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苹果期货交割的是什么苹果保险最多能保多少亩?

摘要:2018年春节前后,国内苹果市场“旺季不旺”,价格出现下跌,而陕西延长县的多家贫困果农由于前期参保了苹果价格险,在苹果价格未达到保险目标价格的情况下,3月8日合计获得19.84万元理赔,每吨苹果的获赔金额达1012元,不仅完全规避了价格下跌的风险,还实现了增收。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2018年春节前后,国内苹果市场“旺季不旺”,价格出现下跌,而陕西延长县的多家贫困果农由于前期参保了苹果价格险,在苹果价格未达到保险目标价格的情况下,3月8日合计获得19.84万元理赔,每吨苹果的获赔金额达1012元,不仅完全规避了价格下跌的风险,还实现了增收。据记者了解,这些贫困果农参保的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签约于2018年1月24日,由华信期货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延安分公司共同推出。为响应政府及监管层号召,实施精准扶贫,华信期货全额补贴了该项目79780元保费,投保果农零成本参保。3月8日,上述两家公司在陕西延长县共同举行了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理赔仪式。据了解,本次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采取“美式+触碰式”期权设计,以苹果期货1805合约为标的。在2018年2月26日项目到期前,若该期货合约收盘价格触碰6988元/吨价位,参保农户便可获得1012元/吨的固定金额赔付;若保险期间苹果期价未触碰上述价格,在项目到期时,农户也将获得低于目标价格部分的差额赔偿。经过两周时间的运行,2月7日,期货盘面价格达到触碰价位,该项目自动行权。据市场人士透露,“保险+期货”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三农、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已连续三年列入中央一号文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被证监系统代表委员“力挺”。据了解,本次项目为陕西省第二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2月份,该省刚完成了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当月,华信期货与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为该省宜君县彭镇武家塬村的多户投保贫困果农发放了合计9.4万元理赔款,每吨苹果规避了940元的市场风险。在这两个项目中,人保财险共对32户投保果农承保,而价格风险由华信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华信物产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与此同时,该公司将这种风险通过金融手段转移到期货市场中,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再保险。今年以来,国内苹果市场销售缓慢,1月份全国苹果出库数量同比减少约15%,同月我国苹果出口同比下降31%,这使苹果市场价格承压,令众多苹果种植户及贸易商饱受困扰。“在苹果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正是“保险+期货”业务给苹果价格保了底,让我们心里的石头提前落了地,这个年过得也踏实了。”3月8日的理赔仪式上,一位投保果农这样表示。据了解,陕西省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也是苹果期货的基准交割地。陕西延长县是证监会、中期协及部分期货公司的对口帮扶县,近期虽然基本完成脱贫“摘帽”,但稳定脱贫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本次项目的开展不仅为该县的稳定脱贫提供了助力,也展现了金融企业的专业扶贫理念,并为苹果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鉴。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2022年黄龙县当地的期货价格保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负责承保,并由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期货市场端的价格风险对冲,双方审慎研判苹果期货走势,为果农争取最大赔付金额。“苹果也能上保险,不用担心市场价格波动,可以安心发展产业,稳定增收有保障,脱贫致富奔小康。”又到了一年苹果丰收的季节,陕西黄龙县三岔镇李家庄村果农安振海心里格外踏实。安振海今年60岁,是一名脱贫户,目前有40亩苹果园。今年苹果价格继续下滑,得益于他购买的苹果期货价格保险,有效对抗了市场风险,做到了稳定脱贫。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苹果目标价格9288元/吨,而实际价格8505.37元/吨,可以申请保险理赔差价,按照782.63元/吨,亩产1.077吨/亩,40亩的理赔总额一共33715.7元。今年算上卖苹果的18万元,一共收入21.37万元。“今年春季,我家果园遭受了冰雹灾害,此前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装上了防雹网,苹果产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没卖上目标价,多亏了价格保险保住了收入。”安振海说,“换做以前又要返贫了,如今保险公司真给赔了,有底气就更有干劲。”安振海所说的保险是期货价格保险,由保险公司负责为果农提供价格保险,最终价格波动风险由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平抑。2015年,“保险+期货”试点正式拉开帷幕。八年间,保障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覆盖地域不断拓宽,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如今这一创新也已基本覆盖延安苹果主要种植区。安振海是当地苹果期货价格保险较早一批受益者。2020年在当地政府帮扶下,他就购买了苹果期货价格保险,得到2万元赔付。今年,他给40亩果园全上了保险,每亩自己只用出30元保费,剩下的由政府补助,一旦苹果价格没有达到目标价,便可以启动理赔机制,保障稳定增收。据了解,2022年黄龙县当地的期货价格保险,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负责承保,并由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期货市场端的价格风险对冲,双方审慎研判苹果期货走势,为果农争取最大赔付金额。长江期货延安乡村振兴负责人闫景垒介绍,2022年黄龙县参保苹果期货价格保险共涉及果农98户,果农每亩地只需要承担30元的保费。保险目标价格为9288元/吨,约合4.644元/斤,苹果总保险面积3000亩、3230吨,赔付总额达2527894.9元。苹果是陕西多个县的支柱产业,也是老百姓增收主渠道、压舱石。近年来,证监会帮扶办、郑商所、中期协等单位,联合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推动了苹果“期货+保险”试点、收入险项目、“订单收购+期货”试点和鲜果类质押融资业务等多项措施落地,帮助脱贫县将农特产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小苹果”做成“大文章”。}
王树伟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农村与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2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2007年我市被确定为中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至2017年底,累计实施政策性苹果保险承保面积104.4万亩,保费收入8352万元。2018年,国家全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与规模,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统筹推进扩面提标,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十三县(市、区),实施险种由原来的以苹果为主,扩大到苹果、玉米、马铃薯、设施农业、生猪、公益林等多个领域,农民群众接受程度明显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呈快速发展势头。(一)试点险种及保费保额。1.中央险种。包含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11个险种。2.中央支持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品种。包含苹果、设施农业、奶山羊3个险种。3.省级品种。主要包含核桃、大枣、仔猪、花椒、种公猪5个险种。4.创新险种。主要包含苹果期货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2个险种。延安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保费及保额明细表险种级别险种单位保费单位保额备注单位——元元2022年保额提高至500元。中央品种水稻15400/500小麦15400/500玉米15400/500棉花15400/500马铃薯15400/500油料作物15400/500能繁母猪55/601100/15002020年保额提高至1500元;2022年保费由55元提高至60元。奶牛4008000育肥猪40800公益林1550商品林1550中央支持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品种苹果80/1202000/30002022年高风险区保费提高至120元,2020年保额提高至3000元。设施农业40010000/125002020年保额提高至12500元。奶山羊601200省级品种核桃42700/10002020年保额提高至1000元。大枣40800花椒42700仔猪18300/4002020年保额提高至400元。种公猪1002000省级创新险品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80/7020002022年保费调整至70元。苹果期货价格保险500/400100002022年保费调整至400元。(二)财政补贴比例。1.传统及创新品种。所有中央品种,种植业中央财政补贴45%,养殖业中央财政补贴50%,公益林中央财政补贴50%,商品林中央财政补贴30%。中央品种省级财政补贴25%,省级品种省级财政补贴45%。所有中央和省级险种,市级财政补贴10%,县级财政补贴5%。2.中央支持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品种。中央财政补贴30%,省级财政补贴30%,市级财政补贴7%,县级财政补贴比例不低于3%。(三)承保规模。2018年以来,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政策全面放开,在各级政府和保险机构大力宣传下,以苹果、育肥猪为主的农业保险规模逐年递增。2021年,全市完成种植业类保险96.82万亩、养殖业保险57.99万头(只)、公益林保险2196.35万亩,开展苹果期货价格保险3万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12.93万头,总计签单总保费达1.49亿元。2018年-2021年延安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情况统计表类别险种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规模总保费规模总保费规模总保费承规模总保费单位-亩、头、只万元亩、头、只万元亩、头、只万元亩、头、只万元种植业玉米76423114.6306272459.41299900449.79173020259.5马铃薯001385620.7845430081.387561.1油料作物003670055.051020015.2721833.3苹果80209641.73904573123.65456004365.27190655752.5设施农业195278.0819189767.56509002037.75404281617.1核桃00600.2525001.93500.2大枣001457858.3121590063.4932735130.9小计158584834.478111244859773007014.819682377764.7养殖业能繁母猪1221667.18838534211.93759100325.1455124303.2育肥猪81098324.42552931021.24187001674.945243482097.4仔猪00740013.322000.281000.2种公猪006200623003.0940奶牛00001003.4130.5奶山羊001090065.4400015.822631.6小计93314391.63183271373.84824002022.675798522402.89林业公益林1825739182.57191359281913.6220667002206.67219082322190.8商品林000037810037.81552935.5小计1825739182.57191359281913.6224448002244.48219635252196.35创新险种苹果期货价格(综合)保险2249312608497445.843.571741.32300001500生猪价格指数保险0000001292861034.29合 计—2668—8218—13023—14898从投保规模来看,苹果投保面积占种植业类险种的50-74.3%,育肥猪投保规模占养殖业的80%以上,且均呈逐年递增趋势。玉米、马铃薯、油料作物逐年递减,公益林、商品林快速上升,设施农业、能繁母猪相对稳定。从保费收入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苹果、设施农业、育肥猪、公益林、苹果期货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占主要份额,占总收入95%左右。从分布区域来看,苹果、育肥猪和公益林三个险种实现了13个县(市、区)全覆盖,设施农业重点分布在安塞、宝塔、吴起、延川、子长、志丹、延长7个县区,创新险种重点分布在延长、洛川、宜川、宝塔、安塞、吴起、延川、黄陵8个县区。(四)理赔情况。近年来,延安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态势,以苹果为主的种植业受灾严重,各险种赔付率成倍攀升,严重挫伤了保险机构承保积极性。2020-2021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情况统计表类别险种2020年度2021年度保费理赔金额赔付率保费理赔金额赔付率单位—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种植业玉米449.79368.9482.02259.53525.18202.36马铃薯81.384.785.871.131.91168.43油料作物15.2732.22211.003.2700苹果4365.223496.37538.275752.5236852.41640.63设施农业2037.75918.0445.051617.12287.1317.76核桃1.9310.46541.970.2131428.57大枣63.49121.56191.46130.9451.639.41小计7014.8124952.37355.717764.7337721.23485.8养殖业能繁母猪325.14396.68122.00303.18432.66142.71育肥猪1674.94452.4227.012097.39596.8728.46仔猪0.280.1760.710.180.95527.78种公猪3.0900.000.0400奶牛3.42.470.590.5200奶山羊15.828.4853.601.583.84243.35小计2022.67860.1542.532402.891034.3243.04林业公益林2206.67116.695.292190.82276.612.63商品林37.8100.005.5300小计2244.48116.695.202196.35276.612.59创新品种苹果期货价格(综合)保险1741.32827.4647.521500698.2946.55生猪价格指数保险000.001034.29160.7815.54小计1741.32827.4647.522534.29859.0733.9合 计13023.2826756.67205.4514898.2639891.22267.76从上表可以看出,2021年度种植业类险种赔付金额3.77亿元,占赔付金额94.5%,赔付率485.8%,尤其是苹果险种赔付情况最为突出,占种植业类险种的97.8%,赔付率高达640.6%。在养殖业中,能繁母猪、仔猪和奶山羊赔付率相对较高,超过140%,但是总量较小,占养殖业赔偿金额的42.3%。林业和创新险种赔付率均低于50%。从入户调查来看,农民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对保险机构理赔情况较为满意,各保险机构赔付金额较大,负担较为严重。(五)职能分工。2018年以前,国家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由各级金融部门牵头,银保监部门配合监管,主要由人保财险公司组织实施。2018-2019年,国家扩大试点范围,我市按照中省要求,及时成立了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财政、林业、银保监、金融、气象五部门配合的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监管,具体承保工作由人保、平安、人寿、中华联合、太平洋、阳光、永安、中航安盟、锦泰九家财险公司组织开展。2020年,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职能进行了调整,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转变为由各级财政部门牵头监管,按照公开遴选、划定承保区域、分年度签订承保合同的模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六)存在的问题1.从生产经营者来看,仍然存在依赖性过大、参保投保意识不强、部分险种购买意愿不高等现象。一是依赖性过大。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对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取、理赔情况等较为满意,认为保费中绝大部分有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个人承担部分不高,愿意购买农业保险。若国家取消农险政府补贴部分,认为个人投入保费支出过高,将会放弃或者减少购买农业保险,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商业化发展。以洛川县旧县镇候井村为例,该村是典型的苹果专业村,2021年全村1000多亩果园中有70%以上的都买了保险,可以说村民对农险认可度较高,但问到若国家以后取消政府补贴,走商业化保险的运作模式,很多村民接受程度会降低,每亩保费的最高接受能力也不能超过100元。二是参保投保积极性不一。很大一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知度不够,甚至仍有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了解,处于灾害发生高风险区的农民购买农险积极性较高,低风险区农民不愿意购买。例如,安塞区建华寺镇王龙塔村除了养殖大户外,大部分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了解,近年对种植的苹果、玉米等作物基本都没有参加投保。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地处冰雹灾害高发区,2021年全村1875亩果园有90%以上的农户都买了保险;而位置偏远冰雹灾害发生少的朱牛便民服务中心(原朱牛乡),全中心果园面积38000余亩果园,实际投保2115亩,投保率仅为5.5%,朱牛村全村果园3852亩,多年来未曾遭受冰雹等自然灾害,2021年全村未投保。三是险种间投保率差异较大。从2018年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以来,全市农险投保总体承保规模虽大幅上升,但各险种间发展极不平衡,农民也表现出对各险种购买意愿不一的现状。例如,很多农民认为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灾害发生率低,赔付金额又少,玉米由最大面积30.63万亩降到17.3万亩,马铃薯由5.4万亩降到0.08万亩;而赔付率较高的苹果、育肥猪险种则由最低的8.02万亩、8.11万头分别上升至71.91万亩和52.43万头。这些情况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机构经营效益,降低了他们参加农险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进程。四是部分农民购买农险困难。调查发现,大部分保险机构核定作物参保面积时以农民拥有的土地确权登记证书为依据,而一部分生产经营者因流转村集体土地或者开发利用“四荒地”(未进行土地确权)发展苹果等种植业的田块无法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2.从保险机构来看,存在基层网点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部分保险条款不合理、赔付率较高等突出问题。一是保险机构承保积极性锐减。近几年,延安冰雹、霜冻、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偏多偏重发生,以苹果为主的种植业损失严重,种植业类险种赔付率大幅上升,大部分参与农险的保险机构农险业务亏损,加之农险纳入保险机构个人年度业绩考核,很多农险工作人员工资待遇随之减少,很多保险公司参加农险的积极性大幅下降。以4月2日2022年宜川县苹果保险承保工作协调会为例,2021年人保、人寿、中华联合三家保险公司开展苹果保险5.68万亩,收取保费454.26万元,因灾理赔3822.13万元,赔付率高达841.4%;2022年,宜川县为了减少果农灾害损失,全县计划苹果种植投保12.67万亩,三家保险机构因该险种赔付率过高对宜川县新增的6万多亩投保计划无法承受,在多次协商的基础上,承保量仅在去年规模的基础上增加15%。二是新修订的苹果种植保险示范条款有待完善。2021年以前,各保险公司均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造成了同一地区出现了同一农险品种理赔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保险机构和参保对象因此问题时而发生纠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在征求省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陕西省地方财政补贴型苹果种植保险(中央以奖代补适用)示范条款》(2022年以后各保险公司将按照此条款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条款》规定:赔偿金额=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苹果不同生长期的每亩最高赔偿金额×受损面积×损失率,而损失率按单位面积平均损失产量/单位面积平均正常产量×100%进行测算,改变了过去按苹果价值核算损失率,从而严重挫伤了果农购买保险积极性,已经出现了很多农民不愿购买保险的现象。例如,洛川县2021年全县苹果投保13.14万亩,因新的保险条款赔偿标准和损失计算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群众投保积极性受到挫伤,截至目前全县仅落实计划投保面积2万亩,且未签订保单。三是保险机构基层网点不健全。目前,全市参与农险的9家保险公司,除了人保财险公司达到了13个县(市、区)分支机构全覆盖并在部分乡镇设置网点外,其他公司分支机构最多仅覆盖了11个县区(平安、中华联合),而延伸到乡镇一级的网点几乎没有。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在承保面积、灾情核定时需要大量的人员力量,很多乡镇农险工作仅靠1-2人去完成,科学定损、精准定损等较为困难,因而时常出现因承保面积不准、定损不精确等原因发生参保主体与保险机构发生纠纷的现象。四是部分险种承保周期不尽合理。以育肥猪险种为例,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按每4个月一个保险周期收取保费,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大部分育肥猪达不到出栏要求(以前每头120公斤左右出栏,现在要达到140公斤以上),导致投保养殖户负担增加,投保积极性受挫。3.从政府层面来看,还存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保险计划方案下达迟缓、任务指标有待合理化等短板。一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目前,延安虽然已建成果园防雹网34.5万亩,但仅占苹果挂果园面积254.3万亩的13.6%。一些区域缺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有些炮手操作能力不强,人工防雹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存在气象监测点不足,气象部门出具相关灾害证明材料较慢等现象。例如,局部地区发生小范围的大的雷雨大风,吹落了很多苹果,但是气象信息未监测到,导致气象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困难,影响了保险机构理赔进度。二是中省计划方案下达略有迟缓。近年受极端天气影响,延安春季果园冻害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减小花期冻害损失,大部分果农愿意在冻害发生前购买保险。但是受中省市计划方案下达时间影响,一些地方保单签订时间在冻灾发生后,导致农果农购买农险积极性降低。三是部分地区计划指标分配不合理。调研发现,在苹果险种中,很多县区按乡镇对计划指标进行了分配,中、高灾害发生区的果农购买积极性较高,低风险区果农购买积极性较低,存在有些村组指标不够用有些村组指标用不完的现象。四是林业保险自筹资金难落实。2021年全市公益林参保面积2190.8万亩,其中劳山国有林场管理局、桥北国有林场管理局、桥山国有林场管理局、黄龙山国有林场管理局共参保1061.62万亩,占全市面积的48.5%。按照中央补贴50%、省级补贴25%、市级补贴15%、单位自筹10%比例,以上单位2021年需自筹资金106.16万元,由于目前均为全额预算单位,单位自筹保费困难,保费缴纳无来源。(七)下一步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努力扭转保险机构连年亏损局面。因苹果是我市第一大农业主导产业,在农业保险中又占主要份额,且理赔情况直接决定保险机构经营效益。为扭转各保险机构严重亏损局面,建议市财政专列资金或整合部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设立苹果大灾赔偿储备金,在赔付率超过150%的情况下,按不低于年度苹果险种总理赔金额的30%进行补贴,减轻保险机构压力。建议省级层面对延安市苹果保险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在保费设置、赔付补贴等方面给予再支持。二是完善保险条款,不断提升保险购买率。针对新颁布的《陕西省地方财政补贴型苹果种植保险(中央以奖代补适用)示范条款》,建议由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保险协会研究制定更合理化的示范性条款,有效破解果农和保险机构之间的矛盾。针对育肥猪保险周期过短问题,保险机构要积极与养殖场户协商沟通,适当延长保险周期,修订完善更符合于双方意愿的保险条款,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者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三是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群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各级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和保险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打好“组合拳”,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以及新媒体等手段拓宽宣传路径,提高宣传效率,向农业生产经营者宣传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和政策,切实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保险意识。要及时总结交流、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和好政策,打造积极参保、保障有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四是持续提标扩面,努力实现农户与保险机构“双赢”。要不断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着力增强农业保险产品内在吸引力,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稳步扩大各险种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险机构保费收入,有效解决严重亏损现状。保险机构要着眼于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开发更多保险产品,建立和完善我市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奖补试点,以苹果、设施农业、核桃、红枣、花椒为重点扩大特色险种试点范围,在保证县级补贴资金足额到位的情况下,市级财政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并支持县级对中省现有补贴品种或者对当地农民增收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气象、价格等指数类保险,积极开展“保险+期货”等农业保险创新模式试点。五是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县乡两级政府要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保险机构要将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保险各操作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不惜赔、不拖赔,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减少理赔矛盾纠纷。县(市、区)可因地制宜建立损失核定委员会,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承保理赔的专业化程度和便捷化服务能力。基层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分解下达年度投保计划指标,并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业务。针对在未确权登记田块上种植的作物,县乡两级和保险机构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供有力证据,有效破解生产经营者购买保险难的问题。六是强化设施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业救灾资金、社会资本等,加大果园防雹网、防冻坑窖、集雨窖和灌排设施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降低冰雹、冷冻、旱涝等农业灾害损失。要适当增加人工影响作业和气象监测点设置,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适时调整不适宜作业人员,切实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效能。针对我市地形地貌和灾害发生的特点,财政部门要联合气象部门加强我市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农业生产风险地图,根据风险等级设置更趋合理的保费和保障金额,为生产经营者和保险机构科学、精准的开展保险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建议在公益林险种中,将市财政配套补贴比例提高到25%,解决相关市直林业单位自筹保费资金不足问题。七是探索“农业保险+”,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健全保险机构与农业农村、林业、气象、银保监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农业保险赔付资金与政府救灾资金的协同运用。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再保、分保、联保等模式,进一步拓宽赔付风险分散渠道,分散化解农业大灾风险。保险机构要建立重大灾害应急预案,加大防灾防损投入,应对农业大灾风险。八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清理规范农业保险市场。逐步整合财政、农业农村、保险监管、林业等部门以及保险机构的涉农数据和信息,动态掌握参保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相关情况,推进承保电子化系统上线运行,为农业保险产品研发、承保理赔、防灾防损等工作提供支持,从源头上防止弄虚作假和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行为。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加大对保险机构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等处罚力度,对未达到基本经营要求、存在重大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保险机构,坚决依法清退出农业保险市场。九是强化绩效考核评价,提升保险机构综合效能。要建立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能和保险机构服务能力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综合评价机制,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组织管理绩效和发展潜能等多层次、多维度,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能进行考核评价。从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操作规范、合规经营、政府认可度和农民满意度等内容,对保险机构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保险机构动态调整相结合重要依据。建议通过政府层面,呼吁上级保险机构完善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取消政策性农业保险业绩评估内容,进一步调动机构人员参与农险工作的积极性。二、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任务,狠抓项目进度,提升建设质量,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粮食单产320公斤,亩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0公斤以上。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影响,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百日大会战,抢抓秋收后施工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挂图作战,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2万亩。2021年全市平整土地1.18万亩、新修田间生产路343公里,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和宜机宜耕机械化作业;新建机井30眼、蓄水池54座、衬砌灌溉18公里、低压输水管道40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278公里,变压器22台,有效缓解了抗旱难、排涝难的问题;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耕地地力提升实现全覆盖,亩均新增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平均每亩综合带动农民增收近500元;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387处,探索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2.6万亩,新建软体集雨水窖1.1万座、微灌4.6万亩、滴灌0.4万亩,年节约水量173万立方,项目区有效应对了夏末的旱情。省农业农村厅多次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通报表扬,省政府在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文件通报中,对我市项目完成情况给予表扬和奖励。总体来看,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效益明显。但还存在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量小、占比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我市地形复杂,土地开发整理难度大,中省亩均投资1200元的补助标准较低,与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农田存在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一是理清建设思路,编制新一轮高标准建设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210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步完成20万亩老旧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延安贡献。二是立足我市干旱缺水实际,做好“农水结合”文章,坚持水字当头、以水定田、以水定产,以利用好小水库、天然降水为主,推动梯田窄幅变宽幅,发展集雨软体水窖+田间滴渗灌等节水灌溉模式,推广覆盖保墒、垄沟种植等旱作节水技术。三是鼓励各县市区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用好用活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入等政策,不断提高投资标准。引导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产能及时纳入指标库,收入用于高标准农田资金配套和改造提升。四是狠抓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管,督促县区尽快配齐配强项目管理人员,持续提升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设计、实施过程和竣工验收进行全方位质量监管,切实提高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和质量效益。延安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6月13日联系人及电话:张帆15509110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期货交割的是什么苹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