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保留满清文化,而明朝文化却很少?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中国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朝代始盛兴衰交替书写而成的,要说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就要数明清两朝了。而近些年人民对于明清两朝的治理方式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要知道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张弛有度的曲线,至于曲线是如何变化的,那就要看当时的统治者的觉悟了。

一直以来,明清两朝都具有很多争议,有人觉得明朝时期更好,有人觉得清朝时期更好。

在历史中,相近的两个朝代不免会被后人放在一起比较,纵观明清两朝,我们不难发现在明朝统治时期,国家丢失的土地比清朝统治时多,但还是有人认为明朝时期比清朝更好,

按理说清朝时期还收复了新疆地区呢,为什么还有人推崇明朝贬低清朝呢?其实一个朝代治理的好坏,不能单从土地的持有量来比较,而是要多方面的进行分析。

一、社会性质和政治方面

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是草根出身,

这使得明朝时期的社会制度是民主专政制度

。虽然也是封建社会,但明朝的历代统治者们施行君民一体、公开公正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的政策,有正规公平的科举制度,即使是平民出身,只要有才能有抱负,只要能通过科考,就能任职,参与国策,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展现。再者,即使是遇上什么大事,明朝的皇帝不会独揽大权,只做监督考察的工作,总是听群臣的意见,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嘛,一起想解决的办法。

清朝是一个外来入侵民族当家作主的朝代,

清朝统治期间,社会的本质性质虽然还是封建社会,但是更多的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因为清朝满族入侵后带来的民族压迫。

满清是世袭制的,皇帝一人独揽大权,虽说清朝的皇帝都勤政,那都是权力所使然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决定权在皇帝手里,其他人最多只能建议。

虽说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科举制度,但是平民通过科考后,依然没有权力对国家大事进行决策,能进行决策的只有满蒙八旗的皇亲贵族。

如今很多学者说清朝继承明制,但是两个朝代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明朝相对来说更加民主一些,而清朝放眼望去更加侧重于专政。

对于生活在两朝的百姓来说,虽然两个都是封建社会,但是生活在明朝可能更轻松一些,也更有希望一些。

明朝时可谓是文化崛起的时期,儒家文化在明朝大肆发展,

在明朝期间也涌现出众多的文化家思想家,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王阳明等,不得不说的是在明朝,对于文学方面,包容性还是很强的,甚是是第一个尝试普及教育的朝代,

朱元璋在世时,下令建设社学,直接为百姓办学,只要年龄符合,不问贫贵,都可以读书。

在明朝时,除了朱元璋时期,对文学的管制比较严格,到中后期就比较松弛,这便给民间文学很好的发展空间,四大名著其中三本诞生于此。

清朝时期,由于闭关锁国,以及对文化方面的限制,对大众文化打压的很厉害,有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说,

可见当时有多恐怖。关于民间文学,仅一部《红楼梦》就是清代小说的顶峰了。虽说清朝有《四库全书》,但是《四库全书》完成之时,也是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消亡之时。

虽说明朝时期也施行闭关锁国,但也不是完全封闭,虽下令禁止入海,但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清朝时则是完全的闭关锁国,真正做到“片板不许入海”

关于科技方面,明朝时期是我国科技最发达的时期,

在天文、医学、数学、农学等方面有显著成就。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出自于这一时期。但是在清朝末期,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克服重重困难设计了京张铁路。

明朝时期的战争,还维持着中国传统战争的模式

,战争常有,有胜也有败。即使在衰落时期最昏庸的万历执政年间,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军前去进行抗日战争,足足花了7年时间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明朝打仗,都是陆地思维,进攻或者防守,都是为了领土争来争去。所以战败就割地,越割越多。

对于清朝来说,或许说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对于远渡重洋而来的侵略者并不熟悉,从海洋方面入手,打得清政府措手不及,再者西方侵略者国家战争的方式比清朝先进太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也进行了一场抗日援朝的战争,但是与万历年间不同的是,清朝以数十倍军力与日本打仗,最后打得割地赔款。

而清朝对于敌人的状态更是迷惑,清末打了42年战争,跟谁打得——不清楚,敌方从什么地方来——不知道,英国人住在哪里——不知道。

其实明朝割地比清朝多,原因在于,清朝战败了不只是割地,敌军还要赔款,要贸易权,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战争思维,输了就要割地,那清朝所割地的面积绝不会比明朝少。

再者,明清对于战争的态度不一样,

明朝对于领土来说是要保中心,

辐射四周,将兵力拥护在身边,哪里要打仗再派过去。

而清朝中后期,将兵力分散,

驻扎在边远地区,等到敌军打过来了,却没有集中的兵力去迎战,无力招架。

对于明朝和清朝哪个朝代更值得推崇,从社会性质、政治、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战争的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仍是没有办法下结论。

虽然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无法改变的,但是明朝和清朝时代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朝代都有自己好的一面,也有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能拿盛极一时当永久,也不能拿落魄之时来定论。

关于明清哪个时代更值得推崇也是我们后人的评价了,历史是要永远向前走的,无论是哪个时期,都无法停留在最好的时候,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历史中吸取前人的教训和经验,学习值得推崇的地方,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阿房宫赋》《边缘效应与明清军事技术对抗格局的逆转》

}

1644年4月7日,盘踞东北,以“后金国”自居,并与明朝形成军事对峙的满人,将全国精锐倾巢而出,兵锋直指中原。明朝都督指挥吴三桂,不愿归降北京新的政权大顺朝廷,不战而放满人入关。

前来迎敌的大顺军是内地农民军起义,几乎完全没有大规模对战草原骑兵经验,被满人骑兵踏的四分五裂,退出北京城。同年10月,满人在北京定都,宣布继承明朝正统,立国号为大清。

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明朝皇族正统领导的抵抗彻底消亡,大清基本完成天下一统。入关到定都北京仅用1年不到,彻底灭亡明朝,完成大一统也就18年。

满人作为一个外族入侵中原的身份,建立统治中原的王朝,速度是快得惊人。同时明朝灭亡,也不见老百姓大规模誓死不从。上1个汉人政权宋朝,在被外族灭亡的时候,可是十万军民在崖山跳海殉国。二者一比较,明朝的老百姓,在直面灭国的时候显得漠不关心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下面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传统认知给大家总结。

我们要明确认知到,明朝以北京为中心的统治并不是满人给推翻的,它是亡于农民起义。1644年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皇帝的是李自成。

在古代,中国的老百姓应该是全世界最有忍耐性的人民,只要有1口饭吃,往往都不会反对朝廷。

但是明朝末年,以朱家为首的统治集团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各地的朱家王爷们,更是利用特权疯狂兼并土地,把优质土地完完全全揣到自己手里。弄的老百姓无地可种,越来越穷。

1627年陕西大旱,明朝廷不想着救助百姓,反而继续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惹得饥民不得不揭竿而起——饥民王二率众冲进县城杀掉知县。

王二起义预示着明朝朝廷平衡的能力开始丧失,自此之后全国各地类似起义不断。最终李自成的起义军攻上北京结束明朝。

至于明朝的统治集团为什么不再得民心,明朝的大学士朱之瑜流亡到日本后,给出过非常中肯的答案:中国之有逆虏之难,贻羞万世,固逆虏之负恩,亦中国士大夫之自取也。木必朽而後蛀生之。未有不朽之木,蛀能生之者也。

朱之瑜把明朝灭亡的责任认定为士大夫。至于士大夫又是如何毁明朝。朱之瑜是这么说的: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哗哔,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穷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掇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而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

按照明朝的制度规划,士大夫阶层作为流动的统治阶层,主旨应该是专研如何治国。但实际操作下来却是没做官的天天研究如何考科举,做官的则整天想着如何升官发财。替天子治理百姓的本职,早就抛到九霄云外,钱、财才是第一位。

满人入关初期,是摄政王多尔衮执掌大权。多尔衮是个有“以建万年不拔之业”之心的人,打进北京之后,立马意识到明朝大势已去,华夏一片混乱,而满人是其中最具有力量的割据势力。

所以马上下令严控军纪,不准士兵随意杀戮百姓。因为此时的多尔衮眼里,那些百姓不再是明朝的百姓,还是大清的百姓。同时下令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以尊前朝的仪式,彰显大清是继承大明正统。

同时满人中有抱负之士也四处暗示:后金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其祖上是被明成祖朱棣封授建州卫指挥使,是明朝廷的官员,满人也曾是大明子民。大清以末年割据势力的身份问鼎中原,法理上是说的通。

除大调子,实际操作中,多尔衮最大限度承接明朝的制度,建立以六部为中心的权力决策机制,同时任用大量汉臣推行“满汉一家亲”、“满汉共知”的理念。如此一来,把中国自汉以后最大的统治集团士大夫阶层给收编。士大夫是读书人,有笔杆子,能创造各种概念,大清朝的合法性,也就逐渐被认同为承袭大明的正统王朝。

大清用接受汉族的政治结构传统,让自己变得不再是外来人。而既然不是外人,明末战乱那就是内斗,就没有对错,清替明是正常的朝代交替,又一次天道轮回,老百姓没有抵抗的必要。

跟日本很不一样,自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中国的皇族虽然也天天说自己是天子,但老百姓还真的不是把他当作神对待。

在中国人眼里,皇室以及王公贵族们,只是上一次战乱的胜利者而已。至于为什么不反它们,只是因为他们把天下治理的还能给人活路,比战乱年代好,所以不反。

当满清认同汉人的政治制度安排,并也是儒家治国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更只是皇帝换了,天下依旧还是那个天下。且满清还带来和平,没有反的必要,活下去更美好。

中国古代老百姓是很务实的,什么高大上的信仰,都抵不过和平、安稳。

至于满清在江南的那几次大屠杀,其实都跟“剃头令”相关,而这是汉人的文化传承与大清国策的对抗,是文化领域的冲突,与大明无关,老百姓是想守住传统,不是保卫大明。

}

南京在中国古代最后一次享有京畿地位是在明朝,而北京在古代最后的繁荣却是在清朝。可以说,北京比南京缺少明朝味,主要在于北京还做了清朝京畿。

南京,这座我们熟悉的六朝古都,至正十六年(1356)迎来新主人朱元璋,并获得新名字——应天府。十年后,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开始修缮、扩建应天府,修筑宫殿,为之后定都于此做准备。

洪武元年(1368),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再一次成为国家的中心。五十三年间,应天府以大明王朝京畿的地位,迎来高速发展。据有关部门实测,应天府城周长度长达35.676公里,是我国当时最大的城池。放眼当时的世界,也没有谁能与之匹敌。即使是当时繁华的巴黎城,也只有29.5公里。

同时,南京有着明显的明朝特色。应天府的布局一反唐宋以来追求工整、对称、规则的原则,其城墙沿着旧城,依仗山水地势而建。即使是皇城,也不再位于中轴线,而是偏于一隅。或者说,整座城池其实并未形成明显中轴线,即使朱元璋想要凸显皇城的地位,也无从下手。但就是这种打破定式的城市布局,使得应天府形成山、水、城相融合的明朝风格。而反观北京的格局,我们看得到历朝延续的布局模式,却缺少一份大明独有的特色。

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带着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把大明的政治中心迁往北京。但南京并非从此被废除,而是成为留都,虽然少了一丝政治意味,但依旧延续着往日的繁荣与风姿。

我们北有北京,南有南京。虽然今天南京只是一座繁荣的城市,但在明朝,它的地位依然十分突出。虽然京畿的地位被北京夺去,南京还是混到了一个陪都的名号。作为陪都,南京还是大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枢纽,依然深刻展现着这个王朝的风格。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四月正是北方春意正浓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吊死在景山的歪脖子树上。大明没落,北京作为明京畿的历史也就此结束。而随后接手北京的,正是从草原和山林奔来的满清。

我们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朝代一个首都,也有着类似的意义。

满清统治下的北京,注定了不会继续保留过多的大明气息。虽然自永乐十八年(1420)后,北京就开始了它一百七十一年的大明京畿的历史,但它后来还做了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皇都。别说两百多年,就是六十八年,都足够大清把北京变成大清的北京。虽然紫禁城的建筑有对大明南京城皇宫的仿制,但在清兵入关后,之前占领北京的李自成一把火将大明辛辛苦苦建造的故宫化为灰烬,只有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逃过一劫。康熙二十二年(1683),被焚毁的故宫才开始重新建造。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6),这座北京的地标性建筑才恢复往日光辉。而这时候的故宫,早已不见了大明的风采,取而代之的,是大清的绚烂。一叶知秋,整个北京城,很快就换上了清朝的色彩,大明风范式微。

而南京,在清朝不过是一个重要些的地方首府,不是陪都,更不是首都。天高皇帝远的,南京也不必像北京一样,不用必须长成清朝上层喜欢的样子。这样一任性,南京也就保留下来了更多的明朝韵味。

南京、北京,一南一北两相望。大明、大清,一汉一满两风格。南京是南京,自有不同于北京的风采,这风采有大明味,更有南京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保留最完整的明朝藩王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