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终身重疾险?为什么要买终身重疾险

在三木过往的咨询客户中,几乎每一位客户都表示重疾险复杂的法律条文让他们非常茫然。

这是因为一份重疾险的合同涉及了经济、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知识,单靠客户自己很难完整解读重疾险条款,正是这些信息的不透明,从而让保险公司在买卖双方的博弈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商业地位。

今天三木就和大家聊一下重疾险的配置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弄清楚重疾险这个重要险种的来龙去脉。

很多人包括一些从业人员都对重疾险有着误解,虽然单从字面上看是重疾险是预防“重大疾病”治疗风险的健康险,但重疾险本质上是一种侧重“收入补偿”风险的保险。

重疾险最先由南非医生马里优斯医生发明

他在工作中发现在实施了重大手术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后续治疗。为了缓解被保险人实施重大手术后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所以重疾险预防的是病人罹患重疾以后身体上活着,经济上却死了的情况。而这也是重疾险被设计为给付型保险的原因:

  • 一旦罹患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

    保险公司直接支付保险金

  • 受益人对保险金有完全的支配权

    ,这笔钱既可以作为收入损失弥补,也可以作为海外医疗或者康复费使用,

重疾险对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支柱来说都是尤其重要的一个险种,可以想象一下:

  • 家庭的顶梁柱一旦罹患大病,肯定需要停止工作来治疗疾病,
  • 而罹患大病之后的医疗费用,以及看护康复费用的支出,会让

    家庭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也就是,整个家庭收入大幅减少但是支出却大幅增加,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现实存在的风险敞口,而如何屏蔽这部分风险就是重疾险保障的范围了。

重疾险从保障责任范围的角度可以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两大族群。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三木一样先整理了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理解这两种重疾险的差异:

消费型重疾险是指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用大白话说就是如果没得病挂了的话,就没有钱可以拿了(但是有可观的现金价值),其特点是:

  1. 重疾仅赔一次,而轻/中症可以多次赔付
  2. 等待期大多为180天,时间较长

可以看到消费型重疾险通过摒弃一些次要保障责任,将保障核心聚焦于重疾部分,这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保险姓保”的理念

而带来的超高性价比是其近两年冲击主流重疾险市场的利器,典型的产品包含复星康乐e生,百年康惠保旗舰版等。

带身故责任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由“身故保障”“重疾保障”两部分保障维度责任组成。

由于含身故责任,意味着是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这份重疾险最少都可以获取身故保额(人终有一死),因此确定性收益方面更好一些。带身故责任重疾险保障责任方面:

  1. 含身故责任保障,没有理赔重疾可以获赔身故保额
  2. 轻症/中症/重疾保费豁免,最大化减少罹患疾病后的保费支出压力

    某些产品等待期内罹患疾病不会终止合同

可以看到带身故责任重疾险的保障更为全面,适合对预算不敏感,对保障责任更敏感的家庭。

以2019这个时间点值得推荐的产品主要有:

不分组:长生人寿长生福,中意悦享安康(重疾理赔后,轻症责任仍然有效)

分组:长城吉康人生(急性心梗&脑中风,二次赔付),信泰百万无忧(癌症3年间隔,二次赔付),天安健康源2019(轻/中症保额上浮,癌症二次赔付)

重疾险作为健康险,疾病保障范围是它的核心内容,我们如何去区分这部分保障内容的优劣呢?

很多人都低估了轻症的重要性,在三木看来轻症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疾病保障

    ,大多数罹患轻症的病人都需要调养较长的时间,对于家庭收入一样是有明显的影响,而轻症保险金则可以弥补这部分损失

    轻症本质上是降低了重疾理赔的门槛

    ,轻症发病年龄/发病率明显高于重疾险,意味着这份保险合同你有更大的机会拿到理赔保险金 条款,可以免除后续保单保费(包含重疾),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条款,它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家庭保费支出的经济压力

所以,三木强烈建议一定要附加轻症责任,不要为了节省一小部分保费而错过这么好的轻/中症保障责任!

对于轻症目前并没有行业统一标准,其中最常见的疾病种类有(原位癌、不典型心梗、冠状介入、冠状搭桥和轻微脑中风)五种,这五项疾病保障是轻症疾病的核心指标(理赔占90%以上)。

(BTW,看到平安福了吗?)

和轻症不同,重疾险前25种疾病定义由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基本上所有保险公司前25种疾病定义完全一致。在理赔实务中也可以看到这部分数据:

前25/6种疾病理赔数据

  1. 前25种重疾占理赔案件总数的95%

    ,也就是说25种疾病以外的部分噱头大于实际
  2. 最常见的6种重疾占据80%之多

    ,包含癌症/急性心梗/终末期肾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这部分条款和约定条件要仔细辨识
  3. 癌症一种疾病占据理赔总数一半以上

    ,这一方面说明了目前癌症的高发率,也证明如果买不了重疾险,至少买个防癌险也是很有必要的
  • 最后是疾病理赔条款方面

很多代理人或者经纪人都会随口来一句“重疾险确诊即付”的话语描述,但重疾险真的是确诊即付吗?当然不是,比如:

重疾不是“确诊即付”的:

    需要满足条件1/2/3才可以获得理赔

    ,即使罹患脑中风但不满足上述条件是无法理赔的

    需要已经实施了相关的异体移植手术

    ,没有手术是无法获取理赔的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部分,三木这里简单概述下这25种疾病的理赔门槛如下:

  1. ,包含癌症、严重III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三种疾病
  2. ,包含良性脑肿瘤、器官移植和冠状搭桥等五种疾病
  3. 需达到某种疾病状态才可以理赔

    ,包含急性心梗、双目失明和阿尔茨海默等十七种疾病

保险本质上就是一份格式合同,我们真金白银买来的一纸合同中最核心的就是条款。什么情况赔或者不赔都载明在合同之中,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

如何去选择重疾险产品,就一定要回归本心去思考这个问题:First Priority永远是你的需求在哪里?

从这个角度出发,三木给予一些建议:

对于一份保险来说,保障责任和价格永远是第一考量因素,而保险公司有着严格的成立条件和监管措施。保监会对于偿付能力是如何监管的呢?

每个季度,保监会官网都会公布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率情况,一个公司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那如果不满足条件会怎么样?保监会会采取多项监管措施来保证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包括:

  1. 责令增加资本金或者限制向股东分红
  2. 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限制商业广告投入
  3. 限制分支机构、限制业务范围以及开展新业务
  4. 限制资金运用渠道,调整负责人以及有关管理人员
  5. 接管或者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监管措施

简单来说只要是保监会监管下合法销售的产品,其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

开得起保险公司的都不是小公司,它们的背后往往都有巨头的身影。因此选择产品中务必记住:保障责任永远是第一位!

  • 一年期重疾险永远只能作为保额补充

一年期重疾作为年轻时的保额补充是很不错的,但其如果作为主力保障则存在两个最大的缺点:

1. 一年期产品存在停售的风险

我们年轻时的疾病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在假设十年之后疾病风险扩大时产品停售就会让我们失去最佳的保障时段!

大不了换新产品?可以,但是要先问下你的健康状况是否还如当年呢?

2. 一年期产品需要每年缴费,且费率逐年增大

一般在50岁之后的费率会贵的吓人

这时候就鸡肋了,选择续保保费支出不划算,不续保放弃保障又觉得可惜

  • 保额优先、保额优先、保额优先!

保险本质上是我们转移未知风险的金融工具,其核心要素就是杠杆率(保额/保费)

杠杆率越高,带来的保额就越高,对应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杠杆率太低,保额太小就失去了转移风险的意义了,当风险来临时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记住凡事不要想着“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要抓住核心要素去选择产品!

写到这里基本上如何配置重疾险的思路就完整呈现给大家了,这篇文章是偏理念性质的分析,主要是配置重疾险的一些感悟和理解。

重疾险毕竟是动辄几十年保障的重要合同,一定要秉持先design(理念)后implement(产品)的思路。请记住:从来没有绝对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本文首发公众号“千年三木”,更详细的资讯可以前往公众号“千年三木”,里面可以找到我哦~

}

我觉得没必要买这个保险想,重疾险和彩票差不多,中奖概率很小,大部分投入做公益了

}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聊重疾险,我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在中国大陆不要买终身重疾险。

之前我们说过,内地的重疾险最大的坑就是贵,所以我不建议买。贵的原因很复杂,今天我们不做行业分析和科普,所以不深聊,我们就从结果是看,我帮大家比较一下,同样保障内容的境外产品,到底比咱天朝的好在哪里。

我们以0岁小朋友,等值50万人民币保额,缴费20年,对比一下几个产品。

首先,同样的保额,境外产品保费竟然更低。

以这款境外网红产品为例,由于前10年有额外的50%赠送保额,

加上保单的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保证特别红利“的增加而增加,所以10万的保单,实际保额更高,我们以前20年的保额平均值14.5万来计算。也就是说投保6.9万元的保单即可获得实际上10万保额。

以这张保单为例,每10万美元保额,保费是1491刀,我们以6.5的汇率折算成50万人民币保额,保费是人民币7455元,再叠加6.9万保单可以获得实际上10万保额。最终折算出50万保额的重疾险,年保费为5100块,缴费20年。

境内的保险产品,我找了几款最便宜大碗的网红产品为例。虽然其保障内容比境外产品还有些差距,不过没关系,我们先看价格。

几款产品每10万保额的保费都在1090元左右,50万保额的保费是5400块。

注意啊,这几个5400保费的产品,是境内最便宜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同档次的平安、人保等等大厂产品的保费,轻轻松松的八千上万。

第二,境外重疾险保额会增长

还是以这款境外网红产品为例,10万美元保额,在投保25年以后的预期保额是16万,如果像大部分人一样一直活到66岁退休都没有发生重大疾病的话,保额就已经变成72万美元了。

换句话说,花同样的钱买境内50万重疾险,到退休时,保额还是50万,如果买境外的产品,保额已经变成360万了。

请问各位,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说买境内终身重疾险的人都是人傻、钱多、速来了吧。

所以,如果你对终身重疾险有执念,不买不舒服的话,我建议考虑境外产品,离大陆最近的香港是个好选择。不论境外哪家保险公司,哪个产品,都比境内的重疾险强。

如果你听了我的建议,只考虑消费型保险产品,或者没有购买境外保险的渠道,国内的产品怎么选呢?

我建议加入相互宝,每年150块。39岁以下,30万保额,40岁到59岁10万保额。管到退休,基本够了。作为国内最大平台,续保问题不用太担心。

如果我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觉得要买一个国内的终身重疾险才安心,哎,挑一个市面上卖的最便宜的买吧。具体怎么挑,我就不展开了,大家有需要可以加公众号私信我。

我是保险销售人见人恨的老吴,我们下期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疾险可以买多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