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临时宪法是哪一部

全国2010年1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_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试卷" 相关文章推荐

}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5、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6、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

7、世界历史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望夏条约。

1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英法联军。

11、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日本。

12、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最大的国家是俄国。

1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

14、首先规定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15、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总理衙门。

16、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17、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输出。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1、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22、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为帝国主义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2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7、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致远号。

2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冯子材。

29、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3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3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33、《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4、在中国封建社会,常常结合在一起的三个阶层是:地主、商人、高利贷者。

35、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突出的是:君权、父权、夫权。

36、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条约是:《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伊犁条约》。

37、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9、1860年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国家有:英国、法国、俄国。

40、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应将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地区割让给日本。

41、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指的是:俄国、德国、法国。

42、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

43、西方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手段包括: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4、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在中国增设银行、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45、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列强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建立教学,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包庇教徒不法行为,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传统礼俗、创办中外文报刊,为帝国主义侵略进行辩护、宣扬“种族优劣论”,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46、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兴阶级,它们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

47、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度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8、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9、在威海战斗中殉国的北洋舰队的将领有:刘步蟾、丁汝昌。

50、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1、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农民等小生产者,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错误;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相互勾结的本质;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52、中国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

53、19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其早期写的革命著作有:《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

54、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是在1851年。

55、1851年9月,洪秀全分封诸王是在攻占永安后。分封的诸王包括: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

56、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改称为天京。并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57、《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

58、《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确立了土地分配的方案,内容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59、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改革方案即《资政新篇》的是洪仁玕。内容是: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未涉及到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60、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的主要将领是李秀成和陈玉成。

61、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并于1864年被攻陷。

62、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者属于洋务派,于1898年在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宣扬。

6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

64、洋务运动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兵工厂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度总局。65、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66、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官督商办的方法。

67、清政府海军的主力是北洋水师。

68、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69、康有为联合在京的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是1895年。

70、1898年,“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的皇帝是光绪帝。103天后,戊戌维新运动夭折。

71、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中国的理想的政治方案是君主立宪。

72、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

73、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74、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是:首先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同时也加强海防、边防、及抵御外国侵略者。

75、洋务运动举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包括: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76、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有: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77、戊戌维新运动维新人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78、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

79、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产生的影响有: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80、1898年被杀于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有: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

81、帝国主义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强了对清政府政治控制。

82、在日俄战争期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83、20世纪初期,为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实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

84、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清政府规定的预备立宪的期限是9年。

8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

86、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兴中会。孙中山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由黄兴为会长是华兴会。

87、邹容在《革命军》的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陈天华写下了《警世钟》和《猛回头》。

88、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89、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将《民报》做为自己的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包括的内容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90、1905年至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论战,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91、辛亥革命的高潮是武昌起义,该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文学社。

多而杂,大家看看有印象即可

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 赵一曼 冯玉祥 杨靖宇 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先辨别正确与否 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1/3 的分数

说明认为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2/3的分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 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3.辛亥革命的流产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彻底终结。

错,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饿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国民党的军队始终消极抗战。

错,国名党军民积极抗战低于日军主力进攻,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有了土地改革,就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正确,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6.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完全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我们无法超越这个阶段。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精神成果丰富,我们次啊能完成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被消灭,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阶级斗争。

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被消灭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目前的阶级斗争就是党和政府领导的广大人民与部分极少数与人民政权为敌、或破坏人民利益的人的斗争。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在思想领域 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 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呈现出了哪些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明确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爱去过的,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是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以往的斗争往往未能发动群众,因此成效甚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改变。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何明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保存下来的,是灵力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的宝贵精华。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诠释节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现,是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使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差生了巨大的影响。

5.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6.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由”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主义的压迫C.闭关锁国政策 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

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4.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D)

A.太平天国革命 B.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A)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D.中共二大

6.革命派与改良派争论的焦点是(C)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D.要不要推翻帝制

7.实行共和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死人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8.长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是指(B)

A.红一二三方面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C.红一三四方面军 D.红二三四方面军

9.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10.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C)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中国共产党提出在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是在(C)

A.提出的八一宣言 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 D.八七会议

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阶段是(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13.下列文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B)

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C.中共八七会议的决议 D.中共遵义会议的决议

14.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D)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

1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B)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地区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

1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 B.领导方法不同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

1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D)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人名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8.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9.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20.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C)

A.十四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21.在洋务运动钟,洋务派首先兴办的内容是(A)

A.兴办军事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C.建立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

2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D)

A.新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北洋政府的镇压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D)

A.新三民主义B.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决定D“.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2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始于(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2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A)

A.遵义会议 B.红军长征C.西安事变 D.五州运动

26.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B)

A.减租减息 B.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限制富农

27.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

A.松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C.析口阻击战 D.台儿庄战役

28.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C)

A.从建国到土地改革完成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29.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C)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30.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3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B)

1.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ABCD)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白话文C.提倡新文学 D.宣传男女平等和个性解

2.放抗日战争时期全党整风运动的任务是(BCE)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B.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D.反对自由主义

3.在整顿党风重庆谈判中,国共双反没有达成协议的问题有(CD)

A.军队问题 B.政权问题C.和平问题 D.民主问题

4.毛泽东在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的主要法宝有(AB)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 D.党的建设

5.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体共产党员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两个务必具体是指(AB)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包括(ABCDE)

A.国民经济 B.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BC)

A.基本矛盾 B.敌我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 D.人与自然的矛盾E.生产和需要的矛盾8.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ABD)

9.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著名的宣传家是(BCD)

A.陈天华 B.章炳麟C.黄兴 D.邹容北

10.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BCD)

A.袁世凯 B.张作霖C.吴佩孚 D.孙传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简称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