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生向我表白后,第二天突然男生朋友圈突然设置三天可见从三天可见变成了全部开放,是什么情况?

文/一禅小和尚 来源:一禅小和尚(yichan6666)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曾几时起,我们在不经意间练就了按时清空回忆的本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或者一年只发过三两条动态。

不是我们褪去了生活的激动,只是习惯了有些心事一个人消化。

不是没人倾诉,只是不想说,有时即便说出来了,也未必有人懂,因为不是所有的事别人都能感同身受。

那些所谓的哀伤忧愁,也自然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知道了这世间所有关系,凡觉辛苦,皆是强求。渐渐的,便也不去更新自己的朋友圈了。

正如《百年孤独》中写道: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

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我们本就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与其在热闹中无所适从,不如关注自身,做好自己。

* 作者:一禅小和尚。文章来源一禅小和尚(ID:yichan6666),用简单的禅理,解开生活的难题,转载请联系一禅小和尚。

*图片来源:花瓣网、堆糖网

想了解更多伴读君的故事吗?

}

不知从何时开始,微信朋友圈成为我们了解一个人最快捷的渠道。看他分享了什么文章、什么音乐,去了哪儿,发表过怎样的言论,好像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全貌了。

如果探究欲再强些,甚至可以翻遍他所有的朋友圈,了解他近几年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这对刚建立联系的陌生人来说,可谓有了“知己知彼”的感觉。

然而,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更新,用户开始有权设置好友查看朋友圈的时限。以前全面开放的朋友圈,甚至可以收紧到“最近三天”。这让一些人开始抱怨:“非好友的人还可以看十条朋友圈呢,我却只能看你最近三天的朋友圈,你还把我当好友吗?”

朋友圈固然是展示自我的窗口,但朋友圈沦为“工作圈”、“事业圈”、“营销圈”却是更现实的情况。如何在对外坦诚的同时,又能自我保护,这其中的“内心戏”值得玩味。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刚推出时,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使用一个月后,很多人成为这个功能的忠实拥趸。在记者的通讯录中,共有好友1200多人,逐一检索后,发现有近100人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见”的,他们大多是学生、初入职场的新人。而那些超过35岁的人群中,很少有人开启这一功能,甚至多数人不知道这个功能。

赵晗,是一所知名大学的二年级学生,她让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理由是:“不希望被人觉得自己幼稚,减少对自己的羞耻感”。赵晗说,刚上大一的时候,她非常不适应大学生活,经常会发些牢骚和感慨,很快被父母亲戚捕捉到。“我说完自己不开心,没过半个小时,老妈就打电话问我怎么了,告诉我怎么办。”赵晗发布的内容,有时是她随口一说的,但在别人眼中,就成了很严重的问题。接受完老妈的批评教育,赵晗也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开始不断地自我否定。赵晗说,她觉得展示三天都多了,最好就展示一天,“因为昨天的我就很傻”。

今年是鲁云走进职场的第八年。去年,她的身份是一家旅游媒体的资深记者,虽然在朋友圈分享了不少“吃喝玩乐”的内容,但这的确是鲁云的工作内容。今年初,鲁云成为一家在线旅游企业专门负责开拓政府关系的公关负责人,“每天要和行政人员接触,我在各方面都要拘着点,包括朋友圈”。

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规矩”,鲁云先是删除了自己和爱人领证前做情侣纹身的旧照。然后重新梳理了微信通讯录,给每个人设置了不同的分组,但随着加她微信的官员越来越多,让谁看什么不看什么,让鲁云倍感烦恼。“有的人就是不适合看我的朋友圈,但我不敢屏蔽他,怕显得自己矫情小气。那么就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既找回安全感,又显得很体面”。

鲁云坦言,以前她发朋友圈必须要凑够九张图,还要加上位置地点,基本不注重什么隐私。现在她越发意识到,朋友圈里早已不存在公共和私人的界限,自己是信息的分享者,也是他人信息的窥视者,所以使用起来要格外谨慎。

无论是只展示半年,还是选择展示最近三天,甚至是彻底关闭朋友圈,都是一种改变。以上两种情况,是主动让自己变得低调,不想被过多人关注。但还有人,想靠这一“风吹草动”,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果你设置了三天可见,那么关注你的朋友一定会来问你,为什么只展示三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28岁的陈婷是一名空姐,这是她的经验。

陈婷性格比较张扬,是朋友眼中的“叛逆女孩”,异性缘一直很不错。三年前和男友分手后,她渴望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更希望从已经认识的男性朋友中,寻觅出一位可以发展感情的真命天子。

通过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她成功唤起不少人的好奇和猜测,对方要么主动询问近况如何,要么下意识留意陈婷每一条朋友圈内容。陈婷说,朋友圈三天可见,在她的姐妹圈中非常普遍。由于每次发布的都是最新图片,大家看到的也都是她们最新最美的一面。用她的话说,朋友圈的内容很多很杂,有时信息缺失一点,反而成为一种珍贵,这种留白体现出了新意。

记者手记:为什么是三天可见?

朋友圈是用户的“自留地”,怎么使用都是个人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但“三天可见”这个新功能却让人纳闷,为什么是三天可见,不能是四天可见,或者一个星期可见呢?

或许,三天就是个虚数吧!毕竟,我们都卷入信息泛滥的浪潮,每天都处在有意无意将暴露隐私的社交生活中。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决定自我暴露的程度,当人感觉不舒服,心情不美丽,需要和他人保持距离时,按下“开关键”,就开启了自我调节模式。

这个模式很轻巧,它让我们短暂地长舒一口气,获得避风港般的慰藉。但矛盾的是,我们有权改变朋友圈展示天数了,就以为能改变自己吗?

我们设置“三天可见”,无论出于怎样合理的目的,其实都关闭了一个通道,一个用来面对自己真实情绪和状态的通道——我们或许要靠发朋友圈来宣泄情绪,但“宣泄情绪”是化解矛盾面对问题的办法吗?或许只是心理上的逃避。当我们对他人设置“三天可见”,或者你熟悉的朋友只展示三天的内容时,你是否会对自己,对他人感到一种失落?

所以,如果我们担心信息的过度分享,可以不去发布泄露隐私的内容;如果一些人真不适合窥探你的生活,你该有勇气去屏蔽他;如果我们渴望受到他人关注,也不必靠在网上打扮出一个精致的自己。这样看来,对他人三天可见,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北晚记者 张骁 李环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朋友圈突然设置三天可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