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尊者为谁所害

甘南,一个被称为梦中的乡巴拉,更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近几年比较火的旅游目的地。

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甘南的地理位置

甘南处于甘肃省的西南,与四川省接壤。甘南夏天的景色十分秀丽,夏季炎热但甘南却十分凉快,是不错的避暑胜地,夏季的甘南吸引远方的客人,九曲黄河第一湾、拉卜楞寺、花湖、米拉日巴佛阁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景点。

二  我们了解一下甘南醉美的几大景点

甘南有九大寺院,六大湿地草原,黄河九曲十八弯,藏区风情诉说不尽,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计划一趟深度的甘南之旅。去甘南。一定不要错过了拉卜楞寺和桑科草原。

是藏传佛教中的最大的经学院。它有一个很长的转经走廊,全长七华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推荐大家游玩两个小时左右,当然啦,您非常感兴趣那就可以在玩一点。费用:

的大经堂(40元/人)、贡唐宝塔(20元/人)

拉卜楞寺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明珠,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学院,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就曾在这里取景。

不计其数的信徒每天在这里转经诵佛,一米五高的转经筒缓缓转动。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

拉卜楞寺是到甘南的必来之地,因为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藏族风格的庙宇建筑,体验浓厚的宗教神韵,还能在拉卜楞寺的食堂里品尝到独特的藏餐。

桑科草原是避暑和体验藏族游牧生活的好地方。景区内有酸奶、手抓羊肉等食物,酸奶味道很纯厚,建议你好好体验一下。傍晚时分可参加篝火晚会,骑马等娱乐项目

骑马20元/人,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这里会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

从拉卜楞寺到桑科草原,不过15分钟的车程。70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上,仅生活着4000多牧民。这片水草丰茂的地方,是藏科人民的天然牧场。

每年7-9月,牧民们会搭起藏包,为游客们准备新鲜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藏区特色风味。如果赶上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的藏族“香浪节”,你还能体验到最淳朴的藏族风情。

尕海湖在碌曲县境内,尕海湖是非常不错的地点,没有受到一丝污染,似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夏季,湖边的野花绽放,这里将是很不错的拍照取景地点。

郎木寺在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被人们称为是莲花生大师降妖伏魔之地。

门票:郎木寺30元/人(包括天葬台)

五  九曲黄河第一湾

九曲第一湾有许多岛屿,红柳成林,里面野兔野鸡在里面觅食,水鸟会在水边嬉戏。

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所建造的羌族政权的重镇,时间飞逝。

米拉日巴佛阁有各种各样的壁画,而且大多都规模很大,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绘画技法高超。

盖花湖位于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热尔大坝上有3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就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简单,安静,却让人燃烧,这就是花湖,妖娆的花湖。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条经典路线

藏包个大又圆,当地藏民习惯称藏包为“牛眼睛包子”。与其他地方的包子不同的是,藏包是以青稞面为皮,里面包裹的一般是牛羊肉馅。

糌粑是将炒熟的青稞用手磨加工成面粉,吃时加上酥油、干奶酪和茶水,在碗里用手拌匀,捏成团状食品。糌粑易于保存,便于携带。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有水就可以吃上喷香可口的糌粑了。

蕨麻米饭是将大米、蕨麻煮熟、一样一半盛在碗内,再撒上白糖,浇上酥油汁。食用时用调羹边搅边吃。藏族人民视之为团圆和睦和象征性食品,一般设宴待客时会首先上这道菜。

草原人民有的是喝酒吃肉的豪情。吃手抓肉最好的季节是秋冬时节,这个时候的羊膘肥体壮,文火炖煮至肉烂飘香,撒些椒盐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即“石炙肉”。先将石头在篝火中烧红,然后取出羊胃翻洗干净,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红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肚,扎紧。由于羊肉在肚内受热煮沸,羊肚逐渐膨胀,此刻要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轻轻戳洞放气,再割开羊肚。这种作法最早源于民间游牧生活和马帮生涯,简便易做,鲜美直接,反映了草原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农区也叫“卧奶”,酿好的酸奶状如豆腐脑,洁白细嫩,入口微酸、清凉,是夏秋两季最好的饮料。

7-9月的草原最丰茂,随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

12-4月是体验藏地民族风情的最佳季节,众多寺院法会最集中的时间。

六天小环线的详细攻略如下

高寒地区的气候冬长夏短,只有甘南东南局部地区四季较分明。甘南旅行,须带备充足的御寒衣物,如羽绒衣、手套、绒帽等。

冬季甘南寒冷,平均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需穿羽绒服、棉毛衣裤等御寒性强的衣物。

秋季白天气温宜人,但夜晚,羽绒服或者抓绒也是需要备一件的。

春夏季,即使最暖和的7、8月间,夜间凉爽,温度低,抓绒衣或外套也是必须品。高原紫外线强烈,太阳镜、帽子、防晒霜、雨伞必不可少。

甘南地处高原,常年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只有4度。高原天气多变,经常风雨骤至,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

绝大多数藏族同胞都很热情友好,年轻的男性和学生都都会说汉语,甘南当地藏族老人和妇女很多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报以友好的微笑是交流的开始。

甘南的食宿条件稍差。藏族的主要食品有酥油、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糌粑、风干牛羊肉、奶渣等;沿途驿站、兵站食堂的菜式一般为白菜、南瓜、干菜和咸豆豉等。

即使是县城的宾馆、饭店,菜式供应亦很简单。而在途中往往没有供应,故宜带适量干粮,如饼干、 葡萄糖、脱水食物等,以备不时之需。有条件时多吃水果、蔬菜。

甘南海拔较高,阳光照射强烈,须佩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以防紫外线幅射。

甘南地区住宿条件一般,如果本身畏寒,可以多准备个睡袋,以保暖。

部分游客可能会对甘南的气候水土和饮食产生不良反应,建议携带一些常用药物以防万一。

1、甘南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严重。旅行者如患有感冒、高血压、心肺病,以及咳嗽发烧者,不宜前往。

2、喝酒会增加体内耗氧量,使热量散发,并引起神经兴奋,在高原上非常危险。最大的危险是容易引起胃黏膜充血、糜烂引起大出血,尤其和解热镇痛剂合用时。因此,高原上饮酒需要严控,如果你适应了高原环境,可以少饮一点低度的青稞酒或红葡萄酒,但绝不能贪酒,更严禁酗酒。

每年的6月—8月,是甘南最佳的旅游时间。这时甘南的气温一般保 持在15-30℃之间,凉爽宜人,草原上到处开满了格桑花,草场茂盛, 色彩斑斓,最能欣赏到高原美景。

甘南州整体路况不错,但山路较多。主要公路有:南北贯穿自治州、连接临夏和四川的国道213,以及东西贯穿自治州、连接青海和陇南地区的省道310、311、312、313等。

甘南州景点比较分散,各景点间距离较远,沿途加油站比较少。建议包车出行

门票  拉卜楞寺(40元) 贡唐宝塔(20元)

拉卜楞寺位于甘南地区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地位崇高,是甘南地区寺院的代表,也是游客来到甘南的必去之地。另外,拉卜楞寺超长的转经长廊也是全世界罕见的,可以在这里转经一圈积累功德,为亲友祈福。

中午左右到达夏河。下午前去寺院参观转寺,第二天早上看过早课后离开夏河。一般游览拉卜楞寺的方式都是顺时针绕寺一圈,这也是藏传佛教的朝圣仪式,在转寺过程中看见散布在建筑群中的大殿即可进去参观。转寺一圈大约4公里,加上参观约需3-4个小时。

1. 在当地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和习俗,进入寺院大殿前需要脱帽,进入后不能喧哗,不可以直接用手指指佛像。另外,所有殿内不可以拍照。

2. 夜晚时县城一侧灯火通明,而古色古香的寺院区则是漆黑一片,穿过交界处进入寺院便会有种时空穿梭的神奇感觉,而晚上在寺院区观看拍摄星空也非常不错。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西侧,草原上有小山丘陵,也有开阔旷野,每到夏季绿草如茵,还有野花遍野,非常漂亮。到桑科草原,还可以在当地租马骑行,前往藏家体验糌粑、酥油茶、跳锅庄等各种传统民俗。

常规的游玩时间约3-4小时,骑马观花后前往尕海。如果感觉较好的话也可以在草原上留宿一晚。

桑科草原上的牧家乐同时提供骑马、藏餐、民宿服务,住宿一般是帐篷或土房的炕间,每人约50元,条件有限,但是比较有藏式风情,而且晚上在草原上拍摄星星也非常漂亮。

1. 在草原上除获得允许外,不要私自进入有铁丝网围住的区域,那是私人草场,进入后一般会有人过来要钱。

2. 草原上的牧家乐实惠程度各不相同,在参加篝火晚会、锅庄等活动和用餐住宿前请都先问好是否收费和收费价格。

3. 桑科草原适合夏季游玩,其他季节草原比较枯黄而且气候很冷,不建议前往。

扎尕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一圈俏丽的崖壁包裹中的一个藏族小村寨,风景秀丽奇幻,是整个甘南藏区风光最为优美的地方之一。村中古老的木制藏居沿山而建,藏民们安静淳朴的劳作在山坡河水之间,构成美妙的田园风光。

扎尕那适合七八月份游玩,此时草原碧绿风光最美。一般是中午之前到达,在村中悠闲漫步欣赏美景。晚上在藏族民宿中住宿一晚,第二天早上拍摄清晨的云雾和日出后离开。

扎尕那的住宿多为当地的藏族民居农家乐,近两年也有条件还不错的客栈开放。

在扎尕那用餐也多在住宿的藏族民居内,价格不贵,不少地方还可以亲自上阵自己掌勺,和老板家一起用餐,十分有趣。

1. 拍摄当地居民时请最好获得同意,当地人多友善,可以试着与他们交朋友,避免粗暴的直接拍照。

2. 扎尕那民风还较为淳朴,但由于游人的出现已经开始有路边要钱的小孩,这种情况不建议直接给钱,以免给当地孩子建立不健康的价值观。

3. 若被当地居民邀请到家中做客可以送给他们一点小礼物作为感谢,请不要直接付钱,以免将淳朴的关系变成变了味的收费民俗表演。

花湖地处若尔盖湿地的核心,位于若尔盖县城以北35公里。湖边芦苇茂盛,具有草原湿地风光,且湖中盛开着白色的小花。最适宜去花湖的季节是每年的5-7月,此时阳光充足,湖畔开满鲜花。8月进入雨季后水色平淡。去花湖前最好关注一下天气,如果持续降雨,部分路面有可能被冲毁,无法到达。

唐克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以西9公里处,白河于此汇入黄河,形成浩大气势。河面宽而蜿蜒,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岛,被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

瓦切塔林(20元) 红原月亮湾  (40元)

莲宝叶则风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景区内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阿坝县莲宝叶则山风景区各景点各具特色,珠姆措是集雄、奇、险、秀于一身,融湖泊、奇山异石、丰富的格萨尔王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充满雄伟、雄浑、粗犷、豪放、刚毅的阳刚之气的一个十分优秀的景区。落云措湖水宁静幽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中游鱼穿梭,湖岸瀑布飞扬,牛心石清秀圆润。整个落云措景区景色秀丽,秀巧清纯,山水相衬。查看全部

1. 莲宝叶泽周边气候多变,经常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来此游玩建议准备好雨具,或穿着防水的冲锋衣裤等。

2. 莲宝叶泽周围海拔较高,请不要剧烈运动,防止高反情况。若有感冒症状请立即下到海拔较低的地带医治,切勿顶着感冒在这里活动或住宿。

3. 附近温度较低,尤其是晚上,不论冬夏都需要准备厚外套等防寒衣物。

郎木寺 (格尔底寺30元  赛赤寺 30元)

阿万仓乡距玛曲县城约55公里。阿万仓是我国著名湿地若尔盖、尕海、曼扎塘湿地的核心区。这里因水泻不畅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泽,使这片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天然自成的优质草地,是一片原生态的、苍凉而壮丽的草原。贡赛尔喀木道,是阿万仓著名的湿地草原生态景区。

玛曲草原位于自治州西南部的玛曲县,黄河在这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自西南入境,复从西北出境,形成九曲中的第一大弯曲。在这美丽富饶的黄河首曲,有许多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的草原景观,有河曲马场、西梅朵合塘(意为花滩)等。西梅朵合塘位于玛曲县城以西120公里处的欧拉秀玛乡,这里是地势平坦的河谷滩地,绵延数十公里。到每年七月中旬,整个滩上遍开整齐而又平展的金莲花。到八月金莲花悄然隐退,代之以天蓝色的龙胆共,整个花滩一片蔚兰,滩接天际,天地一色。到十月,周围高山之巅已是白雪皑皑,这里却换之以斑斑点点的毛莨花。这便是西梅朵合塘的花之三奇。

郎木寺是一座小镇,在四川和甘肃两省的交界处,周围被草原、树林、山丘、红色的石崖围绕,环境优美,有“东方小瑞士”之称。镇上有两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分别叫甘丹赛赤寺和格尔底寺。两座寺院之间是一条清澈小溪,名叫白龙江,沿溪而上可以徒步白龙江峡谷,景色十分美丽。小镇中心的马路两段铺设了不同颜色的石板,两种石板之间便是省界,可以在这里体验“一步跨省”的神奇体验。

格尔底寺位于郎木寺镇的四川部分,寺内的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殿是郎木寺景点中的精华,供奉着圆寂后几百年都不腐坏的活佛肉身,十分神奇。不过肉身殿并不能随时看到,大约三五天会开放一次,只有有佛缘的游客才能见到。

白龙江峡谷的入口就在格尔底寺内最深处,可以徒步或者骑马进入游览,峡谷周围怪石林立,景观奇幻秀美,峡谷里有几片小草原可以野餐,还有“仙女洞”、“老虎洞”、“中阴洞”等充满宗教奇幻故事的景观。从峡谷尽头上山一直到达山顶,还可以看到整个郎木寺镇美丽的全景。

甘丹赛赤寺在甘肃省一侧,建筑金碧辉煌,每一尊大殿都以镀金为顶。清晨晨雾缭绕,大殿却金光闪闪,非常适合摄影。寺院后山有一座天葬台,若征得去世者家属同意可以前去观看天葬,需要从寺院后山爬山约40分钟到达。天葬只有在当地人去世的时候才有,这种家属为逝者丧葬的场面不建议以猎奇心理前往观看。

中午到达郎木寺,当天下午去游览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然后徒步白龙江峡谷,夜晚入住镇上。第二天早上前往甘肃境内的甘丹赛赤寺。

郎木寺镇上住宿条件齐全,酒店、民宿、青年旅舍等高中低档不同等级的住宿地点都有,价格几十到几百块不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在很多特色的藏式客栈或青旅里每天晚上都会有客栈老板、当地的藏族朋友和游客一起欢歌畅谈,十分畅快。镇上也有多家餐馆,大多是藏餐和川菜,如果吃不惯还有一家丽莎餐厅可以提供西餐(有特色的苹果派和牦牛肉汉堡,在境外背包客中名声很大,不过价格也不便宜),因为当地贫瘠物资多从外面运来,所以价格比内地稍贵。

1. 进入两座寺院游览前最好找到一个当地人或者寺内僧侣帮忙讲解,寺院故事十分精彩。

2. 建议不要为了猎奇心理观看天葬,观看时请保持肃穆,尊重逝者家人。

3. 郎木寺附近有骑马游项目,马队在镇上有咨询门店,价格在150-400元之间不等,骑马目的地包括白龙江源头、红石崖、花海等地。

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合作市郊,距离市中心约3公里,是一座红色的藏式高层建筑。佛阁的高层宗教建筑在藏区十分少见,在外部拍照十分独特。而佛阁内部供奉了一千多尊塑像,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藏族历史上的名人大师,这种各教派并存的情况在藏区也十分罕见,值得进去参观。

佛阁全名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为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大师米拉日巴尊者而建,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白教早期的著名大师,以苦修和歌唱传教著名,佛阁内也有众多大师的雕像和反映大师修行过程的画像可以参观。佛阁名为九层,但实际上为八层,第九层是八层屋顶的一幅坛城画像。在佛阁门口购买门票后进入便可以一层层参观朝拜,参观一圈需要1-2小时左右。佛阁内的每一尊雕像和壁画都有汉字标示,帮助游客了解,幸运的话还会遇到这里的僧人讲解。

1. 在当地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和习俗,进入佛阁前需要脱帽,进入后不能喧哗,不可以直接用手指指佛像。另外,佛阁内不能拍照。

2. 米拉日巴佛阁需要脱鞋后方可进入,请予以配合。

3. 在佛阁的西侧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合作寺,若时间充裕可以步行一并参拜

下午抵达兰州  愉快的行程结束

大约7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伊始,青藏高原逐渐隆起,甘南也在青藏高原的东北地区慢慢成形。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经过数万年的不断演化成形,西南部的积石山系,西北部的西倾山系与南部的岷山——迭山山系成为甘南的主要构架。

这些由西向东逶迤蜿蜒的高峻山峰与其间的高原阔地,构成了甘南西、北、南面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主要地貌区域。

境内海拔最高为迭山主峰措美峰4920米,最低为舟曲瓜子沟口1172米。如此悬殊的高差,使得甘南地形复杂多样,呈现三个地貌类区,即山原区、峡谷区与山地丘陵区。

复杂的地形和巍峨的雪山也孕育出了甘南“三河一江”的水文轮廓。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属黄河水系;白龙江流域属长江水系。其中洮河、大夏河又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白龙江属嘉陵江的一级支流。

州境所辖的玛曲、碌曲、卓尼、临潭、夏河5县境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首曲)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迭部、舟曲两县全境及碌曲县的郎木寺一带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为白龙江。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这是地球生命缘起的基本常理,甘南也不例外。当人们习惯以拉卜楞寺代表甘南的时候,我们今天不妨各县解读,或许这样更能明白甘南的底蕴。

年轻的合作,水草滩中升起的高原明珠

作为甘南州的州府所在地——合作市,如果说资历,或许它在甘南各县中算是资历最浅的一个地区了,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合作市还太年轻。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宋、元时期,合作地区便是各种植物的王国,各类生灵的乐园。那时候,如今的市区还是环境优美的水草滩,四周的山坡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森林,林间的草足有一人之高。一群群矫健的藏羚羊或饮水、或啃食,在森林间嬉戏跳跃。因为历史上羚羊在这片土地的繁衍生息,合作市也被称为“羚城”。

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首府设在夏河拉卜楞镇。1956年,鉴于黑措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州府从拉卜楞迁至黑错,取谐音命名为合作,代表各民族团结共荣之意。

因其当时地属夏河县,所以称为合作镇。合作从此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省人民政府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筹备,合作市于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根据有关记载,明代中期,吐蕃军官玉察后裔勒加贤兄弟率部到达此地,哥哥勒加贤来到今那吾乡吾麦山坡,安营扎寨,放牧定居,发展成“簇”四部翼。弟弟勒杰合定居今扎油加格滩,发展成扎油部落,辖上、下两个小部落。自此以后,合作地区藏族部落逐步定居,各据一方。同姓氏者自成部落,各个部落之间依亲族或宗教关系联络成不同的部落联盟,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直至解放前后,合作境内尚有“卡加六部”之上、下卡加部落,扎油部落、黑错部落等。均属以拉卜楞寺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体系。虽然原来的部落名称依然存在,但是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演变成了某一行政区域的名称。比如合作市卡加道乡和卡加曼乡属于当时的卡加四部落,佐盖曼玛乡和佐盖多玛乡属于佐盖五部。

合作不仅仅是们甘南州州府、游客集散地,他还有两个之最:

第一,米拉日巴佛阁,全藏区唯一一个供奉藏传佛教各派祖师的九层碉楼式建筑。

第二,亚洲最大的高山沼泽草甸式草原——美仁大草原。

不仅仅是这两个之最让合作受到青睐,合作的四季也是风景如画,总让你感觉像游走在画中。春有当周草原反青,当周草原是夹在两个山谷中的平坦草地,它就像藏族同胞张开双臂欢迎各地宾客的到来,让你流连忘返。夏有美仁大草原,绿草鲜花争奇斗艳。秋有勒秀两岸,流水金叶。冬有九层佛阁,桑烟佛音。

除却以上自然人文景观,这里还有巍峨挺拔的阿尼念卿山、岗岔溶洞、佐盖曼玛草原等诸多景观。

作为甘南州的州府所在地,合作市承载了甘南人民的希望与寄托,同时也成为甘南人民的骄傲所在。每年的“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是甘南最大的旅游综合性节日,深受各地游客青睐;“藏地传奇自行车赛”成为骑手们期待的高原竞技盛会;特别是2019年“一会一节”开幕式在合作的顺利举办,更是进一步展示了合作的接待能力和发展潜力。

神秘的夏河,连接甘南各部的精神枢纽

夏河县名字来历是因境内有一条河流——大夏河,穿越而过而得名。大夏河在在藏语中叫“桑曲”,传说是世界最长英雄史诗中格萨尔王登基煨桑的地方,所以得名“桑曲”。因为夏河县有的丰富河流以及草场,所以夏河一直以来是甘南州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夏河自古就有“东通三陇,南接四川,西连康藏,北近青蒙”之称。历史上的夏河曾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也是茶马贸易市场,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边塞军事要地。

甘南州的第一县——白石县,也是设立在夏河的。白石县的建制开始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与当时兰州的金城郡是同时设立的,属于金城郡管辖,这是中央王朝在甘南州境内建立的第一个行政建置,被称之为是甘南第一县。据考证,白石县的位置就是今天夏河县甘加乡的八角古城。

时间回到清顺治五年(1648年),在夏河县的甘加地区出生了一位对甘南乃至藏传佛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它就是一世嘉木样大师俄旺宗哲。

大师自幼聪明颖慧,勤奋好学,七岁时跟随伯父索南木龙珠学习经文,十三岁时出家为僧,取法名为罗桑坚参。

二十五岁时在拉萨哲蚌寺取得“噶举巴”学位;

二十七岁时由五世达赖喇嘛授比丘戒;

五十三岁时,六世达赖喇嘛应哲蚌寺僧众的请求,请大师出任哲蚌寺郭芒扎仓堪布(总法台)的职位。大师在担任郭芒扎仓堪布期间,向寺院的僧徒传授五部大论(《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精义,并写下著作《五部宗教哲学辩论注释》,这部著作以后成为格鲁派各寺院学经、讲学的教材。

公元1708年在蒙古亲王察罕丹津的两次邀请下,俄旺宗哲大师答应重返故里,修建拉卜楞寺,弘扬佛法。

公元1710年,大师亲率弟子以及河南蒙古亲王察罕丹津夫妇,开始着手寻找建寺的地址。当他们来到大夏河边上的扎西旗奇滩时,看见这里山川灵秀,大夏河水自西东流过,犹如藏传佛教里的宝物右旋法螺,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于是大师决定在这里建造寺院。

从此,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全藏区培养高僧大德最多的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正式走向世界的舞台。

的重新建立,周边的寺院陆续推尊

、临夏、青海黄南、海南、海北、化隆、循化,四川阿坝、甘孜,新疆巴音郭楞及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北京的部分地方,可见范围甚广,属寺之多。

已逾三个世纪鼎盛时期曾拥有八大教区、108属寺。

在历史的篇章中,拉卜楞寺不仅是甘南的政教中心,而且还孕育出了诸多民俗经典。

甘南草原香浪节缘起于拉卜楞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德尔”佛殿音乐出自拉卜楞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木特藏戏”由拉卜楞寺倡导改编而成;

拉卜楞寺六大学院对天文历算、医学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着高深造诣。

抛开拉卜楞寺之于甘南的深远影响,夏河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依旧让人神往不已。

上世纪80年代,夏河当地僧人无意间发现一块带着两颗完整牙齿的化石,将其献给了当地寺庙的活佛。

意识到这件化石可能是珍贵的古物,寺庙将化石悉心保存,后来辗转交到原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光荣手中。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却在不久之后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各级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石崖溶洞进行小面积考古发掘。考古结果是:化石年代为距今16万年前后,这里曾生活过东亚人的祖先——丹尼索瓦人。

在海拔超过三千米的青藏高原发现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

回过神来再看这个丹尼索瓦生活过的地方——甘加,这里的风景依旧让人迷恋,甘加草原、白石崖寺、白石崖溶洞都是夏河不可或缺的美景圣地。

除却以上所提到的地方,夏河县还有甘南最美夏季牧场之称的桑科草原,云上天池达尔宗胡,熊猫沟等诸多自然美景。

细品夏河县,你会发现,夏河成名于拉卜楞寺,但夏河绝不仅仅只有拉卜楞寺,它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与景致等待我们去聆听,去解读。

静默的临潭,看厌岁月更迭的时光老人

对于很多甘南人来说,临潭是最不像甘南的甘南所属县。因为走进临潭,你会发现在这里很少看到藏区的影子,甚至连建筑都感觉与藏区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临潭的时候,也许你会有种感慨、是哀伤、是苍凉亦或是由心而发的自豪感。

早在新石器时期临潭大地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追溯历史,晋朝在这里设置了洮阳县,北周的时候又置美相县,到了唐贞观五年(631)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因为县城东西北三面并枕洮水,有似临潭,因而以此为名,改临潭县。

乾元后又为吐蕃占据。到了宋朝的时候,又改设洮州,明朝又改为洮州卫,清朝改洮州厅。在1913年复称临潭县,一直沿用至今。

临潭的历史地位,我们不妨借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总结:“西控番戎,东蔽湟陇,南接生番,北抵石岭”。临潭进可以攻取西蕃各少数民族,退可以扼守中原门户,使中原王朝处于安全地带。正是基于临潭的重要作用,临潭才在历史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长期以来临潭便是中原王朝政权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个过渡地带,因此陕甘茶马古第二条(勉县、略阳、徽县、成县、岷县、洮州一带)便经由临潭进入藏区。

直至今日,在临潭大地上还有很多与茶马贸易有关的古迹遗址,比如,铁门关、旧洮堡址、洮州卫城、鸣鹤城址等地。

明洪武十二年(1379),洮州十八族三副使判乱,朱元璋派征西大将军沐英率重兵围剿,并派曹国公李文忠亲往督战。叛乱很快被平息。之后,在原洪和城的基础上扩建、增高,修筑了如今保存完整的“洮州卫城”。

由于洮州距离京都遥远,军粮补给困难,李文忠便上书撤兵。但是朱元璋考虑到战略意义,便降旨李文忠等在此驻兵留守。李文忠将带来的江淮一带士兵留在当地开荒种田,和平时期三分士兵守城,七分士兵屯田,战时为兵,和时为民。后来这些士兵将领又陆续将自己家属迁来定居,于是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为当地的永久居民。

两千多年间,洮州大地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战争使洮州成了军事要塞,也成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口岸,一段历史是一段昭示。洮州处处充满了战争的意境和背井离乡的愁绪。这种意境愁绪造就了独特的洮州文化,成为了洮州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

从明初至今,洮州移民们已经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六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洮洲自古交通闭塞、受外界的干扰和冲击不大所以他们不仅在宗教信仰、家庙祭祀方面保留着江南一带的古老习俗,这些浓浓的乡愁记忆在和甘南本土文化的交融中体现在了建筑、剪纸、刺绣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江淮遗风”正是对临潭民俗的一个完美概括。

临潭的历史是沉重的,因为其中有金戈铁马的杀伐,有背井离乡的迁徙,有令人肠断的乡愁。但这些在经过时间的打磨和沉淀之后,却正是临潭耐人寻味的所在之处。

临潭的底蕴是深厚的。磨沟仰韶文化遗址,是目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发现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址。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甸文化遗址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中2008年发掘的王旗磨沟齐家文化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8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名胜古迹方面,有西晋吐谷浑所筑古战牛头城遗址、明洪武十二年所建的洮州卫城和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新城苏维埃政府旧址,独具特色的宋金时期的古墓葬;著名的伊斯兰汉学派西道堂及42处伊斯兰教清真寺及古老的藏传、汉传佛教等寺院。

临潭的景观是绚丽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黄捻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以及赤壁幽谷、天池冶海、冶木峡、中国第一卧佛和鹿儿沟自然风景区等景观。

此外临潭还有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土城墙——“洮州卫城”,已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元宵节“万人拔河”活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潭“花儿”。

历史悠久的洮洲刺绣艺术,闻名遐迩的“洮洲八景”,遍布临潭各地的“龙神庙会文化”、洮洲李氏家姓文化和遗留的诸多古堡塞、烽墩和边墙及源远流长的江淮遗风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洮州民俗风情,而且临潭县还于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评为首个“中国拔河之乡”。

走进临潭、穿梭于白青青瓦之间、你或许感受不到藏区的异域感,但独特的服饰、暖阳下高谈军国大事的平凡老人、房门前绣针翻飞的农家妇女、充满军队建制色彩的诸多地名,哪一个场景扯不出一地的乡愁呢!

婉约的舟曲,高山大河间绽放的高洁雪莲

舟曲是甘南州海拔最低的一个县。地处亚热带最北界,是甘南州最早迎来春天的地方,尤其是每年三月时节,甘南大多数地区还是雪花飞舞的时候,舟曲早已经百花开放。因此舟曲也被称为:“藏乡小江南”。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舟曲全境。“一江两河”贯穿其中,一江是指白龙江,两河就是拱坝河和博峪河,水资源非常丰富,舟曲也被称为“泉城”。

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暖的气候使舟曲大部分地区植被茂盛,环境优美。例如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拉尕山、沙滩森林公园、巴寨沟、翠峰山等风景名胜比比皆是。

但丰富的水资源并没有滋润到舟曲全境,舟曲县城所在地区就暴露在岩石裸露的高大山体下。细碎沙岩组成的山体使植被极难生长,再加上当地民众大多养山羊,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要比绵羊大得多,因此在舟曲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山洪泥石流发生过无数次,特别是令人悲伤惋惜的8.8特大泥石流灾难,使无数个同胞容颜不在,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

面对灾难多发的舟曲,省州县各级部门也是做出了很多有效对策,比如组织灾难应急演练,植树造林,甚至连山羊的养殖量政府都通过经济补贴的方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也许很多人看到灾难多发的舟曲,会觉得舟曲就是荒山之中的贫瘠县域。但多灾多难的舟曲恰恰让人意想不到。

舟曲不仅拥有着诸多优美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是甘南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县,民俗活动异彩纷呈,这正是舟曲令人神往和肃然起敬的地方。

舟曲历史非常悠久,舟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白马氏、羌族居住的地方。

三国时诸葛亮、姜维多次出兵陇上,扩充实力,想要一统中原,舟曲成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

明清的茶马互市又在这里留下了马帮的蹄印……几千年的耕耘和向往,也使得舟曲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绚烂文化。

长期在山多地少的地区生活,使舟曲人形成了“山——川”二元对立的资源认知体系,“山”代表着安全、封闭和落后,与之相反,河谷地带既有较为开阔的土地,又有丰富的水源,称之为“川”,这里往往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有固定的集市。

到川区赶集是舟曲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们往往清晨背着山货下山,逛集市、看杂耍,晚上背着各种生活用品满载而归,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舟曲的“下川习俗”。

舟曲县是中国楹联文化县,楹联是展示舟曲特色民俗的有效方式。楹联词语凝练,内涵深厚,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它来源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展现民俗民风的重要载体,为展示舟曲民间传统文化开辟一个全新的舞台。

舟曲各类民俗文化众多,“朵迪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舟曲元宵楹联灯会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

迎"婆婆"是舟曲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十九迎"婆婆"是整个正月各种活动的高潮。

博峪采花节, 藏语意“珠玛托地”采花节,博峪藏族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汉族医仙兰芝姑娘(又名“达玛”),于五月初四日,青年男女结伴攀登茨斯卡山,欢歌舞蹈、通宵达旦,采摘鲜花。

巴寨朝水节是舟曲民间保存较完整,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古朴自然,原生态文化风味浓郁的藏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之一。

区别于甘南藏区的舟曲服饰,也成为舟曲的一大特色,还有舟曲酒文化与祝酒歌。

了解舟曲,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但是当你真正认识舟曲之后,你会发现,时间对于舟曲人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代代相传的祝酒歌、民俗活动、传说故事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灾难对于舟曲人来说并没有消磨他们的意志,他们犹如临寒怒放的雪莲花,芬芳了舟曲3010平方公里的土地。

豪迈的玛曲,马背民族的诗意与旷达

总面积10190.8平方公里的玛曲县是甘南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也是以游牧为主的纯牧业县。玛曲是亚洲天然头号草场,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玛曲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玛曲人杰地灵,在整个藏区素有“卓格岭地”之称,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中主人公格萨尔于岭国赛马称王崛起的地方。目前已经出土的120部《格萨尔王》中有40多部反复出现了77处玛曲县的格萨尔风物遗址,玛曲已经成为全国研究格萨尔王历史的三个基地之一。

玛曲的矿产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金、铁、铜、锡、钼、钨等金属矿和泥炭、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其中玛曲县的黄金产量居全国第四,甘肃第一,不过现在为了保护生态,很多金矿逐步在关闭。

走进玛曲,处处透露着马背民族的诗意与旷达,大放异彩的玛曲部落文化,勾勒出了玛曲内涵的核心底蕴。

玛曲历史悠久,古称羌区赐支河流域,有明确史书记载的历史便早在周穆王时期,是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羌族)印迷所属玛柯(也就是河曲)部繁衍于此。

在几千年来岁月的更迭中,生活在玛曲大地的各个部落之间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有名的欧拉、乔科、卓格尼玛、齐哈玛4部落以及木拉肖俊、麦稞尔等部落使玛曲的游牧文化大放异彩。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各部落的来源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本州的土著藏民族,如,四十八旗的藏族;二是随着吐蕃王朝的东扩、东迁至此的戍屯军户,如卓尼县藏巴哇乡的藏族人,他们自称是吐蕃赞普赤祖德赞的大臣噶·伊西达吉的后裔,夏河境内的“卡加六部”的始祖则是吐蕃军队的将领玉擦;另外还有从各地由于其他原因迁来的藏族人民。如,玛曲县境内的“乔科三部”。但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绝大多数部落的来源,都和吐蕃的东向扩张客观上导了藏民族的迁徙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解放前,甘南境内最大的藏族部落是卓尼的杨土司统领的十六章尕与四十八旗系统,拉卜楞寺院系统和玛曲各部落之间结成的部落大联盟系统等等。

玛曲的主要部落有欧拉、乔科、卓格尼玛、齐哈玛4部落以及木拉肖俊、麦稞尔部落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族势力的不断介入,玛曲各部落已不再是单纯的由血缘组成的群体,而是以地缘关系组成的地区部落,比如像玛曲的欧拉部落、乔科部落等,它们就是因为生活在欧拉地区和乔科地区,因此以地区形成的部落。

由于部落文化在玛曲的大放异彩和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玛曲处处透露着游牧民族的豪迈特征。

一年一度的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成为五省藏区的体育盛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赛马爱好者同台竞赛。2008年,玛曲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以“中国赛马之乡”的美誉。十一世班禅大师曾亲笔题写“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兴旺发达”,为此宝地护佑赐福。

玛曲的民间弹唱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繁多、节奏明快。弹唱内容主要是:一是《格萨尔王传》的说唱,二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赞类说唱;三是乐曲类说唱,一般用龙头琴和八弦琴作伴奏乐器,即兴编词,自弹自唱。以华尔贡为代表的民间弹唱艺术人才辈出,玛曲因此也被称为“弹唱故里”

玛曲的寺院也是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广泛,有木拉寺、年图寺、齐哈玛寺、乃日玛寺、娘玛寺等,而其中木拉寺、娘玛寺为宁玛派寺院。

除了寺院之外玛曲还有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军事指挥部遗址、吐蕃青布墓葬遗址、西哈岭王国天子珊瑚城遗址、噶.伊西达吉遗城遗址等,具有一定科考价值的古遗迹分布在玛曲。

2005年,玛曲的阿万仓——乔科湿地草场与其连成一片的若尔盖湿地、曼扎塘湿地、尕海湿地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草场湿地”第一名;

2010年在第十六届亚洲旅游业金牌奖及大中华区域文化大奖发布会上,“天下黄河第一弯”被评为“亚洲大中华区十大自然原生态旅游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玛曲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时空的变幻无穷,不仅赋予了这里的人民适应环境所必备的超乎寻常的体魄和刚强的性格,也赋予了玛曲美轮美奂的草原风光,他们以环境所赋予的强悍尚武精神写下了灿烂的玛曲史。

内敛的卓尼,历史烟云中举足轻重的“觉乃”人

卓尼县以西倾山脉为主。西倾山脉是昆仑山中支巴颜喀拉山的余脉,又是秦岭山脉的西段。卓尼县最高点为南部札伊克嘎峰,海拔4920米,最低为东北部藏巴哇地区,海拔2000米。整个卓尼海拔高低相差2920米。

卓尼,被称之为“藏王故里,洮砚之乡”。卓尼是藏语“觉乃”的藏语音译,“觉乃”是藏语“马尾松”的意思。

元朝初期,位于卓尼县城边西北的禅定寺在建寺时,以两颗高大的马尾松作为寺院大殿的的柱子,所以就以马尾松的藏语音译“觉乃”称作这座寺院的名字“觉乃寺”,后来寺名就变成了地名“觉乃”,而“觉乃寺”改名为“禅定寺”,这就是“卓尼”这一地名的来历。

觉乃”藏族的族源,有一部分是从西藏迁徙而来的,所以“觉乃”藏族有着区别于甘南其他藏族的独特之处,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觉乃”藏族妇女的服饰了,这种服饰又被称之为是“三格毛”服饰。

“三格毛”服饰保留了当时拉萨宫廷服饰和发型式样的一部分,可以以说是全藏区保留完整的古代服饰及礼仪的“活化石”,这种服饰文化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服饰,“觉乃”藏族服饰已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觉乃”藏族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而且“觉乃”藏族还能够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潮流,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卓尼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第十四代土司杨声和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

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和第十四代土司杨声在禅定寺创办的藏经刻印院,开创了私人刻版的先河。这次大藏经印版的刻写是大藏经刻版史上一大创举,它不仅对藏传佛教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对藏文化的继承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内外文化界、教育界的赞誉并引起国内外藏学界的高度重视。可惜的是1927年,禅定寺发生火灾卓尼版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化为灰烬,现仅存版本留世。

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卓尼辖区迭部时,深明大义,拒不执行国民党阻击红军的指令,且暗中指示当地藏族群众为红军将士抢修栈道,开仓供粮,妥善安置流落红军,使红军顺利通过天险腊子口向洮岷胜利进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与约瑟夫·洛克

承袭了五百三十余年的卓尼土司历史,为卓尼增添了一幅多彩的独特神韵。

土司是从明朝初期开始,中央政府任用西北、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一种官职,土司对中央政府有赋税和征兵的义务。而土司制度是明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卓尼土司在甘、青乃至西北土司中最具典型性,它是甘肃几大藏族土司中沿袭时间最长、管辖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土司。

卓尼土司最盛时辖区包括今甘肃宕昌、卓尼县、迭部县全境和舟曲县及临潭县部分地区,面积达35000平方公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沿袭了数百年的卓尼土司制度不仅对整个卓尼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且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觉乃”人来说,说起土司,可以说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在这里,笔者不妨也和大家说几个时间节点上的事件,以便诸友了解更多:

1937年,驻岷军阀鲁大昌以杨积庆私通红军、开仓供粮为借口,勾结杨积庆部内奸制造了“博峪事变”,将杨土司以及他的长子杨琨和眷属七人杀害。这一事件引起卓尼当地群众的极大愤怒,他们聚集在一起一举击败了叛逆。国民党甘肃省政府迫于形势,任命杨积庆的次子杨复兴继任父亲的职位,成为最后一任土司。

1949年9月11日,杨复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领卓尼各界及全境人民宣布起义,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暂时改为西北人民武装,经过改编,杨复兴任岷县专区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员兼县长。

1950年岷县专署撤消后,卓尼成立甘肃省直辖藏族自治区,杨复兴担任主任,开始建立地方基层人民政权机构。从此,政教合一,长达532年的卓尼世袭土司制度宣告彻底废除。这是卓尼藏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变和伟大转折。

从历史中回到现实,卓尼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于此。

藏族有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其实除了这两大转世系统外,还有其他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西藏策墨林活佛系统便是其中之一,而且策墨林活佛系统在清代西藏发生过重要影响。那这些跟卓尼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开创了西藏策墨林传承制度的第一代藏王阿旺楚臣就是甘南卓尼人。

自一世策墨林活佛阿旺楚臣任西藏摄政开始,后面四任策墨林活佛都出自卓尼县,所以卓尼就有了“藏王故里”的称呼。

中国有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歙砚、澄泥砚、洮砚,这其中的洮砚主产地就位于卓尼,所以卓尼也就有了“洮砚之乡”的美誉。

卓尼不仅民风独特、物产丰饶,而且旅游资源也非常富饶。卓尼是全省旅游富集区和甘南州旅游资源大县,这里有被称之为甘南“小九寨沟”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峪沟国家森林公园;有历史悠久的安多名刹—禅定寺;有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第十九代卓尼土司杨积庆烈士陵园;有开创了西藏策墨林传承制度的藏王策墨林一世家族墓地—藏王坟,等等。

豁达的碌曲,草原牧歌中舞起的藏家人生

碌曲,是洮河的藏语音。碌曲县就是藏语洮河之名所命名的县。在藏语里“碌”是神龙,“曲”是河,意为“神龙河”。

在藏传佛教典籍中,“碌”是下界的神灵,一般居住在河水、湖泊及地下,是土地和雨水的主宰者,因此,藏族人民把“碌”看作吉祥的神灵,极为崇拜尊奉。

根据史诗《格萨尔王传》记载,雄狮大王格萨尔(古藏语格萨尔意为花蕊)选择的下界父母中,父亲是“念”族(藏区最著名的山神)的后裔,母系是“碌”族的后裔。由此得知,奔流不息的“神龙河”,是一条吉祥神圣的河。以神水命名的碌曲县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碌曲地处历史上泛指的“羌中”,十六国前凉时,境内置有强川护军,驻地设在今天的晒银滩至尕海措宁一带,西秦时,在洮州西境置旭州西疆郡、弘州、广恩郡(在今双岔、西仓一带)。

隋朝时置洮源县、洮阳县。唐初置西沧州,广恩县置广恩镇。唐中宗景龙之后的715年陷于吐蕃。宋为古厮罗所属,元为洮州辖域,隶吐蕃等处宣慰司脱思麻路。明为洮州卫属地,1637年后,洮河源头以西为和硕特前首旗牧地;民国时属临潭辖区。

从碌曲历史可以看出,碌曲在古代大部分地区属洮州辖地,一部分属拉卜楞管辖。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全部为藏族,主要有四大部落:一是双岔土官所辖部落;二是唐龙郭哇部落和西仓土官所属部落;三是郎木寺所属赛赤部落;四是阿拉5个小

据1985年前后调查,全县双岔、西仓、赛赤3大部落下辖有56个小部落,约有属民2330余户、16000余人,阿拉5个小部落有属民185户、1110余人。

东接阿拉部落,西邻郎木寺赛赤、西仓部落,北抵麦西、吉仓部落,位于洮河上游,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藏族部落。辖有什巴、宁巴、旺仓、尕海滩、郭莽滩、晒银滩6个部落。

双岔部落相传约在公元957年时,从哇则(临潭旧城)迁来1户人家,生子3个,后因兄弟不和而分别居住在勒秀、西仓和双岔一带,逐渐繁衍生息,发展成为现在的部落。

位于双岔之西,又称喳促曲科尔12部,由西仓土官和唐隆郭哇(世袭制头人)治理。该部落形成早。据《安多政教史》等史籍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就曾派边防兵卒来这里活动。

十三世纪中叶八思巴派遣其侄子来此。有一位叫南拉本的人便是派到这里的一位大臣。此人有两位妻子,同日两妻子各生1子,后来兄弟二人因聪慧能干,被推举为头人,后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西仓部落。后来由于宗教上的原因,部落分裂为两部,两个土官各自管辖6个小部落,但习惯上仍称为12部落。

又名郎木寺赛赤部落,东南接四川若尔盖县,西接双岔、北抵西仓,相传很早以前,第一任赛赤活佛坚参桑盖在西藏拉萨大昭寺考取格西学位,1747年学成归来在原籍建立了郎木寺,当时从双岔迁来60余户牧民居于此地,,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行程了赛赤部落。赛赤部落是世袭土官制,其后发展为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直属赛赤寺温布管辖。

原为夏河县所管辖,共有5个部落,即牙日、宗钦、博拉、吾乎扎、碌起,共辖9个村庄,属郎木赛赤寺的牧区。

1958年民主改革时,部落制度被废除,但是碌曲长期的部落观念和部落意识至今仍然深深根存于当地百姓心中。

碌曲县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水系的一大支流“神龙河”,现称洮河,发源于李恰如山,流径500多公里后在临洮与临夏州的交界处注入黄河。

碌曲县民俗文化众多,碌曲县也被称为是锅庄舞之乡,为了将锅庄舞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碌曲县已连续举办了七届锅庄舞大赛。除了锅庄舞以外,碌曲西仓寺每年农历正月十四举行盛大的法会以及部落巡游的“亮宝节”还有郎木寺正月十三的瞻佛节也是别具一格。

碌曲还有众多的旅游资源,郎木寺素有“东方小瑞士”和“甘南香巴拉”之美誉;则岔石林是我国少有的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生态风景区,是甘南州乃至甘肃省著名的旅游胜地。1998年则岔与尕海湖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尚的迭部,大拇指摁开的桃源仙境

说起迭部,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细心人会发现,走在迭部街头,穿着时尚的俊男少女比比皆是,与人交谈间迭部人也是侃侃而谈毫无局促之感,这究竟是何缘故?我们一同来慢慢了解。

甘南大多数县城都是以河流命名,因为在甘南大多数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藏族同胞都是逐水草而居,可见河流对藏族的重要意义。但迭部却偏偏例外,迭部古称"叠州",藏语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称为是山神"摁"开的地方。

关于迭部地名一词众说纷纭,传说,古代迭部地区全是高耸如云的山峰、像铁箍般阻隔内外交通、有个叫做涅甘达娃的山神经过此地,被山石挡住去路,他伸出拇指一摁,石山顿时开缺口,变为通道,且在“扎夏给”的石崖上留下拇指摁石的痕迹、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然多沟内一座叫胜乐娃地灵鹫的山上,有苯教祖师东巴西饶弥沃留下的足迹、其中拇指指痕最明显,故得名“迭部”。

又相传唐代吐蕃东征军中有个叫达巴的大力士,他在行军时两腋下各夹一头牦牛,仍行走自如,因他在军中力大出众,人们常常翘起大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

注:“一个真实的死人魂神附体活人的事件”转帖自百度搜索,请网友自行判断其真实性。

一个真实的死人魂神附体活人的事件
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委综治办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当地影响极大,以致一段时间内,只要天一黑,高桥镇委大院便无人敢出门。于长亮,男,27岁,未婚,四十里镇于家河村人,大学毕业后,就在高桥镇综治办工作。

今年清明节前,于长亮去沂水一带,然后到武家沟村委去喝酒,骑摩托车往回走时,到大路官庄村东撞到路边树上,头差点撞成了两半,双眼全撞烂,当场死亡。车上带的另一个人撞伤后在中心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才出院。

高桥镇的武装部长叫张永新,老婆姓潘,大家都叫她老潘。老潘在高桥镇林业站上班,平时经常有鬼附在她身上。于长亮死后的二十多天里,老潘经常到综治办公室里转悠,综治办的工作人员,不是这个出事,就是那个有病。大家一直觉得奇怪、不安,但谁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在于长亮死了二十多天后的一天,镇武装部长张永新带领综治办一些人员去小官庄村。傍晚回家时,张永新见老潘神态异常,并突然变态变声,用死去的于长亮的男人声音说:

“我是于长亮,这些日子一直在这里转悠,回不了家了,你去把罗书记、窦镇长叫来。”

张永新大怒,抄起鞋底用尽力气就朝老潘脸上打了三耳光,嫌她胡说。

只听于长亮的声音从老潘的嘴巴冒出来,说:“你打吧,你打不死她,我也把她折磨死。”

张永新吓得不敢打了,赶紧去把罗书记、窦镇长找来。于长亮又说,还有王少波(综治办主任)没来。张永新说“我这就去叫。”没等张说完,老潘闭着眼(因于长亮的两只眼睛都撞烂掉)拿起手机刷刷摁上号码接通电话就把王少波叫来了。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到吃惊,因为大家都知道老潘不识字,平时也从不会打手机的。

王少波来了之后,只见老潘(于长亮)躺在沙发上闭着眼说:“综治办的人没一个好东西,我的脸都撞变形了,也没给整整容。这么多日子了,也没人去看看俺娘。”王少波赶紧赔不是说:“我不是东西,都是我不对,过几天就去看老人家。”

于长亮又指着在场的人说:“我给你们说三个事。第一,你们这些年也没干点好事,净整好人,你们再不悔改,就全完了!连我也完了!”

“第二件事,教委院子老椿树,上去了一个怪东西,将来镇里当官的都得吃它的亏。”第二天镇委派王少波把那棵椿树刨了。

“第三,你们得快送我回家,要不我叫俺娘来闹你们。”

过一会罗书记出去了,(于长亮)问:“罗书记到哪里去了?”有人说:“去找车去了。”其实罗偷偷派人到宋家岔河村把神汉请来驱鬼。神汉来了之后,用纸挂在老潘的身上拖动时,于厉声骂:“你看你那个样,是个什么东西,五十多了痨病咳嗽的,还不够我一拳打的,你愿意玩就玩,愿意喝水就喝水,愿意看热闹就看热闹,要不就快走,不然我就给你难。”吓得神汉灰溜溜的走了。

这时,镇委的司机相奇志说:“于哥,我给你的钱收到了吗?”(司机在于撞死的地方烧了一捆纸)。(于长亮)说:“收着了,收着了,你给我的钱那么多,现在还没地方放。许姐给的钱我也收到了。”(许姐是于的同事,在于的办公室烧了一摞纸。)

闹腾了近一夜,满屋子的人都劝它快回家吧,并答应一块送它回去。找来医院的救护车,老潘的身子直挺挺,大家费了好大劲好不容易才把老潘抬上车。老潘躺在救护车里面,紧闭着两眼。由罗书记、镇长窦召中、王少波、工会王主席、张永新、企业办主任王新亮、还有招待所的俩口子,陪同救护车一起去四十里镇的于长亮的老家。大家都不知道路,老潘躺在车里一直闭着眼,却指挥着司机向左拐向右转的,一直到于的家门口,说:“停下吧,到了。”满车的人既是惊奇又是害怕。

于的三叔于东波(在沂水工商局上班)来了,(于长亮)说:“三叔呀,我都二〔十七〕岁了,也没个媳妇。”在场的有人笑出了声。(于)说:“不说了,人家都笑话咱了,清明节也没吃上个鸡蛋。”让三叔给煮鸡蛋吃,于东波赶快回家拿了三个生鸡蛋。还没到跟前呢,(于)说:“你看俺三叔拿生鸡蛋怎么吃呀?”罗书记说:“煮,快点煮!”煮熟后,三个鸡蛋六口吃下去了。接着跟三叔说:“别上高桥闹人家,是我父亲头一天就来了,叫我上他那去的。”

救护车开到了于长亮的坟地,于说:“罗书记呀,我不能让你们白来,也不能让你们干来!下阵小雨送送你们吧。”接着天就下了十多分钟的小雨。在场的人头皮发麻,一个个目瞪口呆。(于)嘴里说着:“走了,走了。”一下子趴在自己的坟包上。过了一会儿,老潘才苏醒过来,问她,什么也不知道。

这事过后,大伙才明白过来,老潘到综治办转悠的那些日子,综治办工作人员,不是这个出事,就是那个有病,都是于长亮的冤魂做的怪。

于长亮附在老潘身上作怪的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来。此后的两个多月,天一黑,高桥镇委大院便无人敢出门。武装部长张永新说:“我算是服了。”

接着,高桥镇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综治办副主任叫做门振亮,他妻子年纪轻轻就得了乳腺癌死亡,临终时忽然清醒过来嘱咐门振亮:“以后不要再整好人了,要不然你要受报应。”

}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拉日巴尊者神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