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诗经主要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中原大地的诗篇有多少首?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皆仰赖大河的恩惠,如美索不达米亚(又称巴比伦)文明之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埃及文明之于尼罗河,印度文明之于印度河、恒河,中华文明之于黄河、长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地缘政治的状况,可以划分为许多地区。就黄河流域而言,其上游为甘青地区,下游为海岱地区,中游为中原地区

中原号称“天下之中”,亦名中土、中州,以别于四方和边疆地区。中原因其区位优势,成为古代中国一个特别重要的地区。


一、中原与中原地区的出处

中原一词,始见于先秦文献《诗经·小雅》。

《吉日》篇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小宛》篇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在这些诗篇中,中原指的是原野,而非特定的地域。春秋以后,中原方逐渐成为一个地域概念。作为方位概念的“中”,与四方相对。而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原”,是取“天下之中”的含义。

由于黄河与其支流伊洛河交汇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肇始阶段和夏、商、周三代的奠基之地,而被称为天下之中。

“廼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

在西汉初刘敬谈论周成王、周公的这段话里,“雒”是“洛”的异体字,即洛阳。成周雒邑即今河南洛阳。

“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

著名史家司马迁也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东、河内、河南地区被称作“天下之中”。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塞。”

天下之中又称地中、土中,反映的是古人的宇宙观念。《周礼》中大司徒的职掌之一就是求出地中的所在地,以求建立王国: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中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居中,而且在气候、物产方面比四方优越,因而宜为帝王建都之地。西周时以洛邑(今河南洛阳)为地中,日至(即夏至)影长一尺五寸即测于此。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有“周公测影台”,据说周公在此测日影,以此为地中。近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即以此为依据。

“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雒则地之中也。”

东汉人王充的这段话中可以分析,地中与土中的含义似乎有区别,地中指的是一个点,即都城所在地;土中即中土,指的是一片,即中部地区。和中原相近的概念还有中州。《禹贡》托名大禹治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九州,其外围又有五服。

九州从冀州始,而豫州居九州之中。汉代人以冀、豫二州为中土。如西汉刘安等解释何谓九州,在罗列八州之后说:“正中冀州曰中土。”

东汉王充说:“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颍川、汝南民流四散”。

东汉时颍川、汝南二郡属于豫州,王充直接称之为中州。总之,豫、冀二州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大河南北,并称中州,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合。


二、中原与中原地区在历史上的异同

中原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由于历史时代不同,中原所指地域不断发生变化。至迟在春秋时期,中原已经成为一个地域概念。

晋惠公六年(前645)秦军侵晋,败晋军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俘晋惠公以归。秦穆公向其大夫咨询如何处置晋惠公,公子絷主张杀之,公孙枝说:

“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

在此,公孙枝称晋国之地为中原。晋公子重耳至楚国避难,离开时对楚成王说: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重耳所说的中原指晋、楚两国之间的土地,即今河南地区。总之,最早的中原指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晋南、豫西及豫中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所谓中原似不包括关中地区。秦末楚汉之际齐地辩士蒯通对汉高祖说:

“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这就是“中原逐鹿”成语典故的由来。此处所言之“山东”,即华山或者崤山以东;或称“关东”,即潼关或函谷关以东。

“山东”和“关东”均包含中原地区。西汉景帝时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叛军被击败于梁、齐、赵地,即今河南商丘、山东淄博和河北邯郸一带。时赵人徐乐上书言:

“七国谋为大逆……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

徐乐所说吴、楚诸王被擒之地中原,显然是关东或山东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分裂时期,“中原”常与四方、特别是“南方”相对称。如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说: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诸葛亮以曹魏所辖的东汉王朝腹地为中原。十六国时期羌族首领姚弋仲对诸子说:

“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

姚弋仲以后赵的辖境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为中原。北宋末宋高宗为避金兵欲逃往东南,李纲奏曰:

“盖河北、河东者,国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而东南可安。”又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居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

此处的“中原”主要是指以宋东京开封与西京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宋辽夏金元政权对峙时期,人们称北宋辖境为“中国”,并以之与“中原”互称。例如岳飞手疏言:

“金人所以立刘豫于河南,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攻中国,粘罕因得休兵观衅。”

在国家分裂或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中原的地域概念更加泛化,其内涵由地域方面向文化方面转化,成为“中国”、“中华”的代表或者同义词,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元明之际朱元璋的《奉天讨元北伐檄》写道: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余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

这段话中原、中土与中国、中华互称。近代革命志士邹容之《革命军》亦言: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上国亦指中原地区。由于中原一词在不同时期所指代的意义不尽相同,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颇难界定。

“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太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 史学家吕思勉


三、当代中原所属的地区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仅从传世文献来看中国古代史,黄河中下游曾是华夏文明的渊薮,所以狭义的中原,专指中国古代在关中、河洛立都的王朝,是以这一地域为中心看天下的中土心理。广义的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当说也是来自古代的地域认知传统。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2012年政府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出:

“中原经济区涵盖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共涵盖30个地级市和3个县区。”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除河南全省外,还包含河北、山西、山东、安徽四省与河南邻近的地区。这一区域界定虽然着眼于经济方面,又立足于当代,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可以作为我们确定中原区域范围的参考。

关于“中原”地区的界定,还可以参考前人曾称作中州的《禹贡》冀、豫二州辖境,司马迁称作“天下之中”的“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地区,以及汉唐以来的行政区划情况。

所以,中原地区的范围,应以明、清至今的河南省辖区为主体,兼及周边地区,如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及陕西东部等。它大致北起霍泰山、漳河一线,南至桐柏、大别山,西起华山,东至黄淮平原西半部。


中原地区的政治关乎天下兴亡,牵系国家盛衰;经济长期领先于全国,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之一。

北宋灭亡以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移,中原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下降,逐渐落后于沿海沿江地区。


}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词五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 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1、 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 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 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1、 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媒体综合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的综合运用。

  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研讨《采薇》 1、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2、学习《十五从军征》 2、通过诵读、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

  3、研读《送别》 3、细心体会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师:同学们都能背诵哪些诗歌呢?诗歌是一种纯文学的代表,也是张力很强,容量很大的体裁。这课有五首作品,有古诗,有乐府诗,有七言绝句,也有词和曲。内容涉及叙事、写景抒情、讽刺等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就进入具体的学习。2、 转入《采薇》的学习,先范读,再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解决:《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3、 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思想内容。注意:(1、)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做繁琐分析。(2、)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不懂处提问解决。(3、)思考:将"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有何意义? 1、背诵自己能想起的诗歌,对课文产生兴趣。2、文注释,认真阅读《采薇》,读诗的整体印象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反复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4、 理解诗的意境,和诗的形式上的美感及古诗特点。明确: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

  二、学习《十五从军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乐府诗的特点和内容。2、 范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同样描写士兵,在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点拨:前诗更中于对情景的描写以反衬哀伤心情。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1、 了解与此诗内容相关的知识。2、 学生诵读这首诗,体会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介绍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2、 让学生朗读此诗,并讲述诗的大意。3、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1、)这首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点拨:形象(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对友人依依不舍,还没分别就盼归的心情。 1、 认真读诗,体会诗的形象性。2、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扬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这时去为友人送别,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3、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用心体会作者写景的技巧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四、小结:这课学习的三首诗的主角都是士兵,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送别》是送人着急作,写的是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在写景状物上三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暖景和冷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故园的荒凉,亲人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一个是对春天杨柳扬花的描写,但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研析《清平乐》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2、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及作品内涵

  一、研析《清平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讲解词的基本常识。2、 介绍辛弃疾的基本情况,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3、 范读《清平乐》,注意读准字音。4、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词。问:这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点拨:辛的词虽然以大题材入词为主,但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1、 作好记录2、 听教师介绍3、跟读,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及词中的难字4、体会作者怎样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二、 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背景知识介绍(1、)散曲知识介绍(2、)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背景2、 要学生诵读课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意,体会作者感情。3、 组织课堂讨论: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 1、 仔细听,了解相关知识,作好记录。2、 诵读课文,理清文意,领会作者巧妙的讽刺技巧和形象的语言,并体会作者

  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3、 积极进行讨论,并品味这种讽刺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 小结:《清平乐》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把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的3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映了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实安逸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朝天子 咏喇叭》是一曲讽刺散曲,全曲用近乎口语化的语气,借托对喇叭的嘲讽,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

  1、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这几首诗词

  2、个性练习设计:进行比较式学习,归纳总结诗词的特征。

  (1)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

  (2)品味字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的鉴赏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作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2)我国古代诗、词、曲三种体裁,习惯统称为古代诗歌。古诗从形式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3)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绝句、律诗、如:李白《秋

  蒲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作者简介:王勃,初唐四杰(扬炯、卢照邻、骆宾王)。

  2、对比阅读:用《谓城曲》与本诗比较,试看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朋友上任之地,暗示虽远犹近。

  颔联:用两人相同的处境来宽慰朋友。

  颈联:跳过眼前的离别而叙述别后的思绪。

  尾联:又回到送别,诗人豁达地宽解友人,大丈夫

  应志在四方,注重功名,不要象多情的男女那

  样在分路口哭哭啼啼。

  4、讨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好在哪里?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好就好在它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消魂的情调而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三、赏析《望天门山》

  (二)⒈朗读、让学生画诗的内容。

  ⒉提问:《望天门山》的望字是站在什么地方望的呢?为什么?

  明确:在行船上较为适当,因为“出”字写出了山行的动感。山不可以动、那么只有船在动,船向山驶去,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仿佛是天门山迎面而来。化山静为动。

  (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往往是最少的字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绿草如茵、一片葱茏的勃勃生机。请同学们举例本诗除了出字之外还有哪些字用得好?

  (1)断字:诗人想象天门山原来为一体,后来被江水冲断了,想象中写出了长江水势的浩大。

  (2)回字:碧绿的江水向东奔腾而来,突然遇到天门山的阻遇,于是浪花飞溅,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澎湃,既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壮,又写出了江水回旋激荡的壮丽风光。

  三、赏析最后一句:写远景还是近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写远景。因为孤帆写只见帆影不见船身,可见其远。

  日边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太阳就在水面一般。修辞(借代)。

  四、请同学描绘最后一句的意境。

  一片白帆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漫漫驶来。

  五、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么画面上出现了那些颜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青山、流水、白帆、红日。描绘了长江雄壮秀丽的风光,

  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三。

  1、 自学寻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特色。

  2、 学习初步的解读诗歌的方法

  3、 体味诗歌语言美和艺术之美

  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

  1)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生平

  2)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

  3)有关赤壁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

  4)文天祥生活的历史背景

  5)我国古代词的主要特点

  6)我国古代散曲的主要特点

  7)搜集你所喜爱的名词名曲,并试分析一二。

  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连系情感的最佳纽带。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艺术价值极高的古代诗歌。

  1、教师列出研读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品其诗,体其情,学其法。

  1)品其诗:学生通过多角度地反复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基本明确诗歌字面的含义,且能用流利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翻译出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字词的释义,更忌逐字逐句的翻译。

  2)体其情: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研读诗歌过程中挖掘诗歌的隐藏在字面之下的真挚的情感。因为诗歌是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七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在诗歌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境,给读者以多种多样的审美的感受。诗人情感越真,诗就越美。要注意学生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诗歌情感有多样的解读是正常的,不要强求整齐划一。

  3)学其法:诗歌之所以多样很大程度是由于诗歌具有丰富的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方法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从《诗经》的赋、比、兴直至现代诗歌的多元手法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这些手法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借鉴吸收。

  2、研讨: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从诗歌的含义、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手法三个角度来共同解读诗歌。

  1) 散读、范读、齐读诗歌

  2) 研读《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品诗:我被贬至巴山楚水的凄凉之地已二十三年了

  体情: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痛苦而又孤寂。

  品诗:我怀念旧日好友只能徒劳地吟诵《思旧赋》,回到了故乡已经物是人非。

  体情: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四人小组自主选择诗歌一首

  2、运用学过的方法讨论研读诗歌

  学法:用典“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烂柯人”晋人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品诗:破旧的沉舟之侧百舸争流,孤寂的病树之前万木正春。

  体情: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学法:“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品诗: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体情: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3、将活动成果记录在教师分发的活动报告上。

  4、在教师的组织下分选不同诗歌的四个小组课堂发言,由小老师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学生提问,教师帮助解答,师生共同研读好剩下的四首诗歌。

  1、教师仔细批改学生的活动报告,发现偏颇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和学生个别交流,学生修改活动报告。

  2、背诵诗歌准备默写

  3、将活动报告搜集成册班级交流,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背诵诗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能力。

  2.了解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柏和词的两大流派。

  3.分析品味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诗词鉴赏能力。

  1.理解诗人、词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体悟诗词的意境和语言。

  3.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感悟、鉴赏能力。

  1.诵读法。反复诵读吟咏,争取当堂成诵。

  2.讨论一质疑一点拨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加深学生对诗词意境、语言的感悟。

  3.引申一比较法。通过引申比较,体会诗人、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词的两大流派的艺术特点。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用Flash动画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用PowerPoint展示李白的坎坷人生及其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到了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代文人另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使之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解说:这段激情澎湃的导语,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认识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1.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弥为古体诗。

  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占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王维的《汉江临眺》就是五言律诗,李白的《宣州谢

}

  《河广》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卫风·河广》译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主要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