正提出要求想留在京城,雍正也同意了让夫妻二人在京城生活。
但是和硕和惠公主结婚以后并不幸福,毕竟两个人的生活习惯等等都不一样,因此容易产生矛盾,你想想蒙古那边比较爽朗,而身为公主,一般都比较文雅,因此可能互相不欣赏。有的时候多尔济塞布腾还会毒打和硕和惠公主。古代的女子心里面喜欢憋事,就开始变得抑郁,整体的身体状态也开始变差,等到生下孩子以后,病情更加严重,到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积善皇后,唐朝最后一位皇后,最后结局···
下一篇:
古代犯人被杀头的时候,叫他下跪他为什···
相关文章历史探究热门文章
100+
更多
}
2020-07-13 12:24:04  今天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恭悫长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她是顺治帝第二女,也是顺治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她向大多数公主的命运一样,生来就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她们的命运不能被自己主宰,自己的婚姻也要被利用,为了大局,为了大清,她15岁嫁给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这是一桩明显的政治婚姻,可能婚后也不幸福,没过几年平静生活,丈夫去世,自己在33岁离开人世,结束了这短暂的一生。  康熙8岁登基,这样的年纪在现在还是一个孩子,在古代已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但他的年纪毕竟还小,顺治帝临死前,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后鳌拜的势力迅速膨胀,隐隐威胁到康熙帝位之意,为了缓解这麻烦,孝庄皇太后把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鳌拜的侄子,为了拉拢鳌拜。  和硕恭悫长公主,清顺治帝第二女,其母为福临的庶妃杨氏。顺治十年十二月生,初封和硕公主。康熙六年,15岁时嫁给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康熙年间,公主晋封为和硕恭悫长公主。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月去世,时年33岁,葬于鳌拜家族坟茔,今沈北新区虎石台境内的翠花屯。  顺治皇帝一生共有八子六女,但是有五个女儿都在幼年夭折,最大的不过活了六岁,唯一一个成年的女儿便是翠花公主。翠花公主自幼聪颖可爱,长大后更是贤良淑德,被孝庄皇后视为掌上明珠。当时鳌拜权倾朝野,孝庄皇后为了拉拢鳌拜忍痛割爱将翠花公主嫁给鳌拜侄儿讷尔杜。后来少年康熙智擒鳌拜,讷尔杜也受到牵连被贬回原籍,翠花公主随夫回到盛京,成了政治牺牲品。多年之后康熙出关打猎,邂逅胞姐,感慨万千,因怜惜胞姐处境,遂将讷尔杜调回京城,翠花公主得以从还帝室。怎奈其红颜命薄,没有几年讷尔杜英年早逝,翠花公主也于康熙二十四年撒手人寰,时年33岁。康熙大帝伤心不已,派人将姐姐灵柩运送到鳌拜家族坟茔地用八眼半透龙碑厚葬(清制九眼墓碑为最贵,八眼半次之),并亲自为翠花公主写碑文,追封其为恭悫长公主,即具有宽和恭谦美德的公主。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伦纯悫公主和策凌的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