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整套最新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全季?

音频名称:中国通史大师课第一季
音频类型:历史 | 有声课程
适合年龄:10-15岁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下载
历史是我们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的一本百科全书。我们都知道学习历史,可以思考当下,可以探索未来。但是各种五花八门历史那么多,真假难辨的历史知识,未经淬炼的史学见解,所以会让知识贬值,让智慧掺假。我们只有选择对的人,听对的历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为己所用。1 @( j( W0 Q0 m; G) T+ x
《中国通史大师课》一站汇集当前中国史学界学术泰斗,他们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守护人和探索者。由17位中国史学界的权威学者首次集结开讲。从上古到民国,以严谨的方法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演进,分析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考察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带你了解中国疆域、版图演变,明了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让你把握历代文化特点。带你鸟瞰中国的对外关系,把中国带入世界视野,考察中国每个时期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位置。
通过该节目你将知道中国历史的概貌和脉络演进的底层规律,深入了解中国各个朝代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把握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位置。让你学会用历史的视野去洞察社会与人生,借鉴前人的智慧,避免重蹈覆辙。
六条线索统摄全面的历史脉络
  • 考察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
  • 明了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 中国历史的概貌和脉络演进的底层规律
  • 深入了解中国各个朝代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历史爱好者、学生:大师学者为你指引历史之道
  • 商业管理:理解发展脉络背后的演变与规律
  • 职场白领:学习时间淬炼出的进化智慧

  • 中国通史大师课第一季目录:
    大咖推荐·葛兆光:学习本国历史很重要
    大咖推荐·许知远:一次历史的瞻仰
    导论:为什么是他们来讲中国通史?
























































































}

没看这期节目,但对西安碑林还是比较熟悉的。

关于碑林的地位,自然无用多说。里面的珍宝,比如皇帝手书《石台孝经》、人气之王《多宝塔碑》等等,去过必然会关注,没去过百度上也能搜到,不用多说。这里讲几个不起眼的。


碑林中有一块关帝诗竹,甚是有名,碑中刻着一副竹叶图,绝妙的是,竹叶竟然是一首诗,歌颂的是关羽的忠义。

古人的艺术水平真让人惊叹。这块碑的拓片销量是很好的。尤其是日本游客特别喜,很多日本游客对三国的历史是有耳闻的,同时诗画一体的艺术也让他们大开眼界,自然是非常喜爱。

不过这样的碑可不只有一块,在重庆白帝城西碑林中也有这样一块竹叶碑,又称丹青正气图。碑中刻着一副竹叶图,竹叶同样是一首诗

这诗和关帝诗竹只差了一个字,竹的图形不一致,但创意却是一致的。哪一块的时间更早呢?

关帝诗竹,目前最早见于清康熙55年韩宰临摹的刻拓本,时间比较早。

而在丹青正气图上,有作者曾崇德小序:“光绪庚辰孟夏,舟次夔门游白帝城,想见当年托孤盛轨有感,臆仿字竹一幅”。从时间上看,丹青正气图出现是在光绪,肯定时间更晚一些。到因为有前者的借鉴,所以丹青正气图在竹的创作上更灵动一些。

看来,借鉴,古人也是会的。

当然,今人更是信手拣来。

我到过一些碑林,有奇葩者,直复刻这两块碑之后,将其丢进自己的碑林,然后让导游一番讲解,引得游人连连称奇。

重庆白帝城西碑林竹叶碑拓片


在碑林里有个现场制作拓片的场所,做好的拓片用来出售,价格还不菲。拓的多是宋四家和一些福禄有关的作品,买的人其实也还蛮多的。

很多人都疑惑,这样不停的拓片,对石碑的影响是肯定是巨大的,怎么可以这样拿文物赚钱?

其实,拓片用的石碑根本不是原碑,只不过是仿照原碑刻成,然后进行拓片。但卖拓片的人肯定不会主动告诉你。中央二台以前有个《鉴宝》的栏目,居然还有人真拿这些拓片让专家掌眼。

在碑林浓厚的文物气息笼罩之下,以及现场拓片的视觉冲击感,很多人会掏出腰包,买下一张以为是原拓的拓片。


再讲一个,碑林里面很多碑都是残缺不全的。这个也很正常,毕竟很多碑都是千年以上的历史,出现毁坏和风化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也有很多碑也不是自然风化的,而是人为破坏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临帖是学书法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拓片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商人们会把拓片进行出售,这个本也无可厚非。但有的商人就起了坏心眼,为了让自己手上的拓片更值钱,他会先拓上很多份,让后将石碑上某个字敲掉(一般会选艺术水平很高的字),让后来拓的人就拓不到这个字了,自己手上的拓片成为绝品,当然就更值钱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权威的中国通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