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房产律师团队算是房地产届强的嘛?

海南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与经济分析

小组成员:许彦彬、黄波、周喜和、张帅、孙子斌、

陈淼、金鹿、李振宇、白帅志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越来越严峻。从目前看,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也就成了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下面是对海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

据统计海南省16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由年的7979人增至37195人,可见海南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目前应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是严峻的。

数据显示,在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2010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30万,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660万;2012年更是攀升至680万,同比上年足足增加了20万!加上前两年约200万未实现就业的人数,今年累计有近千万大学生要一起“抢饭碗”。

一、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

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

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二、临床医学和法律事务“领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美术学、音乐学为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专业。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1-就业率,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最高的为临床医学(30.7%),其次为法律事务(19.2%)。医学和法律类专业对应的医生和律师等职业的学历门槛较高,通常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并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刚毕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要达到这些要求还很困难。同时,高职高专的医学类毕业生更多是面向基层,而与部分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待地区可能不符合。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这与这两个专业的供应高于、超前于社会需求有关。

三、2010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有所上升

历史学、法律大类分列2010届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专业门类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 专业对口率:在“受雇全职工作”中包含两类: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有关;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无关。专业对口率=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数/有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及无关)的大学毕业生数。]

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

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

目前海南经济的发展情况:2010年,全省各市县借助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工业生产明显提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0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比上年加快4.1个百分点。东、西、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7.8%、17.2%、15.7%。在18个市县中,有12个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依次是:澄迈县增长25.6%、三亚市增长20.2%、五指山市增长18.9%、陵水县增长18.4%、定安县增长18.3%、万宁市和昌江县均增长18.0%、东方市增长17.8%、海口市增长17.5%、临高县增长17.4%、琼海市增长16.8%、屯昌县增长16.0%。

2010年文昌、澄迈、琼海3个市县新跨入百亿GDP行列,全省共有6个市县生产总值超百亿元,有14个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15%及以上的快速增长。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54.80亿元,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5%,西、中部地区增速分别为18.4%和5.6%。在18个市县中,有9个市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8个市县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依次是:临高县增长1.8倍、屯昌县增长48.6%、东方市增长37.5%、乐东县增长29.5%、文昌市增长29.0%、昌江县增长25.1%、三亚市增长22.6%、海口市增长22.5%、澄迈县增长18.6%。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2.8%。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增速(不含农户投资)达65.1%,西部和东部次之,分别为45.3%和35.4%。在18个市县中,有12个市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个市县的增长速度达到了50%以上,分别是:临高县增长1.6倍、屯昌县增长1.1倍、澄迈县和乐东县均增长1.0倍、定安县增长98.1%、文昌市增长73.1%、琼中县增长62.8%、

保亭县增长48.5%、三亚市增长44.7%、昌江县增长37.7%、琼海市增长37.6%、白沙县增长35.3%。

今年新增定安、临高、乐东、保亭、五指山、屯昌六市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十亿元,全省共16个市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亿元以上,其中海口、三亚两市均超300亿。

商品房屋销售:2010年,全省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54.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3%。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增长最快,房屋销售面积增速达1.5倍,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为1.3倍和37.9%。其中10个市县房屋销售面积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市县的销售实现了翻倍,分别是:定安县增长3.0倍、屯昌县增长2.3倍、乐东县增长1.9倍、澄迈县增长1.6倍、万宁市和儋州市均增长1.3倍、文昌市增长85.8%、五指山市增长85.0%、琼海市增长72.7%、陵水县增长60.9%。

2010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有3个地区,新增琼海;十万平方米以上的有12个地区,新增市县为定安、乐东和儋州。

:201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上年加快3.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保持消费品市场龙头地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7%,西、中部地区分别增长15.9%和15.8%。其中,三亚市和海口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5.0%和21.2%。澄迈县、保亭县、琼海市、儋州市、屯昌县、定安县、文昌市、昌江县、万宁市、临高县、陵水县等其他11个市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15%。

旅游市场 :2010年,全省旅游接待过夜人数2587.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增速比上年加快5.8个百分点。在全省纳入旅游委统计范围的17个市县中,有3个市县的旅游饭店接待人数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琼中县增长1.7倍、文昌市增长38.0%、澄迈县增长28.5%。定安、五指山、三亚、临高、琼海等其他5个市县的旅游饭店接待人数增长均超出一成。

201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增速比上年加快29.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最快,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73.7%,西、东部地区分别增长55.6%和52.1%。在全省18个市县中,有13个市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均高于50%,分别是:陵水县增长1.6倍、乐东县增长1.4倍、临高县增长1.3倍、保亭县增长93.1%、澄迈县增长88.6%、屯昌县增长87.8%、定安县增长78.8%、琼海市增长75.6%、五指山市增长67.0%、文昌市增长65.3%、琼中县增长64.1%、万宁市增长60.2%、三亚市增长58.0%。

2010年全省有17个市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新增临高、保亭、琼中三个县。

201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7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中部地区财政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29.1%,东、西部地区分别增长22.3%和17.4%。在全省18个市县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有13个,其中10个地区的增长速度达到20%或以上,分别是:保亭县增长61.5%、琼中县增长33.5%、三亚市增长32.3%、白沙县增长27.6%、乐东县增长24.4%、屯昌县增长23.1%、昌江县增长22.5%、万宁市增长21.7%、东方市增长20.5%、五指山市增长20.0%。

结合海南的经济发展趋势,预计在海南未来的就业形势会有所好转。下面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出现的一些现象:

1求职者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以及招聘者找不到相应的对口专业人才;从经济学中的供求信息对称性来分析:求职者和招聘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求职者和招聘部门没能理解双方的需求。

2从就业对口率上升来看市场提供的职位相对来说有所上升,当人们暂时找不到相应的工作时会选择从事其他行业,说明市场具有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

3在就业形势严峻时,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就业,说明政府具有调节市场的作用。

4 市场富有一定的的弹性,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也具有弹性,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供给大于需求,海南大学生在全国处于弱势,因此竞争更加激烈,海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营经济管理学院10级国际贸易、工程管理、11级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辅导员)

摘 要: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从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作为毕业生就业两大趋势:考研和求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策略,为其解决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5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38人;工程管理专业6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41人。显而易见,两个专业男女生比例大约为1:2,女生占大多数。

本次调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称国贸)学生生源地主要分布在大连、沈阳、葫芦岛、鞍山、锦州等地。工程管理专业(简称工程)学生生源地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本溪、丹东、抚顺、阜新等地。其中沈阳人占总数的1/4,大连人占总数的1/5。所以大部分学生是来自二线城市。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分为:求职、考研、出国留学、公考、创业。其中求职和考研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面。调查显示:国贸求职人数为36人,占专业总数61%,考研人数为15人,占专业总数25%;工程求职人数为35人,占专业总数58%,考研人数15人,占专业总数25%。可见,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就业意愿是求职,做好求职学生就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截止2014年3月1日,国贸有意向签约或已经签约有13人,出国留学1人,创业1人,具有研究生保送资格3人;工程有意向签约或已经签约有14人,出国留学3人,具有研究生保送资格1人,考研初试过国家分数线的有7人。

二 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求职和考研是毕业生就业两大趋势,对求职和考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保证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一)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尽快就业,很多大学生选择与本专业无关或相差很远的职位,所以,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非常严重。根据调查得知,国贸的毕业生很多应聘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岗位,如市场营销、文秘类、银行柜员、企业策划等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知识,看重的是职业素质、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正因为这些工作专业性不强,加重了就业竞争压力。

(1)求职过程中不平等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提出“男性优先,只招男性”的条件,也有的单位在录用女性时明确提出条件:要求年龄在25岁以下或者已婚已生育的女性,不满足这一条件的女性就很难获得这个就业机会。所以未婚女性即使具备相当强的工作能力,也很难获得相应的职位。总之,女性就业门槛高,面临挑战要严苛的多,竞争相同的职位,女性要比男性拥有更高的学历和能力,否则只能选择较低的岗位。

(2)工作性质上的不平等

一些工作岗位如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属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下属企业,因其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从业人员的工作地点是不固定的,入职后根据工作需要在各工作地之间调动。所以很多女性就放弃这个就业就会,甚至放弃本专业就业。 3.缺乏工作经验和能力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59.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实习求职。大多数学生只能以“零工作经验”的状态进入职场,专家表示“缺少工作经验”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大学生的首要理由。在招聘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字样,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二)考研备战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在落榜的同学中调查显示,在报考时因为缺乏对择校和择专业方面的认识和自我能力不正确的评估,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院校专业的选择对考研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迷茫是由于自己掌握的资料有限,对报考学校和专业犹豫不决,也可能表现在考研和求职的选择上。有些同学一直徘徊在考研和求职之间,一天一个想法,内心一直纠结和困惑。

由于紧张、压力大造成的忧虑、害怕是影响考生正常学习的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内心脆弱,精神高度紧张,造成失眠,食欲下降,严重的学生甚至患上忧郁症。

当复习进入冲刺阶段时,许多学生出现厌烦、疲倦、憔悴的心理波动。备考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考研不仅是时间上的拼搏更是耐力上的考验,每天面对枯燥的知识,单一的学习生活,使很多学生产生排斥、烦躁的心理,甚至产生放弃考研的想法。

上述这些心理波动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暴自弃。由于考研太辛苦,对自己缺乏信心,即使付出也未必能考上,还不如选择放弃。这些学生辛苦准备了大半年,最后毁于一旦,实在可惜。

针对求职过程中,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十分重要。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大学生在求职前对自己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不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获得很多的就业机会。首先,深入进行自我剖析,挖掘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彰显自己的能力;其次,明确就业目标和职业方向,发挥兴趣爱好和特长,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最后,掌握应聘岗位职责和要求,做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尽快找到工作。

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六成以上的学生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是就业难的主演原因。为了提高应届大学生实践能力,弥补工作经验的空白,学校和社会应该努力做到: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平台和实习岗位,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全面转换。

对于就业难的专业如国贸的学生来说,跨专业就业是他们就业的一个趋势,为了能成功求职,他们必须拥有突出的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协调意识等自身条件。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平常上课认真听讲,脚踏实地把专业知识学好,掌握专业技能,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其次要提高职业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理解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要提高学习创新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我们整个生命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一定要加强学习,在新工作岗位中,善于观察,乐于思考。要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让我们很快融入工作中。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和方法,是胜利求职的关键。首先,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求职方法,可以通过网申、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渠道展现个人能力。其次,根据个人的专业、兴趣爱好有目标地求职,切不可同时投递一家企业数个职位。再次,制作个性简历,突出自身优势和特长。最后,掌握面试技巧和要求,了解基本礼仪,语言的运用及回答问题的方法。

1.报考指南和复习安排

首先是选择专业和学校。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并且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那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范围就宽泛很多,在选择学校上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挑一些热门专业,挑一所名校。如果成绩差些,又抱着必考的态度,就选择一些普通学校或相对冷门的专业。

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可以通过所报学校的网站、考研论坛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和材料,对考研的复习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其次是合理的复习安排。根据个人经验认为,考研复习应该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起步期(大三的下学期),英语、数学、专业课从基础知识点详细的复习,每天每科至少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第二阶段是强化期(大三下学期暑假到考试的前两个月),利用暑假时间,参加数学、英语、政治的辅导班,掌握学习技巧和强化知识理解,我认为参加辅导班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在这个阶段,政治要进行两轮的复习,其他科目也要保证复习一轮。第三个阶段是冲刺期(考试的前两个月),这个阶段,要把所有的科目进行第三轮的复习,利用一定时间做些模拟考试,必要的时候报个政治押题班和时事政治辅导,对那些理工类文科不太好的学生很有用的。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掌握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研是一个艰苦的工程,劳心劳力,甚至一些学生在冲刺阶段出现异常心理波动。为帮助学生能顺利的通过考试,提出劳逸结合、放松身心、增强信心的几方面建议:

能够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大部分是成绩优秀,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学生,所以应该正确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树立良好心态和信心,相信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理。 (2)保持健康的状态

健康通常是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良好是身体素质是考研成功的基础,所以,考试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和考试。

睡眠是缓解大脑疲劳的主要方法。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学习效率也会下降。因此,我们每天要保证睡眠时间,不要因为时间宝贵就占用睡觉的时间学习,这样的得不偿失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睡眠质量,使大脑得到彻底的休息。

合理饮食不仅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提高记忆力,稳定情绪和愉悦心情。考研是消耗着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我们一定要做到合理膳食,同时,还要多注意补充对大脑有好处的食品。

考研的冲刺阶段,学生普遍反映时间的紧迫和学习压力的增强,往往压得喘不过气,如果你无法进入学习,可以试试以上这些方法,放松一下身心,以饱满的精神参加考试。

总之,就业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无论是考研,还是求职,或者是考公务员、创业等就业方向,在就业之前都应该做好未来规划,明确自身的能力和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2]杜树霞.大学生就业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作用研究[D].2011,4. [3]叶然.浅析女性就业中收到的性别歧视及对应措施[J].法制与社会,-358. [4]邵晴芳,蒋玲玲.浅析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创业,-128. [5]贺妍秋.浅析女性在求职中的性别歧视[J].科技向导,. [6]陈刘俐.浅析大学生就业对口问题[J].华章,. [7]贾申申.大学生考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金田,.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了大众, 高校连续扩招及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使得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的现象。艺术类大学生产生了依赖、失落、焦虑、自卑、偏执等就业心理,这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就业。本文在总结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艺术生自身等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了艺术类毕业生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及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深入探讨了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作了简要阐析。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环境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心理指导

正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随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在不断变化与调整,这给学校的专业教育提出挑战,也给在校大学上带来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紧俏人才已成为很多高考学子选择专业的标杆,很多大学生在大一就开始了对就业的高度关注。激烈的社会竞争趋势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紧张心理。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的“包就业”与“铁饭碗”的情况在已不复存在,竞争上岗已成为人们就业观念中最基本的信条。这种就业制度的变化在实践中证明更好的的发挥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广阔的择业方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渠道仍较为狭窄,信息网络建立不健全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不充分,专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

社会就业难问题这么普遍,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又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那就是艺术学生受艺术熏陶,更容易具有容易脱离现实,追求不切实际等问 题。而且艺术生的投入成本要比一般学生高很多,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产生了诸如自卑、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和择业指导,成为摆在艺术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普通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恐慌心理等,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有的特质,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很多尤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走向校园的,而父母在为他们提供优越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导致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与其他学生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这种高投入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有一个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用人成本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于是艺术类大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物质期盼心理的失落。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位。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理想的职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焦急之情也会占据他们的心头。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很容易导致他们行为表现反应迟钝、手忙脚乱,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加重了他们就业的难度。在当今就业体系和用人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比是不可避免的,所谓相形见绌的自卑心理就渐渐地在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上风,逐渐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在面对竞争对手时缩手缩脚。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很容易对细腻化、感性化的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将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心理偏执。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适应性,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就业目标,这样的偏执心理存在于很多大学生身上。

2、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促使的,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他们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导致了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与此同时,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比较小,目前已基本呈饱和状态,即使一些大城市,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占所有需求岗位的5%以内,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需求就更小。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却有限,就业市场尚未规范,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许多艺术高校为了多收取学费,不考虑社会需求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加重了艺术招生和报考的非理性状态,从而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又高校对他们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太少,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的自我推销,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会,因此产生了偏执、焦虑等心理。家庭因素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艺术类大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

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过分宠爱往往会使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心理。

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性较强、自我定位较高,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高,他们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课程普遍不好,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往往脱节,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面对初次就业,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张扬,重视平等竞争,敢于追求经济利益和个性发展,这本无过错,不当之处在于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把个人发展作为目的,把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条件;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最优化,而存在偏执心理。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指导,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择业

1、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艺术类大学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的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目前,艺术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方面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教育机构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同时要强化艺术类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创业。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自我调适。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因此,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2、给予就业辅导、心理疏导,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当艺术类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学校与社会应给予艺术类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压力与挫折,引导其选择正确的方法排解压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一方面学校要扩大就业信息的提供,积极联系企业和各种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就业。引导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大胆尝试。另一方面社会的信息网络建设应得到加强。改变现实中企业和教育机构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和学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就业岗位的尴尬情况。

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心理问题亦日益突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要对他们进行更科学的心理指导,家庭也应对毕业生就业的心理予以更

多关心,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更要克服不良心理,树立良好心态,抓住机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1]秦菊英.高校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J].美与时代,2006,(4)

[2]于翊平.对南京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3]曹贞.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疏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地方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其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加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现出来。

如今,正值暑假,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时节,大学生就业又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面对这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我通过走访人才市场,以及查阅各类资料的方式做出了一番调查和分析。

我的有关地方大学就业情况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1999年的扩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首届扩招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人数是212万,随着逐年递增,201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30余万,短短七年时间毕业生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然而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目有限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使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是否找到工作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严重的高等教育问题,严峻的社会问题以及不可忽视的政治问题。他呼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系统的重视和投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为适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往年,大大小小的企业在11月初开始进入校园,以各种形式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吸引优秀毕业生,近两年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明显减少,校园招聘会冷清了不少。的确,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财经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大学生不必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因为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化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措施,力促经济平稳运行。目前,各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活动也在火热地进行。为更好地给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各高校正在想方设法地联系企业、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加强培训、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应对就业的能力。

随着经济危机的硝烟渐渐散去,我从人才市场了解到,与往年相比,部分用人单位提高了招聘岗位待遇。三一电气今年招聘岗位的月薪比去年上涨了10%左右。以机械工程师职位为例,去年起薪为每月4000元,今年为4500元左右。

三.大学生要求与企业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群体,大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所拥有的学识、能力以及回报有的要求决定了他们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完整的职业规划,这些就导致他们在择业时不免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在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情形,表现在酬薪、地域、职位要求等。

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找工作的时候很浮躁,有些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对薪水方面的要求也不太实际。”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有些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要,造成大学生们学非所用,即在学校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的单位。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却普遍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有文凭,有知识,是难得的人才,理应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结果许多条件好的大型企业单位应聘生挤破门,而一些中小企业则无人问津。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有些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要,造成大学生们学非所用,即在学校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的单位。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却普遍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有文凭,有知识,是难得的人才,理应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结果许多条件好的大型企业单位应聘生挤破门,而一些中小企业则无人问津。

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大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更重要的是在毕业之前,要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自学一两门专业技能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习和技能训练。提倡自主创业,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到边远山区和广大农村去工作,锻炼自己。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最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建功立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阴影。

就业歧视是某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根据毕业生非经济特征的因素给予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非经济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地域、外貌等等。就业歧视是毕业生就业经常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就业公平。

性别歧视:许多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打出“只限男生”、“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将女性拒之门外,或对应聘女性增加特殊条件,即使被录用待遇也低于男性。江苏省妇联的一个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曾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据厦门大学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心目中毕业生的最佳条件是“名校、硕士、男生、党员、学生干部”,即使女毕业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往往也得不到录用。

地域歧视:对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域歧视对相当多的毕业生设置了障碍,外地人在用人单位眼中好似“异类”,生源地好似一道“隔离墙”。例如某市招收公务员,明确规定本市生源和本市高校生源才有资格报考,这无疑把全国大批的毕业生挡在了某市公务员的门槛之外。另外一个地域歧视的表现是对应届毕业生院校的“身份歧视”,即“院校歧视”。在某市关于毕业院校的规定中,体现了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院校区别等级对待的倾

向,即不同等级高等院校其毕业生就业的权利不同。在其划定的院校名单中的毕业生,可以在本市就业,否则不能就业。这个规定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地域歧视。

身体状况歧视:包括身高、相貌、体型、残疾、血型、健康等方面。如有的企业招聘的时候要求“五官端正”,有的要求“容貌气质佳”,这让很多长相一般的求职大学生陡增自卑感。目前还有很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甚至司法机关在招聘或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带有疾病歧视的做法也时有发生。

另外,许多应届大学生把自己的自荐材料递上后大都被退回。原因是,企业希望招录有3至5年房地产行业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说白了,就是招一些一上岗就能独当一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签下用工协议的多是已在房地产行业打拼了几年的求职者,他们有的搞施工管理,有的从事工程设计。记者发现,他们前来应聘的目的就是希望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希望找到待遇和环境更优越的岗位,招聘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出现这种局面并不奇怪;原因其实就是有些企业不愿为人才储备和培养上“埋单”,他们很容易招录到企业所需的工程和管理人员。

本次调查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地方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前言:2010年暑假,我在洛阳地区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并参考了一些相关文献,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且为此作出了一些分析。

正文: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11万的记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本文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是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存在新的机遇。为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要做到:第一,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第二,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

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

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为32%。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就业率达仅到68%,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在面临重大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对就业的有力拉动

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中国经济的最高增速。

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9%。

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换言之,至2010年可以新增加700—8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说,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就会为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计在今后5年里,中国经济将继续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样的话,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至少将会达到560万个以上。比较而言,高学历求职者的就业形势将会更为有利一些。

2、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国外的资本、技术的介入无疑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结果将会是有利于吸纳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业。

3、政府和全社会正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

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等。

2009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入伍服义务兵役等七方面重大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继出台具体措施。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了毕业生就业推进工程、三年百万见习计划等;财政部针对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和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出台了新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共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4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总数为10000名。截至2008年,共派遣44000多名志愿者在中西部26个省、500多个县从事志愿服务。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人数达到15万人。

三、促进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不仅会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而且会使其流动、就业的空间变得更广阔。流动的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

置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流向。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尤其是非公有制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証》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而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种情形在高校扩招之后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在无形中成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加重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1)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也要求进一步赋予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更大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应减少其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对学生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而在高年级确定学生的具体专业方向。

(2)高校还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作为减少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关键之点,除了抓好教育体制的转型之外,还应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应该在高校中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具体而言,这种自主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基本的普及性工作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3)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工作的重点可以落实在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上: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3、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异地求职时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结语:由此可见,大学生现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及有关实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另外,

大学生应加强自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此外,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及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将解决。

}

12月12日,2021(第五届)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在北京举行,“2021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榜单正式揭晓。美好房屋智造(集团)副总裁李骏获此殊荣。

李骏在获奖后接受乐居财经专访表示,今年最大的收获是,“”和“美好房屋智造”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集团品牌和3C业务模式的品宣矩阵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并认可“美好”品牌,G端、B端、C端的客户满意度均有提升。

“美好直播”、“美好头条”、“美好点将台”、“美好安全官”等一系列成功宣传、营销案例赢得各方赞誉。品牌营销团队均有长足的进步,并且得到业内的认可。

谈到对于明年楼市的看法,李骏认为,“维稳”的同时还是要“健康发展”,楼市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的使命是“让更多人快速住上好看、好用又便宜的房子”,与国家倡导的“居者有其屋”是高度一致的。

当然,今年整个行业遇到的困难之巨大,已经超越了“四限”(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尤其是进入下半年,房企暴雷不断,购房者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有些低落。 

在艰难的大环境之下,行业的从业者面临重重困境,李骏表示,在这个不易之年我们既要砥砺前行,以积极的心态,保持信心和决心把事情做好,也要思变,找到暗藏的风口,适时调整营销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

对于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李骏认为大部分的房企都要面临转型。目前,一些头部的典型房企,有的转型成为轻资产运营,有的转型成为代建代开发,还有其他的模式也会陆续呈现。像现在这样“一百家房企都在干同一件事”的情况将会得到改变。也许以后可能不再有“百强房企”了,而是分化为各个领域的“十强”甚至是“五强”。而美好房屋智造的定位,就是“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领先品牌”。

此外,李骏也表示,经过这一轮的大浪淘沙希望沉淀出更多宝贵的经验,和一批真正优秀的企业和人才。任何一个行业,只有百家争鸣,才会欣欣向荣。“千企一面”的时代将会过去,希望优秀的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优秀的人才永远不会被淘汰,也希望大家能够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新的时代,并且也被这个时代所拥抱,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本次评选由乐居财经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自2021年10月11日启动至今,覆盖中国约60个主要城市,全国近两千地产、家居、物业经理人参与评选,网络票选有效投票数达4238万。

评选分区域/细分行业海选、区域/细分行业出线、全国评审三个阶段。主流媒体及机构组成的专家评审会,从品牌美誉度、市值管理、经营能力、财务健康、社会责任等多维度,根据专业数据等对参选人进行综合评审打分。通过网络票选、评审打分和业绩成绩按权重汇总计算,最终评选出六大榜单,分别是《2021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2021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2021中国十大家居年度CEO》、《2021中国家居经理人100强》、《2021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2021中国物业经理人100强》。

自2017年以来,“中国地产经理人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本次评选紧扣行业发展主旋律,以“韧性”为主题,围绕“稳健经营、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社会责任”十六字关键词展开,旨在挖掘中国泛房地产行业内的优秀经理人,推动中国房产、家居和物业人物库建设和行业健康发展。

}

南京大学现任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CEO/董事总经理/总裁校友遥居世界第一,南大杰出校友正在执掌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和企业总市值均远超其他4所华东五校的总和

按照南京大学学历统计,本科校友9人,硕士校友5人,博士校友5人。

按照南京大学院系统计,南京大学商学院校友9人(包含管理学院校友7人,经济学院校友2人),匡亚明学院大理科班校友1人,其它理工科专业校友5人,中文系校友1人,外国语学院校友2人,中美中心校友1人,哲学系校友1人

/f2/3f/c/,原名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法定代表人任峻,1977年出生,1999年7月份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掌门人之一。苏宁易购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主营业务家用电器及消费类电子的销售和服务。苏宁易购主要产品有通讯产品、日用百货、小家电产品、冰箱、洗衣机、空调产品、数码电脑产品、黑电产品、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安装维修业务。苏宁易购依托线上线下平台优势,率先在行业内推行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苏宁易购高居2020年全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在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中排名第一、世界500强企业。苏宁易购集团是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主要雇主之一,每年招收15-30位南大应届毕业生和近百位南大往届毕业生。

【必读】2020年中国七大名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排名:北大南大清华列前三甲

【必读】南京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生源太强了

从2021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看各大名校对高中生的吸引力

2021年安徽省真实生源质量排名:南京大学为江浙沪高校之首

2021浙江计算机类专业生源排名:国科大、上交、南大、浙大领先

2021年四川本一批+提前批理科投档线

2021内蒙古计算机类专业部分顶尖大学本一批投档线排名

中国八大名校本省本科招生比例以及本省本科生源质量

【必读】中国七大名校理工科师资力量排名:清华北大南大稳居前三

【必读】大学专业的冷热分级真相

【必读】关于南京大学转专业和自由选择第二专业的真相

【必读】录取南京大学冷门专业,怎样轻松达到年薪200万以上?

【必读】南大匡亚明学院大理科班任选专业,全部出国和保研,出路全国第一

【必读】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全国第一,软件工程全国第二

【必读】中国七大名校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实力排名: 清华北大南大前三

【必读】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人数统计

【必读】南京大学建有全国高校第一且唯一优秀的计算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必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真是雄心勃勃

【必读】1980~2020年历届两院院士增选高校当选情况,哈工大插入华五

【必读】去掉医学农学后,清华北大南大第二轮双一流学科数全国前三

【必读】八九十年代最强的三所大学:北大南大清华无可撼动

【必读】7位内地学者将担任第29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程序委员会成员,其中4位来自于南京大学,周志华任主席!

就业、出国与保研相关帖子

【必读】教育部实名调查学生对所在大学满意度:清华南大全国第一

【必读】南京大学各本科专业就业出国保研真相、人数统计和职业发展建议

【必读】中国顶尖名校毕业生出国留学质量排名:北大清华南大稳居前三

【必读】清华北大南大复旦以下无高薪金融就业

【必读】2020年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金融业就业去向

【必读】华泰证券每年录用的南大毕业生人数远超全国第二名高校毕业生

【必读】南京大学“最弱学科”的就业都非常好

【必读】2022届中科院系统外的大学毕业生保研率排名

【必读】江苏定向选调生高校名单出炉:只有南大等十所高校毕业生可报考所有职位

【必读】南京大学等中国七大名校名校毕业生可直接落户北京

华东地区最高薪金融企业员工人均薪酬排名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连续多年遥居全国第一

2022年广东省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高校名单

上海黄浦区储备人才招聘,不限专业,只限学校

2022年浙江省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高校名单

【必读】南京大学商界杰出校友太强大了!!!(2022年1月版)

【必读】南京大学现任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CEO校友遥居世界第一

【必读】南京大学120位亿万富豪企业家校友与校友捐赠简介(2022年3月版)

【必读】2021年中国九大名校身价500亿元以上超级富豪企业家毕业院校排名,南京大学一骑绝尘

【必读】2022年独角兽企业创始人与重要股东中的42位南京大学新生代杰出校友

【必读】江苏市值最高的12家企业中有11家正在由南京大学杰出校友执掌

【必读】证监会评选出15家最高评级证券公司,其中8家正由南京大学新生代杰出校友直接或间接执掌

【必读】2020年各省份金融业排名:江苏超北京上海且被南京大学校友垄断

【必读】1977年恢复高考后九大名校超级富豪企业家本科校友统计

【必读】1977年恢复高考后九大名校超级富豪企业家研究生校友统计

学术界杰出校友相关帖子

【必读】1977年恢复高考后本科校友当选两院院士人数统计(不包括合并院校)

【必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近300位南京大学杰出校友

【必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的18位南京大学杰出校友

【必读】恢复高考后本科校友当选数学院士人数统计,南大全国第一

【必读】欧洲科学院院士中的南京大学杰出校友全国第二

【必读】近5年计算机青年科学家奖得主校友排名:南大一骑绝尘

【必读】现任中科院院所长中的南京大学新生代校友遥居世界第一

【必读】2021年新增两院院士本科校友排名:南大高居八大名校之首

【必读】1977年恢复高考后本科校友当选长江杰青人数统计

【必读】1971年之后出生(1993届以后本科)已当选国家杰青的南京大学本科校友全国第二

【必读】历任副国级国家领导人中的南京大学校友多达16位,全国前五

【必读】南京大学在江苏政界的巨大影响力:江苏拟任7位地级市委书记,其中多达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必读】南京大学已经在一条愚蠢且极端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太久

【必读】南京大学应该扩大苏州校区规模,开办大规模无锡校区

【必读】南大如果不开办大规模苏州无锡校区后果非常严重

【必读】南京大学对江苏经济贡献巨大,应该每年从江苏拿300亿经费!

【必读】南大苏州校区真香,配套两千套教职工公寓,安家费最高300万起

怎样有效防止异地校区独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秦兵律师团队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